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airbnb的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美凱龍香港股票代碼 2025-07-03 15:51:15
華媒科技股票收益率 2025-07-03 14:33:56

airbnb的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2-12-26 09:21:43

㈠ 愛彼迎總市值超5600億,股票飆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隨著全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民宿開始出現在人們面前。民宿的環境十分優越,相比於價格昂貴的酒店,民宿是所有旅遊人員的選擇。眾所周知,每一家民宿都想成為國際大品牌,但並不是任何民宿都有機會成為上市公司。愛波迎是一家上市的民宿公司,現如今該公司的總市值已經超過了5600億。該公司股票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並帶動相關民宿產業的快速改觀和提升。與此同時,全國各地都會為旅遊業的相關配套產業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這才使得公司股票大幅上漲。

綜上所述,愛彼迎民宿公司市值超過5600億,這說明該公司已經佔領了民宿市場。它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這家公司的規劃十分合理。

㈡ 高瓴資本股票代碼

首先高領資本是沒有上市的,這個只是單純的投資公司,它自己本身是沒有股票的,但是它投資了很多公司,很多公司都是已經上市了的。所以說單純指高領資本的話是沒有股票代碼的。

㈢ 海外支付方式有哪些

1、PayPal

PayPal是全球支付先驅,尤其在海淘重點美國具有壟斷性市場地位,在全球支持194個國家,活躍用戶近2億。

㈣ Airbnb 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2008年項目創立之初,幾位創始人需要想辦法獲取啟動資金。起初他們試圖靠自己做邊緣業務來養團隊,就買來大量的盒裝麥片,並重新設計了兩種總統選舉主題的包裝盒——奧巴馬款和麥凱恩款。他們在秋季展會上以每盒40美元的價格銷售這兩款麥片,最終賣出500多盒,為他們的項目籌集了約3萬美金。

但這些錢對於他們而言仍然不夠。選舉的結果最終塵埃落定後,他們還不得不設法處理掉所有麥凱恩款包裝盒的剩餘尾貨。這讓幾位創始人焦頭爛額,一度陷入低谷。這次不算成功的試水淋漓盡致地反映了小公司早期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努力嘗試任何可能性。

次年春天,他們終於得以與矽谷創業教父Paul Graham共進晚餐。盡管Graham坦承「我覺得這個點子簡直太瘋狂了……怎麼會有人想到做這么一件事?」但Airbed & Breakfast還是得以加入了由Graham一手創建的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的2009年冬季班,且獲得了2萬美元的投資。拿到錢後,項目正式改名為Airbnb,很快又獲得了另一筆60萬美元的種子基金。

盡管融資成功,市場上依然有投資人看不懂他們的商業模式,或是對兩位創始人同屬設計師背景不為看好。

從現有平台挖掘新用戶

當時該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Craigslist擁有Airbnb羨艷的海量用戶基數。盡管Airbnb一直試圖靠塑造差異化的產品形態來將自己與競爭對手區隔起來,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對於訂客房這樣的供需平台服務而言,用戶數的多少是人們選擇的最重要因素,因為供方會選擇潛在消費者最多的平台發布信息,而消費者也會挑貨品足夠充足的市場來比價下單。

意識到這點後,Airbnb將Craigslist的用戶群視作了一塊肥肉,試圖從中分一杯羹。於是他們推出了一項功能:允許用戶在Airbnb發布信息的同時,方便地將信息內容拷貝一份發布到Craigslist上——盡管Craigslist並沒有提供這樣的現成介面。

據工程師Rishi Shah介紹,當時針對Craigslist的這一hack技巧其實並不怎麼費事。由於當時Craigslist通過網址中的一串明文的參數結構來保存列表內容(而不是使用cookie),所以Airbnb寫了個機器人去訪問並解析網址,在其中加入特定的信息,再將修改後的網址轉交給用戶用於發布。

用戶在Airbnb發布信息,隨後會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內容是告知用戶:將該信息同時發布到Craigslist可以幫助每月增加高達約500美元的收入,您只需要點擊這個鏈接,我們就可以為您完成。

於是用戶往往會不假思索地點擊鏈接,畢竟這沒什麼不好的,反倒是省了很多事。

接下來,Airbnb的機器人會自動執行一些動作,除了原封不動地拷貝內容之外,還需要做一些深加工,比如選擇投遞到Craigslist的哪個分類目錄下,以及選擇一個當前所在的地理位置。這項苦差事對工程師而言著實需要花費一番體力,因為要對被抓取對象給出的每一個目錄選項,或是州縣市及其對應的郵編做一一對應。此外機器人還需要對匿名郵件地址做屏蔽、繞過禁止HTML代碼限制等。

工程師Chen回憶說:「這些工作很細碎,我甚至覺得一些非常聰明的技術達人也需要花不少時間來把它做到盡善盡美。傳統的市場推廣負責人應該根本想不到這個技巧,裡麵包含了太多的技術細節需要攻克。估計也只有被要求從Craigslist上獲取用戶的工程師才能想到了吧。」

這次成功的技術營銷為Airbnb帶來了幾大回報:首先,更多來自Craigslist的迴流撐起了Airbnb的人氣,更多人加入注冊,發布更多租出的信息;其次,原本習慣去Craigslist發布信息的用戶,開始變成Airbnb的用戶,因為現在只要在一處發布就能同時出現在兩處;最後,原本的Airbnb用戶的黏性更強了,因為他們確確實實在這里獲得了更多的收入。

「借花獻佛」利用第三方郵件系統

Airbnb從Craigslist「挖牆腳」的另一個不太厚道的做法是,使用他們的Email通知系統給自己打廣告。

Airbnb會檢測發布到Craigslist的新招租信息,然後模擬成客戶給屋主「留言」,推薦Airbnb的服務。通過Craigslist自動的Email通知系統,屋主也會收到這樣一封郵件,信中告知說:我非常喜歡你發布的這則招租信息中的房間,你把它也發布在Airbnb上吧,這里可是每月有超過300萬次的頁面瀏覽量呢。

雖然這一做法相比之前的技巧遜色很多,也的確從某種意義上構成了垃圾郵件,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早期幫助Airbnb成長的更快,且幾乎是零成本。

㈤ 愛彼迎上市首日飆漲112%,對其公司有何影響

任何一家公司都渴望自己公司的股票獲得大幅上漲,然而並不是每一家公司的股票都能成為股票市場的的潛力股,甚至有些公司的股票從來不被股民看好。愛彼迎是一家民宿上市公司,公司上市的首日就已經獲得了大批網友的支持和認可。自從愛彼迎上線之後,該公司的股票迎來了112%的爆漲。該公司股票突然上升令所有股民始料不及,股票上升將會影響公司的市值,也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和決策。與此同時,該公司也要利用好股票市場,並且著重提供給民眾優秀的民宿環境。

我認為對這家公司產生的是一些積極影響,除了大部分對於公司有利的影響之外。該公司也會根據不同的市值調整產業結構和公司規劃。

㈥ 怪物充電准備上市,共享充電寶是怎麼賺錢的

共享充電寶誕生於「共享」風口。電話技術的設立揭開了該部門行業的歷史篇章,此後,游戲玩家蜂擁而至,混合快門後,形成了「三戰一天」(電話、街頭戰、小型電力、怪獸充電)美團的市長/市場格局。怪獸充電上市再次打破市長/市場格局,搶走了二級市場。怪獸充電的股票代碼是「EM」,發行價格是8.5美元/ADS。上市當天,怪獸充電開盤價為10美元,比發行價上漲17.6%,開盤價使怪獸充電市值為24.9億美元。但是在托盤上破發了幾次,其收盤價為8.54美元,總體呈高、低趨勢。

對企業來說,共享充電寶租金上漲無可厚非,為了擴大前期適用范圍,投入了高額費用。近兩年來,怪獸充電開始,今年上半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目標是籌集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5億元)的資金。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如果不想租昂貴、充電慢的共享充電寶,出門最好直接帶充電寶。麻煩的話,可以去附近的手機賣場充電,現在WamiOV四大手機品牌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店鋪為用戶提供免費充電服務,與品牌一起快速充電。

㈦ 中國有哪幾家投行謝謝!

1、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紅杉資本致力於幫助創業者成就偉大公司,為成員企業帶來全球資源和歷史經驗。自1972年在美國矽谷成立以來 ,紅杉資本投資了眾多創新企業,包括蘋果、思科、甲骨文、谷歌、阿里巴巴、Airbnb、京東等產業潮流領導者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作為「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專注於科技傳媒、醫療健康、消費品服務、工業科技四個方向的投資機遇。自2005年9月創立以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投資了500餘家企業。

2、軟銀賽富投資基金:北京軟銀賽富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於2001-02-27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業務及檔案查詢在所在地工商分局辦理)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趙鈞,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提供投資、投資管理、企業經營管理、科技信息等。

3、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IDGVC創業投資咨詢(北京)有限公司) :IDG資本是專注於中國市場的專業投資基金,目前管理的基金總規模為38億美元。在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矽谷、波士頓等地設有辦事處。自1992年開始,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投資基金之一,已投資包括攜程、如家、網路、搜房、騰訊、金蝶、金融界、搜狐、物美、伊芙心悅、九安、凡客誠品、漢庭等200家各行業的優秀企業。

4、鼎暉創業投資基金:鼎暉創投成立於2006年,是鼎暉投資旗下的投資基金之一。鼎暉創投目前管理兩支美元基金和一支人民幣基金,總規模為9億美元。以創業型企業為主要投資對象,投資領域包括但不限於信息技術與服務、新媒體、大眾消費品和消費服務、醫療設備及服務、教育、綠色技術等行業。

拓展資料:

風險投資公司是專門風險基金(或風險資本),把所掌管的資金有效地投入富有盈利潛力的高科技企業,並通過後者的上市或被並購而獲取資本報酬的企業。

參考資料:網路 風險投資公司

㈧ Airbnb:最坎坷的獨角獸在掌聲中上市

一個月前,Airbnb正式提交招股書。在當天的遠程全員大會上,三個創始人回憶起創業經歷,CEO Brian Chesky幾近落淚。

「Brian,你還記得13年前的夜晚么,當我飛到舊金山來到你的出租屋,聽你在沙發上激動的說,也許我應該搬過來住並一起搞點什麼。當時我們誰會想到會走到現在。」創始人之一的Joe Gebbia說。他回憶起11年前,三人到處融資,到處碰壁,多次啟動項目卻多次失敗時,曾經在拉斯維加斯看到一座漂亮的辦公樓。「我們當時簡直太羨慕了,當時只希望以後我們也能有這么好的辦公地點。」

而美國時間本周四,Airbnb擁有的早已不只是漂亮的辦公樓,還有公開交易首日就暴漲的股價,以及在全球獨角獸公司群體中更難能可貴的從危機中存活下來並完成盈利救贖的經歷。

12月10日,Airbnb股價開盤直接飆升到146美金/股,比IPO發行價68美金翻倍還多。公司目前稀釋後市值超千億美金。其上市後代號為ABNB。

發行日當日,股價最高飆升到164美金。交易首日收盤價略有下跌,收於144美金/股。

而半年前,意外經歷新冠疫情、被迫裁員時,Airbnb的股價估測僅為30美金/股,甚至不得不借貸10億美金維持生計。

「這個數字我也是第一次聽到。」Airbnb CEO Brian Chesky在今天公開交易前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股價可能翻倍到139美金對他來說也非常意外。

「嗯,那是,那是,我,當我們,在今年4月融資的時候,你知道的,那是一筆金融借貸。當時他們給我的價格是30美金一股。所以,我,我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 在接受采訪時,Brian罕見地開始結巴。

回憶起過去一年艱難上市的過程,Brian不禁發出感嘆。

如果說前兩天Doordash的上市顯得「生而逢時」,那Airbnb的狀況正相反。

去年在Uber、Lyft、Pinterest和Zoom那一撥獨角獸上市後,Airbnb首次對外表示已經有上市計劃。不過,由於各種原因,Airbnb最終延後了上市計劃。糟糕的是,今年趕上新冠疫情,Airbnb的租房業務受到巨大打擊,不得不再次延後上市計劃。

在疫情最嚴重的今年二季度中,Airbnb允許用戶大量取消訂單獲得用戶好感。但這對於Airbnb來說是巨大的收入損失。當季度收入僅為3.378億美金,相對比去年同期下降72%。 同樣是這個糟糕的季度,Airbnb的虧損高達5.75億美金,去年同期僅為2.97億美金。

之後,Airbnb不得不宣布通過裁員截流的方式「過冬」。整個大裁員過程中,有2000名員工在疫情期間離職,占總員工數量的1/4。

不過,這次裁員並沒有影響Airbnb的品牌形象。相反的,其補償4個月薪水且股票照發的優渥遣散福利以及相對人性化的裁員流程讓人們對這家公司的評價頗高。

根據當時的福利,被裁員員工都可以拿到5月25日前的股票, 入職不到一年的,將按照一年來兌現。

在裁員當日,Brian 對外表示,他們不得已,在資本市場籌集了20億美金的資金「過冬」。

除了10億美金融資外,這筆「過冬」錢還包含Airbnb在疫情期間獲得的一筆10億美金借貸。但這筆包含「優先留置權」條款的高利率借貸卻對Airbnb並不友好。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參與借貸的Silver Lake和Sixth Street獲得的認股權證將可以以180億美金的估值行權,遠遠低於3月Airbnb內部估值的260億美金,更比今天上市後的市值低了800多億美金。

也就是這時,Brian被告知上市單股估價為30美金/股。

在最糟糕的月份中,Airbnb一度考慮過放棄一般意義上的公開交易上市,改走門檻更低的直接上市流程(Direct Listing),甚至是SPAC(特別並購上市)。

但到今年第三季度,經過一系列自救後,這家公司重新看到了「曙光」。大幅降低成本後,其再次盈利,利潤為2.193億美金。

Airbnb 就勢在8月遞交了上市招股書。

Airbnb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這個季度中,得益於相應居家令的在家辦公,美國本土的短途 旅遊 訂單量大幅回彈,占總訂單量大約一半,而且租客的停留時間也有明顯增長。

漫長的黑夜看似終於過去,Airbnb終於迎來讓早期員工苦熬12年的上市敲鍾,並且獲得了翻倍的超高開盤股價。

相對比大多數矽谷共享經濟創業公司來說,Airbnb的良心企業名號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在對待員工這點上。

而這一點也在這次上市過程中得到了體現。

相對比大多數上市公司為維持股價對員工實行180天禁售期,Airbnb獨樹一幟地對員工推出了非常利好的拋售制度:員工可以在上市後前7天內,最多拋售15%的個人股票。

這樣算下來,哪怕之後股價下跌,每一位Airbnb員工也可以至少享受一部分財富自由的快樂。

至於在Airbnb工作的華人工程師到底能夠在上市過程中獲益多少,矽谷著名的華人工程師論壇一畝三分地給出了範例。

一位2019年加入Airbnb的L6級別前端工程師,股票收益大概在200萬美金左右。

一位2016年7月加入Airbnb的L5級工程師,股票收益大約在250萬美金左右。

兩者年份相差較遠,收益卻相差不大,除了因為工程師級別有別,也很大程度上由於Airbnb在2015年的E輪融資估值255億美金之後,整體估值並沒有一路走高。

除了對員工良心外,Airbnb在這次上市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房東」也有著諸多優先入市購買的優惠政策。 如果按照IPO價格68美金購入,單日股票收益可以說相當可觀。 相對比Uber、Doordash等上市公司上市,讓司機、送餐員毫無參與感,Airbnb又贏得了一大波好感。

2016年開始就在Airbnb上做短租房東的Travis Schurr在Airbnb上市前獲得提前購買資格,以68美金的IPO價格「無腦」購入最大額度200股。今天上市後,他的單日獲益高達15000美金。

不過,大部分盯著大盤准備入市「撈一把」的股民卻在今日上市過程中難以獲得收益。公開交易開始時,股價就已經攀升到146美金,最終以144美金收盤。

相對比Uber、Lyft等共享經濟獨角獸上市一年後仍然無法盈利,Airbnb則在疫情前有著不錯的收入甚至是偶爾盈利的記錄。

2017年,Airbnb收入26億美金,實現了其首次年度盈利,盈利額為9300萬美金。

2018年,Airbnb收入38億美金,實現了連續第二年盈利。具體盈利數字並未對外公開。

但由於高漲的開支,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Airbnb在前三個季度虧損3.2億美金。

2020年遭遇疫情,前兩個季度大幅度虧損。但到了第三季度,經過縮減開支和裁員,公司再次實現季度盈利, 盈利額超過2億美金。

當一些分析師分外看好Airbnb,另外一批人卻對它的未來有著擔憂,其中最大的擔憂來自於新冠疫情。

相對於今年年初,大部分人預判疫情可能影響一兩個月,到目前看起來無休無止的蔓延。只要疫情無法結束,Airbnb很可能就很難從困難中得到喘息。

不過,大多數華爾街分析師認為,一旦疫情結束,它未來的發展還是非常被看好的。

在疫情的極端環境下完成自救,以及過程中體現出的「良心」,都讓Airbnb的上市不像其他幾個共享經濟明星那樣被批評質疑包圍,但這些掌聲最終會逐漸退去,到時候能否在資本市場繼續受到熱捧,還是要看Airbnb真正的經營能力,它的路才剛剛開始。

㈨ 一周美股回顧 | 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來源 | 公眾號:CapitalWatch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狄更斯的經典著作《雙城記》中著名的開場白,就像它描述19世紀倫敦和巴黎的 社會 經濟生活一樣,似乎也很恰當地描述了2020年的美國股市。


當然,更廣泛地說,當2020年的 歷史 被書寫時(也許用普通話?),對於這個噩夢般的日歷年,沒有什麼好說的了。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壞事——即使是一直幸運的總統也看到自己的好運走到了盡頭(不公平還是公平,取決於一個人的痴呆症程度)。


但就投資者而言,今年波動較大,但總體來說是成功的一年,股指交易高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當然,如果你在三月份就停止參與市場活動——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那麼你就完蛋了)。2020年產生了史詩般規模的贏家和輸家——「最好的時代,最糟糕的時代。」


但當談到 科技 股和 科技 IPO方面時,這種狄更斯式的說法就不合適了。更恰當的說法是:「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


因為如果兩家投資者都使用相同的公歷,那麼 DoorDash(NYSE:DASH) Airbnb(Nasdaq:ABNB) 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取得如此巨大的IPO成功呢?疫苗即將上市,如何能幫助一家從疫情中受益的公司提高(或不降低)股價,同時又幫助一家幾乎因疫情而崩潰的公司恢復元氣?


讓我們從Airbnb開始。



來自羅德島設計學院的切斯基沒有從標準的斯坦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技術億萬富翁流水線上走下來。他是一個聰明的人,他有一個絕妙的想法——這使得他的億萬富翁身份既令人討厭又令人振奮。切斯基和幾個朋友在舊金山找不到負擔得起的酒店房間後,創建了一個小網站。該網站和切斯基將永遠改變全世界的酒店業。然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切斯基是如何(在一個傑出的董事會的幫助下)度過了作為CEO最艱難的一年。


但這些我們都知道。我們還知道,該公司不僅以兩倍發行價的價格開盤(相當於1,060億美元的市值),而且就在去年春天,私人投資者對該公司的估值為180億美元。


因此,問題是: 從春季到冬季,有什麼值得擔保的,市值增加了880億美元?


嗯,從商業角度來說,除了由於居家隔離和旅行限製造成的巨大損失,隨著情況的增加,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投資者押注的是未來,而不是現在。


還是每股145美元?這樣的估值合理嗎?是嗎?沒有?



然後,他又通過出售股票籌集了50億美元,這再次證明了他的財務能力。


回到Airbnb。


因此,如果Airbnb的估值是基於未來的,是基於疫苗的承諾和隨後的旅行,那麼DoorDash的估值也一定是基於未來的,對嗎?投資者一定是在經濟現實之前考慮了6到12個月。


不,根本不可能是這樣。


對於DoorDash來說,基於今年的成功,投資者一定會以這樣的價格蜂擁而至。疫情導致的居家隔離使食品供應商DoorDash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我認為,雖然投資者必須看到和現在一樣光明的未來,但這沒有多大意義。DoorDash的股票在首次公開募股當天上漲了80%以上,其估值基於其不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是無法復制的。就像有些人說的那樣,2020年將會是21世紀的第一年——一個真正數字化的經濟開始演變的一年。不動。DoorDash最初的定價遠遠高於它在2020年早些時候達到的大約150億美元的私人估值,這已經比2018年的14億美元有了很大的增長。在我看來,這表明最新的估值是基於疫情推動的增長,而這種增長是無法復制的。


沒有什麼比同一周內兩家公司的IPO更能說明這種非理性了——一家公司的估值是基於現在和最近的過去,而另一家公司的估值是基於未來,而完全忽略了現在。


隨著我們進入年底,投資者仍然想要玩,情緒高漲。這是好消息。壞消息是,在刺激方案明確、我們都將接種疫苗的確切時間到來之前,投資者將無視公司基本面,對每一個新的閃亮上市交易對象加倍下注。


我相信股市看漲的趨勢,那些承諾在飲食、工作和旅行方式上改變和/或利用這種變化的股票的看漲趨勢,在我們從輝瑞(Pfizer)那裡得到一億劑疫苗後,這種趨勢將持續很長時間,就像本周報道的那樣,特朗普政府愚蠢地忽視了這一點(即便是免費的!)。但是,盡管我會購買並持有一隻專注於食品遞送、拼車、遠程辦公、電動 汽車 和太陽能電池板的ETF股票,但對一家特定公司的熱情必須植根於這家公司的承諾,而不是更廣泛的領域。我相信,有一個很好的DoorDash(也許是Airbab)投資者最終會以艱難的方式認識到這一點。


底線?


我認為,DoorDash不會辜負其長期估值。另一方面,Airbnb有一個真正的機會。即便如此,該公司仍有很多訂單無法證明其估值的合理性。這些股票明年可能會有漲有跌,但我敢打賭,明年這個時候這兩家公司的股價都在走低。


特斯拉?


別問——我只是一點線索都沒有。如果我有MBA學位,我可能會更迷失方向。

㈩ 【編譯】美國七大估值最高的初創企業文章

過去幾年,我們見證了一批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公司飛速發展。它們被稱為「獨角獸」。

然而,當太多的初創企業成為獨角獸,一個新的公司層級正在冉冉上升,即所謂的「十角獸」:它們的估值超過了百億美元。

以Uber和Airbnb為代表,這些企業正在尋求更多的投資,以達到越來越高的估值,同時,它們堅定地保持了獨立運營。

以下是估值超過百億美元的美國初創企業。

7. Dropbox

估值: 100億美元

CEO Drew Houston

在2014年獲得新一輪61.7億美元的融資之後,Dropbox的估值達到了百億美元。從那時起,這家公司開始將重心轉向企業客戶,並於去年發布了Dropbox企業版。

2016年,這家公司開始削減其在員工額外津貼上的過度開支。雖然Dropbox並沒有披露它的財務數據,但據報道稱,它去年的收入超過了50億美元。CEO Drew Houston六月份稱,公司已經實現了正向現金流,這對一家快速發展的科技企業是一個里程碑。

數個報道稱,Dropbox將於2017年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

6. Pinterest

估值:110億美元

CEO Ben Silbermann

2015年5月,Pinterest獲得了53.3億美元的G輪融資,投資方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First Mark和高盛。此輪融資後,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公司估值迅速攀升到了110億美元。

這個發現、「釘住」圖片的平台擁有超過1.75億的月活用戶,其中半數以上的用戶是國際化的。最近幾個月,公司將重心拓展到了海外市場,比如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巴西,並且將投放在平台上的廣告增加了一倍。去年8月,Pinterest

收購了提供在線標簽服務的公司Instapaper.

2016年,到處流傳著Pinterest即將上市的小道消息。10月,Pinterest任命了它的第一任首席財務官,這是它接近IPO的一個徵兆。

5. SpaceX

估值: 120億美元

CEO Elon Musk

Elon Musk的 Space X 公司於2015年1月獲得了來自富達和谷歌的10億美元投資,其估值上升到120億美元。

不到一年之後,Space X 發射的獵鷹9號火箭進入太空,與衛星分離後,安全著陸,一舉創造了歷史。其發射與著陸的成功證明了可回收火箭的可能性(而非讓火箭墜入大海)。

然而,2016年,對這家公司來說,是更加艱難的一年。9月,Space X 的一支火箭在試發射階段爆炸,並摧毀了一顆facebook意圖租用的衛星。因此,Space X 推遲了另外一支重型火箭 Falcon Heavy的亮相。這一型號的火箭搭載NASA宇航員,並將於2018年發射。

4. WeWork

估值: 180億美元

聯合創始人Miguel McKelvey、Adam Neumann

去年3月,專注於聯合辦公的初創企業Wework獲得來自軟銀的30億美元投資,其估值升至180億美元,成為美國估值第四高的初創企業。根據財富雜志Erin Griffith的報道,Wework已經暗示,它將於2017年上市,期間還會收購一些小公司。

3. Palantir

估值: 200億美元

CEO Alex Karp

去年,在獲得新一輪2億美元融資後,Palantir的估值達到了200億美元。雖然據報道稱,它在2015年有17億美元的合同收入,但Palantir可能並不盈利。

這家數據挖掘公司以其神秘性「臭名昭著」,6月,有報道稱,Palantir從其員工手裡回購了22.5億的股票,用來交換他們的保持沉默。

Palantir得到了CIA風投公司Arm的支持,據稱,它與政府保持著合作關系。一度有報道暗示,它在斯諾登棱鏡門事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

然而,最近,Palantir陷入了與勞工部的糾紛中。這家公司被指控,在招聘工程師實習生的過程中歧視亞裔。為解決這一指控,Palantir同意向受影響的員工支付1,659,424美元欠款與期權。

2. Airbnb

估值: 310億美元

CEO Brian Chesky,

proct chief Joe Gebbia,

CTO Nathan Blecharczyk.

房屋租賃公司Airbnb在206年遇到了挑戰,然而,這家公司仍然是全美估值第二高的初創企業。

去年,Airbnb在舊金山、紐約面臨了法律難題,但仍然獲得了高達8.5億的新一輪融資,並且於11月推出了一項名為Trips的新服務,致力於成為一家提供更全面服務的旅遊公司。

2017年3月,Airbnb獲得了1億美元融資,其估值升至310億美元。據說目前Airbnb正密切關注傳聞中Spotify直接上市的路徑。如果可行,我們可能將會在明年看到Airbnb的股票的公開交易。

1. Uber

估值:680億美元

CEO Travis Kalanick

Uber是全美及全世界估值最高的初創企業,超過了其勁敵滴滴出行,後者的估值為200億美元。

這家專車服務公司最近幾年獲得了多筆十億美元的融資,包括來自一家沙烏地阿拉伯投資公司的3.5億美元投資,以及以杠桿貸款形式獲得的2億美元融資。5月,Uber宣稱它2017年第一季度虧損7.08億,相較於之前再之前3個月9.91億的虧損額有所下降。這家公司正在招聘具有上市公司經驗的首席財務官,這意味著它可能再考慮上市。

拋開財務數據不談,Uber的2017年也過得異常艱難。其性別歧視、性騷擾案,高管離職潮以及與Waymo(一家從谷歌分離出來的無人駕駛公司,它指控Uber偷竊自己的技術)的激烈訴訟被大量報道。

原文:

THE $10 BILLION CLUB:Meet the 7 most valuable startups in the US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we've seen a rise in private companies valued at more than a billion dollars—the so-called "unicorns."

But when too many startups became unicorns, a new class of startups emerged: "decacorns," companies valued at over $10 billion.

These are the Ubers and Airbnbs of the world, the startups that steadfastly remain private companies as they seek more millions in funding at higher and higher valuations.

Following are the US startups valued at more than $10 billion.

7. Dropbox

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Valuation: $10 billion

CEO Drew Houston

Dropbox reached its $10 billion valuation in 2014 after a $617 million funding round. Since then, the company has shifted its focus to business customers, launching Dropbox Enterprise last year.

The company began to cut back on lavish spending an employee perks in 2016, something that was costing the company $25,000 per year per employee. While Dropbox doesn't disclose its financials, it's reported to have generated more than $500 million in revenue last year. CEO Drew Houston said in June that the company is free cash flow positive now, which is a milestone for a fast-growth tech company.

Various reports have pegged a Dropbox IPO as taking place sometime in 2017.

6. Pinterest

John Lamparski/Getty

Valuation: $11 billion

CEO Ben Silbermann

In May 2015, Pinterest raised a $533 million Series G funding round from investors like Andreessen Horowitz, First Mark, and Goldman Sachs, bumping the San Francisco-based company's valuation up to $11 billion.

The virtual discovery and pinning platform has more than 175 million monthly active users, over half of whom are international. The company has expanded its focus in recent months to overseas markets like the UK, France, Germany, Japan, and Brazil, and has doubled down on increasing the advertising on its platform. Last August, Pinterest acquired online bookmarking service Instapaper.

Rumors swirled throughout 2016 that Pinterest was on the brink of going public, and in October, the company named its first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a signal that Pinterest could be inching closer to an IPO.

5. SpaceX

TED

Valuation: $12 billion

CEO Elon Musk

After raising a $1 billion funding round from Fidelity and Google in January 2015, Elon Musk's SpaceX reached a $12 billion valuation.

Less than a year later, SpaceX made history when it launched its Falcon 9 rocket into space, dropped off a satellite, then landed back on the ground safely. The success of the launch and landing proved it was possible to reuse expensive rockets, rather than letting them fall into the ocean.

But 2016 was a more challenging year for the company. In September, a SpaceX rocket exploded ring a launch-pad test, destroying a satellite Facebook intended to lease. SpaceX has since delayed the debut of another, more powerful rocket system—the Falcon Heavy—and delayed launches crewed by NASA astronauts until 2018.

4. WeWork

Valuation: $18 billion

WeWork cofounders Miguel McKelvey and Adam Neumann

Coworking startup WeWork raised $300 million in funding from SoftBank this past March, putting its valuation at about $18 billion and making it the fourth-most-valuable startup in the US.

WeWork has hinted at going public in 2017, and may also buy up a few smaller companies in the meantime, according to Fortune's Erin Griffith.

3. Palantir

Valuation: $20 billion

CEO Alex Karp

Palantir has raised about $2 billion in investment, reaching a $20 billion valuation last year. But despite a reported $1.7 billion in "bookings" in 2015 (revenue under contract), Palantir may not be profitable yet.

The data-mining startup is notoriously secretive, and in June, reports surfaced that Palantir was buying back $225 million in stock from employees in exchange for their silence.

Palantir is backed by the CIA's venture-capital arm and is said to have worked with the government, at one point being implicated as a player in Edward Snowden's revelations about government spying. It was also said to help the US find Osama bin Laden, and help police sift through massive amounts of video, using facial recognition, to find the Boston Marathon bombers.

But Palantir recently ran into trouble with the Department of Labor, and the company settled allegations that its hiring practices for engineers discriminated against Asian people. It has agreed to pay $1,659,434 in back wages and stock options to impacted employees.

2. Airbnb

Valuation: $31 billion

CEO Brian Chesky, proct chief Joe Gebbia, CTO Nathan Blecharczyk.

Home-rental startup Airbnb had a challenging 2016, but the company is still the second most-valuable startup in the US.

Airbnb faced legal setbacks in San Francisco and New York last year, but also raised a massive, $850 million round of funding and launched a new service called Trips in November with the intent of becoming a more full-service travel company.

In March of 2017, Airbnb raised a $1 billion funding round that valued the company at $31 billion. Now, Airbnb is reportedly keeping a close eye on Spotify's rumoured route to going public through a direct listing—if it goes well, we may see a publicly traded Airbnb stock next year.

1. Uber

Valuation: $68 billion

CEO Travis Kalanick

Uber is the most valuable startup in the US and across the globe, outpacing the valuation of its arch-rival, Didi Chuxing, by nearly $20 billion.

The ride-hailing startup raised several billion dollars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3.5 billion from a Saudi Arabian investment fund and $2 billion in the form of a leveraged loan. Uber announced in May that it lost $708 million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7, a narrower loss than the $991 million that Uber lost in the prior three months. The company is also hunting for a new CFO with public company experience, a sign that Uber could be considering going public.

Finances aside, Uber has had a fraught 2017 amid reports of 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sexual harassment, a string of executive departures and an acrimonious lawsuit by Waymo, the self-driving car firm spun out of Google, which has accused Uber of stealing it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