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市盈率與股息的關系
你好,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 Ratio,簡稱PE或P/E Ratio) ,也稱本益比 「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計算時,股價通常取最新收盤價,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計算,稱為歷史市盈率(HistoricalP/E),若是按市場對今年及明年EPS的預估值計算,則稱為未來市盈率或預估市盈率(prospective/forward/forecast P/E)。計算預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預估值,一般採用市場平均預估(consensus estimates),即追蹤公司業績的機構收集多位分析師的預測所得到的預估平均值或中值。
市盈率與股息收益率的關系
值得指出的是,市盈率的倒數就是當前的股票投資報酬率,即為股息收益率,市盈率越高,股息收益率越低。這顯示了投資者購買高市盈率的股票帶有較大的風險。投資者購買高市盈率股票的真正動機也許不是為了獲得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而是期待股票市場價格繼續上漲帶來股票交易利潤,這就可能引發股票市場上的價格泡沫。
比如說股價是10元/股,每股收益是1元,這個股票的市盈率PE相當於10,相當於你願意付出多少呢,你買這個公司的價錢相當於付出這個公司每年盈利的倍數。比如說這個公司一年掙1個億的凈利潤,那麼你10倍的PE去買相當於你願意花10個億買這個公司。
PE這個指標他適用的行業,更適用於消費醫葯這種周期性不明顯,產品是消費快消品,企業產業周期波動不強烈的行業。比如消費類的,喝茅台、牛奶、吃榨菜、火腿腸。這樣的話今年吃多少明年吃多少,消費比較穩定,產品的價格波動也比較穩定,他適用於企業盈利比較穩定的行業和企業。他不適用於周期波動特別大的企業,比如說券商這種牛熊市波動特別大,或者有色商品價格波動特別大的。PE也不太適用於新興產業類的公司,比如說你用PE去估10年前的騰訊或阿里巴巴,那你是估不出來他的估值的,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沒有盈利,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成長性。所以PE更適用於什麼、不適用於什麼是有一定的應用局限的。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❷ 2015.4.19低市盈率高分紅股票
網宿科技 可以
❸ 現在低市盈率,高派息的股票有哪些,派多少次能夠使成本價為負的
市盈率是股價除以每股收益。
只能說每股收益高的公司派息的可能性大些,但人家要是光賺錢不分紅你也沒話說。
❹ 股票分紅率是不是越高越好
股票的好不好取決於對未來的估值,而不取決於當下的分紅或股價。假設分紅越多越好,那麼為什麼分紅高的反而沒有多少人持有呢?特別是個人投資者,比如銀行。
進一步推下去,分紅越多越好,應當越多人願意持有,而越多人願意持有,那麼它的價格就會被推上去,每股分紅就會變少,又何來的越多越好呢?
比如10塊錢的股,每股分紅0.5元,那麼其股息率就是5%。遵循分紅越多越好,也就越多人願意買入並長期持有,價格就會被推高,假設被推高到20塊錢,那麼相較於同樣分紅的企業,股息率就會變成2.5%,它就會由好變成不好了。
分紅只是一時的,因為企業的盈利由經營決定,而分紅比例是由董事會決定,有些股票它的股息率波動非常大。比如今年股息率5%,明年可能就變成0,不分紅了,那麼又如何判斷分紅越多越好呢?
企業不分紅的留存現金進一步投資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可以帶來更大的企業效用,企業的資產規模也會隨之擴大,對應的市值也就會上漲。那麼請問,企業為什麼要分紅呢?而投資者為什麼要期盼分紅呢?
因此,以利益最大化(規避利息稅)和企業持續盈利為前提,反而是越不分紅的股票越好。但企業持續盈利是不可確保的,也就不存在怎樣的股票最好,不管市盈率還是市凈率它都是一時的,不能預示未來——投資者最價格的敏感性也表現在此,每個投資者對企業的未來估值不同,也只有這樣才能產生交易,有人買有人賣。
若判斷股票的好壞有唯一標准,那麼交易是不平衡的,會變成有人買沒人賣大幅推高股價,或變成有人賣沒人買大幅拉低股價。然而,股價的變化會進而影響「標准」,致使其所謂的標准存在悖論。
❺ 低估值高成長高分紅的股票有哪些
「約基」正確使用市盈率判斷企業估值
市凈率特別適合對重資產型企業進行衡量,市盈率適合對輕資產型企業進行衡量。這兩者一結合,基本上兩把刷子已足夠。這里特別指出,市盈率這種方法使用更普遍一些,而且要注意市盈率的使用要動態的去看。
假設現在你看到30倍的市盈率的股票,及時股票不動,未來業績能夠增長,假設增長3倍,那麼到時候市盈率就會降低為10倍。如果業績降低呢,即使股價會動,它的市盈率都是在增長的,所以要動態去看,而且對未來業績變動,要有準確的預期。
股票價格是投資者對未來預期而支付的一個價格,而不是當前資產的支付價格。
比如當前凈資產只有兩塊錢,那麼為什麼我要支付10塊錢呢?這個高出的價格就是考慮到未來資產的增值,未來它收益要增加,所以這是對未來的預期。
從這個方面來看,真正准確的估值是動態市盈率。
你現在看到的是100倍的市盈率,如果說它5年以後或3年以後,假設它的收益增長了10倍,那麼到第3年或第5年時,它的市盈率到那個點上就會變成10倍了。10倍高還是低呢?相對一般來說,是低估了。所以你現在看到的100倍是3年以後的10倍,有可能也是倍低估的。
如何判斷一隻股票的價格是被高估還是低估呢?你是怎麼來估計它們的價值的?
常規的經驗就是用PE法,但是PE法的使用有個技巧。比如說,我們如何來判斷價值?價值不是恆定不變的,它也是在波動的,重要的是我們要判斷波動的方向和力度。
假設說,我們看最近企業的產品優化,同時優化之後產能大幅增加,即將投產。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判斷,它是在往好的方向過度,而且根據投產的規模、投產機構的毛利,我們大致可以估算出這個企業增長的幅度。
這個時候我們基本上可以確定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收益預期,再結合普通常規的行業10倍或15倍的行業不同經驗值,套用後,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個合理的買入價格。當低於這個價格時,我們買入;高於這個價格,我們就賣出。
❻ 穩定高分紅的股票有哪些
當年巴菲特投資中國石油,首先看重的就是其高分紅以及低股價。近日,香港首富李嘉誠在接受某媒體專訪時也表示,他和他的團隊在選擇股票時,最看重的就是低市盈率(P/E)和分紅好的個股。「那些P/E高、分紅少的個股我們可能就不買了。」李嘉誠說。世界投資大師和香港首富不約而同的選擇高分紅股票,原因何在?業內專家分析表示,分紅能力較強的上市公司之所以受到如此關注,在於其長期穩定的業績表現。
來自權威機構的數據表明,具備高分紅能力的上市公司,不僅「賺錢效應」明顯,且在熊市中較同類個股有更好的抗跌性。國金證券數據顯示,在2002年至2005年的四年熊市中,每年累計單位分紅較高的上市公司,市場表現均強於同期大盤表現。另外,從這些高分紅上市公司的排名情況來看,2005年分紅總額靠前的30家公司中,有10家公司位於2006年的前30名之列,有11家公司位於2007年的前30名,保持了較好的穩定性。泰達荷銀基金認為,持續分紅能力突出的上市公司,不僅反映出較強的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其無論在企業內部治理、產品結構、自主創新等方面都具有領先優勢。像雲南白葯、五礦發展、海油工程等綜合實力較強的上市公司長期以來均維持了高分紅態勢。
❼ 銀行股分紅相對較高的股票有哪些
浦發分紅,中國銀行。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發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1993年1月9日開業、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600000)的國有控股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秉承「篤守誠信、創造卓越」的經營理念,浦發銀行積極探索金融創新,資產規模持續擴大,經營實力不斷增強。2010年12月底,公司總資產規模高達21,621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11,465億元,各項存款余額16,387億元,實現稅後利潤190.76億元。浦發銀行將繼續推進金融創新,努力建設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現代金融服務企業。上市以來,浦發銀行連續多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上市公司100強」。
中國銀行全稱是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imited,簡稱BOC),總行(Head Office)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號,是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中國銀行的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和航空租賃,旗下有中銀香港、中銀國際、中銀保險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金融服務。中國銀行作為中國國際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及37個國家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主要經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等多項業務。2013年7月,英國《銀行家》(The Banker)雜志公布了2013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名,位居第9位,與2012年排名一致。此外,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2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名結果,中國銀行以885.16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10位,較2011年排名上升1位,位居銀行業第2位。
❽ 有哪些是高現金分紅率的股票呀 請告訴我最近3 年現金分紅率高於3%的股票,謝謝!
寧滬高速
長江電力
大秦鐵路
都在5%以上
❾ 有好多股票的市盈率都這么低8 9倍的,為什麼分紅切遠遠分不到這個數
股票的市盈率和分紅是沒有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