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權收資是當今最賺錢投資之一嗎
是的,沒有比股權投資更賺錢的了,都說人無股權不富。股權不同於股票,它讓人成為原始股的持有者,而不是股票的中轉站。想想股票那是經過多少次的交易才能到達你的手上啊,這裡面還有多少的投資價值?而原始股則不同,從一開始就持有公司的原始股,若企業發展良好的話,你手中的股份翻個幾十倍都有可能。
股權投資中又以新三板的股權投資最為賺錢,有人說現在投資新三板就如同08年投資房地產,只要買進就等著數錢就行了~
我曾經在一個叫做眾投邦的網站上投資了一個叫做華人天地的項目,雖然時間不長,但是現在已經翻了十幾倍啦!
❷ 男演員吳越的最新武俠劇有那些
劇名:黃金血道
題材:近代 武打 傳奇
拍攝時間:2014年4月
報備機構:北京世紀萬峰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出品公司:中海外大德華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華人天地影視策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紀萬峰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出品人:高寧、張津、賈永華
主演:吳樾、貢米、雷牧、劉乃藝、杜志國、施羽、計春華、杜玉明、吳芃芃、李琦
❸ 新三板股票掛牌後沒有價格。。
那是還沒有成交過,新三板的有成交過的才顯示價格。
❹ 股權眾籌有哪些成功案例
都說「人無股權不富」,在國家政策明令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的今天,在「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出台,股權眾籌越來越規范化和大眾化的當下,作為新型的融資方式及投資渠道,股權眾籌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以下是股權眾籌的十大經典案例!
1、 華人天地--首例新三板股權眾籌案例
為何將華人天地排在第一,這是由於該例具有代表性,開創了新三板與股權眾籌相結合的先河。可作為今後股權眾籌的參考甚至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
華人天地最為讓人津津樂道的恐怕就是其董事長張津的舅舅是張紀中這件事了,喜愛國產電視劇的人提到張紀中的名字,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金牌導演、製作人,他掀起了《笑傲江湖》開始的大陸武俠題材熱;他掀起了《激情燃燒的歲月》開始的新型軍旅題材熱;他第一個確立了製片人中心制的電視劇生產模式;他第一個把中國電視劇高價賣到海外。華人天地在眾投邦平台眾籌定增時,張紀中也是火線增資入股。
刨去「國舅爺」張紀中這起場外因素,華人天地項目本身就很優質,文化影視行業本來就是發展最為火熱的行業之一,華人天地的製作團隊也是實力雄厚,張紀中自不必說,負責影片製作、藝人管理、後期剪輯的幾個主管均有十五年以上的相關行業經驗!
此外,華人天地在眾籌時還創造性地推出了回購條款、無風險定增。都是值得後來股權眾籌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2、美微眾籌--首例以失敗告終的股權眾籌案例
2009年,眾籌在美國興起,等眾籌傳入中國,已經是2011年以後的事情了,2012年5月,脫離愛奇藝的朱江帶著他的商業計劃書走遍北上廣深等全國主要城市,拜訪了100多位投資人卻未得到肯定答復的朱江靈機一動,他在淘寶上注冊了一家店鋪,名為「美微會員卡在線直營店」,通過拍賣會員卡,購買者除了能夠享有「訂閱電子雜志」的權益,還可以擁有美微傳媒的原始股份100股。
這可算是國內公開募集股權的第一例了,美微傳媒在上線僅僅4天的時間,就籌集了80W的資金,這件事在當時轟動一時,不少人懷疑它的合法性,果然事發不久,美微傳媒被證監會緊急叫停!國內首例股權眾籌案例就此失敗,但是不管如何,作為首個「吃螃蟹」的,「美微傳媒」都不失為股權眾籌史上的一個經典案例!
3、 wifi萬能鑰匙--參與人數最多的股權眾籌案例
2015年5月29日,wifi萬能鑰匙在籌道股權眾籌平台上線,項目上線不到一小時,瀏覽量即突破十萬,截至6月10號眾籌成功,瀏覽量已超過300萬,共有5712人認購,認購金額達到70億。
吸引到如此之多的投資人和民間資本,wifi萬能鑰匙確實是前無古人了,原本只應屬於投資機構的成熟期項目以股權眾籌的方式成功超募,說明中國民間資本其實很瘋狂,他們的力量或許在之前被嚴重低估!
4、 3W咖啡~首例會籍式眾籌
3W咖啡的眾籌模式很簡單,以每個人10股,每股6000元,相當於一個人6萬的價格向社會公眾進行資金募集,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3W的股東,3W致力於打造互聯網創業和投資的高級圈子,沒有一定的實力和背景是不允許入股的。進入這個圈子就相當於得到了認識更多同樣優秀的投資人的機會。
這種創新的門檻限制模式反而吸引了眾多的知名投資人和創業者,包括徐小平、曾李青、沈南鵬在內均是他們的股東,其股東陣容可堪稱豪華!
5、 創東方主投基金~股權眾籌玩杠桿
作為國內首支新三板主投基金,創東方主投基金的出現拉開了「股權眾籌2.0時代」的帷幕,共5000萬的額度上線不到一個月即被認領完畢,創東方主投基金作為知名的創投機構,可在平台發起總額不超過2.5億元的項目投資。相當於放大了5倍量的投資杠桿,投資人除了獲得基金投資收益外,亦可獲得作為主投方所帶來的超額收益。
6、 京東眾籌~巨頭入圍股權眾籌
2015年4月1日,京東正式上線股權眾籌平台,隨後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其平台交易額即突破1億元!之後蘇寧、阿里也紛紛效仿,宣布成立自己的股權眾籌平台。
巨頭入圍股權眾籌,標志著眾籌的格局已被打破,之前風平浪靜的眾籌界很快就將風起雲涌~
7、 《大聖歸來》~股權眾籌造就票房奇跡
一部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近期火爆銀幕,片尾滾動著的100餘位投資者名字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最津津樂道的話題,《大聖歸來》的眾籌合計投入780萬元,屆時預計可以獲得本息約3000萬元。
《大聖歸來》的眾籌可算是成功的了,之前的許多影視類眾籌項目只是噱頭而已。並不是影視本身的真正股東。《大聖歸來》眾籌的成功為影視眾籌提供了一個發展方向。
8、 眾籌家園~國內首例房地產眾籌
尹立志是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執行秘書長,2014年3月4日,他在微信朋友圈發起「眾籌買房」項目,這是他第一次試水「眾籌買房」這個概念,其運作的這個名為「眾籌家園」的項目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政府正在推廣的中捷高新產業園區(以下簡稱「中捷高新區」),這也是國內首例眾籌買房項目。
房產眾籌,最能挑動公眾神經的,莫過於其宣稱的可幫助購房者將房價降低20%左右。在房產眾籌模式下,傳統房地產項目開發的財務成本、營銷推廣費用以及開發商的高額利潤都能得到減免。
9、天使匯自眾籌-突破國內融資記錄
2013 年 10 月 30 日,天使眾籌平台天使匯在自己的籌資平台啟動眾籌,為天使匯自己尋求投資。截止到今晚(11 月 1 日) 5 時 30 分,天使匯目前的融資總額已經超過 1000 萬,超過天使匯自己設定的融資目標 500 萬一倍,創下2013年眾籌平台最速千萬級融資記錄。
天使眾籌平台天使匯(AngelCrunch)成立於 2011 年 11 月,是國內最早的一批股權眾籌平台之一,天使匯有個特點,那就是其平台投資人必須是天使投資人,這也是至今為止其平台投資人數量仍然還只有區區的2000多人的緣故 ,但這2000個精英投資人的投資能力自非一般的投資人所能比。
10、HER COFFEE 咖啡—中國首家眾籌咖啡館之死
2013年8月66 位來自各行各業的海歸白富美,每人投資兩萬元,共籌集132 萬元在北京建外打造出了中國首家白富美眾籌咖啡館Her Coffee,名字叫Her Coffee。
66位海歸白富美幾乎都有國外名校的背景,大多就職於投行、基金、互聯網行業,開業當天,影視明星李亞鵬,主持人王梁、李響,暴風影音CEO 馮鑫,銀泰網CEO 廖斌等眾多明星、企業家都前來捧場,熱鬧非凡。
海歸美女眾籌咖啡店,明星大佬來捧場,可謂是噱頭十足,吸足了眼球。然而好景不長,一年多後HER COFFEE即面臨倒閉的窘境,究其原因就在於眾籌咖啡館的模式在中國還沒有遇到很好的發展機遇,咖啡店自身的盈利本來不強,國內即便是品牌咖啡或連鎖咖啡,盈利也不容易。而HER COFFEE的股東們大都有自己的工作,難以分心到店鋪的運營和管理上。
❺ 女漢子進化論之幸福巧克力為什麼看不到
《女漢子進化論之幸福巧克力》
是一部由北京
華人天地影視策劃股份有限公司
投資出品的時尚青春勵志電視劇。
《女漢子進化論之幸福巧克力》
在深圳舉辦了隆重的開機儀式,
華人天地董事長張津、
總製片人劉華攜導演丁仰國、
主演付辛博等現場亮相,
電視劇《女漢子進化論之幸福巧克力》
是華人天地經過兩年時間打磨而成的精品偶像劇作,
電視劇將巧克力作為重要線索,
將愛情和巧克力緊密結合在一起,
講述了一場甜蜜卻也蘊含著苦澀的愛情。
愛情不正像巧克力一般,
最初品嘗的那一瞬間有一絲絲的苦味,
最後發現,
苦後的甘甜竟是如此美味。[1]
電視劇《女漢子進化論之幸福巧克力》陣容匯集中韓兩地實力派演員,融合專業拍攝團隊,努力為觀眾帶來最優質的電視劇作。《女漢子進化論之幸福巧克力》以愛情為故事發展紐帶,講述了付辛博飾演的」命運多舛富公子「段天樂與辛芷蕾飾演的」堅強獨立女『漢』子「鍾款款之間的情感糾葛。正如片名所說,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就像是一顆顆巧克力,苦澀中帶著醇香,蘊含著濃郁的芳香與甜蜜。《女漢子進化論之幸福巧克力》不僅僅期望為觀眾呈現巧克力般的甜蜜柔情,更希望通過這部電視劇能夠為正在奮斗的年輕人帶去滿滿的正能量,激勵每一位迷茫而擁有夢想的年輕人勇往直前。
❻ 北京華人天地影視策劃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北京華人天地影視策劃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北京華人天地影視策劃有限責任公司,於2008年2月21日成立。 2013年10月24日,北京華人天地影視策劃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並取得了北京市工商局核發的。
法定代表人:張津
成立時間:2008-02-21
注冊資本:81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10822377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利澤中園106號樓(望京集中辦公區188號)
❼ 新三板基金有哪些
新三板是今年以來最熱的投資話題,其風頭已超過今年表現出色的創業板。機構投資者一邊蜂擁搶奪新三板資源,一邊競相推出掛鉤新三板的金融產品。可以預見,未來參與新三板的渠道將更加多樣。
直接參與:牛散出沒
根據新三板現行交易規則,符合條件的自然人直接參與掛牌公司的投資介入方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掛牌後在做市交易之前這一時間段內,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買掛牌公司股票,即投資者必須委託代理其買賣股票的主辦券商辦理,如需委託另一家主辦券商買股票,則須辦理股票轉託管手續。
第二種,當掛牌公司轉為做市交易後,投資者從做市商發出的連續報價中購買股票。
第三種,通過定增方式入股。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新三板企業股票融資的主要方式,新三板的定增有很多制度方面的創新。包括:對於符合豁免條件的企業,進行定向發行無須審核;投資者可以與企業協商談判確定發行價格;定向發行新增的股份不設立鎖定期。
正是因為這些特點,新三板定增融資日益火熱。根據股轉系統發布的數據,今年2 月有86 家新三板公司公布增發預案,累計擬定募資19.62 億元。擬融資企業主要分布在計算機、電子製造、專業設備製造等高新技術領域。其中2 月完成的新三板定增52 次,包括46 次已掛牌公司股票定增和6 次「掛牌即定增」模式,發行融資總額13.81 億元。
在這些定增方案中,自然人頻頻上榜。以東電創新為例,公司2013 年12 月上市時推出的定增方案中,以每股2元的價格,向11 名自然人定向發行股票350 萬股;而建工華創(430020)的定增,多達21 名自然人投資者參與(機構、自然人合計最多不能超過35名)。
不過,企業可並不是有錢就收。企業選擇自然人參與定增,都是考慮對企業未來發展是否有推動作用。這些自然人投資者要麼是在行業上下游可以為企業提供產業資源,要麼是金融、資本領域的牛人。其中包括不少曾經在A股主板或創業板露過臉的牛散,例如3 月初超級牛散彭杏妮,以現金1200 萬元認購信達智能(830937)600 萬股增發股份;在2 月份,牛散姚劍定以每股4.6 元的價格認購652.17萬股御食園(430733),金額高達3000 萬元。
間接參與:借道投資產品
500 萬元的入市門檻將很多個人投資者擋在了新三板的門外,但通過各類金融產品曲線入市,門檻大為降低。
公募基金無疑是最早嗅到了新三板巨大商機的機構。2014 年4 月,寶盈基金通過子公司設立了「中鐵寶盈—中證資訊新三板系列(1 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該基金成為國內基金行業首隻新三板產品,其規模為3100 萬元,成功搶得先機。目前該基金浮動盈利已達到64%。
其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招商基金、華夏基金、海富通基金、興業全球等公募基金也通過子公司或是專戶渠道在新三板布局了各自的首隻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政策並未對公募基金放開新三板投資,目前公募基金公司的新三板產品主要是通過基金子公司設立。除此之外,專戶也成為基金公司的另一渠道,如國壽安保基金專戶的相關新三板產品也是通過這一渠道發行,目前正在募集之中。
相比而言,當前公募基金公司推出的單只新三板資管產品規模普遍不大,主要集中在3000 萬~5000 萬元左右。相比公募基金的謹慎,嗅覺靈敏的私募基金則准備大幹一場。由於新三板市場超預期的快速發展,不少私募機構已經設立了關於新三板的主題基金。例如,鼎鋒投資、理成資產均已經有多個新三板產品,募集規模都在億元以上,今年年初朱雀投資也成功發行了第一支新三板基金產品。進入3 月份以來,隨著新三板成交量的與日俱增,私募新三板產品呈現發行加速態勢。
其中,上海老牌私募鼎鋒投資在新三板資管規模已達10 億元左右,產品達到8 只,在業內排名前列,投資方向主要為TMT、大消費、大健康、高端裝備[3.35%]。
一般來說,通過基金投資新三板的門檻在100 萬元,比直接投資新三板500 萬元的入市門檻大大降低。
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券商資管業務以及信託渠道參與新三板盛宴。例如,今年2 月5 日全國信託行業首隻新三板投資集合信託計劃——「中信道域1 號」問世。這些金融產品的投資門檻也在百萬元左右。
此外,通過股權眾籌的方式,門檻還可以降得更低。2月11 日,新三板公司華人天地(830898)推出一份募資總額為2760 萬元的增發方案,除了增發對象包括著名導演張紀中外,其中部分資金採用眾籌模式募集成為一大亮點。據披露的信息,其增發對象之一為深圳市「眾投一邦投資」,這是一家採取股權眾籌方式進行投資的企業,在該定增產品中,個人投資者最低跟投金額為20 萬元。
退出路徑:方式多樣
無論通過哪種方式投資了新三板股票,退出的路徑方式很多。
首先,可以通過每天的市場交易方式退出,包括協議轉讓或在交易所通過做市商賣出股權。
其次,新三板企業的特點就是高成長性,因此很容易進入上市公司並購的視野。去年新三板市場因並購終止掛牌的已有9 家公司,分別為新冠億碳、瑞翼信息、金豪制葯、屹通信息、捷虹股份、福格森、嘉寶華、阿姆斯和鉑亞信息。另有湘財證券、易事達、激光裝備也發布了並購公告。
這些公司被上市公司並購後,股票轉換成上市公司股票,進而獲得更大的流動性,並伴有股價的上漲。其中,湘財證券被大智慧[8.84% 資金 研報]收購,今年1 月23 日大智慧復牌,截至3 月9 日,股價從停牌前的5.98 元飆漲到24.8 元,漲幅314%。
第三,通過轉板退出。今年「兩會」期間,關於轉板機制,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表示:「多層次市場間轉板機制是個較復雜的問題,今年將進行調研和試點,不會全面推開。目前考慮先從新三板跟創業板之間的轉板機制進行試點,制定該轉板方案是今年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
他還提到,目前證監會正對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進行調研,區域性市場的情況也很復雜,各地的情況不一樣。當下區域性市場的發展方案仍在制定當中,爭取今年內形成區域性市場規范發展的意見。
目前,在天津、上海等地都有一些區域性的股權交易場所(天津股權交易所、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理論上這些在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的企業,在完成摘牌手續後也可以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現在新三板市場的熱度都是出於對政策的良好預期,而新三板掛牌公司成熟度不夠、企業規模小、信息披露不完善等先天性缺陷容易被忽略。
尤其是今年以來,隨著熱點公司水漲船高,不少基金的投資成本也在提高。去年機構去拿未掛牌企業的股票還能以10 倍市盈率的價格拿到,但很快就漲到20 倍、30倍,現在好的公司必須給出40~50 倍的價格,投資風險正在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