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一共有幾個城市
哈哈,沒有這樣的統計,聯合國和其他機構都沒有調查過。
這里有中國的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並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目前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即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0個地區(州、盟);661個市,其中:直轄市4個;地級市283個;縣級市374個;1636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和林區);852個市轄區。總計:省級34個,地級333個,縣級2862個。
參考資料:http://www.xzqh.org/quhua/index.htm
其他:
全球城市(英文:global city),又稱世界級城市,指在社會、經濟、文化及/或政治層面直接影響全球事務的城市。近年,基於全球化(即全球金融、電訊和交通)的擴張,「全球城市」漸漸為人熟悉。「全球城市」一詞由莎辛(Saskia Sassen)於1991年的作品中首創,與巨型城市(又稱超級城市;megacity)相對。
[編輯]
一般特點
全球城市的定義較主觀,但全球城市一般有以下特點:
國際性、為人熟知(人們一般會說「巴黎」而非「法國巴黎」)。
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且具影響力(舉例,紐約市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
相當大的人口(都會區中心至少要有100萬人口,典型的要幾百萬)。
重要的國際機場(舉例:倫敦希思羅機場),作為國際航線的中心。
先進的交通系統,如高速公路及/或大型公共運輸網路,提供多元化的運輸模式(地下鐵路、輕軌運輸、區域鐵路、渡輪或巴士)。
亞洲城市要吸引外來投資,並設有相關的移民社區,例如:新加坡、上海、香港、東京和莫斯科。西方城市要設有國際文化和社區(如唐人街、小義大利或其他移民社區)。
國際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公司總部(尤其是企業集團)和股票交易所,並對世界經濟起關鍵作用。
先進的通訊設備,如光纖、無線網路、流動電話服務,以及其他高速電訊線路,有助於跨國合作。舉例,台北最全球首個無線城市。
蜚聲國際的文化機構,如博物館和大學。
濃厚的文化氣息,如電影節、首映、熱鬧的音樂或劇院場所;交響樂團、歌劇團、美術館和街頭表演者。
強大而有影響力的媒體,放眼世界,如BBC、《紐約時報》、《世界報》、法新社和路透社。
強大的體育社群,如體育設施、本地聯賽隊伍,以及舉辦國際體育盛事的能力和經驗,如奧運會、足球世界盃或網球大滿貫盛事。
在西方眼裏,倫敦、紐約、巴黎和東京傳統上被認為是「四大世界級城市」。同時,它們也被視為全球資本主義的象徵。近年一些觀點還包括亞洲的大城市,如香港、新加坡、上海和北京。當然,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標准,這決取於大家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和閱歷。
在某些已發展國家,其郊區的發跡,加上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的不斷遷移,導致城市明顯的衰落。因此,要推動城市的復興、旅遊業和稅收,近年小型城市的政府和其選民的冒起了建立「世界級」城市的念頭。
非凡的世界級城市建築,可為城市帶來一點成功,布宜諾斯艾利斯、法蘭克福、悉尼、墨西哥市和多倫多是有力的證明。這些城市已顯露其大規模和影響力。
[編輯]
GaWC的世界級城市名冊
1999年,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路(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GaWC)以英國列斯特郡拉夫堡的拉夫堡大學為基地,嘗試為世界級城市定義和分類。世界級城市名冊於GaWC 5號調查學報 [1]中概述,以國際公司的「高階生產者服務業」供應,如會計、廣告、金融和法律為城市排名。GaWC的名冊確認了世界級城市的3個級別及數個副排名。
注意:這份名冊一般以城市設有多少提供金融及顧問服務的跨國公司營業處排名,而非文化、政治和經濟等的中心。GaWC的城市簡圖,請參見 [2]。
[編輯]
第一類世界級城市(全面世界級城市)
12分:倫敦、紐約、巴黎、東京
10分:芝加哥、法蘭克福、香港、洛杉磯、米蘭、新加坡
參照 GaWC 官方名冊
[編輯]
第二類世界級城市(大型世界級城市)
9分:三藩市、悉尼、多倫多、蘇黎世
8分:布魯塞爾, 馬德里、墨西哥市、聖保羅
7分:莫斯科、首爾
[編輯]
第三類世界級城市(小型世界級城市)
6分:阿姆斯特丹、波士頓、卡拉卡斯、達拉斯、杜塞道夫、日內瓦、休斯頓、雅加達、約翰尼斯堡、墨爾本、大阪、布拉格、聖地牙哥、台北、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5分:曼谷、北京、蒙特利爾、羅馬、斯德哥爾摩、華沙
4分:亞特蘭大、巴塞隆拿、柏林、布達佩斯、布宜諾斯艾利斯、哥本哈根、漢堡、伊斯坦堡、吉隆坡、馬尼拉、邁阿密、明尼阿波利斯、慕尼黑、上海
[編輯]
形成世界級城市的跡象
[編輯]
明顯跡象
3分:雅典、奧克蘭、都柏林、赫爾辛基、盧森堡、里昂、孟買、新德里、費城、里約熱內盧、特拉維夫、維也納
[編輯]
部分跡象
2分:阿布扎比、阿拉木圖、伯明翰(英國)、波哥大、布拉提斯拉瓦、布里斯班、布加勒斯特、開羅、克利夫蘭、科隆、底特律、杜拜、胡志明市、基輔、利馬、里斯本、曼徹斯特、蒙特維多、奧斯陸、利雅德、鹿特丹、聖路易斯、西雅圖、斯圖加、海牙、溫哥華
[編輯]
極微跡象
1分:阿德萊德、安特衛普、奧爾胡斯、巴爾的摩、班加羅爾、博洛尼亞、巴西利亞、卡爾加里、開普敦、可倫坡、哥倫布、德累斯頓、愛丁堡、熱那亞、格拉斯哥、哥德堡、廣州、河內、堪薩斯城、利茲、里爾、馬賽、里奇蒙、聖彼得堡、塔什干、德黑蘭、提華納、都靈、烏得勒支、威靈頓
[編輯]
2006年全球城市會議
2006年全球城市會議 [3] 將於2006年6月29日假利物浦希望大學舉行,由Dr. Lawrence Phillips主持。會議旨在確定「全球城市」的定義,評核准則包括:城市的形象、敘述、經濟、規劃和市民的體驗。會議也會探討是否只有已知的「四大世界級城市」——倫敦、巴黎、紐約和東京,才可享有全球城市的地位;又或者,發展迅速的亞洲城市或第三世界可否列入世界級城市。
[編輯]
其他准則
GaWC的名冊以特定的准則為主,所以其他佔有全球意義的城市未必包括在內。以下是一些例子:
龐大的人口,整體人口以至都會區人口
多元化的選民人口(第99頁)
根據不同指標:
人口、聚居地(選擇性的概況), 流動性及城市化
重大的金融儲備/支出:
city/區域的GDP (數據為ZIP檔案)
股票市場:指數/市場資本化
跨國公司的總部
金融服務供應,如銀行、會計
就業情況
根據生活質數或城市發展
根據生活指數
根據個人財富,如億萬富翁數目
矚目的交通基建:
機場擁有矚目的載客量(分析)或載貨量
龐大、普及的公共運輸系統
卓越的鐵路使用
道路汽車的使用
重要的海港
重要的科技效能/基建:
卓越的空中輪廓線/摩天大樓
重要的設施:
教育設施,如大學(需要注冊)、國際學生就學
研究設施
健康設施,如醫院、醫學實驗室
世界宗教的參拜聖地
國際組織的總部
城市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及文化遺產
高素質的文化設施:
著名的博物館及博物館
著名的歌劇團
著名的交響樂團
著名的電影中心和電影節
著名的劇院中心
國際體育盛事場地,如奧運會場所 (奧運會/旅遊分析)
旅遊生產力:
旅客
經濟
賽事
[編輯]
世界級城市列表
跟據個別准則排名
排名 城市人口(整體) 都會區人口 外來出生人口 [4] 生活指數 [5] 地鐵系統全年載客量 機場全年載客量 億萬富翁數目 [6][7]
1 上海 東京 邁阿密 東京 東京 阿特蘭大 紐約市
2 孟買 墨西哥市 多倫多 大阪 莫斯科 芝加哥 莫斯科
3 喀拉蚩 紐約市 洛杉磯 倫敦 首爾 倫敦 倫敦
4 布宜諾斯艾利斯 孟買 溫哥華 莫斯科 墨西哥市 東京 日內瓦
5 德里 聖保羅 紐約市 首爾 紐約市 洛杉磯 洛杉磯
6 馬尼拉 德里 新加坡 日內瓦 巴黎 達拉斯 香港
7 莫斯科 加爾各答 悉尼 蘇黎世 倫敦 巴黎 三藩市
8 首爾 布宜諾斯艾利斯 阿必尚 哥本哈根 大阪 法蘭克福 巴黎
9 聖保羅 雅加達 倫敦 香港 香港 費城 東京
10 伊斯坦堡 上海 巴黎 奧斯陸 聖彼得堡 拉斯維加斯 芝加哥
㈡ 浦東新區台北東路170屬於哪個鎮
浦東高東鎮(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㈢ 國際護士證可以進哪些外資醫院
目前國內的外資醫院包括和睦家醫院、明德醫院、天壇普華醫院、美中宜和、瑞爾齒科、國際SOS、禾新醫院、阿特蒙醫院等等,如果有海外護理工作經驗或擁有ISPN/RN等國際護士類證書,則為優先考慮。
㈣ 上海浦東新區哪幾家醫院的可善挺可以醫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5
㈤ 上海臨港新城|愛在臨港自貿區現在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1、中國第一個「國際板」——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
標簽:「上海金」
「中國大媽」對國際黃金價格影響到底有多大?顯然,「中國大媽」瘋搶黃金的數量和資本大鱷們動輒數千噸的期貨交易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但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各國對黃金的巨大需求確實正在成為支撐國際黃金價格的重要力量。
今年9月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在自貿區內設立了「黃金國際板」,通過引入海外投資者,將國內現貨黃金交易的規模做大。在國際板上掛牌的黃金合約皆以人民幣計價,能夠逐漸形成反映中國市場交易的「上海金」基準價格,有望與現有以美元計價的「紐約金」和「倫敦金」共同影響國際金價走勢。
在邁出這一步之前,盡管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消費國,上海黃金交易所也已經連續七年成為全球實物黃金交易的最大市場,但在國際黃金定價方面,中國卻沒有什麼話語權。而有了「上海金」,假以時日,「中國大媽」的黃金購買需求能真正體現在國際金價中,也能讓國內廣大的黃金投資者在國際資本的炒作中少吃點虧。
2、中國第一家跨境貿易電商平台——跨境通
標簽:新「海淘」
同樣的東西,在國外買幾百,到了中國就上千。並非人人皆土豪,工薪階層想買海外商品,又沒有揮金如土的瀟灑,那就只好「海淘」吧。可在網站上下單之後就要默默祈禱,千萬別被海關查到,要是被抽查到扣稅,佔便宜的美夢就灰飛煙滅了……你我的海淘經歷大致如此,說出來都是一把辛酸淚。
如今在上海自貿區,海淘多了一個新渠道。去年自貿區成立將近一個半月後,一個名為「跨境通」的官方跨境電商平台上線了,上面既可以買到從國外產地直銷的產品,也可以買到按照中國標准生產、中文貼標的進口商品。跨境通上的商品一部分已經在自貿區的保稅倉庫內,一部分要從海外直郵,從自貿區出關時徵收個人行郵稅,就是商品價格的10%左右。而且,保證賣得都是正品哦。
跟國外商品在國內動輒一倍以上的溢價相比,10%的行郵稅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更重要的是,從自貿區海淘最大的好處就是稅價透明,也不存在被海關抽查的風險。目前跨境通上的合作商戶還不太多,交易量也不是很大,但好消息是,1號店去年底來了,亞馬遜今年夏天也宣布進入自貿區,要在這里建貨物倉庫——這意味著什麼?沒錯,將來有望通過跨境通來淘一淘亞馬遜上的海外商品!
跨境通是否能成為海淘新方式,還有待大家的檢驗。如果滿意,親別忘了給好評哦!
3、中國第一個解禁的「海外游戲機」——微軟XboxOne
標簽:「國行」熱
一直以來,國內小夥伴們玩的各類游戲主機都是國外水貨,只因多年前國內發布的一紙游戲機禁售令,迫使國內游戲機銷售市場轉移到地下。上海自貿區成立後,放開了區內外資游戲游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國內游戲機市場方得以解禁。
解禁後首款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游戲主機將是微軟的XboxOne。微軟和百事通的合資企業百家合是首家入駐上海自貿區的企業,漢化版的XboxOne會在9月29日自貿區一周年時正式發售,到時國內玩家們可以在中國電信營業廳和國內37座城市3000多家零售店買到主機和游戲。
據介紹,目前已有超過25家游戲開發商為「國行版」XboxOne量身訂制了70餘款游戲,發售時就可以玩到國際知名的10款游戲,未來國內的一些知名網游也有望被移植到國行版Xbox上。和水貨相比,國行版的一大魅力就在於為中國玩家量身定做了很多游戲和娛樂內容。據說國行版的Xbox還能鬥地主,打麻將,這么體貼的定製,不知道玩慣了水貨主機的你動心了沒?
不光是Xbox,索尼的PlayStation也有望在中國上市,今年5月份,索尼和上海東方明珠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就表示將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兩家合資公司,負責生產和銷售PlayStation游戲機。
4、中國內地第一家外商獨資醫院—阿特蒙醫院
標簽:「洋醫院」
再過不久,自貿區里就要迎來中國大陸第一家外資(除港澳台)獨資的「洋醫院」了。今年7月,德國阿特蒙集團、銀山資本與上海外高橋(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三聯發展有限公司、外高橋醫保中心等就設立中國上海自貿區阿特蒙醫院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阿蒙特醫院將落戶在外高橋保稅區內,並計劃設立7個醫療中心,4個住院中心。
據介紹,這家洋醫院「洋氣」之處並不局限在外國人花錢辦醫院,而更多的是體現在醫療水平、管理理念以及服務上的國際檔次。阿蒙特醫院的相關負責人還表示,自貿區里的這家醫院還會考慮引進中醫,「中西合璧」的醫療服務或許能夠拉進它與國人的距離。
這家自貿區「洋醫院」除了為在區內工作的外籍員工提供醫療服務以外,也對國人開放。但在阿特蒙醫院的就診費用想必便宜不了,不過自貿區和醫院方面也表示,隨著自貿區有關保險政策的逐步落實,會有相應的商業醫療保險來承擔一部分就醫費用。
或許,「洋醫院」的服務會是最大看點。很多國人對去醫院都有抵觸情緒,掛號難,排隊長,好不容易見著大夫,短短幾分鍾就打發,還沒有好臉色,做個檢查交個費得把整個醫院轉個遍……早就聽說國外醫院環境好,服務優,護士永遠面帶笑容……如果「洋醫院」走進來能帶動國內就醫環境的改善,那真真是極好的。
5、中國第一個工商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
標簽:創業潮
自貿區去年成立後,在區內掀起一股「創業熱潮」,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業務的辦事大廳更是人頭攢動,盛況空前。對於全國各地懷揣創業夢想的人來說,自貿區的一大吸引力就是在工商注冊方面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注冊公司方面簡化了程序,縮短了時間,降低了成本。
以前想要開個公司做生意,光是申請注冊環節繁瑣的手續就足以讓很多人感到「累覺不愛」了。工商局、稅務局、質監局、財政局、統計局……這些部門得一個接一個地跑,到每個地方排隊、交材料、查驗資質、審核等,等到萬事俱備可以開業大吉時,兩三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有些人可能就此與商機擦肩而過。
在自貿區注冊公司可就省事兒多了。首先,自貿區工商注冊登記採取「一口受理」的模式,不需要申請人四處奔走,營業執照、稅務證、機構代碼等重要證件在一個地方就能搞定,最快四天就能辦好,企業就可以開張賺錢了。更重要的是,自貿區還將原來公司成立資本「實繳制」改成「認繳制」,申請注冊時取消了原來「驗資」環節,公司股東只要在自己約定的期限內繳足注冊資本即可。這種做法大大降低了個人創業的成本,一定程度上也激發了社會創業熱情。
眼看自貿區成立一年,與以往企業年檢不同,自貿區採取年報公示制,不需要再起一大早到工商部門排幾個小時的隊遞交年檢材料,現在只要在網上填表就可以啦。
更大的好消息是,這一系列涉及企業工商注冊的簡政放權措施,已經成為上海自貿區首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舉措於今年年初被果斷復制到全國,惠及更多的企業。看來,總理呼喚的「大眾創業」、「草根創業」新浪潮,離我們已經越來越近!
隨著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壯大,還會有更多中國「第一」在這里誕生。當這些「第一」慢慢成為全國人民習以為常的事物,中國經濟應該已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讓我們拭目以待!
希望對您有幫助---網路愛在臨港官網也可以找到我們
,上海臨港新城最大的生活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