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紅知識 » 潤楊集團股票
擴展閱讀
富迪科技股票查詢 2025-07-05 13:12:27
大智慧如何搜股票代碼 2025-07-05 12:47:30
哪些屬於科技類股票 2025-07-05 12:08:17

潤楊集團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7-04 07:51:45

Ⅰ 為什麼每天總有幾只股票不能交易

開會了、有重要事情了,都會停牌,注意公告

召開股東大會,今日停牌
王府井(600859)6月29日召開股東大會,會議內容:
(1)審議董事會報告。
(2)審議監事會報告。
(3)審議財務決算報告。
(4)審議利潤分配及分紅派息預案。10派4元
(5)審議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
(6)審議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
(7)審議修改公司章程議案。
(8)審議修改公司股東大會議事規則、董事會議事規則、監事會議事規則的議案。
(9)審議2006年年度報告及摘要。
簡歷:
李爽,男,中共黨員,63歲,我國著名會計學專家。
1968年7月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1979年考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師從我國著名會計學家楊紀琬教授,主攻西方會計理論與方法。1982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並開始在中央財經大學任教。1988年被破格提升為副教授,1993年取得教授任職資格。1998年獲博士生指導教師任職資格。曾擔任中央財經大學會計系主任、教務長、副校長。現為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並為中國審計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理事。李先生現兼任承德新新釩鈦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董安生,男,56歲,法學博士學位。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研究員,人民大學民商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民大學金融與財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社會兼職為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中國比較法學會理事,北京國際法法學會理事,深圳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自1992年以來長期從事證券律師業務,曾經擔任過五十餘家A股上市公司、B股上市公司、H股上市公司、香港股上市公司股票發行與上市的中國法律顧問。現兼任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股份有限公司的獨立董事。
凌新源先生簡歷
凌新源,男,55歲,EMBA,高級經濟師。
凌先生現擁有中國執業律師資格、證券基金從業資格、證券投資咨詢從業資格、證券公司高級管理從業資格、基金公司高級管理從業資格。
凌先生於1983年至1989年期間擔任北京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海外投資部副經理,負責銀團貸款、租賃、境外投資與管理;1989年至1994年期間任中國冶金進出口公司總裁助理兼金融財務部總經理,負責投資、進出口結算、項目融資及相關法律業務;1994年至1995年期間任中國鋼鐵工貿集團公司總裁助理,負責金融、投資、法律事務;1995年至2002年期間華夏證券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負責網上交易部、經濟業務部、投資銀行部;2002年至今任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自2004年至今任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Ⅱ 股票市場上有一個什麼銀廣廈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銀廣夏陷阱

真相再清楚不過了:天津廣夏1999年、2000年獲得「暴利」的萃取產品出口,純屬子虛烏有。整個事情--從大宗萃取產品出口到銀廣夏利潤猛增到股價離譜上漲--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銀廣夏陷阱

過去兩年間,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銀廣夏,深圳股票交易所代碼0557)創造了令人瞠目的業績和股價神話。
根據銀廣夏1999年年報,銀廣夏的每股盈利當年達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價則先知先覺,從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啟動,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漲至35.83元。次日實施了優厚的分紅方案10轉贈10後,即進入填權行情,於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權並創下37.99元新高,摺合為除權前的價格75.98元,較一年前啟動時的價位上漲440%,較之於1999年「5·19行情」發動前,則上漲了8倍多;2000年全年漲幅高居深滬兩市第二;2000年年報披露的業績再創「奇跡」,在股本擴大一倍基礎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奇跡」並未到此為止。2001年3月1日,銀廣夏發布公告,稱與德國誠信公司(Fidelity Trading GmBH)簽訂連續三年總金額為60億元的萃取產品訂貨總協議。僅僅依此合同推算,2001年銀廣夏每股收益就將達到2至3元!在更早些時候,銀廣夏董事局主席張吉生預測,未來三年內每年業績連續翻番「不成問題」。
這是個燦爛的未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為之目眩。證券行業內部,相信銀廣夏神話的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一位基金經理說:「(銀廣夏的業績)好雖好,但不符合常識。」
--一位著名證券公司農業領域的研究員很久以來都不把銀廣夏列入觀察范圍,問其原因,答:「有研究的必要嗎?」
各個證券網站上進行著觀點涇渭分明的超級大討論。著名的證券專業聊天室「和訊大家談」里,關於銀廣夏的帖子數以千計,質疑者和支持者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在那裡可以找到各種傳言。
但僅憑「感覺」、傳言、爭論、甚至「常識」,還是缺乏依據。記者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跟蹤采訪,漸漸逼近真相,銀廣夏的"神話"被逐步還原了本色。一個即使在並不成熟的中國市場上也相當少見的特大造假騙局,展現在我們面前。

引子

銀廣夏業績的奇跡性轉折,是從1998年發端的。這一年,銀廣夏傳出了來自天津的「好消息」。
1994年6月17日,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以「銀廣夏A」的名字在深圳交易所上市。銀廣夏A被稱作第一家來自寧夏的上市公司,但實際上,這家公司最早起源於深圳。
陳川是銀廣夏的創始人,在2000年2月去世前擔任銀廣夏董事局主席兼總裁。他1939年出生,早年為銀川話劇團編劇,1984年7月南下深圳創業,先後創建深圳廣夏文化公司和深圳廣夏錄像器材公司等。
陳川文人出身,據見過他的人說「極富領袖魅力」。1993至1994年間,他長袖善舞,將廣夏文化公司旗下幾家軟磁碟生產企業合並改組,並成功上市(參見輔文《銀廣夏前傳》)。其中的兩家企業均在深圳,分別是廣夏錄像器材有限公司和廣夏微型軟盤有限公司;另外一家叫做廣夏(銀川)磁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在銀川注冊,存在的時間只有一年,從1992年9月到1993年銀廣夏設立後即注銷。明眼人知道,這家公司的功能,在於獲得寧夏自治區的上市額度。該公司發起人之一為寧夏計算機技術研究所,而銀廣夏現任董事局主席、曾長期擔任銀廣夏總裁的張吉生,即擔任過計算機研究所的所長。張吉生生於1946年,除了在銀廣夏任職外,還擔任著寧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一職。
上市以後,圍繞著陳川的銀廣夏高層隊伍亦漸次成形。現任銀廣夏總裁的李有強來自天津。他生於1941年,曾任天津市工藝美術廠廠長,早在1985年就與陳川一起合作創業,1994年銀廣夏進入天津後,長期負責天津業務。而身兼財務總監、總會計師、董秘等多職的丁功民則常駐深圳。
1994年上市之時,國內軟磁碟行業競爭已如火如荼,轉眼間,每生產一張軟磁碟就要虧損2美分。對以軟磁碟為主業的銀廣夏來說,轉型迫在眉睫。
此後,銀廣夏每年均在為維持10%的凈資產收益率奔忙。當時的董事局主席陳川自己從不諱言這一點,在回憶、闡述銀廣夏的創業歷程時每每提及。銀廣夏的項目換了一個又一個,從軟磁碟生產以後,銀廣夏進入了全面多元化投資的階段。1996年年報稱銀廣夏已經「成功地由創立之初的三家軟磁碟生產企業的單一產業公司發展為擁有27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跨行業實業公司」,到2000年更發展成有40餘家參股、控股公司的龐雜規模,從牙膏、水泥、海洋物產、白酒、牛黃、活性炭、文化產業、房地產,到葡萄酒和麻黃草,大部分項目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盈利水平始終貌不驚人,每次都僅是維持在10%凈資產收益率的配股生命線上方而已。
銀廣夏最知名的項目是在銀川西南永寧縣西沙窩(現稱征沙渠)治沙種草。1995年,陳川在赴京的列車上遇到了吳安琪。吳是寧夏自治區水科所所長,一直研究在水文調研的基礎上治理沙漠,曾在銀川附近治理過1200畝沙漠,後因資金匱乏而放棄。列車上一席談,陳川對吳治沙並種植麻黃草的構想產生興趣並隨後決定投資。銀廣夏投資80%,水科所技術入股投資20%,成立了廣夏(銀川)天然物產公司,購買並治理了銀川市郊2萬多畝沙漠,並種上了麻黃草(麻黃素的原料)。吳目前是廣夏(銀川)天然物產公司和寧夏廣夏制葯廠的董事長,也是銀廣夏的董事之一。
治沙種草,為銀廣夏帶來了異常良好的形像,但並沒有帶來什麼效益。銀廣夏聲稱前後投資過6億元,是一個誇大的數字。據《財經》了解,實際投資約9000萬元。據說這一項目近期可持平,但要貢獻巨額利潤,為時尚早。
銀廣夏業績的奇跡性轉折,是從1998年發端的。這一年,銀廣夏傳出了來自天津的「好消息」。
天津廣夏「獨撐大局」。

1999年,銀廣夏利潤的75%來自於天津廣夏;到了2000年,這個比例更大

銀廣夏1994年在天津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天津保潔製品有限公司。保潔公司曾經在1996年通過德國西·伊利斯公司(C.ILLES&CO.)進口了一套泵式牙膏生產設備,這是可查的銀廣夏與西·伊利斯公司最早的往來;此後,銀廣夏又從西·伊利斯公司處訂購了一套由德國伍德公司(Krupp Uhde)生產的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這是傳奇的起點。
1998年,天津廣夏接到了來自德國誠信貿易公司的第一張訂單。其時,保潔公司已於1997年12月31日更名為天津廣夏(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廣夏)。
銀廣夏當年10月19日發布的公告稱,天津廣夏與德國誠信公司簽訂出口供貨協議,天津廣夏將每年向這家德國公司提供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所生產的蛋黃卵磷脂50噸,及桂皮精油、桂皮含油樹脂和生薑精油、生薑含油樹脂產品80噸,金額超過5000萬馬克。
幾個月之後,1999年6月19日,在鄭州召開的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研討會上,當時的銀廣夏董事局主席陳川這樣講述這單合同的暴利內涵:
「……德國誠信公司於1999年6月12日一次訂貨總價達5610萬馬克。6月26日,一艘載著天津廣夏第一批農產品萃取產品的貨輪起錨離港,遠航德國。這第一批產品出口,竟獲利7000多萬元!」
1999年,銀廣夏利潤總額1.58億元,其中76%即來自於天津廣夏(據張吉生一次內部講話)。
隨後,銀廣夏公告,將再從德國進口兩條800立升萃取生產線,後又將計劃升級為兩條1500立升×3和一條3500立升×3的生產線。計劃中的生產能力是天津廣夏現有生產能力的13倍之多!一時間,市場為其展現的暴利前景而沸騰。
在1999年年報公布前夕,2000年2月14日,陳川在北京突然遇疾去世,終年61歲。根據銀廣夏公告披露,死因是「突發性心肌梗塞」。
創始人陳川的去世,並未使銀廣夏2000年夢幻之旅受到絲毫影響。在2月17日進行的董事會改選中,張吉生繼任董事會主席,時任天津廣夏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李有強升任公司總裁。隨後銀廣夏公布了1999年年報,每股盈利0.51元,並實行公司歷史上首次10轉贈10的分紅方案。
從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月19日不到半年間,銀廣夏從13.97元漲至35.83元,於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權並創下37.99元新高,摺合為除權前的價格75.98元,較一年前啟動時的價位上漲440%。
2001年3月,銀廣夏公布了2000年年報,在股本擴大一倍的情況下,每股收益增長超過60%,達到每股0.827元,盈利能力之強,令人咋舌。
利潤絕大部分來自天津廣夏:銀廣夏全年主營業務收入9.1億元,凈利潤4.18億元。銀廣夏2000年1月19日公告稱,當年天津廣夏向德國誠信公司「出口」1.1億馬克的姜精油、桂皮油、卵磷脂等「萃取產品」。今年4月2日,審計其財務報表的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特向記者發來函件,稱當年追加定單補充合同共計2.1億馬克,2000年度實際執行合同金額為1.8億馬克(約合7.2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照1999年度年報提供的萃取產品利潤率(銷售收入23971萬元,業務利潤15892萬元,利潤率66%)推算,天津廣夏2000年度創造的利潤將達到4.7億元。
更恢宏的利潤前景在前頭。今年3月,銀廣夏再度公告,德國誠信公司已經和銀廣夏簽下了連續三年、每年20億元人民幣的總協議。以此推算,2001年銀廣夏的每股收益將達到2至3元,這將使銀廣夏成為「兩市業績最好市盈率卻最低的股票」。銀廣夏傳奇達到了頂峰。 2001年6月18日:銀廣夏宣布,一條1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生產線已在安徽省蕪湖市建成。

不可能的產量、不可能的價格、不可能的產品

第一,以天津廣夏萃取設備的產能,即使通宵達旦運作,也生產不出其所宣稱的數量;第二,天津廣夏萃取產品出口價格高到近乎荒謬;第三,銀廣夏對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產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提取

如果說銀廣夏的表現是一個神話,那麼,「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一項陌生拗口的專業名詞所指稱的技術--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簡單的解釋是:這是一種根據二氧化碳在不同溫度和壓力下的性質進行天然原料萃取的技術(有關介紹參見下附資料)。
聽聞銀廣夏神話,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朱慎林和北京星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志誠有著一樣的第一反應:「超臨界」為什麼總會被人利用、炒作呢?專家們知道,應用這一技術也許可以取得比較穩健的收益,但絕對不至於暴利,而且絕非無所不能萃取。早在1998年12月,中國超臨界流體協會在廣州召開的全國年會即將結束時,特地在會議紀要上補充了這么一段話:「希望企業界對超臨界萃取項目不要盲目上馬、低水平重復。」然而,正是在這一年,銀廣夏神話的准備工作啟動。
有理由相信,天津廣夏方面特別是原天津廣夏董事長兼總經理、現銀廣夏總裁李有強在整個過程中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記者曾經向陳川原來的秘書問起有關德國客戶和萃取方面的事,她只有一句話:去問李有強。西·伊利斯公司方面的回答也是如出一轍。
在專家和同行的眼裡,銀廣夏憑此取得的驚人效益,處處皆是疑點。
第一,以天津廣夏萃取設備的產能,即使通宵達旦運作,也生產不出其所宣稱的數量。
即使只按照銀廣夏2000年1月19日所公告的合同金額,1.1億馬克所包括的產品至少應有卵磷脂100噸、姜精油等160噸。可資為證的是,天津廣夏稱於1999年出口的價值5610萬馬克貨物中,就已包括卵磷脂50噸,姜精油等80噸。
但根據國內專家對這一技術的了解,一套500立升×3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設備實際全年產量絕對超不過20噸至30噸--就算設備24小時連續運作。
也許正是為了使之「符合邏輯」,2001年3月,李有強在銀川告訴記者,天津廣夏已掌握了特別技術,能大幅提升產能。他以蛋黃卵磷脂的提取為例說,天津廣夏的500立升×3設備已經將萃取時間從10個小時縮短到3個小時並進一步縮短到30分鍾;今後通過上一套"在線監測"設備,還將把萃取時間縮短到十幾分鍾;而且,天津廣夏生產的蛋黃卵磷脂的精度已從35%提高到97%。加上天津廣夏是「四班三運轉」日夜工作,產量自然驚人。
「30分鍾」!所有聽聞這一說法的專家均感到不可思議。萃取的工序包括給二氧化碳加壓、萃取、釋壓等。僅僅給二氧化碳加壓到幾十個大氣壓這一步,就至少需要40分鍾;提取卵磷脂,必需的時間量是五六個小時。只用3個小時提取出來的卵磷脂,精度上就要大打折扣。銀廣夏憑什麼能做到30分鍾提取卵磷脂? 李有強的回答是一個故事:「我這個技術是大夥和德國人吃飯的時候,把他給灌醉了,拿到一張絕密的圖紙--'二氧化碳在任何條件下的臨界狀態。'德國人賣給你設備,但這個東西不可能給你。等到我們的卵磷脂做出來,連德國人都感到驚訝了。後來那個德國人還因此被總部降了職。」
記者到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這是李曾經提起過的「合作夥伴」--做進一步核實。楊基礎教授聞此扶案大笑:「我這里這樣的圖紙多得很,你要不要?那不過是最基本的一張技術解釋圖而已。」
楊基礎是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清華大學研究超臨界萃取技術的三位主要專家之一,從1978年開始研究超臨界技術,與企業界有著廣泛的合作,被稱為業內的「活字典」。
與銀廣夏有過接觸的天津大學李淑芬教授也向記者表示,提取蛋黃卵磷脂,3個小時是「神速」,30分鍾「簡直是奇跡」。
西北大學陳開勛教授則指出,李有強所謂能最後將生產時間縮至十幾分鍾的「在線監測」設備,只是研究文獻上的說法,是檢測手段的一種,與二氧化碳萃取沒有什麼關系。
簡而言之,僅從技術上而言,天津廣夏不可能在預定時間內生產出滿足合同數量的產品。
第二,天津廣夏萃取產品出口價格高到近乎荒謬。
在2001年3月銀廣夏股東大會前召開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研討會上,李有強曾說:「以姜為例,50公斤含水率在10%以下的乾薑可以出1公斤油、1公斤含油樹脂。國內最好的山東產乾薑每噸7000元,但'歐洲市場的價格'是每公斤姜精油700至900馬克(摺合人民幣約2800元至3600元),每公斤含油樹脂是160至200馬克(摺合人民幣約640至800元),天津廣夏的出口價還處於中上等。加上人工費、水電費、機器折舊費,你們可以算算利潤率。」
根據這些條件,可以大略算出每公斤姜精油和含油樹脂的原料成本加起來只有350元,可是「賣給德國人」,就可以賣到3440至4400元。天下竟有此等美事! 銀廣夏提供的售價,與國際市場的倫敦價格,與眾多國內廠家、行業專家提供的參考價有著巨大的差距。以姜精油為例,銀廣夏公布的價格是每公斤在2800至3600元,而2000年11月17日,倫敦市場CIF價是100美元/千克(摺合人民幣約827元/公斤),西安嘉德公司了解的國際市場價格只在600至800元/公斤,北京星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國內最早採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的生產企業)即使以小批量生產的價格算也只有1000至1200元/公斤,價格懸殊竟達3至5倍! 一位被告知銀廣夏萃取產品售價的專家笑稱:如此昂貴的姜精油,簡直可以與黃金媲美,看來要用滴管小心使用! 按1998年天津廣夏向德國誠信公司出口貨品的合同,有關貨品合同價格如下:
桂皮精油 900至1100馬克/公斤
桂皮含油樹脂 160至200馬克/公斤
生薑精油 550至700馬克/公斤
生薑含油樹脂 150至250馬克/公斤
蛋黃卵磷脂 平均300馬克/公斤
約合120萬元/噸
2001年3月,李有強在公開場合宣布的產品價格如下:
姜精油 700至900馬克/公斤
約合280萬元至360萬元人民幣/噸
姜油樹脂 160至200馬克/公斤
約合64萬元至80萬元/噸
桂皮油 700至1100馬克/公斤
約合280萬元至440萬元/噸
桂皮樹脂 200至500馬克/公斤
約合80萬元至200萬元/噸
無論是上述哪個價格,與國內、國際的實際市場價格相比,均有大幅度高估。
第三,銀廣夏對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產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提取。
據專家介紹,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有一個重大局限,就是只有脂溶性(也稱為非極性、弱極性)的物質才能從中提取,而且往往需要與其他技術相結合才能生產精度較高的產品。
天津廣夏聲稱其產品蛋黃卵磷脂的精度已經從35%提高到97%。但是,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僅憑天津廣夏那一套500立升×3的萃取設備,是不可能提取出精度超過30%的卵磷脂的,必須要配套利用大量乙醇來進行提純的後期分離設備,但天津廣夏並沒有這些設備。
2001年3月1日,銀廣夏發布公告,稱與德國誠信公司簽訂每年20億元人民幣、連續三年總共60億元的供貨總協議,公司每年需要向德方提供桂皮精油150噸、桂皮含油樹脂150噸、生薑精油160噸、生薑含油樹脂160噸、脫咖啡因茶葉9000噸、天然咖啡因157.5噸、茶多酚24噸、當歸根油24噸、銀杏酮酯30噸、丹皮酚26噸、丹參酮15噸、葛根素10噸等萃取產品。
這一合同提到的某些產品如茶多酚,屬於水融性(極性)物質,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根本提不出來。合同中提到的銀杏酮酯、葛根素、丹皮酚也非常難提取。這是記者所采訪的諸多國內專家如清華大學楊基礎教授、中國化工大學余安平教授、西北大學陳開勛教授的一致意見。1997年,河南南陽市以為利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能從銀杏葉里提取銀杏黃酮,為此投資2000萬元,並把萬畝農田改種銀杏樹,結果項目失敗,農民當年顆粒無收。
此外,疑點還有很多-- 銀廣夏稱,2000年,公司對德國出口了50噸以上的卵磷脂,這至少需要上千噸原料。但知情人透露,蛋黃卵磷脂的原料蛋黃粉在國內只有兩個生產基地,分別在沈陽和西安,可事實上兩地加起來賣給銀廣夏的蛋黃粉亦不過30噸。
記者還從天津獲悉,某制葯廠曾經也想上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的設備,但天津廣夏的一位高層管理人員私下向他們透露,此舉需謹慎,因為天津廣夏「已經很久開不了工了」。
對於銀廣夏計劃在蕪湖上的另一條3500立升×3的生產線,根據銀廣夏的公告,將主要處理茶葉,每年向德國公司提供萃取產品咖啡因157.5噸、茶多酚24噸、脫咖啡因茶葉9000噸,這至少需要處理2.7萬噸茶葉。余安平教授、楊基礎教授對此分別進行測算,得到的結論是一致的:一套3500立升×3的設備即使全年全天24小時不停運轉,也只能處理茶葉6000噸至7000噸而已! …… 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嘉德的另一種命運

為什麼同樣的設備,在銀廣夏可製造暴利,在嘉德卻貢獻乏善可陳?

到目前為止,中國只有三家公司購買了德國伍德公司製造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除了天津廣夏(500立升×3,1999年引進),還有西安嘉德(500立升×2,2000年引進)和廣州的南方麵粉廠(250立升,1995年引進自用)。2000年12月全國超臨界流體萃取學會的年會正是在西安楊凌舉行的,贊助商就是嘉德。
雖然有此設備,西安嘉德的日子並不好過。這對銀廣夏竟然也造成了壓力:必須解釋,為什麼同樣的設備,在銀廣夏可製造暴利,在嘉德卻貢獻乏善可陳? 2000年7月,張吉生首次對記者提到在西安還有一條同樣從德國伍德公司進口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生產線,但一直閑置。
2001年3月,李有強在接受專訪中聲稱西安嘉德公司是由於沒有掌握設備的訣竅導致舉步為艱,銀廣夏正考慮是否收購。天津廣夏現任總經理閻金岱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嘉德對萃取技術掌握太少,是其與銀廣夏命運迥異的主要原因。
這些說法經媒體報道後,對嘉德的影響很大。因為此時嘉德正在引資過程中。銀廣夏的表態使其陷入被動。
嘉德此時的確處於某種困境:嘉德於2000年5月引入設備,7月試車成功至今,未能打開市場。和銀廣夏一樣,嘉德也是通過西·伊利斯公司的駐華機構捷高公司的業務經理陶鵬,從德國伍德公司進口了這套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與天津廣夏的設備相比,除了少一個釜(萃取所用的容器),結構幾乎完全一樣。
嘉德也和西·伊利斯公司簽訂了保護合同:「在3年內西·伊利斯公司不得在陝西省境內出售安裝類似設備」。最關鍵的是嘉德和西·伊利斯簽訂了至少70%產品由西·伊利斯包銷的合同,並有德意志銀行做擔保。
但是,這一包銷條款至今沒有兌現過。陶鵬幾次允諾要帶德國客戶來嘉德,卻始終沒有成行。西·伊利斯方面已經承諾,嘉德公司可以依照合同規定,獲得設備價款10%即40多萬馬克的違約賠償金,條件是不再承擔法律責任。
記者了解到,與天津廣夏神秘封閉的作風相比,嘉德公司從一開始就與西北大學化工系陳開勛教授有著全面的技術合作,在各種產品的試車和市場調研上下了很大工夫。在包銷協議難以兌現的情況下,公司精心生產了各種樣品,亦做了許多推銷努力,包括德國方面,但全部石沉大海。嘉德的結論是:問題不在於技術,而是市場很難打開。
為什麼西·伊利斯公司一方面寧願犧牲上百萬元的違約金,也不願意包銷嘉德產品或介紹客戶,一方面卻為天津廣夏介紹了誠信公司這樣的大客戶?這是嘉德始終想不明白的事情。
「我們沒有什麼'秘密武器',我也並不羨慕你的秘密武器,但我至少知道這套設備究竟能出多少東西。你在外面怎麼說我不管,但若涉及嘉德的利益,我們不會永遠沉默。」嘉德董事長李挺說。

德國客戶之謎

為銀廣夏貢獻了1999年和2000年主要利潤的德國誠信公司,既非如銀廣夏所說為西·伊利斯公司的子公司,更非成立已160年的老牌公司。它成立於1990年,注冊資本僅10萬馬克
銀廣夏的「秘密武器」,如果有的話,除去其「技術訣竅」外,恐怕就是大手筆的德國客戶了。從西·伊利斯到誠信貿易,究竟是何方神聖? 為銀廣夏1999年、2000年利潤做出巨大貢獻的德國誠信公司的英文全稱為:Fidelity Trading GmbH。這家公司,盡管按銀廣夏的說法有著巨額對華貿易,但在中國居然沒有辦事處,在互聯網上也查不到絲毫信息。
銀廣夏在2001年3月股東大會上分發的材料稱,「德國的Fidelity Trading GmbH是在德國本地注冊的一家著名的貿易公司,系德國西·伊利斯的子公司,成立已160餘年歷史。該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生物制葯、食品和醫用原料的貿易公司,在歐洲是一家信譽和口碑均很好的公司。」
德國西·伊利斯公司的確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貿易公司,德國伍德公司製造的二氧化碳萃取設備正是通過西·伊利斯出售給銀廣夏的。但誠信公司是否是其子公司呢? 記者曾多次向德國西·伊力斯駐華機構捷高公司核實此事,但該公司接待人員的態度十分含混,一時說誠信是德國公司,一時說誠信和西·伊利斯有關系,一時說誠信是其子公司。最後竟然是一再要求記者去問銀廣夏!誠信和西·伊利斯的關系怎麼能由銀廣夏來證實呢? 在7月16日的一次電話采訪中,捷高的有關業務關鍵人物陶鵬明確地告訴記者:誠信只是一家在德國注冊的公司,與西·伊利斯有著業務往來,但並非西·伊利斯的子公司。
問題其實並不復雜。據知,2001年5月,在《中國證券報》一次例行的編前會上,其總編輯提到,既然銀廣夏引起了那麼多疑問,為什麼不可以藉助新華社駐德分社的力量去調查一下它的背景呢?此後,該報是否果真去德國調查不得而知,但確有新華社駐外記者在德國當地查詢查號台,但該公司並未有電話號碼登記。
記者了解到,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通過其海外分行對誠信公司進行了調查,在德國漢堡商會查到如下記錄:「Fidelity Trading GMBH公司於1990年在該會注冊,注冊資本51129.19歐元(約10萬馬克左右),負責人為Kiaus Landry,主要經營范圍是機械產品和技術咨詢。」
注冊資金幾萬馬克,對於貿易公司而言並不算離譜,但畢竟其與銀廣夏簽下的是年度金額達20億元人民幣、總金額達60億元的合同,對比過於懸殊。此次調查之後,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沒有恢復對銀廣夏的貸款。工商銀行總行曾與銀廣夏於1999年12月29日簽訂流動資金貸款合同,借款金額為2億元,期限定為自1999年12月29日起至2001年10月28日止。今年四五月間,工總行提前中止了貸款。
銀廣夏的對外發言人丁功民曾向記者許諾,今年4月,當蕪湖的萃取生產線建成之時,德國誠信公司將來華簽訂今年的供貨合同(每年20個億、連續3年總共60個億的總協議的一部分)。屆時采訪這家公司,任何疑慮都會迎刃而解。
直到今年6月18日,安徽蕪湖1500立升×3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生產線終於試車之時,期待已久的德國誠信公司代表仍沒有出現。參加試車典禮的人們看到了幾位高大的德國人,但那是伍德公司派來的工程師,與訂貨合同全無關系。典禮的第二天,李有強飛赴德國,原因不明。
是不是誠信公司人士不露面,真相就永遠無法獲知了呢?

Ⅲ 求 塑化劑概念 相關股票!!!!!

相關概念股
(1)台灣統一飲料含有塑化劑,大量銷毀,而人們所需要的飲料自己做,那麼榨汁機、豆漿機等家用電器可能受益火爆:美的電器、蘇寧電器。
(2)茶飲料、咖啡、礦泉水引發不小購物狂,
深深寶A控股子公司已建成符合國際標準的年產1500噸速溶茶粉(5000噸濃縮茶汁)的現代化茶葉深加工及植物提取生產基地,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茶原料產品生產商,由於其產品工藝水平先進以及其品質達到國際標准,其核心產品速溶茶粉、濃縮茶汁在國內外市場取得較好的銷售業績,銷售量大幅增長,並成功進入了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市場,而且客戶覆蓋了可口可樂、立頓、統一、農夫山泉等國內茶飲料強勢企業,前景廣闊。上海梅林(600073),大量優質礦泉水。
(3)塑化劑容易導致癌症並發,抗癌三劍客:江蘇吳中(600200)、華神集團(000790)、海欣股份(600851)
塑化劑事件受益股
塑化劑DEHP是指「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種有毒的化工業用塑料軟化劑,屬無色、無味液體,添加後可讓微粒分子更均勻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常作為沙發、汽車座椅、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屬於工業添加劑。塑化劑也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增塑劑,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可以使其柔韌性增強,容易加工,用DEHP代替棕櫚油配製的有毒起雲劑也能產生和乳化劑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業內人士指出,DEHP作為塑化劑並不屬於食品香料原料,台灣含塑化劑的「毒飲料」風波越演越烈,截至昨天已牽涉廠商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產品是522項,幾乎所有台灣主要食品廠商都牽涉其中。被添加到飲料中的DEHP正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中的一種。在台灣的飲料中,有一種叫做「起雲劑」的食品添加劑,聽起來名字很美麗,它確實也很有用 ——能夠幫助保留果汁飲料的香氣,增強口感,同時讓飲料看起來很「純天然」。嚴格地按照配方來,這種添加劑對人體是無害的,但是偏偏有黑心廠商中了「三聚氰胺」的毒,他們把配方中的棕櫚油換成了DEHP,因為後者比前者要便宜五倍。DEHP在飲料中一潛伏,時間竟然長達五年之久。一直到前些日子,一位女檢驗員對益生菌食品做例行檢驗,本來是准備檢測這些食品中是否含有減肥西葯或安非他命,卻意外地發現了DEHP。這位平時粗枝大葉的檢測員,經過反反復復的檢驗,終於揭開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問題就在「起雲劑」的供貨商,而此案交由檢察官追查之後,才發現原來波及面已經如此之廣了。另一邊廂,在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一項血液抽查發現,99%被抽查的血液樣本中都含有DEHP類物質。
受益飲料上市公司一覽
[1]、國投中魯(600962):濃縮果汁龍頭
公司主營主要從事濃縮果蔬汁的生產和銷售,其中主要是濃縮蘋果汁的生產和銷售。目前國內濃縮蘋果汁的消費比例不到出口量的10%,行業依賴外需的局面難以改善,但未來5-10年內隨著我國人均GDP提升,預計純果汁人均消費量的上升有望給行業帶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同時供給格局將向優勢企業集中。公司在產能的擴張上較為科學,產能利用率高,加上大股東的資金支持,將有希望邁開整合的步伐。
[2]、承德露露(000848):
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杏仁露生產企業,是我國最大的10家飲料企業之一。年生產能力30餘萬噸,市場佔有率90%,產品目前主要在國內銷售,業績進入高速發展後的穩固時期。繼露露杏仁露以後,公司又開發出純凈水、礦泉水、果汁飲料、米奧渴酸奶系列等八大門類,40多個品種規格的優質系列產品。公司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設備,還擁有覆蓋全國的銷售網路,現在露露已成為消費者信得過的名牌產品。
[3]、維維股份(600300):
公司所處的行業為食品飲料行業,其主產品為豆奶粉及乳品飲料,是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的產業;此外,公司通過競拍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38.27%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從而進入釀酒行業;公司未來將協助雙溝酒業打造 「蘇酒」、「珍寶坊」品牌,提高蘇酒在全國市場的知名度,利用公司自身的優勢協助雙溝酒業開拓建立全國性的營銷網路,以擴大銷售規模。
[4]、深深寶A(000019):
公司確立了以茶及天然植物提取為核心的產業發展方向,而且控股子公司已建成符合國際標準的年產 1500噸速溶茶粉(5000噸濃縮茶汁)的現代化茶葉深加工及植物提取生產基地,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茶原料產品生產商,由於其產品工藝水平先進以及其品質達到國際標准,其核心產品速溶茶粉、濃縮茶汁在國內外市場取得較好的銷售業績,銷售量大幅增長,並成功進入了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市場,而且客戶覆蓋了可口可樂、立頓、統一、農夫山泉等國內茶飲料強勢企業,前景廣闊。
[5]、海通集團(600537):
國內果蔬加工產業發展潛力大,市場容量較廣。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食品製造業企業500強,國內果蔬加工業龍頭,已形成以上海為營銷研發龍頭、慈溪海通食品科技園為主體、包括餘姚廠區、松江廠區在內的「一總部三園(廠)」布局。公司相對控股29.02%的慈溪劍橋投資公司佔有杭州灣跨海大橋12.83%的股份,為第三大股東,可為公司提供穩定的利潤來源。公司近期進軍楊梅汁等珍稀果汁高端市場,在掌控了源頭和前端之後,具備一定的價格優勢。

Ⅳ 中國股市有哪些牛人

還有個:林圓。從8000抄到4億~~~

Ⅳ 都有那些證券商推薦的好股票

楊百萬:調整後最值得關注的10大金股
http://finance.QQ.com 2009年03月10日07:03 央視網 我要評論(98)
近期隨著市場累計漲幅越來越大,股市的風險也在不斷加大,未來只能關注超預期政策帶來的支持和機會。大市在沖擊2402點後大幅回調,基本上結束了單邊上行的行情。關於本輪反彈行情是否已經結束的判斷,市場分歧較大。我們認為,這輪股市上漲缺乏足夠的基本面支持,特別是中小市值股票估值大幅上升,風險明顯加大。股市前期上漲幅度較大,從1664點低點至今反彈已達44%,但從個股漲幅情況分析,近75%的個股最大漲幅超過60%,而且在2月底時呈加速上升之勢,本身面臨獲利回吐的明顯壓力。目前,市場的投資風格已有轉變跡象。資金開始從概念性炒作類型的股票流出,而大市值權重股卻有明顯資金流入跡象。
對於短期內市場的趨勢,應重點關注政策面的變化,傳聞中更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暫時仍沒出現,我們認為也不能過於期望。當然,假如能出台,則市場有望延續反彈,但如不能兌現,則市場仍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即使市場能保持熱度,業績較明確的權重藍籌股將受到關注,如果行情能夠持續,那麼它們對指數的支持和推動作用將有望加強,股指短期內仍能保持反彈,但需謹慎類似過去的"二八"現象或再次抬頭。
另外,3月和4月的行情還將受到宏觀數據和年報業績的影響。下周將陸續公布2月份宏觀數據,經濟運行的樂觀預期將受到檢驗,而年報披露進程將加快,預計很多權重股的年報表現難有亮點,缺乏業績支撐的個股將面臨強大壓力。在政策面沒有強大支持下,宏觀經濟數據和年報數據的表現,將使市場的中期趨勢面臨重要的方向選擇,這是需要謹慎的。
建發股份(600153):
公司資產置換後每股凈資產將大幅增長超過5元,未來公司將擁有452萬平米開發類項目儲備,待結算權益面積329萬平米,同時還擁有130萬平米出租類物業。預計08年現金分紅較高,另預計資產置換後2009-2010年EPS約為0.65和0.80元,RNAV將超過12元,中期存在機會,建議關注。
招商銀行(600036):
招行作為基金第一重倉股,在全流通後可能演繹震盪上行走勢。主因有:經08年大幅調整,目前估值風險已大幅釋放,進入合理偏低區間。在反彈中漲幅僅18%,明顯落後大盤漲幅,未來有補漲空間。流通市值較大,需要有大量資金推動,因此逐步震盪上行直至估值回升到合理區間。目前股價估值偏低,中短期存在機會,建議關注。
潞安環能(601699):
公司主要冶金煤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產量佔比最大電煤價格目前保持穩定,由於80%左右基本上是合同價,故公司09年的電煤價格存在較大可能性的上調。預計公司08-10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90、1.50、1.50元,公司歷年來的分紅收益率較高,按目前股價計算回報率仍相對吸引,中期存在機會,建議關注。
格力電器(000651):
近期公司和大金工業株式會社確立了雙方共同成立兩家合資公司的合作項目,並簽署正式協議。合資可使公司鞏固與大金的代工關系。由於日本家電市場外國品牌很難進入,技術要求也較高,通過大金,格力可以曲線進入日本市場,接受更高水平市場的檢驗。同時在對歐洲和美國出口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對大金的代工出口顯得尤為重要。合資公司預計到2010年投產,對09年業績影響不大。目前公司財務狀況良好,短期內財務壓力不大。三季報顯示貨幣資金仍達43億元,雖然資產負債達73%,但負債部分大多數為流動負債,佔99%。"家電下鄉"帶來行業機會,公司也將受益。預計未來兩年每股收益約達1.75元和2.20元,具有較強估值吸引力,建議中期關注。
浙江龍盛(600352):
因業內大量限產和停產,公司將具更強染料定價能力。預計2009年上半年分散染料仍能繼續維持20%正常毛利率。化肥價格將因冬儲供給緊張上漲,有較好盈利。另外,預計2009年上半年有可能獲近6億元的搬遷補償金,資金流將相對充沛。考慮當前估值較低,中期存在機會,建議關注
中國石化(600028):
公司受政策性因素影響大,短期的投資機會多於中國石油(601857),主要原因在於:公司主要業務來自於煉油,成品油價格受國家管制,油改後已明顯受益,且存在政策性補貼可能和成品油調價預期;公司相對流通股數量較大,流動性遠好於中國石油;公司的原油加工量大,庫存和減值計提多,計提沖回會增大單個季度業績,短期內增加盈利預期。目前公司勘探與開采、煉油、營銷與分銷、化工業務收入占營業總收入約為:6.7%、30%、30%、11%,原油價跌有望明顯提升煉油盈利。長遠看儲采比與接替率是長期發展基礎,其儲采比與接替率中值數據表明公司仍具長期可持續發展基礎。估值較同行略低,中期存在機會,建議關注。
浦發銀行(600000):
公司去年四季度單季營業收入87億,營業支出(包含撥備計提和人工)55億,營業利潤32億,凈利潤27億。四季度單季所得稅率僅15.6%(前三季度稅率24%),是造成四季度單季利潤較高的直接原因。推斷四季度銀行撥備未出現向利潤釋放,撥備覆蓋率仍在上升。預期由於再融資短期受阻,銀行將會在09年釋放撥備、補充核心資本。另外,今年貸款總量增長相對較快,資產質量將允許在可容忍范圍內有所反彈,但底線仍然保持在一升一降,重點關注新增貸款資質變化。目前股價估值相對偏低,中短期存在機會,建議關注。
蘇寧電器(002024):
受房地產市場從上半年開始的成交萎縮影響,我國家電消費增速滯後回落,四季度成為公司全年業績增長的低點。但公司向二三級市場的加快發展在08年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收獲了較好的業績防禦性。公司可比門店的增長在各大中城市下滑相對較少,未來仍能保持穩定增長。今年部分事項對公司盈利有正面影響,如消費券對家電需求的刺激作用大於市場預期、推進多渠道銷售模式等。年報公布後,目前估值不高,分紅方案較好,中期存在機會,建議關注。
長航油運(600087):
公司運力擴張仍是2009-2010年盈利增長的主因,有效運力預計未來將增長明顯。從未來兩年盈利預測判斷,目前股價的動態PE明顯較低,僅約在9-13倍左右,靜態PB也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但略高國內同類水運股估值水平。考慮受惠國油國運政策,未來新增在油運的運輸量上有保障,預計今年業績仍保持穩定增長,中長期仍存機會,建議中期關注。
天津港(600717):
公司以散雜貨業務為主,具備較高的業績防禦性,是全國第二大煤炭港口,煤炭的吞吐量僅次於秦皇島港。另外,公司的礦石業務還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根據公司"南散北集"的戰略規劃,2010年以後天津港將實施"北礦南移"方案,北疆泊位將不再進行金屬礦石裝卸作業,這將使得天津港的貨種布局更趨合理,經營管理成本將會一定程度的降低。我國北方大型鋼鐵企業對於礦石的需求將對礦石的吞吐量形成強大的支撐。港區建設所帶來的外延式資產擴張機會是公司長期發展基礎。集團公司在建的30萬噸的原油碼頭以及籌建中的物流園區、填海開發的巨大土地儲備等未來有望注入,將大幅提升公司盈利。中短期存在機會,建議關注。

Ⅵ 青島潤揚弘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潤揚地產是一家專業的房地產營銷顧問機構,潤揚地產以青島為中心,業務輻射淄博、濰坊等地,形成了以土地市場顧問,專業市場研究,項目發展戰略制定、建築及園林設計顧問、全程策劃和銷售代理於一體的綜合性房地產服務機構,為客戶提供本地市場、跨地域和細分市場下多樣化、精細化的全程策劃顧問服務。
法定代表人:耿文凱
成立時間:2010-06-12
注冊資本:10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1123003712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長江中路519號建國大廈2701室

Ⅶ 操縱股市的「幕後黑手」究竟是哪些人大財團要有多少資金才足夠操縱一支股票

呵呵,像這類的事情,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的結果!,在中國操縱股價是犯罪的,哪一個大財團操縱了股價,它都不會讓公眾知道的!另外,我們知道的那些國內的大集團,它們其實也不一定會看得上操縱股票的這點利潤,一些很黑暗的買賣,那個利潤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真正莊家的操作,我們是無法知道的,那些被證監會抓住的莊家,都是太張狂,或者是中小散戶剛成為莊家,沒有太明白的老師指導,不太會操盤的新莊家。你若是真想在股市裡賺錢,我推薦你研究一下楊懷定,就是我們常說的楊百萬,他是股市的元老級人物,有很多話我不好講的,你還是看看他吧,為什麼他會在6124.53點之前就說要見頂了,為什麼他會知道07年5月30日印花稅上調,你自己好好研究一下吧,當然不要太片面,不要太黑暗。或許你在股市裡臣服20年,你也會成為第二個楊百萬的!大部分虧錢的散戶,只要你不出來,終究是會賺錢的。至於多少錢可以操縱股市,你可以看看那些股市小說,也可以看看那些被抓住的股市莊家的財力,被抓住的莊家,只是操作手法不夠隱秘!那個說是專業操盤手的,是個騙子,操盤手,只有莊家才有,如果證監會通過他的ip找到他,把他抓起來,那不就可以破獲一起股市操縱案了嗎?你想 ,哪個操盤手會那麼傻啊,而且他的用戶名還是他的QQ號,呵呵,你自己甄別一下吧!祝你投資順利!!!

Ⅷ 大楊創世什麼巴菲特概念股咋回事

巴菲特"抬轎"社保基金 大楊創世(600233)周漲近60%
9月9日,有媒體爆出股神巴菲特為大楊創世(600233)寄來長達3分鍾的賀壽DV,並大贊大楊創世的品質。緊接著11日,大楊創世董事長李桂蓮又向媒體表示,巴菲特要參與經營大楊創世品牌,並提到了4月份曾和中投老闆、比亞迪老總共同做客股神府邸暢談合作。
股神的「參與」、「經營」和「比亞迪」三個曖昧詞彙從李桂蓮口中說出後,大楊創世股價當日就飆升6.82%,並在本周一開始連拉4個漲停,6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60.47%!
值得一提的是,二季度社保基金進駐大楊創世150萬股,此番「股神概念」炒作,社保基金輕松「坐轎」,獲利近千萬。
公司大肆宣傳股神
記者18日上午致電大楊創世總部,當記者問股神巴菲特是否要參與公司經營時,應答人員表示:「這個你去看公告,一切以公告為准。」隨後就掛斷了電話。
股神概念又一次鼓動游資瘋狂追漲。就在6月,港股市場曾經上演股神入股東北電氣傳聞引發了該股暴漲急跌。甚至在大楊創世發布公司股票異常波動公告後仍然瘋狂入場。截至周四收盤,大楊創世報收14.67元,換手率達到了驚人的41.38%,成交量創公司上市以來的紀錄,達到5.86億元。
大楊創世8月24日公布半年報,公司1-6月實現營業收入3.76億元,同比增長2.1%;營業利潤6488萬元,同比增長109.25%;凈利潤3750萬元,同比增加161.94%;每股收益0.23元,同比增長161.87%。即便是公布如此亮麗的財報,公司的股價卻起伏不大,幾乎可說是無人關注,所以,這次股價異常波動尤為引人關注。
中投證券分析師孔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8月24日中報公布後,我們可以看到,大楊創世業績上升主要來源於降低成本,真正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才2.1%。金融危機下出口行業深受影響,特別是對大楊創世這種出口代加工型企業,出口情況不好,成長性必然大打折扣。」
值得關注的是,9日和11日的股神曖昧發言都是藉由大楊創世董事長李桂蓮之口轉述給媒體的。直到16日大楊創世3個交易日收盤價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的時候,公司拋出一份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表示:「至披露之日止,沃倫·巴菲特先生除為公司『創世』品牌西裝客戶外,公司與其及其所在的公司之間不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商業信息以及其他關聯關系。」
股價已經被高估
歷來跟股神掛鉤的消息都會大幅影響股價,從比亞迪到東北電氣,再到大楊創世,無一例外。當記者問是否有人操縱股價時,孔軍表示:「這個不好說,應該問監管部門,他們能看到核心數據。」
第一創業證券分析師瞿佳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至於操縱股價,5月份開股東大會的時候李桂蓮就已經說過這個事情,可以說市場上早知道了,我跟上市公司聯系過,他們說一切以公告為主,貌似和巴菲特的合作現在屬於他們的機密了。」
18日凌晨,有關大楊創世的股吧中依然聚集著眾多股民,他們大多對大楊創世後市股價極為樂觀。對此孔軍說:「未來歐美消費的走勢還是取決於經濟復甦程度,復甦初期難以帶動消費,所以投資者之前對大楊創世的股票不太感興趣。目前的上漲從基本面看股價已經被高估。巴菲特去年同意大楊創世用其名頭做廣告,這件事基金和機構早就知道,如果是機構要炒早就炒了。投資者一定要注意風險,不要盲目追高,10塊錢左右是該公司股價的合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