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克萊財團涉及哪些公司
三井,摩根,高盛,三菱 美國:摩根財團,洛克菲勒財團,第一花旗財團,巴克萊財團瑞士:瓦倫堡家族財團新加坡:淡馬錫財團
㈡ Standard Bank 和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是同一間銀行嗎
渣打銀行由兩家英國海外銀行合並而成。他們分別是:英屬南非標准銀行(the Standard Bank of British South Africa),和印度新金山中國匯理銀行(1911年後譯名改為: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 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渣打銀行是一家老牌銀行,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特許(即「渣打」這個字的英文原義)下於1853年建立。 1858年,渣打銀行在加爾各答開出了第一家分行, 孟買以及上海緊隨其後。第二年,香港分行和新加坡分行分別成立。1900年代早期,渣打銀行成為第一家獲准在紐約開展業務的外國銀行。標准銀行於1863年在南非伊麗莎白港(Port Elizabeth)開張。從1890年代至1910年代期間,標准銀行在非洲開設多家分行,但部分因經營困難而被關閉。 1957年,渣打銀行收購了東方銀行(Eastern Bank),從而獲得了其在亞丁(葉門) 巴林 、貝魯特 塞普勒斯 、黎巴嫩 、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分行網點。 到1950年代中期,標准銀行在非洲已擁有約600分行及辦事處。 1965年,在與原英屬西非銀行(Bank of British West Africa)合並後,它的網路得了充分的擴張。英屬西非銀行在 奈及利亞 、迦納 、 獅子山 、 喀麥隆 和 甘比亞 擁有分行。 1969年 ,標准銀行和渣打銀行合並,成立了栙准渣打股票上市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PLC)。
㈢ 渣打銀行和巴克萊銀行比較
我在渣打(中國)的分行干過,在渣打(中國)的總部也干過,我覺得渣打的好壞取決於你是不是外籍。呵呵。和我現在的工作相比,渣打的收入很光桿,除了外人看到的過萬的工資,其他什麼福利和補貼都沒有。過萬的工資下面還要扣稅扣X金X金,還要支付生活的固定開銷(租房,伙食等等,沒有工作餐也沒有補貼),其實到手並沒有多少。
我是做業務的,這是個在任何單位都屬於高付出高回報的崗位,但和我現在的銀行相比,我在渣打的透支遠遠不值那過萬的月薪。
有人說外資要做行政就舒服,沒錯,行政是舒服,准點上下班,但是在上海那個城市,渣打中籍行政人員的工資絕對是城市的中還偏下一點的水平。中籍行政人員,除非你能忍到區域head的級別,也無非2W多一個月(稅前),稅後估計1W5-1W8的樣子。而且那是鳳毛麟角,能從渣打的M級做到B級,我目前孤陋寡聞,除了渣打大中華區的幾位中國老闆之外,我身邊沒發現哪位神人做到了。
而任何一個中資銀行的對公客戶經理,所有補貼+收入+亂七八糟加起來,月入1W+是很正常的。
所以,在你忍到大HEAD之前(命好5年最起碼,命不好就不曉得了),我來告訴你一些職位的收入:
personal assistance(類似秘書,只有大HEAD才有),2000-3000
sales assistance(其實就是內勤+打雜) 2000-2500
Sales(CB,SB,M14-M15) 5000-6000
Sales(CB,ME,M14-M15) 6000-1W2
Sales team leader (M15-m16) 8000-1W5。
這個彈性很大,TEAM LEADER的收入主要看級別,M18的收入就將近2W了。
Credit assistance(幫credit打雜,做case的前期工作) 3000
RSH(區域營銷總監) 2W4
Operations (後台操作,類似中資銀行的營運中心)2000-5000,
上海這個城市的operations大部分集中在4000+。
teller, 5W/年
WB的Sales收入比CB略高。
這些收入都是稅前,是平均數,精確到千位。
平均扣稅和5金比例是20%,出了櫃員以外,其他崗位到手的凈值你可以*0.8.
渣打的中國員工福利是渣打英國的股票,相當於期權,還有員工買房貸款享受3%的利率。如果是head級別,外派有租房補助,還會發blackberry手機給你隨時收發工作郵件(當然,是head才有,普通的officer是沒有的)
我的同事很多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台灣人,我沒在那邊分行工作過,但是據他們說,他們那邊和這邊情況都差不多,所以才拚命工作,以優秀的工作申請外派出國。這樣,作為外籍人士,他們享有很多補貼。
另外,渣打的operations和sales的工作時間很長,工作到天黑基本上是每天的正常情況,可能外資都一樣。
我在渣打工作下來,整體感覺是渣打的本土化程度不高,所以在中國的金融市場上競爭力並不大。operations的外匯業務處理能力和專業知識普及程度比中行、中信、招商這種本地銀行差的太遠了。很多業務operations根本沒接觸過,所以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操作,外管局和人民銀行的一些政策也都拿捏不準。渣打唯一的優勢就是海外渠道的發達,但是現在本土銀行業開始向海外擴張,這個差異會越來越小。
IT部門是個清閑的職位,我在渣打那會,那個IT就是個非常舒服的崗位。因為渣打的很多系統有專門的IT中心維護,根本不用煩勞你隔壁辦公室的那個IT員,筆記本出現問題就直接打電話到印度IT中心。IT只要做好日常的辦公電子設備維護,員工筆記本電腦維護,基本上就沒了。當然,可能有其他事,我並沒看到我隔壁那個IT員干。我每次去他辦公室,他都是在搗鼓新員工的筆記本電腦。
至於你說的巴克萊,我沒呆過,不好評價。渣打的信息提供給你,希望你做參考。
㈣ 瑞銀集團是哪的,渣打銀行是哪的,規模多大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LSE:STAN,HKEx:2888)也稱標准渣打銀行,是一家總部在倫敦的英國銀行。它的業務遍及許多國家,尤其是在亞洲和非洲。它在英國的客戶非常少,2004年其利潤的30%來自於香港市場。渣打銀行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上市,並且是香港的三家發鈔銀行之一
歷史
渣打銀行由兩家英國海外銀行合並而成。他們分別是:
英屬南非標准銀行(the Standard Bank of British South Africa),和
印度新金山中國匯理銀行(1911年後譯名改為: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 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
渣打銀行是一家老牌銀行,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特許(即「渣打」這個字的英文原義)下於1853年建立。1858年,渣打銀行在加爾各答開出了第一家分行,孟買以及上海緊隨其後。第二年,香港分行和新加坡分行分別成立。1900年代早期,渣打銀行成為第一家獲准在紐約開展業務的外國銀行。
標准銀行於1863年在南非伊麗莎白港(Port Elizabeth)開張。從1890年代至1910年代期間,標准銀行在非洲開設多家分行,但一部分因經營困難而被關閉。
1957年,渣打銀行收購了東方銀行(Eastern Bank),從而獲得了其在亞丁、巴林、貝魯特、塞普勒斯、黎巴嫩、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分行網點。
到1950年代中期,標准銀行在非洲已擁有約600分行及辦事處。1965年,在與原英屬西非銀行(Bank of British West Africa)合並後,它的網路得了充分的擴張。英屬西非銀行在奈及利亞、迦納、獅子山、喀麥隆和甘比亞擁有分行。
1969年,標准銀行和渣打銀行合並,成立了標准渣打股票上市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PLC)。
渣打隨後收購了英國的霍奇集團(Hodge Goup)和華萊士兄弟集團(the Wallace Brothers Group)。在渣打股票上市公司成立之後,它的分支機構又遍及歐洲、阿根廷、加拿大、巴拿馬、尼泊爾和美國。渣打收購了三家美國銀行,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亞聯合銀行(the Union Bank of California),使得渣打獲得了進入巴西和委內瑞拉的機會。
1986年,英國萊斯銀行(Lloyds Bank)意圖對渣打進行惡意收購,但最終由包玉剛及邱德拔聯手拯救。但只有邱氏家族持股至今。
2006年3月28日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宣布,從邱德拔遺產信託手上,收購渣打銀行的1.52億股份,即占渣打股權的 11.55%,成為渣打的大股東。
1990年代,渣打繼續擴張其網路,分別於1990年、1992年、1993年和1995年在越南、柬埔寨、伊朗、坦尚尼亞和緬甸開設新的分支機構。
今日地位
今天,渣打銀行在發展中國家的銀行業中擁有頂尖地位。
渣打銀行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別兩家分別是中國銀行(香港)和匯豐銀行(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渣打銀行最近擊敗匯豐銀行,收購了韓國第一銀行(Korea First Bank)。其後易名為渣打第一銀行
重要人物 布賴恩·桑德森,董事局主席
㈤ 渣打銀行股票一手幾股
您好,您說的一手是一百股,至於一手多少錢的話,不同股票是不同的,目前最便宜的一股是一塊多,您買一手只需要一百多塊錢,如果是貴州茅台,是一百多塊一個,那麼一手最少要一萬多,
㈥ 英商麥加利銀行為何又重新更名回渣打銀行何時更換的名稱
麥加利銀行只是渣打在中國的叫法而已,香港一直都叫渣打的。
1858年7月31日上海的《字林西報》上,出現了這樣一條啟事,「蒙董事會之許可,渣打銀行本日在上海設立分行,行址在北門街(今河南南路的延安東路至人民路一段),首任經理為麥加利」——於是,上海行則以這位首任經理的名字命名。以後,渣打銀行大陸的分行一律被叫作「麥加利銀行」。外灘18號,位於外灘南京路口,現在是體驗上海歷史風情的經典建築。少有人知道,它原來的名字叫「麥加利大樓」,也就是英國渣打銀行駐中國的總部。這座由英國建築事務所1923年建造的大樓,與著名的外灘12號浦東發展銀行以及和平飯店一起,成為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舊上海繁榮一時的永恆記憶。
當時的渣打銀行和花旗、匯豐等洋銀行一樣,代表了西方殖民地時期的金融印記。19世紀末,渣打銀行積極對清政府借款,比如他們提供清政府的克薩借款為100萬鎊。通過借款,操縱和控制了清政府的某些權項,並成為在華的最主要外資金融機構之一。
渣打銀行由兩家英國海外銀行合並而成。他們分別是:
英屬南非標准銀行(Standard Bank of British South Africa),和
印度新金山中國匯理銀行(1911年後譯名改為: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 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
渣打銀行是一家老牌銀行,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特許(即「渣打」這個字的英文原義)下於1853年建立。1858年,渣打銀行在加爾各答開出了第一家分行,孟買以及上海緊隨其後。第二年,香港分行和新加坡分行分別成立。1900年代早期,渣打銀行成為第一家獲准在紐約開展業務的外國銀行。
標准銀行於1863年在南非伊麗莎白港(Port Elizabeth)開張。從1890年代至1910年代期間,標准銀行在非洲開設多家分行,但一部分因經營困難而被關閉。
1957年,渣打銀行收購了東方銀行(Eastern Bank),從而獲得了其在亞丁、巴林、貝魯特、塞普勒斯、黎巴嫩、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分行網點。
到1950年代中期,標准銀行在非洲已擁有約600分行及辦事處。1965年,在與原英屬西非銀行(Bank of British West Africa)合並後,它的網路得了充分的擴張。英屬西非銀行在奈及利亞、迦納、獅子山、喀麥隆和甘比亞擁有分行。
1969年,標准銀行和渣打銀行合並,成立了標准渣打股票上市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PLC,現稱渣打集團有限公司)。
渣打隨後收購了英國的霍奇集團(Hodge Goup)和華萊士兄弟集團(Wallace Brothers Group)。在渣打股票上市公司成立之後,它的分支機構又遍及歐洲、阿根廷、加拿大、巴拿馬、尼泊爾和美國。渣打收購了三家美國銀行,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亞聯合銀行(Union Bank of California),使得渣打獲得了進入巴西和委內瑞拉的機會。
1986年,英國勞合銀行(Lloyds Bank)意圖對渣打進行惡意收購,但最終由包玉剛及邱德拔聯手拯救。但只有邱氏家族持股至今。
渣打銀行在1987年將持有的三成九標准銀行股權悉數出售,使標准銀行完全成為南非背景的銀行。
1990年代,渣打繼續擴張其網路,分別於1990年、1992年、1993年和1995年在越南、柬埔寨、伊朗、坦尚尼亞和緬甸開設新的分支機構。
2006年3月28日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宣布,從邱德拔遺產信託手上,收購渣打銀行的1.52億股份,即占渣打股權的 11.55%,成為渣打的大股東。
2007年9月18日渣打銀行同意以8.6同意以億美元向美國運通集團收購美國運通銀行,但不包括美國運通信用卡。[1]
2008年1月12日渣打銀行同意以1.6億美元向韓 國 存 款 保 障 局收購南韓互惠儲蓄銀行Yeahreum Mutual Savings Bank。
㈦ 請問英國巴克萊銀行與哪家銀行合並了
新華網布魯塞爾4月23日電(記者 劉黎)經過一個多月的談判,荷蘭銀行與英國巴克萊銀行23日宣布,雙方已就合並事宜達成協議。據估計,兩家銀行合並涉及總金額將高達911.6億美元。
根據兩家銀行達成的協議細節,巴克萊銀行將以每股49.25美元的價格收購荷蘭銀行的股份,這一價格略低於荷蘭銀行股票上周五的收盤價49.38美元,但仍明顯高於兩家銀行開始並購談判前荷蘭銀行的股價。同時,荷蘭銀行將把其美國分支機構拉薩爾銀行以21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銀行。
兩家銀行發表的一份聯合聲明說,合並後的新銀行將使用「巴克萊」這一名稱,並沿用英國的公司管理結構,但其總部將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巴克萊銀行首席執行官約翰·瓦利將出任新銀行首席執行官。
兩家銀行預計,如果一切進展順利,合並計劃可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新銀行將從目前的21.7萬名雇員中裁減1.28萬人。聲明說,預計在2010年前,新銀行每年將可以削減48億美元的成本。
去年,荷蘭銀行純利潤為64.2億美元,同比上升7.7%。巴克萊銀行純利潤為91.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3%。
㈧ 巴克萊在英國銀行業處於怎樣一個地位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英國最大商業銀行之一,1862年成立,叫Barclay & Co. Ltd,1917年改用現名,總行設在倫敦。1998年總資產為3652億美元。巴克萊銀行是位於匯豐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之後的英國第三大銀行公司。巴克萊銀行在全球約60個國家經營業務,在英國設有2100多家分行。巴克萊銀行經營消費及公司銀行、信用卡、抵押貸款、代管、及租賃業務,此外還提供私人銀行業務。 公司業績:1999年營業收入21,573.0百萬美元。2000年前半年,巴克萊銀行的稅前營業收入達到了八億四百二十萬英鎊,股票總價值是二十億英鎊,一層資本率是8.0%。 公司業務:巴克萊銀行通過銀行網點、自動取款機、電話、互聯網向英國的個人客戶和小型商業部門、非洲的一些集團公司提供一系列的服務。除此之外,巴克萊銀行還為全世界富裕的人們提供財產管理服務,特別是投資、資產評估、長期金融計劃等業務。 公司規模:巴克萊銀行以英國為中心,提供金融服務,主要業務是銀行業及投資業。如果以資產來衡量,巴克萊銀行是英國最大的金融銀行之一。巴克萊銀行在其他的許多國家設有分行,是一家影響巨大的跨國銀行。巴克萊銀行已經有了300多年的歷史,業務范圍覆蓋到了60多個國家,包括所有的金融中心。
巴克萊銀行一直在堅持發展業務,從而滿足現代經濟工業提出的挑戰。巴克萊資本銀行將發展先進的服務措施,做到使顧客高度的滿意。 擁有超過300年歷史和專業銀行知識,巴克萊銀行的主要業務集中於以下6個方面: 英國銀行業務,為超過1, 400萬名個人顧客和76.2萬家公司提供銀行產品和服務。 巴克萊信用卡,是最大的全球信用卡發行公司之一,在全世界擁有大約1,500萬名用戶。 巴克萊資本,是全球領先的投資銀行,為大型公司、機構和政府客戶提供融資和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巴克萊全球投資者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資產經營者之一,也是領先的投資管理產品和服務供應商。 巴克萊財富管理公司,管理著超過740億英鎊的客戶基金 國際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為遍及加勒比海、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非洲和中東的公司客戶提供一系列銀行服務。
㈨ 1986-1992年渣打股票漲了多少
國家規定社保之前參加工作的視同繳費,也就是說你的應該是從86年算起
㈩ 渣打銀行的歷史
渣打銀行*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英國銀行,在維多利亞女皇的特許(即「渣打」這個字的英文原義)下於1853年建立。
1858年,渣打銀行在加爾各答開立第一家分行,同年孟買以及上海兩地分行緊隨其後開設。第二年,香港分行和新加坡分行分別成立。
1900年代早期,渣打銀行成為第一家獲准在紐約開展業務的外國銀行。
1957年,渣打銀行收購了東方銀行(Eastern Bank),從而獲得了其在亞丁(葉門)、巴林、貝魯特、塞普勒斯、黎巴嫩、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分行網點。
標准銀行於1863年在南非伊麗莎白港(Port Elizabeth)開張。
從1890年代至1910年代期間,標准銀行在非洲開設多家分行,但部分因經營困難而被關閉。到1950年代中期,標准銀行在非洲已擁有約600分行及辦事處。
1965年,在與原英屬西非銀行(Bank of British West Africa)合並後,它的網路得了充分的擴張。英屬西非銀行在奈及利亞、迦納、獅子山、喀麥隆和甘比亞擁有分行。
1969年,標准銀行和渣打銀行合並,成立了標准渣打股票上市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PLC)。渣打隨後收購了英國的霍奇集堢(Hodge Goup)和華萊士兄弟集團(the Wallace Brothers Group)。在渣打股票上市公司成立之後,其分支機構又遍及歐洲、阿根廷、加拿大、巴拿馬、尼泊爾和美國。
渣打銀行收購了三家美國銀行,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亞聯合銀行(Union Bank of California),使得渣打獲得了進入巴西和委內瑞拉的機會。
1986年,英國萊斯銀行(Lloyds Bank)意圖對渣打銀行進行收購,但最終由包玉剛及邱德拔聯手拯救。但只有邱氏家族持股至今。
2006年3月28日,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宣布,從邱德拔遺產信託手上,收購渣打銀行的1.52億股份,即占渣打股權的11.55%,成為渣打的大股東。
1990年代,渣打繼續擴張其網路,分別於1990年、1992年、1993年和1995年在越南、柬埔寨、伊朗、坦尚尼亞和緬甸開設新的分支機構。
2004年10月,渣打銀行收購印度尼西亞第七大銀行PT Bank Permata的51%股權,並在兩個月後將該比例提高到62.2%。
渣打銀行向中國的渤海銀行購買了19.9%的股份。
2005年,渣打銀行收購韓國第一銀行(Korea First Bank)。韓國第一銀行是韓國第八大銀行,其後易名為渣打第一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