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劉會平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高管交易股票 2025-08-27 13:42:17
中國國航股票資金診斷 2025-08-27 11:12:36
海川智能股票代碼是多少 2025-08-27 11:07:43

劉會平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3-06-10 21:50:19

❶ 賣水做包子能超越馬雲!農夫山泉創始人當了半小時中國首富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9月8日

農夫山泉在香港交易所正式上市


上市首日,農夫山泉以39.8港元高開,較21.5港元發行價上漲85.12%,總市值達4452.92億港元。 公司創始人 持股84.4%,加上他還持有A股上市公司萬泰生物74.23%股權,一度身家超過馬雲、馬化騰,成為中國新首富。不過,隨著農夫山泉開盤後股價下跌,鍾睒睒首富只做了半小時。但是,半小時首富這件事本身具有很大意義。



農夫山泉成為港股市值第一的消費股



農夫山泉這次赴港上市,受到市場強烈追捧,香港股市新股能夠上漲那麼多也是很罕見了。盡管高開低走,9月8日收盤最終報收33.1港元,但仍然較發行價上漲53.95%。


農夫山泉股價走勢圖


以收盤價計算,農夫山泉總市值為3703億港元,在香港股市排名第22位,略低於中國海洋石油,超過百威亞太,成為 香港股市市值第一的消費股 ,排在農夫山泉之前的均是金融、石油,以及幾家著名的 科技 網路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京東、小米、網易)。


賣水的農夫山泉的確很賺錢,根據招股書, 公司2019年包裝飲用水毛利率高達60.2% 。2017年至2019年,農夫山泉的收入分別為174.91億元、204.75億元和240.2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7.2%;凈利潤則分別為33.86億元、36.12億元和49.54億元。


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港股IPO招股書


大漲之後的農夫山泉估值不低,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靜態市盈率66.97倍,這個估值在港股相當高了。


如此高的估值,反映出市場對消費公司的追捧,而農夫山泉連續8年保持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佔有率第一,市場也就給了過高的估值。



A股、港股消費股均受追捧



這種情況不僅是農夫山泉,餐飲龍頭企業 海底撈 從2018年9月上市時候的17.82港元,一路上漲到今年9月8日的51.45港元,2年漲幅188%,海底撈目前靜態市盈率已經高達104倍,而且,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出現虧損,但並不影響股價上漲。 海底撈創始人及董事會主席張勇與其夫人舒萍 已經加入新加坡籍,8月中旬,福布斯發布新加坡富豪榜,張勇夫婦以190億美元的身家穩坐榜首。


A股市場上,以9月8日收盤價計算,生產醬油的 海天味業 市值5460億元,超過中國石化,在A股市場排名11位,海天味業目前動態市盈率高達83.94倍。白酒股市值更大, 貴州茅台 以2.15萬億元市值位列A股第一, 五糧液 以8614億元市值超過中國石油,位列A股第九。


港股和A股市場消費股均大幅上漲,市值超越傳統的金融、石油等大市值公司,其實反映出對中國消費市場潛力的看好。當然, 目前消費股的確存在估值過高的現象 ,也有研究機構發布研報認為,這些股票不適合買入。海天味業從上周四開始,連續3天大幅下跌。農夫山泉也高開低走,未來走勢存在不確定性。



草根創業者也能成功



消費股尤其是食品飲料類公司股價大漲,產生一批新的富翁,農夫山泉的鍾睒睒雖然只做了半小時首富,但目前仍是中國前三大首富。而且,農夫山泉一下子誕生幾十個億萬富翁。


這給很多草根創業板提供了機會,有意思的是,消費公司一些創業者並沒有高學歷,就說 農夫山泉創始人鍾


1954年

鍾睒睒出生,小學五年級就輟學了,恢復高考後連續兩年參加高考敗北,最終只好投身電大。


1984年


1988年

海南經濟特區設立掀起一波海南淘金熱,鍾睒睒毅然下海去了海南。


1993年

鍾睒睒成立保健品公司「 養生 堂」,靠著龜鱉丸一年掙了1000萬元。


1996年

在杭州投資創立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出了農夫山泉、農夫果園、尖叫等國內知名飲料品牌。


2001年

鍾睒睒通過 養生 堂,花了1710萬元買入萬泰生物95%股權。萬泰生物的主要業務是做體外診斷試劑和疫苗。


2020年

鍾睒睒開始進軍資本市場,4月萬泰生物,給鍾睒睒帶來800多億元的財富。隨著農夫山泉上市,他成為中國富豪榜前三位。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也是草根出生,1971年出生在四川簡陽縣的張勇,因為當時家裡經濟困難,無法支撐學業,再加上初中成績並不突出,所以當時在父母的安排下在一家技校學習電焊。畢業後成為一名電焊工人,最高的學歷也只是中專而已。


1994年,張勇找來了當時最好的3個朋友,湊了8000元,買了四張火鍋桌子,准備經營一家火鍋店,就這樣,第一家海底撈開業了。2018年上市的時候,海底撈的餐廳數量已達到320家,以2017年收入計算, 海底撈在全球中式餐飲業中排名第一


還有證監會發審委已經通過的 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創始人劉會平 是來自安徽的初中生,1998年,懷揣4000元闖盪上海灘,第一次開包子店失敗後,不屈不撓又在南京路開了一家「劉師傅大包」的門店,憑借一個7毛錢的饅頭站穩了腳跟。隨後,「巴比饅頭」越開越多,即將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目前中國一批著名 科技 網路公司的創始人,如馬化騰、馬雲、雷軍、李彥宏等,都是大學畢業,其中不少是學霸。高學歷的天之驕子可以創業成功,而像鍾睒睒、張勇、劉會平這類 沒有高學歷、沒有背景的草根創業者,同樣也可以靠雙手獲得成功,說明市場是公平的 ,他們上了富豪榜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創業。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連建明

圖 片 | 網 絡

編 輯 | 梁 群

❷ 賣包子身價超20億!中國「包子第一股」是怎麼成功的

就在2020年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飲巴比」,股票代碼為:「605338」)登陸A股(上交所),發行價為12.72元,發行6200萬股,較發行價大漲44%,股價為18.32元,對應總市值45億元。

作為老百姓日常早點工程,包子、饅頭每天都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就是這些看似低利潤、不太賺錢的行業,往往讓人出乎意料,中飲巴比的上市,讓創始人劉會平靠賣包子身價超過20億,讓不少人在羨慕中也略帶感嘆!

包子第一股上市與美企大規模破產

形成鮮明對比

其實就在前兩天,一條文章登上熱搜,《美國超500家大企業申請破產》與《國內「包子第一股」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形成鮮明對比,據標普全球市場情報統計,截至10月4日,美國今年申請破產的較大規模企業達504家,超過2010年以來任何可比時期的破產申請數量,申請破產企業中,消費、工業和能源企業佔大頭。

雖說同樣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國內由於控製得當,讓疫情損失降到了最低,再加上大力提倡經濟內循環,和龐大的人口紅利,讓國內的企業得以快速恢復,當然,更多有遠見的企業不僅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在疫情期間脫穎而出,這也證實了成功的企業永遠不會坐以待斃。

就在疫情到來早殲槐時,多少街邊餐館關門或倒閉,但中飲巴比門店超2000家,卻依然在後疫情時期上市,可見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這也主要由於企業很早就以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不僅可以自行解決店鋪食品供應,還可以直接銷售速食產品,有效避免了傳統餐飲門店單一售賣模式受到疫情的影響。


「堅持」這件事說了很久

只有成功的企業做到了

2001年,只有初中學歷的創始人劉會平在上海南京路上開了一家劉師傅大包,誰也不曾想到這家徹徹底底的夫妻店,日後竟然成為了國內中式面點品牌的代表企業之一。

劉會平一直堅持在面點這條道路上前行,2003年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巴比饅頭,而在當時除了賣饅頭,也加入了包子、粗糧點心、粥品、飲品等,雖然客單價只有10-20元之間,但逐步成為江浙滬地區有名的早餐品牌。

在學習了麥肯模式後,建中央廚房,統一加工餡料並配送到店,讓食料供應更加安全可靠,並在2005年正式開始加盟模式,截止2019年全國門店總數2931家,其中16家直營,其他均為加盟,這也有效減少了自營的風險。


2010年中飲巴比正式成立,擁有「巴比饅頭」、「中飲」等多個國內中式面點品牌,並且以「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團體供餐銷售為輔」的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模式,公司增加專業從事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共計近百餘種。

從品牌成立算起,劉會平堅持面點之路17年,從手工作坊到成型的業務模式,都是在圍繞面點之上,只不過適時順應大環境做出及時轉變和拓展,才會有了今天穩步的企業上市成績。

中國「隱藏富豪」型企業頻出

前不久與中飲巴比同出一轍的農夫山泉,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價為每股39.8港元,總市值達到4453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924億元,雖然創始人只當了半小時的中國首富,但誰能想到一直賣水的農夫山泉竟能夠一鳴如此驚人!

同樣是堅持做一件事,同樣是順勢市場需求改變再改變,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國內成功的優改喚秀企業,基本都是步調一致的:一瓶水賣2元錢,一個包子賣2元錢……這些看似沒什麼利潤的產品,卻成為企業成功的堅實後盾。

當然,豐富的產品也是企業制勝的絕招, 現在看看農夫山泉琳琅滿目的水飲品,幾乎占據了所有年齡層用戶,中飲巴比面點系列裡同樣品種繁多,為不同用戶提供需要,其包子不僅有鮮肉包子、豆沙包子等,還有自己研發的新式包子;其次饅頭、花捲以及餡餅、煎餃、燒賣之類的粗糧點心種類也同樣豐富多彩陸友,還有配合門店使用的餡料系列,以及如豆漿、茶葉蛋、馬拉糕等外購食品,為食客提供更豐富的搭配。


從供應鏈物流角度看,巴比食品採用的是典型的「中央工廠+集中采購+分批配送」模式,公司以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生產基地為中心,對本地及周邊城市的特許加盟店的食材進行統一采購和加工,然後以最優冷鏈配送距離作為輻射半徑,分批配送到各個加盟店;試想一下,僅僅這些食品每天的配送,3000家店鋪就不是小數了。

股書顯示,劉會平與妻子合計持有公司80.70%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並表示,後期將會建設巴比食品智能化廠房項目、生產線及倉儲系統提升項目、直營網路建設項目、食品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品牌推廣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這充分顯示出中飲巴比後續將改變傳統模式而向「智能化」轉型的目標。

目前中飲巴比也是切入生鮮供應鏈領域,提前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正是因為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行業全國性品牌不多,尚未有企業形成壟斷,後續如果再建立自己的網路體系,配合持續的產品創新能力,以此為基礎,完全有可能向To B的餐飲供應鏈等B端業務延伸,發揮自己的物流冷鏈優勢,並占據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