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惠通集團美國股票為什麼停止交易了
根據交易所的規定,公司股票掛牌交易後,為保證證券市場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對其披露的重要信息以及證券部門對其進行的處罰,均以暫停交易方式公告。
深、滬交易所暫停交易的時間及其他內容規定如下表: 深交所暫停交易辦法內 容停牌時間備 注公布年度報告半個工作日 公布中期報告半個工作日召開股東大會視情況定如會議期間與開市時間重疊,自股東大會召開當天起,相關證券停牌,直至其所披露資料在指定報刊上公布的當天下午開市時復牌。公告預分配股方案半個工作日 公告重大事件半個工作日 引發股價波動傳言視情況定停牌後,須待該公司公開澄清後方能復牌處罰性停牌視情況定停牌後,待處理結果公布後方能復牌 上交所暫停交易辦法。
即時停牌內 容停 牌 時 間備 注公布年報、中報半個工作日如逢休市,次交易日補停半天召開股東大會一個工作日如審議非重要事項,則不停市公告分配方案半個工作日如逢休市,該公司股票次交易日補停半天公布配股說明書半個工作日如逢休市,該公司股票次交易日補停半天公布重大股權變動半個工作日如逢休市,該公司股票次交易日補停半天公布重要信息半個工作日如逢休市,該公司股票次交易日補停半天。
短期停牌內 容停 牌 時 間備 注存在引發股價異常波動的事實視情況定須待公司澄清後方能復牌證券交易所、證監會認為必要時視情況定待處理結束公司公布後方能復牌。
股票終止上市的條件:
(一)股票被暫停上市後,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最近一期年度報告;
(二)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在法定期限內披露的最近一期年度報告顯示公司虧損;
(三)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在法定期限內披露了最近一期年度報告,但未能在其後五個交易日內提出恢復上市申請;
(四)恢復上市申請未被受理;
(五)恢復上市申請未獲同意;
(六)公司股本總額、股權分布等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在本所規定的期限內仍不能達到上市條件;
(七)在股票暫停上市期間,股東大會作出終止上市決議;
(八)公司解散或被宣告破產;
(九)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情形。
被終止上市的股票會進入三板市場,可到規定的公司,就是具備有三板交易的證券公司開立證券帳戶進行買賣!
『貳』 關於春節的資料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志農歷舊的一年結束。
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
除上述稱謂外,春節還稱「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因各朝代歷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節也不同。中國古代的歷法是陰陽合歷,需同時考慮到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故確定元旦時,需首先確定它在某個季節,然後再選定與這個季節相近的朔月作為元旦。由於一歲與12個陰歷並行不相等,相差約11天,故每隔3年需設置一個閏月來調整季節。中國上古的天文學家曾想出一個簡便的方法來判斷月序與季節的關系,這就是以傍晚時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稱之為十二月建。從北方起向東轉,將地面劃分為12個方位,傍晚時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該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別相當於十一、十二、正月。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丑,以農歷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歷,周歷建成子,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歷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歷,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歷,唐武後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歷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歷至清朝末年。
「春節」這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特指。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但一般人稱公歷元月一日為「陽歷年」,仍把農歷正月一日初一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即陽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因為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叄』 extjs在超過預期查找結果頁面的頁面查找,查找不到數據
鴉片戰爭以後清朝統治時期的金融第一節貨幣制度的危機一、落後的銀兩制度(一)實銀兩實銀兩是交易時接受的現銀。1、實銀的種類、名稱、重量實銀種類繁多,形式不定。實銀鑄成錠,有的形似馬蹄,有的狀如紡錘,有的像饅頭,還有不成形的散碎銀。它們都各有其名,然可統稱為「元寶」或「寶銀」。寶銀的重量不等,大錠有50兩,中錠10兩,小錠只有幾兩,碎銀不足1兩,使用時依重量計值。2、實銀的成色成色是指含銀的多少。從理論上講,實銀的成色是以純銀成色1000/1000作為標准,但實際上流通的寶銀達不到這個標准,因而就按純銀的成色加以折算,即按其成色核定含銀多少。全國統一的、公認的標准有:純銀、足銀、紋銀、標准銀。3、實銀的稱量銀兩按重量計值,屬稱量貨幣。寶銀的重量標準是「平」。全國主要的平有:庫平、關平、漕平、市平4種。庫平是政府征稅使用的標准,關平是海關使用的平,漕平是徵收漕銀折色使用的平,市平是各地市場使用的平。(二)虛銀兩虛銀是實虛的價值符號,是用於計算的單位,在賬務處理上具有重要意義。虛銀也有重量和成色(假設的),一錠實銀要存入金融機構,先要根據所在地的實銀標准推算了其升水或貼水,然後按照當地使用的虛銀標准計算其應記的數額才能入賬。全國有影響的虛銀有:上海的九八規元、天津的行化銀、漢口洋例等。(三)銀兩制度的落後性銀兩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具有很多缺陷,其落後性表現在:形狀和重量不合用,名稱和種類過於復雜,成色高低不齊,平法大小不一,鑄造分散,流通極為不便。二、自鑄銀元一方面由於銀兩制度的落後性,造成流通不便。另一方面經咸豐、同治至光緒初年,外國銀元大量流入中國,對中國金融危害甚大,清政府對此不能再行漠視。1887年(光緒十三年),清庭准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省設廠試鑄銀元。1889年開始鑄造第一批銀元,翌年流通於市場。這是近代中國正式鑄造銀元的開端。這種銀元稱光緒元寶,正面有「光緒元寶」的漢滿文字,上方鑄有「廣東省造」字樣,下方鑄有「庫平七錢二分」的重量標准,背面鑄有龍紋圖案,故俗稱「龍洋」。這種銀元含銀9成,清政府下令作為中國的法幣。1910年(宣統二年)清政府頒布《幣制則例》,將銀元的鑄造權收歸中央,開始鑄造「大清銀幣」,稱為國幣。三、從制錢到銅元(一)制錢的落後性1、統治者對制錢貶值(減重、減色),以此人民實行超經濟剝削。2、分散鑄造的政策,各地各自為政,私鑄的現象無法杜絕,導致制錢紛繁雜亂。3、各省各地劃地為界,導致制錢流通有很大的局限性。上述混亂狀況致使制錢的流通與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嚴重不相適應。制錢制度的封建性,表明它已不能適應新的經濟形態。(二)自鑄銅元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兩廣總督李鴻章來廣東市面鬧錢荒之際,於6月開始試鑄銅元,每枚重2錢,成色為銅九五、白鉛四、錫一,名「光緒之寶」,當制錢10文。這種銅元由機器製造,花紋精緻,式樣美觀,成色劃一,很受歡迎,政府也大得鑄造利益。1901年下令沿海各省仿鑄,至1905年戶部奏稱開鑄銅元已有17省,鑄造局達20處。1910年,清政府頒布《幣制則例》,將銅元的鑄造權收歸中央,定銅元為2分、1分、5厘、1厘4種,這是企圖將銅元作為銀元的鋪幣,令1905年設立於天津的戶部造幣總廠鑄銅元。第二年,清王朝被推翻,銅元陷入紊亂局面。第二節金融機構的變化一、典當業由盛而衰典當業(當鋪),如前一章所述,在明末清初十分發達。當鋪的日常業務,就是存款、放款、簽發銀鋪票。當鋪的放款都是以物作押的個人放款。當鋪存款的來源,一是官款,二是私款。在官銀號成立之前,地方的各項庫款多存放於當鋪生息,這是當鋪的主要存款來源之一。紳商富戶的私款,也多交存當鋪生息。而大官僚則以當鋪作為營運資金的場所,借給當鋪取利。當鋪接當時,有時不付現錢,而是開給可隨時兌現的銀票、錢票,信用好的當鋪所發的銀錢票,能在市面流通,於是便成了信用貨幣。除私當之外,還有「官當」,官當是直接以庫款投資開的當鋪。當鋪的利率都很高。存款年利率大概在1分甚至1分以上。據《道光東華錄》記載:江蘇藩庫撥銀10萬兩發典生息,每年得利息12000兩,年利率為12%。這是官當的利率水平。私當則不會低於這個水平。放款的利息率自然更高。清政府規定,當鋪取息每月不得超過3分。一般情況是視當物價值的大小和贖當時間的長短而定,價值越小,贖當時間越短,利率越高。當物到期不能贖取,就成「死當」,由當鋪自行處理。當鋪處理死當也有很大收益,因為接當時一般是按當物價值的一半貸款,有的甚至只有1/3。當鋪處理死當物品就可獲得高於貸款1倍至2倍的額外收益。到了清末,典當業逐漸衰亡,其原因:(1)銀行的興起,錢庄、票號的發展以及官銀錢號的設立,取代了典鋪的業務;(2)當鋪存款的主要來源——公款存放被上述金融機構取代,導致當鋪的存款業務大大萎縮,失去重要的資金來源。但是當鋪的本業——抵押放款卻始終不衰。二、錢庄的發展(一)錢庄發展的原因鴉片戰爭後,隨著沿海沿江城市的陸續對外開放,中外交往日漸頻繁,商品經濟迅速發展,錢庄發展很快,數量和資本額大幅度增長、業務擴大,活動中心逐漸轉移到上海。(二)錢庄的業務1、傳統的銀錢兌換,存款,發放貸款,簽發銀錢票。放款以信用放款為主,輔以抵押放款,押品有絲繭、花鈔布、有價證券、房地產等。錢庄的慣例是給工商業戶的長期貸款,最長為6個月,少有長於6個月的,到年終必須全部收回,只有少數殷實戶可以跨年,因而,不少工商業者都願意同錢庄保持資金融通關系。2、庄票。庄票是由錢庄簽發的載有一定金額並由其負責兌現的一種票據,分即期和遠期兩種,即期庄票貝票即付,遠期庄票到期付現。庄票的信用很好,可代替現金在市面流通。3、資金拆借。在19世紀60年代,錢庄同外國在華銀行建立了資金融通關系,庄票有了新的用途,那就是錢庄以庄票作抵押,向外國在華銀行拆借資金,於是庄票就成了錢庄同外車在華銀行建立資金拆借關系的工具,使錢庄的信用得於擴大。4、匯劃制度。「匯劃」就是錢庄業的票據清算。1890年(光緒十六年),上海錢庄決議成立匯劃總會,作為相互清算的機構,各錢庄收付在100兩以上者,在匯劃總會軋差,余額才收付現銀。匯劃總會除負責會員錢庄(稱匯劃庄)之間的收付差額外,還代理非會員庄和外國銀行的清算業務。這是具有現代意義的票據交換制度的雛形。三、票號由興盛到衰亡(一)票號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票號的組織形式,一般是獨資或合資,均負無限責任。合資的票號,合資人不一定很多。合資人以合同方式確定合資關系,成為票號的股東。此外,票號有所謂「身股」,即人力股,票號的經理和表現良好的職員,以自己的勞動力折成股份。身股亦參加分紅。「富有者出資,事者出力,合作股份,利益均沾」,這是票號股本構成的特點。票號的經營方式也有其特點。出資人並不直接經營,而是聘請經理,同經理簽訂合同,將經營和一切事務委託給經理,就不再過問其具體事務,到年終決算期才閱檢賬簿,經過3年或4年算一次「大賬」,決算盈虧,按股均分,對職員評定功過,經理亦可頂人力股參加分紅。票號遍設分號,總號對分號管理的原則是「全局統籌,不分畛域,酌盈濟虛,抽疲轉快」。分號亦對總號負無限責任。(二)票號的業務1、匯兌業務匯兌是票號的主要業務,初期商業匯兌又占絕大部分。「逆匯」業務。票號在匯兌業務中,有時商號要求票號先為其墊付匯款,在設定期限內,商號交還墊款,並支付相應的利息。有時票號在收到商號交付的匯款後,設定在必要的匯兌時間之外延遲一定的日期向收款者交付匯款,票號則免收匯費或給予一定數額的補貼。前一種情況是票號的放款,後一種情況是票號的存款。逆匯則是存款、放款、匯兌相結合。票號匯兌的方式,有票匯和信匯兩種。為清政府匯解公款。(1)清政府捐輸的匯解;(2)為清政府匯解京餉、協餉;(3)匯兌洋務經費。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票號進入大發展時期,到甲午戰爭時發展到鼎盛。這時,官款匯兌的數量急劇上升,商業匯兌的比重下降。票號實際上成了清朝政府稅款的解繳機關,同清政府建立起了一種特殊關系,它們的利害得失也異常緊密地結合起來。2、存貸業務票號吸收存款以公款為主。在銀行誕生以前,政府的公款,在京存國款,在省存藩庫。票號結交官吏,官吏便將公款存入票號,且一般都不計息。這是票號重要的資金來源,對其資金周轉有著關鍵性作用。票號也吸收私人存款,主要是貴族顯官的私款。這類存款分定活兩種,定期多為3—6個月,偶有1年以上。活期不計息,定期的利息很低,按時間長短,大致在2%—8%之間,低於錢庄的存款利息。票號貸款的對象主要是官僚、錢庄、大商人。對一般工商業戶票號是概不貸款的。貸款期限一般是3個月,偶有長達1年的,利息率視貸款對象和銀根松緊而定,從幾厘到1分多不等,對官僚的貸款,有時僅扣息即達30%。票號貸款重信用輕抵押,甚至看借款人的勢力。到了清末,造成大量貸款無法收回。票號為清政府借墊京協各餉,為清政府籌借、抵還外債,解救清政府的財政危機,也是票號放款業務的重要內容。(三)票號發展和衰亡的原因1、票號發展的原因(1)鴉片戰爭以後,打破了中國的封閉式的自然經濟,通商口岸的開放,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商品經濟有了新的發展,資金調撥的頻率和數量逐年增加。票號本身就起源於匯兌,是貨幣流通擴大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鴉片戰爭以後商品經濟的發展,給票號提供了發票機。(2)太平天國失敗後,農民運動仍然此起彼伏,給清政府解送現銀增加了困難,需要一個資信可靠、收解靈活、可匯可墊、機構普遍的資金運轉機構。票號長期為清政府匯解公款,得到政府的信任,這就為票號能夠擴大業務擴張機構創造了有利條件。(3)票號同清朝地方政府官吏緊密地勾結在一起,同清政府建立了密切聯系,取得了政府的信任和支持。通過地方官吏,壟斷官款匯兌,壯大了自己的資金實力。2、票號衰亡的原因票號在甲午戰爭後期,達到極盛時,經過短暫的發展,就逐步走向衰亡,其主要原因是:(1)中國近代銀行的興起,官銀錢號的設立,同票號了競爭。1905年戶部銀行成立,清政府規定公款的存儲和匯解交由戶部銀行,各省官銀號成立,當地又規定由官銀號京餉協餉的匯兌。1907年交通銀行成立,又奪走了票號的大部分商業匯兌業務,因此,票號的業務急劇萎縮,到清亡時,它的匯兌量減少了3/4。(2)票號保守,不思變革,組織制度、用人機制和經營方式都很死板,無法同銀行競爭。(3)清政府滅亡,票號失去靠山。四、官銀錢號官銀錢號是清政府官方設立的金融機構,它經歷了一個設立、裁撤、再設立的過程。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因軍需、賑災、河工等費用很多,決議成立官銀錢號發行錢票,在支持兵丁月餉、官員公費和各項工程費用時,搭放一定成數。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管理清室財務的內務府設立了天元、天亨、天利、天貞、西天元等5家官銀號(俗稱「五天官號」),發行錢票、銀票所得收益,作為內務府的進款。太平天國革命爆發後,清政府財政拮據,遂鑄造大錢,發行官票寶鈔。為推行便利,於1853年(咸豐三年)設立乾豫、乾恆、乾豐、乾益4家官銀錢號(俗稱「四乾官號」),發行以戶部所屬寶泉、寶源兩局所鑄制錢為「票本」的京錢票,充發八旗兵餉之用。次年,又設立宇升、宇恆、宇謙、宇豐、宇泰5家官錢號(俗稱「五宇官號」),以鐵大錢為「鈔本」,發行「京錢票」。與此同時,在清政府的要求下,各省地方相繼設立了官錢局或官銀號,發行銀錢票在省內流通。地方官銀錢號還存放款,經理省庫,代墊公款,經管官款的匯兌存撥,以多種方式接濟官府,成為地方政府的財政外庫,致使同時存在的票號業務大受影響。辛亥革命後,這些地方官銀號大多改為各省地方銀行。五、清末金融風潮清朝末年,金融風潮不斷,錢庄大批倒閉,市場動盪不寧,工商各業深受其累。大的金融風潮有三次:1883年(光緒九年)的上海金融風潮;1897年,上海發生的貼票風潮;1910年,上海發生的橡皮股票風潮。第三節資本主義金融勢力的入侵一、外國銀行的設立及其擴張鴉片戰爭以後,外國資本主義憑借攫取到的種種特權,對中國了以商品輸出為中心的侵略活動,搶佔中國的市場,掠奪中國的原料。隨著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發展到壟斷,它們又大量向中國輸出資本,控制中國的財政經濟命脈。在這種侵略中,它們的銀行也蜂擁而來。最早侵入中國的銀行是英國的麗如銀行,1845年在香港和廣州設立分行,1847年又在上海設立分理處,1850年改為分行,同年在香港發行紙幣,這是流通於中國市場上的第一批外國鈔票。匯豐銀行是第一個將總行設在中國領土上的外國銀行。1864年8月成立,額定資本500萬港元,1865年3月繳足半數正式營業,當年在香港開始發行紙幣,4月在上海設立分行並營業,1866年又在福州、寧波、漢口、汕頭設代理處,1867年上海分行開始發鈔。從1845年至19世紀60年代,入侵中國的外國銀行有:麗如銀行、匯隆銀行、阿加剌銀行、有利銀行、麥加利銀行、法蘭西銀行、匯豐銀行。除一家法國銀行外,其餘均為英國銀行。19世紀70年代以後,特別是甲午戰爭以後,外國銀行加快了入侵中國的步伐,打破了英國銀行獨霸中國的局面。這一時期在中國設立的外國銀行有:德意志銀行、德豐銀行、德華銀行、橫濱正金銀行、惠通銀行、中華匯理銀行、東方匯理銀行、華俄道勝銀行、花旗銀行、台灣銀行、華比銀行、荷蘭銀行、朝鮮銀行等等。二、外國銀行的經濟侵略與掠奪外國銀行對中國的經濟侵略與掠奪主要採用以下手法:1、壟斷國際匯兌,操縱外匯牌價。2、吸收存款,貸款,控制中國的金融市場。3、發行鈔票,侵犯中國的主權。4、通過借款控制中國的財政。第四節中國的銀行業興起一、中國銀行業興起的歷史條件中國銀行業是在帝國主義侵略的日益加深,以及這種侵略的刺激所形成的近代產業的發展中產生的。(一)外國銀行的侵略,刺激了中國抵禦外國銀行的侵略勢力,自銀行的要求從1845年開始,到19世紀末,外國銀行在中國橫行了四五十年,它們操縱了中國經濟,壟斷了中國的國際匯兌業務和國內金融市場;發行鈔票,侵犯中國主權,並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財政,攫取了中國大量的權益。為了抵禦外國銀行的侵略勢力,挽回權益,收回利權,「非急設中國銀行,無以通華商之氣脈,杜洋商之挾持」。(二)中國近代產業的發展,要求興銀行19世紀中葉出現的洋務運動以及甲午戰爭後,清政府被迫實行「新政」,中國產生了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民族資本主義產業有了較大的發展。產業的發展,產業資本迅速增加,商品交換和商品經營范圍不斷擴大,信用的利用就愈廣泛,補充資金的要求就愈迫切,要求有同這種狀況相適應的近代金融機構。於是,銀行就應產業發展的要求而興起。二、中國通商銀行、戶部銀行、交通銀行的設立1897年5月27日(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中國通商銀行正式成立,額定商股500萬兩,先收半數,另商借戶部庫銀100萬兩。總行設於上海,同年在漢口設立分行,以後又在北京、天津、福州、廣州、鎮江、煙台、香港、重慶、保定、九江、揚州、蘇州、寧波等地設立分支行。其內部管理全仿匯豐銀行,總行和各重要通商口岸分行除有中國人擔任經理外,還聘請一名外國人擔任洋經理執掌業務經營大權。戶部銀行由戶部奏准設立,目的在於整頓幣制,推行紙幣,以濟財政。額定股本500萬兩,官商各半,官股由戶部認購,商股准私人自由認購,但以中國人為限,不得轉賣外國人。1905年正式成立,總行設於北京。其業務為存放款,匯兌公私款項等,享有鑄造貨幣、代理國庫,發行紙幣的特權,表明它已具有中央銀行的職能。1908年戶部改為度支部,戶部銀行改名大清銀行。交通銀行是郵傳部奏准於1908年在北京成立。資本額500萬兩,官四商六,郵傳部認購官股2萬股200萬兩,另外商股3萬股300萬兩任官民認購。郵傳部是最大股東,總理、協理都由郵傳部指派。三、私人資本銀行的出現私人資本銀行出現於20世紀初期。成立於1906年的信成銀行是第一家私資本銀行,其創人是無錫富商周廷弼。1905年他到日本考察銀行,回國後就創了信成銀行。資本額50萬元,周自任總經理。該行為股份有限公司,除經營普通銀行業務外,還兼儲蓄,是最早儲蓄的華資銀行。又經商部批准,可發行銀行兌換券。總行設於上海,在無錫、南京、天津、北京設立分行。浙江興業銀行、四明商業儲蓄銀行、信義銀行、裕商銀行都是這一時設立的私人資本銀行。四、中國的銀行業興起的特點(一)中國的銀行業不是直接由工業資本發展而產生,它是間接地由民族自救和民族工業的發展造成的。(二)中國封建經濟下的金融機構錢庄和票號,沒有直接演變為近代的新式銀行。(三)中國的銀行業一產生就分為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兩大類。第六章第一節帝國主義在華金融勢力的擴張一、匯豐銀行奪取關稅保管權清末的大量借款和《辛丑條約》規定的4.5億兩賠款都是以關稅和部分鹽稅、厘金作抵押,帝國主義因此控制了中國關稅的征解權。《辛丑條約》第六條規定,賠款的一切事宜,均在上海,帝國主義國家各派1名銀行董事,共同收存按月賠付的款項,然後分撥給有關國家的銀行。當時負責收存的共有匯豐、東方匯里等9家外國銀行。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英國首先提出關稅交由匯豐銀行獨家保管,理由是以備稅關的日常開支和償還外債。英國的提議遭到其他國家的反對,它們主張交由《辛丑條約》規定的銀行賠款委員會保存。又遭到英國的反對。經過討價,最後達到妥協,銀行國際委員會出籠,它的職權就是監督1900年以前中國所欠以關稅為擔保的外債的償付。1912年1月,帝國主義國家外交團同中國政府簽訂了有關協定共8條,規定:銀行國際委員會由在1900年以前同以關稅為擔保而尚未償清的外債和庚子賠款有關的銀行之經理組成,其職權是決定與此有關的外債優先權問題;匯豐銀行、德華銀行、華俄道勝銀行為關稅的保管人。從此,銀行國際委員會就監督著中國關稅的收解和債賠兩款的賠付,關稅保管由9家銀行變成3家銀行。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後,中國對德宣戰,德華銀行於1917年被中國接管,其保管的1/3關稅落入匯豐之手,1926年11月,華俄道勝銀行清理它所保管的1/3也落入匯豐銀行。二、外國銀行勢力的繼續擴張北洋政府時期,帝國主義在中國的銀行勢力繼續擴張,增設了一批銀行。1914—1926年,各帝國主義國家在華新設銀行44家、125個分支機構,加上清朝時的在華銀行,共66行226個分支機構。這些銀行極其分支機構,分布的范圍十分廣泛,伸入中國的內地和邊疆,勢力已達極盛。英國銀行的勢力仍然最大,居外國在華銀行的主導地位、匯豐銀行仍執牛耳。德俄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力量有所削弱,美日兩國不甘落後,迅速擴大和加強在華的金融勢力。三、國際銀行團的演變和「善後大借款」(一)四國銀行團1898年,美國同清政府簽訂了粵漢鐵路借款合同,取得了粵漢鐵路的修築權和經營管理權。但美國不按合同事。在湘、鄂、粵三省人民的譴責下,清政府被迫以675萬美元贖回鐵路。1908年,清政府指派張之洞督粵漢鐵路和川漢鐵路。張之洞商英法合組的華中鐵路公司借款,後者要挾多端,沒有結果。德國乘機插入進來,表示願以較寬的條件提供全部貸款,因此達成協議,1909年4月簽訂了「中德湖廣鐵路草約」。英國對此提出抗議,於是英、法、德3國銀行經過談判,組成三國銀行團對華貸款。參加銀行團的有英國的匯豐銀行、中英公司、華中鐵路公司,法國的東方匯理銀行等8個單位,德國的德華銀行、德華鐵路公司等12家銀行和公司。7月,三國銀行團同清政府簽訂了《粵漢鐵路借款草約》。美國按照它的「門戶開放」原則,強行要求參加貸款,而英、法、德極力排斥美國。但美國態度強硬,最後達到妥協,三國銀行團同意美國加入。1910年,美國加入銀行團,參加的有花旗銀行和摩根公司等4個單位。三國銀行團變成了4國銀行團。1911年5月,四國銀行團同清政府簽訂了《粵漢川漢鐵路借款合同》。借款金額600萬英鎊(合銀4540萬兩),以兩湖的厘金、鹽稅收入擔保,4國享有兩湖境內兩路的修築權以及兩路在延伸時繼續借款和修築的優先權。(二)六國銀行團1911年4國銀行團同清政府簽訂了《幣制實業借款合同》。這意味著英、法、德、美將插足東北。這就觸犯了日、俄在東北的利益,引起日、俄的不滿和抗議。後幾經爭吵,4國銀團接受日、俄參加。4國銀行團變成了6國銀行團。1912年6月,6國銀行團正式成立,俄國參加銀行團的是華俄道勝銀行為代表的8個單位,日本是橫濱正金銀行。(三)五國銀行團與「善後大借款」「善後大借款」是袁世凱竊踞大總統職位以後,為籌集軍費以消滅南方各省勢力而借善後為名向銀行團舉借的巨額長期借款。這筆借款自1912年2月正式提出,經過討價還價,直到6國銀行團成立,才於當年12月達成協議。然而,各國銀行代表為爭奪對中國的財政監督權相持不下,協議遲遲未能簽字。1913年3月,美國政府因外國顧問分配方案中沒有美國席位並且在銀行團無法達到它投資東北的目的,宣布退出銀行團,6國銀行團變成了5國銀行團。1913年4月,袁世凱政府同5國銀行團簽署了「善後大借款」的合同。「善後大借款」合同規定:借款金額2500萬英鎊(合銀元24827萬元),年息5厘,折扣84,期限47年,用途為償指定的借款、墊款、賠款和軍政費用等6項;中國以全部鹽稅、部分關稅和直隸、河南、山東、江蘇4省的中央稅為擔保;借款由匯豐、東方匯理、華俄道勝、橫濱正金、德華5家銀行承擔。第二節中國金融業的發展一、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辛亥革命爆發後,大清銀行停業清理。1912年2月5日,經其商股申請,新政府批准,中國銀行在上海原大清銀行的舊址開業。1913年4月,參議院通過《中國銀行則例》30條,規定中國銀行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為銀元6000萬元,官商各半,設總行於北京,遂將上海中國銀行改為分行。北洋政府規定中國銀行為國家中央銀行,代理國庫,募集和償還公債,發行鈔票,鑄造和發行國幣。交通銀行1914年修改章程,增加股本金1000萬兩,繼續經理輪、路、電、郵4政的收支,並取得代理金庫、經付公債本息、代收稅款、發行鈔票等權利,成為事實上的國家銀行。二、京鈔風潮由於中交兩行濫發鈔票,導致銀行實力不斷削弱,信用基礎日益動搖。在這種情形之下,袁世凱的心腹、長期控制交通銀行實權、時任總統府秘書長的梁士詒和段祺瑞的親信徐樹錚密度發行不兌現紙幣。但消息走漏,風聲所及,市場震動,擠兌風潮迅速在京、津等地發生。1916年5月,北洋政府以國務院的名義悍然下令中、交兩行停止鈔票兌現和存款付現。於是京、津兩地兩行完全停止兌付,外地也開始停兌。這些鈔票當時人們稱為京鈔。京鈔停止兌現以後,人們紛紛拋出紙幣,搶購商品,致使物價上漲,幣值下跌,投機盛行,交易停頓,市場混亂。這就是20世紀初發生在京、津等地的京鈔風潮。三、民族資本銀行的發展辛亥革命以後,民族資本銀行有了快速發展。1912—1927年,全國新設銀行186家,平均每年11.6家。一些著名的銀行都是在這一時期成立的。主要有:南三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浙江實業銀行、浙江興業銀行北四行:金城銀行、鹽業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四、錢庄的繼續發展辛亥革命前夕,上海錢庄尚處在橡皮風潮的餘波之中,辛亥革命上海又發生了金融恐慌,1912年初,大批錢庄停業倒閉,數量由1911年的51家再減為20餘家。此後,隨著大量資金湧入上海,為錢庄增添了資金力量,錢庄又趨向於穩定,並進而發展。到1926年,上海錢庄增加到87家。資本額和盈利都有增長。錢庄繼續發展的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的發展,工商業的發展需要錢庄的支持,而商號同錢庄有來往的悠久歷史,它們多同錢庄往來,同銀行打交道的不多。2、一些銀行還依靠錢庄代理收解,存款於錢庄,錢庄在業務中領用銀行的鈔券,這些都增加了錢庄的資金實力。3、外國銀行仍然接受庄票以支持錢庄。
『肆』 在拼多多看到一家叫聯惠通水果特產店的妃子笑荔枝怎麼樣
我知道有關於荔枝的唐詩叫!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長在南方是屬熱帶水果!北方沒有!過去!現在已經是平常家有的水果了!荔枝不但口感好維生素C也比較多!是女人最愛之物!贊!
『伍』 快遞公司都有哪些
中國快遞公司如下:
1)、EMS經濟快遞
EMS經濟快遞是相對於標准型快遞而言的。主要針對客戶的非緊急貨物遞送要求,價格比標准型快遞便宜,但到達時間一般比標准型快遞晚1到5天不等。以前稱為E郵寶。與現有的國內標准特快專遞郵件(EMS)服務不同,經濟快遞郵件採用全程陸路運輸,全程時限比現有國內EMS時限略有延長,但其他服務標准一律比照國內特快專遞郵件現行標准執行。
2)、EMS
EMS(即「Express Mail
Service」),郵政特快專遞服務。它是由萬國郵聯管理下的國際郵件快遞服務,在中國境內是由中國郵政提供的一種快遞服務。
該業務在海關、航空等部門均享有優先處理權,它以高質量為用戶傳遞國際、國內緊急信函、文件資料、金融票據、商品貨樣等各類文件資料和物品。
3)、德邦快遞
德邦創始於1996年,致力成為以客戶為中心,覆蓋快遞、快運、整車、倉儲與供應鏈等多元業務的綜合性物流供應商。為跨行業的客戶提供綜合性的物流選擇,讓物流賦予企業更大的商業價值,賦予消費者更的體驗。。
4)、中通快遞
中通快遞是一家集快遞、物流及其他業務於一體的大型集團公司,注冊商標「中通?」、「zto?」。在「誠信、創新、發展、和諧」的核心價值觀龍頭下,全體中通人以「用我們的產品,造就更多人的幸福」為使命,提供著迅速、方便、安全、准確的快遞服務,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信賴和支持,多次榮獲「中國快遞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和「中國快遞行業客戶滿意安全放心十佳品牌」等榮譽稱號。「譽滿中華,通達天下」。
5)、聯昊通
聯昊通速遞有限公司(簡稱聯昊通物流)是由工商行政局批准設立,於1999年11月18日成功組建,10多年來,秉著「聯昊通、聯昊通,伴您事業更成功」的三贏理念(公司、客戶、員工三贏),專業從事進出口貨物的運輸代理業務,包括:攬貨、丟貨、定艙、拍桌、交接、中轉、分撥、倉儲、代報關、簽單租船、及短途運輸服務;
6)、全峰快遞
全峰快遞集團於2010年11月18日成立於北京,2011年7月16日開始正式運營。是一家主要經營國際、國內快遞及相關業務的服務型企業。全峰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成為「行業發展的時代先鋒」
,並以整合國內快遞資源打造民族快遞新品牌,塑造承載快遞文化為奮斗目標。
7)、全一快遞
上海全一快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UNI-
全一快遞」)是深圳市友和道通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快遞服務覆蓋國內、國際800多個主要城市。目前,公司擁有員工8000餘人,並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香港、台灣、倫敦、洛杉磯等城市建有國內、國際大型轉運中心和轉撥中心17家,現已全面建成航空快遞和地面配送服務網路,擁有巨大的行業優勢。
8)、圓通速遞
圓通速遞創建於2000年5月28日,經過十六餘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家集速遞、航空、電子商務等業務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形成了集團化、網路化、規模化、品牌化經營的新格局,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2010年底,成立上海圓通蛟龍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標志著圓通向集團化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
9)、速爾
上海物流公司速爾物流是一家專業的國際快遞公共平台運營商和速遞資源整合顧問,為各快遞同行及外貿出口公司提供國際快遞網路、渠道及平台服務。速爾物流有限公司2006年6月6日正式開始網路營運。成立初期即通過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為「速爾」商標,至今為止總投資過億元人民幣。
10)、韻達快遞
「韻達快遞」品牌創立於1999年8月,總部位於中國上海,現已成為集快遞、物流、電子商務配送和倉儲服務為一體的全國網路型品牌快遞企業,服務范圍覆蓋國內31個省(區、市)及港澳台地區。2013年以來,韻達快遞開啟了國際化發展步伐,相繼與日本、韓國、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快件業務合作,逐步走出,為海外消費者提供快遞服務。
11)、天天快遞
天天快遞初創於1994年,總部現設在杭州,現有員工100000餘人,網點10000多個,自成立以來,天天快遞不斷滿足市場需求,建立了龐大的市場採集、市場開發、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業務機構及服務網路。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2012年由現任董事長奚春陽先生收購重組,開啟了」天天新時代」。
12)、百世物流
百世物流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是由信息技術和供應鏈資深顧問聯合組建的創新型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百世物流注冊在香港,中國區總部設在杭州,公司旨在整合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傳統物流服務,以信息技術為核心,通過系統完整的合作夥伴認證管理體系,專業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設計,創新的商業模式,為國內外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物流服務。
13)、國通快遞
國通快遞總部設立在上海,是一家網路覆蓋全國的品牌快遞公司。多年來榮獲「中國快遞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中國快遞市場客戶滿意十佳品牌」等榮譽稱號,擁有先進的POD追蹤查詢系統,使用先進的專業自動化軟體系統進行全面管理,在業界享有盛譽。
14)、百世匯通
「匯通快運」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在國內率先運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快遞行業轉型升級之路的大型民營快遞公司,對快遞的派送流程實行條碼掃描和運單核對的方式,為用戶提供精準的速遞服務。2010年11月,杭州百世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成功收購「匯通快運」,隨後更名為「百世匯通」,成為百世網路旗下的快遞品牌。
15)、申通快遞
海申通物流公司擁有247個獨立城市營業所,179個營業廳,1220個操作點,快遞初創於1993年,是一家以經營快遞為主的國內合資(民營)企業。基本覆蓋到全國地市級以上城市和發達地區地市縣級以上城市,尤其是在江浙滬地區,基本實現了派送無盲區。2014年2月申通開始內測海淘轉運業務。2015年9月16日申通、天天快遞宣布重大戰略重組。12月14日,申通快遞借殼上市了!
16)、順豐速運
順豐速運於1993年3月26日在廣東順德成立,是一家主要經營國際、國內快遞業務的港資快遞企業。初期的業務為順德與香港之間的即日速遞業務,隨著客戶需求的增加,順豐的服務網路延伸至中山、番禺、江門和佛山等地。順豐速運是目前中國速遞行業中投遞速度更快的快遞公司之一。2016年5月23日,順豐股權置換欲借殼上市,資產作價433億元。
17)、優速快遞
優速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長的深具發展潛力的大型快遞物流公司,2009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公司總部設在東莞虎門鎮,佔地8萬余平方米。公司擁有員工30000多人,運輸、派送車輛20000多台。自成立以來,構建了覆蓋華南、華東、華北、華中、西南、西北等地區的各大中城市的配送網路。
18)、宅急送
宅急送是一家物流公司,創建於1994年1月18日,宅急送經過二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宅急送已有員工逾2萬人,車輛2000餘台。全國共有30個分公司,7個航空基地,247個獨立城市營業所,40個市內營業所,179個營業廳,1220個操作點,705個外網,共計網路機構2440個,網路已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宅急送公司以「安全、准確、親切、視服務為生命」為經營訓誡。
19)、佳吉快遞
上海佳吉快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以公路運輸為主,兼營航空、海運的全國網路型運輸公司,乃全國名列的現代化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擁有國內更先進的運輸工具和管理設施。總部設在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北青公路2999號。企業注冊資金人民幣一億元;現擁有員工近萬人,其中高學歷、高職稱、物流專業人員近半。
20)、聯邦快遞
聯邦快遞 ( FedEx)是一家國際性速遞集團,提供隔夜快遞、地面快遞、重型貨物運送、文件復印及物流服務,總部設於美國田納西州。2014年12月16日上,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同意收購逆向物流公司Genco。這表示聯邦快遞在向電子商務領域大舉進軍。
21)、華強物流
深圳華強物流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6月,注冊資金一千萬元人民幣,是深圳華強集團旗下重點發展的集華強貨的、落地配、倉儲管理、國內運輸、電商物流及供應鏈金融(含進出口)等業務為一體的產業公司。依託華強集團強大的資金、技術實力和良好的商譽,憑借自身的豐富運作經驗、人才資源和網路優勢,華強物流致力於為各類大中型客戶提供多元化的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綜合管理服務。
22)、中鐵物流
中鐵物流集團(CRLG)成立於1993年3月,是涵蓋電商服務、倉儲、整車、零擔、公路、鐵路、金融、冷鏈、代理報關報檢、貿易、國際快件等業務的現代綜合物流企業集團,是目前國內物流行業全產業鏈並全面實施的現代綜合物流企業。
23)、信豐物流
廣東信豐物流有限公司(簡稱信豐)成立於2007,是一家專業從事國內物流快遞、倉儲、配送及供應鏈管理的大型現代化智能企業。
24)、快捷快遞
快捷快遞有限公司,也叫上海快捷快遞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10月,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市青浦區香花橋街道新團路501號。歷經十九年的艱苦奮斗,快捷快遞秉承「和諧、誠信、高效、創新」的企業精神,堅持「所託安至」的服務方針,憑著雄厚的綜合實力,充分利用自身在網路管理、信息系統管理、行業經驗、品牌度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整合全國各區域資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以先進的技術和合理的布局不斷打造快遞的效率與信譽。
25)、天地華宇
天地華宇是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信產業基金)旗下的全資公司,也是國家批「AAAAA」級資質的物流企業。天地華宇的前身華宇物流1995年成立於廣州,總部設在上海,擁有中國更大的公路快運網路之一。截止2013年10月,天地華宇在全國600個大中城市擁有56個貨物轉運中心、1500家營業網點和16000名員工。
26)、中鐵快運
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中國中鐵前身是成立於1950年3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1958年合並為鐵道部基本建設總局,1989年7月1日,組建為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2003年5月起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為特大型骨幹企業。2007年9月,整體重組創立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於當年12月3日和7日分別在上海、香港兩地上市。
27)、龍邦速遞
龍邦物流有限公司
(LBEX)成立於2002年,注冊資金1000萬人民幣,員工30000人。擁有貨運卡車16000餘輛,是一家經政府批準的、合法經營的民營區域性快遞企業。龍邦快遞物流有限公司在美國設立了龍頭網路管理中心。
28)、卡行天下
「卡行天下」成立於2010年5月,隸屬於上海卡行天下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翟國良。卡行天下是一家網路平台型公司,致力於帶動小微物流商共同發展。其以公路樞紐港為基礎,通過標准化、產品化、信息化實現公路運輸的集約化整合,為物流需求者打造高性價比的零擔物流網路,為小微物流提供好的生存發展空間。
29)、黑貓宅急便
台商黑貓宅急便快遞一直致力於台灣專線,新加坡專線,中港物流,澳門物流,電子商務等綜合物流的開發與實踐,致力於物流發展,成為業界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公司合作夥伴遍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多樣化的客戶群體提供專業一流的貨運解決方案,努力打造貨運行業的品牌。
30)、飛遠(愛彼西)配送
飛遠配送是一家經營電商配送、代收貨款及相關業務為主,專注優質配送的服務性企業。集團擁有執行統一標准化管理的直營配送站點,有完善、流暢的自營配送網路,配送網路覆蓋華東及華南地區。集團成立於2001年,由梅州通路、廣州愛彼西、杭州愛彼西、福建飛遠、江西飛遠、武漢飛遠等多家子公司組成;
31)、郵政國內小包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專門針對國內輕小件寄遞市場推出的全新產品,重點關注電子商務行業的各類寄遞需求,向協議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實行批量交寄、預約投遞、上門簽收,投遞過程簡訊通知。「郵政國內小包」業務,又稱電子商務小包,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專門針對國內輕小件寄遞市場推出的全新產品,重點關注電子商務行業的各類寄遞需求。所有快遞公司名稱
32)、新邦物流
新邦物流由石浩文先生於2003年創立。迄今為止新邦已發展成為全國物流公司之一。新邦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公路運輸、航空貨運代理、城際配送於一體的跨區域、網路型、信息化、並具有供應鏈管理能力的國家AAAAA級綜合型物流企業。
33)、增益速遞
上海增聯物流有限公司,由聯想控股成員企業增益供應鏈投資,於2013年6月成立。增益速遞將紮根於快遞行業,通過確立先進、共贏的商業模式,充分發揮、利用增益資源及管理優勢,整合國內速遞物流區域的人才、網路等資源,聯結國際業務和網路,形成以國內布局為根基、以國際市場為支撐的速遞網路。
34)、安能物流
安能於2010年6月1日在上海成立,以零擔快運業務起步,通過整合傳統物流專線、零擔快運網路和信息技術平台,創新顛覆性商業模式,致力成為商業流通領域更有效率的連接者。
35)、佳吉快運
上海佳吉快運有限公司於1994年正式在上海注冊成立,注冊資金6060萬元人民幣,公司主營公路零擔運輸業務,總部設在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北青公路2999號。佳吉快運是「AAAAA」級物流企業,是國內成立較早的網路型公路快運企業,在中國大陸地區擁有全資直營網點2200多個,在上海、北京、天津、廣州、武漢、杭州、沈陽、成都、鄭州、西安、淮安等核心城市建立了17個大型轉運中心,網路服務能力覆蓋到大陸地區所有省級行政區。佳
36)、貝海國際速遞
貝海國際速遞YMT GLOBAL
INC.是成立注冊於美國加州矽谷的一家新型國際快件服務公司,致力於跨境電子商務物流解決方案的設計與執行。
貝海國際速遞通過整合產業上游的境外電子商務企業需求,國際航空貨運及中國入境口岸的資源;
37)、郵政平郵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組建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依法經營各項郵政業務,承擔郵政普遍服務義務,受政府委託提供郵政特殊服務,對競爭性郵政業務實行商業化運營。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為國務院授權投資機構,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義務。財政部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
經國務院批准,自2015年5月1日起,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由現行的母子公司兩級法人體制改為總分公司一級法人體制,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地市、縣設置郵政分公司。但是郵政的速度相當而言是比較慢的。
38)、燕文快遞
燕文快遞公司,主要經營生活用品,公司注冊資本未知,我公司的辦公地址位於交通便利的北京 北京朝陽 中國 北京 北京市朝陽區
北京市團結湖南里15號恆祥大廈101,我們有更好的產品和專業的銷售和技術團隊,我們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良好的技術支持、健全的售後服務,燕文快遞公司是北京朝陽商檢報關行業企業,如果您對我公司的產品服務有興趣,請在線留言或者來電咨詢。
(5)南方惠通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快遞又稱速遞或快運,是指物流企業(含貨運代理) 通過自身的獨立網路或以聯營合作(即聯網)的方式,將用戶委託的文件或包裹,快捷而安全地從發件人送達收件人的門到門(手遞手)的新型運輸方式。
快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快遞是指任何貨物(包括大宗貨件)
的快遞;而狹義的快遞專指商務文件和小件的緊急遞送服務。本教材研究分析的對象主要是狹義的快遞業。從服務的標准看,快遞一般是指在48
小時之內完成的快件送運服務。從快遞的定義中,可以概括出快遞的以下3 個特徵:
從經濟類別看,快遞是物流產業的一個分支行業,快遞研究是從屬於物流學的范疇。
從業務運作看,快遞是一種新型的運輸方式,是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環節。
從經營性質看,快遞屬於高附加值的新興服務貿易。
2018年1月,包括EMS、順豐、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德邦、京東物流、蘇寧物流在內的這十家快遞企業均表示,春節期間不打烊。
網路-快遞
『陸』 北京哪些地方有東風日產4s店
1.東風日產汽車4S店
南四環中路20號寶辰汽車園
電話
到這去
2.東風日產北京東風南方三合專營店
北京市大興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北環東路乙15號
電話
到這去
看全景
3.東風日產(南方亮馬專營店)
亮馬橋路25號(燕莎橋東)
電話
到這去
看全景
4.北京航天正通】東風日產4s店
北京市海淀區阜石路61號
電話
到這去
看全景
5.東風日產4S店
人均:¥500
北京市朝陽區姚家園路東口甲1號東方基業汽車城J區14號
電話
到這去
看全景
6.朝陽區東風日產4s店
朝陽區德勝門外花虎溝18號
電話
到這去
看全景
7.東風日產東風南方北京鼓樓店
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外安德里北街19號(青年湖公園北門對面)
電話
到這去
看全景
8.東風日產海潤嘉蘇州橋4S店
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西路62號1、4-6、8-17號平房
電話
到這去
看全景
9.東風日產北京惠通專營店
崔各庄東辛店331號
電話
到這去
看全景
10.東風日產(浩洋正業4s店)
東城區左安門關廂東里22號(左安門橋東)
電話
到這去
看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