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二級市場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其實很簡單,打個最淺顯的比方,股票二級市場就等於現在的菜市場(古代叫圩場或趕集),而股票一級市場就等於采購菜農場的承銷商,你試想下如果沒有菜市場,想買菜的人都到菜農代理商那裡買嗎?那不爆棚了,只不過有點不同的是菜場買回來的菜沒有再賣回的,因為吃掉了,消費掉了,而二級市場買來的股票本就是菜場的菜販一樣低價買進高點價賣出。買賣股票就等於菜場里的菜販買賣蔬菜,難道菜販自己不種菜他還是照樣賺錢不合理嗎,嚴格來講菜販子他也沒有創造價值啊,也是在掏別人口袋裡的錢啊,只是掏得不是太多,沒股票買賣那麼明顯,但道理是一樣的。
再者,你自己也說了,一級市場是好事,沒有二級市場,難道承銷商自己都把股票買回家收藏嗎,他收藏得了嗎,沒有二級市場(廣大人民)他一級市場又能「收藏」多少呢?
這就叫市場經濟,不是計劃經濟,這是資本主義引過來的東西。我相信你是個聰明的人,有時聰明反被自己誤了。我這么淺顯的一比方,你應該想明白了。
❷ 關於股票不分紅的問題
分紅的利潤比二級市場的差價要少好多啊。。。
長期不分紅說明企業經營的不好,或者經營沒問題但要把錢用來擴張或其他用途。分不分紅,分多少,要經過股東大會批准
在二級市場賣掉也不等於騙別人的錢啊,都是自願
❸ 股票不分紅,業績還有什麼意義
目前我國股市本來就是以資金實力論英雄,只要能坐莊,題材第一,業績分紅第二
❹ 如果股票不分紅,那麼是否可以理解為股票就是一個騙局股票不可以通
不能完全說不分紅就是騙局。
如果公司不分紅,現金存留在公司中,管理層通過良好運作能獲取更大利潤,那麼不分紅,股東的股票價值也會上升的。雖然變現渠道只能是賣出,但如果賬面價值是實實在在的也是好的。
不過,人性都是有弱點的,尤其是手握大把現金時,有可能會造成管理層盲目自信,胡亂投資。所以強化股票分紅制度對小散來說算個好消息。
如果公司的管理層目的不純,只是通過做大市值來套現,長期不分紅或少分紅,那麼這些公司長期來看,對廣大投資者是不利的。
股票市場的意義就在於優勝劣汰,資金會去找到安全,可靠,能盈利的品種,從而對公司形成優勝劣汰。
❺ 既然沒有紅利那一級市場股票購買者為什麼要購買股票二級市場上的股票購買者為什麼要購買股票
莫非在題主的概念中,股票的全部意義就是分紅?那麼在中國這樣向來沒有分紅傳統的市場中,如果僅靠獲取紅利作為買股的動力,那讓廣大的機構、券商們情何以堪。
好了,正式答題,
公司發行股票,其目的是籌集資金,擴大生產,提高公司行業競爭力,對於優質公司,比如京東這樣的,投資者當然會趨之若鶩,一級市場買股票,通常而言是具有成本優勢的,相當於你是批發價,然後正式上市後再零售給二級市場投資者,賺取差價,尤其是在A股市場,向來有新股不敗的傳統,甭管質地怎樣,上市後先炒個50%再說,所以一級市場拿到股票簡直是天上掉餡餅,搶錢啊。
至於二級市場投資者為什麼要買,這就涉及到行為金融了,畢竟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認為這家公司合理估值是20元,但有人認為按照他的估值體系,應該值30元,如果市價是25元,那麼你覺得高估了,選擇賣出,他覺得低估了,選擇買入,如此反復下去,具體到A股這個投機盛行的背景下,就是拼講故事的功力了,你把故事講得好,題材吹的天花亂墜,自然有人來擊鼓傳花,只要不接最後一棒就好,所以炒股票並且炒的好的,絕不是傻子,那都是對市場心理揣摩的頂尖透徹的人精,別忘了牛頓大神都栽在股市裡內牛滿面過啊。打字不易,題主且給且珍惜吧~
❻ 股票不分紅有意義嗎
長期不分紅的股票沒意義,還是遠離它吧.
❼ 如果股票永遠不分紅,這支股票的實際價值是什麼不分紅的股票有什麼用
股票如果賺錢不分紅,一是擴張期,價值會上去。二是虧損,可能退市。
❽ 二級市場上的股票交易對於投資者來說究竟有何實際的意義
你要理解股票,先要理解
公司制
度和股東制度的
真正含義
和好處。以及上市的價值。
你產生困惑的原因是把
產業資本
和
投機資本
搞混了。
(1)公司制的真正目的是有效組織股東
入資
和管理,來做大做強。所以,「股東不能抽調資金」就成了很重要的機制。也就是說一家公司一旦做大,股東數量變多,股東的
實際資產
就只能以佔有公司股權的形式存在。而在此情況下,股東的股權的實際價值就成了一個很難評估的資產。比如,一家凈資產一個億的公司,某一年的股東凈利潤是2000萬,那麼請問股東的財富究竟是多少?無法回答,因為股東的財富取決於公司未來的利潤
,而不是當前的凈資產。假設此時股東想要出售自己的股權,該以什麼價格出售?這需要根據買賣雙方依據未來的公司利潤進行協商決定。
(2)所以
你的第一
句話是錯的,股票作為資產,其價值是未來股東利潤的貼現值。這也是公司
存在的意義
,如果股票
沒有價值
,公司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3)你說的第
二句話
是對的,分紅沒有價值上的意義,分紅的本質是
套現
資產。但是你理解分紅的意義錯了,分紅的本質不是獲取回報,而是套現股東自己的資產,回報一定是從利潤中來,先有利潤才有分紅,所以分紅不是
買股票
的實際追求,投資股票追求的是
股票內在價值
!
(4)你產生混淆的主要原因是把股市參與者的主流當做快進快出的投機資金。投機資金只能短期影響
股票價格
。股票長期的走勢是圍繞內在價值波動的。要理解這一點,你必須懂一點公司財務的基礎,
股票價值
會隨著利潤的潛力的變化而變化,市場在一個較長的周期內會實現這一點。這也就是投資者賺錢的主要原因。
股市不可能永遠不反應股票的實際價值,歷史上還沒有
這樣的事情
。
中國股市
比較年輕,投機性強一些,但是不改股市作為股權市場的基礎。
❾ 股票二級市場有無存在的必要
您所說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一級市場(發行市場)和二級市場(流通市場)相輔相成。假設不存在二級市場某公司IPO,又會吸引多少人呢?股票不流通,如果某股東因為謀事急需套現,怎麼辦?長期持有股票只能以獲得分紅為目的,可是分紅因業績不穩定,況且會出現連年不分紅的鐵公雞,目前的情況,每股僅僅幾分或幾毛錢的紅利,又會吸引多少投資者,或者某一天股東知道公司處於末路,那隻有等著承擔有限責任了。
如果缺少二級市場,一級市場如何不斷再融資呢?二級市場股票價格作為評價發行公司業績的一項標准,如果二級市場股價破發甚至成為仙股,只能說明公司經營財務等出現嚴重問題,那麼公司再融資,如增發,配股誰又會捧場呢?
二級市場財富轉移很形象,賭博?似乎也正確,科室高度投機性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事情,當今中小散戶佔了投資群體絕大多書,非理性的投資者又占絕大多數。賭博當然難以避免!機構,戰略投資者科不是這樣呀!
您真的很有自己的思想
❿ 股票在二級市場上買賣有什麼意義么
股票在二級市場上買賣的意義: (1)股票上市後, 上市公司就成為投資大眾的投資對象,因而容易吸收投資大眾的儲蓄資金,擴大了籌資的來源。
(2)股票上市後, 上市公司的股權就分散在千千萬萬個大小不一的投資者手中,這種股權分散化能有效地避免公司被少數股東單獨支配的危險,賦予公司更大的經營自由度。
(3)股票交易所對上市公司股票行情及定期會計表冊的公告,起了一種廣告效果,有效地擴大了上市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信譽。
(4)上市公司主權分散及資本大眾化的直接效果就是使股東人數大大增加,這些數量極大的股東及其親朋好友自然會購買上市公司的產品,成為上市公司的顧客。
(5)可爭取更多的股東。 上市公司對此一般都非常重視,因為股票多就意味著消費者多,這利於公共關系的改善和實現所有者的多樣化,對公司的廣告亦有強化作用。
(6)利於公司股票價格的確定。
(7)上市公司既可公開發行證券, 又可對原有股東增發新股,這樣,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就很充分
上市為了股票提供了一個連續性市場, 這利於股票的流通。證券流通性越好,投資者就越願意購買。
投資者的好處,利於獲得上市公司的經營及財務方面的資料,了解公司的現狀,從而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經濟發展情況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經濟周期、通貨膨脹和產業政策。上市公司同樣受經濟周期、通貨膨脹和產業政策的影響。當一個股市的股價上漲過快時,股票的價差收益就會明顯超過其地領域。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外圍的資金就會紛紛湧入,從而進一步抬高股價,推動股指的上漲。而由於湧入資金的慣性,股指往往會漲到一個相對高點。當資金不再流入,不斷流出,直到不再流出時,股指就形成相對低點。
《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上市公司不僅需要連續三年盈利,還應符合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20%,以及最近3年未受證監會行政處罰,最近一年未受到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譴責等細則限制。上市公司融資也不是誰想融資就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