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股票股利賬務處理
這個,以前股利的賬務處理要區分分配到的股利是投資前享有的份額還是投資後享有的份額而分別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或計入投資收益的。現在全部計入投資收益,不再進行區分。
一、介紹一下兩種會計處理方法,分析兩種會計處理方法的思路;
二、指出兩種會計處理方法下,分別對企業財務狀況和損益造成的影響,以及對報表使用者可能帶來的影響;
三、分析兩種處理方法的利弊,提出自己的見解(如認為哪種方法更可取或提出新的處理方法等)
B. 長期股權投資在成本法核算下,被投資單位分配股票股利,如何賬務處理呢
新企業會計准則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規定:「收到被投資企業宣告發放的股票股利,不進行賬務處理,但應在備查簿中登記」。
C.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下,獲得現金股利應如何入帳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下,獲得現金股利的入帳方式是:
1、以現金購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支付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作為投資成本。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應按實際支付的價款減去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後的差額,作為投資的實際成本,借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金額,借記「應收股利」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2、股權持有期間內,企業應於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時確認投資收益。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中屬於應由本企業享有的部分,借記「應收股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收到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股息」科目。
D.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下發放股票股利需要做賬務處理嗎怎麼做
不需要做賬務處理,只需在備查賬簿中登記股數的變化即可。
E.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分紅
1、
不分紅與計不計提減值准備無直接關系。
2、
《企業會計准則-投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時投資收益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為投資年度分回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的處理;第二種為投資年度以後分回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處理。
第一種情況,投資年度分回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處理。通常情況下,投資企業投資當年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不作為當期投資收益,而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如果投資企業投資當年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有部分是來自投資後被投資單位的盈餘分配,則應作為投資企業投資年度的投資收益。具體計算時,如果能分清投資前和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應當分投資前和投資後計算確認屬於應當確認投資收益和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如果不能分清投資前和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可按投資准則指南規定的下列公式計算確認投資收益或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
①投資企業投資年度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投資當年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投資企業持股比例×當年投資持有月份/全年月份(12)
②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被投資單位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持股比例-投資企業投資年度應享有的投資收益
上述公式②計算復雜,實際上只要把握住「應收股利」和「投資收益」兩個賬戶即可。分派來的現金股利記入「應收股利」的借方,應享有的投資收益記入「投資收益」的貸方。如前者大於後者,說明分派來的現金股利大於投資方在投資期間應享有的投資收益,可認為是被投資方給投資方返還了投資成本,應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第二種情況,投資年度以後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的處理。投資准則指南中規定的計算公式為:
③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投資後至本年未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後至上年未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損益)×投資企業的持股比例-投資企業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
④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當年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
上述公式不利於理解也不便於記憶。筆者認為,在投資方得到被投資方分派來的現金股利時,記入「應收股利」的借方,投資方應享有的投資收益記入「投資收益」的貸方。如前者大於後者,說明分派來的現金股利大於投資方在投資期間應享有的投資收益,可認為是被投資方對投資方返還的投資成本,應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若前者小於後者,說明由被投資方分派來的現金股利小於投資企業在持有期間應享有的投資收益,可認為是投資方前期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又由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未分配凈利潤彌補,使得原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予以轉回,並將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同時,轉回數不能大於原沖減數。
[例]A企業2001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C公司10%的股份,並准備長期持有。初始投資成本110000 元。C公司於2001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0年度的現金股利100000元。假設C公司2001年1月1日股東權益合計為1200000元,其中股本為1000000元,末分配利潤為200000元;2001年實現凈利潤400000元;2002年5月1日分派現金股利300000元。
可以看出,2002年5月1日,由C公司分給A企業的現金股利為30000元,而A企業在同期應享有的投資收益為40000元(A企業應享有的投資收益=C 公司2001年實現的凈利潤×持股比例×持股時間=400000×10%×12/12=40000元),C公司給A企業少分派10000元現金股利。A企業這時把分派來的現金股利30000元全部確認為投資收益,少分給的現金股利10000元可認為是在2001年分派2000年實現的凈利潤(2001年5 月2日發放現金股利10000元,投資方應作為投資成本返還),在2002年又以2001年實現的凈利潤得以補償(即返還回來了)。補償數也確認為A企業的投資收益,記入「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的借方。這時,A企業的投資收益實際上由兩部分即分派來的現金股利30000元和補償數10000元組成。 2002年5月2日A公司賬務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 30000
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C公司)10000
貸:投資收益 40000
假設上述C公司於2002年5月1日分派現金股利為450000元,而A企業在同期應享有的投資收益為40000元,C公司為A企業多分派5000元現金股利。A企業這時只能把40000元確認為投資收益,其餘5000元應作為前期投資成本的返還,沖減投資成本。
F. 向投資者分配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會計分錄分別是什麼
宣告現金股利的時候
借:利潤分配
貸:應付股利
發放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
宣告股票股利不做賬,實際發放
借:利潤分配
貸:股本
(6)成本法股票股利分紅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主要出於以下原因:
1、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若要公開增發證券,當前三年累計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凈利潤不少於公司當前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2、保持分紅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回饋股東,一些運行成熟、盈利穩定的上市公司,暫時未有較為有利的項目投資,為提振股價、回饋投資者等因素,傾向於發行現金股利。
3、IPO時章程的規定。
4、當前證監會要求新近申報的IPO明確現金分紅政策,各擬上市公司均在招股書和公司章程中明確了現金分紅計劃,未來正常條件下,現金分紅可期。
派發現金股利的賬務處理:
現金股利是以現金方式向股東派發的股利,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股利派發方式。投資者之所以投資於股票,主要是希望得到較一般投資者多的現金股利。發放現金股利,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 有足夠的留存收益;
2 有足夠的現金;
3 有董事會的決定。
例1:A公司董事會於某年12月1日宣布發放股利,優先股1000股,每股2元,普通股10000股,每股1元。過戶截止日為該年度12月20日,股利開始發放日期為次年1月5日。會計處理如下:
宣布發放股利時:
借:利潤分配12000
貸:應付股利———應付優先股股利2000
———應付普通股股利10000
派發現金股利時:
借:應付股利———應付優先股股利2000
———應付普通股股利10000
貸:銀行存款12000
股利處理
投資方持有股票期間被投資方宣告發放現金股利的處理
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劃分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時
成本法下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權益法下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被投資方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時的處理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等
股票股利對公司來說,並沒有現金流出,也不會導致公司的財產減少,而只是將公司的留存收益轉化為股本。但股票股利會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股數),同時降低股票的每股價值。它不會改變公司股東權益總額,但會改變股東權益的構成結構。從表面上看,分配股票股利除了增加所持股數外好像並沒有給股東帶來直接收益,事實上並非如此。
G. 成本法核算收到股票股利的賬務處理
按照成本法核算的話,股利應該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但所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於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計凈利潤的分配額……另外,那個會計處理應該是
借:應收股利
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H. 長期股權投資用成本法核算時,被投資方宣告分派股利是的會計科目如何做
准則解釋3號發布之前:
成本法下,現金股利分為兩種情況,對於投資企業投資當年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由於它是由投資前被投資企業實現的利潤分配得來的,所以,不把它作為投資收益,而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
如果投資企業在投資當年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部分是來自投資後被投資企業的盈餘分配,則應作為投資企業投資年度的投資收益。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准則解釋3號發布之後,成本法核算收到清算股利不再沖減成本,一律做投資收益。
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中,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部分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I. 採用成本法核算時企業分得股票股利時為什麼不做帳
採用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不隨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的變動而變動,這也正是「成本法」的一個意思所在。
所以在被投資方宣告分派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實際發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而在權益法下,被投資方實際利潤時,投資方做: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實際發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