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息入賬的錢是加到盈虧裡面的嗎
不是到盈虧裡面。就是所分紅的現金到資金賬戶賬上,因為持有的股票得到分紅(派息)了,購買的股票進行分紅時取得的收益。
派息額=股權登記日持有的股票股數*每股分紅派息額*(1-10%(扣繳個人所得稅率))。股息紅利作為股東的投資收益,是以股份為單位計算的貨幣金額,如每股多少元。
股息紅利作為股東的投資收益,是以股份為單位計算的貨幣金額,如每股多少元。但在上市公司實施具體分派時,其形式可以有四種:這就是現金股利、財產股利、負債股利和股票股利等。
(1)企業購買股票股息分紅怎麼入賬擴展閱讀:
股票紅利使股東手中的股票在名義上增加了,但與此同時,公司的注冊資本增大了,股票的凈資產含量減少了。但實際上股東手中股票的總資產含量沒什麼變化。
由於要在獲得利潤後才能向股東分派股息和紅利,上市公司一般是在公司營業年度結算以後才從事這項工作。
在實際中,有的上市公司在一年內進行兩次決算,一次在營業年度中期,另一次是營業年度終結。相應地向股東分派兩次股利,以便及時回報股東,吸引投資者。
『貳』 什麼是紅股入賬和股息入賬
股息入帳是股票派息,指的是資金。即所持有的股票派現金分紅,存入現金。紅股入帳是股票分紅,指的是股份。即所持有的股票派送紅股,存入股票。
股息是指應收股利和應收利息,股利也就是常說的紅利,是被投資公司宣告發放股利以後,投資方收到該股利的現金。息就是投資債券的利息。
有關科目為:
宣告發放股利和債券計息期到期:
借:應收股利(或者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等有關科目)
收到股利和利息(即股息入賬)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或者應收利息)
『叄』 股票股利代扣稅如何入賬
問:稅法規定,股份制企業在分配股息、紅利時,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應得的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紅股的股票票面金額為收入額,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由於股份公司分派股票股利時,只是企業所得者權益內部結構的變化,並不涉及貨幣資金的減少,因此,對股票股利征稅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到位。我的問題是,既然稅法要對個人股東取得的股票股利征稅,那麼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答:依據現行稅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向個人股東分派股票股利,以及有限責任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法定公積金和仍意公積金轉增注冊資本,均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對此,只能這樣理解,即股份制企業分派股票股利,或者有限責任公司以盈餘公積轉增資本,實際上是該公司將盈餘公積金向股東分配了股息、紅利,股東再以分得的股息、紅利增加註冊資本。因此,有必要對此征稅。如果公司以現金股息分配時已經對個人股東代扣了20%的個人所得稅,則個人股東再以相同的金額投資時,必然要補足與已納個人所得稅款一致的金額,這樣才不會使公司所有者權益減少。另一方面,由於法人股東的存在,如果個人股東不補足這部分金額,公司的股本結構必然會發生變化。 根據以上分析,賬務處理如下: (1)分派股票股利或以盈餘公積轉增注冊資本,分錄為: 借:應付利潤、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等科目 貸:實收資本(股本) (2)同時扣繳稅款,分錄為: 借:其他應收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 (3)解繳稅款時,分錄為: 借: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4)收到個人股東繳來款項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貸:其他應收款
『肆』 宣布分配現金股利時的會計分錄是怎麼做得還有購買股票時宣布分紅的會計分錄怎麼做得
現金股利 借: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貸:應付股利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
購買股票後,對方宣布分紅 借:其他應收款或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伍』 收到投資分紅怎麼做賬務處理是否還交企業所得稅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要交企業所得稅的。
我國現在有兩種所得稅率,一是一般企業25%的所得稅率,即利潤總額中的25%要作為稅收上交國家財政;另外非居民企業適用稅率20%。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適用稅率20%;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適用稅率15%。當企業的經營條件相當時,所得稅率較低企業的經營效益就要好一些。
(5)企業購買股票股息分紅怎麼入賬擴展閱讀: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資本性支出。是指納稅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以及對外投資的支出。企業的資本性支出,不得直接在稅前扣除,應以提取折舊的方式逐步攤銷。
2、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是指納稅人購置無形資產以及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的各項費用支出。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也不得直接扣除,應在其受益期內分期攤銷。
3、資產減值准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允許在稅前扣除;其他資產計提的減值准備,在轉化為實質性損失之前,不允許在稅前扣除。
4、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納稅人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被有關部門處以的罰款以及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不得扣除。
5、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納稅人違反國家稅收法規,被稅務部門處以的滯納金和罰款、司法部門處以的罰金,以及上述以外的各項罰款,不得在稅前扣除。
6、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損失有賠償的部分。納稅人遭受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保險公司給予賠償的部分,不得在稅前扣除。
7、超過國家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捐贈。納稅人用於非公益、救濟性捐贈,以及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的捐贈,不允許扣除。
8、各種贊助支出。
9、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
『陸』 股東分紅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股東分紅做的會計分錄:
1、計提分紅款:
借: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貸:應付股利結轉
2、應付分紅款: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3、付分紅款: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現金
擴展文件;《會計資料大全》
『柒』 收到股票股利如何入賬
稅法規定,股份制企業在分配股息、紅利時,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應得的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紅股的股票票面金額為收入額,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由於股份公司分派股票股利時,只是企業所得者權益內部結構的變化,並不涉及貨幣資金的減少,因此,對股票股利征稅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到位。
依據現行稅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向個人股東分派股票股利,以及有限責任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法定公積金和仍意公積金轉增注冊資本,均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對此,只能這樣理解,即股份制企業分派股票股利,或者有限責任公司以盈餘公積轉增資本,實際上是該公司將盈餘公積金向股東分配了股息、紅利,股東再以分得的股息、紅利增加註冊資本。因此,有必要對此征稅。如果公司以現金股息分配時已經對個人股東代扣了20%的個人所得稅,則個人股東再以相同的金額投資時,必然要補足與已納個人所得稅款一致的金額,這樣才不會使公司所有者權益減少。另一方面,由於法人股東的存在,如果個人股東不補足這部分金額,公司的股本結構必然會發生變化。
『捌』 你好,我想問一下我們公司支付給股東已經宣告的股利要怎麼做賬n e
答:稅法規定,股份制企業在分配股息、紅利時,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應得的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紅股的股票票面金額為收入額,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由於股份公司分派股票股利時,只是企業所得者權益內部結構的變化,並不涉及貨幣資金的減少,因此,對股票股利征稅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到位。那麼,既然稅法要對個人股東取得的股票股利征稅,那麼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依據現行稅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向個人股東分派股票股利,以及有限責任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法定公積金和任意公積金轉增注冊資本,均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對此,只能這樣理解,即股份制企業分派股票股利,或者有限責任公司以盈餘公積轉增資本,實際上是該公司將盈餘公積金向股東分配了股息、紅利,股東再以分得的股息、紅利增加註冊資本。因此,有必要對此征稅。如果公司以現金股息分配時已經對個人股東代扣了20%的個人所得稅,則個人股東再以相同的金額投資時,必然要補足與已納個人所得稅款一致的金額,這樣才不會使公司所有者權益減少。另一方面,由於法人股東的存在,如果個人股東不補足這部分金額,公司的股本結構必然會發生變化。
根據以上分析,賬務處理如下:
(1)分派股票股利或以盈餘公積轉增注冊資本,分錄為:
借:應付利潤、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等科目
貸:實收資本(股本)
(2)同時扣繳稅款,分錄為:
借:其他應收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
(3)解繳稅款時,分錄為:
借: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4)收到個人股東繳來款項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