1. 京劇《火焰駒》和豫劇《大祭樁》是不是同一件事
是的 這是一個流傳極廣的故事,許多劇種都搬演過,尤以秦腔享譽。此劇名為「火焰駒」,其實這匹稱為「火焰駒」的馬演繹到今天,除了過場交代其「報信」之功外,再無神處。
故事大意是:宋時,朝臣李綬之子李彥貴與黃璋之女黃桂英自幼訂親。李綬遭陷被抄,含冤入獄。時,其長子奉命邊關御敵,次子李彥貴則流落街頭。黃璋企圖昧婚,桂英不從。終日悶坐綉樓。丫環梅英設計讓桂英和以賣水為生的李彥貴花園相會,不料相約夜晚贈銀時被人害命。李彥貴遂被誣入獄行將斬首。桂英冒雨潛行,法場祭樁,途中遇李母和大嫂,因受誤解而遭打,經一番哭訴表露真情,共赴法場。同時,寶馬火焰駒帶義士趕往邊關,李家長子速回,結局圓滿。
該劇因劇種不同,情節略有差異。
豫劇以《大祭樁》為名,其中的《坐樓》和《打路》兩折成為久演不衰的經典。一般認為是常派的代表劇目,在今天的豫劇舞台上,則幾乎所有中青年旦角演員都視此戲為看家戲。
2. 豫劇《大祭樁》劇情簡介
《大祭樁》劇情簡介:
李授在朝為官,長子李彥榮帶兵把守邊關,世代忠良,怎耐遭奸臣陷害,全家驅逐出府,勒令離京。次子李彥桂與黃璋之女黃桂英自幼訂親,無奈之下,李彥桂帶領家人投奔蘇州未成親的岳父家中,怎耐岳父太勢力,又怕沾污毀約退親。小姐黃桂英賢得大義,欲意贈其銀兩暫且安身,怎知其父借刀殺人,言說李彥桂是強盜,送入南監三日問斬。桂英冒雨潛行,法場祭樁,途中遇李母和大嫂,因受誤解而遭打,經一番哭訴表露真情,共赴法場;同時,寶馬火焰駒帶義士趕往邊關,李彥榮得知此事返京昭雪,也幸好,全家得救。
《大祭樁》是一部戲曲,劇種屬豫劇,大師常香玉經典之作。
3. 河南豫劇名段有哪些
《梵王宮》、《三上轎》、《黃鶴樓》、《三拂袖》、《滌恥血》等。
1、《梵王宮》
《洛陽橋》又名《甩大辮》《葉含嫣》,戲劇大師田漢看了豫劇皇後陳素真此劇後改名《梵王宮》 。
劇情的基本梗概是:獵戶花雲與貴族耶律壽之妹耶律含嫣在梵王宮相遇,彼此愛慕。耶律含嫣回家後思念花雲憂思成疾。
耶律壽行賄縣令,欲占書生韓枚之妻。而後設計讓花母賣花為名,引領扮成韓妻的花雲潛入含嫣閨房,最後眾英雄大鬧耶律府,以花雲與含嫣結為夫妻而煞戲。
2、《三上轎》
《三上轎》,豫劇傳統劇目,戲全本《假金牌》之一折。原本是胡唱八唱的(送客戲),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被豫劇皇後陳素真改編加工整理後,轟動大中原 。
14年後(1944年)陳素真將此劇傳授於豫劇大師崔蘭田,崔蘭田宗深沉、悲壯的豫西調,她將此劇改為豫西調唱腔,仍造成巨大轟動 。
劇情的基本梗概是明萬曆中期,首相張居正之子張秉仁見同窗李通妻崔氏貌美,心懷不良,邀李赴宴,將其毒死。
李父鳴官,知府黃成玉畏張之勢,斷崔氏為張妾。崔氏先索壓轎銀三千兩以養公婆。再約事三件,一請知府為媒,二要新人房中免去燈火,三要張秉仁披麻載孝為李送葬。
張皆從之。將上轎,不忍離公婆,幼子;上而復下者凡三,最後決別而去。夜入洞房刺殺張秉仁遂自刎身亡。
3、《黃鶴樓》
此劇系豫劇小生代表劇目之一,系豫劇劉(法印)派小生代表劇目。此劇系豫劇沙河調代表劇目。
豫劇《黃鶴樓》取材元雜劇,敘東吳為討荊州,邀請蜀漢方面領導過江赴宴牟圖綁架,結果未遂的故事。
4、《三拂袖》
豫劇《三拂袖》是樊粹庭先生為豫劇皇後陳素真大師編寫的第三部大戲。1935年10月初,陳素真先生首演《三拂袖》飾-蔣琴馨,並贏得「豫劇皇後」桂冠。
劇情的基本梗概是:宋時,侍郎蔣紀光因拒婚被奸相龐俊德誣為反叛害死。其妻女逃難途中,蔣妻病倒。幸遇鄭員外救回家中撫養。
蔣女琴心與鄭子定遠在朝夕相處中漸生感情,不料鄭為子另娶於氏,琴心乃於母死後留帖拂袖而去。
土匪作亂,鄭家遭難,定遠父母皆死,琴心救出於氏,不意於氏生妒,琴心二次拂袖而去;女扮男裝,冒定遠名考取文武狀元,適西羌造反,琴心掛帥出征,鋤了私通西羌的內奸龐俊德,平亂定國。
定遠夫婦尋找琴心,三人相遇,盡釋前嫌。琴心不顧眾人挽求,三次拂袖而去。出家為尼,遁入空門。
5、《滌恥血》
《滌恥血》是一部由著名戲劇家樊粹庭先生為豫劇皇後陳素真大師量身打造的第六部豫劇原創歷史劇。
劇情的基本梗概是宋徽宗時期,金兀術率金兵南侵中原,濟南節度使劉豫父子投降金兀術,知府黃守忠勸諫,被劉豫兒子劉貌所殺,並將黃守忠之子黃興漢投監,其女劉芳不甘事敵,暗將黃興漢放走,投奔岳飛。
金兀術威逼劉芳為妃,劉芳出逃,拉起人馬,佔山為王,抗擊金兵,最後以身殉國,以血滌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豫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