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個關於股票的基礎問題,個人炒股票怎麼掙錢,是靠股息和分紅還是靠轉手投機賺差價。謝謝!
個人炒股票怎麼掙錢,是靠股息和分紅還是靠轉手投機賺差價?
答:靠股息和分紅也可以賺錢(要業績好的公司)。靠轉手投機也可以賺錢,(你一定的經驗技術)
理論上股票是對公司的出資證明,如果是靠股息和分紅的話,買了股票長期持有就可以了,幹嘛要倒來倒去?
答:長期持有是占股權大的股東,利息分紅都不得了,倒來倒去是因為有外部炒作資金,這些資金靠投機賺錢,個個都買了股票不賣,那還有何意義?只有買進沒有賣出的,那股價不升到天上去,而且倒手投機比股息分紅賺得多?(當然分險也高)
假如選定一個前途不錯的公司股票,以後公司效益好了,股價是隨著公司資產壯大而同步提高(這裡面又有怎樣的關系?),
答:如果你是一個散戶。才買幾千股的;公司再好也跟你沒啥關系。頂多配個股給你
在中國的股市裡,公司的業績只能說明公司利好利空。跟股價沒啥關系,股價是靠交易形成的,
如果是靠買賣炒高的價格,那也就是說有可能公司發展了而股價卻下跌了?那股價還能反映公司的市值嗎?
答:既然說價格是交易形成的,那公司發展跟股價的漲跌沒有直接因素,只能說公司未來業績向好,給市場帶來買入的動力,但不一定股價會漲,當然,也有可能漲,比如。房地產中的萬科,他年年都賺好幾千億,但他的股價就不是年年漲啊,去年到今年還不是跌得狗一樣。公司的市值,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從股價上反應的,因為股價越高。公司的市值就越大啊,懂不
如果是短線投機的話,那小白我就更不明白了,股票發行時錢就被公司圈走了,以後的股價和公司還有關系嗎?
答:股市本來就是一個圈錢的地方,股票發行就是為了圈錢,當中有可能是公司的發展需要,也有可能是借上市來提高股東的財富。以後股價跟公司的關系還是一樣的啊,不管你如何炒作,公司會在下一次有利時機再擴股圈錢,也可以說股價跟公司的關系是,公司利用股價來圈錢,
這時的股票既然已經和公司脫了關系,炒股還有什麼意義?
答:股票是不可能和公司脫離關系的,除非公司倒閉破產了,
炒股是零和游戲,有人賺就有人虧,
包賺的就是公司了,因為他一上市,就已經賺夠了,
⑵ 上市公司天天分紅,如果買入分紅的股票第二天又拋出,又繼續買入分紅的股票又,,,一點點地賺
分紅是虧錢的,因為你的總資產不會變多,分紅的錢要從股價里扣掉,另外還要給政 府交紅利稅20%(打半價10%).
⑶ 我有個關於股票的問題:像我們平常炒股,都是低買高賣來賺錢的嘛。然後分紅要在股權登記日才有分紅的嘛
你的理解有問題啊,分紅只是公司拿出一部分利潤來回報公司股東的投資者,公司上市的股價在二級市場的表現是由市場行為決定的,跟分紅沒有多大點關系
⑷ 請問買入快要分紅的股票會賺錢嗎
1、當你知道該股票會高送轉時,股價可能從低位已經上漲了50%左右,此時追高買進,你就要承擔該股大部分的市場風險,你認為此時買進該股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2、不管任何時候,在股市進行投資或投機,都需要考慮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風險和收益的問題。我們只能在風險很小、收益較大的情況下買進股票才有利可圖,而在風險很大、收益較小的時候就應該選擇觀望。古語雲: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說明的就是以上道理。
3、簡單的股市哲理:股價大漲風險也大漲、股價大跌風險也大跌(具體個股需具體分析)。
⑸ 股票一般是賺差價還是分紅
當然是掙差價啊!因為分紅一年一次,中國的股市分紅一般很少!
⑹ 股票做長線到底是怎麼賺錢的據說是靠分紅什麼的那股價再跌了不也賠錢嗎網上說的那些我還是看的有些
長線主要是看中該股票的資質,就是看中這個公司長遠的發展等以後股票高漲。
⑺ 股票除了炒來炒去賺錢 還有別的方法嗎 紅利能分多少啊 每個公司的分紅的政策也不一樣嗎
呵呵,很榮幸的告訴你朋友,中國股市沒有分紅這一說!能分紅的極少極少極少,大概不到0.01%,所以在中國你想賺股市裡的錢,除了低買高賣沒有第2條路!所以打消靠像國外股民靠長期持有一家股票一夜暴富的念頭吧!因為國情不同嘛!哈哈!在中國,炒股炒股,很精闢的告訴我們,股只有炒才有出路!
⑻ 股票分紅是怎麼回事,分紅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
指上市公司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無關盈虧,這是公司分配給股東的權利。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稱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發股票,紅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現,又稱為送紅股或送股;
另外,投資者還經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轉增股本的情況,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別,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
股票上市公司分配給股東的權利,包括分紅、即領取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權利以及配股的權利,但由於股票在市場上一直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轉讓買賣。
(8)股市分紅買股票賺錢擴展閱讀
股息與分紅,雖然都是股票投資所取得的收益,但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區別:
(1)在數量上,股息的比率一般是相對固定的,而分紅卻隨公司的盈利狀況可多可少;
(2)在時間上,股息發放時間可以是年底或第二年年初,也可分期多次發放,而分紅一般在第二年年初發放;
(3)在對象上,普通股的股東在公司經營狀況欠佳的情況下,可以減少,甚至不分派股息。而優先股的股東一般有股息收入的保障,但一般不參與公司的分紅,普通股的分紅隨公司盈利的增減而增減。
⑼ 股票如何賺錢呢是靠分紅嗎
不排除有坐莊的股票,但是股市裡不可能每隻股票都被莊家控盤。說到底股價的漲跌,就是由股市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大家都看好一隻股票都去買,自然就把股價抬上去了,反之也一樣,大家都拋售一隻股票,自然就促使股價下跌。因此說股市裡的游戲就是零和游戲,股民賺的錢是從賠錢的人手裡賺來的。
從宏觀看,股市是個零和游戲。社會的資金進出股市,進入多,股市漲;退出多,股市跌。但無論漲跌,社會資金或財富總量是不變的,只是股票和資金的持有人通過交易變換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麼漲跌:
股票的價格是通過交易活動確定的。在一個價位只要發生了交易,這個價位就被確定為所有股票的價格。問題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額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說,確定價格的行為只需要極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價格跑過來交易一遍。這就造成一種錯覺:漲的時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應的資金在那裡「站崗」等著;而跌的時候股票市值減少了,相應的「站崗」的資金也減少了。增加和減少的資金二者一相減,問題來了,一部分資金不見了!於是我們就會一頭霧水--這不見的資金去了哪裡:
其實是我們的邏輯犯了錯誤。市值的確定只是經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實際上,這時完成的根本不是整個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個認可--所有股票對這次交易的認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總市值的交易卻尚未發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市值只是一種假設!而作出這個假設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現在引入了假設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設是需要成本的。這個成本可是真金白銀,所以,社會總資金要分出一部分實量到股市來參加市值假設的活動。這個活動進行的時候,理論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認某種已經被認可的價格。這樣就有了一種供需關系,股票代表供給方,資金代表需求方。當社會資金流入股市增大時,強烈的需求刺激股票價格上漲。反過來,資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會,需求減少,股票價格下跌。當參加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進出平衡,供需關系也趨於平衡時,股市牛皮。由此看來,所有的股票價格漲漲跌跌,都與真金白銀的資金進出股市有關,資金多時股票漲,資金少時股票跌。
但是這些資金,
1、它與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種理念上的「值」,因為股市永遠不發生總市值的交易;
2、它不創造市值,它只參加市值的假設,換句話說,它只發現市值;
3、它是社會總資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參與社會總資金的增加和減少。在這里,社會總資金是一個常量,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股市市值的變化不會引起社會總資金的變化,能夠引起社會總資金變化的是社會的生產活動,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設活動。
當然,實際的情況要復雜的多,這個推論過程簡化甚至排除了許許多多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