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激光雷達價格範圍目前在多少
機器人上的激光雷達目前國內技術還是比較成熟的,大致價格在千元級別,像國內的思嵐科技就比較知名,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下。
❷ 國產激光雷達廠家有哪些
本人整理了國內外各個領域知名的激光雷達公司,希望對你有幫助!
國內激光雷達公司產品概況
機器人領域激光雷達
機器人領域,目前所涉及的企業包括了國外的Sick 、Ibeo、Hokuyo、Trimble以及國內的思嵐科技、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北醒光子、玩智商、鐳神智能。在這眾多企業中,思嵐科技無論是從價格、壽命還是性能上來說都具有領先優勢,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已佔據80%左右的市場。
思嵐科技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專注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的公司,其核心研發團隊在激光雷達技術方面擁有豐富的研發和實踐經驗。目前共推出了3款激光雷達產品:RPLIDAR-A1、RPLIDAR-A2及RPLIDAR-A3。思嵐科技的激光雷達採用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光磁融合技術,大幅度降低噪音,並提升激光雷達的穩定性與使用壽命。支持SLAM演算法、每秒16,000的采樣頻率,高達0.33°(15hz情況)的角度解析度,再一次刷新了三角測距雷達的行業標准,甚至超過了某些工業TOF激光雷達的指標。同時也是業內最輕薄的激光雷達,能夠很大節省安裝空間,特別是對本身空間要求就很緊湊的服務機器人。
無人車領域激光雷達
說到無人車領域,業內人士都知道Velodyne 64線「大花盆」,它是自動駕駛的寵兒,HDL-32線、VLP-16線激光雷達也是原型車上的熱門激光雷達。
Velodyne成立於 1983 年,做了34年音響,是一家位於加州矽谷的技術公司。後來業務拓展至激光雷達等領域。Velodyne 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影響力最早來自於 2007 年 DARPA 無人車挑戰賽。當年獲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學和斯坦福大學使用的正是 Velodyne激光雷達。此後,該公司開發的激光雷達被谷歌、網路等涉及無人駕駛的公司廣泛使用。Velodyne的激光雷達給汽車提供了360度視圖,在地圖上呈現為3-D點「雲」。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車輛都能「看到」半徑為200米區域內的所有東西。這可以幫助到高速行駛的汽車檢測遙遠的未知的危險,從而避免車禍的發生。
無人機領域激光雷達
國內外專注於無人機激光雷達領域的公司主要有Trimble、Innoviz、Riegl、leica、速騰聚創、北醒光子、鐳神智能、北科天繪等。在這些企業中,生產規模最大的和研究能力最強的是Riegl公司,他向許多廠家提供了一系列無人機專用激光雷達。
Riegl是一家位於奧地利的激光測量系統公司,有著四十多年的激光產品研發製造經驗,是一家成熟、專業的三維激光產品企業,強大的技術實力,使得RIEGL激光測量產品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為用戶提供了眾多專業的解決方案。
AGV領域激光雷達
自各大電商巨頭在倉儲引用搬運機器人(AGV)搬運貨物後,國內搬運機器人迎來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快遞物流公司開始跟進大潮,倉儲智能管理時代已經來臨,在室內倉儲環境下,國內搬運機器人企業一般都是採用德國西克(Sick)571、西克(Sick)511和日本北陽(Hokuyo)UST20等激光雷達產品,以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SICK成立於1946年,是德國傳統感測器生產廠商,以工業感測器為主要業務,其中激光雷達部分主要為2D激光雷達,在AGV,港口,交通等領域有著豐富的使用經驗。而Hokuyo是日本本土最大的激光雷達廠商,產品絕大部分覆蓋室內短距中距市場,產品主要市場為Robot,AGV,虛擬屏幕等等,在國內無分公司,以授權代理商經營為主。
❸ 這家激光雷達初創公司即將借殼上市,估值超20億美元
Aeva激光雷達還將應用於汽車之外的領域
「我們希望Aeva不僅能應用在高度輔助或自動駕駛的車輛上,還能應用在許多應用中。」他說。
越來越多的設備,如蘋果的新iPadPro和iPhone12Pro,都配備了激光雷達感測器,以幫助實現增強現實(AR)等應用,在增強現實中,數字內容被覆蓋在現實世界上。
賽雷安說,然而,目前消費設備中的激光雷達感測器的有效射程約為5米。他說,Aeva相信它能在2024年前開發出有效射程為30米或更多的感測器。該公司希望將感測器的成本降至10美元左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單線激光雷達多少錢
以業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思嵐科技-來說,他們的單線激光雷達幾百至幾千元不等,主要看應用場景,如果是家用掃地機器人對測距要求會比較低,可以考慮選購幾百元的,如果在一些商用場景,像商場、園區、展會等,對測距范圍和抗干擾能力等會有更高要求,這時就需要選擇上千元級別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❺ 車載激光雷達概念股一覽 車載激光雷達概念股有哪些
萬集科技(87.95 -1.97%,診股)從2015年開始開發多線車載激光雷達,已形成了非常好的技術積累,有著較為穩定和較強實力的研發團隊,同時布局了未來的激光雷達技術路線。
永新光學(32.48 +1.12%,診股):在高性能車載鏡片加工、自動駕駛激光雷達鏡頭製造方面具有較好的技術競爭力,已實現相關產品的批量或小批量製造銷售。
中海達(8.55 +2.76%,診股):北斗+精準位置應用解決方案所涉及的衛星導航、光電、海洋聲吶、激光雷達、UWB超寬頻、高精度慣導等技術和產品在軍方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
(5)激光雷達股票代碼多少擴展閱讀
例如Velodyne基本放棄了中國市場。原因在於,激光雷達領域,Velodyne的產品已不是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的唯一選擇,中國的激光雷達公司包括禾賽、速騰、大疆、innovusion等公司的產品,成為了自動駕駛公司的選擇。
隨著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產業與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所需要的感測器「激光雷達」正日益受到整車製造商、自動駕駛廠商以及高精度地圖廠商的重視。國內廠商除了更便宜,技術支持也更及時,受到青睞。
❻ 激光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獲1.73億美元C輪融資
1月7日,激光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今日宣布完成C輪融資,由德國博世集團和光速聯合領投,美國安森美半導體、啟明創投、德同資本、新加坡Axiom等跟投,融資總額1.73億美金,是國內激光雷達行業最高的單筆融資記錄。
解讀:1.73億美元,這不僅是國內激光雷達公司單筆融資金額最大的一次,而且也創下了全球激光雷達公司單筆融資的最高記錄。在此之前,最大的兩筆融資是:Velodyne2016年獲得福特和網路聯合投資的1.5億美金,Innoviz在2019年3月份獲得招商資本和深創投聯合領投的1.7億美金。
禾賽於2013年成立於矽谷,2014年落戶上海。目前在中美兩地擁有兩個商務中心、兩個製造中心,和一座禾賽研究院,員工超過600名,在全球擁有專利布局364項。
禾賽於2017年發布第一款混合固態激光雷達Pandar40;2018年12月發布Pandar40P及Pandora40P升級版;2019年1月發布pandarGT3.0第三代固態激光雷達;2019年1月發布Pandar64線機械式激光雷達。目前,Pandar64已實現量產並穩定出貨。
當前,美國加州現有的數十家獲得無人車公開道路測試牌照的高科技公司中,超過1/2已經是禾賽的付費客戶。禾賽在2018年5月完成網路和光速中國領投的2.5億元B輪融資,目前,網路和紅旗合作的Robotaxi項目上使用的就是禾賽的激光雷達。
2019年8月,禾賽被Velodyne起訴,後者稱前者侵犯了其知識產權。博世在此時投資禾賽科技,可能禾賽跟Velodyne的官司已經和解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Velodyne推出新款固態激光雷達 支持L2至L5,價格將低至500美元
車東西
編|六毛
據外媒FutureCar報道,激光雷達龍頭企業Velodyne推出了名為VelarrayH800的新型固態激光雷達。
固態激光雷達VelarrayH800的最大探測距離為200米,水平視場角為120°,垂直視場角為15°。支持L2級到L5級自動駕駛(也就是說支持實現ADAS和高等級自動駕駛)。由於採用了緊湊型設計,VelarrayH800能夠被安裝在汽車的擋風玻璃後方或前保險杠上。
Velodyne表示,該公司將以不到500美元(約合人民幣3288元)的價格量產這款產品。
一、Velodyne推出千元級固態激光雷達專為汽車設計
根據來自國外媒體FutureCar的消息,固態激光雷達VelarrayH800是Velodyne專門為汽車設計的一款感測器產品。它使用了Velodyne的微型激光雷達陣列結構(MLA),將長距感知與寬視野特性結合,以此來實現安全導航、幫助車輛規避碰撞。
參數性能方面,VelarrayH800的最大探測距離為200米,擁有120°的水平視場角和15°的垂直視場角,在山丘和彎道等場景下也能工作。
在具體功能上,VelarrayH800可以幫助車企實現ADAS以及高等級自動駕駛,支持L2至L5。
此外,VelarrayH800採用了緊湊型設計,而這使得車企可以把它安裝在擋風玻璃後面,或者安裝在前保險杠上。相比於把激光雷達頂在「頭上」,較小的激光雷達也能讓自動駕駛汽車看起來美觀不少。
Velodyne希望能以低於500美元的價格,實現這款激光雷達產品的規模化量產。對於苦「價格」久矣的汽車製造商和自動駕駛公司們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二、1983年成立Velodyne如今已登陸紐交所
對於自動駕駛公司來說,Velodyne是一家非常重要的激光雷達供應商。
Velodyne成立於1983年,彼時它還是一家生產低音揚聲器的公司。2005年,Velodyne作為VelodyneAcoustics的一部分,開始著手研發激光雷達技術。
該公司創始人DavidHall曾在2005年發明實時環視激光雷達系統。而這個發明幾乎顛覆了人們當時對汽車自動駕駛和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的認知。
2015年,Velodyne從VelodyneAcoustics中獨立出來,成為專注於激光雷達研發和銷售的獨立公司。
2009年穀歌開始研究自動駕駛汽車時,曾選擇Velodyne做自己的激光雷達供應商。
今年7月3日,Velodyne發布公告,表示已經和美股上市公司GRAF(GrafInstrialCorp)達成協議,Velodyne將並入該公司以實現借殼上市。現如今,Velodyne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VLDR」。
結語:激光雷達量產步伐加快
在過去的幾年裡,激光雷達已經成為大多數自動駕駛汽車不可或缺的感測器硬體。但受限於價格等因素,激光雷達量產上車的步伐一直處於緩慢推進的狀態。
現在,隨著越來越多公司開始推出價格相對低廉的產品,激光雷達落地的步伐也在加快。事實上,在Velodyne之前,LuminarTechnologies和Aeva兩家公司也曾被報道,將發布價格低於500美元(約合人民幣3288元)的激光雷達產品。
除此之外,就Velodyne的VelarrayH800來看,它作為固態激光雷達,相比於機械式激光雷達大概率也將擁有更高的穩定性和更長的使用壽命。激光雷達產業前景可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華為激光雷達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
概念股主要有巨星科技、中海達。
1、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444,證券簡稱「巨星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中高檔手工具、電動工具等工具五金產品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是國內工具五金行業規模最大、技術最高和渠道優勢最強的龍頭企業之一。是亞洲最大、世界排名前六名的手工具企業。
2、中海達是專業從事GNSS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公司,公司成立於1999年,核心團隊具有二十多年GNSS產品研發、技術應用、市場服務經驗,年產值達兩個億;在全國建有30家技術服務機構及遍布全國各地的銷售網路。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透露,華為在武漢有一個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總計有1萬多人,該中心就正在研發激光雷達技術。
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激光雷達。未來計劃將激光雷達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約1390元人民幣),甚至是100美元(約695元人民幣)。
實際上,華為也在激光雷達業務中有巨大的投入。華為在武漢有一個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總計有1萬多人,該中心正在研發激光雷達技術,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激光雷達,但華為並非是上市公司。
(8)激光雷達股票代碼多少擴展閱讀
華為在武漢有一個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總計有1萬多人,該中心就正在研發激光雷達技術,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激光雷達。未來計劃將激光雷達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約1390元人民幣),甚至是100美元(約695元人民幣)。
在無人駕駛領域,激光雷達是其關鍵技術之一。考慮到新基建及5G部署得較快,這塊細分市場的需求也將可能持續放大。A股相關概念股主要有巨星科技、中海達等。
❾ 激光雷達上市公司有哪些
激光雷達上市公司有以下幾個:
1、中海達:北斗+精準位置應用解決方案所涉及的衛星導航、光電、海洋聲吶、激光雷達、UWB超寬頻、高精度慣導等技術和產品在軍方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
2、萬集科技:從2015年開始開發多線車載激光雷達,已形成了非常好的技術積累,有著較為穩定和較強實力的研發團隊,同時布局了未來的激光雷達技術路線。
3、永新光學:在高性能車載鏡片加工、自動駕駛激光雷達鏡頭製造方面具有較好的技術競爭力,已實現相關產品的批量或小批量製造銷售。
4、巨星科技:在2019年年報中提到,未來公司將全力發展激光測量領域,包括進一步研發完善激光測量產品線,加大整合國內外激光測量產品產能,打造全球最大的激光測量產品生產製造基地;利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手段,完善激光雷達及感測器融合,加速激光雷達產品的市場推廣和客戶認知。
(9)激光雷達股票代碼多少擴展閱讀:
3D激光雷達具有測距精度高,方向性強,響應快,不受地面雜波影響等優勢,被視為現階段實現無人駕駛最有效的路徑。由於最初多用於軍工領域,激光雷達並不被人所了解。
在谷歌無人駕駛應用世界領先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的64線激光雷達產品後,激光雷達一戰成名,成為無人駕駛的核心技術之一,針對激光雷達的整個市場也被資本所挖掘。
有消息稱,網路已與VelodyneLiDAR(Velodyne剛成立的激光雷達公司)達成投資意向,而在2017年11月16日的網路世界大會上,李彥宏表示,預計2018年7月,網路與金龍客車合作生產的無人駕駛小巴車將實現量產。
此外,網路也與江淮、北汽等合作夥伴聯合推出更多款車型的無人駕駛汽車。據推測,網路投資VelodyneLiDAR的首要目的,是服務於自動駕駛量產。
權威分析機構IHSMarkit在報告中指出,到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會達到2100萬輛,按照單台無人駕駛汽車需配備4個16線3D激光雷達(單價5000美元,系統全套2.5萬美元)來計算,到時激光雷達市場空間將超百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