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股市哪最火 全球股票誰最牛
■上半年中國股市
漲幅全球第一
根據華爾街知名證券商美林證券對海外股市所做的最新調查,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滬深股市以47%的漲幅成為全球最佳投資市場。美國排名第15,香港排名第21,台灣股市排名第20。排名第2的是加拿大股市,今年前六個月的漲幅達20%。
這份由美林國際客戶服務中心所做的調查還指出,中國滬深股市去年全年的漲幅為32%,全球排名第22,而到今年上半年則一舉沖上冠軍寶座,表現傑出。
作為全球最大金融中心的美國華爾街股市去年漲幅只有20%,全球排名第29,今年上半年則下跌2%。
去年全球表現最出色的是土耳其股市,共漲485%,但今年上半年後繼無力,反下跌2%,排名倒退到第17。
排行榜中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陸續走出亞洲金融風暴的國家,今年上半年表現都不理想,情況最糟的是泰國,下跌33%,其次是菲律賓下跌28%,印尼下跌24%,韓國下跌20%。
美林證券國際客戶服務中心總經理史密斯說,報告顯示,投資人如果想擁有最高的投資報酬率,就必須在國際市場分散投資。他說,今年美國經濟成長萎縮,投資人特別需要將部分資金轉往海外市場。
■26家股票被認為最有潛力
另據報道,美林證券最近還推薦了26家最具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
這份最具投資潛力的股票名單如下∶美國在線公司、美國國際集團、貝爾大西洋公司、伯林頓資源公司、思科公司、花旗集團、EMC、通用電器公司、家庭百貨公司、匯豐銀行、休斯電子公司、網路設備公司、JDSUniphase公司、京都陶瓷公司、醫療免疫公司、新聞集團、諾基亞公司、北方電訊公司、全廣告公司、蘇格蘭電力公司、索尼公司、道達爾芬拿公司、沃達豐空中通訊公司、德州儀器公司、華格林葯店和雅虎公司。
這份名單中包括了一些大家所熟悉的公司,如通用電器公司和花旗銀行集團,當然也有深受投資者喜歡的高科技企業,如雅虎公司。名單上企業的共同特點就是,這些公司都具備促進變革的能力,並能夠利用這種變革加速增長,提高股東的利益。
Ⅱ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你好!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2014年)
「像做生意一樣對待投資,是最聰明的。」--本·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
引用本·格雷厄姆的話作為這封信的開場白是合適的,因為我很感激能從他那了解到關於投資的想法。我在後面會談到本,甚至很快會談到普通股,但首先我想和你聊聊,在很久以前我曾做過的兩個小小的非股票投資。盡管它們都沒有明顯地改變我的凈值,但還是能帶來些啟發的。
這故事始於1973至1981年的內布拉斯加州,當時美國中西部的農場價格暴漲,因為大家普遍認為惡性通貨膨脹要來了,而且小鄉鎮銀行的貸款政策還火上澆油。然後泡沫爆了,導致價格下跌50%甚至更多,摧毀了那些舉債經營的農民和他們的債主。在那場泡沫餘波中倒閉的愛荷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的銀行,數量比我們最近這次大蕭條中倒閉的還要多五倍。
在1986年,我從FDI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那買下了一個400英畝的農場,坐落在奧馬哈北部50英里處。這花了我28萬,此價格比前幾年一家倒閉了的銀行批給農場的貸款還要少得多。我根本不懂怎樣去經營一個農場,好在有個熱愛農活的兒子。我從他那得知這農場能生產多少蒲式耳的玉米和大豆,經營費用會是多少。通過這些預估,我計算出這農場當時大概能有10%的正常回報。我還認為生產力會隨時間而提高,農作物價格也會越來越高。後來這些預期都得到了印證。
我不需要有與眾不同的知識或智商來得出結論,這項投資不會有向下的趨勢,而是有潛在的,會實質向好的趨勢。當然了,可能偶爾會歉收,或是價格有時讓人失望。那又如何?總會有些非常好的年份嘛,我完全不會有任何壓力去賣掉這塊資產。現在,28年過去了,這農場的收入翻了三倍,它的價值已是我支付價格的五倍甚至更多。我還是對農活一無所知,最近才第二次去實地看了看。
在1993年,我做了另外一個小投資。那時我還是所羅門的CEO,所羅門的房東賴瑞·西弗史丹告訴我,有個清算信託公司打算要賣掉紐約大學鄰近的一塊商業地產。泡沫再次爆破了,這次波及到商業地產,這個清算信託公司專門用於處置那些倒閉儲蓄機構的資產,正是這些機構樂觀的貸款政策助長了這場鬧劇。
這里的分析依舊簡單。就像那農場的例子中,該資產的無杠桿當期收益率大約為10%。但資產正被清算信託公司低效率經營著,如果把一些空置的商店出租,它的收入將會增加。更重要的是,佔地產項目約20%面積的最大租戶支付的租金大約為5美元一英尺,而其他租戶平均為70美元。9年後,這份廉價租約的到期肯定會帶來收入的顯著增長。這資產的位置也是極好的,畢竟紐約大學跑不了。
我加入了一個小團體來收購這棟樓,賴瑞和佛瑞德·羅斯也在其中。佛瑞德是個有經驗的高級房地產投資者,他和他的家族將管理這項資產。這些年也確實由他們經營著。隨著舊租約的到期,收入翻了三倍,現在的年分紅已超過我們初始投資額的35%。此外,原始抵押分別在1996年和1999年被再融資,這種手段允許進行了幾次特別分紅,加起來超過了我們投資額度的150%。我到今天為止還沒去看過這項資產。
從那農場和紐約大學房地產獲得的收入,很可能未來幾十年內還會增長。盡管收益並不具有戲劇性,但這兩項投資卻是可靠且令人滿意的,我會一輩子持有,然後傳給我的孩子和孫子。
我說這些故事是為了闡明一些投資的基礎原則:
· 獲得令人滿意的投資回報並不需要你成為一名專家。但如果你不是,你必須認清自己的局限性並遵循一套可行的方法。保持簡單,不要孤注一擲。當別人向你承諾短期的暴利,你要學會趕緊說「不」。
· 聚焦於擬投資資產的未來生產力。如果你對某資產的未來收入進行了粗略估算,卻又感到不安,那就忘了它繼續前進吧。沒人能估算出每一項投資的可能性。但沒必要當個全能者;你只要能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就可以了。
· 如果你是聚焦於擬投資資產的未來價格變動,那你就是在投機。這本身沒什麼錯。但我知道我無法成功投機,並對那些宣傳自己能持續成功的投機者表示懷疑。有一半人第一次扔銅板時能壓對寶;但這些勝利者如果繼續玩下去,沒人能擁有贏利為正的期望值。事實上,一項既定資產最近的價格上漲,永遠都不會是買入的理由。
· 通過我的兩個小投資可以看出,我只會考慮一項資產能產出什麼,而完全不關心它們的每日定價。聚焦於賽場的人才能贏得比賽,勝者不會是那些緊盯記分板的人。如果你能好好享受周六周日而不看股價,那工作日也試試吧。
· 形成自己的宏觀觀點,或是聽別人對宏觀或市場進行預測,都是在浪費時間。事實上這是危險的,因為這可能會模糊你的視野,讓你看不清真正重要的事實。(當我聽到電視評論員油嘴滑舌地對市場未來走勢進行臆想,我就回想起了米奇·曼托的尖酸評論:「你都不知道這游戲有多簡單,直到你走進那個演播廳。」)
我的兩項購買分別是在1986年和1993年完成。決定進行這些投資的時候,當時的經濟狀況、利率或是下一年(1987和1994年)的證券市場走勢,對我來說都不重要。我已經記不起當時的頭條新聞,或是權威人士說了些什麼,不管別人怎麼說,內布拉斯加州的玉米一直在生長,學生也會聚集在紐約大學。
在我的兩個小投資和股票投資之間,有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股票會讓你知道所持股份的實時定價,而我卻從沒見過對我農場或紐約房地產的報價。
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有個極大的優勢,那就是他們的持股有寬幅波動的估值。對於一些投資者來說,確實如此。畢竟,如果一個穆迪的朋友,每天圍著我的財產對我喊出報價,願意以此報價來買我的農場,或將他的農場賣給我,並且這些報價會根據他的精神狀態,在短期內劇烈變化,我到底該怎樣利用他這種不規律的行為來獲利?如果他的日報價令人可笑地低,並且我有閑錢,我就會買下他的農場。如果他喊出的報價荒謬地高,我要麼就賣給他,或是繼續耕種。
然而,股票的持有者往往容易被其他持股者的反復無常和不理性所影響,搞到自己也不理性。因為市場上的噪音太多了,包括經濟狀況、利率、股票的價格等等。一些投資者認為聽權威人士的意見很重要,更糟糕的是,還認為參考他們的評論來投資很重要。
那些擁有農場或房子的人,能夠默默持有資產幾十年,但當他們接觸到大量的股票報價,加上評論員總在暗示「別一直坐著,來買賣吧!」,他們往往就會變得狂熱起來。對於這些投資者來說,流動性本來是可以擁有的絕對優勢,現在卻變成了一種詛咒。
一個閃電崩盤或是其他極端的市場震盪,對投資者所造成的傷害,並不會比一個古怪且愛說話的鄰居對我農場投資的傷害來得大。事實上,下跌的市場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是有幫助的,如果當價格遠低於價值的時候,他手裡還有錢可用的話。在投資的時候,恐懼的氛圍是你的朋友;一個歡快的世界卻是你的敵人。
在2008年底發生的,嚴重的金融恐慌期間,即使一個嚴峻衰退正在明顯地形成,我也從未想過要賣出我的農場或是紐約房地產。如果我100%擁有一項具良好長期前景的穩固生意,對我來說,哪怕是稍微考慮要拋售它,都會是非常愚蠢的。我持有的股票就是好生意的一小部分,那為什麼要賣出呢?准確的說,每一小部分或許最後會讓人失望,但作為一個整體,他們一定能做好。難道有人真的相信,地球會吞沒美國驚人的生產性資產和無限的人類創造性?
當查理·芒格和我買股票時,我們會把它當成是生意的一部分,我們的分析與買下整個生意時所思考的內容非常相似。我們一開始會判斷自己能否容易地估計出,資產未來五年或更久的收入范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並且處於與我們估算底線相對應的合理價格內,我們就會購買這股票(或生意)。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能力估算出未來的收入(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會簡單地繼續前行,繼續尋找下一個潛在標的。在我們一起合作的54年裡,我們從未因宏觀或政治環境,或其他人的看法,而放棄具有吸引力的收購。事實上,當我們做決定時,這類因素想都沒想過。
但至關重要的是,我們認清了自身的能力圈邊界,並乖乖地呆在裡面。即使這樣,我們還是在股票上和生意上都犯了些錯誤。但它們發生時都不是災難型的,例如在一個長期上升的市場中,基於預期價格行為和慾望導致了購買。
當然,大多數投資者並沒有把商業前景研究當作是生活中的首要任務。如果夠明智的話,他們會知道自己對具體生意的了解不足,並不能預測出他們未來的獲利能力。
我給這些非專業人士帶來了好消息:典型的投資者並不需要這些技巧。總的來說,美國的商業一直做得很好,以後也會繼續好下去(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會有不可預測的忽冷忽熱出現)。在20世紀,道瓊斯工業指數從66上漲到11497,不斷上升的股利支付推動了市場的發展。21世紀,將可以看到更多的盈利,幾乎必然會有大量的收獲。非專業人士的目標不應是挑選出大牛股,他或他的外援都是辦不到的,但應該持有各種生意的一部分,總的合起來就會有很好的表現。一個低成本的S&P500指數基金就能滿足這個目標。
這是對非專業人士說的「投資是什麼」。「什麼時候投資」也是很重要的。最危險的是膽小的或新手的投資者在市場極度繁榮的時候入場,然後看到賬面虧損了才醒悟。(想起巴頓·比格斯最近的觀察:「牛市就像性愛,在結束前的感覺最好。」)投資者解決這類錯時交易的方法是,在一段長時間內積攢股份,並永遠不要在出現壞消息和股價遠低於高點時賣出。遵循這些原則,「什麼都不懂」的投資者不僅做到了多樣化投資,還能保持成本最小化,這幾乎就能確信,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實際上,相對於那些知識淵博,但連自身弱點都看不清的專業投資者,一個能實事求是面對自己短處的純朴投資者可能會獲得更好的長期回報。
如果「投資者」瘋狂買賣彼此的農地,產量和農作物的價格都不會增長。這些行為的唯一結果就是,由於農場擁有者尋求建議和轉換資產屬性而導致的大量的成本,會使總的收入下降。
然而,那些能從提供建議或產生交易中獲利的人,一直在催促個人和機構投資者要變得積極。這導致的摩擦成本變得很高,對於投資者來說,總體是全無好處的。所以,忽視這些噪音吧,保持你的成本最小化,投資那些股票就像投資你願意投資的農場一樣。
我該補充一下,我的財富就在我嘴裡:我在這里提出的建議,本質上與我在遺囑里列出的一些指令是相同的。通過一個遺囑,去實現把現金交給守護我老婆利益的託管人。我對託管人的建議再簡單不過了:把10%的現金用來買短期政府債券,把90%用於購買非常低成本的S&P500指數基金(我建議是先鋒基金VFINX)。我相信遵循這些方針的信託,能比聘用昂貴投資經理的大多數投資者,獲得更優的長期回報,無論是養老基金、機構還是個人。
現在說回本·格雷厄姆。我在1949年買了本所著的《聰明的投資者》,並通過書中的投資探討,學到了他大部分的想法。我的金融生涯隨著買到的這本書而改變了。
在讀本的書之前,我仍在投資的環境外徘徊,鯨吞著所有關於投資的書面資料。我閱讀的大多數內容都使我著迷:我嘗試過親手畫圖,用市場標記來預測股票走勢。我坐在經紀公司的辦公室,看著股票報價帶卷動,我還聽評論員的講解。這些都是有趣的,但我並不為之顫抖,因為我還什麼都不懂。
相反地,本的想法能用簡練易懂的平凡文字,有邏輯地去闡明(沒有希臘字母或復雜的公式)。對我來說,關鍵點就是最新版第八章和第二十章的內容,這些觀點引導著我今日的投資決策。
關於這本書的幾個有趣花絮:最新版包括了一個附錄,裡面描述了一個未被提及的投資,是關於本的幸運投資的。本在1948年,當他寫第一版書的時候進行了收購,注意了,這個神秘的公司就是政府雇員保險公司Geico。如果本當時沒有看出還處於初創期的Geico的特質,我的未來和伯克希爾都將會大大的不同。
這本書1949年的版本還推薦了一個鐵路股,當時賣17美元,每股盈利為10美元。(我佩服本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有膽量使用當前的例子,如果說錯了就會讓自己成為被嘲諷的對象。)某種程度上,低估值是由於當時的會計准則造成的,那時候並不要求鐵路公司在賬面盈餘中體現出子公司的大量盈餘。
被推薦的股票就是北太平洋公司,它最重要的子公司是芝加哥,伯靈頓和昆西。這些鐵路現在是北伯林頓鐵路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伯克希爾現今完全擁有北伯林頓鐵路公司。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北太平洋公司的市值約為4000萬美元,現在它的繼承者每四天就能賺這么多了。
我已記不起當時花了多少錢來買《聰明的投資者》的第一版。無論花了多少錢,都可以強調出本的格言:價格是你支付出去的,價值是你所獲得的。我做過的所有投資當中,買本的書就是最好的投資(我買的那兩本結婚證除外)。
望採納!
Ⅲ 北伯林頓有什麼股票
該股是一隻北美鐵路運輸股,前段時間剛被巴菲特控股
Ⅳ 雅思的管理故事與哲學
巴菲特AND蓋茨 談財富與人生
兩位世界頂級的億萬富翁——沃倫·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他們創造的財富讓無數人羨慕和驚嘆,他們成功的腳步令無數人景仰和追隨。雖然彼此成功路徑不同,但擁有相同激情的他們兩位卻是莫逆好友。美國時間11月12日,沃倫·巴菲特和比爾·蓋茨參加了CNBC電視頻道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召開的公開集會,並回答了學生們關於金融危機根源、未來行業發展前景以及人生創業等各個方面的提問, IT、能源以及制葯三大行業成為兩位成功者最看好的行業。
投資篇
投資哲學最差的投資就是持有現金
買信任企業分享紅利
問:此次金融危機是否對巴菲特的投資哲學產生影響?
巴菲特:不,我的投資哲學一點兒都沒變。我喜歡具有持久競爭優勢而且管理層為我所喜歡並且信任的企業,我喜歡以合適的價格買入這種企業。附帶的,我還可以享受勝利的果實。但我不會去經營企業。
消極投資者可買指基
問:請問巴菲特,你是否建議個人投資者根據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投資法則進行投資?
巴菲特:這取決於他們是否是一個積極型投資者。格雷厄姆將投資者分為積極型和消極型。如果你願意在投資上面花很多時間,我建議你盡可能多看資料,你就會發現便宜貨,一旦發現就馬上行動。我不上學以後,讀了穆迪的約1萬頁報告中的每一頁,而且讀了兩次,尋找適合投資的公司。你也需要這樣做,世界上不會有人告訴你有什麼好買賣,你必須自己去找。不過這非常耗時。
如果你是消極型投資者,我只建議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買入指數基金。
我要告訴你的一件事就是,最差的投資就是持有現金。隨著時間流逝,現金的價值將下降。相反,好的企業會越來越有價值,而且你不需要花太多時間關注好企業,你只需要找到並投資於這些好企業。當然了,你還是要保持有足夠的現金流,以避免別人可以決定你的未來。
行業測評替代能源不是好投資領域
問:請問你們如何看待替代能源投資?
蓋茨:我認為現在我們對替代能源的研發投資還不夠,政府政策應該促進對替代能源的研發投資。現在,替代能源是最為流行的投資領域。但是當大家都關注一個領域時,對這個領域的投資就會很多,總體資本回報也會很高。但是當某種東西成為熱門時,就會出現泡沫。因此,應該謹慎對待替代能源投資。替代能源是一個熱門投資領域,但不是個好投資領域。
大勢研判不能等看到知更鳥再買股
問:巴菲特先生,近來股市上揚走勢之猛史上罕見,很多人都在質疑目前的價格水平能否維持,您覺得這真的是市場的反彈嗎?
巴菲特:明天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吧。我在1942年買進了我的第一隻股票,那時候我11歲。你覺得,1942年之後直到現在,對市場而言的最好年份是哪一年?答案是1954年,道瓊斯指數上漲了50%。實際上,你回顧1954年的時候會發現那也是個蕭條時期。那一次的不景氣始於1953年的7月,失業率在1954年的9月達到最高點,到11月的時候就業市場境況更是凄涼。
因而,只看到目前經濟狀況就決定是否買賣股票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你得著眼長期來考慮特定時期中你投資的股票價值。所謂的「下周」沒什麼意義,因為下周實在是太近了。重要的是,要對你投資的行業有著正確的長期預計並且做出評估,不然你就總是和糟糕的經濟或者低迷的市場作伴了。
現在,最糟糕的事情——金融恐慌已經過去了。雖然失業還未觸底、商業也未觸底,但股市已經觸底。不要因為覺得明天會有更吸引人的投資,就錯失今天很吸引人的投資機會。等待是愚蠢的,等到你看到知更鳥的時候,春天都結束了。
股票選擇 50年准備5分鍾決策
問:巴菲特先生,你過去曾幾次說,你進行過非常迅速的資本配置決策,有時候還不到五分鍾。我想知道你當時是基於什麼數據才做出自信決策的。
巴菲特:這是50年的准備以及5分鍾的決策。就拿投資可口可樂來說吧。我喝可口可樂有60年時間了,我從中看到了幾個關鍵要素,並在1988年購入了該股股票。但重大決策是根本不要耗費多少時間的。如果你耗費很多時間進行投資,你就會陷入麻煩。
問:如果美國是一隻股票,你們會買嗎?
蓋茨:當然。
巴菲特:以保證金買。(笑)
經濟篇
金融危機讓雷曼破產或許是個錯誤
蓋茨最景仰公司破產了
問:蓋茨先生能說說你聽說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後的感受嗎?
蓋茨:科技行業我最景仰的兩個公司王安電腦和數據設備公司都破產了。市況有起落,我不會對哪家出局感到失落。但雷曼兄弟破產帶來了連鎖反應,我記得我打電話給巴菲特,說「我應該對此感到擔憂嗎?」結果他回答說:「嗯,有點吧。」
經濟「珍珠港」美國表現佳
問:沃倫,政府放任雷曼兄弟破產是個錯誤嗎?
巴菲特:或許是吧。總的來說,美國政府在應對這場經濟領域「珍珠港事件」時表現得相當不錯。如果當時美國銀行沒有收購美林,美林可能也會很快破產。我覺得,政府當時可能沒有完全認識到雷曼兄弟是一個怎樣龐大的多米諾骨牌。
投資高盛巴菲特觀察69年
問:巴菲特先生,你為什麼選擇投資高盛而不選擇雷曼兄弟,或是同時投資兩家公司?
巴菲特:我對高盛集團的狀況和管理層的信心超過了華爾街任何公司。我和高盛的關系可以追溯到1940年我見到西德尼·溫伯格 (注:高盛創始人)。我關注這家公司很長時間了。他們對市場的時機把握最為出色。
經濟未來 三大行業可能出下一個蓋茨
蓋茨看好三大行業
問:蓋茨先生,你覺得哪個行業會誕生下一個比爾·蓋茨?我很想投身於這個行業。
蓋茨: IT行業一直是最為令人激動的。不過,未來數十年也會有一些其他行業令人驚嘆。比如提供環保廉價的能源,這個領域存在著大量商機。還有制葯行業。我們還無法治癒帕金森症、阿爾茨海默症以及其他很多種疾病。可以肯定,我們會不斷對此繼續研究,這是我最看好的三個行業。
巴菲特:大學生應該找到你感興趣的領域,而不是去追逐可以產生第二個蓋茨的行業。如果我當年離開哥倫比亞大學的時候,有人告訴我IT行業會出現比爾·蓋茨,我不認為自己如果進入這個行業也會表現出色。但我知道什麼吸引我。我曾經提出為本·格雷厄姆 (注:投資大師)免費工作,但他對我說,「你高估了自己」。不過,我還是投身於商界。我保證,只要這個領域令你著迷,你就能取得成功。你應該尋找自己的道路。
340億買鐵路賭國家繁榮
問:我想問巴菲特先生,關於近來伯林頓北方公司交易背後的原因有很多說法,我想知道你在這個時期增持鐵路部門資產的真正動機是什麼?
巴菲特:鐵路是和國家未來的前景密切相關的。未來的幾十年裡美國還會有更多的人口。他們會旅行得更頻繁,而且肯定還會有更多的貨物需要運輸。從環保或者省錢的角度,火車都是最好的選擇。同樣情況下,火車消耗的燃料僅有卡車的三分之一,污染也少得多。一列火車頂得上280輛卡車!因而未來,鐵路是更合適的交通工具。我願意賭上一大筆錢,准確來說是340億美元,賭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貿易會更加繁榮,美國會變得更好,對柏林頓公司的股東來說,也更好。
找合適的人結婚,為敬佩的人工作
問:在兩位職業生涯中,你們很早便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於那些還懵懵懂懂的人,你們有什麼建議嗎?
蓋茨:找到真正激發你激情而且你又擅長的事情有時候可能得花上不少年。沃倫和我都挺幸運的,可以說是直接就撞到了。那時候我甚至不知道我的興趣是不是軟體,也不知道能不能算一份職業,我只是迷上它了。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在20多歲的時候開始嘗試一些不同東西,我想你該在最初的工作中盡量尋找接觸不同東西的機會,當你發現你為之著迷的事情之後,直接開始干吧。
巴菲特:首先,我想說,先找個合適的人結婚吧。這會令你的生活發生很大的改變,它會改變你的志向抱負乃至一切。和什麼人結婚非常、非常重要。此外,你該試著設身處地的想像,如果金錢對你而言已經沒什麼意思了,你會做些什麼。所以,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控制。
然後,盡可能地找一個你敬佩的人或者組織並為之工作。那時候我願意為本·格雷厄姆工作是因為我對他的敬仰超過對行業中的其他任何人。我不在乎他付我多少錢。我知道每天晚上回家的時候我會變得比早晨更聰明。
問:是什麼讓你們與眾不同?
巴菲特:我們倆擁有激情。我們從事現在的事業是因為我們熱愛它。我們並不是為了發財才從事當前事業的。我做我認為自己該做的事情。其他人想什麼不會影響到我。
問:比爾,選一件讓你鶴立雞群的事情,你會選擇什麼?
蓋茨:讓你身邊擁有偉大的人,大量閱讀,從長遠考慮。當然你必須在一些重要時候擁有自信。當我離開哈佛大學時,我對朋友說,「為我工作吧」,這其中存在著某種自信。
問:巴菲特先生和蓋茨先生,在你們之間獨特的友誼中,對方什麼特質是最令你佩服的?
巴菲特:我想說我最佩服的是比爾對於如何處理他積累的財富的態度。如他所說,他非常幸運,生當其時其地,創業適逢其會,成功水到渠成。最終,他明白自己是一個偉大社會的受益者,他認為,世界上每個人都和其他人一樣是平等的,而他不僅以自己的財富來支持這個觀點,更以自己的時間來支持它。他們夫妻將把自己的後半生所有的精力、才能、財富等等都用在改善世界上65億人的生活上。這是我最佩服的。
蓋茨:你可以說出沃倫許多優點,譬如品格和幽默感。但我想說的是他將世事化繁為簡並渴望教導他人的熱忱,如此人們能從他一生的經驗汲取寶貴經驗,並受益匪淺。他樂於教導他人,給我打電話的時候也是這樣,這是我獲得的一份真正禮物,我對此深懷敬意。
人生篇
蓋茨看中國:世界不再只依賴美國是好事
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十分激動人心。如果我們要在中國人民如1979年那般窮困和如我們一般的富足兩者之間來選擇的話,我覺得還是讓我們希望他們成為和我們一樣的消費者和發明家吧。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足以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有些過去我們認為是接受我們援助的國家,譬如巴西、墨西哥、泰國等等,現在都成為了生力軍。對世界而言,不單純依賴於美國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