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688317之江生物科技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摩通科技股票 2025-08-16 04:17:11
股票金荔科技 2025-08-16 03:42:21

688317之江生物科技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3-04-16 12:46:32

A. A股主要指數收跌:降息利好下 調倉換股或抑制了大市

周五,A股主要指數收跌,周線也多數收跌,盡管中國人民銀行下調LPR利率,但市場全周未見提振。滬深兩市低開低走,創業穗鋒板指數和科創50指數低開後短暫上攻,但很快折戟。分析人士指出,機構調倉換股可能抑制了市場。

巨豐投顧分析師郭一鳴表示,「對於這兩日市場的整體走低,既有來自於外圍市場整體疲軟的影響,也有來自於市場內部調倉換股的左右。

他指出,「國內穩增長政策以來,資金也在調倉換股,低估值藍籌股一度成為資金的青睞,而高位高估值品種備受打壓,開年以來連續重挫,對市場也形成抑制。

今日兩市成交額9845億元,前一交猜困晌易日為11290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87.58億,凈流入128.31億。

截至收盤:

醫葯股領跌,九安醫療(SZ:002432)跌停;長春高新 (SZ:000661)連續兩天跌停,本周跌27.54%,連續六周下跌;君實生物 (SS:688180)跌10.21%。

新冠檢測和治療股下跌,拓新葯業 (SZ:301089)跌停,之江生物 (SS:688317)跌9.98%;安旭生物(SS:688075)、東方生物(SS:688298)跌停。

元宇宙概念股走低,湖北廣電(SZ:000665)、捷成股份(SZ:300182)、芒果超媒(SZ:300413)跌超9%。

煤炭股漲幅居前,山煤國際 (SS:600546)漲停,遠興能源 (SZ:000683)漲5.85%。

宏觀和個股消息:

海外最大中國股票基金減倉寧德時代

上證報頭版評論:LPR非對稱「降息」顯深意,穩實體、穩地產兩不誤

上證報評論道,LPR下調,體現了宏觀政策前置發力,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主體信心,鼓勵企業增加中長期投資,對於當前擴內需、穩外需以及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將產生積極效果。從房企角度看,中長期貸款資金成本將進一步降低,進而鼓勵房企願貸敢貸,較好啟動房企2022年的投資和新開工意願;從購房者來說,房貸利率成本進一步下調,將進一步啟動合理住房消費需求,活躍交易行情。

中信證券明明:預計後續可能還有1-2次降息

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副所長明明稱,2008年以來尺橡的每一輪貨幣寬松周期中至少有2次降息,而降息周期啟動後降息時間間隔在1-3個月。未來半年仍然存在降息窗口和必要性,預計後續可能還有1-2次降息,時點可能在3月或6月。除此之外,降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也有望繼續推出。

B. 之江生物股票代碼

之江生物股票代碼是688317。通過華泰證券手機APP-漲樂財富通-行情界面輸入個股代碼了解行情走勢及最新公告。華泰證券,貼心管家,您想要的都在這里,快點擊下方圖片加入我們

C. A股迎來年報季,最嚴退市新規下,這些上市公司突然變危險了

2020年12月31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正式發布退市新規。與徵求意見稿相比,退市新規重點對此前市場質疑較多的重大違法「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退市指標等做出完善。多項退市新規形成「合力」之後,已經有了強大的「組合拳」效應,不少上市公司一夜間退市風險陡增。

退市新規打「組合拳」

高危公司增多

此次退市新規進一步完善了退市標准和退市程序,形成了財務類、交易類、規范類和重大違法類四類退市情形。與之前的徵求意見稿相比,退市新規的正式稿在指標設置上更加嚴格,主要調整和優化了三方面內容:

多項退市新規開打「組合拳」之後,導致很多上市公司一夜走向危險時刻,甚至有問題公司同時涉及了多項違規。紅星資本局經過梳理,已有超百家上市公司或面臨退市風險。

退市新規下

危險個股劃重點

1、1元退市。

面值退市的標准明確為「1元退市」,即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因為A股中有特例紫金礦業(601899.SH)面值不是1元,而是0.1元,其H股每股面值為0.1港元,當年基於「同股同面值」考慮。

紅星資本局統計:*ST剛泰(600687.SH)、*ST金鈺(600086.SH)均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格均低於1元,退市已成定局。*ST天夏(000662.SZ)、*ST宜生(600978.SH)股價均已連續12個交易日低於1元,距離退市已近在咫尺。*ST富控(600634.SH)已經暫停上市,*ST長城(002071.SZ)剛剛滑入1元生死線。

在1元退市線邊緣掙扎的還有:ST龐大(601258.SH)、*ST環球(600146.SH)、*ST金洲(000587.SZ)、*ST同洲(002052.SZ)、*ST中絨(000982.SZ)、*ST新光(002147.SZ)、*ST赫美(002356.SZ)、ST東網(002175.SZ)、*ST宏圖(600122.SH)等股票。

此外,截至目前還有逾40隻個股低於1.5元,且虧損、連續虧損的ST類個股佔了大多數。

2、市值退市。

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將被市值退市。

紅星資本局統計:目前A股暫無總市值低於人民幣3億元的個股,市值最低的*ST成城(600247.SH)市值為3.9億元。市值在5億元左右的個股還有:*ST環球、*ST天夏、*ST長城、*ST中新(603996.SH)、*ST赫美、*ST長動(000835.SZ)等,這些均為虧損垃圾股,投資者應當主動遠離。

總市值3億元的退市指標,也被各方認為是否標准太低?甚至有呼聲建議提高至5億元,以杜絕殼公司炒作。不過,考慮到「市值退市」與「1元退市」已經形成組合拳效應,這類公司往往總有一個指標達到退市標准。

3、扣非前/後凈利潤為負+營收低於1億元。

新規落地後,最容易觸發退市條件的其實還是財務問題。扣非前/後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年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連續兩年則終止上市。

紅星資本局初步統計,截至今年前三季度,至少有超過50家公司扣非前/後凈利潤為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若第四季度無法扭轉局面,或有終止上市風險(以年報數據為准)。

在去除裡面的1元退市個股後,其他較危險的個股包括:*ST節能(000820.SZ)、*ST海創(600555.SH)、 *ST斯太(000760.SZ)、 ST天首(000611.SZ)、 ST雲網(002306.SZ)、 ST昌魚(600275.SH)、*ST群興(002575.SZ)、*ST科林(002499.SZ)等,以績差虧損的ST類個股最多。

部分個股一年的營收只有區區幾百萬元,甚至只有十來個員工,幾乎快要淪為「僵屍企業」。在退市新規下,這些公司面臨著越來越大的保殼壓力。

不過,更具迷惑性的則是許多非ST類個股,也發出了危險警報。包括覽海醫療(600896.SH)、邦訊技術(300312.SZ)、豐華股份(600615.SH)、綠景控股(000502.SZ)、園城黃金(600766.SH)、吉艾 科技 (300309.SZ)、北京文化(000802.SZ)等個股,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均低於1億元,且扣非前/後凈利潤為負。

眼下即將進入年報季,如果上述公司經營繼續惡化,導致2020年全年營收和利潤不達標,很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4、財務造假退市。

2020年的最後一天,豫金剛石(ST金剛,300064.SZ)重大財務造假被坐實,已經連續幾年虛增利潤好幾億元,實控人違規佔有23億元。其系統性造假被證監會認定,涉案金額巨大,違法性質嚴重,恰遇退市新股,導致其成為「2021年第一雷」,目前已被ST。

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多家上市公司連續多年有財務造假行為被調查,包括:*ST康得(002450.SZ)、ST康美(600518.SH)、*ST航通(600677.SH)、獐子島(002069.SZ)、天翔環境(300362.SZ)、*ST新光、*ST輔仁(600781.SH)等。

此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已經收到立案調查通知書,這裡面如果涉及重大財務造假,很可能也要面臨退市風險警示。

5、董事不保真也有退市風險。

新規增加了規范類指標,信息披露、規范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以及半年報或年報不保真等,先停牌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仍未改正將終止上市。

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以上市公司董事認為財報「不保真」為例,僅2020年就有*ST鵬起(600614.SH)、天翔環境、*ST眾泰(000980.SZ)、*ST勤上(002638.SZ)、*ST天夏、ST科迪(002770.SZ)等,上市公司多名董事對公司財報「無法保證真實、准確、完整」。

6、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

2020年有一大批上市公司年報,被出具「非標准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包括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保留意見、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等。這裡面有部分上市公司因受去年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或涉及海外資產審計困難等,從而導致了「非標」審計增多。

紅星資本局在盡可能排除上述特殊情況之後,發現仍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的公司還有不少,包括:*ST富控、泰禾集團(000732.SZ)、天澤信息(300209.SZ)、孚日股份(002083.SZ)、紅太陽(000525.SZ)、ST威龍(603779.SH)、*ST瀚葉(600226.SH)、*ST金正(002470.SZ)等。

華泰證券報告指出,相比美股,當前A股退市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被動退市數量有望逐步增加。退市新規的實施有望發揮市場化退市功能,助力A股實現「良幣驅逐劣幣」,疊加註冊制的全面推進,股票市場資產質量有望進一步提高。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這次退市新規去除了一些不太合理的規定,同時新增了一些退市指標。比如對市值的要求,對營收的規定,可以打擊一些「惡意保殼」的行為。總體來看嚴格執行退市制度,讓績差公司、不再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及時退出市場,從而讓A股市場成為源頭活水,實現優勝劣汰,讓整體上市公司質量有所提升。

年報季即將拉開

業績預喜公司表現亮眼

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70多家上市公司預計2020年實現凈利潤超過1億元,科大訊飛(002230.SZ)、東山精密(002384.SZ)、好想你(002582.SZ)、魚躍醫療(002223.SZ)、大北農(002385.SZ)、達安基因(002030.SZ)等公司預計全年凈利潤超10億元,比亞迪(002594.SZ)預計全年凈利潤超過42億元,立訊精密(002475.SZ)預計全年凈利潤超過70億元。

在業績預喜公司中,天賜材料(002709.SZ)預計全年凈利潤超過6.5億元,同比增幅38倍以上,暫為年報「預增王」。此外,達安基因、之江生物(688317.SH)、海欣食品(002702.SZ)、星網宇達(002829.SZ)、好想你等預期全年凈利潤最大增幅超過1000%。

與此同時,初步統計到春節前(2月12日),將有34家公司率先公布2020年年報。A股歷來有「靚女先嫁」的傳統,率先公布財報的上市公司往往業績靚麗,相關公司股從此也容易受到資金追捧。而業績差的公司往往「交作業」拖拖拉拉,甚至抵著年報的最後截止時間才出年報。

業績預喜公司增幅排名(動態)

率先公布財報的公司時間表

編輯 鄧凌瑤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D. 2022年核算檢測公司上市多少家

截至2022年12月20日陸祥察,主業為核酸檢測以宴春及直接的核酸檢測材料生產上市企業27家。
2022年核酸檢測上市公司有明德生物002932、邁克生物300463、科華生物002022、之江生物688317、達安基因002030等27家。
核酸檢測是病原學早茄檢查的一種,是利用PCR檢測外周血及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組織細胞中的病原體核酸,其簡單方便,是敏感、快速的早期診斷方法。

E. 做核酸檢測的公司股票

明德生物
邁克生物
科華生物
之江生物
達安基因
陽普醫療
博暉創新
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拓展資料:
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932.SZ)成立於2008年,坐落於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武漢光谷生物城。是一家專業提供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儀器(POCT/分子診斷/化學發光/血氣分析等)產品以及急危重症救治一體化(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PCR實驗室、智能化發熱門診建設等醫療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武漢市企業研究開發中心。
目前公司主營業務已覆蓋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近5000家醫療機構,同時在亞洲、歐盟、南美等多個區域實現銷售布局。公司於2018年7月10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2932。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抗擊中,明德生物緊急研發出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並取得注冊證,成為疫區代表性IVD企業。同時,明德的新冠核酸試劑、抗體檢測試劑、血氣分析儀也獲得了歐盟CE准入,獲得了在國外銷售的資格。
明德生物先後通過歐盟CE認證和ISO1348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擁有CFDA注冊的POCT快速診斷試劑產品30餘項,實現PCT降鈣素原、S100-β蛋白全血床旁快速檢測。項目覆蓋心腦血管疾病、感染疾病、腎病、糖尿病、健康體檢和婦產科等多個領域,已成為國內POCT產品線較豐富的企業之一。
明德生物自主研發的免疫定量檢測平台,可實現一步式操作、智能化識別、15分鍾內快速獲取檢驗結果且能兼容檢測近30種免疫標志物,不僅適用於大中型醫院床旁急危重症的快速診斷,也適合中小型醫院檢驗科免疫定量分析檢測,還適合基層醫院實現常見病即時檢測的需求。目前,全國有超過5000家醫療機構使用明德生物的POCT產品,二級和二級以上的醫院佔比超過60%。
2017年以來,明德生物陸續上市了免疫定量分析儀、乾式熒光免疫定量分析儀、12導聯移動心電圖機(遠程心電網路建設)、HB1000糖化分析儀、POCT化學發光平台CF10/CP800、數十款化學發光試劑、血氣分析平台PT1000,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等多款分子診斷試劑,推出PCR實驗室建設、發熱門診智能化建設以及核酸檢測整體解決方案。

F. 2022年核酸檢測上市公司有哪些

2022年核酸檢測上市公司有明德生物002932、邁克生物300463、科華生物002022、之江生物688317、達安基因002030等。

拓展資料: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個特定組成部分,它公開發行股票,達到相當規模,經依法核准其股票進入證券集中交易市場進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交易,應當向證券交易所報送有關文件。證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決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個特定組成部分,它公開發行股票,達到相當規模,經依法核准其股票進入證券集中交易市場進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交易,應當向證券交易所報送有關文件。證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決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根據我國《證券法》第50條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必須符合下列條件: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公開發行;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公司在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證券交易所可以規定高於前款規定的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上市公司必須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定期公開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在每會計年度內半年公布一次財務會計報告。上述條件是為了使上市公司具有較高的素質、較大的規模、股權合理分布,能形成一定的交易量,在投資者中形成較好的聲譽。
收購上市公司的股權,進行資產重組,是調整公司經營戰略的重要措施,是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為此,本法在第四章中專門對上市公司收購作出了一系列的規定。
所謂上市公司收購,是指投資者公開收購上市公司已經依法發行的股份,已期達到對該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或者兼並的目的。也就是說,收購上市公司是為了控制該上市公司,而不是炒作該上市公司的股票。

G. 那些基金買了之江生物

之江生物的持倉基金:富誠海富資管-杭州銀行-富誠海富通之江1號員工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平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主題ETF、易方達中證萬得生物科技指數(LOF)A 、工銀醫療保健股票、銀河創新成長混合A 、銀河服務混合 、嘉實瑞虹三年定期混合 、諾安成長混合 、大成創業板兩年定開混合A 、嘉實策略混合 、大成成長進取混合A 、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 、長盛同智優勢混合(LOF)、光大保德信鼎鑫混合A 、國壽安保穩吉混合A、華泰保興成長優選A、泰達宏利創盈混合A、平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主題ETF、嘉實創新先鋒混合A、招商中證白酒指數(LOF)A、招商央視財經50指數A、招商國證生物醫葯指數(LOF)A、大成科技創新混合A、博時鑫泰混合A、華安科技創新混合、金鷹成份優選混合、諾安行業輪動混合、華寶標普中國A股質量價值指數(LOF)、工銀優質成長混合A、工銀精選平衡混合、工銀美麗城鎮股票A。

H. 檢測公司的發展前景怎麼樣呢

本文核心數據:業務布局、在研項目、投融資、業務收入等

1、萬孚生物VS三諾生物:即時檢測(POCT)業務布局歷程

POCT是Point of Care Testing的簡稱,即床旁檢測或即時檢測,具有快速簡便、現場分析等特點,能減少樣品轉送流程,縮短報告時間。

當前,我國即時檢測(POCT)主要生產企業有:中源協和(600645.SH)、基蛋生物(603387.SH)、萬泰生物(603392.SH)、安圖生物(603658.SH)、熱景生物(688068.SH)、安旭生物(688075.SH)、諾唯贊(688105.SH)、仁度生物(688193.SH)、睿昂基因(688217.SH)、聖湘生物(688289.SH)、東方生物(688298.SH)、之江生物(688317.SH)、賽科希德(688338.SH)、碩世生物(688399.SH)、奧泰生物(688606.SH)、浩歐博(688656.SH)、博拓生物(688767.SH)、*ST科華(002022.SZ)、達安基因(002030.SZ)、明德生物(002932.SZ)、安必平(688393.SH)、利德曼(300289.SZ)、九強生物(300406.SZ)、美康生物(300439.SZ)、邁克生物(300463.SZ)、萬孚生物(300482.SZ)、凱普生物(300639.SZ)、透景生命(300642.SZ)、艾德生物(300685.SZ)、三諾生物(300298.SZ)等。

目前,我國即時檢測(POCT)市場龍頭企業分別為萬孚生物和三諾生物,兩家企業即時檢測(POCT)業務布局歷程如下:

2、業務布局現狀對比

——競爭梯隊:雙方難分伯仲

從業務關聯度角度來看,目前熱景生物、安旭生物、東方生物、奧泰生物、浩歐博、博拓生物、達安基因、安必平、九強生物、萬孚生物、三諾生物的即時檢測(POCT)業務關聯度在90%以上。第二梯隊為安圖生物、明德生物、利德曼、透景生命等。

——業務布局:萬孚生物實現了產品的全平台、全品類覆蓋

萬孚生物實現了產品的全平台、全品類覆蓋,定性產品和定量產品齊頭並進,從平台上涵蓋了免疫膠體金平台、免疫熒光平台、電化學平台、乾式生化平台、化學發光平台、分子診斷平台、病理診斷平台,從領域上覆蓋了心腦血管疾病、炎症、腫瘤、傳染病、毒檢(葯物濫用)、優生優育等。

而三諾生物通過多年的努力發展已經構建起以血糖為基礎,以慢病相關指標檢測為抓手的多指標檢測產品體系。在產品上,公司實現了從單一血糖指標向血糖、血脂、糖化血紅蛋白、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圍繞糖尿病及相關慢病的多指標檢測系統的轉變,公司研發的iPOCT系統目前已經能夠檢測70多項指標。

——研發實力:不分上下

萬孚生物在2021年取得授權專利/軟體著作權共90件,其中發明專利6件,實用新型60件,外觀專利15件,軟體著作權9件。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授權有效專利330件,其中發明專利61件,實用新型專利184件,外觀設計85件。

而三諾生物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持有110項有效國內Ⅱ類醫療器械注冊證,較去年同期增加35項醫療器械注冊證,其中新增注冊產品36項,處於注冊階段的產品共計18項。同時,公司全資子公司PTS共持有10項有效國內醫療器械進口注冊證,1項有效醫療器械進口備案憑證,檢測范圍得到極大豐富。

——平台對比:萬孚生物平台更多

萬孚生物現有免疫膠體金技術平台、免疫熒光技術平台、電化學技術平台、乾式生化技術平台、化學發光技術平台、分子診斷技術平台、病理診斷技術平台,以及儀器技術平台和生物原材料平台。

三諾生物現有電化學技術平台、液相生化技術平台、凝血技術平台、免疫熒光技術平台、膠體金技術平台、化學發光技術平台,以及配套的儀器技術平台和基於互聯網大數據的智慧醫療平台。

——投融資對比:萬孚生物融資次數更多

根據烯牛數據的資料顯示,截止到2022年5月18日,萬孚生物已經進行了5次融資;而三諾生物進行了4次融資。

3、業務運營現狀對比

從業務運營情況來看,2021年萬孚生物的即時檢測(POCT)業務收入為30.61億元;而三諾生物的即時檢測(POCT)業務收入為21.55億元。

4、前瞻觀點:萬孚生物更勝一籌

在即時檢測(POCT)行業中,競爭梯隊、業務布局、研發實力、平台對比、投融資對比、業務收入等均是體現公司即時檢測(POCT)經營規模的重要體現;因此,基於前文分析結果,前瞻認為,萬孚生物和三諾生物在競爭梯隊、研發實力等方面不相伯仲,但萬孚生物更勝一籌。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POCT行業市場需求前景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I. 8月26日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精選

1、 北方稀土(600111):公司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147.2億元,同比增長49.47%;歸母凈利潤20.36億元,同比增長500.52%。

2、 蘇鹽井神(603299):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2.31億元,同比增加1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1.3億元,同比減少13.95%。

3、 華立股份(603038):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5.76億元,同比增加90.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2151萬元。

4、 上機數控(603185):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35.87億元,同比增加231.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8.49億元,同比增加464.59%。

5、 元利 科技 (603217):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0.28億元,同比增加91.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1.76億元,同比增加152.8%。

6、 拉芳家化(603630):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5.06億元,同比增加25.2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5269萬元,同比增加10.3%。

7、 邦寶益智(603398):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15億元,同比減少15.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2813萬元,同比減少18.57%。

8、 申聯生物(688098):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53億元,同比減少1.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4442萬元,同比減少26.88%。

9、 韋爾股份(603501):公司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124.48億元,同比增長54.77%;歸母凈利潤22.44億元,同比增長126.60%。

10、 匯頂 科技 (603160):公司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29.1億元,同比下滑4.78%;歸母凈利潤4.21億元,同比下滑29.6%。

11、 日辰股份(603755):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45億元,同比增加35.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3399萬元,同比減少5.34%。

12、 藍特光學(688127):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07億元,同比增加1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625萬元,同比增加10.14%。

13、 之江生物(688317):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9.07億元,同比增加10.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3.87億元,同比減少9.59%。

14、 和達 科技 (688296):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71億元,同比增加72.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2167萬元,同比增加100.77%。

15、 長城 科技 (603897):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50.65億元,同比增加126.7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2.1億元,同比增加179.66%。

16、 德利股份(605198):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4.18億元,同比減少11.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5184萬元,同比減少40.07%。

17、 華旺 科技 (605377):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3.3億元,同比增加98.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2.19億元,同比增加133.46%。

18、 威高骨科(688161):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0.95億元,同比增加31.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3.69億元,同比增加37.85%。

19、 科美診斷(688468):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37億元,同比增加56.5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7002萬元,同比增加124.65%。

20、 利元亨(688499):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0.47億元,同比增加108.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9898萬元,同比增加998.63%。

21、 中央商場(600280):報告期內營業收入17.54億元,同比增長57.93%;實現凈利潤947萬元,終於扭虧為盈。

22、 森林包裝(605500):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3.41億元,同比增加59.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1.37億元,同比增加141.65%。

23、 南山鋁業(600219):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25.4億元,同比增加22.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5.07億元,同比增加77.56%。

24、 中國軟體(600536):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6.31億元,同比增加88.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3.61億元。

25、 永泰能源(600157):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14.71億元,同比增加13.7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4.54億元,同比增加344.2%。

26、 中國重工(601989):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62.03億元,同比減少6.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1.58億元,同比增加227.72%。

27、 賽福天(603028):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4.34億元,同比增加44.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2258萬元,同比增加79.87%。

28、 奧康國際(603001):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5.22億元,同比增加52.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8131萬元,同比增加331.95%。

29、 金丹 科技 (300829):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6.58億元,同比增加39.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7032萬元,同比增加7.55%。

30、 愛爾眼科(300015):公司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73.48億元,同比增長76.47%;歸母凈利潤11.16億元,同比增長65.03%。

31、 包鋼股份(600010):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394.37億元,同比增加41.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27.64億元,同比增加3188.14%。

32、 安諾其(300067):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5.49億元,同比增加12.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6396萬元,同比減少12.27%。

33、 樂凱膠片(600135):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1.58億元,同比增加33.3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4251萬元,同比增加52.37%。

34、 重慶路橋(600106):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8240萬元,同比減少29.2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1.43億元,同比增加15.68%。

35、 朗新 科技 (300682):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3.07億元,同比增加52.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1.18億元,同比增加45.09%。

36、 廣聚能源(000096):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7億元,同比增加19.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4196萬元,同比增加51.99%。

37、 中航電測(300114):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0.35億元,同比增加25.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1.88億元,同比增加31.23%。

38、 廣州酒家(603043):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2億元,同比增長30.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47.09萬元,同比增長228.89%。

39、 泛微網路(603039):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8億元,同比增長30.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億元,同比增長128.79%。

40、 人福醫葯(600079):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69億元,同比增長0.1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2億元,同比增長68.88%。

41、 電科院(300215):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6億元,同比增長32.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42.83萬元,同比增長168.04%。

42、 金山股份(600396):公司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32.19億元,同比下滑6.13%;虧損3.16億元。

43、 財達證券(600906):公司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12.23億元,同比增長15.74%;歸母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106.08%。

44、 長華股份(605018):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7.08億元,同比增加29.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8840萬元,同比增加87.79%。

45、 威派格(603956):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4.46億元,同比增加42.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022萬元,同比增加168.46%。

46、 國光連鎖(605188):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0.77億元,同比減少9.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3159萬元,同比減少58.95%。

J. 科創板2021年擬上市公司名單

以下是上市公司:
1.和輝光電688538.SH。
2.天能股份688819.SH。
3.鐵建重工688425.SH。
4.電氣風電688660.SH。
5.中望軟體688083.SH。
6.生益電子688183.SH。
7.之江生物688317.SH。
8.奧泰生物688606.SH。
9.極米科技688696.SH。
10.百克生物688276.SH。
和輝光電是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於2012年10月29日成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顯示器及模塊的系統集成、生產、設計、銷售,並提供相關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顯示器組件及電子元件銷售,從事貨物進出口與技術進出口業務,實業投資等。

(10)688317之江生物科技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科創板()設立於上海證券交易所,於2019年6月13日正式開板。
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是提升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強化市場功能的一項資本市場重大改革舉措,其特點是並不限制首次公開募股的定價,亦允許企業採取雙重股權結構。
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2019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從依法保障以市場機制為主導的股票發行制度改革順利推進、依法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建立健全與注冊制改革相適應的證券民事訴訟制度等方面提出了17條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