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韓國斗山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中國股票投資背景 2025-08-18 08:57:14
華為與安潔科技股票 2025-08-18 08:41:31
wind股票模擬交易 2025-08-18 06:37:04

韓國斗山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5-05-21 21:18:26

① 農業機械龍頭股有哪些

農業機械龍頭股有哪些?

農業機械龍頭股,引領現代農業革命。憑借技術創新和產品優勢,成為行業領先者。致力於提供高效、智能的農業機械裝備,推動農業生產的現代化轉型。受益於國家農業政策扶持,投資前景廣闊。下面小編帶來農業機械龍頭股有哪些,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農業機械龍頭股有哪些

農機股龍頭股有:

1、星光農機

星光農機主要生產、研發、銷售收割機,是我國聯合收割機研發生產的骨幹企業。股票代碼為603789。

2、吉峰農機

吉豐農機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農機流通行業公司,也是農機最大的銷售和零售公司。

3、新研股份

新研股份主要是中高端農牧機械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股票代碼為300159。

4、一拖股份

一拖股份技術先進,是我國最大的農用拖拉機生產企業之一。

十大農機龍頭股

農機股票的龍頭股有:

1、中聯重科000157

2、隆鑫通用603766

3、新研股份300159

4、雲內動力000903

5、悅達投資600805

6、軸研科技002046

7、星光農機603789

8、一拖股份601038等。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

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農業機械上市公司龍頭股

農業機械上市公司龍頭股有:

1、宏盛股份603090:截止15點,宏盛股份報25.64元,漲10%,總市值25.64億元。2020年7月21日互動平台回復:公司主要為農機公司配套換熱器產品,主要合作公司有久保田、洋馬、RSM、class等。

2、天鵝股份603029:截止15點收盤,天鵝股份報13.76元,漲1.78%,總市值12.84億元。國內棉業機械龍頭,產品包括軋花機、籽棉清理機、皮棉清理機等,市場佔有率均處於國內棉機行業前三位(主力銷售地區新疆);全年軋花設備銷量559台,剝絨設備銷量71台17年相關業務收入2.19億元,主營佔比71%。

3、恆立液壓601100:截止下午3點收盤,恆立液壓報79.33元,漲1.77%,總市值1035.54億元。液壓傳動與控制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艦船、深海探測、節能環保裝備、新能源裝備、機床與工具、重型機械、工程建築機械、農業機械、汽車等裝備製造業各領域。

4、新研股份300159:截止下午三點收盤,新研股份報4.63元,漲1.54%,總市值69億元。公司農機板塊子公司專業從事中高端農牧機械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致力於國內農業機械化發展所需的農牧機械裝備及替代國外進口的中高端農牧機械裝備的研製。

5、蘇常柴A000570:12月3日蘇常柴A開盤消息,7日內股價上漲1.83%,今年來漲幅上漲4.99%,最新報6.01元,漲1.52%,市值為42.41億元。2020年半年報披露,子公司厚生農裝主營業務為插秧機等農機產品。

6、雪龍集團603949:截止收盤,雪龍集團報24.31元,漲1.42%,總市值51億元。2020年5月20日,在互動平台稱:公司是一拖股份的一級配套供應商,在農業機械領域合作客戶主要有一拖股份、日本洋馬、久保田、韓國斗山、全柴動力、雷沃重工等。

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趨勢如何?

1、中國農業機械行業龍頭企業全方位對比

一拖股份2021年上市,主營農機產品有輪式拖拉機、履帶拖拉機和糧食烘乾機。中聯重科2000年上市,主營農機產品主要有耕作機械、收獲機械、烘乾機械以及農機機具。盡管中聯重科2021年總收入遠遠超過一拖股份,但是一拖股份農機業務的營收大於中聯重科,且毛利率也更高一些。

2、中聯重科:農機業務的布局歷程

中聯重科成立於1992年,是一家經營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技術裝備的企業,2000年在A股上市,2010年在H股上市。

2013年公司將農業機械調整為主營業務之一,2014年中聯重科全面進軍農機領域。通過項目新建、收購等方式,公司農機業務不斷發展壯大,產品組合也在不斷擴張。

3、中聯重科:農業機械業務布局及運營現狀

——主要農機產品布局:共有4大類

中聯重科的農機產品主要有耕作機械、收獲機械、烘乾機械以及農機機具4大類,其中耕作機械主要是拖拉機,收獲機械主要有水稻收割機、小麥收割機、玉米收獲機等產品,烘乾機械有循環烘乾機、移動式烘乾機等,農業機具有打捆機及生物制料機。

除此以外,公司最新研發的無極變速拖拉機已經下線,AI小麥收獲機已經開始小批量推廣。

——研發情況:2021年研發投入增長

2021年,中聯重科的研發投入合計達到42.30億元,較2020年增長20.82%,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也提升了0.92%。而研發人員從不到6000人增加到7242人,增長了20.86%。

從2021年公司年報披露的農機領域主要研發項目看,中聯重科正在研發的一款水田拖拉機是國內首款在水田環境下適用的產品,該產品已經進入試生產階段。

——銷售情況:境內市場佔比超90%

2021年中聯重科境內業務實現收入613億元,佔比超過90%,境外業務佔比不足10%。目前,公司仍在持續整合農機具製造商拉貝公司,以促進中國農機產品出口。

4、中聯重科:農機業務營收持續上升,毛利波動上升

2019-2021年中聯重科農機業務營收持續增長,2021年營收接近30億元達到29.07億元,較2020年增長10%。

從農機業務的毛利率看,2019-2021年出現較大的波動,其中2019年毛利率僅為4.3%,2020年超過16%,2021年下跌至13.92%。

5、中聯重科:農機業務發展規劃

2022年,中聯重科重點進行套智能農機的研發,並持續推展海外業務。在管理方面,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領域的管理水平,建立數字化管理體系。

現代農機概念股有哪些?

在A股市場當中,現代農機概念個股比較少,其中有601038一拖股份、300159新研股份、603789星光農等等。

② 挖掘機哪家強


1、Komatsu小松挖掘機品牌
始於1921年日本,全球著名工程機械製造公司,以齊全的品類及高質量服務享譽全球,全球較大的工程機械及礦山機械製造企業
小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是小松集團的中國地區總部,成立於2001年2月,注冊資本13500萬美元,公司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區。

2、caterpillar卡特彼勒挖掘機品牌
美國卡特彼勒公司(NYSE: CAT),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全球知名的柴油機主要供應商,世界上較大的土方工程機械、建築機械和礦用設備的生產商
卡特彼勒公司是世界上較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廠家。卡特彼勒作為行業領袖,始終致力於全球的基礎設施建設,並與其代理商攜手並進,在各大洲推進積極、持久的改革。

3、三一重工SANY挖掘機品牌
創建於1989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標志性品牌,全球裝備製造業領先者,中國500強,大型上市公司,全球享有盛譽的工程機械製造商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團投資創建於1994年。自成立以來公司取得了持續快速發展。2003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上海A股上市(股票代碼:600031)並於2005年6月10日成為首家股權分置改革成功並實現全流通的企業,被載入中國資本市場史冊。2012年,三一重工並購混凝土機械全球第一品牌德國普茨邁斯特,改變了行業競爭格局。

4、Doosan斗山挖掘機品牌
斗山工程機械(中國)有限公司,始建於1896年韓國,全球知名綜合工程機械製造商,主要生產經營挖掘機、裝載機,輪式裝載機和滑移式裝載機的綜合工程機械供應商
斗山工程機械(中國)有限公司(簡稱DICC)是由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的斗山INFRACORE獨資的韓國企業,成立於1994年10月1日,1996年6月28日正式竣工投產。主要生產經營挖掘機、裝載機,輪式裝載機和滑移式裝載機的綜合工程機械供應商。

5、Hitachi日立挖掘機品牌
日立(中國)有限公司,Hitachi日立,始於1910年日本,世界500強,日本較大的綜合電機生產商,以空調、冰箱等電器為主,集家用電器、電腦產品、半導體、產業機械等產品為一體的多樣化的企業集團
日立(HITACHI),是日本的一家全球最大的綜合跨國集團,於20世紀60年代來到中國,成為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少量外資企業之一。主要產品是空調、冰箱等電器。由於其美國預托證券交易低迷,公司將削減上市成本。日立公司2012年3月30日宣布將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於4月中旬提交退市申請。

6、KOBELCO神鋼建機挖掘機品牌
成都神鋼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挖掘機十大品牌,源自日本,主要從事輪式裝載機/振動式壓路機/平地機和液壓挖掘機的經營、銷售及服務
成都神鋼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在國內具有50年工程機械製造經驗的成都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與國際上具有100年建設機械事業歷史的日本神鋼建機株式會社於2003年7月合資組建成立。

7、VOLVO沃爾沃挖掘機品牌
沃爾沃集團旗下,挖掘機十大品牌,全球著名建築設備製造商,提供各類型號的工程機械產品以及後市場服務
沃爾沃建築設備公司隸屬於沃爾沃集團,總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是全球領先的建築設備製造商。作為一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沃爾沃建築設備公司的業務包括了各類型號的工程機械產品以及後市場服務。

8、雷沃LOVOL挖掘機品牌
成立於1998年,裝載機-拖拉機十大品牌,山東省著名商標,集農業裝備、工程機械、車輛、金融+互聯網於一體的現代化企業
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機械裝備製造企業,致力於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智能製造、智能管理、智能服務,為全球現代農業生產、城市生活建設和資源產業提供互聯、高效、可靠的整體解決方案。目前,約有員工1.5萬人,業務遍及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9、柳工LiuGong挖掘機品牌
始於1958年,柳工集團旗下,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知名品牌,以裝載機/挖掘機系列工程機械著稱,國內挖掘機行業較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代碼:000528柳工)是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柳工集團核心企業之一。作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和廣西第一家上市公司,柳工被譽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排頭兵」。目前公司主導產品為1.5t-10t(額定載重)輪式裝載機、0.11-1.2立方米(斗容規格)履帶式液壓挖掘機、10-25噸(工作質量)壓路機、中大噸位叉車、路面機械產品如瀝青攤鋪機、平地機、銑刨機和路拌機,以及靈活多用的小型產品系列如滑移裝載機和挖掘裝載機等。

10、徐工XCMG挖掘機品牌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始於1989年,工程機械十大品牌,享譽全球的起重機行業品牌,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主推起重機/鏟運機械/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築養護機械產品
20世紀40年代,沐浴著抗日戰爭的烽火,源起三大廠的徐工開啟了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奮斗歷程。

③ 股票601106接下來怎麼操作

股票601106中國一重可持股待漲,或逢低介入。
近期,中國股市大幅調整,上證綜指從5170點調整到3100點,中國一重的股價從前期最高的21元下跌到現在的9.25元,調整基本到位,下跌空間不大,可以持股待漲,或逢低介入。
簡介: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一重),前身為第一重型機器廠, 始建於1954年,1960年6月經國家驗收正式全面投產,為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特大型重型裝備製造企業,是目前由中央直接管理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53戶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之一。
一重一直以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為目標,不斷開拓和進取。目前已擁有五家控股子公司和一家全資子企業以及兩家三級控股子公司,分布於齊齊哈爾、大連、上海、天津等四地;各子公司和子企業分別從事重型裝備產品的綜合性生產、專業化製造和服務、國際貿易以及設計和研發,使一重具備了從設計、研發、到生產製造、裝配、運輸以及進行國際貿易的綜合能力。同時,一重先後與國際著名重工企業, 如德國西馬克、美國P&H、日本三菱和日立、法國法瑪通、奧地利奧鋼聯、韓國斗山重工、義大利台爾尼等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

④ 韓國斗山集團的集團歷史

斗山的傳奇歷史可追溯到 1896 年,那一年 Park Seung-Jik 在首爾的 Jongro 4-Ga Baeogae 開設了一家小商店。後來斗山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1946 年 Park Seung-Jik的繼任者 Too Pyung Park將商店改名為「斗山商會」,開啟了斗山飛速發展的新篇章。
成功基礎(1896~1949)
1896 Park Seung-Jik 開設第一家店鋪
斗山於 1896 年在首爾的J ongro 4-ga,Baeogae 開設韓國第一家現代店鋪,邁出了其創業歷史的第一步。
1915 開始製造 Bakgabun 化妝粉
Pakgabun 很快成為 20 年代韓國婦女最熱衷的「必備」品。
1925 將 Park Seung-Jik Store Limited 更名為斗山 Store
公司改制為株式會社後可,最大的變化就是會計業務的近代化。從這時起,為宣傳商店,公司開始製作和派送月歷,並在報紙登出刊登廣告。
現代管理(1950~1969)
1952 年成立 OB 集團以來,斗山貿易公司的業務不斷擴展。到 60 年代公司業務已涵蓋建築、食品飲料、機械、媒體和文化等各個方面。這種多元化的拓展成為斗山實現發展和現代化的戰略因素。
1951 成立斗山商會(現斗山公司-GLONET)
斗山公司商會的成立是斗山成長為韓國首屈一指的企業集團的堅實基礎,是斗山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52 成立東方釀造廠
東方釀造廠於朝鮮戰爭後重建,後來發展為擁有多種產業的國際知名釀造商,旗下業務包括建築、機械製造、玻璃、飲料、媒體和貿易。
1960 成立 Dongsan 建築工程(現為斗山建築與工程)
Dongsan 建築工程公司成立後,斗山成為政府自 1962 年開始首個「5 年經濟發展計劃」中,多項工程的合作夥伴。
1960 收購Hapdong通信(現 Yonhap 新聞)
Hapdong通信是現在韓國最大的通信企業聯合新聞的前身,她曾率先將韓國新聞送出海外,為韓國通信企業的發展奠定了的重要基礎。
1966 成立 Hanyang 食品
由 Dongyang 釀造廠單獨出資興建,Hanyang 食品是韓國國內首個可口可樂灌裝廠。
1967 成立 Yoonhan 機械(現為斗山建築與工程)
隨著 Yoonhan 機械的建立,斗山開始向機械行業進軍,在興建韓國的基礎設施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將韓國國內的機械行業發展到新境界。
1969 成立Hankook玻璃製品廠
20世紀60年代,隨著斗山主力企業—東洋啤酒新廠的建成,韓國玻璃製品廠也得以建立,PARKA GLASS等著名品牌應運而生。
擴展創新(1970~1979)
進入 70 年代,斗山將「守城和擴疆的完美統一」作為企業經營的基本方向,在強調發展壯大的同時,還加強了風險管理。斗山與先進的外國公司結成多層次合作關系,致力於技術創新。同時在國內整合各項業務,初步顯示出行業領導者的實力,為 80 年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74 成立Hankook OAK工業(現斗山公司—電子)
斗山在實現電子工業重要基礎元件—銅箔層壓板的國產化後,更將眼光著眼於世界市場,建立了Hankook OAK產業。
1974 成立斗山發展
作為家畜產業的先鋒,斗山發展是運營多種業務的綜合性開發公司,包括貨運、航空、印刷和制鹽。
1975 成立東洋農產(現 Doosan Tower)
為促進農民收入和原材料國產化,斗山向葡萄、啤酒用大麥種植業,以及生啤酒生產等方面大量投入資金,不僅為企業創造了價值,更為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
1978 將 OB 集團重新命名為斗山集團
為打造一個統一的公司形象,以代表集團日益多元化的業務,公司以「斗山工業」的「斗山」兩個字為集團命名,斗山工業由 Park Seung-Jik 商店發展而來。
1978 成立Yonkang學術基金(現Yonkang基金)
Yonkang 基金在 Too Pyung Park 去世後成立,他是斗山集團首任董事長,筆名為「YonKang」。基金會秉承他的信念「教育是推動國家發展的主要動力」。
1979 成立 Oricom 廣告
Oricom 廣告前身為 1967 年成立的 Hapdong 新聞中心的廣告策劃部。作為韓國首個綜合性廣告公司,Oricom 廣告製作了無數具有創意的廣告,贏得了「廣告學會」的美譽。
1979 年成立斗山 CCK 鋁罐製造有限公司
1981年,斗山在韓國國內率先開始生產355毫升二片式鋁罐,由此韓國國內碳酸飲料行業開始使用易拉罐和塑膠瓶包裝。
1979 斗山集團的出口額達到 1 億美元
通過實現出口產品和海外市場的多元化,斗山集團的年出口額在 1979 年 10 月 22 日達到了 108,228,754 美元。
在70年代成功的基礎上,斗山繼續開拓以啤酒、建築、電子、玻璃、機械、貿易等為核心的海外市場,同時注重發展現有產業的相關產業和新興產業,在深度和廣度上促進了集團的發展。進入90年代,斗山將事業重點放在了技術投資之上,以進一步強化國際競爭力。
1980 成立 OB Seagram
關注環境(1980~1995)
作為韓國首家威士忌製造企業,OB Seagram 於 1980 年成立,它是東方釀造廠、美國 Seagram 和蘇格蘭 Chivas 兄弟共同組建的合資企業。
1982 成立 OB Bears(現為斗山 Bears)
OB Bears 是韓國首支職業棒球隊,它贏得了首屆韓國系列賽的冠軍。
1983 總部遷至位於首爾 Jung-gu Eulji-ro 的斗山大廈
斗山大廈建於 Jung-gu Eulji-ro 1-ga 101-1,總建築面積為 9,500 坪(約合 31,350 平方米),結構為地上 21 層,地下 3 層。1983 年 5 月 28 日,斗山集團遷至該大廈的第 19 和 20 層。
1985 收購東亞出版公司(現斗山東亞出版公司)
東亞出版社擁有60年的悠久歷史,是韓國出版印刷業的領軍企業,也是斗山集團的新生力量。
1985 收購 Baekhwa Brewery
1945年成立於全羅北道群山的Baekhwa Brewery是斗山集團所屬的著名酒類釀造廠商。
1987 成立斗山企業(現 Doosan Cuvex)
斗山 Cuvex 於 1987 年成立,經營高爾夫俱樂部等各種休閑項目。
1988 收購 Duksoo 發展公司
Duksoo 發展有限公司於 1988 年加入斗山家族,公司持續發展,涉及建築、體育和休閑產業等多種業務。
1990 開設Chuncheon鄉村俱樂部(現 Ladena GC)
開設了Chuncheon鄉村俱樂部(現 Ladena GC)。
1991 斗山培訓和技術中心成立
在「世界的斗山,創造的斗山」的企業發展哲學指引下,斗山設立研究機構,致力於技術水平提高、研究開發業務系統化和尖端化等事業。
1992 確定管理目標並定義員工精神
新的管理目標(如客戶、質量、創新和人才)和員工精神的定義(如榮譽感、職業素養、熱情和積極向上的精神)成為組織管理的新標准和員工行為的指導原則。
1993 開設 Yonkang 禮堂(現為斗山藝術中心)
Yonkang 禮堂是多功能文化場所,位於首爾 Jonro 5-Ga,Yeonji-Dong,270-beonji,於斗山集團成立一百周年當天開放,此設施之前叫做 「Yeon-mot-gol」。它於 2007 年更名為斗山藝術中心重新開放。
1993 收購 Kyungwol
通過收購江原道當地企業—鏡月燒酒,斗山在韓國最受歡迎的酒類—燒酒生產行業開辟出更加廣闊的天地。
1994 在韓國公司中率先推行年薪制
斗山在韓國首先引入年薪制,這有助於促進員工在工作中勇於應對挑戰和迸發創意。
1994 成立斗山咨詢和通訊(現為斗山咨詢和通訊BU)
斗山信息通信的前身是東洋電算技術,始創於20世紀70年代。憑借20多年來積累的雄厚實力和豐富經驗,斗山信息通信致力於通過以軟體為中心的綜合咨詢服務,為顧客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1995 被「韓國吉尼斯協會」評為韓國頂級公司
1869年1月,Seung-Jik Park 商店在Jongro 4-Ga誕生,她是斗山百年發展史的起點。今天,斗山被韓國吉尼斯認定為韓國國內歷史最悠久的企業,其在韓國企業發展史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再次得到認證。
1995 引入「背包徒步歐洲游」機制
此機制通過提供往返機票、歐洲火車票等資助員工免費出國旅行 10 到 15 天,使得員工有機會拓寬其視野並增加其閱歷。
1995年,斗山迎來百歲壽辰。斗山人以此作為企業發展的轉換點,導入新的百年發展戰略—「2G(Growth of People, Growth of Business )」,積極吸引外商投資,在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事業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重組以實現持續發展(1996~2006)
1996 引入大型團隊系統 (large-unit teaming system)
為了適應業務結構的全面調整,當時的 907 個部門全部被拆分。同時,運營中的小型團隊被整合為 415 個大型團隊。
1996 被選為環保公司,打破了之前的記錄
斗山的 30 處工地中有 22 處連續三年被評為環保工地,創造了新的記錄。
1996 公布斗山集團的新企業標志
在 1995 年公司成立一百周年後,我們公布了新企業標志,展望了下一個百年。
1996 慶祝斗山成立 100周年
作為韓國首個慶祝百年華誕的公司,斗山通過舉行各種活動再次重申了我們的信念和面向未來的意識,這些活動包括時間囊埋藏儀式和在Jamsil體育館舉行大型活動。
1997 開設斗山度假村(現 Ladena 度假村)
通過引入「酒店式公寓」的概念,斗山在春川的 Euiam 湖附近開設了斗山度假村。
1998 成立斗山集團
經過艱苦的重組後,斗山集團通過引進 BG 和 BU 運營機制以及整合九個分支機構,打造出面向未來的先進管理體系。
1998 Doosan Tower 完工
隨著 Dongdaemoon 地區 Doosan Tower 的建造完工,我們開創了歷史的新篇章,Doosan Tower 臨近斗山的誕生地Jongro 4-Ga,Baeohgae
2000 成立 Neoplux
Neoplux 的建立是為了對其它公司進行直接投資並且提供相關服務,業務包括為創業公司提供資金以及幫助公司重組。
2001 收購 Hankook 重工業(現斗山重工業集團)
斗山以企業結構調整為基礎,發掘新的發展動力。斗山通過收購享譽世界的發電、淡水、鑄鍛造、建築等領域的專業企業—Hankook重工業(現斗山重工業集團),為斗山取得更加巨大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3 收購 Koryo 工業發展(現為斗山建築工程)
收購 Koryo 工業開發後, 斗山建築憑借其規模經濟以及銷售收入和收入增長的協同效應,更具成本競爭力。
2005 創辦 DLI
DLI(斗山領導學院)- DLI 被建成全球人才培養基地,他們將領導公司邁入下一個百年。
2005 收購 Daewoo 機械(現為斗山工程機械)
重組後斗山工程機械成為領導斗山 ISB 的核心子公司,它繼續開發和推出擁有一流性能和可靠性的新一代產品。
2005 收購美國 AES 公司的美洲地區水處理業務(現斗山水電技術)
斗山重工業集團擁有世界頂級的 MFS 競爭力,通過收購 AES US美洲分公司的水處理業務獲得了海水淡化廠反滲透領域的原始技術。
2006 收購了 Mitsui Babcock UK(現為斗山 Babcock 能源)
為加速全球化,斗山重工業收購了 Mitsui Babcock,它是一家提供發電設施的英國能源技術公司。
2006 收購羅馬尼亞 IMGB
羅馬尼亞最大的發電設施部件公司 Kvaerner IMGB(現斗山 IMGB)成為斗山家族的新成員。
2006 收購了 Yonhap 金融 (現為斗山金融)
斗山金融自加入斗山集團後不斷夯實基礎,必將發展成為全球性的專業信貸公司。
成功收購了 Ingersoll Rand 旗下的 Bobcat 等三個業務部門後,我們的全球願景已成為現實。斗山品牌在世界各地被認可。曾經的韓國小店如今已是全球行業領軍企業
全球公司(2007~2011)
2007 14 項產品榮獲世界第一(截至 2007 年)
截至 2007 年,斗山總計有 14 項產品被 MKE(前身為韓國 MOCIE(韓國產業資源部)評選為世界一流產品,其中包括斗山重工業集團建造的海水淡化廠等。憑借世界一流的技術,這些產品在出口市場勢頭正勁。
2007 斗山工程機械收購了美國 Ingersoll Land 的三個業務部門,包括 Bobcat
在成功合並與收購全球第1品牌美國 Ingersoll Rand 的小型建築設備業務分支(Bobcat、Attachment和Utility)後,斗山工程機械已快速攀升至世界建築和機械行業的第 7 名。
2007收購美國CTI和中國煙台裕華機械
斗山通過收購擁有 HCNG 發動機源技術的美國 CTI 公司和中國的輪式裝載機公司煙台裕華機械,加快技術力量發展和當地開拓的步伐。
2008 收購 Dong Myung Mottrol(現 斗山公司 Mottrol)
韓國國內頂級液壓機械設備公司 Dong Myung Mottrol 成為斗山的一員,並迅速成長為斗山公司未來發展的強大動力之一。
2008 收購韓國中央大學基金會
作為全球性企業,斗山大力開展社會公益事業。斗山收購韓國中央大學基金會,以促進社會的發展。
2008 斗山工程機械收購 ATL
擴展ISB項目領域的斗山工程機械通過收購德國物流設備專業製造企業,提升了作為工業用車輛專業生產企業的企業形象,並為進軍年需求量達15萬台的歐洲倉庫專用物流設備市場開辟了道路。
2009 斗山公司轉變為運營企業的控股公司(經營性控股企業)
斗山已達到成為控股公司的標准,即所擁有的子公司股票總價值超過該公司資產的 50%。 3 月 27 日,在首爾 Jangchung 洞新羅酒店舉行的第72 次股東大會上,斗山正式轉變為經營性控股企業。
2009 斗山收購捷克發電設備製造商 Skoda Power
收購擁有蒸汽渦輪核心技術的捷克 Skoda Power 公司後,斗山重工業集團獲得了鍋爐、渦輪以及發電機(發電的三大核心設備)領域的核心技術。斗山通過收購具備渦輪源泉技術的捷克企業,獲得了發電產業3大核心設備—鍋爐、渦輪、發電機的製造源泉技術。此外,斗山還構築鍋爐、發電機的 Full Line-Up,為進軍相關市場奠定了基礎。
2010 建立Doosan Power Systems
斗山重工業集團為大力攻佔歐美市場,設立了能總體管理此地區發展事業的Doosan Power Systems。Doosan Power Systems的歐洲辦事處位於德國埃森、美洲辦事處則位於美國新澤西州。Doosan Power Systems打算合並保有鍋爐技術來源的斗山巴布科克(Doosan Babcock)和擁有渦輪技術來源的斯柯達動力公司(Skoda Power),從而正式走進歐美的BTG(鍋爐-渦輪-發電機)包辦市場。

⑤ 雪龍集團是國企還是私企

雪龍集團是私企。

雪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歷經20餘年的積累和發展,已成為國內商用車冷卻風扇總成行業的領導者,專注於從事內燃機冷卻風扇總成、離合器風扇總成及汽車輕量化塑料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三大系列5000多個品種,廣泛應用於商用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領域,其中冷卻風扇總成產品市場佔有率約40%,長期穩居國內第一,並獲評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首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名牌產品」等榮譽,於2020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3949)。

公司憑借先進的研發技術、過硬的產品質量、全流程生產成本控制等優勢,擁有200餘家客戶,與一汽、東風、北汽福田、重汽、陝汽等整車廠,濰柴、康明斯、錫柴、玉柴、雲內動力等發動機廠以及卡特彼勒、沃爾沃、韓國斗山等國外知名車企建立了穩定的配套關系,多次被客戶授予質量貢獻獎、質量優勝獎、質量零缺陷等榮譽。

公司重視自主創新,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擁有自主材料改性技術,掌握行業領先的商用車冷卻風扇總成性能模擬技術,具備結構分析、流體分析和模流分析能力,實現產品結構、性能、模具結構、生產工藝優化,提高產品可靠性、先進性,增加產品使用壽命。

公司秉承匠心為本,創新鑄魂的發展思路,與知名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搭建「院士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浙江省企業研究院」等研發平台。公司是行業技術標准制訂的主導單位,是全國內燃機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委員會冷卻風扇工作組秘書處設在公司,已主持制訂了14項行業標准和4項團體標准,參與制訂了25項國家標准和26項行業標准,擁有有效專利94件,其中發明專利16件;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引導項目1項,國家創新基金項目4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5項,省級重大科技專項3項,獲得省級科技獎7項;核心產品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內(省)首台套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