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大腕娛樂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中復神鷹碳纖維股票代碼 2025-08-01 20:19:45
證券股票交易手續費歷史 2025-08-01 19:22:17

大腕娛樂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3-03-18 08:39:26

⑴ 求幾個關於股票的笑話

兩會期間,總理快步走進會場. 某記者朝總理喊:總理,中國股民感謝您! 總理回頭微笑, 並招手致意. 記者看到5個手指,當時理解:大盤要到5000點. 後來該記者終於明白過來,原來總理的意思是:5月份開始下跌,個股5個跌板。

昨天遇見一股友,問他:"最近股市暴跌,睡眠質量如何?"他說:"還行,象嬰兒般睡眠!"我說:"羨慕死我了。"他說:"是睡一個小時,醒了,然後哭一個小時,接著,再睡一個小時,起來再哭一個小時。"我暈倒。

股市一直跌,19個跌停以後,某兄痛哭一晚,終於在清晨最黑暗的時候跳下樓去,沒想到竟然沒有摔死。放眼望去,一地死屍,都是樓上樓下的鄰居,遂罵道;"TMD沒想到跳樓都跳晚了!"

股市大跌,老婆心情不好,處處找茬,嫌菜太咸,電視節目不好看,晚上睡覺,老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起來要換床單,"床單又沒惹你,換什麼?" "我想換床素的,趟在這印花的床單上睡覺容易讓我想起印花稅" 。

最近股市行情震盪,一股友手中股票全線皆綠。他收市後悶悶不樂回到家, 一進門兒子就喊他"爹", 他勃然大怒, 不許喊:"爹(跌)"!,要喊"家長(加漲)"!

嚇得孩子哭了起來。正在串門弟弟趕緊過來安慰小侄子,對他哥說"哥,這是幹啥呢?" 他大喝:不許喊"割",要喊"兄長(凶漲)"。

⑵ 目前國內身價最高的明星是誰若有達人能將大陸、港澳台分列更好。

應該是本山大叔

⑶ 賈玲的大碗娛樂會超越沈騰的開心麻花嗎

1.開心麻花並不是沈騰的,盡管沈騰的個人價值已經超越整個麻花。

2.沈騰與麻花的關系,是即隸屬又合作的關系。沈騰也有自己的公司。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合作,是近幾年主要的利益分配形式

3.沈騰的精力並不全在麻花,但賈玲的精力卻全在大腕,麻花只不過是沈騰的一餐飯,但大腕卻是賈玲全部

4.大腕是有可能超越麻花的,如果麻花的懂事。還是像現在這樣小格局,不讓利,安於現狀的話

賈玲和沈騰是好朋友,誰超越誰都是一件好事,他們只有競爭,沒有利益沖突。

其實,他們更多的是互相幫助,資源共享。像拍《你好,李煥英》,沈騰就出了不力。要不是沈騰傾情演出,《你好,李煥英》的票房就不一定能太賣了。

他們都是喜劇演員,都是百姓喜歡的明星,都是當下最火小品演員,私下裡他們更多的是惺惺相惜。

賈玲和沈騰,出道以來,在 娛樂 圈這個大染缸里尚能潔身自愛,沒什麼負面新聞,這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大腕 娛樂 會」和「開心麻花」都是為老百姓奉獻笑聲,他們自然就受到老百姓的歡迎。至於你說的誰誰超過了已經不重要了。

這幾年的春晚,賈玲和沈騰不斷的給我們帶來笑聲,我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他們了。

賈玲和沈騰,現在事業正在如日中天,我們唯有祝願他們越來越紅火,為我們奉獻更多的精神糧食。

感覺會的。

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開心麻花不是沈騰的,沈騰只不過是開心麻花的簽約演員。開心麻花成立時間為2003年,簽約演員有沈騰、馬麗、艾倫、常遠、陳昊明、杜曉宇等。大碗 娛樂 ,於2016年成立,賈玲任總裁,旗下藝人有賈玲、張小斐、許君聰、張泰維、何歡、卜鈺等。


為什麼我覺得大碗 娛樂 能超過開心麻花?

1.大碗 娛樂 的老闆是賈玲,賈玲本身就是藝人,能體會藝人需要什麼,更容易維護這個團隊。而開心麻花的老闆並不是演員,也就是一個完全的商人,他並不會像賈玲一樣這么了解演員的心理,對於團隊的建設,把控自然也就不會有賈玲這么到位。

2.開心麻花成立20年後,才慢慢憑借2012年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走向大眾視野,之後沈騰馬麗等被觀眾所熟知。也就是說先有了開心麻花,然後才有了沈騰等人。大碗 娛樂 成立前,賈玲早就紅了,張小斐2015年已經上過春晚,大家也都對她有了了解。大碗 娛樂 2016成立,之後年年春晚都有作品,許君聰何歡卜鈺等人也慢慢開始走紅。也就是說,是先有了賈玲然後才有了大碗 娛樂 。開心麻花和大碗 娛樂 是完全不一樣的。大碗 娛樂 是靠賈玲一首創辦,可以逐漸的吸引一些有實力的演員,讓這個公司更加壯大。開心麻煩發展已經成熟,旗下藝人也已經飽和,不容易繼續擴大規模。

3.開心麻花第一部電影是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票房為15億。大碗 娛樂 的第一部電影就是你好李煥英,票房目前已經過了30億,可以說是有一個非常好的開場。

4.營銷模式不同。大碗 娛樂 專注小品和電影,開心麻花更關注的是舞台劇。而舞台劇受眾太小,粉絲群體也很有限,不如小品和電影容易得到大眾的關注和認可。

這兩個團隊都是非常優秀的團隊,短期來看開心麻花還是略勝一籌,但是長期看來,大碗 娛樂 還是能逆風翻盤。

上來先糾正你一下,大碗 娛樂 的大股東是賈玲,可以說大碗 娛樂 是賈玲的,但是,開心麻花的大股東可不是沈騰,沈騰頂多算一個小股東,或者算是有股票期權的股東。

可以這樣說,大碗 娛樂 會超越開心麻花嗎?

嗯,這樣可以比一下。

比什麼呢?也不好比,每年的營業收入,還是藝人的數量。

再說了,雖然都是 娛樂 公司,但是主營的也不太一樣。

大碗 娛樂 專業從事藝人經紀、演出、包裝、影視劇及節目策劃等多項業務。大碗 娛樂 旗下藝人包括:賈玲、張小斐、許君聰、張泰維、何歡、卜鈺、朱天福、姬晴等;知名編劇包括:孫集斌、劉宏祿等。

看上面的官方介紹,大碗 娛樂 成立時間比較短,藝人也比較少,目前主要還是靠演出、綜藝、活動、影視劇等方面的營收。

開心麻花總部位於北京,在上海、深圳、廣州、哈爾濱、天津、南京、沈陽、成都等地設有子公司及辦事處。 開心麻花系列舞台劇在北京及全國中心城市上演超過4000場,為百餘萬觀眾帶來了無限歡樂。

開心麻花的介紹,很簡單,相比於大碗 娛樂 ,開心麻花成立的時間早得多,你看分子公司就那麼多,規模比大碗大得多,旗下的藝人也多。

還有開心麻花起家的是舞台劇,這個大碗 娛樂 好像沒有。

綜上所述,目前看來,還是開心麻花略勝一籌。

至於後來的發展,誰也說不好。都希望他們好好發展吧。

對於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我就只想問一下: 為什麼要指出名字的對比?她們雙方都越來越好不好嗎?為什麼非得要爭個高下呢?


同行業的公司之間存在競爭關系難免會被對比,這都可以理解,但不要上升至個人。 就像賈玲第一次當導演拍電影《你好,李煥英》,沈騰去當男一號為賈玲捧場,結果,票房大賣,居中國電影總票房第二,賈玲成為中國第一女導演,沈騰也成為百億票房男神,這對雙方都是互惠互利的,所以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很多時候都一定要爭個高下,爭一個對比。

而且身處 娛樂 圈,如果大眾一直拿兩個人去做比較,久而久之這兩個人難免會因為輿論而尷尬,可能嚴重點會導致兩人漸行漸遠的,就拿我現在吃飯必看的綜藝《王牌對王牌》來說,他們兩人多逗樂啊,為什麼非要把去打破這種神仙友情呢?如果他們倆人不在合作,完全變成競爭關系了,帶給我們歡樂的作品,不會因此而變得狹窄了嗎?


可能我這么說,會有人並不理解,但試想一下,就像父母長輩,總拿別人家的 誰誰誰 跟你去做比較的時候,你心裡邊是怎麼想的?你還會想和她做朋友么?本來能成為好朋友的兩個人,就因為家長的比較,而存在了競爭關系,讓別人成為自己的假想敵,從而互相討厭!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理智追星,切勿上升個人!


希望雙方繼續合作共贏,創作出更多優質作品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歡樂,促使我國喜劇行業更上一層!

開心麻花不是沈騰的,根據公開信息是張晨控股,個人股份佔54.74%。並且,在股東與高管的名單中,也沒有沈騰的信息。這說明沈騰只是開心麻花的簽約藝人。

而大碗 娛樂 ,賈玲卻是絕對控股。個人股份佔比達65%,說大碗 娛樂 是賈玲的也不為過。

所以,沈騰之於開心麻花與賈玲之於大碗 娛樂 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一個是員工,一個是控股老闆。含金量天地之差,懸殊之極。

不過沈騰在開心麻花的地位肯定是相當了得,甚至個人身價不低於公司身價。對這樣的頂樑柱,我相信在續約時,老闆肯定會出讓自己一部分利益,考慮其股份期權方面的待遇。否則是留不住人才的,只會讓自己蒙受損失。

賈玲和沈騰,已經成為 娛樂 圈的王炸! 從綜藝《王牌對王牌》就已經開始,並且隨著《你好,李煥英》票房的全線飄紅,這個王炸已經開始霸佔電影圈。

開心麻花,已經開始沒落,電影作品一個不如一個。

賈玲的大腕 娛樂 ,在上升期,超過開心麻花指日可待!

這個就很難說了,一切皆有可能!


目前來看開心麻花人人皆知啊!畢竟沈騰和開心麻花團隊締造了好多精典劇作呀!開心麻花的電影《西虹市首富》、《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李茶的姑媽》,《情聖》《瘋狂外星人》等等,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那是一個擔當啊!一般人擔不起來!開心麻花形成自己獨特風格,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

開心麻花,人人都有獨特的特點,人人都可以扛個大梁,沈騰馬麗,艾倫,常遠等每個人有自己的特點沈騰愛 搞笑 ,馬麗聲音洪亮有個性,艾倫可愛的傻乎乎,常遠功力深厚,瞅著想笑[捂臉]!

開心麻花成立時間十幾年了,各方面的機制都比較成熟,一般大家都知道開心麻花,名字一聽就知道肯定 搞笑 逗樂![呲牙][呲牙]!

說說大碗 娛樂 我現在就知道賈玲張小斐還有現在特別火的電影《你好你好,李煥英》!啥時候成立不知道,名字沒有開心麻花接地氣[呲牙][呲牙]!不過照著現在賈玲這個電影這么火,估計以後也會火到大江南北!大碗 娛樂 估計沖勁很大吧!

不管那個更厲害關鍵我們大家可以看到更好的節目,希望兩家齊頭並進!

不會,本人認為《你好,李煥英》和夏洛特煩惱之間差這一個唐探三,《你好,李煥英》劇情老套,基本是照搬夏洛特煩惱,只不過後者是穿越回去找愛情,前者是找親情。劇中笑點包袱也不夠密集,而且部分劇情拖沓,毫無創意,為什麼國外電影喜歡 探索 未來,國人電影總愛穿越過去。是想像力的缺乏,還是中國懷舊文化使然,值得深思!二刷感覺根本沒必要,對比夏洛特煩惱的三刷四刷,還有很多細節彩蛋,給人驚喜。個人感覺《你好,李煥英》撐不起這么高的票房,賈玲一部劇的票房竟然達到了老炮馮導的總票房,與其說是對馮導的諷刺,更是對當下中國電影市場,中國觀眾的諷刺!此風不能長,長此以往,中國電影危矣,中國文化危矣!

說起賈玲的大碗 娛樂 是否會超越沈騰的開心麻花,這個還真不好說,從現在的階段來看,是不可能的,畢竟從簽約演員的實力,和沈騰的知名度來說還是遠遠在賈玲之上的,畢竟有著多部電影票房的支撐,有著春晚郝建的一舉成名,不管是在春晚,還是在電影一時難以超越的,當然也不是沒有可能,萬事沒有絕對。

而從現在就這兩個公司來看,主要還是合作的關系,這不2021新年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就是很好的例子,票房大賣,突破20以上成就了好幾個 歷史 第一,看來說起誰超越誰不如共贏來的更實際一些,他們也有自己的心知肚明,什麼才是需要,更有這部電影的成功,更加促進了他們的合作,這是肯定的。

再說大碗 娛樂 ,這是賈玲經營的公司2016注冊也成立沒有多久,旗下藝人張小斐,許君聰也慢慢紅了起來,經常活躍在各大綜藝喜劇節目中像《歡樂喜劇人》等節目,也被大家熟知,而賈玲這部電影,同樣也捧紅了旗下藝人張小斐,人氣大增,身價也會暴漲,我想不久的將來,通過賈玲的不斷努力,細心的打磨,大碗 娛樂 跟開心麻花也會是旗鼓相當的。

說到最後,對於我們關注,誰超越誰我們並不關心,給我帶來不了什麼好處和利益,我們大眾只是關心每一位演員的作品,只要給我們能帶來真誠作品,真誠的故事,那就可以了,這樣才是我們心中的好演員,好公司。你們說不是嗎?

喜歡作者朋友給個關注唄,謝謝你支持。

⑷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詳細資料大全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因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進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行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准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 也邁出了其境內上市至關重要的一步。

2017年5月11日,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入選第九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 外文名稱 :Huayi Brothers Media Group
  • 總部地點 :北京市朝陽區新源南路甲2號華誼兄弟辦公大樓
  • 成立時間 :1994年
  • 經營范圍 :綜合性娛樂傳媒集團
  • 公司類型 :娛樂、投資
  • 公司口號 :引領亞太傳媒
  • 年營業額 :39.01億元(2015年)
  • 員工數 :5000人
  • 董事長 :王中軍
  • 股票簡稱 :華誼兄弟
  • 股票代碼 :300027
  • 合作電視台 :浙江衛視湖南衛視 東方衛視
  • 董事 :王中磊
業務范圍,旗下公司,音樂公司,經紀公司,傳媒公司,影業投資,電視節目,布局游戲,新聞事件,馬雲減持,百倍盈利,騰訊投資,董事長套現,張國立入股,擬購永樂,定增計畫,收購東陽美拉,起訴自媒體侵犯名譽權,違規處罰,

業務范圍

目前,華誼兄弟投資及運營三大業務板塊:以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等業務為代表的影視娛樂板塊;以電影公社、文化城、主題公園等業務為代表的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板塊;以游戲、新媒體、冬粉社區等業務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娛樂板塊。2014年,阿里巴巴、騰訊公司、中國平安宣布入股華誼,成為華誼兄弟突破行業邊界限制的強大後盾。 影視娛樂 方面,公司堅持以人為本,與馮小剛、成龍、徐克等華語市場最具號召力和專業實力的成熟導演建立穩定合作的同時,也非常看重對年輕創作人才的支持與培養,不斷為華語電影輸送新鮮血液。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民營電影公司,華誼兄弟在過去22年間不但創造了多個票房奇跡,也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各大電影獎項,先後推出了百餘部深受觀眾喜愛的優秀電影作品,其中包括曾占據國內票房領先的《手機》、《天下無賊》、《寶貝計畫》、《集結號》、《非誠勿擾》系列、《功夫之王》、《風聲》、《唐山大地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畫皮2》、《十二生肖》、《西遊降魔篇》、《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私人訂制》等,總票房逾150億,是國內商業成績最好的民營影視公司。 2016年賀歲檔,華誼兄弟憑借投資影片鬼吹燈之《尋龍訣》、出品影片《老炮兒》兩部重磅佳作即收獲近26億元票房,成為賀歲檔最大贏家。其中,《尋龍訣》以對標好萊塢的特效水準為國產探險類影片樹立了新標桿,《老炮兒》更是得到業界和學界的齊聲支持,甚至評價《老炮兒》為「值得載入中國電影歷史」的優秀作品。 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 方面,華誼兄弟自2011年開始布局實景娛樂,致力於整合文化、影視、金融、 *** 、網際網路、商業、旅遊資源,打造全新的電影文化旅遊業態。主要產品形態包括:電影小鎮、電影世界和文化城。2015年,華誼兄弟實景娛樂蘇州、深圳項目開工,海口觀瀾湖項目二期完工,鄭州電影小鎮已奠基開工。其中,位於海口的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開業一周年,遊客已經破百萬,並且吸引了全球擁有10億觀眾的法國《城市之間》節目入駐。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華誼兄弟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板塊共實現簽約項目13個。未來3年,華誼兄弟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板塊計畫落地20個項目,目標撬動百億規模營收。 華誼兄弟是國內最早布局 網際網路娛樂 領域的綜合性娛樂集團。2010年華誼兄弟入股掌趣科技成為其第二大股東,2012年掌趣科技上市後為華誼帶來高額回報;2013年華誼兄弟合並手游領域內市場佔有率僅次於騰訊的銀漢科技,並結合自身優勢娛樂資源助推其手游新作上市推廣,以銀漢科技為代表的手游業務已成為華誼兄弟新的業績增長點。2016年,華誼兄弟入股電競市場領軍企業英雄互娛並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至此,華誼兄弟已在游戲行業打通「研發-發行-電競」的完整鏈條。 2015年,華誼兄弟旗下控股子公司華誼創星獲批掛牌新三板。華誼創星致力於構建以冬粉用戶為核心,內容IP為基礎的「娛樂+」生態系統,提供連通多屏終端的內容產品及相關服務,以及線上線下全方位的冬粉經濟娛樂服務。其與騰訊手機QQ合作推出的星粉互動產品「星影聯盟」,目前用戶已超過1.5億,並已與400位合作藝人、150部影視作品和150家國內外知名影視娛樂機構達成合作。

旗下公司

音樂公司

華誼兄弟音樂有限公司是2004年華誼兄弟兼並戰國音樂公司基礎上成立的一家音樂公司,2005年華友世紀戰略性投資3500萬元並控股51%,華誼兄弟控股49%。華誼兄弟2010年使用公開發行股票超額募集到的資金中的3445萬元,收購華友數碼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持華誼音樂51%的股權,華誼音樂回歸華誼兄弟。 旗下歌手 女歌手:尚雯婕、何潔 男歌手:陳楚生、張佑赫、劉明輝、董又霖 組合/樂隊:果味VC

經紀公司

簡介 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創建於2000年,是國內最資深的經紀公司之一。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藝員影視劇拍攝、廣告代言、形象包裝、演出、法律咨詢等工作。自成立至今,公司已簽約過近百位藝人,雄厚的實力在中國的經紀公司中首屈一指。 聯席總裁:劉韜 聯席總經理:周嗣偉聯席總經理:費麒聯席總經理:劉娜 合作公司:美婕曹集團 旗下藝人 A 安以軒 B 保劍鋒 C 曹璐 陳赫 陳雅嫻 D 董璇 杜淳 F 馮紹峰 H 韓秀一 J 吉麗 井柏然 L 李冰冰 李晨 李鑫雨 廖凡 劉冬沁 P 彭國斌 Q 喬振宇 S 蘇岩 T 唐藝昕 W 王傳君 王天辰 X 徐帆 徐潔兒 Y 楊玏 楊立新 楊旭文 楊穎 姚晨 Z 張涵予 趙海濤 鄭愷 鍾楚曦 鄭銳彬 ***

傳媒公司

簡介 華誼兄弟時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英文:Huayi BrothersFashion Group)成立於2011年,是華誼兄弟傳媒集團為進軍時尚業所成立的子公司。公司業務范圍包括:國際超模經紀、時尚公關活動、電視真人秀以及時尚零售等。華誼兄弟時尚的目標是成為中國一流的時尚文化公司。 旗下模特及藝人 女模特 薛冬琪、劉麗潔、Lisa S、赤坂沙世、侯夢蝶、游天翼、張桐 男模特:David Chiang 藝人:安以軒、吳彥祖、董又霖、劉力揚、廖凡、馮紹峰、孫伊涵 華誼兄弟旗下有張鍇、馮紹峰、姚晨、沙溢、Angelababy、井柏然、趙晨浩、張涵予、喬振宇、廖凡、張藝帆、陳楚生、何潔、安以軒、趙晨光、杜淳、賈乃亮、李小璐、李晨、陳赫、鄭愷、魏晨、鄭銳彬及其他國內當紅演員及歌手。

影業投資

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是新中國最早進行商業化電影製作的民營電影公司之一,並且創造許多個票房奇跡。而且多次在國際、國內電影獎項上獲獎。北京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以獨特敏銳的視角選擇劇作,集結國內外影視精英人才,與著名導演馮小剛、滕華弢、張紀中、陳大明以及製片人李波簽約,合作建立五個導演(製片人)工作室。 電影作品 《沒完沒了》 《荊軻刺秦王》 《鬼子來了》 《我的一九一九》 《一聲嘆息》 《刮痧》 《防守反擊》 《流星語》 《尋槍》 《手足情》 《天地英雄》 《大腕》 《卡拉是條狗》 《我心飛翔》 《手機》 《可可西里》 《功夫》 《天下無賊》 《簡訊一月追》 《情癲大聖》 《夜宴》 《寶貝計畫》 《雞犬不寧》 《墨攻》 《心中有鬼》 《集結號》 《功夫之王》 《李米的猜想》 《非誠勿擾》 《游龍戲鳳》 《拉貝日記(電影) 》 《追影》 《風聲》 《全城熱戀》 《唐山大地震》 《歌舞青春》 《線人》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西風烈》 《非誠勿擾2》 《新少林寺》 《雪花秘扇》 《全球熱戀》 《星空》 《開心魔法》 《逆戰》 《LOVE》 《太極之從零開始》 《畫皮2》 《忠烈楊家將》 《十二生肖》 《一九四二》 《西遊·降魔篇》 2013年 《忠烈楊家將》 《大明猩》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 《控城計》 《私人定製》 2014年 《御臨天下之名劍決殺》 《曼哈頓》 《狼旗》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飛馬奇遇記》 《微信時代的文藝愛情》 《軍中樂園》 《三城記》 《老炮兒》 《舊社會》 《前任攻略》 《狂怒》 電影院 華誼兄弟立足在電影投資、製作、發行方面的豐富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電影產業鏈,進入影院放映業務,實現公司打造電影產業完整產業鏈的發展戰略。華誼兄弟影院將會成為電影首映式、明星見面會等電影相關活動的重要陣地,是華誼兄弟傳媒全產業鏈的的重要一環,觀眾也會因此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各項豐富多彩的光影活動中。 截至2012年4月,華誼兄弟影院已經相繼完成北京、重慶、武漢、合肥、無錫、上海、深圳、沈陽、哈爾濱、銅陵、咸寧等一二線城市的全國布局。未來我們還將在全國多個城市范圍內投資建設影院。

電視節目

華誼兄弟電視節目事業有限公司(前身為華誼兄弟娛樂投資有限公司)是華誼兄弟旗下主要生產電視節目公司,華誼兄弟電視節目事業有限公司旗下共有十二個公司,主要是製片人負責製作,年產電視劇500集左右。 電視劇作品 《蝸居》 《身份的證明》 《望族》 《人間情緣》 《兵聖》 《我的團長我的團》 《愛你所以離開你》 《士兵突擊》 《少年楊家將》 《鹿鼎記》 《大院子女》 《艱難愛情》 《功勛》 《戀愛兵法》 《末路天堂》 《危情24小時》 《醋溜族》 《夜半歌聲》 《嘉慶皇帝》 《罪證》 《非你不可》 《太陽背面》 《天一生水》 《鐵拳浪子》 《月牙兒與陽光》 《倚天屠龍記》

布局游戲

2012年1月12日,中國證監會發審委2012年第7次工作會議審核通過了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掌趣科技」)A股首發申請。掌趣科技以游戲的開發、發行與運營為主營業務。華誼兄弟是掌趣科技的第二大股東,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是華誼兄弟全產業鏈布局衍生業務中最為重要的戰略之一。 掌趣本次擬發行股數4091.5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16366萬股。業內人士預測稱,華誼持有該公司20.97%的股份,掌趣登入資本市場將使「中國娛樂第一股」華誼兄弟獲利數億。 根據易觀國際的市場研究數據,國內手機游戲用戶2010年底已達到13,512萬人,預計至2013年將達到27,644萬人,市場收入規模將達到96.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2.90%,移動游戲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市場人士認為,作為國內優秀的手機游戲開發商和發行商,公司具有較強的自主研發實力,同時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和渠道推廣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並在網頁游戲和社區游戲研發、發行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績。 而掌趣科技與華誼兄弟眾多影視資源形成了深度良性互動,將知名影視題材改編為手機游戲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和利潤回報。

新聞事件

馬雲減持

2013年11月26日,華誼兄弟再遭大宗交易減持,當天出現3筆大宗交易,累計股數400萬股,套現金額達1.2億元。深交所統計數據未披露上述大宗交易詳細情況,不過華誼兄弟董秘辦人士向記者證實,馬雲減持了所持華誼兄弟300萬股,「是為了改善生活」。 按11月26日30.04元的交易價格計算,馬雲300萬股的套現金額高達9012萬元,相較其不足1000萬元的入股成本,盈利已近10倍;若算上剩餘2464.8萬股零成本持股市值,浮盈超過百倍。由於300萬股尚未達到披露要求,馬雲的減持行為未獲公開披露。

百倍盈利

根據深交所大宗交易數據和《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持有本公司股份變動情況》(簡稱《持股變動情況》)披露,2013年11月1日至26日,共有12筆大宗和21筆競價交易減持華誼兄弟1558.56萬股,累計套現金額4.69億元。 其中,深交所大宗交易數據顯示,2013年11月1日至26日,共有12筆大宗交易賣出華誼兄弟1264.5萬股,均價29.44元,套現金額達3.73億元。其中,2013年11月1日-19日賣出的8筆均來自中信建投北京東直門南大街營業部。根據深交所《持股變動情況》披露,除2013年11月1日一筆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以30.31元接手的200萬股無記錄外,其餘7筆全由孫曉璐賣出。 2013年11月22日,華誼兄弟仍被以29.82元價格在大宗交易平台賣出50萬股,買賣方均為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11月26日,大宗交易上升到3筆,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分別賣出200萬股、100萬股和100萬股,價格均為30.04元。其中,200萬股接手方為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後兩筆則為民族證券北京西壩河營業部。 上述4筆大宗交易累計減持華誼兄弟450萬股,成交金額1.35億元。不過,深交所《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持有本公司股份變動情況》並未記錄該4筆交易,賣出方無法從中獲悉。 從大宗交易買賣營業部來看,11月1日無記錄的200萬股應該同為孫曉璐所售,而馬雲減持的300萬股則發生在無記錄的26日,成交價格30.04元,金額累計9012萬元。 而馬雲參股華誼兄弟的成本是多少呢? 公開資料顯示,馬雲入股華誼兄弟最早在2006年。該年6月15日,周石星將華誼兄弟前身浙江華誼10.7%的股權轉讓給馬雲,轉讓價款為53.5萬元;同日,汪超涌、、王中磊、劉曉梅分別將其持有浙江華誼2.1%、0.525%、0.105%、0.07%的股權轉讓給馬雲,轉讓價款分別為10.5萬元、2.625萬元、0.525萬元、0.35萬元。轉讓結束後馬雲出資金額為67.5萬元,占出資比例的13.5%,持股成本為67.5萬元。 2006年6月23日,浙江華誼注冊資本由500萬元增至5000萬元,其中增加的4500萬元全部由股東華誼廣告認繳。華誼廣告注冊資本200萬元中,王中軍出資144萬元,佔72%;王中磊出資8萬元,佔4%;馬雲持有15%的股權。增資後,華誼廣告出資浙江華誼4550萬元,佔比91%;馬雲在浙江華誼中直接出資67.5萬元,佔比1.35%。假設馬雲在華誼廣告中出資價格與王中磊一樣,則馬雲持有華誼廣告15%股權的成本為30萬元,加上其在浙江華誼的出資成本67.5萬元,馬雲直接和間接在浙江華誼的投入為97.5萬元。 2006年8月1日,浙江華誼變更為華誼有限。2007年8月28日,馬雲將其持有的華誼有限0.27%的股權轉讓給魯偉鼎,轉讓價款為13.5萬元。轉讓後馬雲持有華誼廣告12%股權,出資華誼有限54萬元,佔比1.08%。2007年11月19日,華誼廣告將其持有的華誼有限91%股權中的12.7048%轉讓給馬雲,轉讓價款為635.24萬元,馬雲共出資金額689.24萬元,佔比13.78%。2007年11月華誼有限增資至5264 萬,馬雲出資金額689.24萬元,佔比13.09%。2008年1月華誼有限整體變更設立股份公司後,馬雲持股華誼兄弟1310.4萬股,佔比13.09%。2008年2月華誼兄弟增資至1.26億股,增資每股定價3元,馬雲認購72萬股,出資216萬元,累計持股1382.4萬元,佔比10.97%。 2009年10月30日,華誼兄弟在創業板上市,馬雲持股仍為1382.4萬股,占總股本的8.23%。綜合歷次股權變更馬雲直接投入資金約為935.24萬元,持股成本約0.68元/股。 2010年4月28日,華誼兄弟實施2009年分紅方案每10股轉10股派3元,馬雲持股變更為2764.8萬股,佔比8.23%,在扣除3元派現獲得的414.72萬元(含稅)分紅款後,馬雲2764.8萬元的持股成本只有520.52萬元,為0.188元/股。 2013年11月1日,華誼兄弟1.36億股限售股解禁,馬雲所持2764.8萬股全部解禁,兌現每年轉讓的比例不超過其所持股份總數25%的承諾後,實際上市流通股數為691.2萬股。 此次,馬雲減持其中的300萬股,套現9012萬元,相比原始投資的935.24萬元,獲益達8.64倍,扣除現金分紅後的盈利為16.31倍。剩餘的2464.8萬股則為零成本,以2010年11月29日30.6元收盤價計算,市值為7.54億元。若匯總2764.8萬股的盈利,市值加套現總額達8.44億元,原始投資獲益為89.28倍,扣除現金分紅後浮盈161.21倍,此次交易完成後,馬雲從華誼兄弟獲利已超200倍。

騰訊投資

2011年5月9日,騰訊公司與華誼兄弟周一共同宣布,騰訊對華誼兄弟進行戰略投資人民幣近4.5億元。投資完成後,騰訊持有華誼兄弟4.6%的股權,成為華誼兄弟第一大機構投資者。此次投資已在5月6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完成。據悉,為了引進騰訊作為新的投資者,身為華誼董事的馬雲、虞鋒等人分別出讓了部分股權。

董事長套現

華誼兄弟16日出現一筆800萬股的大宗交易。在19日舉辦的說明會上,公司董秘胡明表示,本次減持為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所進行,後期將還會減持一部分。

張國立入股

華誼兄弟將與騰訊合作推出O2O娛樂社交平台,這個平台的特點是「社交+影視娛樂」,該社交平台可能會有類似QQ、微信這樣的社交功能,並與影視娛樂內容結合。2013年12月5日,張國立控股的弘立星恆公司已經將浙江華誼支付的股權轉讓款1.52億元全部在二級市場上購買「華誼兄弟股票」,並且同意將該等股票鎖定三年。

擬購永樂

華誼擬向售股股東購買永樂影視51%的股權,股權轉讓價款總額為3.978億元。

定增計畫

2014年11月18日,華誼兄弟將公布新一輪定增計畫,融資額為36億元。交易對手包括阿里、騰訊和平安以及中信建投。交易完成後,馬雲和騰訊將並列為華誼兄弟第二大股東,平安為第三大股東。

收購東陽美拉

2015年11月20日,華誼兄弟祭出重磅收購,擬以10.5億元的價格,收購馮小剛和陸國強合計持有的東陽美拉70%股權。

起訴自媒體侵犯名譽權

2019年4月8日,當事自媒體直面傳媒代理律師張新年向新京報記者出示了判決書,顯示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駁回華誼兄弟、直面傳媒負責人的全部訴訟請求。華誼兄弟起訴自媒體侵犯名譽權,一審敗訴。

違規處罰

2017年12月20日晚,華誼兄弟未能對2015年合並報表范圍內兩家子公司的收入來源進行及時、完整地披露,直至2017年10月26日才對上述事項進行補充說明和披露,公司總經理兼副董事長王中磊對此負有主要責任。

⑸ 王中軍的人物經歷


1960年王中軍出生在北京的一個軍人家庭,他自幼酷愛繪畫藝術 。
1976年,初中還沒有畢業,未滿17歲的他便應征入伍。
1982年至1985年,國家物資總局物資出版社,任美術設計、攝影記者。
1985年從國家機關辭職。
1986年至1989年,在中國永樂文化發展總公司,任廣告部經理。
1989年到美國密歇根大學讀傳媒。
1989年至1994年,在美留學,並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碩士學位。
1994年回國後創立華誼兄弟廣告公司,後進軍影視圈開始拍電視劇,如《罪證》、《心理診所》、《永恆戀人》等。
1998年開始影視投資,投資的作品有《沒完沒了》、《一聲嘆息》、《大腕》、《刮痧》、《罪證》、《天地英雄》、《我的1919》等。
2000年12月,成立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公司。
2001年1月,成立華誼兄弟太合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現任公司董事長。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旗下還有華誼兄弟廣告公司、華誼兄弟影業投資公司、華誼兄弟文化經紀公司、華誼兄弟音樂公司、環球熱力兄弟影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影華誼電影發行公司、華誼兄弟電影國際發行公司。
其中,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其前身為華誼兄弟廣告公司影視部,短短幾年間,華誼兄弟已經實現了從編劇、導演、製作到市場推廣、院線發行等基本完整的生產體系,這為日後的競爭儲備了強大的實力,同時也在國內業界迅速風生水起,聲名顯赫,成為最成功的民營影視公司之一。
未來,華誼兄弟將不局限於影視製作業,在進一步完善機制,加強影視製作環節、開展影視藝人經紀代理的同時,也會積極開拓影視不動產專項投資等業務,並與國內優秀同行開展廣泛合作,力爭使中國民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大製作——大投入、大產出的商業模式是華誼兄弟在國內業界頻頻取得成功的法寶,今天「大製作、大手筆加影視大腕」已成為華誼兄弟的投資經驗和原則。另外在電影前期的策劃、後期的推廣和發行上也有大筆投入,同時,在運做的每一個環節上,華誼都在力求從三個方面做到專業化:第一是密集資本投入實現規模化生產;第二是專業化分工;第三是技術先導。
海外發行——在中國電影界,華誼兄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電影《大腕》是中國第一部實現全球票房的影片,這種合作方式給華誼兄弟帶來巨大的利益 ,除了票房收益外,影片發行的海外渠道是華誼兄弟得到的最大碩果,由此一條中國電影打向世界的道路展現在華誼的面前,從2005年起集團成立華誼兄弟電影國際發行公司,直接營銷公司自己的電影。 1994年,在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碩士學位之後,他懷揣在美國賺到的10萬美元,回國創業。華誼當時的經營很艱難,剛開始做的是一本小雜志,刊登一些廣告,然後直郵給使館和三星級以上的高級公寓。他當時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早上騎著自行車到地鐵口,鎖好車,然後坐地鐵,到建國門下車,再去公司。而後不久,中國銀行全國15000多家網點的標准化規范工程,使華誼廣告立刻擺脫了困境,並一舉奠定了在國內CI領域的地位。名利雙收的這一單買賣,還讓王中軍先後接下了國家電力、中石化,農行金穗卡、華夏銀行等大單子。在此期間,曾經經商遭遇挫折的弟弟王中磊也加入到哥哥王中軍的旗下,共同經營華誼廣告公司。
「這是太簡單的方式,其實國外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中國沒有。這不是我創新的,而是我學來別人的方式。」三年後,華誼廣告公司進入中國十大廣告公司行列。
依靠廣告起家的王中軍走上電影之路純屬偶然。1998年的一天,王中軍在路上碰見了他出國前在廣告公司的同事劉曉玲,一直在電視劇圈裡做事的劉曉玲告訴王中軍拍電視劇怎麼怎麼賺錢,王中軍有些心動。很快,王中軍投資拍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心理診所》,雖然沒有拍戲的經驗,但王中軍利用自己做廣告的優勢,進行了很好的推廣,第一部戲居然盈利百分之百!嘗到甜頭的王中軍一頭扎進電影圈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00年12月18日,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王中軍出任總裁。如今,華誼兄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私營電影公司,並在電影市場上演繹著資本化的進程。海外票房分成、多元化、重組、上市……在不知不覺中,華誼兄弟正改變著中國電影人傳統的市場觀。 王中軍的華誼兄弟共投拍電影十多部,在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創造了連續3年冠軍的傳奇神話。 身為中國電影產業的代表,王中軍一躍成為年度經濟人物「候選人」。王中軍把中國電影做成了不賠錢甚至是賺錢的大買賣:2003年我國新批准6家民營公司擁有電影行業的全國發行許可證,華誼兄弟和新畫面兩家公司被選為擁有合拍片許可證的民營試點公司。2004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創造了近10年來的最高紀錄,突破15億元。2005年,藉助中國電影百年機遇,中國電影產業繼續呈現繁榮局面。
王中軍認為自己所在的這個產業「錢」途無量,「在美國,以電影為代表的娛樂產業,是僅次於軍工的第二大產業,迪斯尼、時代華納這樣的企業都是上千億美元的規模,我們從事著和他們一樣的產業。」王中軍認為,在中國這樣的市場,一定能夠產生出足以和時代華納抗衡的娛樂產業巨頭來。 與導演馮小剛一樣,身為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的王中軍,小時候立志考取中央美術學院。但事與願違,王中軍名落孫山,不過,他卻自信滿滿的自稱為「業余畫家」,他還在現場為李詠畫了一幅素描。
與畫家夢擦肩而過,王中軍遠赴美國留學,開始了另外一段人生。在美國期間,王中軍一天工作15個小時,「開車送外賣,人家給小費,一塊或者五塊,甚至更少。」對於自己的留學生活,王中軍認為當初的目的特別簡單,「學位和攢錢」。五年後,王中軍和妻子帶著辛辛苦苦攢下來的10萬美金回國創業。 名稱由來
華誼兄弟是王中軍懷揣從大洋彼岸賺來的錢做基礎而起的,「華」意「中華」,「誼」指「友誼」,寓永遠一條心之理想。 公司是王中軍和弟弟王中磊合力經營的,故有兄弟一說,綜合閱為兄弟一家親,中華根連根。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英文:Huayi Bros. Media Group),創業板股票代碼:N華誼 300027,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開始時是由投資馮小剛、姜文的電影而進入電影行業,尤其是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投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公司概況
2008年華誼兄弟並購經紀公司中乾龍德和影視公司金澤太和後,實力進一步增強。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旗下有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華誼兄弟電視節目事業有限公司、華誼兄弟音樂有限公司、環球熱力兄弟影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廣告有限公司、華誼兄弟國際發行有限公司等。
板塊擴張
「我個人的工作重心已經轉向了華誼的互聯網娛樂版塊和實景娛樂版塊,它們代表了華誼的未來。」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對上證報-金融資記者表示。去年,被華誼兄弟收購的銀漢科技,其原股東對2014年的對賭業績為1.43億,目前銀漢的業績表現已兩倍於上述業績,這讓王中軍充分感受到了互聯網行業爆發性的好處。
27日,王中軍與騰訊總裁劉熾平共同宣布,雙方共同打造的O2O娛樂社交平台「星影聯盟」正式發布,將深入發掘影視娛樂產業中的粉絲經濟市場。劉熾平將其視為娛樂產業與互聯網產業合作的里程碑事件。
數據顯示,預運行了8個月左右的星影聯盟平台用戶已接近1億規模,並仍持續以每周百萬的速度增長,已入駐合作明星126位,日均活躍用戶超過1000萬,平台評論回復總數更高達6000萬次以上。目前,星影聯盟平台目前主要由四大模塊構成:依託於手機QQ服務號、群和興趣部落的明星平台;明星和粉絲的線上線下活動、虛擬裝扮、心願眾籌、社區交流的互動平台;明星魅力排行和粉絲等級的身份體系;帶有付費特權的VIP會員體系。未來,星影聯盟還將陸續上線明星見面會、星粉互動游戲、衍生品電商、明星電台、明星鈴聲等一系列功能產品。
記者注意到,星影聯盟的眾籌平台已經開始運營,發布會上展示了粉絲為陳楚生籌集的奶爸嬰兒車。此外,星影聯盟已實現了與多部賣座影片如《X戰警》、《小時代3》、《後會無期》等的合作,將線上線下專題推廣及粉絲活動與票房營銷結合。在吸引了大量粉絲集聚的同時,一些新的商業模式也正在探索。「互聯網板塊肯定是要賺錢的,應該說今年是華誼的互聯網年。」
一位資深投資人對王中軍上述戰略,用了一句話評價:「王氏就是聯合互聯網巨頭,用互聯網模式將明星潛在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