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蕪湖埃夫特智能裝備研究生待遇發展前景怎麼樣
我也想知道,埃夫特軟體待遇怎麼樣
⑵ 埃夫特已經上市了嗎
4月13日,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通過,將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首次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13044.68萬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 25%。據招股書顯示,埃夫特擬募集資金113542.50萬元,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下一代智能高性能工業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機器人雲平台研發和產業化、機器人核心部件性能提升與產能建設等項目。
⑶ 蕪湖埃夫特智能設備有限公司幾號發工資~如果本月工資下月發!發的是本月的全月工資嗎
本月工資下月發,發的是本月的全月工資。
《勞動法》規定,工資按月發放。當月發放上月的工資是可以的,但是跨月就違法;如果公司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限期發放工資,逾期不支付的,還要加付賠償金。
《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⑷ 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是國企嗎
企業發展前景很好,如果是想在專業技能上想提高的話可以去,福利延續了以前國企的制度,薪資目前在當地還可以,同行業比較的話還比較偏下
⑸ 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公司主要是做什麼的
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第一梯隊企業,能為客戶提供工業機器人產品以及跨行業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主營業務為工業機器人整機及其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銷售。
⑹ 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公司噱頭很大,其實都是粉飾,實際上都是金玉其外,內部很多子公司年年虧損,導致公司的人員流動特別大,很多老員工都離職了,新員工基本待不到3個月,有的人來了第二天就走了。領導不近人情,公司沒有人情味。經常剋扣工資,加班屬於常態化,時間長了超過38小時沒有加班工資,領導也不給調休,一般一個月能加班一百多個小時,多出來的就算是白送的。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國內最大的工業機器人企業
來自職q用戶:陳先生
⑺ 有關機器人的股票有哪些
我國機器人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和世界先進國家尚有距離,2013年業內曾選出十個機器人品牌:沃迪、嘉騰、GSK工業機器人、埃夫特、創想、漢迪、普華靈動、鑫拓、凱爾達、博美德。當然,以上很多是沒有上市的公司,自然沒有股票,機器人和自動化製造業、數控關系密切,可以關注,以下幾家是上市主營機器人或機械自動化的:機器人(300024)、沃迪裝備(830843)、藍英裝備(300293)、沈陽機床(000410)、法因數控(002270).希望對你有用。新年快樂!
附錄最新消息一則:
2013年起,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國。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統計報告,當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約18萬台,其中在中國銷售量約3.7萬台。
12月下旬舉行的2014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上,業內一致預期,今年我國機器人市場銷量可能突破5萬台,且在未來5年內市場增速有望保持在每年40%以上,機器人產業井噴之勢已經可見。
「智能製造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壓力十分迫切。不管是歐洲的『工業4.0』、美國的『下一代機器人』,還是日本的『機器人革命』,無不預示著全球製造業正在經歷一場模式變革。」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陽新松機器人股份公司總裁曲道奎指出。
在工業4.0背景下,業內對於機器人市場快速擴圍預期的主要根據在於中國諸多產業自動化的提速。在此前中國傳統工業企業中,只有汽車生產企業已經普遍應用工業機器人,有些工業如紡織服裝行業中某些「柔性」工序仍必須由人工完成,工業機器人無法替代。但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本屆產業大會上獲悉,中國機器人下游應用開發正在提速,機器人產業擴圍已經形成趨勢。
以法因數控的一款塗膠機器人為例,產品最大有效負荷高達8千克,運動半徑達1379毫米,整個工作站柔性高,精度好,膠型均勻一致無飛濺;通過自動編程或者離線編程,可以完成復雜的三維立體空間的自動塗膠動作,不僅適用於汽車及車燈、車門等零部件,在家電等電子產品中也能進行自動塗膠。
長江證券相關分析師指出,機器人產業行業景氣度持續高企,隨著下游產業應用的擴圍,我國工業機器人格局或將完成從「T」型到「O」型的轉變,亦即形成龐大的中端市場,從而帶動中國整個智能裝備製造業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