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IMJL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中國太保股票分析圖 2025-07-19 15:52:33
星網銳捷股票代碼多少 2025-07-19 15:37:22

IMJL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1-08-30 06:12:07

① 什麼是IM

定義
InstantMessaging(實時傳訊)的縮寫是IM,這是一種可以讓使用者在網路上建立某種私人聊天室(chatroom)的實時通訊服務。大部分的即時通訊服務提供了狀態信息的特性——顯示聯絡人名單,聯絡人是否在線及能否與聯絡人交談。目前在互聯網上受歡迎的即時通訊軟體包括QQ、MSN Messenger、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NET Messenger Service、Jabber、ICQ等。

通常IM服務會在使用者通話清單(類似電話簿)上的某人連上IM時發出訊息通知使用者,使用者便可據此與此人透過互聯網開始進行實時的通訊。除了文字外,在頻寬充足的前提下,大部分IM服務事實上也提供視訊通訊的能力。實時傳訊與電子郵件最大的不同在於不用等候,不需要每隔兩分鍾就按一次「傳送與接收」,只要兩個人都同時在線,就能像多媒體電話一樣,傳送文字、檔案、聲音、影像給對方,只要有網路,無論對方在天涯海角,或是雙方隔得多遠都沒有距離。
互聯網的歷史總顯得具有不可思議的戲劇性:1996年,4位以色列人發明了IM的鼻祖——ICQ「壞小子」,那時它只是一個主要搞網上尋呼的「小玩意」;1998年,騰訊研發團隊為QQ用戶突破100人而「興奮不已」;2000年前後,業內傳馬化騰打算把QQ作價100萬賣給深圳電信,但深圳電信卻不要。到2005年騰訊卻成為中國收入前三名的互聯網公司,而與騰訊一樣做即時通訊的朗瑪UC,依靠市場份額和用戶數排名第二的優勢,被新浪收購後換來了3600萬美元的現金和股票。

中國即時通訊歷史
說起中國即時通訊的歷史,不得不提馬化騰,這個戴著眼鏡、溫文爾雅的年輕人。1998年的騰訊創始人馬化騰還是個睡沙發、吃盒飯的總裁,當他與另兩個「元老」一起擠在深圳賽格科技園4樓一間幾十平方米的小廠房辦公時,他的名片上甚至從來都不敢印「總經理」的頭銜,而只印著「工程師」字樣——馬化騰當時的惟一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來;他更沒想到僅5年之後,他因此就一夜之間成了身價8億港元的富豪。

聊天其實一直是網民們上網的主要活動之一,只不過,當時網上聊天的主要工具只有聊天室。即時通訊的出現並不像後來所描寫的「很自然地崛起」,出身於著名尋呼企業潤訊的馬化騰最初做的只是與尋呼業相關的ICQ軟體。只是當電信尋呼、聯通尋呼、潤迅尋呼等大尋呼企業都用上了這種網路尋呼機,給馬化騰他們賺來了第一桶金後,騰訊才瞄上了在國外正熱的互聯網產業。1999年,騰訊正式提供互聯網的即時通訊服務。

其實新浪在這個領域也可以說是先行者,早在1999年,新浪就推出了一款IM工具叫Sinapager,當時這款工具的功能應該說已經很強大了,比騰訊的QQ毫不遜色,而且當時用戶群並不少。只是新浪當時沒有那麼專注於IM領域上。

從前,並沒有多少人認為即時通訊會有多大出路,因為這種需要隨時在網上的聊天工具一直受制於互聯網的撥號上網。這導致QQ用戶數一增加就要不斷擴充伺服器,馬化騰甚至都堅持不下去了,一度決定將QQ賣掉。只是買家深圳電信數據局准備出60萬元,而馬化騰堅持要賣100萬元,最終因為價格無法達成一致,最終談判告終。

但是,當馬化騰在2003年第一次進入「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九十九名,騰訊宣布QQ同時在線人數達到492萬,這個互聯網業開始為即時通訊沸騰。

先是網易開始發力,在北京推出了新版的即時通訊軟體網易泡泡2004;然後是新浪花3600萬美元收購已有巨大用戶群的UC,加上搜狐在2004年初推出的即時通訊軟體「搜Q」的奮力一搏,以及微軟的MSN也進入中國插一腳。門戶網站們顯然希望能夠通過自己長久以來累積的用戶忠誠度在該領域有所作為。一時之間,即時通訊與搜索引擎一起,成了最熱門的互聯網領域。以至於在即時通訊軟體上做一些插件的增值服務公司也層出不窮。

客觀上來說電信運營商對帶寬投入的大幅增長導致互聯網的更普及是即時通訊繁榮的物質基礎;而幾個門戶網站紛紛選擇發力即時通訊市場,不僅僅是簡單地給自己補課,更是促進了即時通訊的普及。

「中國即時通訊市場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並不是說誰可以把QQ幹掉,QQ依然會佔領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絕對不是像現在這樣的一家獨大的壟斷性份額。我認為這個時間很快就會來臨,或許就在今年底或明年。」前雅虎中國總裁周鴻禕曾如此充滿期望。

2005年Ebay以數億美金的代價收購了做語音即時通訊軟體的Skype,此時Skype並沒有實現盈利。之前,搜索引擎巨頭Google也開發了自己的語音即時通訊聊天工具Google Talk。國際巨頭的動作預示著,即時通訊公司正在向多元化經營和語音通訊的方向發展。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中國,只不過故事的版本有了變化。2004年微軟的MSN進中國時,簽下了數家做內容的網站進行門戶式的擴張;而騰訊則公開宣布要靠即時通訊多年積攢的用戶數做基礎,向門戶和C2C電子商務方向進軍。新浪的UC則在向視頻增值服務的方向向前發展。即時通訊產業的明天同樣充滿了變數。

現階段中國流行IM
1、Jabber
Jabber是一個以XML為基礎,跨平台、開放原始碼,且支持SSL加密技術之實時通訊協議,Jabber的開放式架構,讓世界各地都可以擁有Jabber的伺服器,不再受限於官方。不僅如此,一些Jabber的愛好者,還盡心研發出Jabber的協議轉換程序,讓Jabber使用者 還能與其它實時通訊程序之使用者交談,這是其它知名實時通訊軟體皆無法做到的喔!

2、IRC
IRC是InternetRelayChat的縮寫, 一般說來,他就是多人在線實時交談系統。也就是一個以交談為基礎的系統。在IRC之中,可以好幾個人加入某個相同的頻道,來討論相同的主 題,這樣的頻道,我們稱之為channel,當然,一個人可以加入不只一個頻道,這點與News的特色是非常類似的。IRC是由芬蘭的 JarkkoOikarinen在80(1988)年代的晚期所發展的,起初的目的,是要讓他的布告欄(bulletinboard)使用者除了可以看文件之外,還可以做在線實時的討論。當然,他非常的迷人,特別是當IRC被用來報導現實生活的Gulf戰爭(1991年)之後,IRC就有慢慢分家的趨勢。到如今,IRC已經是一個與布告欄脫離的獨立系統。至今,已經有超過60個的國家使用這套系統。

3、ICQ
ICQ的意思是(ISeekYou) 。1996年7月,四個以色列年青人,YairGoldfinger(26歲)、ArikVardi(27歲)、SefiVigiser(25歲)、AmnonAimr(24歲),在使用網際網路時,深感實時和朋友聯絡十分不便,於是為了在Internet上建立一個實時的連絡方式,而成立了Mirabilis公司。 1996年11月 ,第一版ICQ產品在Internet上發表。立刻被網友們接受,然後就像傳道一樣,一傳十,十傳百的在網友間互相介紹這樣產品。由於反映出奇的好,創造了一個剛成立不久的公司,在Internet歷史上,就擁有最大下載率。 到了1997年5月就有85萬個使用者注冊,在一年半後,就有1140萬個使用者注冊,其中有600萬人有在使用ICQ,每天還有將近6萬人進行注冊。大商人看準了人潮便是商機,所以在1998年6月,美國知網路服務公司AmericanOnline(簡稱AOL)公司看準了這個一千多萬的人潮,花了4億美金,收購了研發ICQ的以色列Mirabilis軟體公司,這個記錄創下了網路發展史上的另一個奇跡。 2000年9月,ICQ2000b正式版本終於推出。
ICQ的缺點,是在MSN出現之後,沒有跟上MSN的腳步,例如在表情符號的加入。

4、MSN
MSN是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縮寫。目前最新的中文版是9.0Beta,MSN功能可以聊天,使用電子郵件,傳送數據...等。

5、QQ
1998年11月12曰,馬化騰和他大學時的同班同學張志東正式注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當時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拓展無線網路尋呼系統。在公司成立當初要業務是為尋呼台建立網上尋呼系統,這種針對企業或單位的軟體開發工程可以說是幾乎所有中小型網路服務公司的最佳選擇。
1997年,馬化騰接觸到了ICQ並成為它的用戶,他親身感受到了ICQ的魅力,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一是英文界面,二是在使用操作上有相當的難度,這使得ICQ在國內使用的雖然也比較廣,但始終不是特別普及,大多局限於"網蟲"級的高手裡。 馬化騰和他的夥伴們一開始想的是開發一個中文ICQ的軟體,然後把它賣給有實力的企業,騰訊當時並沒有想過自己經營需要投入巨大資金而又掙不了錢的中文ICQ。當時是因為一家大企業有意投入較大資金到中文ICQ領域,騰訊也寫了項目建設書並且已經開始著手開發設計OICQ,到投標的時候,騰訊公司沒有中標,於是騰訊決定自己做OICQ。 要知道,當時騰訊給OICQ標的價格才僅僅為三十多萬而已。 到後來騰訊開始迅速發展的時候,馬化騰十分合時宜的說,"我們需要自己的中文網路軟體,我們需要自己的ICQ!",但事實上,騰訊推出OICQ純屬是一個偶然,如果那家大企業沒打算投入資金到中文ICQ領域,也就不會有OICQ,如果騰訊公司中了標,也就不會有騰訊的OICQ,騰訊的成功某種程度上說一半是運氣,一半是實力。

6.網路IM
2008年2月29日,各大技術類網站都發表消息,傳聞已久的網路IM軟體終於開始了內測!IM名字確定為「網路Hi」,隨著內測的開始,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網路官方並未自行公布細節。根據各大網站的資料分析,由於內測的關系,安裝後暫時只能看看其安裝目錄的文件以及界面。安裝文件不大,只有5.24M,安裝目錄的文件也不多,表情有58個,頭像有28個(包括6個群頭像)。
網路Hi是一款集文字消息、音視頻通話、文件傳輸等功能的即時通訊軟體,通過它您可以方便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並隨時與好友聯絡感情。
同時有新聞表示,網路hi暫時處於內測階段,沒有提供外網下載。

網路IM的出世,就目前而言即時通訊市場不會被立刻改變格局,對騰訊QQ和MSN而言一年內暫時不會有很大的沖擊力。雖然如此,但騰訊和MSN也面臨著未來網路IM發展壯大的威脅。而本人觀點,網路推出IM目的在於為網路進軍C2C市場做出提前准備, IM作為電子商務最有效的一種溝通工具,網路自然不可能使用其他企業的產品作為用戶交流工具。另外還有一個推出IM的原因,那就是強化網路社區、網路貼吧用戶群體的穩定性。粘性用戶基礎的建設也就是目前內測的「網路HI」即時通訊產品可以達到串聯產品,整合用戶的作用。如此一來,網路用戶群體可以通過「網路HI」自由切換網路空間,網路貼吧,網路搜索來完成產品一系列的運作,達到活躍與互動。

② imgl是什麼股票

目前我國的股票市場上沒有你說的這家公司的股票上市交易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③ yahoo im 怎麼用

雅虎通是雅虎開發的聊天軟體,功能包括:語音聊天:聊天不必打電話。只要你的電腦有連接麥克風和喇叭,即可和朋友暢談對話。多方會談:大家一起聊。同時和兩個以上的朋友對談聊天或傳送文字信息。好友清單:看看誰在線上。朋友上線馬上得知並可立即交談。
雅虎通
傳送即時信息:與朋友聊天的新方式。比電子郵件要快,比電話還便宜。行事歷中設定的約會或待辦事項都可設定透過Messenger自動提醒,再也不怕錯過重要的事情。支持防火牆:在公司防火牆內也能正常使用。
1、效率手冊插件,重要事宜提前通知;
2、雅虎郵箱、股票插件,聊天同時即可了解郵件、股市變化;
3、文件傳輸功能的人機界面優化,包括保存文件路徑記憶、自動打開接收文件夾;
4、登錄界面的人性化設計,支持用戶選擇登錄後的狀態;
5、頭像設置,增加通過搜索圖片設置個人頭像功能;
6、索要對方圖片,一鍵點擊即可實現自動發出或接受頭像照片共享要求;
7、個人簽名檔的狀態管理,選擇和刪除簽名檔;
8、通過雅虎通就能以登錄狀態進入好友雅虎空間或進入給好友發郵件頁面;
9、聊天記錄管理,默認保存用戶所有聊天記錄;
10、查找好友功能整合,簡化了查找已知ID好友和實時在線網友的操作流程;
11、優化了表情圖標,心情表示更加溫馨、可愛、詼諧、幽默;
12、報告垃圾信息功能,收到陌生人信息可選擇作為垃圾信息屏蔽或添加為好友。

④ 中星微電子有在滬深或香港上市嗎股票代碼是多少

11月15日,中星微電子宣布在納斯達克市場首次公開發行8,697,063股美國存托股票,發行價格為每股10美元,股票代碼為VIMC。本次上市包括由中星微電子發行的6,750,000股美國存托股票以及由現有股東賣出的1,947,063張美國存托股票。
中星微電子董事長稱未來3-5年內回歸A股

⑤ 什麼是IM

InstantMessaging(即時通訊,實時傳訊)的縮寫是IM,這是一種可以讓使用者在網路上建立某種私人聊天室(chatroom)的實時通訊服務。大部分的即時通訊服務提供了狀態信息的特性——顯示聯絡人名單,聯絡人是否在線及能否與聯絡人交談。目前在互聯網上受歡迎的即時通訊軟體包括網路hi、QQ、MSN Messenger、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NET Messenger Service、Jabber、ICQ等。

通常IM服務會在使用者通話清單(類似電話簿)上的某人連上IM時發出訊息通知使用者,使用者便可據此與此人透過互聯網開始進行實時的通訊。除了文字外,在頻寬充足的前提下,大部分IM服務事實上也提供視訊通訊的能力。實時傳訊與電子郵件最大的不同在於不用等候,不需要每隔兩分鍾就按一次「傳送與接收」,只要兩個人都同時在線,就能像多媒體電話一樣,傳送文字、檔案、聲音、影像給對方,只要有網路,無論對方在天涯海角,或是雙方隔得多遠都沒有距離。
互聯網的歷史總顯得具有不可思議的戲劇性:1996年,4位以色列人發明了IM的鼻祖——ICQ「壞小子」,那時它只是一個主要搞網上尋呼的「小玩意」;1998年,騰訊研發團隊為QQ用戶突破100人而「興奮不已」;2000年前後,業內傳馬化騰打算把QQ作價100萬賣給深圳電信,但深圳電信卻不要。到2005年騰訊卻成為中國收入前三名的互聯網公司,而與騰訊一樣做即時通訊的朗瑪UC,依靠市場份額和用戶數排名第二的優勢,被新浪收購後換來了3600萬美元的現金和股票。

中國即時通訊歷史
說起中國即時通訊的歷史,不得不提馬化騰,這個戴著眼鏡、溫文爾雅的年輕人。1998年的騰訊創始人馬化騰還是個睡沙發、吃盒飯的總裁,當他與另兩個「元老」一起擠在深圳賽格科技園4樓一間幾十平方米的小廠房辦公時,他的名片上甚至從來都不敢印「總經理」的頭銜,而只印著「工程師」字樣——馬化騰當時的惟一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來;他更沒想到僅5年之後,他因此就一夜之間成了身價8億港元的富豪。

聊天其實一直是網民們上網的主要活動之一,只不過,當時網上聊天的主要工具只有聊天室。即時通訊的出現並不像後來所描寫的「很自然地崛起」,出身於著名尋呼企業潤訊的馬化騰最初做的只是與尋呼業相關的ICQ軟體。只是當電信尋呼、聯通尋呼、潤迅尋呼等大尋呼企業都用上了這種網路尋呼機,給馬化騰他們賺來了第一桶金後,騰訊才瞄上了在國外正熱的互聯網產業。1999年,騰訊正式提供互聯網的即時通訊服務。

其實新浪在這個領域也可以說是先行者,早在1999年,新浪就推出了一款IM工具叫Sinapager,當時這款工具的功能應該說已經很強大了,比騰訊的QQ毫不遜色,而且當時用戶群並不少。只是新浪當時沒有那麼專注於IM領域上。

從前,並沒有多少人認為即時通訊會有多大出路,因為這種需要隨時在網上的聊天工具一直受制於互聯網的撥號上網。這導致QQ用戶數一增加就要不斷擴充伺服器,馬化騰甚至都堅持不下去了,一度決定將QQ賣掉。只是買家深圳電信數據局准備出60萬元,而馬化騰堅持要賣100萬元,最終因為價格無法達成一致,最終談判告終。

但是,當馬化騰在2003年第一次進入「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九十九名,騰訊宣布QQ同時在線人數達到492萬,這個互聯網業開始為即時通訊沸騰。

先是網易開始發力,在北京推出了新版的即時通訊軟體網易泡泡2004;然後是新浪花3600萬美元收購已有巨大用戶群的UC,加上搜狐在2004年初推出的即時通訊軟體「搜Q」的奮力一搏,以及微軟的MSN也進入中國插一腳。門戶網站們顯然希望能夠通過自己長久以來累積的用戶忠誠度在該領域有所作為。一時之間,即時通訊與搜索引擎一起,成了最熱門的互聯網領域。以至於在即時通訊軟體上做一些插件的增值服務公司也層出不窮。

客觀上來說電信運營商對帶寬投入的大幅增長導致互聯網的更普及是即時通訊繁榮的物質基礎;而幾個門戶網站紛紛選擇發力即時通訊市場,不僅僅是簡單地給自己補課,更是促進了即時通訊的普及。

「中國即時通訊市場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並不是說誰可以把QQ幹掉,QQ依然會佔領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絕對不是像現在這樣的一家獨大的壟斷性份額。我認為這個時間很快就會來臨,或許就在今年底或明年。」前雅虎中國總裁周鴻禕曾如此充滿期望。

2005年Ebay以數億美金的代價收購了做語音即時通訊軟體的Skype,此時Skype並沒有實現盈利。之前,搜索引擎巨頭Google也開發了自己的語音即時通訊聊天工具Google Talk。國際巨頭的動作預示著,即時通訊公司正在向多元化經營和語音通訊的方向發展。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中國,只不過故事的版本有了變化。2004年微軟的MSN進中國時,簽下了數家做內容的網站進行門戶式的擴張;而騰訊則公開宣布要靠即時通訊多年積攢的用戶數做基礎,向門戶和C2C電子商務方向進軍。新浪的UC則在向視頻增值服務的方向向前發展。即時通訊產業的明天同樣充滿了變數。

現階段中國流行IM
1、Jabber
Jabber是一個以XML為基礎,跨平台、開放原始碼,且支持SSL加密技術之實時通訊協議,Jabber的開放式架構,讓世界各地都可以擁有Jabber的伺服器,不再受限於官方。不僅如此,一些Jabber的愛好者,還盡心研發出Jabber的協議轉換程序,讓Jabber使用者 還能與其它實時通訊程序之使用者交談,這是其它知名實時通訊軟體皆無法做到的喔!

2、IRC
IRC是InternetRelayChat的縮寫, 一般說來,他就是多人在線實時交談系統。也就是一個以交談為基礎的系統。在IRC之中,可以好幾個人加入某個相同的頻道,來討論相同的主 題,這樣的頻道,我們稱之為channel,當然,一個人可以加入不只一個頻道,這點與News的特色是非常類似的。IRC是由芬蘭的 JarkkoOikarinen在80(1988)年代的晚期所發展的,起初的目的,是要讓他的布告欄(bulletinboard)使用者除了可以看文件之外,還可以做在線實時的討論。當然,他非常的迷人,特別是當IRC被用來報導現實生活的Gulf戰爭(1991年)之後,IRC就有慢慢分家的趨勢。到如今,IRC已經是一個與布告欄脫離的獨立系統。至今,已經有超過60個的國家使用這套系統。

3、ICQ
ICQ的意思是(ISeekYou) 。1996年7月,四個以色列年青人,YairGoldfinger(26歲)、ArikVardi(27歲)、SefiVigiser(25歲)、AmnonAimr(24歲),在使用網際網路時,深感實時和朋友聯絡十分不便,於是為了在Internet上建立一個實時的連絡方式,而成立了Mirabilis公司。 1996年11月 ,第一版ICQ產品在Internet上發表。立刻被網友們接受,然後就像傳道一樣,一傳十,十傳百的在網友間互相介紹這樣產品。由於反映出奇的好,創造了一個剛成立不久的公司,在Internet歷史上,就擁有最大下載率。 到了1997年5月就有85萬個使用者注冊,在一年半後,就有1140萬個使用者注冊,其中有600萬人有在使用ICQ,每天還有將近6萬人進行注冊。大商人看準了人潮便是商機,所以在1998年6月,美國知網路服務公司AmericanOnline(簡稱AOL)公司看準了這個一千多萬的人潮,花了4億美金,收購了研發ICQ的以色列Mirabilis軟體公司,這個記錄創下了網路發展史上的另一個奇跡。 2000年9月,ICQ2000b正式版本終於推出。
ICQ的缺點,是在MSN出現之後,沒有跟上MSN的腳步,例如在表情符號的加入。

4、MSN
MSN是Windows Live Messenger的縮寫。目前最新的中文版是9.0Beta,MSN功能可以聊天,使用電子郵件,傳送數據...等。

5、QQ
1998年11月12曰,馬化騰和他大學時的同班同學張志東正式注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當時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拓展無線網路尋呼系統。在公司成立當初要業務是為尋呼台建立網上尋呼系統,這種針對企業或單位的軟體開發工程可以說是幾乎所有中小型網路服務公司的最佳選擇。
1997年,馬化騰接觸到了ICQ並成為它的用戶,他親身感受到了ICQ的魅力,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一是英文界面,二是在使用操作上有相當的難度,這使得ICQ在國內使用的雖然也比較廣,但始終不是特別普及,大多局限於"網蟲"級的高手裡。 馬化騰和他的夥伴們一開始想的是開發一個中文ICQ的軟體,然後把它賣給有實力的企業,騰訊當時並沒有想過自己經營需要投入巨大資金而又掙不了錢的中文ICQ。當時是因為一家大企業有意投入較大資金到中文ICQ領域,騰訊也寫了項目建設書並且已經開始著手開發設計OICQ,到投標的時候,騰訊公司沒有中標,於是騰訊決定自己做OICQ。 要知道,當時騰訊給OICQ標的價格才僅僅為三十多萬而已。 到後來騰訊開始迅速發展的時候,馬化騰十分合時宜的說,"我們需要自己的中文網路軟體,我們需要自己的ICQ!",但事實上,騰訊推出OICQ純屬是一個偶然,如果那家大企業沒打算投入資金到中文ICQ領域,也就不會有OICQ,如果騰訊公司中了標,也就不會有騰訊的OICQ,騰訊的成功某種程度上說一半是運氣,一半是實力。

6.網路IM
2008年2月29日,各大技術類網站都發表消息,傳聞已久的網路IM軟體終於開始了內測!IM名字確定為「網路Hi」,隨著內測的開始,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網路官方並未自行公布細節。根據各大網站的資料分析,由於內測的關系,安裝後暫時只能看看其安裝目錄的文件以及界面。安裝文件不大,只有5.24M,安裝目錄的文件也不多,表情有58個,頭像有28個(包括6個群頭像)。
網路Hi是一款集文字消息、音視頻通話、文件傳輸等功能的即時通訊軟體,通過它您可以方便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並隨時與好友聯絡感情。
同時有新聞表示,網路hi暫時處於內測階段,大家可以到(http://im..com)上申請。

網路IM的出世,就目前而言即時通訊市場不會被立刻改變格局,對騰訊QQ和MSN而言一年內暫時不會有很大的沖擊力。雖然如此,但騰訊和MSN也面臨著未來網路IM發展壯大的威脅。而本人觀點,網路推出IM目的在於為網路進軍C2C市場做出提前准備, IM作為電子商務最有效的一種溝通工具,網路自然不可能使用其他企業的產品作為用戶交流工具。另外還有一個推出IM的原因,那就是強化網路社區、網路貼吧用戶群體的穩定性。粘性用戶基礎的建設也就是目前內測的「網路HI」即時通訊產品可以達到串聯產品,整合用戶的作用。如此一來,網路用戶群體可以通過「網路HI」自由切換網路空間,網路貼吧,網路搜索來完成產品一系列的運作,達到活躍與互動。

7.imo
imo-(imoffice)是一個面向企業(含組織)的、可管理的、高度安全的、企業專屬的網路通訊和辦公經營平台,功能包括:電子傳真、企業簡訊、在線商機、海量企業庫查詢、精準營銷服務、視頻會議室、在線ERP、移動IP等等成熟專業的在線應用,為企業構建專屬的通信、辦公、經營空間——互聯網即時通訊辦公室。

其他含義
1.
Inction Motor的縮寫,是感應電機的意思。
感應電機是一種交流電機,主要作為電動機用,也叫非同步電機。感應電機運行時,在氣隙中的旋轉磁場和轉子繞組之間存在相對運動,依靠電磁感應作用使轉子繞組中感應電流,產生電磁轉矩,從而實現機電能量轉換。
其主要特點是轉子電流是靠電磁感應作用而產生的,轉速和旋轉磁場的轉速之間總是存在差異。
感應電機結構簡單,製造容易,運行可靠,價格低廉,堅固耐用,可由通用變頻器驅動,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如中小型軋鋼設備、機床、起重機、鼓風機、水泵、輕工機械和農副業加工設備、家用電器、醫療器械等場合都是用感應電機來拖動的。

2.
intramuscular
3.
indivial medley 個人韻律
4.
impulse molation 【無】脈波調變

IM的行業應用
個人IM
個人IM,主要是以個人(自然)用戶使用為主,開放式的會員資料,非贏利目的,方便聊天、交友、娛樂,如QQ、雅虎通、網易POPO、新浪UC、網路HI、盛大圈圈、移動飛信(PC版)等。此類軟體,以網站為輔、軟體為主,免費使用為輔、增值收費為主。
商務IM
此處商務泛指買賣關系為主。商務IM,以阿里旺旺貿易通、阿易旺旺淘寶版、惠聰TM、QQ(拍拍網,使QQ同時具備商務功能)、TQ(抓客戶為主,包括此類IM軟體)、MSN、SKYPE。
商務IM的主要功用,是實現了尋找客戶資源或便於商務聯系,以低成本實現商務交流或工作交流。此類以中小企業、個人實現買賣為主,外企方便跨地域工作交流為主。
企業IM
企業IM,一種是以企業內部辦公為主,建立員工交流平台;另一種是以即時通訊為基礎、系統整合、邊緣功能,如企業通火炬版。
由於企業對信息類軟體的需求還在「探索」與「嘗試」階段,所以會導致很多系統不能「互通」,這也成了IM軟體的一個使命。當信息軟體被廣泛使用之後,「互通」介面具備否,將被作為軟體被選用的重要條件。
行業IM
主要局限於某些行業或領域使用的IM軟體,不被大眾所知,如盛大圈圈,主要在游戲圈內小范圍使用。
也包括行業網站所推出的IM軟體,如化工網或類似網站推出的IM軟體。
行業IM軟體,主要依賴於購買或定製軟體。使用單位,一般不具備開發能力。
泛IM
一些軟體帶有IM軟體的基本功能,但以其它使用為主,如視頻會議。
泛IM軟體,對專一的IM軟體是一大競爭與挑戰。

⑥ 深圳摩天高新集團股票代碼

熱心網友
2018-11-17

謝萬成梁嬋娟空殼公司空手套白狼詐騙集資,有關部門必須嚴查作假上市集資詐騙犯罪,謝萬成梁嬋娟詐騙集資嚴查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