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常德工業的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時德時代股票代碼 2025-07-09 13:53:31
浙i江新農股票代碼 2025-07-09 11:47:11

常德工業的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1-09-09 19:08:17

① 常德股票開戶

只要一個身份證和人民幣就可以了。

② 常德的中聯重科是個什麼企業 介紹下 謝謝

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聯重科」,股票代碼000157),創建於1992年,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國工程機械裝備製造龍頭企業,全國首批103家創新型試點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建築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製造。公司注冊資本7.605億元,年產值、銷售收入均過100億元,員工16000多人。200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6億元,利潤總額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和99%;出口額同比增長300%以上。
中聯重科在國內的生產經營基地跨湖南長沙、常德、益陽以及上海、陝西、廣東等地,現已形成八個產業園區,即中聯科技園、麓谷工業園、泉塘工業園、常德灌溪工業園、望城工業園、益陽沅江工業園、上海工業園、陝西渭南工業園,總面積近300萬平方米,擁有國際一流的超大型鋼結構廠房、現代化的加工設備和自動化生產線,擁有覆蓋全國、延伸海外的完備的銷售網路,強大的服務體系。公司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獲得德國萊茵T�0�5V認證,在國內建築機械行業率先按照歐盟標准推行產品CE認證,並獲得俄羅斯GOST認證、韓國安全認證。
中聯重科自成立以來以每年平均60%以上的增長速度發展,生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3大系列、450多個品種的主導產品、產品類別超過同行業任何一家國際知名企業,「中聯」商標被認定「中國馳名商標」,多個系列產品獲為中國免檢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暢銷包含港澳地區的國內市場,並遠銷海外,深受用戶青睞。中聯重科在2007年全球工程機械排名第19位;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利潤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綜合績效排名前列;進入「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機械工業50強」;連續多年被評為「最具成長性」企業、最具影響力企業、全國用戶滿意企業;被評為中國機械工業現代化管理進步示範企業;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十強、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等獎項和榮譽。
中聯重科繼承了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的技術優勢,建有國家級技術中心,是中國工程機械協會8個專業分會會長及秘書長單位,混凝土機械標准化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科研和技術攻關力量十分雄厚,設計、試驗手段先進。先後完成重大科研課題670多項,負責制(修)訂國家行業標准300多項,目前是187項有效標準的制、修訂歸口單位,行業技術覆蓋率75%以上。中聯重科先後完成了90多項國家「九五」、「十五」、 「863」等國家重大裝備開發、科技攻關課題和專項,被科技部確定為 「十一五」三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承擔單位。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投票P成員單位(Participating Member),每年銷售收入的40%左右來自於新品開發。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中聯重科以產品系列分類,形成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城市環衛機械、建築起重機械、路面施工養護機械、基礎施工機械、土方機械、專用車輛、液壓元器件、工程機械薄板覆蓋件、消防設備、電梯產品、專用車橋等多個專業分、子公司,正在構建一個國際工程機械的精品集合,打造一個國際化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③ 中聯是做什麼的

帶「中聯」二字的企業不少,其中規模做得最大的是「中聯重科」,做工程機械的,它脫胎於長沙建築機械研究院,是國內工程機械品種最齊全的的工程機械企業,綜合技術能力也是最強的之一。在工程機械中,以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經營得最好。在國內,工程起重機落後於徐工排第二,混凝土落後三一排第二,但是全球市場上,中聯重科的混凝土機械僅落後德國朴茨邁斯特排第二,超越三一。去年中聯重科的總產值在工程機械行業排名第二(徐工300億、中聯146億、三一135億),全球排19位。

綜合介紹:

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聯重科」,股票代碼000157),創建於1992年,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國工程機械裝備製造龍頭企業,全國首批103家創新型試點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建築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製造。公司注冊資本7.605億元,年產值、銷售收入均過100億元,員工16000多人。200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6億元,利潤總額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和99%;出口額同比增長300%以上。
中聯重科在國內的生產經營基地跨湖南長沙、常德、益陽以及上海、陝西、廣東等地,現已形成八個產業園區,即中聯科技園、麓谷工業園、泉塘工業園、常德灌溪工業園、望城工業園、益陽沅江工業園、上海工業園、陝西渭南工業園,總面積近300萬平方米,擁有國際一流的超大型鋼結構廠房、現代化的加工設備和自動化生產線,擁有覆蓋全國、延伸海外的完備的銷售網路,強大的服務體系。公司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獲得德國萊茵TÜV認證,在國內建築機械行業率先按照歐盟標准推行產品CE認證,並獲得俄羅斯GOST認證、韓國安全認證。
中聯重科自成立以來以每年平均60%以上的增長速度發展,生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3大系列、450多個品種的主導產品、產品類別超過同行業任何一家國際知名企業,「中聯」商標被認定「中國馳名商標」,多個系列產品獲為中國免檢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暢銷包含港澳地區的國內市場,並遠銷海外,深受用戶青睞。中聯重科在2007年全球工程機械排名第19位;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利潤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綜合績效排名前列;進入「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機械工業50強」;連續多年被評為「最具成長性」企業、最具影響力企業、全國用戶滿意企業;被評為中國機械工業現代化管理進步示範企業;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十強、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等獎項和榮譽。
中聯重科繼承了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的技術優勢,建有國家級技術中心,是中國工程機械協會8個專業分會會長及秘書長單位,混凝土機械標准化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科研和技術攻關力量十分雄厚,設計、試驗手段先進。先後完成重大科研課題670多項,負責制(修)訂國家行業標准300多項,目前是187項有效標準的制、修訂歸口單位,行業技術覆蓋率75%以上。中聯重科先後完成了90多項國家「九五」、「十五」、 「863」等國家重大裝備開發、科技攻關課題和專項,被科技部確定為 「十一五」三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承擔單位。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投票P成員單位(Participating Member),每年銷售收入的40%左右來自於新品開發。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中聯重科以產品系列分類,形成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城市環衛機械、建築起重機械、路面施工養護機械、基礎施工機械、土方機械、專用車輛、液壓元器件、工程機械薄板覆蓋件、消防設備、電梯產品、專用車橋等多個專業分、子公司,正在構建一個國際工程機械的精品集合,打造一個國際化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④ 常德 有哪些上市公司 股票代碼是多少

金健米業(600127)
大湖股份(600257)

⑤ 我的兒子新兵在湖南省常德市白鶴山

常德是個好地方。

常德,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
一篇《桃花源記》,讓常德擁有了「世外桃源」、「福地洞天」的美譽,常德因此擁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桃花源里的城市。
一則「善卷讓王」的典故,
使「常德德山山有德」的民謠千古流傳,常德因此被譽為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發祥地。
一個「劉海砍樵」的傳說,把常德「愛神」追求幸福生活、美好愛情的壯舉代代頌揚,常德因此成為一片多情的熱土。
今天的常德已成為中國中等城市建設的典範。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首屆魅力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全國交通管理模範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華詩詞之市的稱號。

地理位置:

常德位於北緯28度至31度,東經110度至113度之間,時區屬於國際時區東8區。地處中國的中南部,長江中游,湖南省的西北部。東臨洞庭,西接黔渝,南通長沙,北連荊襄。從經濟區位劃分,常德屬於中國經濟中部崛起重心地帶,位於泛珠江三角洲和泛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區域結合部,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黃金地段。常德現轄武陵、鼎城2區,漢壽、桃源、臨澧、石門、澧縣、安鄉6縣和一個縣級市津市。全市面積1818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1.7218萬,戶籍人口622.5905萬。
常德地貌以平面為主。境內山水相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有「湖南屋脊」之稱的壺瓶山。東南部是地肥水美的西洞庭湖平原,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中部過渡地段為丘陵。湖南四大水系中的沅江和澧水流經常德,境內有大小河流432條。平湖區江河縱橫,水網密布,有廣闊的天然濕地。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02.4億元,增長3.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3%;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008.4億元,增長14.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5.5%;其中工業完成增加值917.0億元,增長14.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1.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727.6億元,增長13.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9.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475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6.3:49.1:34.6調整為14.8:49.5:35.7。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87%。
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48.6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6.7億元,增長19.7%;其中地方稅收收入63.8億元,增長21.3%。財政總支出254.2億元,增長16.0%,其中重點支出項目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5.0億元,增長7.2%;教育支出52.4億元,增長59.4%;農林水事務支出33.5億元,增長37.9%;醫療衛生支出23.1億元,增長10.6%。增速較快的支出項目分別是教育、農林水事務、節能環保,分別增長59.4%、37.9%、26.2%。
農村公路建設432.7公里。解決了41.98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新建農村用戶沼氣池10490口。農村危房改造17105戶。改擴建鄉鎮敬老院24所。農村五保戶年分散供養標准2000元。城市、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水平分別為246元、104元。農家書屋工程建設933個。新建城鎮廉租住房5591套(開工),新增公共租賃住房6130套(開工)。新增城鎮就業人員68550人。建設義務教育階段合格學校30所。新建改造市城區、縣市區農貿市場28個。新建擴建公辦幼兒園(含鄉鎮公辦中心園)70所。新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50所。小區配套幼兒園10所。
2012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分別為102.0%和101.5%。消費品價格指數分類別按提高幅度由高到低排序,食品類、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娛樂文化和教育用品類、居住類、衣著類、煙酒類、交通和通訊類、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指數分別為103.6%、102.3%、102.2%、101.7%、101.2%、100.9%、99.9%、98.9%。
當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發展要素制約明顯,經濟持續保持高速發展後勁不足;居民增收、物價調控、就業社保等方面壓力較大。

農 業:
2012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684.5千公頃,增長5.1%;棉花種植面積96.1千公頃,增長2.0%;油料種植面積300.6千公頃,下降0.4 %;糖料種植面積2.5千公頃,下降11.7%;蔬菜種植面積86.5千公頃,下降4.2%。
全年糧食總產量377.2萬噸,比上年增產2.5%。棉花產量16萬噸,比上年增產12.1%。油料產量53萬噸,減產5.6%。蔬菜產量187萬噸,減產5.2%。水果產量86.5萬噸,增產1.4%。茶葉產量1.4萬噸,增產7.6%。全年出欄生豬613萬頭,增長3.8%;出欄牛15.7萬頭,增長6.6%;出欄羊177.5萬頭,增長4.3%。全年肉類總產量62.8萬噸,增長3.5%。水產品產量40.1萬噸,增長13.6%。牛奶產量1.8萬噸,增長106.7%。
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76.75萬台,增長0.5%;農業機械總動力514.06萬千瓦,增長1.7%。農村用電量9.59億千瓦時,增長2.5%。

工業和建築業:
2012年,全市完成工業增加值917.0億元,增長14.3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5.3%。非公有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4%。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494.8%,增長29.9%;產銷率為99.4%,提高1.9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532.2億元,增長18.7%;實現利潤148.1億元,增長17.4%;虧損企業虧損額7.9億元,增長64.6%。2012年,全市建築業完成增加值91.5億元,增長12.5%。

固定資產投資:
2012年,全市上下繼續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深入推進項目建設年活動,全力以赴擴投資、促增長。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含跨區)956.7億元,增長37.2%。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94.8億元,增長10.6%。商品房竣工面積272.4萬平方米,增長6.7%,商品房屋銷售面積269.8萬平方米,下降20.0%。其中商品房期房銷售面積118.8萬平方米,增長11.9%,商品房現房銷售面積151.0萬平方米,下降34.7%。商品房待售面積54.3萬平方米,增長75.9%。

國內貿易:
2012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8.8億元,增長15.4%。分地域看,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54.5億元,增長14.7%;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4.3億元,增長20.2%。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33.4億元,增長18.8%;零售業零售額510.5億元,增長14.9%;住宿業零售額9.7億元,增長17.2%;餐飲業零售額85.2億元,增長16.8%。

交通運輸、郵電和旅遊業:
2012年,全市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97.4億元,增長13.8%。公路及水路客運量1.4億人,比上年增長6.9%,客運周轉量71.1億人公里,增長11.2%;公路及水路貨運量1.1億噸,增長9.0%,貨運周轉量218.8億噸公里,增長21.2%。
年末全市汽車保有量19.6萬輛,比上年增長20%。本年新注冊汽車3.36萬輛,增長16.5%。年末私人汽車保有量16.9萬輛,增長28.4%。年末私人轎車保有量9.0萬輛,增長32.6%。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6.3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為2.39億元,電信業務總量為33.9億元。年末局用交換機總容量為391.3萬門。年末固定電話用戶數達62.06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320.9萬戶。年末國際互聯網用戶42.59萬戶。
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2150萬人次,增長21.5%。接待國內旅遊者2130.4萬人次,增長21.6%;接待境外入境旅遊者19.6萬人次,增長13%。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30億元,增長25.8%。國內旅遊收入127.5億元,增長25.8%;國際旅遊外匯收入0.39億美元,增長10.9%。全市星級賓館49家,旅行社50家。

招商引資和對外貿易:
2012年全市實際引進內外資總額362.3億元,增長33.5%。其中外資到位41038萬美元,增長33.2%;引進522個內資項目(含續建項目),實際到資336.4億元,增長34.0%,其中省外境內資金項目237個,實際到資170.7億元,增長19.5%。共有40家外商投資企業到資,到位外資4.1億美元,增長33.2%。第二產業仍然是吸引外商投資的主力,全年到位外資3.42億美元,佔到資總額的66.6%,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合計到位外資0.68億美元,佔到資總額的33.4%。
2012年全年完成進出口總值6.02億美元,同比增長68.4%,其中出口3.21億美元,增長64.1%;進口2.81億美元,增長73.5%。

銀行、保險和證券:
2012年,全市金融機構存貸款穩步增長,金融機構本外幣年末各項存款余額為1392.2億元,比去年增長20.6%,其中單位年末存款余額為410.9億元,增長25.5%;個人儲蓄存款941.7億元,增長20.2%。金融機構本外幣年末各項貸款余額為641.2億元,比去年增長17.7%,其中本外幣短期貸款為255.3億元,增長8.8%;本外幣中長期貸款為381.8億元,增長23.6%。
2012年,全市新增了英大財險一家產險公司,全市保險機構總數增加到36家,其中財險公司17家,壽險公司16家,中介公司3家。保費收入共46.5億元,增長3.0%,其中財險保費收入11.0億元(含農業險2.4億元),增長16.5%;壽險保費收入35.5億元,下降0.55%。賠款支出15.5億元,其中財險賠付5.7億元,增長31.5%,壽險賠給付9.9億元(含退保金),增長11.0%。
2012年,市域內7家證券交易公司營業部新增股民數6907戶,比上年同期減少4868戶;股票、基金、權證等交易額462.2億元,減少116.7億元,其中股票交易額456.7億元,減少116.4億元。股民股票市值33.8億元。市域內2家期貨公司全年成交金額621億元。

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4所,招生1.21萬人,比上年增長7.1%,在校學生3.91萬人,增長3.7%,畢業學生1.05萬人,增長9.4%。中等職業學校56所,下降16.4%,招生1.93萬人,下降16.1%,在校學生6.24萬人,下降6.9%,畢業學生2.3萬人,增長35.3 %。普通高中49所,招生3.19萬人,下降5.9%,在校學生9.51萬人,下降1.3%,畢業學生2.95萬人,下降8.4%。初中學校247所,招生4.53萬人,下降5.8%,在校學生13.95萬人,下降7.8%,畢業學生5.2萬人,下降8.8%,適齡人口入學率100%。普通小學652所,招生4.87萬人,增長1.9%,在校學生26.6萬人,下降3.6%,畢業學生4.55萬人,下降2.4%。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畢業生升學率100%。特殊教育學校4所,招生118人,增長22.9%,在校學生512人,增長12.8%。幼兒園在園幼兒12.55萬人,增長7.5%。各類民辦學校54所,在校生6.42萬人,增長12.6%。民辦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1.71,增長3.6%。發放國家獎學金、助學金1265.77萬元,國家獎學金、助學金資助高校學生7486人次。
全市擁有產品檢測實驗室5個,特種設備檢驗機構1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1個,發放工業品、食品生產許可證分別為20張、130張。參與制定國家標准3項,組織制定地方標准3項。
全年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達554.1億元,比上年增長27.1%,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154.5億元,增長21.1%。全年專利申請達1788件,增長25.8%,授權專利達1187件,增長31.9%。

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9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0個,公共圖書館9個,博物館、紀念館7個,廣播電台1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55%;電視台1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5.64%,有線電視用戶70.84萬戶。檔案館12個,已開放各類檔案37.0萬卷(件)。
全市擁有衛生機構5224個,衛生技術人員共23019人,其中執業和執業助理醫師16950人,注冊護士8350人。全市擁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5個,衛生技術人員共498人;衛生監督所(中心)11個,衛生技術人員共187人;鄉鎮衛生院216個,衛生院技術人員共6588人。新建、改建鄉鎮衛生院20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56.5萬人,參保率98.8%
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現有體育館22座,運動場2015個,游泳池17個,各種訓練房218個。開展全民健身項目37項次。獲得全國冠軍7個。

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2012年,全市森林覆蓋率46.05%,完成造林面積1.86萬公頃,退耕還林0.51萬公頃。已發現的礦種59種,有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20種。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的各種航攝成果8976片。2012年市城區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准。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1.69%。城市人均綠地面積49.8平方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
全社會用電量125.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1%,其中工業用電量89.6億千瓦時,增長0.3%,生活用電量18.9億千瓦時,增長12.1%。2家國家「千家節能行動」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92.1萬噸,下降17.1%,11家省「百家節能行動」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94.1萬噸,下降30.5%。工業項目環保「三同時」執行合格率100%。
全年共發生事故979起,死亡174人,傷951人,直接經濟損失1892.5萬元,事故起數增加62起,上升6.8%,死亡、受傷人數分別下降10.8%、2.7%。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9人,下降0.02%。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每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17人;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6.44人;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728起。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2.05人。

人口、人民生活及社會保障:
年末戶籍總人口為614.8萬人(2012年公安部門戶口整頓數據),其中非農業人口143.5
萬人。全市男性人口312.9萬人,女性人口301.9萬人。0—17歲人口94.1萬人,18—35歲人口138.7萬人,36—59歲人口266.8萬人,60歲以上人口115.2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申報61920人,死亡人數5448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2‰。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60元,比上年增長13.4%。農民人均純收入8023元,增長20.4%。
全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參保人數98.7萬人,增長0.01%。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87.4萬人,比上年增長5.4
%,其中職工有58.4萬人,增長3.3%,離退休人員29.1萬人,增長9.8%,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有23.4萬人,增長10.7%。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23.1萬人,與上年持平。參加醫療保險職工人數58.2萬人,增長1.8%,其中職工有39.1 萬人,增長1.3%,退休人員有19.1萬人,增長2.3%。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40.7萬人,增長8.3%。參加生育保險職工人數35.1萬人,增長1.8%。領取失業保險金職工人數0.38萬人,比上年持平。擁有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達12.32萬人,農村居民達17.88萬人。農村低保覆蓋率3.9%。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63億元,發放救災救濟款0.43億元。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⑥ 請問常德 市桃源 縣有哪些上市公司

萬福生科 股票代碼300268

⑦ 常德雙瓏原著為什麼被稱為北部新城的原始股

常德雙瓏原著處於常德未來風口上,聚集了常德最頂級的資源,同時被稱為別墅專家的龍湖,又以極致匠心打造常德最具生命力的生活美學和居住氛圍,具有非常大的居住和升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