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a股分紅要從市值里減去呢這樣分紅有什麼意義
首先我們要清楚什麼叫分紅?為什麼要分紅?
分紅指的是,股票未分配利潤中,劃轉了一部分以現金形式發放給股東。股本分紅是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回饋股東的主要方式。
股票價格決定於股票內在價值,分紅以後,股票每股內在價值會相應降低。比如某銀行股股價是10元,每股分紅一元。投資者除權除息以後,不考慮紅利稅就是9元,但是獲得一元現金,總市值就是10元,沒有任何變動。如果按照20%征稅,持股市值就是9.8元,投資者損失兩毛錢。
主要是基於兩個原理:
第一,上市公司分紅後,每股股票所含的理論價值減少,所以需要除權,假如不除權,那麼在除權除息日之前持有的股東,和之後買入的股東,所持有的股票價值是相同的,但實際上分紅了,所以後面買入的股民不應享有那一部份價值,因為那部份價值已經通過現金的方式付給了前面的股東。
第二,如果不除權,那麼在除權的前一天買入的股民,在第二天除權除息日,賬面上就會多一筆錢,那麼就不會有人提前買入這只股票,每個人都只會在分紅的前一天買入,第二天坐等收錢,這會助長投機,對於長期持有的股東不公平。如果除權,那些純粹想進來分紅的股民不但套不了利,還因為持股時間短要上稅出現虧損,就不會有這種投機套利行為。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如果把上面我所說的兩點反復的領會,還是會有人理解的,分紅主要是為了鼓勵長期投資,讓股東在股份不變化的情況下,獲得持續的現金流回報,分享企業的長期發展成果。目前美國的股市、日本的股市以及香港的股市,也是遵循這一規律對上市公司除權除息進行處理。
⑵ 封閉基金為什麼分紅後會折價率變大
1. 封閉式基金分紅獲利計算公式:
前提條件:分紅後,折價率回歸為原值。否則,分紅獲利不能兌現。
折價率=(1-基金市價/基金凈值)*100%
分紅比例=每份基金分紅/基金市價*100%
封閉式基金分紅收益率=折價率*分紅比例
例(1):小比例分紅。一般在基金季報出來後進行。
市價3元,凈值4.286元,折價率30%,每份基金分紅0.3元。
折價率=(1-3/4.286)*100%=30%
分紅比例=0.3/3*100%=10%
封閉式基金分紅收益率=30%*10%=3%
例(2):大比例分紅。一般在年度結算期進行(每年4月左右)。
市價2.1元,凈值3元,折價率30%,每份基金分紅0.84元。
折價率=(1-2.1/3)*100%=30%
分紅比例=0.84/2.1*100%=40%
封閉式基金分紅收益率=30%*40%=12%
例(3):特例。基金公司經常引用的案例。
市價2元,凈值4元,折價率50%,每份基金分紅2元。
折價率=(1-2/4)*100%=50%
分紅比例=2/2*100%=100%
封閉式基金分紅收益率=50%*100%=50%
2. 首先分紅會在短期內造成技術上的套利空間,為市場參與者新增盈利點,會吸引更多投資者來介入。其次分紅對原持有人來說是兌現了原本遙不可及的未打折的收益,這部分分紅收益比起打了折後的資金成本,收益率非常可觀。當外圍的投資者和內部的持有人都從封基中嘗到甜頭後,封基的折價率就會在投資者對其價值的更深理解和追求中不斷縮減。折價率空間能縮減到什麼程度,這取決於封閉式基金自身價值的改善程度和投資者對於改善的認知程度,而分紅預期會在投資者的認知過程中發揮推動作用。
3. 應該在分紅之前購買還是分紅之後購買基金?由於分紅派發的基金收益是基金凈值的一部分,分紅後,基金凈值會比較低,購買是否比較劃算?假設在權益登記日和紅利再投資日之間市場沒有波動,那麼,投資者無論是在分紅前購買還是之後購買,其擁有的資產是沒有差別的。這是因為,雖然分紅之前購買可獲得分紅並轉換成基金份額,但分紅之後購買由於基金凈值下降,同樣的申購金額可購買更多的基金單位。
⑶ 為什麼很多股民在股票分紅後,會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
上市公司股票分紅是回報投資者方式的一種,而炒股除了吃差價獲取利潤之外,真正還有另外一種投資回報就是靠分紅獲取收益。
所以股票分紅股民投資者們當然是非常高興,股民分紅後很高興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由於以下三大原因:
相反當持股不足一年之時就賣出股票,這個時候這個分紅是需要繳納紅利稅的,說白了就是這個分紅是虧本的,這個分紅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也許只有等所有股民都弄清楚分紅的奧秘之後,那個時候股票分紅就高興不起來,高興也是白高興了,這就是A股現實中的分紅情況。
總之想要在A股市場長期分紅獲取收益的話,一定要進行價值投資,只有持股超過1年以後,免徵紅利稅,這種情況股票分紅才能有實際意義;反之持股不足一年時間的話,分紅要折價這個分紅是沒用的。
⑷ 為什麼有的公司分紅後股票要折價,而有的價格不變,怎麼區分。謝謝
在大陸的股票分紅後都是折價的,你看到價格不變的是他正好漲回到原價了
⑸ 封基分紅後是價格還是凈值降低折價率呢
1. 首先分紅會在短期內造成技術上的套利空間,為市場參與者新增盈利點,會吸引更多投資者來介入。其次分紅對原持有人來說是兌現了原本遙不可及的未打折的收益,這部分分紅收益比起打了折後的資金成本,收益率非常可觀。當外圍的投資者和內部的持有人都從封基中嘗到甜頭後,封基的折價率就會在投資者對其價值的更深理解和追求中不斷縮減。折價率空間能縮減到什麼程度,這取決於封閉式基金自身價值的改善程度和投資者對於改善的認知程度,而分紅預期會在投資者的認知過程中發揮推動作用。
2. 在單邊上漲的市場環境下,大比例分紅才有可能影響業績。如果是震盪市、或者是單邊下跌的熊市,分紅則能讓投資者兌現收益,降低投資風險。因此,大多數基金公司都會選擇在震盪市進行大比例分紅,如上次光大保德信新增長基金,選擇3900點的高位震盪的市場環境進行高比例分紅,一方面可以主動降低倉位,同時藉助分紅持續營銷,募集新的資金准備逢低建倉。因此,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大比例歸一分紅對基金公司和投資者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3. 大比例分紅及拆分的基金,其目的是降低凈值,給基民1個價格低適合買進的錯覺,說明該基金希望擴大。大比例分紅及拆分的基金,在之分紅及拆分前或後入貨效果是一樣的,分紅及拆分後,基金凈值會降低,降低多少要看分紅及拆分比例,這時(分紅及拆分前後)沒有虧盈。假設:2.2元1份拆分為1.1元1份,這時2.2元可買2份,基金價值沒變;蛋糕大小沒變,由10塊切成了20塊原來買1塊=後來買2塊分紅也是這個道理。
⑹ 請問封閉式基金分紅後為什麼折價率會變高
舉個例子吧。封閉式基金交易跟股票一樣的,T日的收盤價就是T+1日的基準價,T+1日就根據這個基準價在正負10%的范圍內集合競價,但是分紅的時候會確定一個除權日,除權日開盤的時候就是以前一日的收盤價減去分紅作為基準價。舉例來說,一個封閉式基金凈值為2元,分紅每10份分5元,除權日前一天收盤價為1.5元,折價率為25%;除權日凈值變為1.5元,交易的基準價格變為1.5-0.5為1元,如果開盤競價漲跌幅為0%,則折價率就變為了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