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股市:分紅是一場大騙局,大家看看是不是這個
分紅是企業回報股東的正常行為,可以是股東分享企業發展的紅利,實現資產保值,分紅有助於降低持股成本,至於除權,但是好的企業是可以再拉升回來的,國際股市都是有分紅的,分的比國內高,不分紅投資股票是就是擊鼓傳花的游戲,對股東沒有任何好處,再說不分紅的企業一般都是騙子公司,根本就沒錢分給股東的。
『貳』 分紅後要除權,那分紅有什麼意義
你好,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也就是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XR),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除息(XD),DR表示當天是這只股票的除息、除權日,當一家上市公司宣布送股或配股時,在紅股尚未分配,配股尚未配之前,該股票被稱為含權股票。要辦理除權手續的股份公司先要報主管機關核定,在准予除權後,該公司即可確定股權登記基準日和除權基準日。凡在股權登記日擁有該股票的股東,就享有領取或認購股權的權利,即可參加分紅或配股。
『叄』 如果股票不分紅,那麼是否可以理解為股票就是一個騙局股票不可以通
不能完全說不分紅就是騙局。
如果公司不分紅,現金存留在公司中,管理層通過良好運作能獲取更大利潤,那麼不分紅,股東的股票價值也會上升的。雖然變現渠道只能是賣出,但如果賬面價值是實實在在的也是好的。
不過,人性都是有弱點的,尤其是手握大把現金時,有可能會造成管理層盲目自信,胡亂投資。所以強化股票分紅制度對小散來說算個好消息。
如果公司的管理層目的不純,只是通過做大市值來套現,長期不分紅或少分紅,那麼這些公司長期來看,對廣大投資者是不利的。
股票市場的意義就在於優勝劣汰,資金會去找到安全,可靠,能盈利的品種,從而對公司形成優勝劣汰。
『肆』 為什麼股票分紅後有好多人拋售
很多人都會選擇在股票分紅之後進行拋售,其實這是有一個復雜的原因的,並不是只有散戶拋售,主力也會進行一部分的拋售。對於大多數的散戶來講,他們本身就不是屬於一個長期投資的行為,所以在股票分紅之後這個時候股票的價值是最高的,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拋售也是一個很合理的行為。
一、什麼是股票分紅?
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股票分紅,對於一般人來講,我們可以簡單的把股票分紅理解為轉股,或者說是現金的派送。散戶投資者都喜歡現金派送,但是股票的現金派送會有一個稅前和稅後的問題,那就是說實際上你到手的分紅並沒有那麼高。有些股票會選擇派股和轉股的形式,比如說我現在有10股,然後轉贈給你5股,那就等於說是有15股了。
『伍』 我買的股票000039分紅當天賣掉,錢一下少了很多,比分紅前還少
分紅不分紅,是看登記日那天你有沒有持有該股票。登記完了,第二天賣出你一樣分紅。但是許多股票在分紅前股價被抬高,而分紅後又急劇下跌,你持有的股票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自然就比分紅前少了。其實分紅配股只不過是攤薄資產,關鍵還是要看股價的變化。所以新股民要注意,搶分紅其實是個陷阱,老股民和莊家其實在分紅前抬高股價出貨就已經套利了,分紅後你手上的股票多了,但是股價打了折,錢還是那麼多,而分紅後因為許多人已經套利出局,往往往會有一段時間的牛皮、震盪,除非股票的基本面很好,同時大盤的走勢趨勢也很好,但是如果是這種情況莊家也許就不會抬高出貨了。
『陸』 股票在分紅前賣和分紅後賣有區別嗎
分紅雖然是利好消息,但是不能作為買賣股票的依據。在分紅派息日,投資者在這天下午收盤後,賬戶還持有該公司股票將會獲得派發現金的資格,資金在扣稅之後到賬,股票股價要進行除權填權處理,投資者總市值在除權前後不變。因此,根據派息後的股價等於派息前的股價減去上市公司所派發的股息,變的只是持倉市值,並沒有改變投資者總市值。主要關於分紅前後的走勢就需要看自己的判斷能力了,每個股票的具體表現都是不一的。
溫馨提示:
①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0-12-2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柒』 怎麼判斷原始股權騙局
查看是否為合法的證券經營機構,證券市場中掛牌交易的證券投資品種,都有嚴格的上市准入門檻;充分考慮證券的流動性;理性對待,莫被高額分紅沖昏頭腦;查看公司股份是否能夠流通轉讓;簽訂合同需謹慎。
『捌』 股本分紅簡直就是騙局
樓主別生氣,別跟119.39.104這個小孩子一般見識。給你提供下參考資料:
現在的股市分紅除權制度絕對是個錯誤!特別現金分紅要扣稅,造成分紅不但賺不了錢竟然還要虧錢荒誕現象!完全違背了公理!
分紅除權,是制訂者們想當然制訂出來的規則:認為分紅減少了股東權益,所以股價也要相應地減掉分紅額(即所謂的除權)。其實這完全是以偏概全、張冠李戴!因為股價漲跌是屬於虛擬市場的投資行為,而股東權益增減屬於實業市場的經營行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面。況且,股東權益增加並沒有直接把增加部分加到股價上。所以,目前的分紅除權就是把兩件不同層面的事情片面地、不平衡地亂扯在一起,邏輯上都是錯誤的。沒有加,也就沒有減。要麼就在業績公布之日根據盈虧額變動股價進行真正的含權處理,然後在分紅之日再把分紅額除權;要麼就都靠股票市場的投資行為來調節股價,由投資者根據股東權益增減來判斷買賣、調節股價。
另外,分紅除權把股票投資的本質給改變了——我們不是在投資,而是在借錢!而且是虧本借錢!分紅就是還錢。我們借錢要交稅、交手續費,收到別人還的錢也要交稅。這對投資者是極其不公平!
從理論上講,目前的分紅除權制度完全可能造成股價為零,甚至是負值。但為什麼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呢?那是因為不斷地有新增資金來補這個窟窿,而且這個窟窿相對整個市場來說是非常小的,小到被人忽視。窟窿雖小,但卻把整個市場的本質給變了。
所以,在分紅除權的制度下,股票投資實質上就是投機。大家就是靠投機、靠源源不斷的新增資金拉升股價來賺錢。所謂的價值投資,只不過是價值投機罷了。不靠新增資金抬轎,價值投資能賺錢?不低吸高拋,價值投資能賺錢?
所以,為什麼我們老說「零和博弈」、「賭場」,其實就是反映了這個問題。但管理層只是看到股票市場對實業發展帶來的積極面,卻忽視了股票市場本身的根本性缺陷。
這種分紅除權的制度缺陷,已造成了巨大人為損失!分多少紅就憑空蒸發了多少財富!每年都幾千億啊!不能再錯了!
請大家和我一起呼籲——分紅不能除權!
改革分紅制度,投資才有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