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百果園十大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德國福斯中國沒股票 2025-08-07 00:16:21
星耀科技股票 2025-08-06 20:36:31
成都運達科技股票行情 2025-08-06 20:03:34

百果園十大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3-03-28 13:24:19

1. 百果園上市翻44倍是真的嗎

是。百果園,襪迅全稱為深圳百告運此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始於1997年,2001年正式成立公司,2002年開出中國第一家水果特許悄芹連鎖專賣店,上市翻44倍是真的。上市企業,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2. 百果園上市對員工有影響嗎

百果園上市對員工有影響嗎猛螞拍?
你好,親親。物模
答案,有的。
公司上市了,員工可以購買公司枝羨的股票,可以跟著公司一起發展。

3. 東風股份投資百果園時間

9月10日,上海第四屆企業家校長節上,水果零售連鎖商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發言提到,「百果園2001年成立,2001年到2008年一直在虧損,從2009年公司跨過一個億(銷售),到2013年跨過10個億(銷售),2019年是124億的銷售」,其坦言,「這個過程看起來一路都在增長,實際上也經受了非常多的坎坷」。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6月1日,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果園」)申報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材料獲得證監會受理,這意味著其正式啟動上市工作,且把目的地選在了境外。

官網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水果大王」百果園擁有超過4000家門店,已進駐了全國80多個城市,發展會員超過5000萬人。

而在水果賽道上,同屬水果零售商的鮮豐水果於2019年12月啟動A股上市,並在2020年3月完成第一期輔導工作,輔導將持續至2021年6月。那麼,誰能摘得「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

距離萬店目標多遠

官網顯示,「致力於做更好吃的水果」的百果園,2001年成立於深圳,是一家集水果采購、種植支持、采後保鮮、物流倉儲、標准分級、營銷拓展、品牌運營、門店零售、信息科技、金融資本、科研教育於一體的連鎖企業。

百果園的擴張之路,可謂一波三折。

在媒體報道中,2001年底,百果園創始人余惠勇開始創業,2002年,位於深圳福華路的第一家水果店開業。

從2001年公司成立到2008年,百果園主要通過加盟模式擴張,連續虧了7年,跌跌撞撞開到了100家店;2008年-2015年,百果園回購所有加盟店,改造成全自主的自營店。官網顯示,2015年5月,百果園門店突破1000家,也就是在2015年9月,其獲得4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由於資本的介入,百果園開始大肆擴張,官網顯示,到了2018年5月,門店突破3000家。

2018年1月,獲得1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後,百果園重啟社會特許加盟,進一步加快擴張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過程中,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定下了萬店目標,提出了「2020年開1萬家店、年銷售額達到400億元」的目標。

目前,百果園門店在4000家以上,離1萬家店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

不過,今年疫情影響之下,余惠勇接受媒體采訪坦言,「萬店計劃沒有變化,目前很難預料疫情對實體的影響會持續多久。」

對此,9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百果園發送采訪提綱,但是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則告訴記者,「開店數量增加,對百果園的供應鏈、食品安全以及管理運營,都有很大要求」。

媒體報道稱,百果園推出了類似店長合夥人制度,「不收取加盟費,每年利潤分配,百果園收取30%,其餘70%按門店股權結構分配。而參與門店投資的有3方:公司片區管理者、大區加盟商和店長。其中店長占股80%,片區管理者占股17%,大區加盟商占股3%。」

值得一提的是,百果園強調,如果門店虧損,前3年的虧損由百果園承擔。如果3年後還虧損,則會評估是否關閉。

「百果園目前還是以銷售水果為主,其產品布局思路是以一半的產品體現差異化,另一半的產品體現性價比。不過從長遠發展來看,百果園還是應該嚴格控制新店加盟的質量與數量,而不是一味求快。」9月14日,一位零售業人士分析指出。

投資方的上市期待

百果園的萬店擴張,背後也許有資本加持的因素。

官網顯示,百果園已完成兩次融資,總金額在19億元人民幣左右。

2015年9月,百果園獲得4億元A輪融資,天圖資本領投,廣發信德、前海母基金跟投;2018年1月,百果園宣布完成15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金智德、中植資本、中金匯融、基石資本、源碼資本、越秀產業基金、深創投等機構。

對此,天圖資本首席投資官馮衛東稱,投資百果園是「因為天圖判斷未來水果銷售的主場在線下,而百果園的兩大優勢,一是線下實體店布局體系,二是其成熟的商業模式:滲透到水果行業上游端生產的供應鏈。」

百果園的投資方曾對外釋放上市信號。

2015年A輪領投後,馮衛東接受媒體采訪透露了對余惠勇的要求,「我們也給了他三年的時間,調整到可以上市的狀態。真正上市可能還需要三到五年。」

以此推算,在天圖資本原先的規劃里,2020年應該是百果園完成上市目標的不二時機。

從目前的股權結構來看,百果園的最大股東依然是其創始人余惠勇,持股比例25.5971%,其餘持股超過5%的股東包括深圳市宏願善果投資發展企業(有限合夥)持股8.6499%,深圳市恆義利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夥)持股8.0442%,北京天圖興北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持股6.1642%。

從行業格局來看,2019年由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生鮮企業排行榜》之水果企業排行榜中,百果園排名第一,果多美排名第二,鮮豐水果排名第三,A股上市的宏輝果蔬(603336.SH)排名第四,歡樂果園排名第五。

其中,果多美是北京最大的連鎖水果超市,2015年11月,百果園通過現金收購及交叉持股的方式,與果多美合並,藉此進入北京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三的鮮豐水果也啟動了上市進程,已在2020年3月完成A股上市第一期輔導工作。

同樣備受資本青睞的鮮豐水果,自1997年成立以來已獲得了3輪融資。天使輪融資由九鼎投資於2015年4月1日發起;A輪融資於2017年8月14日完成,由前海梧桐並購基金領投;2018年1月22日獲得紅杉資本領投的B輪融資,具體金額並未透露。

官網顯示,鮮豐水果目前全國門店數量超1900家,提出了2021年年初實現1萬家門店的「百城萬店」布局計劃。

除了果多美、鮮豐水果、宏輝果蔬等行業參與者,盒馬鮮生、蘇寧、易果生鮮、每日優鮮也都加入了水果生鮮賽道。

艾瑞咨詢《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提到,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突破2000億元,艾瑞預計,近3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仍會保持年均35%的增長率,遠高於傳統水果市場規模的增速。

在此背景下,誰能摘得「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的殊榮?

點擊閱讀全文
發表於:東風股份吧
分享至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鄭重聲明:用戶在財富號/股吧/博客社區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請勿相信代客理財、免費薦股和炒股培訓等宣傳內容,遠離非法證券活動。請勿添加發言用戶的手機號碼、公眾號、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謹防上當受騙!
分享
0
評論
0
點擊寫評論,搶沙發!

熱點閱讀
券業重磅!經紀業務迎新規 涉及2.1億投資者!有六大看點

證券時報
APP專享
417評論

隔夜外盤:美股三大指數收高 納指日線6連漲 大型科...

財聯社
APP專享
187評論

重磅!央行最新回應多個熱點問題 事關貨幣政策、房...

證券時報
APP專享
13評論

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議屠宰企業適當增加商業庫存

國家發展改革委
APP專享
75評論

打開東方財富APP查看更多內容
24小時點擊排行
大盤持續發出警告別被虛張聲勢所迷惑!
年後板塊預期小規劃
$兔寶寶(SZ002043)$$英飛拓(SZ002528)$$黑芝麻(SZ000716)$英飛拓,黑芝麻,西安飲食,久其軟體,都差不多了,高位別參與,年前資金都會套現的,西安飲食,英飛拓只是誘多,這里隨時把人套住,信創板塊就是瞎炒,沒幾個業績好的,沒業績是不可能支撐長線上漲的,酒店餐飲板塊早就超過了三年前的高點了,還有啥理由繼續炒消費復甦?炒概念的只有低位的天地在線可以考慮低吸。兔...
鈉離子電池行業最賺錢的十家企業
這條暗線可以看看有大行情的機會!
點擊查看更多內容
寫評論...

4. 支付寶有深圳百果園實業的股票嗎

支付寶有深圳百果園實業的股票嗎肯定是沒有的。支付寶一般情況下都是不者滲會購買深圳百果園實業這些公備嫌伍司的股票的。仿或

5. 鮮豐水果被傳終止上市輔導,正與百果園爭奪行業第一股

觀察者網·大橘 財經 訊(文/盧思葉 編輯/庄怡)2月7日有消息稱,水果零售連鎖企業鮮豐水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鮮豐水果」)的上市輔導工作已終止,鮮豐水果的A股上市之路進入暫停狀態。

年營收超50億

創始於1997年的鮮豐水果是全國最大的水果連鎖企業之一,在全國19個省市布局超過2000家店鋪。2019年12月30日,中信證券同鮮豐水果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正式啟動A股上市計劃。

2020年3月27日、6月24日、9月21日以及12月18日,中信證券向浙江證監局先後報送四期輔導工作進展材料。

2020年12月18日出具的第四期輔導工作進展報告顯示,中信證券與鮮豐水果輔導工作進展順利,並部署了下一階段輔導工作。而據資本邦IPO早知道等媒體消息,目前,鮮豐水果與中信證券協商一致,決定終止此次輔導工作,已向浙江監管局提出終止輔導申請。

對此,觀察者網分別向鮮豐水果和中信證券方面致電求證,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應。

官網資料顯示,鮮豐水果旗下擁有鮮豐水果、阿K果園子、水果碼頭、鮮果碼頭、楊果鋪五個水果品牌,是一家集新零售、智慧冷鏈物流和供應鏈B2B平台的企業。

2019年,鮮豐水果營收達到56億元,其中為大型餐飲企業、大型單位食堂提供餐後水果、向3萬多家社區小店(夫妻店)供貨的to B業務貢獻了超10億元的銷售額。

啟信寶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8年,九鼎投資、麥星投資、前海梧桐並購基金、青銳創投和紅杉中國都先後對其進行過投資。

2020年,生鮮水果行業迎來用戶激增、線上訂單暴漲的新機遇。《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顯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水果產區和消費市場,水果產量約佔全球的1/3,未來將持續增長,水果行業正在迎來產業升級。

鮮豐水果副總裁馮得心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生鮮水果市場是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單一頭部企業所佔的市場比重不足1%。」鮮豐水果想將全鏈條打通,構建「水果產業互聯網」。

爭奪「水果零售第一股」

在整個萬億級的國內水果零售市場上,另一個水果連鎖巨頭百果園也在推進A股上市的過程中。

去年6月,百果園曾向中國證監會國際部遞交材料,擬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並在後續已獲證監會批准;11月,百果園與民生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從港股轉戰A股。

官網資料顯示,百果園於2001年在深圳成立,其業務包括水果采購、種植支持、采後保鮮、物流倉儲、標准分級、營銷拓展、品牌運營、門店零售等。2019年,百果園全年營收131億元,同比增長30.7%,終端門店數超過4600家。

2018年1月,百果園宣布完成15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金智德、中植資本、中金匯融、基石資本、源碼資本、越秀產業基金、深創投等。百果園創始人、董事長余惠勇曾公開透露,百果園的估值在該次B輪融資前已達到85億元。

行業之中,百果園和鮮豐水果被認為是「最強對手」。2019年3月,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生鮮企業排行榜》顯示,百果園和鮮豐水果排在行業前三,其中百果園位居首位,鮮豐水果排名第三。

兩者在成為「水果零售第一股」上暗自較勁。天圖資本2015年投資百果園時曾表示,將用三年到五年,甩開競爭對手,登陸資本市場,成為中國水果連鎖第一股。

2017年鮮豐水果創業20周年時,其創始人韓樹人也表示,要將鮮豐水果打造成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

6. 百果園和東風股份哪個好

東風股份好,從基本面上來說沒有一點問題,每年都增長,21年更是達到營業收入38億,是上孝辯猛市以來最好的報表,毛利率高灶譽,經營現金流非常好,手裡頭擁有的現金更是富得流油,21年底就有23億元,負債率很低,只有21%,帶息負債也只有8.9億,是質地好,沒有什麼暴雷風險的公司。

最厲害的是東風股份每年的分紅是A股大多數公司沒辦法去比擬的,21年的分紅按照股權登記日股價比巧橋例達到8%,是5年期國債利率的2倍以上

7. 百果園與東風股份關系

百果園與東風股份關系
百果園遞交上市申請書,2021年營收突破百億港交所文件顯示,5月2日,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
互動平台上,有投資者提問公司是否通過控股子公司或者關聯公司投資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如有投資,可否告知深圳百果園是否在港交所申請上市,申請已到什麼階段?

東風股份回復稱,公司與天圖投資(股票代碼:833979)下屬的天圖資本及相關方合作設立的消費投資基金已投資「百果園」(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該項目的相關信息以項目官方或者天圖投資披露的信息為准。

8. 百果園時隔兩年將再次赴港IPO

百果園時隔兩年將再次赴港IPO

百果園時隔兩年將再次赴港IPO,百果園不是第一次被傳出將上市,2020年4月,百果園完成股份制改造,兩個月後向中國證監會國際部遞交材料,百果園時隔兩年將再次赴港IPO。

百果園時隔兩年將再次赴港IPO1

素有「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之稱的水果零售市場,或將迎來「水果第一股」。

3月16日,有消息稱,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果園」)預計將於4月份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百果園方面,但是對方未給予回復。

優勢逐漸被抹平

據了解,在2020年6月份,百果園已向中國證監會國際部遞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擬於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從最新進展來看,中國證監會今年3月14日已接收百果園遞交的材料。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5年起,百果園就先後獲得大量資本的青睞。2015年9月份,獲得天圖資本、廣發信德、前海互興合計4億元的A輪融資;同年12月份,獲得A+輪融資。

2017年,獲得中金前海發展基金、招商局資本的戰略融資。2018年1月份,獲得15億元B輪融資;同年7月份,獲得中金祺智投資的股權融資,以及自貿區基金、阿特列斯資本和中信農業產業基金的戰略融資;同年11月份,百果園完成股權融資,投資方為金雅福投資。

在2015年完成對百果園的A輪領投後,天圖資本首席投資官馮衛東曾預計,百果園將在3至5年內上市。如今,5年時間早已過去,這期間,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發展迅猛,每日優鮮、多多買菜、美團買菜等項目崛起,除了品類齊全外,從成本到配送速度,百果園、鮮豐水果們的優勢或逐漸被抹平。

擴張難,管理更難

事實上,百果園的門店幾乎都是加盟店,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定下的萬店目標是:「2020年開1萬家店、年銷售額達到400億元的目標。」

如今,這一目標實現了嗎?百果園方面沒有給出回應,但是記者在其官網查詢發現,目前百果園門店數量顯示為5000+,距這一目標甚遠。

然而,跑馬圈地的背後,是消費者對加盟商的種種投訴。從2020年至今,關於退貨引發的糾紛不斷。此前,有消費者投訴稱,在百果園購物因為口感不好選擇退貨,百果園海口青年路店的店長卻發簡訊辱罵恐嚇,還要該消費者退回金額。

《證券日報》記者就此事向百果園相關負責人核實,其稱目前已致歉,並得到消費者諒解。

然而,2022年2月底,仍有消費者遇到相似的問題。

百果園方面是否對店主有處罰或制約措施,未來該如何約束呢?《證券日報》記者再次就上述問題采訪百果園方面,卻未收到回復。

3月16日,《證券日報》記者在黑貓投訴上發現,關於百果園的投訴多達1300餘條,包含惡意鎖定賬戶、賬戶余額無法提現、果品變質等投訴,其中「三無退貨」投訴居多。

「百果園開放加盟後,整個運營規范化有很大壓力,因此我並不看好水果零售品牌做加盟。」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百果園開放加盟其實與周黑鴨開放加盟是一樣的,希望通過快速的規模化達到較高體量,形成規模化、品牌化。

不過,鮑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直營和加盟各有利弊,但是不能否認加盟是一種不好的管理模式,因為加盟店在一定程度上有自管能力。「退貨的情況屬於個別情況,不會對百果園造成根本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百果園IPO之際,作為對手的鮮豐水果也已完成A股上市的第一期輔導工作。在百果園、鮮豐水果激戰正酣之際,2021年10月29日,重慶起家的洪九果品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掛牌上市。

此前,洪九果品曾在2019年與東興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A股IPO,但在2021年9月份,公司終止了A股上市輔導,轉戰港股。可以預見的是,在水果連鎖超市品牌密集奔赴上市的背後,行業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百果園時隔兩年將再次赴港IPO2

時隔兩年,百果園再度被傳上市。

3月14日,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審批》材料已經被接收。

市場有進一步消息稱,百果園預計於今年4月份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

百果園不是第一次被傳出將上市,2020年4月,百果園完成股份制改造,兩個月後向中國證監會國際部遞交材料,啟動赴港上市流程。

證監會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9月,百果園境外上市申請就已經被核准,時效期為一年。

而早在2019年,百果園就談及過上市問題,現任百果園總裁徐艷林曾表示:「百果園在考慮上市,這是方向。」

對於上市目的,徐艷林稱,資本進入後,讓產業能做的更好。

事實上,頭部水果零售商素有「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之稱,三家企業的上市步伐也是「你追我趕」,爭搶水果連鎖第一股。

目前,鮮豐水果已完成A股上市的第一期輔導工作;重慶起家的洪九果品於去年9月向證監會遞交境外上市申請,今年1月13日正式獲批(「大路條」),擬主板掛牌上市。

上市後能廣開融資通道,對百果園的發展能起到增益作用。不過,屢次被曝出籌備上市的百果園,是否也有著「難言之隱」。

新冠疫情發生後,生鮮行業迅速火爆,百果園亦是在此時再曝出實質性的上市進展,但一眾互聯網巨頭在疫情後持續發力社區電商賽道,讓競爭環境變得撲朔迷離。

賣水果起家的百果園,還能靠水果「大盤」走多遠?

守住「水果」基本盤

2001年,學農業蔬菜專業出身的余惠勇,在深圳開出第一家百果園門店,這是中國第一家水果特許連鎖專賣店。

二十餘年來,百果園專攻水果品類,並逐步改造傳統產業鏈。

針對國內水果產區分散、產品非標化的現狀,百果園根據水果肉質、糖度和外觀等指標,將產品分為「招牌、A、B、C」、「大、中、小」共12個等級,相當於建立一套果品標准體系。

同時,百果園將采購渠道分為五大類,頭部第一類第二類渠道為百果園自主投資的生產基地,以及百果園合作的'包銷果園,而尾部的第五類為傳統的批發市場采購。

2015年,《中國企業家》報道稱,百果園前兩類采購渠道佔比達20%。

不僅是對水果產品、采購渠道按標准進行分類,百果園還深入到水果原產地,強化建設產地直采鏈路,進一步降低水果供銷的流通成本和損耗率。

截至去年8月,百果園在全國布局超200個水果種植基地、17個生鮮配送中心,以及大量運輸車隊資源,這些基礎設施也保證百果園能將產區水果,以更低損耗、更高時效送抵門店。

例如水果的采後處理環節,水果被採摘後需要盡快遇冷處理以保持鮮度,因此百果園在「倉到倉」的干線運輸中全程採用冷藏車,且車內配用溫濕度儀,倉庫能藉此及時追蹤每一輛車的溫、濕度情況。

供應鏈優勢是百果園發展的地基,亦是其產品定位中高端的關鍵因素。

余惠勇曾表示,百果園的最佳目標客群應該是有一定經濟能力、對水果有一定辨識能力、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女性。

可見,與一般的水果連鎖品牌不同,百果園主打產品品質,即使是最常見的蘋果、香蕉、梨,百果園都會按內部標准進行分級,且門店售賣的產品,在品質與價格上不輸友商品牌。

以北京地區為例,百果園上重量600克的A級進口香蕉,售價6.9元;而叮咚買菜上同規格的產品,售價7.9元。

作為水果連鎖品牌的百果園,產品能力自然不遑多讓,但現實狀況是,各大玩家都在分食百果園存量的水果生意。

截止2021年8月,百果園在全國擁有超過5000家門店,但水果連鎖店品牌依然高度分散、群雄割據,典型如鮮豐水果、洪九果品等。

即使從2016年起,百果園就相繼收購南京鮮時代、一米鮮等地方水果連鎖及生鮮品牌,但一批頭部「水果店」依然有實力,與百果園共同角逐「水果連鎖第一股」的頭把交椅。

更關鍵的,在消費者沒有強品牌認知的基礎上,鮮豐水果、洪九果品等都將分流百果園既有的市場份額。

而一眾互聯網玩家更是搶食了百果園的增量市場。

2020年後,前置倉、社區團購等行業異常火熱,互聯網巨頭在不斷創新次日自提、即時配送到家的場景,而水果亦是上述場景模式中的主推產品之一。

在新興的社區電商領域,互聯網巨頭皆是攜百億級資本入場,短時間內將業務覆蓋到全國,再通過產地直采、社會協作等模式,深入改造產業鏈。

巨頭來得迅猛且徹底,是百果園所無法比擬的。

顯然,不僅在水果連鎖行業,百果園還面臨著區域品牌分散的市場競爭業態,而決勝意志強烈的互聯網玩家,更是以重塑產業鏈的思維,將戰火燒到了生鮮水果領域。

如此市場環境下,倘若百果園成功上市,估值又能有多少?

面對外部競爭,百果園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早在十年前,百果園就開啟多元化策略,進軍線上化、開售蔬菜產品,但一路行至此,百果園的策略收效幾何?

「多元化」前途未卜

2008年,在淘寶商城推出「雙十一購物節」的前一年,百果園就正式推出網上電子商務銷售平台。

啟動線上業務九年後,百果園的線上單月銷售額超過1.2億元。此後,百果園不斷試水線上業務。

2018年,百果園進軍無人貨架領域,一度在北京、上海投放超200台無人貨櫃;2019年,百果園上線獨立生鮮平台「百果心享」,品類從水果拓展到大生鮮;2020年,百果園推出社區團購平台「熊貓大鮮」……

在零售業態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下,百果園的線上業務多端並舉,這也實屬正常,但擅長建設水果供應鏈和線下門店運營的百果園,破局線上化的道路並不順利。

余惠勇曾認為,水果的特性決定了它只能面銷,「直接To C的、直接從大倉到家模式,基本上也無法復制,因為它不是最佳模式,一定是往下滑的趨勢。」

同時,面對社區團購賽道的互聯網巨頭,百果園很難擋住「群狼圍攻」。地歌網發現,在上海,百果園的「熊貓大鮮」平台上,重量400克的西紅柿售價11.8元,相同產品在多多買菜上售價為2.39元。

單一的產品價格對比或許難以說明問題,但另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百果園的會員數超過8000萬,而美團旗下社區團購業務,一個季度就能為平台帶來近3000萬的新增用戶。

差距不僅出現在價格與用戶數據上,更出現在平台思維上。

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松就曾表示,不能說弄個App就是新零售。對百果園而言,數字化不僅是多業態、多場景布局,更不是簡單地上線多款應用,而是組織能力與管理思維的迭代,最終使整個組織架構更趨近於扁平管理模式。

新零售是場長線戰役,更會成為燒錢的「無底洞」,互聯網巨頭尚且在不斷試錯中摸索路徑,百果園新零售轉型又談何容易?

當然,作為傳統的水果連鎖品牌,百果園通過線上業務盡可能滿足不同消費客群的需求,平台也是在不斷挖掘增量市場。

「找增量」策略是正確的,除線上化之外,百果園還在持續拓寬品類。

2019年4月,余惠勇就宣布百果園將進軍生鮮綜合領域,對標亞馬遜,從單一品類入手,逐步擴張到全品類商業帝國。

2020年2月起,百果園率先在華南地區部分城市引入蔬菜品類,目前「熊貓大鮮」上也有蔬菜、海鮮等生鮮品類在售。

在需求方面,吃飯是剛需,因此蔬菜與肉禽蛋的消費頻次明顯高於水果,而國內的蔬菜產業鏈與水果產業鏈其實面臨著相似的問題,百果園還可以復用其在水果領域的供應鏈經驗。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百果園要拓展的生鮮領域,亦是部分電商巨頭的主要發力點,例如拼多多提出「百億農研項目」,淘菜菜、京喜等發力建設產地直采鏈路。

包含水果、蔬菜品類在內,中國農業產業鏈還面臨著復雜的問題,在產品供銷通道上更是如此。因而,體量、資本實力更為雄厚的電商巨頭,在改造產業鏈上也更有底氣、更有實力。

但對百果園而言,「品類多元化、發力大生鮮」的故事並不好講。

在百果園的發展道路上,「上市」會是里程碑的事件,但上市之前,百果園內部業務缺乏多元長板、外部競爭形勢激烈的嚴峻現實,恐難以緩解。

最關鍵的,專注水果生鮮零售的百果園,未來想像力又何在?

百果園時隔兩年將再次赴港IPO3

20歲的百果園,即將赴港上市。

有報道稱,百果園預計4月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

事實上,這並不是百果園首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兜兜轉轉一圈後,百果園似乎放棄了深交所上市計劃,回到了最初的赴港上市道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已完成股份制改革的鮮豐水果,於2021年2月傳出了上市消息,其目標也是成為「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

於是,「水果連鎖第一股」的兩強爭奪戰,正式打響。最終花落誰家,仍未可知。

水果「夫妻店」:收獲8000萬會員,年銷售額超百億

百果園始創於1997年,其締造者是余惠勇。

直到2001年12月,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方才開啟公司化運營。余惠勇的妻子徐艷林選擇夫唱婦隨,兩人現分別擔任著董事長和總裁的職務,是名符其實的「夫妻店」。

如今,這家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的水果連鎖企業已經走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百果園也發展壯大成為了一家集水果采購、種植支持、采後保鮮、物流倉儲、標准分級、營銷拓展、品牌運營、門店零售、信息科技、金融資本、科研教育於一體的大型連鎖企業。此外,從2019年1月推出第一個自有品牌「紅芭蕾草莓」開始,至2021年12月,百果園已總計推出了29個自有品牌。

翻看百果園的發展歷程,「連鎖+電商+北上」無疑是關鍵的三步。

首先是連鎖:百果園是水果連鎖經營業態的開創者,早在2001年就開出中國第一家水果特許連鎖專賣店。在2002-2009年的八年裡,百果園只開設了115家門店。而也正是在慢工出細活的探索中,余惠勇總結出了一套可快速復制的經營模式,為之後快速在全國擴張鋪平了道路。

其次是電商:早在2008年12月,百果園就推出了網上電子商務銷售平台。2017年7月,百果園宣布線上單月銷售額超過1.2億元,並且實現規模化盈利。早早觸網,也為日後其全渠道銷售額破百億奠定了基礎。

第三則是「北上」:2015年8月初,百果園開始進軍北京市場,而這也為三個月後並購果多美埋下了伏筆。

事實確也證明著余惠勇的這三步,成效顯著:

2015年,百果園已發展超過1000家連鎖店,並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100多個水果種植基地;

2017年,百果園在全國13大省區的43個城市開設超過2800家連鎖門店,當年交易次數近2億,銷售額達84億元;

2020年,百果園服務人次已超2億,全渠道銷售額已超100億。

截至2021年8月,百果園在國內外布局了200多個水果種植基地,建立完善了全球采購系統。擁有覆蓋全國90餘座城市、超5000家連鎖門店,收獲了超8000萬會員,其中,付費會員超110萬。

目前,百果園也已打造了體驗店、高端店、普通店以及簡約店四種門店形態。其中,體驗店位於寫字樓、機場等場景;高端店的選址則在核心商圈、CBD等;而普通店和簡約店就是基於城市的劃分,前者主要在一、二線城市,後者則以四、五線城市以及城中村為主。

根據百果園方面透露,2021年新開的三、四線城市區域門店在總體新店數的佔比約為30%,而2022年則計劃提升至40%。

「北上」後開啟並購模式,先後將果多美等5家企業收入囊中

2009年6月,果多美果品超市正式開門營業,門店大多選址在居民區和交通樞紐附近。值得一提的是,果多美在生鮮水果經營方面以嚴格控制損耗成本為盈利法則,其水果損耗被嚴格控制在1.5%-3%。

開業近5年,2015年的果多美已成為北京市場規模最大的水果連鎖店,門店覆蓋北京近百個重點社區和商圈,妥妥的區域龍頭。

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樣,2015年的8月,「外來的和尚」百果園進入了北京。由於未建冷庫,百果園店內80%的水果都靠上海和深圳運輸,供應鏈成本極高。對於「北上」,彼時的余惠勇並無必勝的把握,他曾低調地表示:「百果園與北京本地水果連鎖超市還談不上競爭,只是共生共存,把市場做大。」

此前雄踞南北的兩大果業巨頭,終於短兵相接,業界一致認為百果園與果多美會激烈「火拚」。

然而,事態的發展終究是讓業內人士大跌眼鏡。2015年11月,「北上」僅僅3個月後,百果園就與果多美宣告並購重組。果多美在大店超市運營管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與百果園的精品小店模式形成差異化和互補,這也是雙方彼此看重並走向並購重組的重要原因。

雙方將會以注資、換股等方式進行戰略重組,重組後的企業將採取雙品牌的運營策略。並購重組後,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將兼任果多美公司董事長,果多美創始人才金濤將出任果多美董事兼百果園首席戰略官,此外,全時便利店前總裁張雲根出任果多美董事總經理。

談及並購重組目的,余惠勇表示:「主要目標是要打造中國水果企業的航空 母艦,進軍國際市場」。對於融合後如何運作,張雲根表示:「最重要的任務是打通和聚合兩家公司的前端和後端,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

在前端,首先要打通兩個品牌所代表的消費群體,即一卡購物;在後端,對整個供應鏈進行整合,保證分級、倉儲、物流處於最佳狀態,以降低運營成本,讓更多的人吃上更好的水果。

此後,百果園在全國各地開啟了並購模式:

2016年4月,百果園並購南京鮮時代;2016年12月,百果園又與生鮮電商一米鮮宣布戰略合並;2017年6月,百果園與重慶果業龍頭企業超奇達成戰略合作關系,超奇終端銷售業務並入到百果園重慶區域事業部······

截至2018年1月,百果園已並購重組了果多美、一米鮮、新時代等5家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左右,百果園同步開啟了多元化探索道路,只是大多聲名不顯:

2018年,百果園踏足當時火爆的無人貨架市場領域,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社區內投放了200多台無人貨櫃「百果盒子」;2019年4月,百果園上線獨立生鮮平台"百果心享",並於同年下半年在廣深地區試水"賣菜",將銷售品類從水果擴展到生鮮;2020年10月,百果園再次發力社區團購推出「熊貓大鮮」, 通過在水果品類積累的供應鏈運營經驗復制到其他品類當中·······

B輪融資15億投後估值90億,沖擊國內「水果連鎖第一股」

在百果園20餘年的發展道路上,自然也少不了投資方的鼎力相助。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成立至今,百果園已完成8輪融資,僅有兩輪融資有詳細報道。

2015年9月,百果園獲得天圖資本3.5億元領投,廣發信德、前海母基金等跟投的4億元資金,估值達50億元。

僅僅3年後,百果園宣布完成15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金智德、中植資本、中金匯融、基石資本、源碼資本、越秀產業基金、深創投等。相關信息顯示,該輪融資完成後,百果園估值已達90億元。

在官宣B輪融資時,余惠勇表示:「百果園擁有渠道、產品和品牌,將以開放賦能的姿態打造果業生態圈,B輪融資有助於百果園向平台型公司發展,2018年的新增門店目標數量是1200家,未來將全部以特許經營的方式進行擴張。」

百果園的B輪投資方則表示,對比其他零售業態,社區水果生鮮呈現出消費頻次高、用戶優質穩定且客單價高的特徵;像百果園2017年的交易次數已達近2億次。

從整個水果生鮮市場來看,水果零售行業平均每年產生的銷售額為7000億,百果園如今市場佔有率僅為1%,依託其絕對的龍頭地位,至少還有5-10倍的增長空間。同時,非常認同百果園的基業長青之道,願意陪伴和助力這樣的企業共同成長。

事實上,早在2015年百果園獲得首輪融資後,即有投資人預測百果園將於3至5年內完成上市。2019年10月,百果園總裁徐艷林就曾對外表示,「百果園在考慮上市,這是方向,目的是讓資本進入後,讓產業能做的更好」。

2020年4月,百果園完成股份制改革,並於6月份向中國證監會國際部遞交材料,啟動赴港上市流程。僅僅5個月後,百果園又與民生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兩年間兜兜轉轉回到原點,百果園若能早於鮮豐水果順利登陸港交所,則依然有望將國內「水果連鎖第一股」收入囊中。

9. 百果園上市對員工有好處嗎

有。百果園公司上脊神手市了,員工瞎純可以購買公司的股票,可以跟著公司一起發展,是有好處的。百果園櫻嫌,全稱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成立於深圳,2002年開出中國第一家水果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