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考研金融學專業的研究方向都有哪些
一、金融經濟(含國際金融、金融理論)
具體研究馬克思、凱恩斯和斯密及當代著名經濟學家所闡述的金融學原理;研究虛擬經濟與實際經濟的關聯與影響;研究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分析金融政策的期限結構和動態反饋機制,以及各國銀行制度與法規比較等。
熱度分析:截至2007年3月末,我國外債余額為3315.62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比上年末增加85.74億美元,增長2.65%。許多新興的名詞如外匯儲備增速、開放資本項目管制、國有銀行股改、股票印花稅都涉及到重要的金融經濟理論問題。
就業方向:該方向就業范圍比較廣泛,與其他各個方向都有交叉的地方。畢業生主要去向是外向型投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商業銀行等外資金融機構,以及中資金融機構的涉外部門、跨國公司投融資部門和政府經濟管理部門等相關工作。
二、投資學
投資學主要包括證券投資、國際投資、企業投資等幾個研究領域。
熱度分析:中國股市經歷牛市後,人們對投資學的興趣也隨之高漲,其實投資不僅僅是證券投資,其范圍極廣泛。國家發展、企業贏利、個人獲利,都離不開投資。
就業方向:一般來說,投資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有以下幾個畢業去向:第一,到證券、信託投資公司和投資銀行從事證券投資;第二,到企業的投資部門從事企業投資工作;第三,到政府相關部門從事有關投資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第四,到高校、科研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需要說明的是,應屆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一般都是一線的操作員,因為沒有任何單位會讓一個沒有工作經驗的員工進入管理層,即使是基層管理崗位。
三、貨幣銀行學
主要研究的是跟銀行及國家貨幣政策相關的問題,這里的銀行包括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等等。
熱度分析:2006年以來,藉助人民幣匯率對美元升值效應,各家銀行紛紛推出本、外幣理財新產。之前就倍受關注的銀行業持續加溫,成為熱點。
就業方向:該專業方向主要在銀行系統、學校和科研單位從事金融業務和管理工作,多在金融教學、研究領域就業。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完善,進入工商企業和上市公司成為許多金融人才的就業方向。
四、保險學
保監會將保險專業的教學模式分為"西財模式"、"武大模式"和"南開模式",其對應的大學分別是西南財經大學、武漢大學和南開大學。而保險業的"黃埔軍校"則是位於湖南長沙的保險職業學院。
熱度分析:在我國,保險業被譽為2l世紀的朝陽產業。首先,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以及人口的老齡化有利於保險業市場的擴張;其次,我國目前的保險深度及保險密度都很低,有很大的市場潛力;第三,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為保險業市場擴大規模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保監會《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討論稿)》預計,未來5年我國保險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5%左右。今年來許多險種受到關註:銀行保險、航意險、交強險、健康險、體育保險、房貸險、農業保險、高管責任險。
就業方向:許多人誤以為保險專業就業就是賣保險,實際上保險營銷只是保險業中一部分工作,其它工作諸如組訓、培訓講師、核賠核保人員和資金運作人員、精算人員。畢業生主要到保險公司、其他金融機構、社會保險部門及保險監管機構從事保險實務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此外,還有中介企業、社會保障機構、政府監管機構、銀行和證券投資機構、大型企業風險管理部門等也需要該方向的畢業生。比較熱門的職業有保險代理人、保險核保、保險理賠、保險精算師(FIA)等等。
五、公司理財(公司金融)
又稱公司財務管理,公司理財等。一般來說,公司金融學會利用各種分析工具來管理公司的財務,例如使用貼現法(DCF)來為投資計劃總值作出評估,使用決策樹分析來了解投資及營運的彈性。
熱度分析:公司理財近年創下多個之最:貸款之最(E.On)、並購之最(Hospital Corporation of America)、證券化之最(Lloyds TSB Arkle)以及全球第一大IPO交易(中國工商銀行)。公司理財相比其他方向是歷史較短但發展很迅猛。
就業方向:該專業畢業生可選擇各類公司從事融資、投資工作;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實務工作;也可以在金融監管機構、政府部門從事經濟管理工作,或進一步深造後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❷ 中國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保什麼的
不知道再保險干什麼的,還自吹全球第八大保險,亞州第一,是嗎,不負責任吹
❸ 請問保險行業有哪幾支股票
證券代碼:601628 證券名稱:中國人壽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是國有特大型金融保險企業,總部設在北京,世界500強企業。公司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分設為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證券代碼:601336 證券名稱:新華保險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華保險」,成立於1996年9月,總部位於北京市,是一家大型壽險企業。2011年,新華保險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同步上市,A股代碼為601336,H股代碼為1336。新華保險2013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人民幣1036.4億元,公司總資產規模達到5658.49億元,實現保費收入正增長,繼續保持國內壽險行業三甲地位。
證券代碼:601601 證券名稱: 中國太保 中國太平洋保險(A股:601601、H股:02601),又稱太平洋保險,簡稱中國太保或太保,前身是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成立於1991年5月13日,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2001年,根據中國國務院和中國保監會分業經營機構體制改革的批復,原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更名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太保是中國大陸第二大財產保險公司,僅次於中國財險,也是第三大人壽保險公司,僅次於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它本身經營多元化保險服務,包括人壽保險、財產保險、再保險等。
❹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再集團」)由國家財政部和中央匯金投資責任有限公司發起設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61.5億元,兩大股東各持14.5%和85.5%的股權,是目前中國惟一的再保險集團公司。
中再集團源於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再保險部的基礎上成立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填補了新中國保險史上沒有再保險公司的空白;1999年3月18日,中國再保險公司成立,實現了向現代商業再保險公司的歷史性轉變;2003年12月22日,重組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2007年10月,改制為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跨入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經營的全新時期。
目前,中再集團控股6家子公司: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擁有再保險、直接保險、資產管理、保險經紀、保險傳媒等完整保險產業鏈,形成了多元化和專業化的集團經營架構與管理格局。
歷經數次重大變革的中再集團,在培育中國再保險市場、促進直接保險市場發展、服務社會與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保險的保險」,中再集團在中國保險市場一直發揮再保險主渠道作用。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形成了多方面的優勢。通過多年的經營實踐,中再集團建立起一支包括精算、核保、核賠、風控、產品開發、戰略研發在內的高水準的業務管理隊伍,積累了大量的再保險業務數據以及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踐意義的技術資料,並在技術推廣培訓、自主開發技術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有效的工作。
作為中國再保險業的領軍企業,中再集團在國際再保險市場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再集團是中國核保險共同體主席成員與管理公司、中國航天保險聯合體副主席成員、亞非保險與再保險聯合會執委會成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再集團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再保險業務為戰略支柱,以直接保險和資產管理業務為戰略支持,圍繞集團化、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立足中國,引領亞洲,輻射全球,致力打造資本充足、內控嚴密、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國際再保險(金融)集團。
❺ 中國太平保險是上市公司嗎
中國太平保險是上市公司。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第一家跨國金融保險集團公司,其品牌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至1929年創立的太平水火保險公司、1931年創立的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1949年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險有限公司。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太平」,於1929年在上海創立,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民族保險品牌,也是唯一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中管金融機構,是中國保險業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資保險企業。
2000年,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2011年中國太平列入中組部管理。2013年,中國太平同步完成重組改制和整體上市 。2018年7月19日,中國太平高質量進入《財富》世界500強,躋身全球頂級企業俱樂部。
(5)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中國太平源自中國保險、太平保險、民安保險三大民族品牌,創立於1929年,[13]從立足滬上,潮湧香江,到揚帆海外,再到回歸祖國大陸,匯聚了一條中國民族保險業發展的歷史長河。
概括地講,發展歷程大致分五個階段:
(一)1929年-1949年:創辦發展時期
1929年11月,太平水火保險公司由「北四行」之一的金城銀行獨資在上海創建,1934年後開始集團化經營,並逐漸發展為解放前我國規模最大的華商保險企業之一。1935年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 。1938年在新加坡設立分支機構。
1931年11月,中國保險由中國銀行撥資於上海成立,機構遍及境內主要大中城市,以及香港、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尼拉、西貢、暹羅等地建立分支機構。
1943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直接領導下的地下黨機構廣大華行創辦民安產物保險。1949年10月,由民安產物保險香港分公司改製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險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二)1949年-1979年:改組和海外專營時期
1956年,太平保險與新豐保險合並。同年,"中國保險"和"太平保險"相繼由上海遷冊北京,成為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附屬公司。期間,專門經營境外業務。
1958年,根據國家統一安排,中國太平品牌三大血脈之「太平保險」和「中國保險」停辦國內業務,與「香港民安」一起專營境外業務,為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服務,同時為國家積累外匯資金。
(三)1980年-1997年:境外擴展時期
1979年4月,國務院決定「逐步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中國保險、太平保險和民安保險當時的母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也開始加大海外發展力度,設立了一系列金融保險附屬公司。
1992年,香港中國保險(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對港澳地區附屬公司進行統一管理。集團近半數子公司於此間創辦,集團經營領域進一步擴展。
(四)1998年-2009年:集團化經營時期
1998年,原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撤銷,由其持股的香港中國保險(集團)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給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與香港中國保險(集團)有限公司(合稱中國保險集團)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集團化經營拉開帷幕。2001年,太平人壽、太平財險相繼在國內復業。2002年8月,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
2008年,為應對「金融海嘯」沖擊,中國太平啟動了以建立客戶為中心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和可持續盈利模式為目標的綜合改革。2009年5月7日,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太平集團公司。
(五)2011年至今:列入中央管理時期
2011年10月,中國太平正式列入中央管理 。2012年提出「三年再造一個新太平」戰略目標。2013年7月,完成重組改制和整體上市,正式更名為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4年,中國太平總保費、總資產、凈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實現三年翻番。
2015年,中國太平開始實施精品戰略,掀開打造「最具特色和潛力的精品保險公司」篇章。2018年7月19日,首次高質量進入世界500強。
2018年9月4日,中央決定羅熹同志任中國太平保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❻ 保險股票有哪些
一、中國人壽[601628]
中國人壽是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公司提供個人人壽保險,團體人壽保險,意外險和健康險等產品與服務。
經營范圍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傷意外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人身保險的再保險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或國務院批準的資金運用業務;各類人身保險服務、咨詢和代理業務;國家保險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二、新華保險[601336]
新華保險所屬板塊:養老概念板塊,滬股通板塊,大金融板塊,證金持股板塊,上證180_板塊,北京板塊,保險板塊,AH股板塊,HS300_板塊,融資融券板塊,上證50_板塊。
經營范圍報考人民幣、外幣的人身保險(包括各類人身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為境內外的保險機構代理保險、檢驗、理賠等業務、保險咨詢、依照有關法規從事資金運用業務、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三、中國平安[601318]
中國平安[601318]所屬板塊:QFII重倉板塊,深圳特區板塊,機構重倉板塊,養老概念板塊,滬股通板塊,大金融板塊,證金持股板塊,滬港通板塊,上證。
經營范圍:投資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業務;開展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准開展國內、國際保險業務;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四、中國太保[601601]
所屬板塊新上海板塊,上海板塊,滬股通板塊,大金融板塊,證金持股板塊,滬港通板塊,上證180_板塊,保險板塊,AH股板塊,HS300_板塊,中字頭板塊,融資融券板塊,央視50_板塊,上證50_板塊。
中國太保經營范圍:控股投資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投資控股保險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再保險業務;監督管理投資控股保險企業的資金運用業務;經批准參加國際保險活動;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五、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11月16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保險(金融)公司,世界五百強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屬中央金融企業。經營范圍涵蓋財產保險、人壽保險、健康保險、資產管理、保險經紀、信託、基金等領域。
❼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
中再集團的經營范圍包括:
1.經營管理法定分保存續期間的法定分保業務及未了責任,經營管理商業分保業務未了責任;
2.投資設立保險和再保險企業;
3.經營管理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資金運用業務;
4.經營經保監會批準的政策性業務及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其它業務;
5.實行集團化經營,經營管理公司資產,進行資本運作。
❽ 中華聯合保險員工股
對於不少車主來說,最關注的莫過於各財險公司排名情況了,畢竟要想選一家靠譜的財險公司投保車險的話,那麼其公司保費收入及排名情況是關鍵。那麼2017財險公司排名情況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通過保監會公布的2017年1-8月的原保費保費收入來了解下。
1、人保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3101409.43萬元)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於2003年8月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的、亞洲最大的財產保險公司,也是世界500強企業。
2、平安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13857289.38萬元)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金融保險業中第一家引入外資的企業,可為個人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系列的個性化產品和服務。
3、太平洋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6795480.8萬元)
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專業子公司,主要為客戶提供全面的財產保險產品和服務。
4、國壽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4203127.92萬元)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系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及旗下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全國性專業財產保險公司。
5、中華聯合保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772374.06萬元)
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保監會批准,於2006年12月由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也是全國唯一一家以「中華」冠名的保險公司。
6、大地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417624.74萬元)
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淵源於1949年10月成立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是經中國保監會批准成立,由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以投資人和主發起人的身份控股設立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
7、陽光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149710.28萬元)
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2004年12月24日由中國保監會正式批准籌建,是主要經營財產保險業務的全國性保險公司。
8、太平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1390864.74萬元)
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是金融央企—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旗下唯一一家在境內經營財產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其公司服務專業誠信,品牌形象良好,長期以來受到廣大保險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與贊許。
9、出口信用(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981802.06萬元)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是由國家出資設立、支持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與合作、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國有政策性保險公司,於2001年12月18日成立,目前已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
10、天安保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932169.36萬元)
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由企業出資組建的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成立於1994年10月,總部設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