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貝爾斯登倒閉的原因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貝爾斯登倒閉的原因:
它在房貸抵押債務和衍生品市場投資太大。作為美國債券市場上最大的承銷商和衍生品發行商,它在房地產市場出現下滑之後遭受了嚴重損失。貝爾斯登先後遭遇旗下兩只對沖基金破產、標普下調其債信評級、CEO引咎辭職、被投資者起訴等事件,伴隨這一系列事件的是其股價的大幅下挫。
所謂「流動性的災難」,根源是因為貝爾斯登債務的杠桿比率太高,在次貸危機中資產大幅縮水之後,客戶出於謹慎紛紛撤出資金,使貝爾斯登像商業銀行一樣發生「擠兌」事件,導致資金鏈斷裂。
啟發:貝爾斯登只是整出金融危機的眾多「肇事方」之一。當時,美國頂級投資銀行無一倖免——雷曼兄弟破產,美林證券被收購,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向銀行控股公司轉型,美國最大儲蓄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倒閉。
宏觀審慎管理的缺失是危機不斷醞釀的原因所在。金融危機前,美國金融監管體系過於復雜,不僅存在多頭監管,而且還有聯邦和州的兩級監管機構,因此要徹底改變現行監管架構在法律上和實際操作中都存有很大的困難和障礙。
金融危機後,美國採取了務實和折中的方案,在不改變現有監管架構的前提下新成立FSOC,同時美聯儲的監管職權也被擴大。
公司介紹
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BSC)成立於1923年,總部位於紐約,是美國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系全球500強企業之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為全世界的政府、企業、機構和個人提供服務。
公司業務涵蓋企業融資和並購、機構股票和固定收益產品的銷售和交易、證券研究、私人客戶服務、衍生工具、外匯及期貨銷售和交易、資產管理和保管服務。Bear Stearns還為對沖基金、經紀人和投資咨詢者提供融資、證券借貸、結算服務以及技術解決方案,在全球擁有約14500名員工。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有85年歷史的貝爾斯登,歷經了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和多次經濟起落,但終於在2008年的美國次級按揭風暴中嚴重虧損,瀕臨破產而被收購。
2. 什麼是股票行業個股分析
說的是針對某個行業的其中一隻股票進行分析,首先你得先收集行業信息,然後再挑重點,需要豐富的選股經驗,不然挑的都是些垃圾,還不如用技術分析。
3. 金融強人回答
據你要求,排續如下
5大投資銀行
高盛
高盛(Goldman SachspuorgInc.) 1869年創立於紐約,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經驗最豐富、實力最雄厚的投資銀行之一。 在以合夥人制度經營了一百三十年之後,高盛於1999年5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高盛是集投資銀行、證券交易和投資管理等業務為一體的國際著名的投資銀行。它為全球成千上萬個重要客戶,包括企業、金融機構、國家政府及富有的個人,提供全方位的高質量金融服務。高盛公司總部設在紐約,在全球二十多個國家設有分部,並以香港、倫敦、法蘭克福及東京等地作為地區總部。
高盛公司長期以來視中國為重要市場,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就把中國作為全球業務發展的重點地區。高盛在中國市場同樣擔當著首選金融顧問的角色,通過其全球網路向客戶提供策略顧問服務和廣泛的業務支持。2004年12月,高盛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鮑爾森:前任董事長,現任美國財政部長
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並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目前在全球27個國家的600多個城市設有代表處,雇員總數達5萬多人。
摩根士丹利原是JP摩根中的投資部門,1933年美國經歷了大蕭條,國會通過《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禁止公司同時提供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服務,摩根士丹利於是作為一家投資銀行於1935年9月5日在紐約成立,而JP摩根則轉為一家純商業銀行。
1941年摩根士丹利與紐約證券交易所合作,成為該證交所的合作夥伴。公司在1970年代迅速擴張,雇員從250多人迅速增長到超過1,700人,並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發展業務。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進入1990年代,摩根士丹利進一步擴張,於1995年收購了一家資產管理公司,1997年則又兼並了西爾斯公司下設的投資銀行迪安"威特公司(Dean Witter),並更名為摩根士丹利迪安"威特公司。2001年公司改回原先的名字摩根士丹利。 1997年的合並使得美國金融界兩位最具個性的銀行家帶到了一起:摩根士丹利的約翰"麥克(John Mack)與迪安"威特的裴熙亮(Philip Purcell),兩人的沖突最終以2001年7月約翰"麥克的離職結束,從此之後裴熙亮就一直擔任著摩根士丹利主席兼全球首席執行官的職務。在他的帶領下摩根士丹利逐漸發展成為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公司,提供一站式的多種金融產品。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摩根士丹利喪失了在世界貿易中心中12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公司已經在曼哈頓附近新購置了75萬平方英尺的辦公大樓,目前是摩根士丹利的全球總部。
摩根士丹利總公司下設9個部門,包括:股票研究部、投資銀行部、私人財富管理部、外匯/債券部、商品交易部、固定收益研究部、投資管理部、直接投資部和機構股票部。涉足的金融領域包括股票、債券、外匯、基金、期貨、投資銀行、證券包銷、企業金融咨詢、機構性企業營銷、房地產、私人財富管理、直接投資、機構投資管理等。
裴熙亮:現任摩根士丹利公司董事長兼CEO
美林
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 )是世界領先的財務管理和顧問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作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它在財務世界裡響叮當名字里佔有一席之地。公司創辦於 1914 年1月7日,當時美瑞爾(Charles E. Merrill)正在紐約市華爾街7號開始他的事業。幾個月後,美瑞爾的朋友,林區(Edmund C. Lynch)加入公司,於是在1915年公司正式更名為美林。1920年代,美林公司紐約辦公室坐落於百老匯120號,並且它在底特律、芝加哥、丹佛、洛杉磯和都伯林都有辦公室。
美林通過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務,來滿足個人以及機構投資客戶的需要。這些服務包括個人理財計劃,經紀證券買賣,公司顧問,外匯與商品交易,衍生工具與研究。作為投資銀行,美林也是全球頂尖、跨多種資產類別之股票與衍生性產品之交易商與承銷商,同時也擔任全球企業、政府、機構和個人的戰略顧問。
美林在全球有超過700個辦公室及15,700名財務顧問,為個人及企業提供以一流規劃為基礎的財務顧問與管理服務,旗下所管理的客戶資產總值達1.7萬億美元。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財富管理公司之一。
雷曼兄弟公司
雷曼兄弟公司是為全球公司、機構、政府和投資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務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通過其由設於全球48座城市之辦事處組成的一個緊密連接的網路積極地參與全球資本市場,這一網路由設於紐約的世界總部和設於倫敦、東京和香港的地區總部統籌管理。雷曼兄弟公司自1850年創立以來,已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了創造新穎產品、探索最新融資方式、提供最佳優質服務的良好聲譽。這一聲譽來源於公司傑出的員工及其熱誠的客戶服務。公司目前的雇員人數為12,343人,員工持股比例達到30%。
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財務實力支持其在所從事的業務領域的領導地位,並且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和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同時,公司還擔任全球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財務顧問,並擁有多名業界公認的國際最佳分析師。
雷曼兄弟公司的業務能力受到廣泛認可,擁有包括眾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戶群,如阿爾卡特、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戴爾、富士、IBM、英特爾、美國強生、樂金電子、默沙東醫葯、摩托羅拉、NEC、百事、菲力普莫里斯、殼牌石油、住友銀行、及沃爾瑪等。
貝爾斯登公司
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成立於1923年,總部位於紐約,是美國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系全球500 強企業之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為全世界的政府、企業、機構和個人提供服務。公司業務涵蓋企業融資和並購、機構股票和固定收益產品的銷售和交易、證券研究、私人客戶服務、衍生工具、外匯及期貨銷售和交易、資產管理和保管服務。Bear Stearns還為對沖基金、經紀人和投資咨詢者提供融資、證券借貸、結算服務以及技術解決方案。2007年,貝爾斯登公司計劃與黃光裕的鵬潤集團成立一隻5億美元的中國投資基金
我覺得5巨頭就是5投資銀行,要麼是下面5個嗎?吃不大准
5巨頭 花旗銀行、雷曼兄弟公司、美林證券、摩根士丹利和紐約銀行
4. 08年次貸危機萊曼兄弟為什麼會倒閉
雷曼兄弟破產的直接原因是次貸的壞賬,這是技術層面的原因。其次,其他公司「各顧各」的「見死不救」。美國時間周六晚(9月14日)已擬成一份草案,建議由華爾街各大行共出資 300億美元(摺合約2340億港元),組成所謂「壞帳銀行」(bad bank),收購雷曼的問題樓按資產,即每間大行要出資約30億美元(234億港元)。此舉可清理掉雷曼的「壞資產」,令其餘下「好資產」可順利出售。可 是,潛在買家美國銀行及巴克萊一直堅持,只肯收購雷曼的好資產。美國政府希望由各華爾街大行出資承擔雷曼的問題樓按資產。華爾街大行的高層對此方案不滿意 說︰「為什麼要我們出錢,讓巴克萊和美國銀行可以買一家清掉壞資產的銀行?」結果大家陷入「各顧各」的狀態。
5. 美國五大投行的歷史與現狀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3.美林(Merrill Lynch)
4.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5.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美國五大投資銀行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
1.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
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 企業合並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目前在全球27個國家的600多個城市設有代表處,雇員總數達5萬多人。摩根士丹利原是JP摩根中的投資部門,1933年美國經歷了大蕭條,國會通過《格拉斯—斯蒂格爾法》(Glass-Steagall Act) ,禁止公司同時提供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服務,摩根士丹利於是作為一家投資銀行於1935年9月5日在紐約成立,而JP摩根則轉為一家純商業銀行。 1941年摩根士丹利與紐約證券交易所合作,成為該證交所的合作夥伴。公司在1970年代迅速擴張,雇員從250多人迅速增長到超過1,700人,並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發展業務。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3.美林(Merrill Lynch)
美林是世界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作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它在財務世界響叮當名字的里佔有一席之地。該公司在曼哈頓四號世界金融中心大廈占據了整個34層樓。美林證券成立於1885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綜合投資銀行。其資本額高達235億美元,在《財富》雜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列證券業第一。
4.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財務實力支持其在所從事的業務領域的領導地位,並且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和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同時,公司還擔任全球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財務顧問,並擁有多名業界公認的國際最佳分析師。公司為在協助客戶成功過程中與之建立起的長期互利的關系而深感自豪(有些可追溯到近一個世紀以前)。由於雷曼公司的業務能力受到廣泛認可,公司因此擁有包括眾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戶群,如阿爾卡特、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戴爾、富士、IBM、英特爾、美國強生、樂金電子、默沙東醫葯、摩托羅拉、NEC、百事、菲利普莫里斯、殼牌石油、住友銀行及沃爾瑪等。
5.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BSC)成立於1923年,總部位於紐約,是美國華爾街第六大投資銀行,系全球500強企業之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為全世界的政府、企業、機構和個人提供服務。公司業務涵蓋企業融資和並購、機構股票和固定收益產品的銷售和交易、證券研究、私人客戶服務、衍生工具、外匯及期貨銷售和交易、資產管理和保管服務。Bear Stearns還為對沖基金、經紀人和投資咨詢者提供融資、證券借貸、結算服務以及技術解決方案。在全球擁有約14,500名員工。 現在美國五大投資銀行僅剩下高盛和摩根斯坦利。
6. 眾人皆醉我獨醒:次貸危機中的大空頭們
華爾街,向來是傳奇誕生的地方,慾望、謊言與金錢交織在一起,譜寫了無數精彩的故事。在震驚全球的次貸危機中,就有這么幾個人,嗅到了整個金融體系中的漏洞,先人一步進行布局,最終在哀鴻遍野中賺得盆滿缽滿。曾經混跡華爾街的邁克爾·劉易斯(Michael Lewis)在《大空頭》中就以他們為主角,再現了次貸危機中各類人物與各大金融機構的命運沉浮,讓人感慨人性弱點的同時也對這些特立獨行的空頭們有了新的認識。
說起次貸危機的根源,就離不開「貪婪」二字。在美國,信用貸款非常常見,其中優質的借款人有著很好的信用,可以確保還款。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低收入人群,他們的信用達不到優質借款人的標准,借給他們的貸款便被稱為次級貸款。在經濟繁榮的時期,銀行為了擴大收入,大力發展次級貸款。華爾街各大投行看到其中有利可圖,便發明了擔保債務憑證(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這種金融創新產品,也就是把信用卡應收款、車貸、房貸等債務打包成證券化產品出售,它使得放款機構一方面能及時獲得現金,改善流動性;一方面又轉嫁了風險。而買入 CDO 的機構或個人則以較低的價格獲得了貸款的利息。投行和貸款機構為了創收,開始擴大貸款的范圍,其中房貸佔了很大一部分。為了拉到貸款,他們用初期較低的固定利率來吸引買房者,絕口不提而後高浮動利率帶來的風險,反正房價一直在漲,有房在手之後還能借更多的錢,不少人甚至不用付首付就能直接貸款買房。在市場最瘋狂的時候,一名年收入 14000 美元的採摘草莓的墨西哥人,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貸款購買了一套價值 72.4 萬美元的房子;而來自牙買加的保姆,得益於房價的上漲,通過連環借款,在皇後區買了 6 套房子。
而為了讓這些貸款看上去沒風險,投行與穆迪、標准普爾這樣的評級機構合作,將充斥著風險的債務包裝成 3A 級的債券(與美國國債同一評級),賣給不明真相的投資人。
當眾人沉醉在房價持續上漲的大好時光中的時候,有人看到了其中的泡沫,試圖找到做空 CDO 的方法,而這個人還是個華爾街的圈外人,他就是孤獨的投資者:邁克爾·巴里。在次貸危機中,為數不多的做空者都暴得大名,尤其是一戰成名的對沖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一下子為他的投資賺了約 200 億美元,自己也賺了將近 40 億美元。他是從德意志銀行的格雷格·李普曼那裡得到消息的,而李普曼正是受到了邁克爾·巴里的啟發。
邁克爾·巴里,這個醫學院畢業的學生,性格極其孤僻,同時有著令人驚異的專注力和學習能力,這讓他可以一直投身於所熱愛的投資事業,哪怕是獨自一人。他非金融科班出身,也從沒在華爾街工作過,但他創建的子孫資本公司在最初幾年裡取的了遠勝大盤的業績。正是這個遠離華爾街的人,看到了市場上正在急劇擴散的泡沫,在 2005 年初准備對賭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市場。他預計兩年後,當貸款的利率從固定利率的 7% 升到浮動利率 11% 時,會出現一波斷供潮。為此他仔細研究了美國債券的歷史,最終說服投行出售 CDO 的信用違約掉期產品(CDS,Credit default swap)。CDS 可以看作是給 CDO 賣的保險,持有 CDO 的投資者需要支付定期的保費,若 CDO 的貸款能順利償還,投資者損失的是投入的保費,若 CDO 的貸款無法償還,這些投資者便能獲得全部貸款的賠付。這便是邁克爾·巴里找到的做空 CDO 的方法,損失可控,而收益巨大,他在 05 年瘋狂下注,精心挑選風險高的債券,到 10 月已經擁有了 10 億美元的 CDS。而投行和保險公司也想著能利用 CDS 大賺一筆,其中像高盛這樣的投行充當的是中間人的角色,在賺取收益的同時把風險轉嫁出去。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零和對賭,而且是個大賭注,正如邁克爾·巴里所說:「我不是在賭一隻債券,我是在賭一個體系。」那麼,究竟誰是傻瓜呢?
早年在奧本海默公司當分析師的史蒂夫·艾斯曼,很早的時候就接觸過次級貸款債券,也一直是在華爾街發出不和諧聲音的人。「這些傢伙的謊話是無邊無際的,華爾街賣出去的東西什麼都不是。」他曾經這么批評過那些放貸人。
艾斯曼每個星期三的中午都會去紐約最大的漫畫書店看最新上架的漫畫,他幾乎看完了所有超級英雄漫畫的成人版本。他最喜歡的漫畫是《蜘蛛俠》,他把自己看成是一個革命者、被壓迫者的守護神,以及罪惡政權的敵人,正是華爾街蜘蛛俠的形象。
在次貸危機之前,他也是主要的做空人,在一次李普曼安排的與他的對賭人(一位 CDO 交易經理)的會面上,他徹底弄清楚了整個金融體系的問題,高企的杠桿率和評級機構的謊言都得為最後的崩潰買單。會面結束後,艾斯曼將空頭頭寸由不到 3 億美元提高到了 5.5 億美元,同時做空了評級機構穆迪公司的股票。
隨後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了,房價不再上漲,斷供潮爆發,大規模的違約讓高杠桿搭起來的債務高塔轟然倒塌。美國的三家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閉,貝爾斯登和美林證券被收購,最終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嘯。而在經歷了投資人的種種懷疑之後,李普曼、艾斯曼、約翰·保爾森這些空頭們則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勝利。
很多時候成功和失敗都在一瞬間,就像 2008 年 3 月 14 日這個經典的片段。
這一天,艾斯曼與持有貝爾斯登股票的投資人比爾·米勒被邀請前往德意志銀行總部為一屋子投資者作報告。「如果美國的金融體系聽起來像一個循環的龐氏騙局,是因為它本來就是。」艾斯曼痛斥著華爾街的公司,而比爾·米勒則在解釋應該投資貝爾斯登的理由。艾斯曼講完時,拍了拍比爾·米勒的背,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當比爾·米勒給聽眾保證貝爾斯登不會破產時,艾斯曼脫口而出:「現在才 10 點 5 分,還有時間。」而就在此時,貝爾斯登的股票開始暴跌,人們瘋狂地湧向出口,准備拋售手裡的股票,此時格林斯潘的講話已經沒什麼人聽了。接下來的周一,貝爾斯登就被賤賣給了摩根大通。
最終的結果證明了華爾街的許多看似聰明的人未必有那麼聰明,更多的人被短期利益遮蔽了雙眼,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而整個體系的監管缺失也為危機埋下了隱患。與此相對,極少數的空頭們,遠離了資本的狂歡,在質疑中堅持清醒地獨立思考,實在讓人佩服。尤其是艾斯曼這樣有些討人厭的傢伙,他掀掉了皇帝的新衣,戳破了太平盛世,甚至敢於和整個體系叫板:「這個國家的上層階級在蹂躪這個國家,他們壓榨人民,建立了一座城堡來掠奪人民。在這些年當中,在華爾街的大公司里,我一次都沒有碰到過有危機意識的人。從來沒有人說『這是錯誤的』,也沒有誰對我說過的那些話表現出一丁點兒的關注。」
硝煙散去,而歷史還會循環,華爾街的金錢故事也還會繼續,人性總是如此。艾斯曼最後總結這場鬧劇的言辭,不知有多少人會當回事呢:
「華爾街應該滅亡,因為毀滅它是正義的行為。」
7. JPMC是什麼
JPMC - JP Morgan Chase 摩根大通公司——美國現代金融業「教父」.
摩根大通公司簡介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為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銀行之一,擁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的資金超過6300億美元。公司在全球擁有772名銷售人員,覆蓋近 5000家機構投資者客戶;股票研究覆蓋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亞洲公司。自1998年以來,由摩根大通擔任主承銷的股票在上市後股價走勢表現突出,一周後股價平均上漲17%,一個月內平均上漲27%,三個月內平均上漲37%。公司在全球擁有9萬多名員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務。摩根大通亞太總部位於香港,在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23座城市,擁有8500名員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來亞洲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的第一名,自 1993年以來,公司為亞洲公司主承銷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過150億美元的資金。
2008年5月29日貝爾斯登公司(BSC)股東批准了該公司與摩根大通公司(JPM)的並購交易,贊成率為84%。摩根大通和貝爾斯登在2008年5月30日晚間完成交易。在這一交易中,每一股貝爾斯登普通股將可置換0.21753股摩根大通普通股。此前宣布的貝爾斯登子公司將300億美元資產出售給摩根大通的交易於6月26日前後完成。
摩根大通公司總部位於紐約,它為3000多萬名消費者以及企業、機構和政府客戶提供服務。該公司擁有7930億美元資產,業務遍及50多個國家,是投資銀行業務、金融服務、金融事務處理、投資管理、私人銀行業務和私募股權投資方面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