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巴拉德動力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2016股票交易量 2025-07-08 22:24:41
股票交易哪個軟體好用 2025-07-08 22:06:39

巴拉德動力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1-11-21 09:41:04

㈠ 現在新出的油、電兩用車怎麼省油,工作原理是什麼

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昨(29)日公開承諾,將在2010年以前提供可以商業化的燃料電池組技術,應用在氫氣汽車上。

在研發環保燃料電池方面具世界領導地位的巴拉德公司表示,在2010年的展示會上,該公司的燃料電池組技術將展現出以下的特色:使用壽命可達五千小時;能在攝氏零下30度發動;每公升的能量密度可達2500瓦特;每一千瓦和50萬單位容量的成本為30美元。

該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坎貝爾(Dennis Campbell)表示,這項目標雖然極具挑戰性,但卻是可達成的。該公司提出這項五年的發展藍圖(road map),顯示其在設定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標准和領導該燃料電池發展上的決心。

當汽車工業正面臨著愈來愈嚴格的廢棄排放標准時,燃料電池的商業化將提供一條可行的解決之道,但其腳步已經落後「油電兩用」技術近10年。油電兩用車(如豐田的Prius)仍使用傳統的內燃機和汽油,然而其廢氣排放量甚低。去年美國共賣出8萬8000輛油電兩用車,今年可望突破22萬輛。

巴拉德公司認為,油電兩用車將是傳統汽車和未來氫氣汽車間的過渡產物。昨日提出的發展藍圖將成為一把尺,可用來檢驗該公司在未來五年內的進展。

巴拉德公司的投資者已經等候多年,要看到該公司的技術有朝一日能賺進大把鈔票。光是過去三年間,該公司就虧損了4億5000萬美元。

㈡ 國內生產氫燃上市公司有兒家

國內目前涉足油氣儲罐業務上市公司有宏川智慧、龍宇燃油及恆基達鑫等。
應答時間:2021-03-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㈢ 美國股市對中國股市有什麼影響

肯定有影響從現在來看長期來說是負面的影響. 客戶向證券公司借資金買證券叫融資交易.客戶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叫融券.該消息初期對入市資有限,在很長一段時間後走上正軌後(可能在3年以上),規模才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而且通過國外市場顯示,融資融券發展到相對平衡後有助漲助跌的左右,但不會改變大趨勢,如果在牛市中該消息是利好,因為會放大上漲的勢頭,而在熊市中該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為下跌趨勢也可能被放大,該政策是把雙仞劍,在不同的趨勢中作用正好相反,由於該制度涉及業務擔保品、保證金強制規定、強行平倉制度、結算風險基金、信用等級制度等,必須要注意因杠桿投資帶來的遠超過以前的投資風險。 當然作為想出貨的機構,就算是利空,機構、股票和媒體也會忽悠個人投資者一直看多該利好政策,並認為該政策是實質性的利好,當然他們只想讓個人投資者這么認為,他們心理很清楚,該政策可能幾年內對股市都不會產生什麼利好,甚至可能因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厲害,而借所謂的利好出貨,個人投資資金接盤的意願更大,說到底和印花稅政策一樣的是掩護機構出貨的遮羞布。 中國股市的不理性再次上演,投資者也不在意所謂的利好是否真的具有支撐大盤的左右,近期從機構到媒體再到股評一邊倒的噴多,感覺以前的大小非、中國經濟經歷的全球性危機似乎根本沒存在過一樣,對投資者來說也再也不是威脅了,只要未來繼續出「所謂」的利好那投資者就會瘋狂的介入搏殺,而利好的真實性和水分投資者根本不需要去驗證真假,只要出就是利好,匯金公司增持200萬股就成了重大利好(散戶比它買得多多了),中國石油公司22日增持6000萬股的消息就沒人去關心該消息的全部真實性(當天大單買入一共才4100萬股,加散戶買入的所有買入也才5100萬股,這6000萬股怎麼買的?)增持現在還只是個象徵性的動作而且裡面充滿的虛假數據,只不過已經被大盤漲得沒股可買這種心態左右的散戶會去關心這些數據中存在的貓膩嗎?美國降稅在中國也成了重大利好(美國股市因為該消息而連續下挫),成了炒作理由難到投資者沒想到美國之前承諾的7000億救市資金降稅後從哪裡來本來還可以通過提高稅來抽取(現在是降稅)。而美國最新的國會表決結果是該7000億救市提案雖然最終通過但是失常卻給了該救市措施最直接的答案,美國股市沖高回落高達100多點.這其實反應了該7000億救市資金在風暴面前杯水車薪(最多隻算短線利好).如果無法在現在將風暴剎住車,像雷曼這類超大型巨頭破產可能也只是開始而已(美國已經暗示一家國際性保險巨頭正准備申請破產,已經把這7000億基本上抵消了).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並不像中國政府安慰中國民眾的豪無影響,後續負面影響必將陸續顯現出來,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緩. 而既然這次危機才開始破產公司的步伐就不會到這里停止後面可以預期還會有很多美國的經濟巨頭紛紛倒下美國哪裡來這么多錢救市??所以中國政府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當然對中國股市的考驗也才開始希望中國股市能夠頂住大小非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吧. 在機構給散戶描繪美好未來時讓散戶去抄底時,機構在干嗎? TopView數據顯示,與游資的堅決做多形成鮮明對比,上周五大盤漲停當天基金買入36.832億元,賣出70.692億元,凈拋出資金33.861億元,而凈買入最多的一類投資者為散戶;周一,機構一天凈流出資金隨著大盤放巨量的同時放出天量,佔主動拋盤的絕大部分。而QFII所在席位營業部竟全部為凈賣出! 機構機構這么看好後市干嗎在鼓勵散戶大膽抄底的同時自己卻瘋狂減倉,現在只能夠用瘋狂這兩個字來形容了。一波波的拉高出貨再配合一個個新的利好謠傳(市場謠傳節後將推出融資融券及T+0)(我反復給中小投資者提過,國家真的要出政策的時候是偷襲不是提前讓社會知道,有哪次不是這樣?回憶下吧!也就是說該謠言可能和前期謠傳了利好一樣說不準全都是機構造出來配合出貨的而謠言的結果都這只有一個,如果節後無法兌現那等待中小投資者只有風險)7、8月份利好滿天飛了2個月都沒出來可能還記憶憂新吧謠言利好的時候可能就沒利好,當利好謠言破滅消失市場跌出恐慌來了沒人相信利好了,可能利好才會出來,永遠站在大多數瘋狂投資者的對面可能也是理智之舉!在大多數人瘋狂失去理智和判斷力的時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沒有壞處。稍微理智清醒的基金經理很清楚現在世面上的所謂利好都是可有可無的,不影響大局的所以出利好就是堅決減倉,不過他們做得絕的是把不影響大局的利好做得像實質性利好給了個人投資者太多希望。 匯金公司持有工、中、建行股票所以該公司這次在二級市場象徵性買入股票有托股價的嫌疑,因為該公司的限售股以工商銀行為例如果現在不託股價等到2009年10.27日限售股《中國銀行09年7月15日解禁》上市的時候可能還會被腰斬的可能,那該公司的利潤可能繼續大幅度縮水到成本價附近那該公司的戰略投資就可以算是失敗了以3塊為例該公司如果不託股價,任由股價跌到2元那現在的3540億市值可能縮水為2360億,而這和該公司在股價最高時的10000億比已經損失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所以托股價是為了在解禁期到期後能夠以更高的價格拋售,可能而不是大多數人考慮的看好後市長期投資,這也是被市場逼的,而且股價也不會回到大多數人被套的位置,因為該公司就是為了套利而存在的「超級大非」老百姓的錢繼續被吸進去填補央行對國有企業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天文數字注資損失,而動用國家外匯儲備用於國有企業因制度和機制的原因產生的虧損也遭到部分學者專家的質疑。)<該消息短線是利好但是如果解禁期到後,該公司不承諾不拋售股票並長期持有,那該消息在未來可能成為重大利空,因為該公司可能給股市帶來近8000億左右的拋壓盤,股市能夠承受得起嗎?大小非問題不解決破1800隻是時間問題同樣也不會是最低點. 而2270是這次反彈的第一壓力位(已經突破),2500是第二壓力位,如果在該點位大盤就突破不了開始扭頭向下了。見好就收吧。 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足夠消滅主力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大規模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㈣ 巴拉德與奧迪合作推出燃料電池組 功率密度高達4.3kW/L

車家號的網友,大家好!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燃料電池組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汽車資訊。

近日,從外媒獲悉,巴拉德動力公司(BallardPowerSystems)推出了一種新的燃料電池組FCgen-HPS,這款電池有著領先的高功率密度,體積功率密度高達4.3kW/L。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豪賭」氫能源,在資本中搖晃

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能源變革從來都有著清晰的主線邏輯,不斷提升能量密度的基本法則貫穿著整個產業鏈發展的始末。因此,隨著各國對能源結構的調整和對清潔能源的關注與研究,繼電能開始立足在產業前沿後,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氫能源也在政策補貼疊加和技術進步的支持下,成為事關能源經濟的新增長點。
在汽車製造領域,從通用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1970年提出「氫經濟」概念,到現代、豐田將燃料電池車的規模應用提上日程,乃至主營氫燃料商用業務的美國尼古拉汽車能在上市的幾天內,市值達到 340 億美元的高位······相信在理想的情況下,氫能源在不久的未來勢必能和純電產業長期共存,但此時的我們依舊能預見,氫能源行業靜水流深、暗流涌動。
而相比氫能源受客觀因素所產生的困境,過於冒進的產業推動很有可能將氫能源的發展再次圈定在造車新勢力過往的軌跡中。換言之,倘若在中國,當像尼古拉這樣將前景建立於資本市場之上的新人,逐漸占據市場主流,氫能源發展或將重蹈純電時代的覆轍。
「尼古拉」模式是春葯,更是毒葯
2018年9月,李斌帶領他的蔚來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打響了中國造車新勢力赴美融資的第一槍。緊接著,北汽新能源以「北汽藍谷」之名也登陸A股市場······一時間,對於彼時渴望外部資本注入的新能源企業來說,IPO幾乎成了所有人強烈期盼的夙願。
不得不承認,當量產之路出現重重困局,IPO確是推進在資本層面無法自足的新勢力造車走下去的唯一手段。但縱觀那些能順利上市的新能源車企,無論是有著全套產業構思的特斯拉和蔚來,還是仰賴集團力量的北汽新能源此類車企,至少有著能在資本市場維穩的潛在實力。
如若以此為參考,試問,當氫能源的規模化應用依舊遙遙無期時,又該如何來評判此時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尼古拉汽車呢?
興許從尼古拉瘋漲的市值中,的確能透露出美國資本市場對氫能源前景極力看好的端倪,可事實上,當下的尼古拉像極了多年前以PPT為手段「讓夢想窒息」的中國新勢力造車們。區別不過是,全力押寶在氫能源商用化上的尼古拉,恰巧擁有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舞台,可以用來講故事。
構建自己的加氫網路、生產自己的燃料電池、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以便自行解決供應鏈和製造問題······雖然尼古拉的發展規劃總是如此似曾相識,但正是這樣一個看起來過於理想化的計劃,卻成了尼古拉讓美國資本家眼紅的潛在優勢。
然而翻開這家公司的簡歷,六年來除了發布了重型卡車尼古拉一代(Nicola One)和二代(Nicola Two)、牽引式卡車Nikola Tre以及電動皮卡Badger四款燃料電池概念車型外,尚未對外宣布具體的量產時間。這就意味著,按尼古拉自己透露的該公司已擁有超過14000輛卡車的訂單,超過100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額,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兌現。
況且,拋開技術優劣和基建完善程度都不談,僅僅是相比特斯拉Sami和Cybertruck,尼古拉與之對標的重卡和Badger皮卡,在售價上就毫無優勢可言。尤其是在面對民用市場的皮卡車型上,尼古拉Badger高達6至9萬美元的售價,遠遠超過了特斯拉的Cybertruck預售價的30%以上。更甚的是,尼古拉所採用的氫燃料技術平台還未經驗證。
「尼古拉在做『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但目前估值水平 『很荒謬』。」可以說,種種外部跡象都在表明,靠理想「圈錢」的尼古拉並非是一傢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主營氫動力汽車的車企。也正由此,受尼古拉成功借殼上市影響,美股氫燃料電池股票巴拉德動力系統、普拉格能源大幅反彈,也更像是因此造成的蝴蝶效應。
誠然,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尼古拉的成功上市的確為氫能源產業的未來帶去生機,但以此就說,氫能源將迎來向好發展的春天其實並不妥。豐田用幾十年的發展都難以構建完整的氫能源產業鏈宣告這條道路的艱辛,而「尼古拉」模式的出現更像是投入產業的毒葯。正如目前國內的很大一批純電動造車新勢力,終究葬送在一心向「錢」的浮躁中。
政策傾斜不該是「原罪」
在中國,從「十五」開始,科技部通過「973」計劃、「863」計劃和「科技支撐計劃」三大計劃,時至今日都在持續對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進行支持,並且還以此形成了以大學研究院為主,涵蓋制氫、儲氫、輸氫、氫安全以及燃料電池技術的初步的技術研發體系。
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鑒於豐田Mirai和現代NEXO兩大燃料電池車型的表現在全球市場難見起色,以及諸如戴姆勒等車企選擇終止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計劃的原因,民用市場的開拓顯然不是中國氫能源產業發展的方向。
這樣一來,在政策明確燃料電池車將逐步帶動整個產業取得實質性進展,並預計2020年中國商用車領域將實現萬輛產銷規模的計劃下,氫能源首先進駐商用車市場的理念似乎開始加速落地。
尤其當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四部委在今年4月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針對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方面,採取「以獎代補「、聚焦關鍵零部件技術攻關等,正式確定了燃料電池補貼政策落地後,氫能源商用化的進程更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全國鋪陳開來。
隨後的兩個月內,廣東佛山南海區386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分批投入全區公交線路運行;廣州市首批15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試運營;山東濰坊追加的150輛搭載濰柴氫燃料電池的公交車舉行運營儀式·······
而從去年中國石化與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合作,致力於氫能技術研發以及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到以廣東、山東為首的地方政府加速建設以加氫站為核心的設施體系,乃至如今的氫動力商用車大規模投入運營,不難看出,在政策的傾斜下,氫能源產業在中國的發展熱情空前高漲。
但另一方面,不得不警惕的是,在補貼誘人的大背景下,很容易出現如當下一批「投機」造車新勢力哄擁而至,最終留下一地雞毛的現象。
?
況且就在日前,出資佔比達65%的豐田聯合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億華通五家擁有相同理念的公司簽署合營合同,擬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就為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
那與其說,有著豐富氫能源產業經驗的豐田,將為中國尚處試錯期的氫能源商用化帶去更多的建設性意見,倒不如相信,擁有絕對話語權的豐田,將在產業政策與政府支持的東風下,滋生出更大的野心。屆時,有多達五家的本土重點企業的上下疏通,有如項庄舞劍的豐田才是幕後真正的最大受益者。
也許從目前來看,在整個能源的變遷史中,資本依舊是逐利的,「尼古拉汽車們」的逐利之路同樣會是熱衷資本的企業所嚮往的。但與此同時,中國在政策的傾斜下,核心技術完成「自主化」、徹底擺脫技術進口依賴的要求,也將在隨後的產業進程中時刻鞭策著每一個局內人。那彼時,就算駛入「快車道」的氫能源產業終究逃不過市場的洗牌。至少,依舊令人快慰。
文/曹佳東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美國股票對中國股票有影響嗎

從去年開始美股概念成為中國股市的熱炒對象,比如頁岩氣概念,特斯拉概念,至於美國股票指數對中國有否影響,肯定有,美國跌,中國跌,美國漲,中國跌。

㈦ 特斯拉市值蒸發800億美元超過通用與福特市值總和

?1,特斯拉市值蒸發800億美元超過通用與福特市值總和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在未能進入標普500指數之後,9月8日,特斯拉市值蒸發了大約800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兩家公司的市值總和。

現代汽車表示,雙方將創建一個合作體系,具體涉及到電動車電池租賃、電池管理服務以及電動汽車電池的再利用和回收等多個業務領域。

據現代汽車透露,合作雙方一致認為有必要在電動汽車電池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創造高附加值,並加強其生態友好性。

一位現代高管表示,與專注於電池供應的現有交通工具電池業務不同,此次合作著眼於電池的生命周期,合作雙方將之定義為「電池即服務」,這是一種良性循環。本次合作也將是一個機會,在未來的交通工具電池行業中推廣更多樣化的合作系統。

通過這一夥伴關系,雙方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優化設計,同時將電動汽車和電池連接起來,建立一個涵蓋電池生命周期從生產到回收的所有過程的良性循環。這是自現代汽車集團執行副董事長鄭義宣(ChungEuisun)和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CheyTae-won)7月份會晤以來,公布的首個詳細合作計劃。

現代汽車表示,合作雙方將積極尋求各種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電動汽車電池的附加值和生態友好性。比如從汽車電池中提取鋰、鎳和鈷等金屬,並將電動汽車電池用於能源存儲系統等。

這兩家公司目前正在合作,收集和驗證Niro電動車輛中使用的電池組。(來源:新浪汽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關於濰柴動力股份發展史

濰柴動力:19065.36萬股A股自2007年4月30日起在深交所上市
濰柴動力(000338)中國證監會核准本公司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190,653,552股,本次發行的發行方式為換股發行。發行和換股吸收合並的A股全部用於吸收合湘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和換股吸收合並同時進行,互為前提。本次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190,653,552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36.62%,發行價格20.47元/股。經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意,本公司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股票自2007年4月30日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濰柴動力」,股票代碼「000338」。
一、股票上市概況
1、上市地點:深圳證券交易所
2、上市時間:2007年4月30日
3、股票簡稱:濰柴動力
4、股票代碼:000338
5、發行後總股本:520,653,552股
6、公開發行股票增加的股份:190,653,552股
7、發行前股東所持股份的流通限制及期限: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8、發行前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對所持股份自願鎖定的承諾:根據濰柴廠等8個法人發起人股東以及株洲國資出具的承諾函並受該等承諾函所規限,其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將自本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三十六個月內不轉讓或者委託他人管理,也不由本公司回購。根據譚旭光等24名自然人股東出具的承諾函並受該等承諾函所規限,其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將自本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三十六個月內不實質轉讓,也不由本公司回購。
9、本次上市股份的其他鎖定安排:無其他鎖定安排。
10、本次上市的無流通限制及鎖定安排的股份:本次發行的190,653,552股股份無流通限制及鎖定安排。
二、股票發行情況
1、發行數量:190,653,552股
2、發行價格:20.47元/股
3、發行方式:本次發行的發行方式為換股發行。發行和換股吸收合並的A股全部用於吸收合並湘火炬,發行和換股吸收合並同時進行,互為前提。
4、募集資金凈額:換股發行,無資金募集。山東正源和信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已於2007年4月23日對公司公開發行股票進行了審驗,已出具魯正信驗字(2007)3008號驗資報告。
5、發行後每股凈資產:6.35 元/股(按照本公司2006年9月30日模擬合並財務報表數據計算)
6、發行後每股收益:1.94元/股(按照本公司2007年度備考盈利預測報告凈利潤除以發行後股本攤薄計算。備考盈利預測編制基礎如下:濰柴動力以換股形式吸收合並湘火炬,並為換股吸收合並完成後的存續公司,湘火炬在被吸收合並完成後終止上市並注銷。本次吸收合並採用「權益結合法」,考慮到合並完成日的實際發生日對濰柴動力2007年度合並利潤表應不會發生影響,故在編制2007年度備考合並盈利預測表時,將湘火炬自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收入、費用和利潤全部納入備考合並盈利預測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