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年底分紅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股東大會(董事會)做出分紅決議後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應付股利(應付利潤)
應交稅費(其他應付款)-個人所得稅
正式分紅時
借:應付股利
應交稅費(其他應付款)-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1)年末獲得股票分紅會計處理擴展閱讀:
年終分紅是指企業為激勵員工,提高他們的績效而實施的一種在年終(春節前)發放紅利的激勵性報酬方案。它是一種短期激勵(長期激勵是員工持股),目的是為了提高員工的短期績效,屬於臨時性工資發放行為。
與固定工資不同的是,年終分紅與個人績效掛鉤,在數額上有一定的波動性,其波動幅度一般在25%左右。在發放年終分紅的時候,需要考慮三個問題:資格條件;年終分紅發放的規模;個人獎勵額度。
在南方年終分紅也被稱為年終花紅。
資格條件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確定:
1、直線職位。一般來說,這些職位對企業利益的影響是可以進行直接測算的。
2、通過設定薪資水平閥值來確定資格條件。任何收人超過這個閥值的員工都有資格獲得年終分紅。
3、通過工資水平等因素來確定資格條件。這是薪資閥值方法的一種改進,它規定所有在某一工資等級或其上的員工都具備獲得年終分紅的資格。
Ⅱ 股東分紅會計處理
1、確認分配的利潤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
貸:應付股利
2、支付給股東時,如果是自然人股東,還需要代扣代繳個稅(20%),分配給法人股東,因為是稅後利潤,不需要再交稅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現金)
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3、結轉一下明細科目: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
而如果是企業涉及到企業所得稅時,則可以參考一下這個案例:
例如:甲企業所得稅率25%,乙企業所得稅率20%,差額5%
收到甲企業匯來分紅款時,假定是10萬元
⑴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投資收益100000
⑵補交5%差額時,10萬元×5%=應補交0.5萬元企業所得稅
交所得稅時。
借:投資收益0.5萬元
貸:銀行存款0.5萬元
還剩下9.5萬元,轉到利潤分配
(2)年末獲得股票分紅會計處理擴展閱讀
一、一般地說來,股東可以以三種形式實現分紅權:
1、以上市公司當年利潤派發現金;
2、以公司當年利潤派發新股;
3、以公司盈餘公積金轉增股本。
二、股東分紅的條件
從法律層次上說,股東的分紅權是一種自益權,是基於投資者作為股東個體身份所具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一旦受到公司、公司董事或第三人的侵害,股東就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尋求自力救助 如要求召開股東會或修改分配預案或司法救濟以維護自身的利益。
理論上股東的分紅權是股東的一種固有權利,不容公司章程或公司機關予以剝奪或限制,但實際上,由於股東權是體現為一種請求權,它的實現是有條件的:
1、以當年利潤派發現金須滿足:
⑴公司當年有利潤;
⑵已彌補和結轉遞延虧損;
⑶已提取10%的法定公積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
2、以當年利潤派發新股除滿足第1項條件外,還要:
⑴公司前次發行股份已募足並間隔一年;
⑵ 公司在過去3年財務會計文件無虛假記錄;
⑶公司預期利潤率可達到同期銀行存款利潤;
3、以盈餘公積金轉增股本除滿足第2項 1-3 條件外,還要:
⑴公司在過去三年的連結盈利,並可向股東支付股利;
⑵分配後的法定公積金留存額不得少於注冊資本的50%;
⑶除此之外,根據《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股利的分配必須由董事會提出分配預案,按法定程序召開股東大會進行審議和表決並由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代表的1/2現金分配方案或2/3紅股分配方案 以上表決權通過時方能實現。
Ⅲ 企業股東年終分紅應如何作會計科目啊
提取分紅額時:
借:「利潤分配」科目賬戶………x元。
貸:「應付股利」科目賬戶………x元。
付岀分紅額時:
借:「應付股利」科目賬戶 x=(y+z)元·。
貸:「銀行存款」賬戶 y元。
貸:應繳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z元。
Ⅳ 年底股利分紅會計分錄怎麼做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應付股利
借:應付股利
貸:現金
Ⅳ 年底分紅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先計提紅利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紅利貸:應付職工薪酬-現金紅利發放的時候借:應付職工薪酬-現金紅利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Ⅵ 年末獲得股票分紅收到款項屬於企業的收入嗎
c 股票分紅是不用做賬的 在附註中註明就行。
a主營業務收入
b其他業務收入
d營業外收入
Ⅶ 年底分紅的會計分錄
年底分紅的會計分錄:
計提
借:利潤分配---分配現金股利
貸:應付股利
結轉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分配現金股利
發放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
應繳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Ⅷ 年終分紅做什麼會計分錄下不影響利潤
一、年終分紅不影響當期利潤的會計分錄是:
1、分配時: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應付利潤
2、實際分配時:
借:應付利潤
貸:銀行存款
二、在會計核算中設置"應付利潤"科目進行核算。應付利潤包括應付國家、其他單位以及個人的投資利潤。該項流動負債應於期末,根據稅後利潤的一定比例計算並及時予以確認。
該指標根據會計"利潤分配表"中"應付利潤"項的本年合計數填列。其中股份制企業需要單獨填報"已分配股利"。其中:已分配股利指股份制企業(公司)根據股東所擁有的本公司股份(票)已分配給股東的股息和紅利的累計數。該指標根據本年應付給優先股股利和普通股股利的合計數填列,或根據會計的"財務狀況變動表"中"已分配股利"項的數額填列,非股份制企業不填報指標。
Ⅸ 年末向股東分配利潤怎麼做會計分錄
利潤分配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一般情況下以年度為准),對所實現的利潤總額以及從聯營單位分得的利潤,按規定在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分配。
1. 按相關規定,企業提取的盈餘公積
借:本科目(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貸: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
按相關規定,外商投資企業提取的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職工獎勵以及福利基金
借:本科目(提取儲備基金、提取企業發展基金、提取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貸:盈餘公積(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2.用盈餘公積彌補虧損時
借: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
貸:本科目(盈餘公積補虧)。
3.經股東大會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時
借:本科目(應付現金股利、利潤)
貸:應付股利
經股東大會分配給股東的股票股利,應在辦理增資手續後
借:記本科目(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4.等到最終年度結束,企業應將全年實現的凈利潤,自「本年利潤」科目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並且將「利潤分配」科目下其他有關的明細科目余額,轉入「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結轉後,「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的貸方余額,就是累積未分配的利潤數額。如為借方余額,則表示累積未彌補的虧損數額。本科目除「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以外,其他明細科目應沒有餘額。
注會
Ⅹ 股東分紅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股東分紅做的會計分錄:
1、計提分紅款:
借: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貸:應付股利結轉
2、應付分紅款: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3、付分紅款: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現金
擴展文件;《會計資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