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財務分析標准,再+100
樓上說的沒錯 ,你北辰應該和萬科比,中鋁跟鋁啊,銅啊比,都沒關系,同行業才具有可比性,每個行業都有它比較合適的市贏率,譬如鋼鐵是20倍以下,而白酒是60來倍,為什麼不是鋼鐵60來倍呢?說明不同行業不具備可比性.
軟體的數據,未必准確,不準確的見的太多了,你真要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就研究年報之類的,而且,就算年報,做假的還少嗎?要看出裡面的玄機需要技巧的.如果說你是要總結出這個指標的一個普遍的用於股票投資的規律,你就要自己總結,這樣你得到的規律,你以後操作起來更自信,我希望你不是用於短炒,如果你只是股票做把就走,圖形才是你該研究的,如果是學術研究,我就幫不上了.
『貳』 美股的阿里巴巴股票能買嗎
可以的。
目前中國大陸居民要開戶買賣美國股票,約有以下三種方法:
1. 直接到美國去開戶:本方案適用於本身在美國有固定地址和往來的人, 會不會講英文其實並不重要,因為少數美國券商能提供中文服務(中文網站及專門的中文客服人員),而這項最大的好處是,如果你不想和一些沒聽過的小型的券商往來時,這個方案可以提供給你更多的選擇, 甚至如果你不是很有錢,也可以去找那些花旗、富達開戶, 另外一個好處是你可以要求他們給你個人支票、甚至一些本身有銀行體系的,如E*trade,還可以要求有ATM卡,這會有助於你在美國的一些金融使用。開戶文件:護照和駕照(Driver ID) 或是你的出入美國證件。
2. 通過網上美股券商開戶:大部分中國人還是沒有機會去美國旅遊或定居,所以通過那些支持網上開戶的網路美股券商買賣美股是更加可行的方案。這些網上美股券商的總部一般都設在美國本土大城市(紐約居多),其交易傭金也比一些傳統券商低很多,開戶手續也非常簡單,只要在網上填妥相關表格,寄到他們美國總部就可以了,有些券商甚至支持無紙化開戶。
3. 透過國內券商的香港子公司或香港券商復委託下單:這基本上國內各大券商的「香港子公司」都有這項業務,所謂的「復委託」顧名思義就是你下單給這家香港券商(或大陸券商的香港子公司),該券商再轉下到美國本土和它簽有合作的另一家券商。國內很多大型券商的香港子公司都在偷偷通過各種渠道發展大陸客戶買賣美股或港股。
『叄』 香港金諾有限公司經營什麼的
香港金諾有限公司
經營條款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審批通過,本公司經營條款:
1、建立和執行以下列身份進行的所有業務或任何業務之一:進口商、出口商、代理人、分銷商、生產商、倉儲人、商人、手續代理人、承包商、店主、承運人、生產商代表、商業的、 工業的、金融業的或廣義的代理人、經紀人、顧問和代表、運輸代理人、批發兼零售的貿易商、或者是經營土產品、原材料、各種門類的物品和商品的貿易商;創造、生產、出口、進口、購買、銷售、易貨、交換、預付或者經營各種貨物、土產品、商品。
2、投資、持有、銷售和經營任何政府、國家、公司、集團公司或法人實體、權力機構的股票、股份、債券、企業債券、企業股分或債卷來集資、借款,以及承包此類發行。
3、將公司暫不急需的錢款予以投資,並持有、銷售或經營類似的投資。
4、簽發、製作、承兌、背書、貼現、議付、執行和發行各種本票、匯票、提單、擔保書、企業債卷和其它或轉讓的票據。
5、接收所有存入和各種有價物品或錢款而無論給予折讓或利息與否。
6、承接和執行當時值得的任何信託,承接任何執行者、管理者、財務人或注冊人的工作,並保持任何公司、政府、權力機構或法人實體的任何說明與任何股票、資金、股份或抵押品相關聯,或者承擔與轉讓注冊、發行證券等等有關的任何責任。
7、改善、管理、建立、修復、發展、交換、租憑或質押、索費、銷售、處置、轉賬和使用與公司業務或任何一部分相關的事宜:批准此類的許可、期權、權利和物權,或者處理公司財產、權利的全部或任何一部分,無論是動產還是不動產。
8、購買或以任何其它方式取得和得到對任何不動產的或動產的任何完全擁有權、租賃權以及相應的任何地產或利息,對任何不動產或動產的任何權利或特權,並且經營通常由土地公司、土地投資公司、土地和樓宇抵押公司和樓宇、地產公司及其分支機構所經營的全部或部分業務。
9、建產、建設、拆毀、遷址、重建、更改、裝修、保持、發展、管理、運營、控制、執行、監管、海關貨棧、倉庫、庫房、店鋪、商店、牛奶場、寫字樓、成幢公寓或寫字樓、公寓、房屋、道路、賓館、俱樂部、飯店、工廠、車間、娛樂場所、樓宇和各種各樣的其它工程,看起來會直接或間接地提高公司利益或有利於公司目標的完成,並且有助於或者幫助或參加該建設、維護、開發、管理、執行、運營、控制和監管。
10、經營由一般承包人、工程承包人、土木工程師、選址和廠房分布顧問和咨詢專家所提供的全部或部分業務(無論是土木、機械、電子、結構、化學、航空、航海等等)。
11、擔任任何俱樂部、組織或公司的受託人或提名人,而無論其為法人與否。
12、提任依法成立的公司、社團或組織的會計、法律顧問、董事、秘書和注冊師,而無論其為法人與否。
13、管理、監管、控制或參與此種對任何公司或承包項目的業務或運營所進行的管理、監管、控制、並且以此為目的、指派和酬勞任何董事、會計師、律師或其它專家或代理人。
14、作為金融顧問,協助並促進公司債卷、公司股份或債券、息卷、責任承諾、股份、股票的創建、發行或轉換,並供公眾選購,並且擔任與次類有價證券相關的受託人,以建立、促進或同意建立或促進任何公司、組織、承包項目或公眾的或私人的實體。
15、提供或承擔任何其它服務或協助,而無論上文是否提及,只要董事們認為公司在其持續的業務允許下能夠提供可承擔的上述服務或協助。
16、為任何保險公司、俱樂部、組織或任何個人承銷商擔任與其保險或承銷業務的代理人或經營者。
17、為任何公司或個人保險以防止會影響公司的各種損失、破壞、風險和責任,而且在所有分支機構防範各類險別而擔任代理人和經紀人。
18、認購、注冊、取得、購買或得到、持有、售出、交換、經營或處理任何其它公司的股份、利益或有價證券,而這些公司或者與本公司在經營目標上有異同,或者足以能夠持續經營任何業務,以致於直接或間接地有利於本公司,或者增大其財產金額、協調、資助和經營其業務,而其中本公司也存在著切身利益在內。
19、吞並與本公司業務能力方便地融合的任何公司,無論是售出或購買(全部或部分股份)其承包項目,並在本公司債務可以承受的前提下,或者無論是否使前述公司清盤或購買(全部或部分股份)全部或可控權的股份或股票,或以任何其它方式。
20、對於與本公司經營目標相同或提議經營相同目標的任何公司,與其形成合夥經營或任何形式的合作以求分享利潤,聯合利益或合作,或者籌劃取得持有任何此類公司的股份,股票或有價證券。
21、以下列身份經營業務:車庫、服務站或加油站業主、受許可人或經營者;或作為車輛的生產者、組裝者、完成者或維修者;作為各種油料、石油產品或馬達配件的經銷商;或作為動力、機械或電氣工程師。
22、以下列身份經營其全部或部分業務:旅遊代理人、訂票代理人、包機旅行承包人,以利於旅途或旅行,並安排住宿的預訂、旅行支票、信用卡的便利以方便旅行者和旅遊者,並在旅行和旅遊行業的各方面業務。
23、購買或以其它方式取得並經營以下列身份所經營的業務:船主、碼頭裝卸工、碼頭業主、承運人、運輸代理人、倉庫保管人、倉儲人、造船人、干船保管人、航海工程師、工程師、船舶保管人、造船者、船舶維修人、裝備人、經紀人和代理人、托盤者、失一船隻打撈者、潛水者、拍賣者、估價者和鑒定者。
24、以下列場所的業主或許可人身份經營的全部或部份業務:飯店、糕點茶房、賓館、汽車旅館、旅店、公寓、酒店、啤酒屋、酒商、釀酒人、制麥牙者、酒吧休息室、迪斯科舞廳、俱樂部、舞會、咖啡、牛奶及快餐業主及承包人,以及其各自相應的分支機構。
25、經營以下列身份所經營的全部或部分業務:紡線者、編織者、紡織者、以及生產和經銷紡線、織物、剪裁布料或其它下列紡織產品;棉花、羊毛、絲綢、尼龍、化學纖維、人造絲、亞麻、亞麻布、黃麻或其它纖維織品,以及漂洗者、染色者、印刷者和以上產品和物的成形者,以及硫酸、漂洗和染色材料的製造者。
26、經營以下列身份所經營的全部或部分業務:服飾師、裁縫、時裝設計師、時裝代理人、時代製作者、女帽商、靴鞋生產商及內衣、襯衫、背心、睡衣、運動衣及其它服裝的製造者、斗蘕、外衣、夾克、緊身上衣、馬甲、衣袍及其它同種服裝的製作者、綉花者、服飾雜貨業主和女帽商、制手套者、制長襪者、毛巾和餐巾製作者、桌罩、桌布製作者、毛皮商以及任何種類紡織製品的生產商經銷商。經營以下列身份所經營的全部或部分業務:在機械、電子、電器的手錶、鍾表、定時器、計時儀器、以及其零部件方面的生產商、出口商、維修人、設計師、批發商、零售商、供貨商以及代理人。
27、在電器、電子、計算機、微機、硬體、軟體、動力、辦公及工業用具和設備以及各種玩具方面,經營其生產商、供貨商、維修者、程序設計師、顧問和經銷商的業務。
28、生產塑料商品、物品、和其它含有塑料成分的產品,以及製作模具、模子、工具和機械,以供生產塑料物品之用。
29、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建造、建立、維護、經營和擁有各種工廠。
30、向任何政府部門或其它權利機構申請、促進和獲取許可證,以使公司能夠得以實現其目標,或者修正公司章程,或者為了任何其它可以促進公司利益的目的,或是反對者在直接或間接地有悖於公司利益的任何舉動和行動。
31、申請、注冊、購買或以其它方式獲取、保護、延長或續期,無論在香港或者別處,任何專利、專利權、發明榮譽、許可證、保密工藝、商標設計、保護和讓步:否認、變更、修改、使用、轉帳以及在上述許可或特權下生產,在公司可以獲取或提出申請以獲取的任何專利、發明和權利的實驗、測試和改進上擴大投資。
32、服從任何政府或權力機構(最高的、市政的、當地的、或其它的)的任何安排,只要有助於公司達到其全部或部分目標,而且從上述政府或權力機構獲取任何特許、法令、權力、特權或讓步,只需公司願意,並且執行、實施和遵守上述的任何特許、法令、權力、特權或讓步。
33、獲取礦場、采礦權、採石場、采礦地、木材和林地、以及正在開發或優待開發的上述各種土地,用以生產原材料、糧倉、畜產品或農產品,而無論其位於世界上何處,以及獲取相應的任何利益或讓步,並開發、運營、實施、發展並轉為款項。
34、經營以下經銷商和生產商的業務:農場主、市場園藝匠或者漁場、奶場和各種花園產品,包括牛奶、乳酪、黃油、奶油、家禽、雞蛋、水果和蔬菜的加工者。
35、經營包裝、一般包儲人、庫房和冷藏經營者的業務。
36、經營運輸公司業務,以無論何種方式驅動的任何運輸工具運輸乘客、動物、魚、食品以及其它各種各樣的物品。
37、經營珠寶商、金銀匠、珍珠商、鍾表製造者、電鍍者、服裝箱包製作者、金銀磚條進口出口的業務、而且買賣、經營(批發兼零售)鑽石、寶石、珠寶、鍾表、金銀盤纏、電鍍盤纏、餐具、刀具、黃銅、真品、藝術品以及公司認為能夠方便經營的任何其它貨品,並且生產或建議生產上述貨品。
38、經營以下列身份所經營的業務:出版商、書商、製版者、裝訂蛇、印刷者、攝影者、電影製作者、電影膠片生產者、繪圖員、以及與之相類似的各種門類的業務。
39、建立、設立、經營、擁有、支持或贊助建立、設立、經營、擁有、支持學校、大學、學院、或其它教育機構,有關於或有助於促進任何形式的教育、學術、文化活動、體育或公眾休閑等等。
40、以本公司認為適合的方式借款、集資、並以抵押、收費、留置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財產或資本(現有或將有的),包括未到資本金,來保證以上借款、集貿和擁有款的償還,並以類似的抵押、收費、留置或保證金,來保證並擔保本公司的行為,或其承擔的任何責任或義務,只要對公司有約束力。
41、以看來快捷的方式,無論有無保證金,給予客戶或他人借款,預付款或信貸,達成擔保、賠償和保證合同,而且保險性質的除外,以作為任何人公司組織的保證,並且接受金錢、股票、債券、證書、保證金、行為和財產作為存款或安全託管或經營。
42、經營本公司看來能夠方便經營的,與上述物品有關部門的業務,或者皆在直接或間接地使公司任何財產增殖或獲利的業務。
43、使公司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得以注冊或承認,並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以主雇、代理人、承包人或其它身份,或通過代理人或其它,多獨身,或與其他方合作來經營前述的各種事情和業務。
44、為分享利潤而與本公司任何董事或雇員達成一致的安排,或與任何其它公司,只要該公司當前持有股份(取決於該公司是否同意和批准),並且以紅利或折讓方式給予任何上述董事、雇員或其依託或關系金錢回報,以建立或支持,或者,贊助棋類建立或支持、提供、養老資金、組織、機構、學校或便利處,只要其對該公司的董事、雇員有利,或對其業力的前任有利,或對任何持有股份的公司有利,或對此種人的依託或關系有利,而且給予養老金並支付保險費。
45、支持並贊同任何慈善或公眾目標,支持並贊同機構、協助或俱樂部,因其有利於本公司或其雇員,或與本公司開展業務的任何城鎮或任何地方有關;對於公司的現任或曾任董事、現聘請雇員或對於公司的子公司或相關公司的類似人員,或對於公司控股公司的類似人員,或對於本公司的業務前任,給予養老金、年金、養老退休金、養老保險金或其它折讓、利益或慈善性援助,而且連帶其妻子、寡婦、子女、親屬及其依靠人;支付保險費用;設立、建立、支持和保持退休養老金和其它資金或計劃(而不論捐助性與否),以有利於上述人士,及其妻子、寡婦、子女、親屬或依靠人;設立、建立、支持和保持利潤分享或股份購買計劃,以利於本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之任何雇員,並且借款給此類雇員或其受託人使類似的任何股份購買計劃得以建立或保持。
46、出售或以其它方式處置本公司業務或財產的全部或部分,只要本公司認為適合的,無論整體的還是部分的處置,特別是購買上述財產的公司的股份,企業債券或保證金。
47、在本公司成員中實物分配本公司任何種類財產。
48、對於任何為本公司提供服務的個人、商號或公司進行酬勞,或以現金,或以本公司股份或保證金方式,依評定予以全部、部分或其它便捷的酬勞。
49、支付與本公司的促起、建立和組織有關部門的全部或任何費用,或者與任何個人,商號或公司簽約以支付上述費用,並支付手續費給經紀人和其它,因其承包、訂購、出售或擔保認購本公司的任何所提供之服務,任何出售或所欠債務的付款。
50、擔保或以其它方式支持或確保,無論公司是否接收到相應考慮或優惠條件,或以私人契約,或以承包項目、財產、資產和權利(現有的和未來的)的全部或部分作抵押或繳費,或以本公司未到位資本金,或以上述兩種方式或其它任何方式,擔保債務和責任和任何款項的支付(包括但不限於資本金、本金、分紅、紅利、任何股票、股份或有價證券的費用和支出),理應由任何個人、商號或公司承擔的,包括但不限於任何作為本公司當時的控股公司或子公司(詳見公司法第32章第2節所述),或與本公司有業務關聯的公司,或作為代理人,負責款項的傳收、收付、以及簽署任何賠償或擔保合同(但火災、生命、動力和海上保險業務除外)。
51、以下列身份經營業務:管子工、衛生和加熱工程師、鑄鐵人、機械工程師、農業器械或機械生產商、工具製作者、鑄鐵人、金屬工人、鍋煸、磨粉機製造者、機械師、鋼鐵轉換者、鐵匠、羊毛工人、建築工人、油漆工、金屬工匠、電氣工程師、供水工程師、冷凍空調工程師、通風工程師、承運人和商人、並且買賣、生產、維修、轉換、變更、驅使或僱用以及經營機械、器材、管材化器、衛生器具和各種五金器具、並經營任何其它業務(生產或其它),而此種業務在公司看來可以方便地經營,並旨在間接地或直接地促使公司的當時財產和權力升值。
52、經營一般化學師和葯劑師的業務、買賣、進出口、精煉、准備或以其它方式處理各種制葯的、醫學的和化學配方、物品和化合物(無論源於動的、植物的還是礦的),各種衛生間必需品、化妝品、顏料、色素、油料以及多油和多空物質,香水及各種軟膏和組成成份。
53、建立、維持、經營、海運、空運和陸運企業(上市的和私有的)以及各種輔助服務,無論是為以上目的,還是獨立承包,購買、以交換獲得、易貨、租用、建築、建設、擁有、運營、管理和以其它方式經營各種船舶、船隻、飛機、飛行器、運輸工具、自行車、馬車、篷車或裁體(無論如何驅動),以及經營各種必備的和方便的設備,引擎、吊鉤、齒輪、裝配、裝備和存貨,或以上各種船舶、船隻、飛機、飛行器、動力車及其它運輸工具、自行車、裁體、馬車或篷車的任何股份或利益,包括公司擁有的股份、股票或有價證券,或公司在以上各種運輸方式存在的利益,以及維修、修理、裝備、重裝、改進、保險、更改、出售、交換、租借或租購,或其它方式經營和處理任何船舶、船隻、飛機、飛行器、運輸工具、自行車、馬車、篷車、股份、股票、和有價證券,或公司的任何引擎、吊鉤、齒輪、裝配、設備和存貨。
54、促進貿易、商業和工業,包括香港或別處工業及自然資源製造業的發展,以及提供給任何工業的、商業的和金融事業的類似服務,只要公司認為適當。
55、以下列身份經營業務:金融家、資本家、金融代理人、承銷商(但不包括生命、海運或火災保險)、特許權持有人、經紀人、商人,並承擔、經營、執行各種金融的、商業的、貿易的和其它管理運作。經營銀行家、股票經紀人、共同基金和各種投資經紀人的各種業務活動。
56、在香港或國外別處,只要公司不時地認為適合,可以建立分公司、代表處和/或當地董事分會,並以便捷方式統轄、管理、中止、處理或以其它方式處置上述分支機構。
57、經營投資信託公司業務,或類似公司通常經營的全部或部分業務。
58、建立、維持和經營海運、空運、內陸水運和陸運企業(上市的和私有的)及其輔助服務。
59、指派和酬勞當地的或海外代表,而且保留其服務,只要公司認為必要。
60、以下列身份經營業務:僱傭代理人、廣義的文具業主和印刷主,並且擔任秘書或代理人。或提供任何服務或設備,或做任何由下列人士所做的工作:專業人士、工程師、會計師、公司秘書、文秘、商人、工匠、旅遊者、生產者或其它公司認為合適的人士。
61、以下列身份經營業務:打字員、文具商、復制者、平板印刷者、復印者、排版者、速記員、記者、加法和計算專家、印刷者、出版者、造紙者、皮紙和羊皮紙製造者、訂書者、模板生產者和經銷商,以及報紙和廣告代理人。
62、以下列的業主、經理或代理人的身份經營業務:劇院、影院、書院、音樂廳、音樂堂、舞廳、滑冰場、馬戲場、游泳場、娛樂性公園和競賽場、包箱保管員、演員、展示者、歌曲及音樂演奏、演出及廣義出版商和印刷商、後台、前台以及廣義的畫家、裝飾家、戲劇及音樂代理人、各種公眾和私人娛樂,並提供下列品種的製作、演示、代表和表演、而無論是以機械方式或其它方式:歌劇、演出、各種表演、電影、舞台劇、輕歌劇、滑稽模仿劇、多種劇目、時事諷刺劇、芭蕾、啞劇、望遠鏡、逍遙音樂會及其它音樂會、音樂及戲劇表演,或其它各種展示和娛樂項目。
63、以下列身份經營業務:生產商、修理員、出口商、進口商、承運人、分銷商和經銷商,製作、生產、展示、分銷、租用、出租或以其它方式利用電影、電視、動作片、錄像帶、影碟盤和各種電影物品、高保真設備、電子的、機械的商品和貨品而贏利。
64、以下列身份經營業務:武術師、養生師、保健師、康復師、風水師、命理師、預測師、擇吉師、化煞師、咨詢師、策劃師、評估師、分析師經營相關業務。
65、在世界任何地方營業並維持分支機構,以達到這里載明的全部或部分目的。
66、使公司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能夠得以注冊或承認。
67、做任何看來有助於或有利於達到上述目標的其它事情。
本條款各分條款所設定的各項目標不應嚴格按字面意思解釋,而應予以廣義地詮釋,並且除非它們在上下文中明確規定,它們不應該以任何方式受到限制,並以公司的名義,不能與分條款規定的其它目標割裂開來。任何上述分條款,目標或所規定之目標,或由此賦予之權力,不應視為其它任何分條款的附屬或輔助的,但是本公司應有全權達到所定的全部或部分目標,並且每一分條款所設的目標,應視為一獨立公司之經營目標。
『肆』 香港的回歸,香港被侵略和香港資料,關於香港的調查報告 地理位置 被侵略的過程 回歸過程 現在情況
香港是亞洲繁華的大都市,地區及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條件優越的天然深水港,1842年至1997年是英國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香港面積約1104平方公里,人口超過700萬,主要產業包括零售業、旅遊業、地產業、銀行及金融服務業、工貿服務業、社會和個人服務業。香港把華人的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行政區類別: 特別行政區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下轄地區: 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
政府駐地: 港島中西區
地理位置: 珠江口東南部
火車站: 紅磡站、羅湖站等
主要高校: 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
經貿概況與國際地位 主要經濟數據 香港的貨幣 銀行業 外匯市場 股票和債務市場 與內地的商貿往來政府架構
香港政治制度 政府部門文化潮流
香港流行歌曲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獎項 香港名人與文化 香港漫畫授勛及嘉獎制度
通用榮譽 英勇榮譽 部隊榮譽今昔教育
基礎教育 高等教育及培訓節假娛樂
公眾假日 博彩娛樂 盛事之都 昂坪360 香港海洋公園 香港迪士尼樂園衣食住行
購物 制衣工業 美食 傳統食品 住宿 交通四季氣候名勝古跡
旅遊景點介紹 宗教文化景點 民俗文化景點 私人開辦的博物館 政府開辦的博物館 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香港八景資料信息演職員
演員表 職員表展開 編輯本段城市概況
中文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文簡稱:中國香港 英文全稱:HongKong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簡稱HKSAR) 地理位置:位於珠江口東側,與深圳經濟特區相連,面朝南中國海。 地標建築:國際金融中心二期、香港中銀大廈、香港國際會展中心。 別名:香江美麗的香港
最獨特的地方:杜莎夫人蠟像館,太平山。
編輯本段歷史概況
香港自中國秦朝起明確成為那時的中原王朝領土(中原指以陝西中部、河南西部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前21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中國秦朝派軍平定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帶納入其領土,屬番禺縣管轄。從此時起直至清朝,隨著中原文明向南播遷,香港地區得以逐漸發展起來。中國元朝時屬江西行省,元朝時,在香港西南的屯門,在廣州的外港的屯門又設巡檢司,駐軍,防止海盜入侵,拱衛廣州地區[1]。直至19世紀後期清朝戰敗後,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使其成為英殖民地。 1982年至1984年,中英兩國就落實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在1984年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方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香港將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並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歷史的變遷,讓香港從一個當年人口只有五千人的小漁村,演變成今天有著「東方之珠」美譽的國際大都會。
歷史沿革
香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先後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香港隸屬南海郡番禺縣,由此開始,香港便置於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漢朝香港隸屬南海郡博羅縣。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隸屬東莞郡寶安縣。隋朝時香港隸屬廣州府南海郡寶安縣。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遷至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明朝萬曆年間從東莞縣劃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縣,為後來的香港地區。香港島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公元157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該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 香港是一個優良的深水港,曾被譽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不惜以鴉片戰爭來從滿清政府手上奪得此地以便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從而展開了香港成為殖民地的歷史。 香港全境的三個部分(香港島,九龍,新界)分別來源於不同時期的三個不平等條約。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迫清政府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只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區。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英國逼迫清政府於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新界的租借,讓當時香港的面積擴大了十倍之多。
重大歷史事件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條例》,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佔領。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敗後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 1982 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鄧小平同志因香港前途問題與她進行會談。鄧小平同志提出,可以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案。他強調:「關於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轉餘地。」「應該明確規定: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雙方最後同意,通過外交途徑商談解決香港問題。 雙方於1984年簽訂協議。 1982 年9 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中英首次揭開了香港前途談判之幕。 雙方在經過首次談判後,並且聲明,表示將會通過外交途徑對香港前途的解決方法進行商談。 第二階段的談判是1983 年7 月12 及13日兩開,地點在北京。中方團長姚廣、英方團長是駐華大使柯利達。 1984 年4 月,英國外相賀維訪問北京後抵達香港,他在香港發表聲明,公開宣布英國放棄1997 年之後對香港主權。聲明表示:「要達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 年以後仍然繼續由英國管治的協議,是不切實際的設想。」 在此一段期間,香港的行政、立法兩局議員頻頻訪問英國。在1984 年2 月,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更提出了「羅保動議」,引起各界的爭議。 1984年6 月,中英談判進入最後階段。7 月份,英國外相賀維再訪北京。8 月1 日,賀維抵港,舉行記者招待會,宣稱中英雙方已同意協議大綱及主要條款。 1984 年9 月26 日,中、英雙方終於在北京草簽香港前途的「聯合聲明」。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編輯本段地名來源
截至2005年12月,全港勞動人口360多萬人,其中男性佔55.2%,女性佔44.8%。大部分就業人口(85.3%)從事服務行業,其中從事批發、零售、進口與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的佔34.4%;運輸、倉庫及通訊業10.5%;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業佔15%;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佔26%;從事製造業的只佔5.3%
宗教信仰
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幾乎都有人信奉。華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香港寺院共有360多間,公共廟宇有40座,天後廟宇24座,1841 年已設羅馬天主教香港特別行政區主教傳教區。1991年,香港天主教徒約有25.8萬人 。天主教會在香港辦有學校、醫院和社會服務中心。基督教1841年傳入香港 ,現已有50多個宗派,信徒28.5 萬人。它在香港也興辦學校、醫院和社會服務中心等機構。其他宗教還有:伊斯蘭教教徒約5萬人 ,其中半數以上是華人,印度教教徒約1.2萬人;還有少數錫克教和猶太教徒。
編輯本段語言文字
目前香港的法定語言(不稱作「官方語言」)是中文和英文,而政府的語文政策是「兩文三語」,即書面上使用中文白話文和英文、口語上使用粵語(俗稱廣州話)、普通話和英語。香港華裔人口中主要使用廣東話,而非華裔人口則多以英語作交際語。香港大部分居民都並非本地原居民,從中國內地、以至世界各地遷居的人,都會把自己故鄉的語言帶到香港。另外香港文化也受世界各地的潮流所影響。因此,在香港所見的語言遠不止廣州話和英語。 由於中國內地推行簡化字的時候,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香港最普遍使用的漢字書體是繁體中文。 隨著香港人與中國內地交流日益頻繁,香港人普遍認識常用的簡體字。市面上也不難看見為外地旅客而製作的簡體字標語和指示牌。部分學校容許學生在使用中文作答的功課及考試中,使用簡體字作答。考評局也容許學生在公開考試中,使用合乎國家規范(即在1986年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所頒布的《簡化字總表》中)的簡化字。
編輯本段經濟金融
經貿概況與國際地位
香港是一個自由港,除了煙、烈酒和動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對其他進口物品徵收關稅。香港是亞太地區乃至國際的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地區貿易中心,擁有鄰近很多國家和地區是不可替代的優越地位。時至今日,香港已成為世界第11大貿易實體 也是中華第一大城市。以吞吐量計算,香港的貨櫃(集裝箱)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口之一。以乘客量和國際貨物處理量計算,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以對外銀行交易量計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銀行中心。以成交額計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匯交易市場。以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是亞洲第二大市場。 香港是亞太地區的交通、旅遊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統以鐵路、小輪、公共汽車等組成的運輸網,幾乎伸展到港內每一角落。香港是重要的國際商港,航運業發達。目前已與186 個國家和地區的472個港口有航運往來,形成了以香港為樞紐,航線通達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運輸網路。從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8條航線。香港也是進入內地經商和旅遊的大門。2005 年,香港居民返回內地的次數約6270萬人次,外地旅客經香港進入內地的次數共400 萬人次。每日有128 班輪船、約100 班航機、超過400 班列車及40200 架次的車輛穿梭香港和內地。
迷人的香港夜景(7張)香港是時尚之都之一。 香港是環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聯系。政府的政策是維持和發展完善的法律架構、監管制度、基礎設施及行政體制,為參與市場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金融及貨幣體系穩定,使香港能有效地與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競爭。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是連接北美洲與歐洲時差的橋梁,與內地和其他東南亞經濟體系聯系緊密,又與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訊網路,因此能夠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此外,資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香港,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經濟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五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鍾表、玩具、游戲、電子和某些輕工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總值位列全球高位。 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與中國內地及亞太其他地區關系密切;香港是亞洲最多國際公司設立地區辦事處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歡迎的旅遊地點之一,也是舉辦國際會議及展覽的熱門地方。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務出口地。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
主要經濟數據
本地生產總值:14,723億港元(2006年) 人均本地生產總值:214,710港元(2006年) 本地生產總值實質增長:6.8%(2006年) 【城市國民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2897億美元(2007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39名)。 人均GDP 41,614美元(305,018人民幣。中國行政區第1名;世界國家和地區第6名)。 【城市國民生產總值】(名義上) 2030億美元(2007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37名)。 人均GDP 29,149美元(中國行政區第2名;世界國家和地區第28名)。 【城市國民生產總值】 2952億美元(購買力評價,2008年世界和地區排名第36名) 人均GDP29,350美元(世界和國家排名第27名)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2005年數據,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PPP)為34,111美元,全球排名第9,亞洲排名第1,超越西歐的四個主要經濟體系;按國際匯率則為25,555美元,全球排名第26,亞洲排名第5,次於卡達、日本、阿聯酋及新加坡。綜觀香港各產業,以服務業占本地生產總值比重最高,2005年數字為91%,當中進出口貿易業佔GDP 22.5%,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佔19.2%,金融及保險業則佔12.7%。
香港的貨幣
香港的貨幣是港元(HK$)。港元的紙幣絕大部分是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監管下由三家發鈔銀行發行的。三家發鈔行包括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另有少部分十元鈔票由香港金港幣1000元
融管理局自行發行。香港流通的鈔票的新凈程度一向非常高,殘破的舊鈔迴流後會被發鈔銀行收取和銷毀。每年約有三分之一流通鈔票被認定為不再適合流通,並由新鈔取代
銀行業
香港的銀行業十分發達,滿街都是香港本地和世界各地銀行的分行。在1970年代,香港人就有「銀行多過米鋪」的說法來形容香港大街上銀行之多,意思是銀行的數目比賣米的店鋪還多。截至2008年年底,香港有143間持牌銀行、27間有限制牌照銀行和28間接受存款公司。此外,有88間外資銀行在香港設有代表辦事處,分行總數約1300間。這些外資銀行來自37個國家,其中71間是屬於全球最大的100間銀行。香港的銀行從事多方面的零售及批發銀行業務,如接受存款、貿易融資香港夜景
、公司財務、財資活動、貴重金屬買賣及證券經紀業務。
外匯市場
香港的外匯市場發展完善,買賣活躍,在全球外匯市場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於香港與海外其他外匯市場均有聯系,因此香港可全日24 小時與世界各地進行外匯買賣。根據國際結算銀行在2004 年進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調查,香港外匯市場的成交額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股票和債務市場
環球貿易大廈
以資本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截至2006 年5 月底,在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掛牌的上市公司有1144 間,資本市值總額達94,110 億元(12,065 億美元)。香港股票市場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 香港的債務市場已發展為亞太區內其中一個流通量最高的巿場。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於1990 年設立,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負責管理,為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私營機構發行的債務證券提供結算和託管服務。 在2006 年9 月,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的平均每日成交額為363 億港元。截至2006 年9 月底,未償還的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數額約為1,304 億港元。在2006 年上半年,私營機構發行的債務證券數額共達1,120億港元。
與內地的商貿往來
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香港飲用水和蔬菜、肉禽蛋的主要來源地。2009年,中港貿易佔香港整體貿易總值的46.5%。內地同時是香港轉口貨物的最主要來源地兼最大市場,香港有約90%的轉口貨物是來自內地或以內地為目的地。香港也是內地的金融和其他商業支援服務的中心,特別是南中國,為內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其他商業支援服務,例如銀行和融資、保險、運輸、會計,以及銷售推廣等。
『伍』 股市中常聽到的藍籌股、紅籌股具體是什麼意思
藍籌股,是指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證券市場上通常將那些經營業績較好,具有穩定且較高的現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紅籌股這一概念誕生於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場。是指在中國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帶有中國大陸概念 (主要指中資控股和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的股票。
『陸』 哪裡有中國在海外(香港、美國等)上市公司名錄怎樣區分股票的上市地點
中國上海股票代碼前兩位是60
深圳股票代碼前兩位是00
中國在海外 香港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index.shtml
中國在海外 美國http://tech.sina.com.cn/nasdaq/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