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抗日戰爭英雄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美泰科技股票市值 2025-07-12 13:14:19
聚龍科技股票走勢圖 2025-07-12 13:05:54
證券銀行股票代碼是多少 2025-07-12 12:58:14

抗日戰爭英雄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2-05-11 02:48:28

A. 抗日英雄

楊靖宇、馬佔山、趙尚志、董楊靖宇、馬佔山、趙尚志、董存瑞、葉挺、徐說一下,邱少雲是抗美援朝英雄。抗戰英雄人物有好多啊,像左權、楊靖宇、馬佔山、趙尚志、董存瑞、葉挺、徐向陽........ 向陽存瑞、葉挺、徐向陽邱少雲 狼牙山五壯士

劉忠:1936年黃埔軍校11期學員,就讀於成都北較場。分別參加了1938年武漢會戰、1939年長沙會戰,期間由排長升為營長,左手臂被槍打穿負傷。1946年退役,在隆昌的兵站工作。於1995年去世,享年83歲。

孫震:1892年出生,成都人。1935年擔任國民革命軍29軍副軍長,1937年擔任22集團軍副總司令,並參加了山西會戰。1938年擔任22集團軍總司令,駐扎在山東臨城,參加了台兒庄戰役。之後,22集團軍在湖北襄樊一帶與日軍周旋,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戰敗投降。1947年孫震被升為國民黨陸軍上將。1949年底去台灣,1985年於台北去世,享年94歲。

羅昌舉:經歷了1938年的成都大轟炸。1940年在重慶就讀於國民黨國防部38技校。1942年考入空軍11飛機修理廠,抗日戰爭中在鳳凰山機場作為一名地勤人員做出過很多貢獻。抗戰勝利後調任77空軍留守站任負責人。1949年擔任西南空軍司令部(原國民黨西南航空站)第四中隊的分隊長。1954年後,一直在地方擔任技術工作至2003年才退休,現年83歲。

張文志:1934年仍是個學生的他滿懷救國熱望投筆從戎,在廣安加入楊森部隊,並考入幹部大隊,一年半後升為排長。1936年隨楊森部隊撤出四川,轉戰貴州。從貴陽日夜兼程參加上海保衛戰,成為部隊中僅剩的軍官,並於火線中升為連長。1939年參加了長沙會戰。同年,調入黃埔軍校學習。

左權(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國共產黨軍事將領之一。

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國民政府針對陳炯明的東征,不久前往蘇聯留學,1930年返回中國,任紅一軍團參謀長,抗日戰爭時期升任八路軍副參謀長,與彭德懷一同指揮針對日本軍隊的百團大戰,取得巨大戰果。1942年日本軍隊出動大兵團突襲八路軍前敵指揮部,左權負責斷後,在山西遼縣(現左權縣)的十字嶺突圍戰爭中被炮彈擊中身亡。他本人也成為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指揮官。

喜峰口抗戰:公元一九三三年初,日軍侵佔熱河,進逼平津,長城抗戰全面爆發。宋哲元所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臨危受命,開赴喜峰口一線,據險抗敵。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三十八師師長張自忠親臨前沿,指揮督戰;一零九旅旅長趙登禹身先士卒,裹傷陷陣。全軍將士揮舞大刀,浴血拚殺;關內民眾捨生忘死,奮勇支前。硝煙彌漫,日月因之失色;刀光閃爍,倭寇為之膽寒。自三月九日起,戰數晝夜,斃敵 五千餘。日酋哀嘆:「明治大帝造兵以來,皇軍榮譽盡喪於喜峰口外!」捷報傳開,舉國振奮,《大刀進行曲》由此誕生,唱徹華夏。

八百壯士:1937年8月9日,駐滬日海軍陸戰隊官兵兩人,驅車闖入虹橋機場進行武裝挑釁,當即被中國守軍擊斃。8月13日,日軍以此為借口,大舉進攻上海(八一三事變)。駐上海的中國軍隊第九集團軍,在張治中率領下奮起抵抗。國民黨政府陸續調集6個集團軍70餘萬人抗擊,初戰獲勝。從8月23日起,日軍多次在長江口登陸,攻擊守軍左翼,遭頑強抗擊。隨後,日軍逐次增兵,加強上海派遣軍的力量。中國軍隊也陸續增援,不斷調整部署。9月11日以後,蔣介石自兼第三戰區司令長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軍增援部隊陸續在上海登陸。9月30日拂曉,日軍向中國軍隊發起猛攻,中國守備部隊陷於苦戰,傷亡慘重。11月5日,日軍一部從杭州灣登陸,迂迴守軍側後,合圍上海。守軍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區陷落。

在戰役的最後階段,10月26日晚,守衛大場防線的中國軍隊第88師第524團第2營400餘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在副團長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的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連夜西撤。在日軍的重重包圍下,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軍隊孤軍奮戰,誓死不退,堅持戰斗4晝夜,擊退了敵人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的數十次進攻。與此同時,上海人民也以極大的愛國熱情支持和鼓勵著壯士。人們冒著生命危險,把慰問品、葯品源源不斷地送入了四行倉庫,支持壯士們抗擊日軍。戰至30日,守軍接到了撤退命令,中國守軍沖出重圍,退入英租界。

狼牙山五壯士
「視死如歸本革命軍人應有精神;寧死不屈乃燕趙英雄光榮傳統。」這是當年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為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題的詞。抗戰時期,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為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毅然決然地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在子彈打光了的情況下,縱身跳下了萬丈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王二小
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張自忠
張自忠,字藎忱。1891年8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清縣唐園村,1914年初,憂憤國事,投筆從戎,歷任排長、連長、營長、旅長、師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任國民黨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兼右翼兵團總司令。

1940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軍集中了10多萬人的兵力,再度侵犯湖北襄樊,首當其沖的就是張自忠所指揮的右翼兵團,張自忠率部浴血奮戰,日寇攻了五天五夜,未能越雷池半步,只得掉頭鼠竄,張自忠親率部隊,尾追敵人,沿途斬殺無數,敵寇死傷達五六萬人。

同年5月7日,張自忠殺敵心切,率總部直屬特務營和74師3個團共2000餘人,從宜城窯灣東渡漢江,夜宿距宜城東北6公里的南營。8日拂曉,率部北進,清晨抵長山西麓南瓜店。於是,一場驚英豪泣鬼雄的戰斗便在這個小山村一帶拉開。在南瓜店,張自忠部隊活捉一掉隊日本兵,得知敵三晝夜不停息地向北竄犯。我部稍作休息,即冒雨出罐子口向北追,因道路泥濘難行,薄暮方趕到距南瓜店不遠的襄陽境境內方家集。知敵剛從這里離開,現行軍在方家集東貢幾里外,張自忠遂令部隊向敵人發起猛攻,我軍一發發炮彈在敵陣地開花。直到敵人發現我兵力不多時,便掉過頭來猖狂反撲。部隊在方家集一帶一連激戰了兩晝夜。

當時,日軍約萬人,多於我軍數倍,且敵人擁有飛機、坦克,而我軍連日行軍作戰,無一日修整,加之遠離後方,得不到補充,又拼殺了幾日,幾乎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我軍終因力量懸殊,於5月16日,部隊被迫退回南瓜店,電台已被敵炮炸壞,與後方聯絡中斷。凌晨,敵人集中兵力,從東南西三面向我南瓜店猛撲,12架敵機在空中盤旋,掃射轟炸,掩護步兵沖鋒,我方浴血備戰,多次擊退敵人。到上午10時許,南瓜店到處是槍炮聲,如同六月滾雷,震得大地都在顫抖,塵土硝煙彌漫空際。太陽也變成了昏黃色的圓盤,整個陣地籠罩在鐵和血的火海之中。

張自忠將軍始終站在一個小山包上,拿著望遠鏡一邊觀察敵陣,一邊傳令:對敵人要狠狠地打!子彈打完用刺刀拼,刺刀斷了用拳頭打,用牙咬!

敵三面圍攻,網開一面,企圖把我軍向北壓迫至長山坪開闊地帶圍殲,三面火力集中到我軍不到1平方公里的陣地上。此時,我軍已打退敵軍5次進攻,傷亡慘重,險況頻生。李致遠參謀對張自忠說:「敵人三麵包圍我們,不如暫時轉移,重振旗鼓,再與敵作戰。」張自忠火了,大聲說:「當兵的臨陣退縮是要殺頭,當總司令遇到危險可以逃跑嗎?難道我們的命是命,前方戰士的都是士坷垃?什麼包圍不包圍,必要不必要,今天的事有我無敵,有敵無我,一定要血戰到底。」

我軍殺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但敵人憑借其兵力優勢,一股剛退下來,另一股又蜂擁而上。我軍在彈葯殆盡之際,用刺刀和大刀沖殺。突然,飛來一顆子彈從張自忠左臂三角肌處穿過,鮮血立刻滲透了呢子制服,警衛人員不約而同地圍在他身邊做掩護。

激戰到下午兩點,張自忠所帶官兵僅剩20多人。敵人包圍圈在縮小,情況萬分危急。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張自忠激動地說:「這正是軍人殺敵報國的好機會,我決不後退!」接著又飛來一顆子彈從他的胸部左側穿過,敵人已從四面八方圍了過來,眉目可見,敵我短兵相接,混戰一起,展開了肉搏,張自忠自知傷重不救,大聲對左右說:「我這樣死得好,死得光榮,對國家、對人民、對長官問心無愧,大家要努力為國殺敵,勿忘我志!」剛說完,從東南又飛來幾顆子彈,張自忠太陽穴和左眉梢上部各中一顆,倒地身亡。

長山在怒吼,漢江在流淚。人民的好兒子張自忠率部連戰9日,殺敵數千,以死報國,堅守陣地,受傷不退,竟以身殉國,時年50歲。其彪炳人寰光輝照耀的民族英烈氣概震懾敵軍,激勵國人奮勇殺敵,直至日軍投降。

趙一曼
趙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個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奮好學,從小就向封建習俗示威。她逃脫了裹小腳的惡習,她還帶頭把長辮子剪了,從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趙一曼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1年「九.一八」事件後,日本侵略者佔領了東山省。在這緊急的關頭,中國共產黨派出大批優秀幹部到東北發動人民抗日戰爭。趙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員。在復雜的對敵斗爭中趙一曼經受了種種挑戰。為了便於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鄉下,一直到犧牲,她一直沒見過自己的孩子。
1935年趙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敵人用用盡了殘酷的手段,也無法使趙一曼開口。1936年8月2日,敵人用子彈取了趙一曼年輕的生命。

楊靖宇(1905-1940)原名馬尚德,又名順德,字驥生。河南確山人。
楊靖宇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領導河南劉店秋收起義,任確山農民革命軍總指揮、中共豫南特委書記等職。

1929年至東北工作。「九•一八」事變後,擔任東北反日救國會總會會長、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磐石游擊隊政治委員。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第一路軍總指揮、中共南滿省委書記等職。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中堅持抗日游擊戰爭,被譽為「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範」。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深江(今靖宇縣)與日本侵略軍戰斗中英勇犧牲。屍體被敵人解剖,發現胃裡除尚未消化的草根、樹皮、棉絮外,竟沒有一粒糧食,使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呆了

B. 抗日戰爭英雄的名字都有哪些

戰功顯赫的開國上將——楊得志
· 捨身救國的泰國華僑領袖——蟻光炎
· 美洲洪門愛國老人——司徒美堂
· 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克萊爾·李·陳納德將軍
· 屢建功勛敵膽寒——張雲逸
· 抗日名將「鐵軍將才」——朱程
· 一生獻給中國衛生事業——馬海德
· 戰斗在大後方的抗日將軍——肖勁光
· 為中國抗戰而犧牲的蘇聯勇士——庫里申科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血灑贛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馬耀南:從愛國學生到八路軍優秀指揮員
· 血染抗日戰場的虎將——葉成煥
· 用犧牲精神喚起民眾的抗日將領——李兆麟
· 聲震昆侖關的抗日將軍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黨的戰士--馬本齋
· 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張宗蘭
· 傳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趙登禹
· 為抗日而死的共產黨員--吉鴻昌
· 英勇抗戰的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
· 為理想奮斗終生的抗日將領——續范亭
· 刀劈日本憲兵的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
· 淞滬抗戰總指揮——蔣光鼐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愛國將軍——馬佔山
· 捍衛邊疆的抗日愛國將領——傅作義
· 永垂史冊的愛國將領——張學良 楊虎城
· 朝鮮族抗日英雄——李紅光
· 獻身中國人民解放與建設事業的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
·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 浩氣彌天的馬定夫
· 名震緬北的抗日將領——鄭洞國
· 指揮長沙會戰的抗日將領——薛岳
· 著名抗日將領——范子俠
· 新四軍抗日名將——羅忠毅
·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組建者——馮玉祥
· 以死報國的抗日名將戴安瀾
· 抗日英雄——呂正操

C. 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有哪些

1、劉胡蘭(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被分配到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12月21日,劉胡蘭參與暗殺雲周西村村長石佩懷的行動。

當時的山西省國民政府主席閻錫山派軍於1947年1月12日將劉胡蘭逮捕,因為拒絕投降,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隨後,劉胡蘭被中共晉綏分局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曾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2、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

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3、吉鴻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明白中國。

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4、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

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蘆溝橋事變,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裡,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必須明白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裡,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朴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朴應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我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於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應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自我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5、楊靖宇在山林中與敵人激戰數日,受傷多處,後被敵人包圍,在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情況下,仍毫不畏懼,頑強抗擊,擊敵死傷20餘人,壯烈殉國。

楊靖宇犧牲後,敵人殘忍地鍘下了他的頭顱,又剖開了他的腹部,驚駭地發現他胃腸里盡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日寇無不震驚。他用鮮血澆灌著和平之花,用生命捍衛了人類的正義。

D. 關於炒股票的一些問題..

1.開兩個戶,費用滬市40 元,深市50元。順便在營業部簽一份《權證風險揭示書》,這樣就可以買賣全部A股和權證。 網上交易 填表時劃個對號,就可以開通了。
2.你說的股票現在市價是8元..如果你要賣出去..只能等於或低於市價8塊才能賣出去。

股票價格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賣股票時,該股票從8元正在上漲到了你輸入的高於8元的委託價格,那麼也能成交。

E. 抗日英雄名字和故事

馬佔山,字秀芳,祖籍河北豐潤縣,1885年11月30日生於遼寧懷德(今屬吉林)縣一個農民家庭。貧苦農民,行伍出身。他從小給地主放馬,後因丟失一匹馬,被抓進官府,遭毒打和 關押並被逼賠償。後來,那匹馬跑回來,地主仍不退錢。馬佔山一怒之下,上山落草,因善騎射,為人講義氣,不久被推為頭領。

清光緒 三十四年(1908年),馬佔山決定"金盆洗手",率弟兄接受從軍。 1911 年他投靠清軍奉天後路巡防營統領吳峻升,從四營中哨哨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升任東北邊防軍騎兵師師長和黑河警備司令等職。1925年11月,郭松齡反奉,張作霖在新民巨流河一帶組織力量抵抗郭軍。同年12月,馬佔山隨同吳俊升在遼寧新民白旗堡附近,同郭松齡軍展開激戰。郭軍大敗,馬佔山部尾隨搜索,並活捉郭松齡夫婦。同年,馬佔山升任東北陸軍第17師騎兵第五旅旅長。

1928年6月 4日,日本侵略者在皇始屯炸死張作霖和吳俊升,他發誓"公仇私恨,必報復之"。1929年被張學良任命為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任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兼黑河警備司令。1930年,任黑河警備司令兼步兵第三旅旅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張任命他出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當日本關東軍無理要求中國軍隊撤離江橋(嫩江鐵橋)時,10月16日,偽軍張海鵬部向嫩江江橋發起進攻,馬佔山率部將其擊潰。他明確表示「吾奉命為一省主席,守土有責」,「一息尚存,決不敢使尺寸土地淪於異族」。在日軍進犯江橋時,守軍將橋破壞三孔。11月3日,馬佔山拒絕日軍的最後通牒。4日,日軍向江橋守軍陣地發起猛攻。他下令抵抗。由於敵眾我寡,沒有後援,加上裝備簡陋,傷亡很大,鏖戰了半個月,不得不撤離江橋。馬佔山親臨前線指揮抗擊,挫敗日軍多次進攻。馬部血戰江橋抗戰,給全國人民以莫大的鼓舞,馬佔山的名字,迅速傳遍全國,慰問函電如雪片飛來。人們稱贊他「為國家保疆土,為民族爭光榮」,是當代的「愛國軍人」和「民族英雄」。但由於日軍不斷增援,而馬部卻是孤軍奮戰,至18日,在消滅日偽軍一千餘人後,不得不撤往齊齊哈爾。21日,退至海倫,繼續抗敵。12月,國民黨政府任命他為黑龍江省主席。上海、哈爾濱等地組織了」援馬抗日團「,卷煙廠還生產了」馬佔山牌「香煙。

1932年,馬佔山詐降,出任偽黑龍江省長兼任偽滿州國軍政部總長之職後,秘密用12輛汽車、6輛轎車、將2400萬元款項、300匹戰馬及其它軍需物資運出城外,再次舉起了抗日的旗幟。馬佔山在拜泉約集李杜、丁超等各路軍的代表開會,改黑河警備司令部為省府行署。三路人馬共7000人,公推馬佔山為黑龍江省救國軍總司令,會上做出三路出擊日軍的戰斗部署。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馬佔山率部給日偽軍以重創,大滅日軍侵略氣焰。後因戰事失利,退到蘇聯。

1933年6月3日,馬佔山從蘇聯返回上海,曾先後3次面見蔣介石,請纓抗戰。1936年12月至西安,參與西安事變,支持張學良、楊虎城逼蔣抗日發動的西安事變。1937年,蔣介石任命馬佔山為挺進軍司令兼東北四省招撫。後任黑龍江省政府主席率部繼續抗日。1938年11月,馬佔山因病到延安就醫,康復後,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舉行盛大的歡迎會。毛澤東在會上致詞,稱贊他是始終如一、抗戰到底的民族英雄。

1947年,蔣介石任命馬佔山為東北保安副司令,但他不肯就任。1948年平津戰役時,馬佔山毅然決定棄暗投明,出面幫助傅作義拿定主意和平交出北平城,推動了北平和平解放的進程。1949年初,曾勸說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並向傅建議請鄧寶珊做同中共談判的代表,為促進北平的和平解放做了有益的工作,促使北平和平解放。

1950年11月29日,馬佔山病逝於北京,終年65歲。

永遠的豐碑

馬佔山: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

■抗日英雄譜

1931年11月4日,在黑龍江省嫩江橋面,東北軍愛國將領馬佔山率領中國軍隊,向發動進攻的日本侵略者奮起反擊,打響了武裝抗日斗爭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武裝抗日的序幕。

馬佔山又名秀芳,1885年生於吉林懷德,祖籍河北豐潤。綠林出身,精於騎射。1929年被張學良任命為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1930年任黑河警備司令兼黑龍江省陸軍步兵第三旅旅長。「九·一八」事變後,時任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的馬佔山,不滿於蔣介石奉行的不抵抗錯誤政策,決心進行抵禦。11月4日,日軍在飛機、大炮和裝甲車掩護下,出動4000多人,向嫩江橋發起進攻。中國守軍奮起還擊,江橋戰役正式打響。中國軍隊在嫩江橋及其附近的大興地區,與日軍展開了一場場殊死拼殺。馬佔山將軍一面調兵遣將,一面親臨前線指揮。這次戰斗,日軍共損失兵力1000餘人,是「九·一八」事變以來首次受到的重挫。中國軍隊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傷亡600餘人。

嫩江橋抗戰,打響了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得到全中國人民的高度贊揚與支持,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1932年2月,日軍攻佔哈爾濱後,馬佔山曾投降日本,就任偽黑龍江省省長,後又任偽滿洲國軍政部長。同年4月擺脫日軍監視,在黑河舉兵反正,通電繼續抗日,並揭露偽滿內幕,任東北救國抗日聯軍總司令。1936年參與張學良、楊虎城發動的西安事變,後任東北挺進軍總司令。1940年任黑龍江省主席,後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1946年任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1949年1月與傅作義、鄧寶珊等人一起接受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放北平的條件,宣布起義。
馬佔山題詩匡廬
賀偉
1933年7月11日,在天津賦閑的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馬佔山將軍來到廬山。
在登上牯嶺山城之前,他先來到廬山西麓的株嶺,拜謁岳飛母親和夫人的陵墓。望著歷經800年風雨而安然無損的岳母岳夫人墓,馬佔山心情很不平靜。岳飛投軍之時,岳母手拿銀針在他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字,並指著高懸天際的 北斗星,要兒子永遠朝著北斗星指引的方向走,竭盡全力收復國土。可是岳飛卻沒能實現母親的心願。不是他無能,不是他怕死,而是一腔熱血,無處可灑,精忠報國,難以為報啊!他多麼希望能直搗黃龍,「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卻沒想到,打得強敵喪魂落魄,自己卻屈死於風波亭中!怎不令後人扼腕嘆息,憤恨填膺。
馬佔山曾經在西湖岳飛墓前灑過英雄淚,面對著岳母墓,他又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相繼侵佔遼寧、吉林,又向黑龍江省進攻。時任黑龍江省代主席的馬佔山,不顧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率部在嫩江橋奮起阻擊,打響了中華民族抗日的第一槍,震動了中外。馬佔山成為舉國敬仰的抗日英雄,市場上還出現了「馬佔山」牌香煙。沒想到,蔣介石對馬佔山的抗日行動非常惱恨,將其調職,給了一個國民黨軍委會委員的虛職,讓他賦閑天津。眼睜睜地看著東三省父老鄉親慘遭日軍蹂躪,眼睜睜地看著敵寇磨刀霍霍,大有吞並整個中國之心,身為高級將領,卻不能馳騁疆場,只在碌碌無為中虛度時光,怎不令人痛徹心脾,悲憤難捺!他一再向蔣介石請求率兵抗日,卻一再遭到訓斥,但他仍不肯罷休。他這次來廬山,還是要當面向蔣介石陳詞,希望能夠舉國抗戰,早日收復國土。雖然他知道希望渺茫,但還是要犯顏直諫,據理力爭。
果然,正忙於布置第五次圍剿紅軍的蔣介石根本聽不進馬佔山的進言,反而訓斥他頭腦簡單,不懂國事,攘外必先安內,內不安,如何集中精力攘外?馬佔山直言中國共產黨一向堅決主張對日作戰,並且派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等到東北組織抗日義勇軍,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中堅持抗戰,不能不令人欽佩。大敵當前,我們卻在互相廝殺,消耗精銳,怎不令仇敵拍手稱快、國人痛心疾首?馬佔山說得慷慨激昂,動情處還聲淚俱下,蔣介石卻絲毫不動心。當馬佔山離開蔣介石的 別墅「美廬」時,心情非常沉重。
7月14日下午,《中央日報》等幾家報社記者前來馬佔山下榻的「仙岩飯店」采訪他。一位記者拿出一個「馬佔山」牌的空煙盒請他簽名,馬佔山搖了搖頭,緩緩地說道:「愧對國人贊譽,有負國人厚望,我深感內疚和不安啊!」他指了指窗外的牯牛嶺說:「中國就像是一頭大牯牛,日本就像是老鼠。老鼠吃牛,好像是不可能,但是如果這頭牛站著不動,任憑老鼠撕咬,那也會被咬垮咬死的。身為軍人,卻不能為國抵禦外辱,任憑大好河山遭踐踏,父老兄弟為刀下魚肉,實在是令人憂心如焚,晝夜難寧啊!」記者們聽著馬佔山的言語,無不為之動容。
記者們剛剛離去,同樣遭冷落的李烈鈞將軍又來看望馬佔山。李烈鈞見馬佔山心情不好,便邀他一同出去散散步。
兩位力主抗戰的將軍沿「大林路」慢慢地踱著。盛夏的廬山十分熱鬧,紅男綠女、達官貴人來來往往,洋人們更是珠光寶氣,旁若無人。馬佔山苦笑一下說:「廬山倒是一派歌舞昇平的太平景象。」李烈鈞嘆了一口氣說:「這太平景象不知能維持到多久啊!」
兩人邊走邊談。馬佔山見路旁一塊石壁上刻著一首詩,便停下腳步,先看詩的落款:「余江吳邁民國十九年夏」,馬佔山問:「吳邁?莫非是大名鼎鼎的『火鏢律師』么?」李烈鈞點頭說:「正是此公!我們江西一傑!」馬佔山頓時肅然起敬。吳邁是近代著名律師,曾任過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軍政治部少將主任。一次他在漢口坐車執行公務時須穿過英租界,一個印度巡捕大聲呵斥,要他脫下將服,不帶衛兵,不坐汽車,隻身便服步行過去。吳邁大怒,當即返回軍部,甩下將服,揚長而去。從此,他奔波大江上下,以維護國權、維護中國公民權為己任。1929年,在南京召開的國民黨中常委擴大會議上,以特邀貴賓身份出席會議的吳邁突闖主席台,指著蔣介石等官員大聲責問道:「號稱國民革命政府,為什麼不革命?你們不要以為大權在握就可以為所欲為,須知民不可欺,眾怒難犯!」吳邁的膽量使他贏得「火鏢律師」的美譽,聲震中華。1930年,吳邁借住廬山大林寺,撰寫《運動收回領事裁判權寫真》一書,詳細記載他與各國駐華使節激烈斗爭的過程。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在香港的吳邁准備飛赴西安會見張學良,未及啟程便被暴徒暗殺,時年51歲。
馬佔山停下腳步,一字一字地讀著石壁上的詩:「讀書大林寺,航空來自天。泉石固所好,國恥恨未湔。眾志乃成城,斯任須並肩。疥壁意雲何,願言共勉旃。」讀畢,馬佔山擊掌贊嘆道:「好詩,好詩!淋漓慷慨,正氣凜然,甚合吾意!不愧是出自火鏢律師之手。明志於此,當可流芳千古。」
李烈鈞也點頭贊道:「吳邁放著將軍不做,為了國家的利益,四處奔走呼號,不怕高官,不怕洋人,連生命都置之度外,的確是令人欽佩呀!」
馬佔山說:「烈鈞兄說的是呀。身為朝廷命官,更應殫精竭力為國盡忠,豈可貪圖個人的安逸享受。古人還講究個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嘛!」
李烈鈞又笑著說:「佔山兄前年江橋一戰,大滅日寇之威風,也當永垂青史啊!」
馬佔山連忙搖頭說:「哪裡,哪裡,都是過去的事了,不值一提!」他停了停,又嘆了口氣,說道:「原想在嫩江橋挫挫敵寇銳氣,說明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誰想東三省還是白白丟了,16萬軍隊竟擋不住1萬日軍,有何面目見全國父老鄉親!烈鈞兄,什麼時候才能痛痛快快地和小日本干哪,就這樣看著他霸著東三省、看著他要侵吞全中國嗎?」李烈鈞聽著,默然無語。二人轉頭,慢慢往回走。
吃過晚飯後,馬佔山的心情仍難平靜。天色漸漸暗了,明月從大月山上升了起來,山谷間一陣陣松濤轟鳴。馬佔山想去「松樹路」走走,衛士說晚上風大,就不要出去了。馬佔山說風大怕什麼,都說松樹路松濤有名,正好去聽聽。
如水的月光透過繁密的松枝,斑斑駁駁地灑在蜿蜒的山徑上。馬佔山在松林中慢慢踱著,靜謐的天地之間陣陣松濤格外清晰、真切:有時像悶雷從遠處隆隆滾來,一到近處又變得那麼雄渾、凌厲,像是千軍萬馬疾駛過平野;有時倏地一陣狂風,萬木怒吼,捲起驚濤駭浪,猛烈地撞擊著天空,撞擊著峰巒,撞擊著馬佔山的心胸。馬佔山感到非常痛快,一股豪情從心底湧起。他不禁吟詠起岳飛的《滿江紅》:「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馬佔山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忽然看見前面松林中一片黑黝黝的東西,朦朦月光中似在躍躍蠕動,像是一群躁動不安的於菟(小老虎)。走近一看,原來是一片形狀不一的岩石。他不禁笑了,拍著石塊,心想,莫非這些石頭都能理解他的心情,彷彿都要化做生氣勃勃的小老虎,去飛食日寇之肉?!
傾聽著陣陣松濤,撫拍著身邊的山石,馬佔山心潮起伏,激情難捺,脫口吟出一首古風:
百戰賦歸來,言游匡山麓。
愛此嶔崎石,狀如於菟伏。
摩挲舒長嘯,狂飈振林木。
國難今方殷,國仇猶未復。
禹跡遍荊榛,恐汝眠難熟。
何當奮爪牙,萬里飛食肉。
這首詩慷慨激昂,頗有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的遺風,借「狂飈」抒發自己心中的激情,又把林中的「嶔崎石」想像為欲奮「爪牙」的「於菟」(小老虎),欲飛越萬里關山,去吞食日寇之肉,藉以表達中國軍人和四萬萬同胞欲與日寇血戰到底的誓願。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世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馬佔山當年驅逐外虜的志願早已實現。他1950年在北京病逝前,再三叮囑子女要跟著共產黨走,珍惜來之不易的新生活,把新中國建設好。
馬佔山的這首詩刻在松樹路的岩石上,至今清晰如昨。後人讀著它,還能觸摸到將軍那顆滾燙的心,那腔沸騰的血。

F. 舊中國的四大商業銀行分別是哪四家

舊中國即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四大銀行也稱"大四行"即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
中國四大銀行
交通銀行
始建於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發鈔歷史長達33年,也是發鈔時間最長的銀行。1928年,隨著全國政治中心從北京轉移到南京,交通銀行也將總行遷到上海外灘14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交通銀行將總行遷到重慶。1951年交通銀行總行遷回上海,1954年除香港分行仍繼續營業外,交通銀行國內業務分別並入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和在交通銀行基礎上組建起來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現稱中國建設銀行)。
1986年7月24日為適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江西中路200號(原金城銀行大樓)。
2004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投資了近17億美元,收購了交通銀行19.9%股權。
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
2007年4月25日,交通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每股最後定價7.90人民幣。2007年5月15日,交通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股票代碼上交所:601328。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現為中國五大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之一。

中國銀行
於1912年1月24日由孫中山總統下令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在上海大清銀行舊址正式開業,改大清銀行為中國銀行,負責整頓幣制、發行貨幣、整理國庫,行使中央銀行權利)改組而來。故中國銀行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中國銀行。
1912年1月初,大清銀行「商股聯合會」正式上書孫中山,建議「就原有之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重新組織,作為政府的中央銀行。1912年,大清銀行副監督陳錦濤經時任政府司法總長的伍廷芳提名,出任臨時政府財政總長並且常駐上海,開始藉助大清銀行「商股聯合會」的力量,著手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建立政府中央銀行。1912年1月28日大清銀行「商股聯合會」召開股東大會,大會決定由股東會職員組成中國銀行臨時理監事會,負責與正副監督籌訂章程,並管理全行事務。1912年1月24日由孫中山總統下令批准成立中國銀行,中國銀行應運而生。1912年2月5日正式開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中國銀行。同年12月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由上海遷至北京。原總管理處隨民國政府遷往台灣,至1960年在台重新開業。
2003年,國家選擇中國銀行作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兩家試點銀行之一。
2004年中國銀行穩步推進股改工作,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8月26日,經國務院、銀監會批准,中國銀行以匯金公司獨家發起的方式,整體改建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基礎上,引進了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深化內部改革,切實轉換經營機制,取得了長足進步。
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中央銀行
1924年8月,孫中山領導的廣東革命政府在廣州創立中央銀行。1926年7月,國府移遷武漢,同年12月在漢口設中央銀行。原廣州的中央銀行改組為廣東省銀行。1928年11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中央銀行,總行設在當時全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國各地設有分支機構,法定中央銀行為國家銀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責,同時武漢中央銀行停止營業。1949年12月,中央銀行隨國民黨政府撤往台灣。

中國農民銀行
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的四大官僚資本銀行之一。其前身是蔣介石於1932年 11月為籌集反共軍事經費之需要,由豫鄂皖「剿匪」總司令部在漢口所設的農村金融救濟處。翌年改組,於4月起改名豫鄂皖贛四省農民銀行,資本定額一千萬元,用軍用票與特稅(鴉片稅)五百萬元為基金開業,郭外峰任總經理。總行設漢口,於南昌、蕪湖設分行和辦事處。由「剿匪」總司令部通令在四省境內發行一角、二角、三角、五角之流通券,用超經濟的強制手段流通。主要業務為農貸、農倉、抵押土地、農產運銷、農村合作社,以高利貸盤剝農民。1934年 7月郭外峰病故,徐繼庄接任總經理,翌年春以該行業務擴展於全國,陸續設立分行十五處、支行四處,辦事處、分理處及農貸所數十處。
1935年4月更名中國農民銀行,總行由漢口遷至南京。6月4日,國民政府公布《中國農民銀行條例》,經營業務未變,資本總額仍為1000萬元。1936年1月增設儲蓄部,奉准發行鈔票,並積極向川、黔、陝、甘等地發展。翌年3月徐辭職,由葉琢堂繼任,孔祥熙任董事長,4月將總行遷滬。各地分支機構增加到八十七處。抗日戰爭時期,其總行遷渝,1938年資本定額兩千萬元。1940年由顧翊群接任總經理, 並成立信託部,開展有關農業信託業務,曾一度受中央銀行委託經營黃金買賣。1942年 7月,國民政府實行國家銀行專業化後,該行發行業務移交中央銀行,並接收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央信託局農貸業務,成為當時特許設立的唯一的農業金融機構。1945年該行由孔系轉入CC系之手,陳果夫出任董事長,李叔明任總經理。戰後遷總行於南京, 資本總額增至六千萬元, 於上海設分行,松江、太倉分設農貸通訊處,全國分行增達二十三處,支行十五處,辦事處及分理處兩百餘處。1949年,各地機構分別為人民政府接管,清理結束。

G. 招商局集團股票代碼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的股票代碼是00025.HK。公司於1993年開始投資業務,至今投資組合中之項目分布於金融服務業、文化傳媒及消費、資訊科技、製造、能源及資源、教育等行業。投資方式是直接參股中國具備素質的投資項目,主要對象為非上市企業。
【拓展資料】
四大央企是哪四大企業:中國四大央企分別是華潤、中信、招商局、光大。
1.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潤或華潤集團),創始於1938年,前身是中共為抗日戰爭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
主營業務包括消費品製造與分銷、地產及相關行業、基礎設施及公用事業三塊領域,旗下共有17家一級利潤中心;
在香港擁有6家上市公司:華潤燃氣(HK1193)、華潤啤酒(HK291)、華潤電力(HK836)、華潤置地(HK1109)、華潤水泥(HK1313)、華潤醫葯(HK3320);
共15次獲得年度考核A級2018年11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8企業社會責任排名,位居第一位。
2.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集團,英文為CITICGroup),為中央金融企業?,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公司。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241;
2019年7月,發布2019《財富》世界500強:位列137位;
2019年9月,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7位;
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7位;
2019年12月,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
3.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招商局集團或招商局),其前身為「輪船招商局」,於1872年12月26日創立,於1873年(癸酉年)1月17日在上海正式開業;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被譽為「中國民族企業百年歷程縮影」?。
招商局現為國家駐港大型企業集團、香港四大中資企業之一,總部設於中國香港,主要經營活動分布於中國香港、內地、東南亞等地區。
4.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英文名稱ChinaEverbrightGroup,中文簡稱光大集團)是中央管理的國有企業;於1983年5月在香港創辦;於1983年8月18日正式開業,光大集團成立之初以經營外貿和實業投資為主,當時注冊名為「紫光實業有限公司」;
1984年7月更名為「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2014年1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光大集團由國有獨資企業改制為股份制公司,並正式更名為「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是橫跨金融與實業、海內與海外,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期貨、租賃、投資和環保、文旅、醫葯等實業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團。

H. 抗戰時期有哪些英雄人物

1、劉胡蘭(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被分配到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12月21日,劉胡蘭參與暗殺雲周西村村長石佩懷的行動。

當時的山西省國民政府主席閻錫山派軍於1947年1月12日將劉胡蘭逮捕,因為拒絕投降,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隨後,劉胡蘭被中共晉綏分局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曾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2、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

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3、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明白中國。

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4、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

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蘆溝橋事變,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裡,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必須明白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裡,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朴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朴應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我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於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應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自我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5、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我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裡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後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於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

在二人幫忙下,她於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能夠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能夠把人剁成爛泥,但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

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後,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佔中國東北的暴行。

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

日寇將她送到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對她產生了敬佩。

I. 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一、楊得志簡介:

楊得志(1911.1.3—1994.10.25),湖南株洲人。1928年參加工農革命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十一師班長、排長、連長,第四十五師管理科科長、九十三團團長,紅一軍團第一師一團團長、副師長,第二師師長;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隊長,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團長,三四四旅代旅長,冀魯豫支隊支隊長,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一旅旅長;晉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應采兒謝娜最新綜藝,司令員,晉察冀軍區第一、第二縱隊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第十九兵團司令員等職。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