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專門買即將分紅的股票好不好
不行,因為拋出後,是填權或貼權是一半一半的事,就象習股票,不是漲就是跌,這跟即將分紅沒關系.
㈡ 請問股權登記日後一天買股票合適嗎
一.合適.
二.8.53-0.09=8.44以下買進該股不賠不賺
8.44-0.09的來回手續費=8.35以下買入等於你給自己省下了0.09的分紅.
8.22元買入就更好了.
登記日後的第一天是就是除息日.分的紅利要等到第三天後才能到劃到你的帳上.
除權
除權是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除息
除息由於公司股東分配紅利,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填權
填權是指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對該股看好,該只股票交易市價高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前有所上漲,這種行情稱為填權。
貼權
貼權是指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不看好該股,交易市價低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前有所下降,則為貼權。
㈢ 股票是在分紅前買好還是分紅後買好
很多上市公司在業績報告披露後,特別是一些業績較好的公司也好發布分紅的公告,很多投資者可能簡簡單單認為分紅前我買入公司的股票,等到分紅日可以獲得一筆分紅。
對於分紅機制和除息機制比較了解的投資者可能認為我在分紅前購買的後獲得分紅,並且之前持有時間較短分紅獲得的資金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反而出現虧損的情況,所以很多投資者都在糾結到底是在股票分紅前買好還是分紅後買好,下面我們來重點分析下該問題。
分紅前購買好還是分紅前好上面我們重點講解了分紅的除息的制度,分紅後股價要做出相對應的扣除,好像賬號上總資金並未發展改變,這是在未考慮稅收的情況,根據目前國家稅收政策規定,按照個人所得稅的20%徵收,但從上市公司的獲得紅利稅可以減免一般按照10%徵收,但國家鼓勵投資者長期持股,稅收的情況根據持股時間的不同實行差別化的對待,根據持股超過1年的,可以免收紅利稅;
持股1個月到1年之間的,按照為10%徵收;持股1個月以內的,按照20%徵收,但紅利稅目前減半徵收,所以持股1個月內也是10%,就得出了持股一年是之內的是10%,超過一年就可以免徵稅收,但起始日是從股權登記日開始算,還不是自己在持股時間時間。
所以徵收按照股權登記日到正式賣出算持股時間,比如投資者持股時間不足一年,我們仍舊按照上面的案例數據計算,獲得600元的分紅後,賣出後券商會扣除60元的收稅,實質上我們變相虧損了60元,所以這里就留下兩個問題,既然總資金並未發生改變,為什麼上市公司要分紅,分紅後為什麼要除息。
第一,上市公司分紅代表公司的凈利潤情況較好,代表了公司的經營情況較好,可以給股東持股的信息,並且分紅的現金的如果投資者繼續看好的公司發現可以繼續購買股份,持有的總股數會增加,變相的增加的股東的權益。
第二,上市公司需要除息,是為了保證了在股權登記日買入本公司股份投資者權益,在股權登記日後購買的投資者無法獲分紅,相當於變相多花錢購買公司的股份,並且不除息,相當於後期投資者購買股份給之前的投資者發放紅利,明顯的不公平,所以股價必須要做出相對應的扣除。
通過上面分析後,我們得出短線的投資者我個人不建議在分紅前買入股票,因為賣出後需要扣除相對於的稅收,並且很多上市公司的剛分紅前後股價大概率會存在回落的情況,就是很多短線投資者感覺收稅不合理,早分紅前賣出造成股價的下跌。
而對於中長線的投資者,特別是持股周期在一年以上的投資者,由於免徵紅利稅,在分紅後買好還是分紅前買並不存在差別,本身中長線注重的是該公司的價值,稅收對於他們投資者並不構成影響。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㈣ 在股票分紅日買入不是就有紅利,那麼不就是穩掙錢嗎是不是這個意思啊
你的理解是錯誤的,首先,股票要想得到派發的紅利,必須是股權登記日(權益登記日)和之前買入並完成交割、過戶手續的股票,而紅利發放日在股權登記日後的第5日。其次,股權登記日後第二日是除權除息日,而除權除息後的股價與之前的股價相比,下跌幅度是相當大的,所以,單靠在股權登記日買入股票取得紅利而盈利是得得不償失的。
㈤ 股票分紅前買入好不好
你好,股票分紅前和分紅後買入兩者其實差不多,比方說,某隻股10元你持有5000股,分紅配股後5元持有10000股,這跟分紅後5元購買10000股差不多,雖然分紅配股有交稅,可是市價購買也需要手續費之類。
如果是小散的話交稅也好手續費之類也好,基本沒多大區別,全看這股能不能漲。若是資金量大,那當然是分紅前持有合算,就算交稅那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分紅之後支付手續費購買有本質區別。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㈥ 股票分紅前買入好不好
一般情況下不建議這樣做。
購買之前的股票和股息之後的購買實際上是相似的。例如,表示您以1,000股換10元,而10,000股分紅後等於2元,這與分紅後相同。購買10,000股約合人民幣1元。盡管對股息分配有稅收,但是購買市場價格也需要收費或類似費用。
如果很小,就沒有必要繳稅或手續費,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異,這取決於這只股票是否會上升。如果資金數額很大,那麼在分紅之前持有股票當然是劃算的,即使繳納了稅款,羊毛還是放在綿羊身上,並且分紅之後支付購買費用之間有本質的區別。
㈦ 股權登記日和除息日前兩天買入的股票好嗎會有分紅或送股嗎
你好!股權登記日:在這一天收盤之後仍持有該股票的人,就可以得到分紅;
除息日:股權登記日的第二天,現金分紅的股票在這一天要進行除息處理;
紅利發放日:分紅在此日到賬。
如想要分紅,只要股權登記日當天收盤時持有該股就可得到分紅,除息日可以賣掉,依然有權分紅。在紅利發放日現金自動到你的股票賬戶里
㈧ 股票分紅後再買入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許多人喜歡分紅後再買入
上市公司在發布分紅公告的時候,會發布具體分紅方案,比如每股派多少現金分紅,並且的派息日為哪天,除息為哪天,很多投資者看到這個消息後,不願意在分紅前的買入,即使也很看好也要等到分紅後再考慮買入,為什麼會出現這類情況,難道的上市公司的分紅給我們不好嗎,並且我們還可以獲得一筆現金分紅,下面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講解這個問題,重點涉及到分紅制度和股市的上漲的預期和兌現的問題。
上圖18年和19年分紅左右估計都出現了短暫的回調,大部分資金都是出於這類問題的考慮,而分紅後的選擇買相對股價位置更為合理。總結我們通過兩個分析了為什麼很多投資者不願意在分紅之前買入股票,而是選擇在分紅買入,主要是很多短線投資者認為分紅後需要扣稅,再次分紅之前都是業績的年報的業績的披露期,很多股票預期已經走完會出現預期兌現股價回落的情況
甚至還會存在業績不及預期的情況,很多投資者會自分紅之前賣出股票,短期股價可能出現回落的情況,而分紅後股價下跌的後,風險釋放後,看好的投資者可以繼續考慮介入,並且一些分紅比例較高的個股,公司業績一般較好,後期長期穩定上漲的概率較大。感覺寫的好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