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國長江投資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騙局描述,希望大家不要受騙。真心勸告大家。 騙
你這個和我之前被騙的一樣,我當時被騙了19000多,後來還好想辦法找回來。你也需要找回嗎
❷ 長江實業的股票代碼是什麼
長江實業(00001-HK)
早前劈價促銷的長沙灣「一號西九龍」,據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表示,目前只剩14伙貨尾單位,有信心在月底前可沽清,並強調無意調價促銷。
貨如輪轉,長實宣布再推新盤。荃灣國瑞路住宅項目正式命名為「升柏山 The Rise」,提供402伙,當中234伙或58.2%為標准兩房單位,3房連套房及工人房單位為156伙,占項目38.8%,以及12伙特色單位。趙國雄預計,「升柏山」將於4月底獲得預售樓花同意書,最快於5月開盤,現未能提供意向價,惟會參考附近同區及市場價格,根據同區一手細單位建築尺價逾9,000元,實用尺價約1.2萬元。
法巴早前預期更多地產賣家願意降低價格,吸引一些最終買家入場,看好長實、恆地(00012-HK)、新世界(00017-HK)。而高盛亦指,未來數月包括長實將推出的「日出康城」三期在內,新盤均為大型項目,可為板塊帶來刺激。
投資者如看好長實,可考慮中短期價外認購證23808-HK,行使價126.01元,將於2013年09月到期,剩餘日數137日, 時間值耗損0.78%;引伸波幅24.4%,有效杠桿12.5倍。
❸ 長江實業集團三家上市公司是那三家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長實』)為長江集團的旗艦。長江集團是一家建基香港的跨國企業,集團在香港的成員包括四家同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上市公司:長實(股份代號: 0001)、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0013)、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1038)及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0006);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和記電訊國際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2332)、和記港陸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0715)及TOM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2383);以及在創業板上市的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8222)。截至二零零七年九月三日,長江集團旗下在香港上市之公司的聯合市值為八千零五十億港元。
❹ 李嘉誠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李嘉誠擁有的上市公司如下:
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建、香港電燈、赫斯基能源、長江生命科技、TOM集團、和記港陸、和記國際電訊及英國上市的和黃醫葯。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漢族,現任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全家逃難到香港。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1979年,「長江」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1999年亞洲首富,2011年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2013年12月24日,新出爐的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香港富豪李嘉誠以297億美元的凈資產,成為亞洲首富。
❺ 怎麼買長江集團的股票
在證券公司開戶就可以了,你是那裡的想做股票嗎?在湖南的推薦裕眾投資。
❻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詳細!資料
企業文化分析—長江集團2
二、人才層次:
長江集團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利益於李嘉誠所大力倡導的「正直」和「誠信」。李嘉誠認為,「正直」是企業文化的基礎,也可以視其為經營的其中一項成本。一個有使命感的企業家,應該努力堅持走一條正途。正直賺錢是最好。事實上,長江集團一直良好的信譽,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也給集團帶來諸多的生意。
「長江不擇細流」,「有容乃大」
長江塑膠管廠,1957年更名為長江實業公司,之所以取名為長江,反映了李嘉誠的不辭細流涓滴成海的胸襟。「長江取名基於長江不擇細流——沒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為長江?只有具備這樣博大胸襟,自己才不會那麼驕傲,不會認為自己『叻曬』(事事第一),承認其他人的長處,得到其他人的幫助,這便是古人說的『有容乃大』的道理。假如今日,如果沒有那麼多人替我辦事,我就是有三頭六臂也沒有辦法應付那麼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業最關鍵的確是要有人能夠幫助你,樂意跟你工作,這是我的哲學。」李嘉誠結合中國人流暢的哲學思維和西方管理科學,找出一個適合公司發展與管理的坐標,然後建立一套靈活的架構,建立誠信和寬容為核心的企業精神,依靠其「誠」,在長江集團建立了一個團結合作的團隊,增強了凝聚力。
長江集團作為一個家族企業,卻迴避了東方式家族化管理模式,大膽起用洋人。
長江集團的管理模式融合中外,既講科學,又重感情。「美國科學化的管理有它的優點,可以應付急速的經濟轉變,但沒有人情,業績不太好時進行大規模裁員。我們做不出,因為會令員工沒有安全感,也會導致許多人突然失業。我們揉合兩者的優點,以外國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國人的管理哲學,以保存員工的干勁和熱誠。我相信可以無往而不利。」
長江集團僱用員工的准則是,忠誠、信任,任人唯賢。無論是什麼國籍,只要在工作上有表現,對公司忠誠,有歸屬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考驗,就能成為公司的核心成員。「忠誠猶如大廈的支柱,尤其是高級行政人員。」 長江集團「所有的行政人員,包括非行政人員,在過去10年至20年,變動是所有的香港大公司中最小的,譬如高級行政人員流失率低於百分之一。為什麼?第一,你給他好待遇;第二,你給他好的前途,讓他有一個責任感,你公司的成績跟他是百分之百掛鉤的。另外要有個制度,山高皇帝遠,一個人好的也會變壞。」
但是,信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一個跟你共同工作過的人,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你覺得他的人生方向,對你的感情都是正面的,你交給他的每一項重要的工作,他都會做,這個人才可以做你的親信。如果一個人有能力,但你要派三個人每天看著他,那麼這個企業怎麼做得好啊!」
長江實業集團組織嚴密,聘用經嚴格現代化訓練的專業經理人才擔任集團要職。在李嘉誠新組建的高層領導班子里,既有具有傑出金融頭腦和非凡分析本領的財務專家,也有經營房地產的「老手」,既有生氣勃勃、年輕有為的港人,也有作風嚴謹善於謀斷的洋人。他起用的那些洋專家,在集團內部管理上把西方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帶入長江集團,使之在經濟的、科學的、高效益的條件下運作,而在外,尤其是在西方,這些洋人不但是李嘉誠接洽收購的先鋒,而且是他集團進軍西方市場的向導。 「機構大必須依靠組織,好的企業一定要有好的組織。在二三十人的企業,領袖走在最前端便最成功。當規模擴大到幾百人,領袖還是要參與工作,但不一定是要走在前面的第一人。再大便要靠組織,否則遲早會撞板,這樣的例子很多,100多年的銀行也會一朝崩潰。」 通過網羅全球各地的人才,長江集團一步步發展壯大。也正是這些人才,為長江集團做出傑出的貢獻。
精於用人之道的李嘉誠深知,不僅要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大膽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業發展的同一階段注重發揮人才特長,恰當、合理運用不同才能的人,因此,他的「智囊團」里既有朝氣蓬勃、精明強乾的年輕人,又有一批老謀深算的「客卿」。 在李嘉誠財團中的主要管理人員都是一定專業知識的經理人才,而他本家族中很少有人把握實權。他手下的300虎將,100名是外國人。200名是年富力強、精明能乾的香港人。
麥理思是劍橋大學經濟學 畢業生,任和記黃埔董事局副主席和長江實業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英國人馬世民是和記黃埔集團的董事總經理,他成為李嘉誠的談判能手,經常充當對外「大使」,接洽收購的先鋒;長江實業集團董事局現任副主席英國人George C Magnus,是一名現代企業管理大師,70年代加入長江實業後一直追隨李嘉誠左右,為「長江實業」的發展立下了卓越的功勞;為李嘉誠十分器重的英國人是Simon Murry,是李嘉誠遠征西方的代表。1986年李嘉誠與Simon Murry策劃,買下了英國一家控股公司的股份,1987年又將所持股份全部出售,獲利2400萬美元。此外他們還相繼收購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股份,使李嘉誠的勢力逐漸向國外大集團滲透。叱吒股壇的杜輝廉,為李嘉誠在股票發行、二級市場上的收購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在1987年香港股災之前,為李嘉誠的集團成功集資100億港元。
長江集團是如何網羅人才並培養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
挑選團隊,有忠誠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謹記僅有忠誠但能力低的人和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同樣是遲早累垮團隊、拖垮企業,是最不可靠的人。——李嘉誠
長實集團建立了靈活的架構,保證發揮員工的創造力,給員工提供發展機會。
靈活的架構讓不同業務的管理層有自我發展的生命力,互相競爭,大家攀比著怎樣做得更好,個人由此尋找到更佳的發展機會,同時帶給公司最大利益。完善的治理守則和清晰的指引可以確保「創意空間」。企業越大,單一指令越不可行,不能每一個公司都執行一個指令,因為有些指令是不通用的,最終不能將管理層的不同專業和管理經驗發揮。
要了解員工的希望。除了生活,應給予員工好的前途;並且,一切以員工的利益為重,特別在年老的時候,公司應該給予員工絕對的保障,從而使員工對集團有歸屬感,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作為一個領導,想一想下屬最希望的是什麼?除了一個相當滿意的薪金花紅,你還要想想他年紀大時怎麼樣。公司發展對股東要有交待,同時也要為同事設身處地考慮。到目前為止,我是全香港給同事最高薪水花紅的一個老闆。為什麼對同事這么慷慨?他收入滿足後,就知道千萬不能貪污。」
要信賴員工。公司所有行政人員,每個人都有其消息來源及市場資料。決定任何一件大事有關人員一起研究,匯合各人的資訊,從而集思廣益,盡量減少出錯的機會。
員工培訓。長江集團開辦夜校培訓在職工人、選送有培養前途的年輕人出國深造……通過此等方式保留並提升了員工的素質。
讓員工各施其能,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李嘉誠廣納賢才是為了集思廣益,減少或避免決策失誤。李嘉誠說:「決定大事的時候,我就算百分之一百清楚,我也一樣召集一些人,匯合各人的資訊一齊研究。因為始終應該集思廣益,排除百密一疏的可能。這樣,當我得到他們的意見後,看錯的機會就微乎其微。這樣,當各人意見都差不多的時候,那就絕少有出錯的機會了。」正是員工的意見得到充分重視,員工才願意留在長江集團。
一位長江實業的司機跟采訪李嘉誠的記者說:"我們真是很喜歡我們老闆,他對我們非常好。他知道公司的公積金投資在外面遇金融風暴損失很多,老闆填了那筆數,不讓員工的公積金受損。"
總結:
目前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大部分都是家族企業。如何才能發展壯大家族企業的力量,成為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因素。也許我們在企業地戰略層次和人才層次都應有所改進,我們可以借鑒一下長江實業的做法:進取的同時謹慎;廣納人才且人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