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聞集團為啥頻繁公布股東人數
照理來說不應該進行這樣的發布應該是涉及到違規了,但是他就這么發布了。
⑵ 可以持有10年以上的股票
散戶不建議長期持有股票
⑶ 華聞傳媒並購華商傳媒集團合適嗎
已經發新聞公告了。
華聞傳媒擬收購華商傳媒集團
交易類型 收購
交易方式 協議收購
是否跨境並購 境內並購
是否關聯交易 是
交易態度 善意
交易狀態 進行中
交易宣布時間 2013-02-28
交易結束時間 N/A
交易金額 N/A
企業估值(US$M) 0.00
支付方式 股票
行業分類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新聞出版業 > 新聞業 > 新聞業
標的企業 華商傳媒集團
買方企業 華聞傳媒
投資銀行 N/A
律師事務所 N/A
會計事務所 N/A
資產評估公司 北京卓信大華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交易描述:
2013年2月28日,華聞傳媒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793.SZ)向陝西華路新型塑料建材有限公司、上海大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常喜投資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華商傳媒38.75%股權,交易完成後,華聞傳媒將全資持有華商傳媒集團。
華聞傳媒(000793)(0000793.SZ)公告宣布擬通過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都市傳媒運營商華商傳媒少數股權、以及在線文教諮詢服務平台澄懷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股權; 標的資產預估值315,085.35萬元。交易前,華聞傳媒已持有華商傳媒61.25%股權;交易後,華聞傳媒將持有華商傳媒及澄懷科技100.00%股權。此次收購標志著華聞傳媒延續其「內外兼修」,「上下聯通」的「全媒體」發展戰略,在城市媒體和文教服務兩個關鍵領域,拓展多元的全媒體新業務平台。
⑷ 中國人保8.62億控股華聞,一舉拿下四塊金融牌照
交易是這樣的。
中國人保是指「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他的母公司是「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中國最大的保險集團之一。
華聞是指「中國華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華聞控股隸屬於「人民日報社」,這個不用我解釋吧。
中國人保出資8.62億元,控股了華聞控股55%股權。
華聞控股有一家子公司叫做「上海新華聞投資有限公司」。
上海新華聞下面有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華聞傳媒(000793)和新黃浦(600638)。其中,新黃浦是華聞控股的金融平台,金融企業都在新黃浦旗下。
新黃浦持有的金融企業如下:
華聞期貨100%股權
瑞奇期貨43.75%股權
邁科期貨40%股權
中泰信託29.97%股權
國元信託49%的股權,其中國元信託還持有國元證券22%的股權,並且是長盛基金的第一大股東。
愛建證券5.91%股權
也就是說,中國人保控制華聞控股之後,將間接擁有了上述金融企業股權。
包括證券、期貨、信託、基金。
這就是報道中所說的四張金融牌照(證券、期貨、信託、基金)。這些金融牌照如果單獨去審批,都是非常困難的。通過這樣一次交易就能獲得四張牌照,當然是中國人保求之不得的。
交易完成之後,中國人保就將繼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之後,成為第三家以保險公司為主體打造的金融控股集團。 當然,中國人保打造金融控股後面的路還很長,整合和梳理需要大量的後續工作。
⑸ 華聞控股的控股子公司有那些
子公司和母公司是對應於一個法律概念。的母公司是另一家公司的全資超過股份或可通過協議來實現實際控制該公司的另一家公司的一定比例。附屬公司是股份的一定比例由公司或由另一家公司的另一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的同意全資擁有。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這是子公司與分公司之間的重要區別。
1,由母公司實際控制的子公司。所謂的實際控制人是有自由裁量權,這是特別重要的是能夠決定子公司董事會的組成實際上是子公司的所有顯著事項父。如果沒有他們的同意,由它自己的母公司可以在董事會的任命行使權力。一些信託,雖然擁有大量股份的公司,但不參與公司事務的實際控制,因而不屬於母公司。
2,控制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關系是基於佔有或控制協議選項。根據股東的多數表決原則,與股票,越能獲得決定對公司的事務。因此,由另一家公司所擁有的公司,如果股份超過50%,它必須能夠行使對公司的控制。但實際上由於股份的分散,只要股票的一定比例,將能獲得大多數股東的投票權,採取的位置控制。除了控制的方式,通過合同或協議約定的股份訂立若干特殊離開公司是另一家公司的控制下,這種關系可以形成母公司,附屬公司。
3,母公司,子公司,各為獨立的法人實體。而在母公司的子公司的實際控制下的位置,將受到母公司,母公司的一些分支機構甚至相似的,但法律仍然是具有獨立法人子公司的管理的許多方面人地位的公司,它有自己的公司名稱和公司章程,並以自己的名義,他們的財產和母公司相互獨立的,每個國家都有它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進行經營活動。物業,子公司和母公司的責任也各擁有的所有財產來承擔他們的責任是有限的財產,不聯合。
公司持有超過其股份的一定比例行使控制權,又稱控股公司等公司。這兩個概念的母公司及控股公司可以通用,子公司也可以控制比該公司股票的一定比例等,並成為控股公司,是本公司的控股公司成為太陽。通過控制母公司,孫公司的附屬公司的數量,成為一個龐大的集團化公司。只要公司通過較少的資本父母,他們可以用它來購買其他公司資子公司,成立了集團公司從金字塔模型。
(3)不同
「公司法」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分公司不是法人,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作為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一家附屬公司及分公司之間的區別具體是:
(1)子公司是具有自己獨特的名字,以自己的名義對外活動,聲稱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協會和組織的文章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債務來支付其獨立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沒有獨立的名稱,該名稱應在本公司,下設法律,公司,只是一個分公司的名稱進行標注。
(2)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必須符合一定的法律條件。控制母公司的附屬公司一般不採取直接控制,更多的是間接的控制方法,即通過任免子公司董事會成員和投資決策來影響生產經營決策的附屬公司。該分支是不同的,其人員,業務,財產是直接控制的公司,該公司的商業會員的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之下。不同
(3)承擔方式的債務承擔責任。作為母公司,其唯一的債務,其附屬公司的業務活動承擔子公司的資本限額的附屬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子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實體,有自己的附屬公司向其所有限制物業經營負債承擔責任。在沒有物業自己獨立的分公司,並在經濟上統一的會計事務所下,所以其公司負責人的法律責任的沉降,以致其全部資產將由承擔經營活動聯屬公司的債務負責分公司的業務。
(四)稅務措施
附屬公司及大型企業的分支機構是現代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為什麼一個公司安排其部分下屬單位作為子公司,而另一些下屬單位和一個分支?這可能是最重要的從納稅籌劃的角度來分析,因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條件下,一切合法措施,幫助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被認為是重點企業,並有利於稅務優惠的組織形式的選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附屬公司及分支機構的世界(包括我自己)都圍繞在稅務處理等,這是建立在企業組織的聯屬公司或跨國公司選擇的形式很多方面不同的要求。一般來說,設立子公司有如下優點:
1。另外在東道國只承擔有限的債務責任(有時需要母公司擔保);。
2附屬公司向母公司報告有限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並總行要向完整的案例報告;
3家子公司都是獨立的法人實體,獨立於它的應納稅所得額。享受東道國及其附屬公司,包括居民稅收優惠待遇,包括免稅期,和分支機構,因為它是企業作為一個派別生活在國外,主機往往不願意提供更多的福利的一個組成部分;
4使用稅率高於居住,遞延稅項利益可累計利潤子公司的東道國較低; ..
5,比父分支利潤匯回,這等於母公司的投資收益的子公司更靈活,資本收益可以保持住一間附屬公司,或當稅負較輕歸國者可以選擇得到更多的稅收優惠。
6。許多國家,對其父減征或免徵預提所得稅支付一間附屬公司的股息法規。
對於一般利益下開設分行:
1支一般易於操作,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也比較簡單;
2分支承擔的費用可能大於這個孩子。拯救公司;
3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在座位支付的,由公司合並稅前利潤流轉稅。在經營初期,分公司往往處於虧損狀態,但虧損,對公司的盈利所抵消,以減輕稅收負擔;
4分支機構通常傳送到利潤無須繳納預提稅總行;
5。分支機構和總部設在資本轉移,之間因為它們不涉及股權變動,而不會產生稅收。該稅項利益
分歧較大附屬公司及分公司存在上述所示,企業應選擇仔細比較的組織形式,並考慮適當的規劃。總體而言,這兩個組織形式,但最重要的區別在於:
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建立國家被視為居民納稅人,通常承擔相同的與其他公司的國家的整體稅務負擔。分公司不設立分支機構在東道國獨立的法人實體被視為非居民納稅人,只承擔有限納稅義務。溢利及虧損發生在總部合並,「鞏固」。我們的稅務法律還規定,本公司下屬的分支機構須繳付所得稅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獨立的納稅申報;公司之一納入合並納稅。利用稅收取決於什麼構成公司根據性質的分支 - 無論它是一個獨立的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這里必須指出的是,國外的分行利潤結合總行,稅負是由居住國受到影響,作為主辦國所在的分支往往還是要歸因於分支本身應納稅所得額,這是收入的所謂稅收管轄權的實現源。在這個問題上存在的領土不成立分公司,這點應該關注企業稅務籌劃英寸
聯屬公司設立分支機構的,應採取最有利的經營組織的一種形式,你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的利益?
初期,損失可能發生的下屬企業,因為「整合」對總行的利潤抵消設立分支機構和總行,可以減少應納稅所得額,少繳所得稅。附屬公司的成立不會得到這個的好處。但如果下屬企業在開放的時間不長是有利可圖的,或者可以迅速轉身,那麼它更適合於設立子公司,可以作為在方便操作的獨立法人實體,您還可以享受未分配利得稅遞延收益。除了下屬企業要慎重選擇外,在企業的組織形式的初期,企業的運作,與本集團之業務發展或其它關聯公司,改變盈虧情況,該公司仍然是必要的,通過要調整資產,兼並等的轉移,對下屬分支機構,以獲得更多的稅收優惠。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通過控制形式的形成,有一個在稅務撥備有很大的差別。由於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它已實現收益,並與法人稅合並損失的計算,及其附屬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母公司,子公司,分別應繳納稅款,但只有在後稅的附屬公司持有之股份學校股東的利潤進行股利分配。一般來說,如果你能建立一個盈利的公司開始設立子公司是更有利的。一間附屬公司盈利的情況下,可以享受各種稅收優惠和其他經營優惠當地政府。如果發生在公司經營開始形成虧損,然後設立分支機構上更為有利,減輕稅收負擔公司。
例如,某公司在經營初期,下屬分支機構出現虧損,分公司水頭損失可以計算合並,因此該公司在一開始選擇的是總部設立辦事處的組織形式。經過幾年的經營,分公司轉虧為盈,為了享受的好處延稅,決定分公司業務逐步轉向生產到另一個子公司
去,或者乾脆合並到分支的子公司去,如果它被轉移到整個分支的子公司,它必須考慮:
①是否繳納物業轉移稅,有沒有稅收優惠的規定?
②全面衡量什麼附屬公司的利弊,尤其是當與總稅收負擔;
③假設沒有產權多少好處轉移,需要擴大規模生產子公司,可以採取分公司的資產所有權不轉移給子公司只有使用粗糙的;
④寄售庫存也可以採取的方式,這是不出售的,直到受託人可以不交稅; ⑤特殊的外觀,住所和收入,並結轉彌補的稅務處理子公司虧損的分支機構的原產國的國家。損失可以對假設分支總公司的利潤所抵消,在分支不是一個翻身仗,不會轉移到子公司。
⑹ 請推薦幾個可以長期持有的股票
通過你的問題,我知道你是想長期持有一隻股票,如果長期持有一隻股票的話,首先可以排除你並不希望通過這支股票可以做高拋低吸或者階段買賣這種的操作模式,二是長期持有,享受它長期帶給你的紅利。所以說這種股票其實就是市場中所謂的這種長線牛股,他們可能並不是像某些股票漲起來會非常的瘋狂,但是他們會有一個非常穩定的表現。這種股你可以在每一個細分行業的龍頭股里頭去找,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比如說新能源里你就可以選擇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家電里的話,你可以就選擇美的格力老闆電器等等。工程機械你可以選擇三一重工,中聯重工。其實好多股票是要自己去發現並且不斷的去觀察體會的。
⑺ 值得一輩子持有的股票有哪些
北方華創(002371):
北方華創是國產設備龍頭,公司業務涵蓋了集成電器、LED、光伏等多個領域。
韋爾股份(603501):
上海韋爾半導體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研發、銷售服務為主體的半導體器件設計和銷售公司。
士蘭微(600460):
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集成電路以及半導體微電子相關產品的設計、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華天科技(002185):
華天科技是國內IC封裝的龍頭企業。
中興通訊(000063):
5G技術和本准研究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貢獻者,晶元龍頭
兆易創新(603986):
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4月,是國內首家專業從事存儲器及相關晶元設計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⑻ 華聞集團董事長是國廣控股任勉的嗎
華文集團董事長是國廣控股艷艷,她的能力非常強,我覺得他有一定的能力。
⑼ 哪些股票值得持有10年
當然是持有十年不能賠錢只能賺錢的股票,也就是確定未來十年公司能賺錢。這只是條件之一。還有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就是你能賺到多少錢,從哪裡賺的錢。一直強調的一條就是要靠上市公司賺錢,而不是賺股民的錢。這是「價值投資」的基礎。

要觀察這只股票是否有國家政策支持或者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是一個人工智慧的股票,我沒有買入,因為我自己一直覺得太高了,可是真的是越來越高,這個就是有國家的支持。你要觀察公司本身的成長性,這個我自己也是去年買了一點,這個公司我純粹是看上董小姐的個人能力,但是把空調做到世界第一證明他本身是一個很有成長性質的公司。說真的我在這個市場也十年有餘,我感覺能持有十年的還是很少的,因為有時候即使公司大方面不錯,但是碰到國際大事,也是影響很大的。
⑽ 能長期持有一個集團的股票嗎
長期持有股票不會被撤消,反而能分紅或者配股,也就是公司還送你股票。比如你原來持有100股10元的股票,有時候會10送10,也就是你的股票會變成200股,但每股變成5元,長期持有股票,一旦遇到07年初這樣的牛市,那就賺翻了!所以如果你沒有時間經常留意股票,並且也沒有這個精力的話,長時間持有股票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長期持有一定要選擇業績好的公司,簡單點就是選一些大型國企例如中國遠洋、中國鋁業、工商銀行等等,這些公司實力雄厚,長期持有肯定不會虧,再有就是選擇一些有發展前景的公司,這個就要靠你自己的眼光了。例如能源行業和生物制葯行業,都是很有前景的行業。其實中國股市目前還是比較混亂,莊家滿天飛,散戶投機心理很強,做短線賺錢的人還真不多,除非你有內幕消息或者是跟庄,還不如選幾個好的公司做長線投資。但是謹記不要將所有錢都買同一隻股票,分散投資降低風險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