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分紅有那些好處呢
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
(1)可以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擴大生產建設規模,推動經濟的發展,並收到「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
(2)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3)可以為改革完善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探索一條新路子,有利於不斷完善我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個人企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組織形式,更好地發揮股份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4)可以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有利於理順產權關系,使政府和企業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用其權,各得其利。
(5)可以擴大我國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於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
對股份制企業的作用
(1)有利於股份制企業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管理機制。
2)有利於股份制企業籌集資金,滿足生產建設的資金需要,而且由於股票投資的無期性,股份制企業對所籌資金不需還本,因此可長期使用,有利於廣泛制企業的經營和擴大再生產。
對股票投資者的作用
從股票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其作用在於:
(1)可以為投資者開拓投資渠道,擴大投資的選擇范圍,適應了投資者多樣性的投資動機,交易動機和利益的需求,一般來說能為投資者提供獲得較高收益的可能性。
(2)可以增強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有利於投資者股本的轉讓出售交易活動,使投資者隨時可以將股票出售變現,收回投資資金。股票市場的形成,完善和發展為股票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條件。4.股票市場的不利影響
股票市場的活動對股份制企業,股票投資者以及國家經濟的發展亦有不利影響的一面。股票價格的形成機制是頗為復雜的,多種因素的綜合利用和個別因素的特動作用都會影響到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股票價格既受政治,經濟,市場因素的影響,亦受技術和投資者行為因素的影響,因此,股票價格經常處在頻繁的變動之中。股票價格頻繁的變動擴大了股票市場的投機性活動,使股票市場的風險性增大。
股票市場的風險性是客觀存在的,這種風險性既能給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亦可能給股份制企業以及國家的經濟建設產生一定的副作用。這是必須正視的問題。
『貳』 分紅除息問題
下面有詳盡的分析:
公司的分紅政策與股票價格的關系
公司的分紅政策所涉及的是對公司的收益如何分配的問題,所以分紅政策也可以叫做分配政策。每年公司的經營都有對股東有個交代,即今年的贏利分紅還是不分紅,若是分紅如何分。按照法律和公司制度,應該是董事會提出預案,交股東大會討論表決。對公司的分紅政策,股東各有相同和不同的預期和利益,理想的公司分紅政策應該是公司經營者和大小股東之間利益妥協,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兼顧的結果。無論採取什麼樣分紅政策,股東們有一個目標是一致的,即股票能夠增值,價格能夠持續上漲,否則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看跌的股東就會以腳投票。但問題是分紅政策對股票價值有影響嗎?若是有,什麼政策有正面效應,什麼政策有負面效應?對這些疑問理論上是有爭論的,實際操作中也各有不同情況。 一、理論上的爭論 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送現金,一種是送股票。前者因為送的真金實銀,公司的資產要減少,後者是拿股票替換現金,現金留下來,公司的凈資產沒有變化,只是股票數量增加。因為股東的錢以股票方式留在公司,所以股票紅利是股東的再投資。含有分紅權的股票叫含權股,股權登記日後的交易要做除權處理,按分紅比例降價。不分紅當然一切照舊,而分紅股東雖然得到現金和紅股,但手中所持的股票價格也相應地降了一塊,所以從表面上看,不分紅與分現金或股票實在是半斤八兩,股票的真實價值和價格沒有什麼變化。美國學者默頓.米勒(MertonMiller,曾因投資組合理論的貢獻獲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持這種「股利無關論」(DividendIrrelevance)。為了證明他的觀點,他假設:(1)個人和公司都沒有所得稅;(2)沒有發行和交易成本;(3)分紅政策對股東權益的成本沒有影響;(4)公司的分紅政策與投資方向和資金使用計劃沒有任何關系;(5)股東和公司經理有對稱的信息(SymmetricInformation),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相同的預期。基於以上假設,他認為公司的分紅政策對公司的股票價格沒有影響,股票的投資價值是由公司的基本贏利能力和風險等級決定。前者是指公司所有資源的賺錢能力,後者是指公司股票的風險系數β,簡單地說,若是公司贏利和股票價格波動大,風險系數β值就高,反之就低。基本贏利能力和風險等級決定了餡餅的大小,而分紅政策講的是如何瓜分現有收益這個餡餅,與餡餅的大小無關,也就是說分不分,如何分,餡餅還是那麼大,不會因此而增大或減小。 另一種截然相反的觀點認為並不是所有的投資者只盯著股票價格,對公司分紅漠不關心,投資者有不同的預期和利益要求,這必然會影響到他們對股票價值的估價,事實上公司的分紅政策確實會影響到股票價格。比如投資者會認為投資股票獲得現金收益是天經地義的,拿到手裡的現金要比留在公司風險小,因為公司未來的贏利不穩定,有風險,投資者的感覺是「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所以每年都有現金紅利,或現金分紅比例較高的公司股票必然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價格也會隨之上漲。 還有一種觀點是從稅賦的角度來考慮,因為現金分紅要納稅,中國該稅率為20%,若是公司有一億發行在外的股票,十股送一元的話,要1000萬,稅就要交200萬,而送紅股則沒有這項額外支出。所以少分現金,或什麼都不分,或只送紅股是明智的選擇。 筆者的看法,從理論上講,默頓.米勒的「股利無關論」總的價值取向是對的,分配不會使股票增值。但是問題在於他的五項假設條件均不真實,稅賦、發行和交易成本都是逃不掉的,股東的構成不同,有不同信息來源、價值判斷和利益要求,股東與公司經理,不同的股東之間的信息是不對稱的,公司經營者比股東更清楚公司的底細,控股的大股東也比一般的中小股東更容易操控和獲得內幕信息。因此不同分紅政策肯定會對股東權益的成本、公司投資計劃產生不同的影響,股票的帳面價值在總量(公司+股東個人)上看雖然沒有變化,但投資者對股票內在價值的估價出現了變化,也就是說投資者的預期因不同的分紅政策而改變,贊成的就買進搶權,成為新股東,不贊成就賣出逃權,從而造成股票價格的波動。 如果我們在實踐中堅持默頓.米勒的「股利無關論」,正確的選擇就是不分配。事實上滬深兩市上市公司選擇不分紅的公司越來越多,有些公司近年來一直不分紅,股價每年都有漲幅。這些現象大致可以作為默頓.米勒的「股利無關論」的佐證。不過相反的情況也是存在的,每年都堅持給股東以紅利回報的公司也贏得不少的擁護者。 應該說投資者偏好現金股息收益甚於資本收益(價差收益)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但決非普遍現象。除非投資者面臨不可推遲的現金支出,如個人必須到期償付的住房貸款,退休基金必須定期支付的退休金等等,否則投資者拿到沒有任何收益的現金還是要選擇投資方向再投資。如果認為原來的公司每年都有現金分紅,因此有投資價值,莫不如再增持該公司的股票。由此看來,這種即期現金偏好理論是一種「在手之鳥悖論」(Bird-in-the-HandFallacy),即期收益與長遠收益其實沒有什麼差別,只要公司不會因現金短缺而倒閉,贏利能保持持續增長,投資者並不在意現在能否拿到現金。中國與此意類似的故事來自「朝三暮四」這句成語,其原意是有一個耍猴的人原來的分配製度是每天早上給猴四顆棗,晚上三顆。他覺得這樣做沒有激勵作用,宣布改為早上三顆,晚上視表現賞四顆作為獎金。此舉遭到猴的強烈反對,「朝三暮四」在人看來是一樣的,但猴的感覺是利益受到損害,因為現在早餐比原來少了一顆棗!而且晚上那四顆能否吃到變得有風險了,於是躺倒罷工,主人無奈只好改回舊制,改革以失敗告終。在筆者看來,「股利無關論」和「在手之鳥論」最大的區別是假設投資者有不同的性格,對現在未來有不同的預期和判斷,前者是理想主義、貪得無厭,可以用畫餅充飢,泡沫概念糊弄的人,後者是現實主義、只相信眼前利益,不被增長的泡沫所迷惑的猴。 稅賦對分紅政策是有影響的,但並非是主要因素。每年都有許多公司實行現金分紅,分到股東手裡的是已扣稅的股息,吃虧是明擺的,所以這樣做肯定有其他更重要的考慮。 二、兩個重要的制約因素 理論上三種不同觀點的爭論並沒有解決我們對公司分紅政策的疑問,這或許是因為每個公司都面臨不同的情況,所以並不存在普遍適用的所謂最佳分紅政策,但是理論上的爭論卻提出了兩個重要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關註:一是信息的不對稱,信息的內涵和發出的信號,以及對信息內涵、信號的不同理解;二是股東的構成及其影響力。 理論上講,如果公司提高了紅利的派發率,股票的含金量也會隨之提高,股票價格理應上漲。但實際上現行的股票價格也許已經完成了和包含了對紅利權的估價,這是由於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存在,一般投資者不會先於市場得到信息。先於市場得到信息的莊家和憑直覺介入的投資者對有分紅概念股票的追捧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默頓.米勒認為與其說投資者重視分紅,莫如說投資者更為關注分紅政策信息里所包含的內涵和信號。在他看來,若是公司經營者對公司未來的贏利前景看好,認為贏利會持續增長,就會提高紅利派發率,否則就會不分或少分。對贏利預期預先反應最快是股價,最大限度的增長空間在股價,微不足道的分紅只不過是一個概念和信號。因此清楚內情的公司經營者制訂的分紅政策反映了他們對公司未來的預期和信心,對不知內情的股東來說披露的則是一種可以解讀的信號。 公司的股東往往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團和個人構成,對公司的分紅政策當然會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保險基金偏好現金紅利,中小股東可能喜歡多送紅股,大股東有更為復雜的小算盤,股東當然希望能有對自己最有利的分紅方案,誰控制的票數多誰就能通過對自己有利的方案,因此對公司長遠發展有利,對全體股東有利只是旗號而已,按照公司制度,實際上是誰有力誰就有理。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東構成是奇特的,有國有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前兩者處於絕對控制地位,大股東和內部人士操控現象司空見慣,對我國上市公司分紅政策的影響應該說是決定性的。由於股票有上市流通和不流通的巨大差別,這樣就人為地造成了股東之間利益的沖突。站在國有股和法人股的立場上看,由於紅股的收益不能通過上市交易獲得,股價的漲跌也就沒有多大的利害關系,所以更傾向於獲得現金紅利甚至不分紅。1998年銀河科技的國有股股東否決了公司10送3股的預案,改之以10派2元現金就是這種利益沖突的現實表現。送紅股的方案能獲得國有股和法人股投票通過,其背景並非是資本預期收益的推動,而是另有其他考慮。盡管這些考慮迂迴曲折了一點,但目的是明確的,一是如何將原來的投資和收益變現,二是如何能更多地圈錢。 信息不對稱和信號,股東構成及其影響使我們對分紅政策的認識更進了一步,同時也架起了理論通往現實的橋梁和觀察公司分紅政策的多元視角,運用這些觀點我們可以透過對公司可選擇的分紅方式的分析看一看公司分紅政策的實際效果。 三、在不分紅現象的背後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有贏利可分的公司選擇了不分紅的政策,所以不分紅不是沒有錢,而是不想分。其中原因有兩個:第一,從實際效果看,分紅對公司和股東好處並不明顯,現金分紅股東實在是拿了一點蠅頭小利,公司的發展卻受到影響,股票紅利送少了股東覺得不過癮,多送,一次送個夠,經營者覺得盤子大了,經營壓力也大,所以沒有把握最好維持現狀。從股價與分紅政策的相關性來看,送現金基本不受歡迎,市場反應平平,大劑量送紅股股價才會有較大幅度上漲,但一毛不拔,什麼都不送,股價卻仍舊十分堅挺。這些現象說明分紅與否的確與股價沒有什麼關系,公司的不分紅政策與默頓.米勒的「股利無關論」不謀而合;第二,單向解讀不分紅這一信息,其內涵和信號是不清晰的,也就是說它沒有透露出公司經營者對公司贏利前景的看法,我們可以說經營者將利潤留存下來,是因為他們對未來有信心,要加大投資力度,也可以說不分紅是因為公司有頭寸短缺等財務風險,當然我們可以結合中期報告和年度報告的說明來解讀。但對投資者來說,有一個內涵和信號是明白無誤的,就是公司盤子沒變,又累計了一年的滾存利潤,這就大大提高了公司將來大劑量送股的潛力。用預期理論的道理來講,越是未來前景不清晰的公司,其變化潛力就越大,也就是說,投資者對這項信息做的是反向解讀和加法。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公司雖然不分紅,股價卻波動不大。 有些持傳統投資價值觀念的學者和投資者會說,成熟的股市和上市公司應該是以普遍派發現金紅利為標志,長期來看,從來不分紅或很少分紅的公司沒有多大的投資價值。首先,頑固堅持不分紅的鐵公雞公司是不道德的,有沒有贏利可分是能力問題,有贏利而故意不分是態度和道德問題。其次,長期不分紅的公司不是被特殊的利益集團和大股東所把持,就是在經營上根本沒有前途,因此不會贏得長線投資者的擁護。股市不相信道德的眼淚,這些持傳統投資價值觀念的學者和投資者的觀點是否站得住腳,還是讓我們看一組統計數據。 表1是上市兩年以上,從未送股派現的10隻股票。分紅和股價變動計算期為每隻股票上市日到2000年6月30日,贏利和股本計算期為上市日至1999年末。通過對該表的分析,我們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1)10隻股票的總體情況確實與傳統投資觀念的判斷相符,業績從上市之後全部是大幅度滑坡,這種趨勢也反映在公司的分紅政策上,贏利越來越少甚至虧損,當然無力分紅。(2)這些公司的股本擴張是靠配股,既股東持續的輸血。我們可以說這是業績不良造成的,但當時在上市之初看上去都是相當不錯的,經營者在業績尚好的時候配股圈錢積極,分紅卻為何一毛不拔?我們有理由推斷他們當初就不大看好公司的經營前景!換句話說,分紅不積極,不僅僅是思想有問題。(3)這些公司的股價表現要讓傳統投資理論大跌眼鏡了,與業績大幅度滑坡相對應的是股價的增長,這種現象是股市所司空見慣的,本文不想做過多的探討。這里只是指出,股價上漲有短線因素的作用,這些股票的表現的確可以證明股市的另一番道理,既股價與分紅,甚至與業績無關,但比較而言,從長線表現看,尤其是對比大幅度送派的公司股價(見表2、表3),這些股票的漲幅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表1十大不分紅股票 股票代碼 股票簡稱 上市日期 股價漲跌 股本增長 業績增長0411 ST凱地 1996-7-16 201.09% 22.33% -580.46% 0613 ST東海A 1997-1-28 -37.02% 51.71% -226.19% 0669 中訊科技 1996-12-10 19.14% 28.48% 149.23% 0691 寰島實業 1997-2-28 15.58% 188.15% -6.38% 0788 合成制葯 1997-6-16 -9.71% 48.08% -196.09% 600065 大慶聯誼 1997-5-23 -45.40% 45.45% -93.72%600083 PT紅光 1997-6-6 -62.09% 43.75% -459.70% 600097 ST恆泰 1997-6-19 -6.81% 43.52% -265.12% 600113 浙江東日 1997-10-21 23.23% 51.28% -39.91% 600115 東方航空 1997-11-5 -26.88% 62.23% -34.76% 平均 3.1年 7.11% 58.50% -175.31% 四、現金紅利輕飄飄 現金紅利為何輕飄飄,因為好處不大,弊病甚多。勉強能舉出的好處大致有兩點:一是迎合了部分股東的願望和利益,二是減少股東凈資產和經營者的壓力。而現金紅利的弊病卻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現金紅利派發率相對於股價波動實在是不夠塞牙縫,比如10送10元應該是個相當驚人的大紅包,但這可是一年的收益,而對於50元的股價來說,只是2%的漲幅,這種漲幅一天之內就可以完成,在牛市中2%的收益根本不值一提。其次,前面提到,除非有些特殊情況,實際上偏好現金的股票投資者幾乎等於零。如果當真偏好現金的話不如去買國債或基金,國債無風險,收益又高於銀行利息,證券投資基金按政策規定須拿出年收益的90%分現金。而股票因為公司永續經營,能否每年都有現金紅利可分是不確定的。第三,默頓.米勒認為公司增加紅利派發是經營者對未來有信心的表現,但筆者認為這里應把現金紅利和股票紅利區別開來。西方投資理論有一種說法,就是當企業沒有什麼盈利的項目可做時,不妨還錢於民,減小經營壓力。實際上經營者制訂派發現金政策時確實有這個考慮,這樣做也確實有這個實際效果。那麼我們就可以根據信息內涵和信號原理推測,如果某個公司送現金,就表明該公司發展停滯,經營萎縮,經營者對前途缺乏信心。第四,是有額外的納稅支出。公司如果確有送現金取悅股東的願望,不是沒有其他替代的辦法,比如股票回購,既能達到送錢的目的,又能避稅,何樂而不為呢? 前面曾提到過,公司採取現金分紅的方式既有面上的原因,內幕里也許別有隱情。面上的和內幕的原因如大股東的壓力、國際慣例的束縛、公司經營者不同的觀念和風格、公司所處的行業已進入成熟期等等。B股的早期股東多是國外的各類基金,講求現金投資回報,公司不得不遵循國際慣例來滿足此類股東的要求,而A股的股東看不上那一點蠅頭小利,於是就出現了B股派現金紅利,A股派紅股的怪現象。公司進入成熟期的特徵有兩個:一是所從事的行業難以找到贏利的投資項目,手頭有大量現金沒有出路,二是大比例派送現金紅利。這兩個特徵是公司經營性衰退的表象和信號。 表2以累計派現金額超過10元/10股,累計送股低於10股/10股為標准選擇了10隻股票,剔除了原來也在前10名之列的深發展、四川長虹、深中集、粵電力等幾只既有大量派現,也有大比例紅股的股票,目的是突出那些在現金紅利上有所側重的股票。其他計算條件與表1相同。 表2 十大現金分紅股票 股票 股票簡稱 累計 累計 上市 股價 股本 盈利 代碼 送股 派現 時間 漲跌 增長 增長 600854 春蘭股份 8 43.2 1994 507.64% 155.26% 22.46% 0016 深康佳A 9 31 1992 661.01% 294.11% 449.21% 0418 小天鵝A 2 16.35 1997 68.06% 20.00% -20.34% 600690 青島海爾 7 15.5 1993 369.51% 112.94% 222.24% 600684 珠江實業 5 14.8 1993 18.61% 107.66% -80.86600814 杭州解百 8 13.7 1994 109.15% 171.34% -62.18% 600682 南京新百 5 13.5 1993 165.40% 93.35% -1.57% 600642 申能股份 0 12.8 1993 41.41% -32.03% 10.19% 600826 蘭生股份 6 12.6 1994 100.52% 98.00% 13.81% 0529 粵美雅A 10 12.5 1993 5.52% 298.99% -318.35% 平均 6 18.595 6.4年 204.68% 104.82% 23.46% 為什麼這些公司偏重於派現金呢?首先,我們看到家電類的股票有4隻,佔40%,商業類有兩只,佔20%。這兩類都是成長性不高,但卻直接面對消費者,有大量的現金流量和存量的行業;其次,公司的規模盤子已經相當大,主營業務上幾無拓展空間,反映在盤子上也差不多達到了最大的規模,公司經營者看到了這種前景,但沒有將資金胡亂投向其他領域,搞多元化經營,而是加強研究開發投入,多餘資金選擇了現金分紅,暫時還利於股東的政策,這個政策應該說是明智的,也印證了信息內涵和信號理論對這種現象的推斷。 最後的疑問是,派現金的分紅政策能持續下去嗎?1999年的數據顯示,這10家除了深康佳和青島海爾保持高增長外,其他股票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衰退的跡象。另外,在2000年中期分配中均無貢獻。 五、股票紅利多多益善 送紅股在過去是一種紙上概念或叫紙上操作(PaperWork),如今進入數字信息時代則叫數字概念,在公司來講只不過倒個帳戶,在證交所和登記公司的中央電腦里做個加法,增加數字而已。送紅股固然不會增加股票的內在價值,但是對股東來說是有意義,有價值的。首先,收到紅股,將收益作為本金留存公司是一種再投資行為。作為股票的職業或長線投資者,以長遠的眼光來看,賺的不是錢,而是股票。只要公司經營長線看好,股票多多益善。其次,從市場評價來看,送股題材相當吸引人,但送股之後若能實現每股盈利的同步增長甚至更快增長就越發理想了。根據信息內涵和信號理論,大劑量送股可以說是一個信號,它起碼表明了公司對盈利增長的信心,因為大劑量送股後每股收益被稀釋,為了填補每股盈利的缺口,公司就須加倍努力。第三,大幅度除權後,股價相對便宜,交易也較以前活躍,容易激起投資者的填權預期。投資者對股票紅利的偏好與公司的長遠利益是一致的,同時也向公司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地說就是對公司股本擴張能力的追求。第四,送股還有避稅,沒有交易成本等優點。 公司經營者一般情況下並不情願分紅,既不願意送現金,也不願意送紅股。但是為什麼有些公司選擇了送紅股呢?除了一些外部壓力外,最直接的原因和動力還是為了更多地圈股東的錢。例如,某一小盤股要配股,承銷商會出主意說,先送紅股將盤子做大,然後配股,這樣配股價不致大高,還可以多圈錢。所以中國的上市公司如果大劑量送股的話,接下來可能就是大劑量的配股。 縱橫國際(原南通機床,ST通機,600862)的資產重組和以後的送股、增發是筆者曾接觸過的一個案例。該股從98年的7元多起步一直漲到99年的36元,漲幅500%。其中原因是江蘇國際技術進出口公司的入主以及而後可以預期到的資產重組、業績提升、送紅股等利好。當時公司的重組方和投資項目需資金4億多,計劃先送後配股或增發。但公司決策層有幾個疑慮:第一,是否需要送紅股?要送的話送多少合適?因為不送照樣可以配股或增發,如果照原計劃10送10,送過之後,再加上配股或增發,流通盤子大增,以後日子不好過,股票有可能成為一隻死股。第二,是配股還是增發?價格多少合適?第三,除權之後盤子誰來接?有些莊家對填權不感興趣,除權後可能要出貨。筆者的意見是:這些問題要綜合起來看。首先,送肯定要送,而且還要10送10,現在的股價已經是騎虎難下,莊家的目標是10送10,投資者也是沖著這個目標來的。無論是配股還是增發,股價都不能過高,你總不能弄出20元的配股價和36元的增發價來。那麼大劑量送股就可以大幅度除權,10送10之後除權價是18元,這個價格就可以為配股和增發掃清投資者的心理障礙。其次,配股有30%的限制,還要給股東至少20%的折扣,就南通機床來說,送股後流通股5000萬,只能發行1500萬,14元發行價,大致能籌資2.1億。不僅不能滿足資金需求,還有一個國有股、法人股如何參與配股的問題。增發就沒有這樣的限制,對投資者尤其是大機構投資者,要積極地展開公關推介工作,既要穩住現有的,更要爭取新的,要曉之以理,動之以利。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是公司決策層對未來是否有信心。公司決策層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們手裡賺錢的項目很多,只恨錢少。既然如此那就放開手腳大幹吧,只要你能挖出金子,不怕股東不掏錢。 南通機床重組不到一年,歷史上大比例送紅股的公司是否都實現了高增長?
由於字數太多,放不完,原文請看
http://www.cs.com.cn/csnews/20001219/30101.asp
『叄』 證監會關於現金分紅的規定
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作出規定
明確最近三年分紅不少於年均可分配利潤30%
為引導和規范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培育長期投資理念,增強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活力,促進資本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中國證監會今天在網上就起草的《關於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向社會進行為期一周的公開徵求意見。該決定明確規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這較之以前規定的「百分之二十」有了大幅的提高。
決定對之前發布的上市公司規章中涉及上市公司分紅的條款予以了重新修訂,共有六項內容。
一是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第一百五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注釋:公司應當在章程中明確現金分紅政策,規定公司利潤分配中現金分紅占當期實現利潤的百分比,現金分紅的條件、時機、金額或者比例,與公司長期財務規劃的關系等內容。利潤分配政策應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公司長期持續穩定發展。」
二是在《關於加強社會公眾股股東權益保護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一)項增加規定:「上市公司可以進行中期現金分紅。」
三是將《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五)項「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二十」修改為:「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
四是將《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05年修訂)》第三十七條修改為:「上市公司應披露本次利潤分配預案或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對於本報告期內盈利但未提出現金利潤分配預案的公司,應詳細說明未分紅的原因、未用於分紅的資金留存公司的使用用途。公司還應披露現金分紅政策在本報告期的執行情況,列明公司進行現金分紅的條件、時機、金額或者比例等內容。同時應當以列表方式明確披露公司前三年現金分紅的數額、與凈利潤的比率。」
五是將《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3號---半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07年修訂)》第三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公司應當披露以前期間擬定、在報告期實施的利潤分配方案、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或發行新股方案的執行情況。同時,披露現金分紅政策的執行情況,並說明董事會是否制定現金分紅預案。"
六是在《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3號---季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特別規定(2007年修訂)》第十三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四條:"公司應當說明本報告期內現金分紅政策的執行情況。"
決定要求證監會派出機構、滬深證交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要督促上市公司按照本決定修改公司章程、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做好監管和服務工作。自該決定施行之日起,1996年頒發的《關於規范上市公司行為若干問題的通知》將同時廢止。
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一個時期,證監會將進一步強化市場基礎建設,積極引導和鼓勵上市公司分紅,促進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上市公司分紅機制。上市公司要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對於利用分紅惡意套現和超額分配等違法違規行為,監管部門將堅決予以查處。
『肆』 股票分紅的意義
一,股票分紅的意義:
1、股票分紅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
(1)可以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擴大生產建設規模,推動經濟的發展,並收到「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
(2)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3)可以為改革完善企業組織形式探索一條新路子,有利於不斷完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個人企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組織形式,更好地發揮股份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經濟的發展。
(4)可以促進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有利於理順產權關系,使政府和企業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用其權,各得其利。
(5)可以擴大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於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
2、股票分紅對股份制企業的作用:
(1)有利於股份制企業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管理機制。
2)有利於股份制企業籌集資金,滿足生產建設的資金需要,而且由於股票投資的無期性,股份制企業對所籌資金不需還本,因此可長期使用,有利於廣泛制企業的經營和擴大再生產。
3、股票分紅對股票投資者的作用:
(1)可以為投資者開拓投資渠道,擴大投資的選擇范圍,適應了投資者多樣性的投資動機,交易動機和利益的需求,一般來說能為投資者提供獲得較高收益的可能性。
(2)可以增強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有利於投資者股本的轉讓出售交易活動,使投資者隨時可以將股票出售變現,收回投資資金。股票市場的形成,完善和發展為股票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伍』 股票分紅有送股和轉增股,兩者有什麼區別
送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
轉增股本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股益,但卻增加了股本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
送股和轉增股的差別:
1、只有公司有利潤了才能送股,而轉股則是用公積金來增加總股本。一般來說轉股比送股好。
2、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金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股相似。
3、轉增股本與送股的本質區別在於,紅股來自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帳面上的資本公積減少~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
4、轉增股本嚴格地說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送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送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
『陸』 股票分紅是怎麼回事
股票分紅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據情況選擇其中一種形式進行分紅,也可以兩種形式同時用。
股票分紅預案公布後,還要經過兩個程序才能實施:
1、決案——預案發布後,一般在2個月內開股東大會討論,通過後即成決案;
2、實施——決案後會拾機進行實施,這時間長短不定,有的很快(1周都有),有的很慢(2-3個月都有),實施時會設定兩個時間:A、登記日(只要你在登記日收盤時仍持有其股票,才有資格分紅);B、除權除息日(就是分紅到賬日期)。
(6)股票分紅政策改革擴展閱讀
股市分紅領取方法: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紅股及股息的領取。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規則,對投資者享受的紅股和股息實行自動劃撥到賬。股權(息)登記日為R日,除權(息)基準日為R+1日,投資者的紅股在R+1日自動到賬,並可進行交易,股息在R+2日自動到帳,投資者可及時查詢確定,如有問題應與證券營業部工作人員進行查詢。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紅股及股息的領取。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投資者的紅股在R+3日自動到賬,並可進行交易,股息在R+5日自動到賬,投資者可及時查詢確定。也就是說,無論是上交所,還是深交所,投資者的紅股和股息均自動到賬,無需投資者辦理任何手續,只是到賬的時間有所區別,投資者應注意查詢確定。
『柒』 股票分紅轉增如何計算
股票分紅轉增如何計算?
分紅後是800*(1+0.22)=976股你能分到紅利800*0.15*(1-20%稅率)=96元你的成本價是(9.131-0.15*0.8)/(1+0.22)=7.468元因為送股了,除權後股價自然也降了。
股票分紅的紅利稅怎麼計算?
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持股1個月至1年的,稅負為10%;持股1個月以內的,個人投資者持股時間越長,其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的稅負就越低。持有時間計算1、從買入到賣出的時間計算,除息日前1年買入,除息日賣出,免徵個稅。2、買入時間到除息日不滿一年,這部分也免徵個稅。分紅的條件1、分紅利的條件是公司當年贏利,已彌補和結轉遞延虧損和按規定提取10%的法定公積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2、送紅股的條件除條件1以外,還必須滿足前次發行股份已募足資金並間隔一年,公司最近三年財務會計文件無虛假記錄和公司預期利潤率達到同期銀行存款利息。
股票分紅怎樣計算?
除權與除息報價的具體計算公式有以下幾種:除息報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股息)除權報價。1、送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送股率)。2、配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配股率)。3、送股與配股同時進行時的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送股率)。除權除息報價=(股權登記的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配股價*配股率)/(1+送股率+配股率)。(7)股票分紅政策改革擴展閱讀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
股票分紅怎麼計算啊?10派0.5元?
10派6元之後每10股獲得6元收益,總資產仍舊為1w,股數不變,股價除息變為每股9.4元。扣稅是分紅稅,稅後實際上總資產不足1w,分紅是好事。
股票分紅是好事嗎? 是如何計算的?
10派6元之後每10股獲得6元收益,總資產仍舊為1w,股數不變,股價除息變為每股9.4元。扣稅是分紅稅,即扣600元的稅,稅後實際上總資產不足1w,分紅是好事,沒有什麼計算方法,全憑董事會提案然後股東大會投票決定。
股票分紅收益率計算
這個是根據公司盈利公司股東大會決議分配的。
股票分紅持股日怎麼算
用戶的股票分紅的所得稅稅率是按照用戶持股時間來計算的,用戶持股1年以上。
股票分紅送股計算
根據你提供的內容,可以分為兩步這樣計算:股票變化,你買入股票1000股,成本價46.239元。46.239元*1000股=46239元,1500=30.826.(1500股股票:1000股買入,500股送股)。10=0.32元(每股分紅)。
上一篇
購物股票:電視購物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下一篇
英維克股票:600610停牌是利還是弊
猜你喜歡
股票上s什麼意思:股票代碼前面加個 "S"是什麼意思?
2021-03-28 14:03:33 @ 大盤資訊
股市中S是什麼意思?S股在我國是指尚未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或者已進入改革程序但尚未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的股票,在股名前加S,此標記從2006年10月9日起啟用,日漲跌幅仍為上
天天基金在哪裡能買股票:天天基金可以炒股嗎
2021-03-28 14:03:33 @ 大盤資訊
天天基金網可以買股票嗎天天基金網不可以買股票!買股票必須帶身份證到證券公司營業部,可以隨便在任何一個證券公司營業部開戶,辦理第三方存款,下載交易軟體,之後打入資金,就
上港國際股票:上港集團的股好嗎
2021-03-28 14:03:33 @ 大盤資訊
上港集團的股好嗎上港集團股票代碼600018。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大陸最大的港口企業。集團先後經歷了上海港務局、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改制,由上海
A50股票代碼:A50跟股票的區別有什麼?
2021-03-28 14:03:33 @ 大盤資訊
上市公司a50指那些公司上證50指數包含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中規模大、流動性好、最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根據總市值、成交金額對股票進行綜合排名所得的前50隻股票構成。上
中國天然股票:天然氣股票有哪些
2021-03-28 14:03:33 @ 大盤資訊
主營天然氣的股票有哪些?謝謝各位!主營天然氣的股票有:深圳燃氣廣州控股申能股份陝天然氣大眾公用大通燃氣長春燃氣廣安愛眾。天然氣股票有哪些這些都是天然氣股票有哪些
怎麼看明白股票:怎麼看股票,看不懂
2021-03-28 14:03:33 @ 大盤資訊
怎麼看股票的概念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
『捌』 股改後對股票分紅的影響
應該沒有沒有影響。
股改的幾種方式對公司基本面的影響:
1.送股--對凈資產,每股收益無影響。
2.分紅--凈資產會降低。
3.縮股--凈資產,每股收益會提升。
4.送權證--無影響。
現在的股改大多是指「股權分置」改革
我國股市上一直存在著「股權分置」問題,被普遍認為是困擾股市發展的頭號難題。
過去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權不能流通。亦即股市同時存在著流通股與非流通股。此二類股,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此即「股權分置」問題。其弊端長久地嚴重影響股市的發展。
股權分置改革(股改政策)就是要在市場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對此兩類股東的股份,予以重新確認。並由現況的兩類股權分置,變為將來股票全面流通的情況。
股改的目的,最終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以消除制度賦予非流通股股東對公司的壟斷控制權、防止同股不同權和同股不同利的現象繼續發生。
非流通股一旦進入市場流通,市場流通籌碼大量增加,那麼就會破壞原有高溢價發行的少數流通股的市場條件。在原來股權分置條件下,流通股之所以能夠高溢價發行,是因為數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現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由股權分置改為不分置,全部進入市場流通,且改革後兩者權利義務相同),非流通股要進入市場流通,那麼理所當然要對兩類股東的持股成本進行核算並重新確認兩類股東的股權。也就是說,股權分置改革就是對兩類股東的股權,予以重新確認後,全部股票進入市場流通。
目前具體的股改措施,是由公司管理階層自己提出股改方案,由小股東投票表決。有些有創意的作法就不斷出台,例如:
(1)提出大股東違約賠償條款。
非流通股股東增加股改違約賠償承諾,規定如果非流通股股東未按承諾減持股份,則非流通股股東願意將違約出售股票所得全部或部分賠償給公司(類似台灣公司法歸入權條款)。這是一個懲罰規定製定,有助於消除流通股股東對股改承諾條款得不到執行的擔心,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和增強投資者持股信心。
(2)提出禁售期限(類似共同基金發行之初的閉鎖期條款)
大股東主動延長禁售期的承諾,顯示了大股東對公司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也給投資者一個良好的預期。有些公司承諾條款將大股東的禁售期限從法定的12個月延長到24個月至36個月,江淮汽車、精工科技禁售期60個月,而承德釩鈦第一大股東承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更是承諾72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所持非流通股,其承諾期限之長為股改以來之最。
(3)一些股改公司也訂定限售價格條款。
凱恩股份第一大承非流通股股東諾3年內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出售股票的價格不低於11.74元,這一價格復權後為凱恩股份上市以來的最高價。
(4)藍籌公司對價理想
上海汽車、民生銀行兩大藍籌公司,分別推出了每10股送3.4股和每10股送3股(相當)的對價。這一對價水準超過了前期長江電力和寶鋼股份的對價幅度,進一步穩定了投資者對績優藍籌股的流通補償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