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紅知識 » 股票分紅算不算非經常性損益
擴展閱讀
金能科技股票上市價格 2025-07-13 10:44:45
金發科技股票走勢2018 2025-07-13 10:13:05
大宗交易新規後股票走勢 2025-07-13 09:02:51

股票分紅算不算非經常性損益

發布時間: 2021-06-27 02:05:38

⑴ 非經常性損益是什麼

非經常性損益(extraordinary ite)是與持續損益相對應的概念,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利潤指標不僅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視,也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判斷指標。投資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的利潤構成時往往考慮收益的持續性問題,只有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持續收益才能真正體現公司的盈利能力。「非經常性損益」指標是由中國證監會2006年6月發布的《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准則第3號——中期報告的內容與格式》中首次提出的,並指出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正常經營損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然性損益,例如資產處置損益、臨時性獲得的補貼收入、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利息、合並價差攤入等。

希望我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

⑵ 上市公司取得私募基金分紅屬於非經常性損益嗎

與生產經營無關的損益,具有偶發性,屬於非經營性損益

⑶ 「非經常性損益」是啥意思

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

中國證監會在《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規范問答第1號---非經營性損益》中特別指出,注冊會計師應單獨對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予以充分關注,對公司在財務報告附註中所披露的非經營性損益的真實性、准確性與完整性進行核實。

⑷ 到底是「每股收益」還是「每股收益扣除」那一項是包括非經常性損益的

只有股票送股或轉轉增才會對每股收益產生影響,除息是不會對股票每股收益產生影響,原因是除息的相關來源是來自該上市公司過去的未分配利潤,今年進行分配並不影響其本年度的業績。
首先送股或轉增等情況會對股本產生增大的作用,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在相關除權後所公布的業績已經扣除了相關影響,注意一點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總凈利潤上市公司在一般公告中會有所列示的,你用那一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總凈利潤除以上市公司的現在總股本比較准確,原因是有些上市公司在相關業績公告後進行了相關的除權會使相關這些特定時點所產生的數據產生一定的偏差。
看一下這樣的一份公告:
寶鋼股份公布2009年三季報:基本每股收益0.21元,稀釋每股收益0.21元,每股收益(扣除)0.19元,每股凈資產5.3元,凈資產收益率3.9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3263584433.9元,營業收入106367956690.6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3704584433.9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92893659213.88元。

⑸ 非經常性損益和少數股東損益是一個意思么

不是!
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得到非經常的政府補貼,或賣掉固定資產等營業外收入發生時候的損益。
少數股東損益,是指企業控制性地控股了一個子公司,但不是100%控制,這時候需要合並報表。少數股東損益就是企業控股的子公司的小股東得到的那一部分利潤分紅。這個要反映到這份合並報表中來,讓你看到企業從子公司那裡得到多少分紅,子公司的小股東得到多少分紅。

⑹ 股權激勵費用是非經常性損益嗎

股份支付是一種特殊的薪酬,准則股份支付和職工薪酬放在不同的准則進行規范是考慮股份支付的特殊性,而將企業長期受益的股權激勵產生的費用在比較短的等待期內分攤不符合配比原則,也不符合經常性損益的特徵。
因此,按會計信息質量的可理解性要求,把股權激勵費用作為「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來處理。

股權激勵是一種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
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這點,國際會計准則與中國會計准則一致。

⑺ 上市條件里提到的非經常性損益指的是什麼

非經常性損益這一概念是證監會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當時將其定義為:公司正常經營損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發性損益。《問答第1號》則指出:非經常性損益是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的收支;以及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等方面的原因,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支。
新概念放大了非經常性損益的外延:即使不是公司「一次性或偶發性」的收支,但只要被中國證監會認定「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均可歸為非經常性損益。相應地,新標准中增加了不少新項目,如短期投資損益、資產置換損益等。相信通過新標準的具體落實,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現象將進一步得到遏制。但《問答第1號》中並未給出一個界定是否「影響了真實公允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標准,對於哪些該算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難以進行窮舉,只能依據會計准則進行實質性判斷。在中國證監會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盈利作為發行新股、再融資及ST公司摘帽的考核標准後,非經常性損益的界定問題已成為制約相關會計監管的瓶頸。
非經常性損益的界定規定
公司在界定非經常性損益時,應遵循如下規定:
規定1.
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生產
經營相關,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評價公司當期經營成果和獲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
規定2.
非經常性損益應包括以下項目:
(一)處置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長期資產產生的損益;
(二)越權審批或無正式批准文件的稅收返還、減免;
(三)各種形式的政府補貼;
(四)計入當期損益的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佔用費;
(五)短期投資損益,但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設立的有經營資格的金融機構獲得的短期投資損益除外;
(六)委託投資損益;
(七)扣除公司日常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後的其他各項營業外收入、支出;
(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災害而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
(九)以前年度已經計提各項減值准備的轉回;
(十)債務重組損益;
(十一)資產置換損益;
(十二)交易價格顯失公允的交易產生的超過公允價值部分的損益;
(十三)比較財務報表中會計政策變更對以前期間凈利潤的追溯調整數;
(十四)中國證監會認定的符合定義規定的其他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規定3.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
(〔2008〕43號)
為保證上市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公司和其他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質量,我會對《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規范問答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07修訂)進行了修訂,並改稱「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現予公告。上市公司自2008年12月1日起執行,在編制2008年度財務報告時應按照本公告要求披露非經常性損益。擬上市公司自公告之日起執行。
這次公告把之前的14條非經常性損益擴大到21條,具體內容如下:
(一)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包括已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沖銷部分;
(二)越權審批,或無正式批准文件,或偶發性的稅收返還、減免;
(三)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但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密切相關,符合國家政策規定、按照一定標準定額或定量持續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
(四)計入當期損益的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佔用費;
(五)企業取得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的投資成本小於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產生的收益;
(六)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益;
(七)委託他人投資或管理資產的損益;
(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災害而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
(九)債務重組損益;
(十)企業重組費用,如安置職工的支出、整合費用等;
(十一)交易價格顯失公允的交易產生的超過公允價值部分的損益;
(十二)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產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並日的當期凈損益;
(十三)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無關的或有事項產生的損益;
(十四)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
(十五)單獨進行減值測試的應收款項減值准備轉回;
(十六)對外委託貸款取得的損益;
(十七)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損益;
(十八)根據稅收、會計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對當期損益進行一次性調整對當期損益的影響;
(十九)受託經營取得的託管費收入;
(二十)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營業外收入和支出;
(二十一)其他符合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的損益項目。
非經常性損益的理解要點
在理解非經常性損益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利得和損失
1.非經常性損益即國際會計准則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損失
公司如果發生非經常性收益,則會導致公司經常性活動產生的凈利潤要低於利潤表中所反映的當期凈利潤,從而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標就會小於按照當期凈利潤計算所得出的結果;如果發生非經常性損失,則會導致公司經常性活動產生的凈利潤要高於利潤表中所反映的當期凈利潤,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標就會高於按照當期凈利潤計算所得出的結果。

⑻ 投資收益是非經常性損益么

投資收益是否為非經常性損益,視具體情況而定。

公司發生的投資活動包括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兩種基本類型,由此獲取的投資收益包括:股權投資收益、債權投資收益以及股權投資差額的攤銷。對於上述三部分收益能否作為公司的經常性損益,應該根據其形成的具體來源進行分析:

一)公司基於戰略發展的考慮進行各種長期投資,其主要目的並不在於短期內轉讓以獲取價差收益。因此,通過對外的長期股權、債權投資在持有投資期間所獲取的正常投資收益,應該作為經常性損益。

但是,公司轉讓持有的長期投資屬於特殊業務,由此而產生的損益應該全部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否則無法合理地評價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公司對外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時發生的股權投資差額按照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計入投資收益,如果公司能夠合理地預計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不會轉讓該項股權,且攤銷期限不短於3年,則可將此項發生頻率較高的損益歸屬於公司的經常性損益。

三)公司進行的各種短期投資(包括委託投資)其目的主要在於獲取短期內的差價收益。由於在經營活動中收入和支出之間存在時間差,從而可能導致部分資金閑置。

因此,如果公司利用暫時閑置的資金而不是借入的資金直接進行而非委託其他單位進行短期投資,則可以將此類投資產生的收益作為公司的經常性損益處理。

四)如果公司發生向其他企業拆出資金或委託金融機構發放貸款,也應該作為企業的投資活動。如果此類活動產生的收益高於或低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則應該將實際獲取的收益與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結果之間的差額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

(8)股票分紅算不算非經常性損益擴展閱讀:

非經常性損益理解要點

一)非經常性損益即國際會計准則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損失

公司如果發生非經常性收益,則會導致公司經常性活動產生的凈利潤要低於利潤表中所反映的當期凈利潤,從而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標就會小於按照當期凈利潤計算所得出的結果;

如果發生非經常性損失,則會導致公司經常性活動產生的凈利潤要高於利潤表中所反映的當期凈利潤,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標就會高於按照當期凈利潤計算所得出的結果。

二)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發生於與公司生產經營無直接聯系的相關領域

三)判斷某項損益是否為非經常性損益時,除了應該考慮該項損益與生產經營活動的聯系外,更重要的是應該考慮該項損益的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