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日本金融中國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德邦物流股票代碼603056 2025-07-03 21:20:38
宮頸癌概念股股票代碼 2025-07-03 20:03:12
股票代碼後面的英文 2025-07-03 20:00:02

日本金融中國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1-09-17 08:49:30

Ⅰ 求各個行業的龍頭股票代碼200分

鋼鐵明確是寶鋼和武鋼。
銀行是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其次是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無論其他的股份制銀行怎麼折騰,還是要看工行的眼色行事。
地產龍頭毫無疑問的招商、保利、萬科、金地。
券商龍頭,中信證券。
航空方面是中國國航。
有色金屬的老大中國鋁業。
煤炭當然是中國神華。
電力方面水電是長江電力火電方面是華能國際。
酒業龍頭非常明確,貴州茅台,誰也無法比肩的老大,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僅次於茅台。
3G當然是中國聯通,其次是中興通訊。
港口物流當然是上港集團
運輸物流首推中國遠洋,其次是中海集運、外運發展、大秦鐵路。
工程建築方面當然是中國中鐵。
還有兩個方面的股票沒有形成板塊,一個是石油方面另一個是保險方面,但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以及三大保險公司可以說是整個大盤的龍頭了。

Ⅱ 金融中國概念股龍頭股有哪些

1、恆生電子(68.68 -2.72%,診股):是國內金融IT龍頭,此前公告2018年扣非後凈利增長1.25至1.64倍,超市場預期。

恆生電子是一家金融軟體和網路服務供應商,1995年成立於杭州, 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代碼600570)。恆生電子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聚焦於財富資產管理領域,為證券、銀行、基金、期貨、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提供整體的IT解決方案和服務,為個人投資者提供財富管理工具。

2、長亮科技(20.19 -1.22%,診股):為金融機構及金融服務企業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此前獲騰訊信息入股。

深圳市長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提供金融IT服務的大型高科技軟體開發企業,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優秀穩定的技術團隊以及科學的經營管理,在業界保持著強有力的競爭優勢。

(2)日本金融中國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公司業務:

1、證券行業

恆生電子為證券行業提供零售經紀、機構經紀、交易與資本投資、投行業務、海外市場、場外市場等整體解決方案,產品覆蓋證券交易、結算存管、金融風險控制、數據中心、客戶營銷服務、金融終端、投資理財等重要領域。

2、期貨行業

恆生期貨整體解決方案,將境內外業務整合融通,支持7X24h連續交易、支持多活交易中心、支持混業經營、支持異構系統接入。

3、基金行業

恆生電子為基金公司提供基金行業整體業務解決方案,包括面向公募業務的基金業務平台解決方案(含自建和託管外包)、投顧服務解決方案、基金專戶業務子公司解決方案、互聯網金融業務解決方案四大方案。

Ⅲ 日本股票市場和中國股票市場的區別

首先,是本質的不同,即經濟制度的不同。雖然我國實行的也是市場經濟制度,但是我們的市場經濟與西方的市場經濟有著本質的區別。比如說,日本實行的是自由市場經濟制度,而我國實行的是具有高度宏觀調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這就意謂著,在中國當市場這只「無形之手」失效時,政府這只「有形之手」就能顯示其威力,執行政府的宏觀調控,從而糾正市場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當年,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引發經濟危機前的股市崩盤中,政府的那隻「有形之手」並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其次,是結構的不同,即經濟結構的不同。我國是以國有經濟為主的國家,特別是股市中絕大多數權重藍籌股本身是國資股或具有國資背景,而日本等西方國家基本上是以私有經濟為主體,它們的上市公司結構更是與中國完全不一樣。對於中國股市來說,國家作為出資人,必然關注自己的資產價值狀況,當自己的資產受到威脅和遭到損害時,代表出資人的政府必然要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的利益,因為股價的高低直接關繫到國有資產的增值或貶值。當股市不正常出現足以影響到國家利益的風險時,國家作為企業的大股東,政府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第三,是階段的不同,即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不管是美國上世紀20年代末的股市大崩盤,還是90年代末香港金融危機引發的股市崩盤,它們所處的社會背景均與現在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背景完全不同。當初日本股市泡沫破滅時,已經進入發達社會,其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內需和出口均處於飽和狀態。而中國現在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東部發達地區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不但有一定差距,而且國內中部和西部經濟發展差距更大。因此,西部和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空間以及巨額的投資需求和潛在的消費需求均龐大無比。近期有學者在討論中就非常肯定地指出:即便是全球經濟蕭條影響到出口貿易,進而又影響到經濟發展的速度,國家也完全可以採用財政和貨幣政策,通過增加投資和國內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從而使上市公司保持良好的業績,支持股市的良性發展。

第四,是因素的不同,即中國股市某些構成因素不同於國外。這些因素主要有貨幣的升值以及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目前雖然A股市場由於某些因素導致資金面趨於緊張,但人民幣繼續升值會帶來更多熱錢的湧入以及人民幣資產的重估,許多人民幣資產類股票會起到支撐股市的作用。另外,必需看到的是,雖然目前中國股市的市場平均市盈率等估值指標偏高,但是在中國迅猛平穩的經濟發展態勢下,許多上市公司水漲船高,業績增長迅速,成長性良好,這無疑在股市的牛市進程中消化了一些泡沫,上市公司用自身的快速成長性和良好的盈利彌補了虛高的市盈率,使得股市能持續發展,不至於向西方的股市那樣,一旦這些估值指標偏高或者泡沫膨脹到了一定程度,就難以消化和控制。而中國的上市公司可以,中國的股市可以。

Ⅳ 中國人怎麼購買日本股票

中國人怎麼購買日本股票的方式如下:

1、在香港或者日本的證券公司開戶。

2、在國內購買投資日本股市的QDII基金。

日本股市開盤時間是東京時間9:00-11:00,中途休息一個半小時,12:30-15:00。
按照北京時間是上午8:00至上午10:00為早盤,中午11:30至下午14:00為午盤。

(4)日本金融中國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首字縮寫,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是指在人民幣資本項目不可兌換、資本市場未開放條件下,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有控制地,允許境內機構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業務的一項制度安排。

投資風險

1、市場風險

境外投資受到所投資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狀況、財政貨幣及稅收政策、社會法律法規等多種因素影響,而使得境外投資收益面臨不確定性。

2、行業風險

各國的經濟周期、產業政策、財政貨幣政策等因素對行業發展存在著重要影響,而且,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各個不同時期,不同行業的發展機遇和風險都不同,行業的盛衰變化對QDII業績有重要影響。

3、利率風險

投資受到各國金融市場利率波動而導致的收益率的影響,利率是各國中央銀行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變化會影響多個方面。

4、匯率風險

投資者在全球范圍投資時,最後取得的收益率不僅取決於按照當地貨幣計算的收益率,還受到外幣與本幣匯率變化的影響,在當前世界主要地區均實行浮動匯率的條件下,這種風險更大。

5、政治風險

國外政府對大量湧入的中國QDII非常警惕,擔心這些資金對該國企業構成威脅,可能會出一些政策限制投資行為。

Ⅳ 日本股票指數叫什麼

你好,日本股票指數叫日經225指數,類似於上證指數對於中國A股市場的意義。
日經225指數也叫作日經平均指數Nikkei225,是由《日本經濟新聞社》在1979年推出的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交易的225品種的股價指數。是日本經濟的風向標,也是亞洲市場最重要的股指之一。
日經225指數采樣股票分別來自製造業、建築業、運輸業、電力和煤氣業、倉儲業、水產業、礦業、不動產業、金融業及服務業等行業,覆蓋面極廣。其最高點出現在1989年12月29日,一度升至38957.44點,其後不斷走低,那時也成為日本經濟黃金時代的終結點。
目前國內有多家平台可交易日經225指數期貨,投資者在交易平台完成注冊認證後便可根據日經指數行情進行交易,日經225指數期貨的交易模式是雙向交易、T+0交易、保證金交易。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Ⅵ 有誰清楚日本金融體系,謝謝

2008年9月以來,源自華爾街的國際金融危機給日本經濟以重創。在很短時間內,各項主要經濟指標迅速出現戰後少有的急劇下滑,2008年財年GDP增長率下降3.5%,出現戰後最嚴重的衰退。但經過大半年時間的艱苦努力,從2009年5月起,日本經濟的主要指標逐漸回暖,6月政府正式宣布「觸底」。日本經濟何時復甦?後金融危機走向如何?對世界經濟以及中日經貿關系將產生很大影響。

一、日本未發生金融危機,而是發生了經濟危機

國際金融危機對日本金融機構的直接打擊有限,但對實體經濟打擊沉重。2008年第4季度實際GDP增長率驟降14.4%,創下戰後以來的新低。2009年第1季度又降為14.2%。不僅如此,其他主要經濟指標均開始出現雪崩式下滑。美歐市場的萎縮導致日本出口迅速下降,2008年度出口同比減少16.4%,貿易順差下降了90%。2009年第1季度,出口下降26%。此前日本之所以從長達10幾年的長期蕭條中掙脫出來,主要是由出口擴大帶動的。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日本整個出口企業沉重一擊,而汽車企業首當其沖,受害最重。出口產業受挫,引起工礦業生產迅速下降、設備投資下滑、企業經營惡化,而生產的減少以及企業效益的下降又引起就業形勢的惡化,經濟危機的特徵十分明顯。這說明在日本並未發生金融危機,而是發生了經濟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經濟急劇下滑,且比震源地的美國以及其他歐洲主要發達國家更嚴重,其主要原因在於,日本經濟是在舊傷尚未痊癒的情況下,進入新一輪的周期性衰退,再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重創,因此表現出比美國和歐洲主要發達國家更嚴重的症狀。

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日本政府在2008年8月、10月和12月先後採取了「緊急綜合對策」、「生活對策」和「緊急經濟對策」措施,被稱為「三級火箭助推」。三次政策措施共投入財政資金12.4萬億日元,相當GDP的1.9%,預計將帶動75萬億規模的事業投資。

三次經濟對策主要包括支付定額消費補貼金(2萬億日元)、下調高速公路收費、改善就業政策、住宅減稅、實施醫療、看護、社會福利政策等措施。同時,為了加強金融系統的穩定,出台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對策(擔保規模擴大到30萬億日元)、增加政府對金融機構的公共注資(12萬億日元)、成立銀行等金融機構持有股票回購機構等。

在貨幣政策方面,日本銀行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向短期金融市場大量供給資金,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金融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兩次下調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的誘導目標,2008年10月從0.5%下調至0.3%,12月從0.3%下調至0.1%。2008年12月,又實施購入長期國債、購買一般企業商業票據(CP)等特別措施。直到2009年6月,日本銀行一直維持0.1%的低利率不變,繼續增加貨幣的流動性。

鑒於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經濟惡化速度加快,日本政府又於2009年4月決定出台新的「追加經濟對策」,追加額高達15.4萬億日元,相當於GDP的3%,這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財政投資,預計帶動56萬億日元的事業規模。據預測,此舉將推升2009財年GDP增長率2個百分點。

上述一系列擴張性財政金融政策已初見成效。2009年5月份以來,日本一些主要經濟指標開始出現若干回暖跡象,節能汽車減稅及綠色補貼、定額消費補貼金等對策已產生效果。據預測,如果不實施經濟對策,2009年度實際GDP將為超過-5%的負增長,而實施經濟對策後,將維持在-3%左右。

二、後金融危機時期日本經濟走勢

盡管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對日本實體經濟造成嚴重沖擊,但對其金融體系和社會結構並未造成太大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國家實力並未出現實質性變化。正因為如此,日本的經濟危機呈現出「來得快,走得也快」的特徵。2009年5-7月份,日本銀行與政府與雙雙連續三個月對經濟運行做出上行判斷。日本銀行在6月份「金融經濟月報」中指出:日本經濟持續改善。7月的「月報」進一步指出;經濟逐漸好轉。內閣府在6月份「月例經濟報告」中時隔7個月首次取消了「惡化」二字,認為經濟已出現部分改善,雖然不能說復甦,但也已觸底。7月份的「月例經濟報告」又進一步認為,盡管形勢依然嚴峻,但經濟已全面改善。在發達國家中日本第一個宣布「觸底」。這意味著日本經濟已從危機階段進入後金融危機的療傷階段。為了判斷未來經濟走勢,還應分析一下日本面臨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日本經濟實力雄厚,特別是國內金融系統仍然穩定,不良債權早已處理完畢,經濟基本層面尚好。另外,日本對金融創新和發展金融衍生工具一直持慎重態度,政府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遠比美國嚴格,這也是日本金融系統在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中免遭重大直接損失的主要原因。再者,日本剛剛經歷長期蕭條,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教訓,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事實上,目前美國所採取的擴大公共投資、零利率政策和寬松貨幣政策也都借鑒了日本的經驗。

(2)周期性衰退接近尾聲。從戰後日本出現的13次景氣循環來看,衰退期平均為17個月。第14次景氣循環從2007年11月開始進入衰退期,到2009年7月達20個月,經過長期調整,新一輪經濟周期即將來臨,加之前兩個季度跌幅較大,第二季度止跌反彈情在理中。

(3)庫貨減少,生產可望回暖。自去年秋季以來,出口銳減,企業減產,大量積壓的庫貨開始減少,到2009年3月庫貨已接近正常水平。加之美國市場出現回暖兆頭,最大貿易夥伴的中國經濟保持相對高速增長,3-5月份,出口連續保持降幅縮小態勢,工礦業生產指數也分別出現1.6%、2.3%和5.7%,連續3個月正增長,企業信心指數得到提振。

(4)政府的緊急對策將逐漸顯露效果。如前所述,面對國際市場惡化和日元升值,日本政府自2008年秋季以來先後出台了四次緊急經濟對策,累計財政支出規模超過GDP的5%。發放到每位居民手中的定額消費補貼金和2008年財年補充預算以及提前執行的2009年度公共投資等均在第二季度產生效果,支撐經濟回暖。央行及時下調利率,向短期金融市場提供大量資金,還採取回購長期國債、回購民間企業發行的CP等非傳統金融手段,企業融資環境已明顯趨好。

(5)國際經濟環境的若干有利變化。面對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國際社會頻頻出手,採取協調行動,這些對策可能在2011年上半年顯露效果,全球經濟可望逐漸回暖。另外,國際油價、糧價的大幅度降價對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經濟利好,會使企業生產成本降低、交易條件改善,但前一時期這種利好為金融危機的強烈沖擊波所淹沒,經濟觸底後,這一利好就會逐漸顯現。

2.不利因素

(1)設備投資短時期內難以恢復。據內閣府的最新調查,反映半年後設備投資增長的機械設備(除船舶、電力外)訂貨金額出現連續四個季度大幅度下滑,這意味著半年乃至一年後的設備投資仍將持續下跌。據內閣府預測,2009年度設備投資將為-15.9%的大幅度下降。設備投資約占日本GDP的15%,設備投資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對經濟發展產生重要作用,設備投資大幅下降,首先將嚴重影響內需的擴大。

(2)失業狀況繼續惡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到2009年3月底已有10幾萬「派遣臨時工」失去工作崗位,正式員工也岌岌可危。從失業率來看,2008年1月僅為3.8%,2009年1月上升為4.1%,5月又攀升至5.2%。同月有效求人倍率(有效求人數/有效求職數)下降至0.44,為戰後最低點,失業人口總數高達347萬人。估計未來一段時間,失業率還將上升。嚴重的失業問題已開始演變為社會問題。

(3)個人消費增長困難。個人消費占日本GDP的56%,對自律性經濟復甦影響巨大。消費疲軟是日本經濟陷入蕭條的重要特徵之一,在20世紀90年代個人消費基本處於停滯或負增長狀態。2002年3月以來的69個長期景氣過程中,由於收入未能增加,個人消費也基本處於微升和停滯狀態。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不僅收入沒有增加,反而出現大量失業人口,壓迫社會總收入上升,其結果導致個人消費更加疲軟。

(4)財政狀況日趨惡化。如前所述,到2008年度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長期債務余額達860多萬億日元,與GDP之比接近180%。前一個時期,由於政府嚴格控制國債發行額,財政狀況曾出現過好轉跡象,但突遭金融危機襲擊,不得不再次採取凱恩斯主義手法,擴大發行國債,使財政再陷深淵。倘若危機長久持續,能否籌措到「第五次經濟對策」資金似乎都很困難。

(5)政局將持續動盪。日本最晚將在2009年8月30日舉行眾院選舉。據媒體預測,在野的民主黨獲勝可能性較大,但即便民主黨掌握掌權,也難以保證政局的長期穩定。政局的動盪難以保證經濟政策的連續性,不利於緊急經濟對策的推行。

3.近期走勢

由於外日本需依存度較高,只要美國經濟不復甦,世界經濟不復甦,日本率先實現明顯的V字型復甦很難想像,但出現U型復甦的可能性較大。日本這次經濟衰退,出口下降、生產減少、設備投資驟減、就業形勢惡化以及個人消費減少等蕭條特徵在很短的時間內幾乎同時出現。來勢兇猛,觸底也很快,但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並繼續走向復甦,尚需時日,由於美國經濟、世界經濟尚未恢復以及經濟下滑慣性等因素的影響,2009年度日本經濟仍將是-3.3%左右的衰退。

最近世界經濟出現若干復甦的端倪,在強有力的擴張性財政金融政策刺激下,估計日本經濟在第二季度有可能出現正增長,在繼續持續一段正增長後,到2011年第二季度前後,隨著經濟對策效果的減弱或消失,設備投資和個人消費等民需又難以跟進,因此可能再次出短期波動,亦即出現雙底的W型變化。倘若2011年下半年以後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出現復甦,日本經濟也將隨之復甦,2011年度可能轉為1%左右的正增長。

4.中期走勢

這里的中期是指未來5年左右的期間,亦即後金融危機時期。這一階段是對金融危機後遺症進行處理、療傷的階段。由於設備投資低迷、失業壓力還在增大、個人消費持續疲軟、財政困難以及外需環境不穩定等不利條件的存在,日本經濟在後金融危機時期很難出現較高增長。

日本財政咨詢會議把近中期經濟發展劃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危急階段」,大體在2009年。這一階段的對策是:為了切斷金融危機和實體經濟惡化的連鎖,要強化內需的支撐作用,提前實施公共投資計劃項目,擴大就業。目前這一階段的目標已基本實現。第二階段為「觸底階段」,大約在2011年前後。在這一階段為了使景氣不再下跌,應當加強空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以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第三階段為「恢復和增長階段」,大約在2011年以後。

雖然日本經濟在2008年出現了大衰退,但由於日元升值,按美元計算的實際GDP反而比上年出現大幅度上升(從4.3萬億美元上升至4.9萬億美元),繼續保持世界第二位的經濟規模,而且世界金融大國、債券大國的地位也未發生變化。盡管面臨各種挑戰,但日本經濟實力猶在,資金雄厚、企業創新能力旺盛,具備經濟再生的基礎條件。因此陷入類似90年代的長期蕭條的可能性不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望成為下一個經濟增長點的綠色經濟、節能環保領域,日本具有壓倒優勢,占據著制高點,加之支持力度又在加大,今後有望進一步成長。財政困難、社會保障問題以及少子老齡化問題屬於長期和超長期結構性問題,對近中期日本經濟的影響有限。

綜合各種不利與有利因素,筆者對後金融危機時期的日本經濟走勢持謹慎樂觀預測,2011年以後,日本將會逐步告別凱恩斯主義政策,而重新走向財政結構改革之路,做好後危機收口工作。目前日本有關方面明確表示,2011年度的財政預算規模將小於上年度,國債發行額度也將會相應縮小。倘若經濟能夠順利復甦,日本將在2011年以後逐漸提高消費稅,並擇機再次解除零利率,使金融政策回歸常態。在美國經濟、世界經濟回暖的大前提下,後金融危機時期,日本可望保持與潛在經濟增長率相應的1%-1.5%左右的穩定增長。
希望採納

Ⅶ 中國現有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及股票代碼

進入隨便哪個股票軟體(通達信,錢龍等等)後,按J 和R兩個鍵+回車,就是金融板塊(所有的金融類股票)

Ⅷ 大金融板塊有哪些股票

包括銀行股、券商股、保險股、信託股、期貨商股等。

所謂的大金融,就是指銀行、證券、保險、信託以及互聯網金融理財等等。一般而言,大金融板塊主要以銀行股為主,保險券商是排在銀行股之後的。

金融股增量資金介入明顯,從成交量分析金融股上漲時放量顯著,而下跌時量能迅速萎縮,顯示出介入資金是立足於長線投資,並堅定看好該板塊的後市。



(8)日本金融中國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金融股交易注意事項:

從買賣雙方決定價格的不同,分為議價買賣和競價買賣。議價買賣就是買方和賣方一對一地面談,通過討價還價達成買賣交易。它是場外交易中常用的方式。一般在股票上不了市、交易量少,需要保密或為了節省傭金等情況下採用。

競價買賣是指買賣雙方都是由若幹人組成的群體,雙方公開進行雙向競爭的交易,即交易不僅在買賣雙方之間有出價和要價的競爭,而且在買者群體和賣者群體內部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最後在買方出價最高者和賣方要價最低者之間成交。

在這種雙方競爭中,買方可以自由地選擇賣方,賣方也可以自由地選擇買方,使交易比較公平,產生的價格也比較合理。競價買賣是證券交易所中買賣股票的主要方式。

Ⅸ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的名稱及代碼怎麼查

登陸中國最大的金融服務網 東方財富網,下拉到最後左下角有一區域有 中國概念股,點擊進入即可查詢所有美股中國股票

Ⅹ 大金融股票有哪些

大金融板塊的股票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民生銀行、平安保險、中國人壽等等,券商中的中信證券、申銀萬國、海通證券、中天城投、同花順、長江證券等。

這些股票在境內市場上市,無疑也會受到各類投資者的廣泛認同。如果說過去中國的實體經濟還難以支持銀行業的大發展,也無從在股市上形成對金融板塊的有效支撐,中國的經濟結構已經初步具備了建立相對完善的金融體系,讓金融類股票獲得應有估值的條件。

(10)日本金融中國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金融股增量資金介入明顯,從成交量分析金融股上漲時放量顯著,而下跌時量能迅速萎縮,顯示出介入資金是立足於長線投資,並堅定看好該板塊的後市。

金融股是解決股權分置的潛在試點板塊,金融股的市場號召力和對資金的吸引力正在逐步顯現出來,該板塊有望成為領漲核心,值得投資者的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