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加坡港的港口競爭
馬來西亞在各個經濟領域與新加坡展開競爭的態勢已經明朗,特別是在港口方面。馬政府撥出約6.3億美元專款,計劃在2001年至2005年加速港口建設和提高服務能力,將競爭的矛頭直指新加坡。在這場新馬港口之爭中,馬來西亞雖然搶佔了市場,卻面臨著「消化不良」的難題。馬士基在脫離新加坡港4個月後,又回過頭同新加坡港務集團簽署了一項長期服務合同。在新的協議下,新加坡港務集團將為停靠在新加坡碼頭的馬士基貨船繼續提供「量身定製服務」。
馬士基肯吃回頭草,是因為在丹絨港遇到了一些困難。該港口只有6個泊位,應付馬士基的貨運量已經吃力,如果再增加長榮這樣的重量級客戶,泊位更是捉襟見肘。因此,丹絨港正積極推進二期工程建設,增建泊位,擴大港口吞吐量,並計劃招聘1000多名技術人員,應付急劇增加的業務。
面對馬來西亞港口的咄咄逼人之勢,如果打價格戰,新加坡港必敗無疑,集中優勢為客戶提供新的增值服務,是惟一的出路。新加坡港務集團擁有優質的服務和完善的港口設施,有250條航線遍布全球,同123個國家及地區的600多個港口有業務往來,中轉及運營效率極高。如果能從這兩起丟失客戶事件中汲取教訓,並將其化作長遠發展的動力,新馬競爭的好戲還在後頭。
㈡ 新加坡是如何取得瓜達爾港經營權
呵呵,鋪天蓋地的新聞都指向「巴基斯坦出賣中國」,現在我們從五個方向入手,把整件事情拆開,讓大家看看真正的事實到底是什麼:
一,中國、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運營權
其實中國想得到瓜達爾港運營權並不難,在援建時寫進合同就行,「中國為巴基斯坦建設瓜達爾港,巴基斯坦政府給中國N年運營權」,這完全可以在談判時實現,錢反正不會少給,中巴兩國都沒有損失,可中國似乎沒看見,這就為日後的「國際競爭」埋了一個伏筆。
二,公開招標
2005年,巴基斯坦第一次為瓜達爾港運營權公開招標,初步審核後給出了四個候選公司,他們是: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沙特全球海運服務公司、巴-法國際集裝箱碼頭聯合投資公司、和馬來西亞西部港口公司。我們可以看見,這時候中國仍然沒有入局,似乎自己建的港口不要了,但是到了今年冬天,在競標的關鍵時刻中國企業聯合體忽然參與,和新加坡港務局、迪拜港口世界公司分別提交了各自的項目企劃書。迪拜港口世界公司看見中國來了,轉身就走,隨後中巴兩國一致認為新加坡有更多的管理經驗,就把運營權交給了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這就更奇怪了,第一次表達意向時中國不參與,關鍵時刻嚇走了迪拜公司又讓給新加坡,而且理由是絕不會有人相信的(中國自己建設的港口不會管理?騙誰啊)。那麼中國為什麼要把這巨額利潤給新加坡呢?
三,新加坡、東盟、上海合作組織
中國進口的石油95%都是通過海運,幾乎全部經過馬六甲海峽,整個海峽中國船隻佔60%,而瓜達爾港、中巴輸油管道、中巴貨運通道一旦建成對新加坡來說就是個巨大的損失,現在新加坡得到了運營權,無論失去多少屬於中國海路運輸的收益都可以在瓜達爾港賺回來,一進一出,沒有損失。那麼新加坡得到瓜達爾港運營權是否可以卡住中國呢?恰恰相反,而是中國想不想卡住新加坡。因為新加坡得到的並不是巴基斯坦的主權,而是產生經濟利益的港口運營權,中國的船要停在巴基斯坦的港口難道還要新加坡點頭?這簡直就是笑話。如果新加坡不服氣,那麼瓜達爾港的運營權就會瞬間沒有。呵呵,現在看明白了吧,中國先是用5000公里外的瓜達爾港將軍新加坡,然後用這筆利潤讓他和中國交朋友。看見已經失去的利潤中國願意無條件給,新加坡當然要,可要了之後他一部分國家利益就和中國相關了。
事情還沒完,中國給了新加坡一條出路,那麼全世界都看見了中國的誠意,這就為整個東盟+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建設自由貿易區打下了堅實的信用基礎——中國人會為別人著想,即使他沒必要付出。
四,美國
現在美國可是難啦,呵呵,中國揚長避短,盡量走軍力強大的陸路,而縮短近萬公里的海路,讓美國強大的海軍無用武之地。航母編隊要接近巴基斯坦和伊朗的海路,就得考慮他們中程導彈的作用,使用常規潛艇,又沒有足夠的基地,要徹底封住陸路,就得把瓜達爾港炸掉,但是這個港口現在是新加坡在代理了,炸了港口就代表美國為自己的利益根本不會顧盟友,如果他沒有持續的資本可以補償新加坡的話,那麼美國就會失去所有的信用,而這個費用是他承受不起的。
這就是把瓜達爾港運營權給新加坡的另一個作用——造成新加坡和美國利益背離。
五,俾路支省
這里的叛亂行動一直沒有停過,美國日後的目標會是中巴輸油管道和貨運道路,最好的辦法就是買通俾路支省的「恐怖份子」,經常性炸斷輸油管、襲擊公里,呵呵,應對方法當然有,連不悔這樣的街頭混混都想得出來:把輸油管道和貨運公路的利益和俾路支省的利益掛鉤。大方一點,讓俾路支省人管理油管和道路,只要管道和路是通的,那麼俾路支省就可以得到穩定、而超過巴基斯坦平均值的收入,其中大部分投入公共事業和非常建全的社會保障,分到手上的現錢很少。要是油管斷了,那麼收入相應減少,恢復暢通時資金投入恢復原位。這樣可以使俾路支省的絕大多數民眾認識到:巴基斯坦的利益就是他們的利益,油管和道路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自己決斷叛亂的念頭——消滅分裂基礎。
玩謀略,中國人是高手中的高手,有不服氣的可以出來過兩招,我們陪你。
㈢ 上港集團的股好嗎
上港集團股票代碼600018。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大陸最大的港口企業。集團先後經歷了上海港務局、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改制,由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招商局集團"招商國際"等五家單位作為發起人發起設立,經國家商務部批准,於2005年6月28日正式成立。
㈣ 金龍魚新加坡交易所股票代碼是什麼
1、目前,金龍魚公司並沒有上市,所以不存在股票代碼的說法。
2、「金龍魚」是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隸屬郭兄弟集團下的糧油集團的旗艦公司。嘉里糧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團下屬的嘉里糧油(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的全額投資的營銷策劃及管理公司。2011年8月3日,食用油限價令解禁,金龍魚正式提價漲幅為5%左右。
㈤ 上港集團是滬市000300股票嗎
上港集團的股票代碼是600018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大陸最大的港口企業。集團先後經歷了上海港務局、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改制,由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招商局集團"招商國際"等五家單位作為發起人發起設立,經國家商務部批准,於2005年6月28日正式成立。集團於2006年10月2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集團股票自上市以來市值穩步攀升,市場反映良好。目前,正按照股份制企業規范運作。
㈥ 新加坡港務集團2017年盈利9.35億美元
近日,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PSA)發布消息稱,公司2017年實現總收入39.68億新加坡元,同比增長7.8%;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33億新加坡元(約合9.35億美元),同比增加5.1%。新加坡港海運費查詢
2017年,PSA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424萬TEU,同比增長9.8%。該集團首席執行官Tan Chong Meng表示,2017年多國經濟實現復甦增長,全球集裝箱吞吐量創下2011年以來的最好表現。進入2018年,我們很清楚地認識到,行業增長動能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競爭依然激烈。當前數字化浪潮以及業內對貨物流動可預見性的探求,PSA將與客戶和合作夥伴一起創造新的解決方案,充分利用數字化帶來的機會,實現貨物流動和貿易流通的便利。
據了解,2017年,PSA在新技術以及區塊鏈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2017年8月14日新加坡港務集團(PSA)與太平船務(PIL)、IBM新加坡聯合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旨在推進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供應鏈業務網路的創新研究。根據協議,三方將共同探索「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 POC),提高區域內供應鏈業務的網路安全性、高效性和透明度,同時促進貿易金融解決方案的快速審核以及預防詐騙。今年2月23日,新加坡港務集團(PSA)與太平船務(PIL)、IBM新加坡宣布完成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首次試航。
㈦ 洋山港股票代碼是多少
上港集團(600018)。
集團於2006年10月2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集團股票自上市以來市值穩步攀升,市場反映良好。目前,正按照股份制企業規范運作。2016年8月,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432位。2018年5月9日,「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發布,上港集團排名第62位。
(7)新加坡港務集團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依託上海市和長江三角洲腹地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和優越的區位優勢,積極應對全球經濟發展和航運變化的趨勢,調整產業結構,擴大集團戰略發展空間,以建成世界性跨國碼頭經營公司為目標。
積極參與國內外港口投資建設,通過港口資源整合、老港區功能轉換和港口市場的開發,逐步形成以碼頭和集裝箱經營為主體,輻射國內外國際市場的跨地區、跨國經營格局。
㈧ 新加坡是如何取得瓜達爾港經營權的
新加坡以中國出價十倍惡意中標,一簽四十年,故意閑置,拖延中國發展,維持新加坡的航運地位。
經過將近十年,巴基斯坦看出了新加坡的惡意,強行收回運營權,交給中國公司,經過建設,今年四月瓜港開始運營。
其實中國想得到瓜達爾港運營權並不難,在援建時寫進合同就行,「中國為巴基斯坦建設瓜達爾港,巴基斯坦政府給中國N年運營權」。
這完全可以在談判時實現,錢反正不會少給,中巴兩國都沒有損失,可中國似乎沒看見,這就為日後的「國際競爭」埋了一個伏筆。
2005年,巴基斯坦第一次為瓜達爾港運營權公開招標,初步審核後給出了四個候選公司,他們是: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沙特全球海運服務公司、巴-法國際集裝箱碼頭聯合投資公司、和馬來西亞西部港口公司。
㈨ 有誰了解新加坡港務集團怎麼樣
新加坡港務集團(PSA)在貨櫃碼頭經營、投資和管理上,有豐富經驗。參與釜山港擴建工程與經營管理。主席李慶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子強。新加坡港務集團在新加坡經營世界最大的集裝箱中轉樞紐港,是世界上第二大港口運營商,擁有遍布全球250條航線同全世界123個國家的600個港口。新加坡港務集團於2001年連續兩年榮獲亞洲區海事服務獎中的「最佳集裝箱碼頭獎」。與此同時,集團也在亞洲貨運業2002第十三次獲選為「最佳集裝箱碼頭經營者」,而新加坡也第十四次獲選為「最佳海港(亞洲)」。新加坡港務集團在比利時、汶萊、中國、印度、義大利、南韓、葡萄牙和葉門參與了十三個發展項目。可以說實力很強的。
新加坡港務集團5000多名員工,從7月及8月開始減薪,最高減幅為14%,預料可為集團節省6%至7%的基本薪金成本開支。
受影響的皆為當地員工,上至管理層,下至碼頭工人;海外員工則不受影響。
該集團也同時宣布凍結今年的常年加薪。
港務集團24日宣布薪金重組計劃時表示,新的薪金制度將更能與公司的業績表現,以及員工的個人表現掛鉤,而這樣的新薪金制將有助於加強集團的中期競爭能力。
這是港務集團繼今年2月宣布大規模裁減800名員工之後,進行的另一項重大削減成本開支的動作。港務集團的員工薪金占總成本開支的40%,這比同業平均的30%為高;而隨著上次的裁員和這次的減薪,該集團的員工薪金成本占總開支成本的比例與市場的比例就拉近了。
經理級以上的員工,從7月1日開始減薪,而其他級別的員工則從8月1日開始減薪。
港務集團主席李慶言表示,集團是將目前員工的薪金與市場的薪金作比較,然後作出調整,並使薪金制更為靈活,將一部分的固定薪金撥為靈活工資。
他說,資方與工會將擬定一些評估員工表現的指標。如果員工表現好,公司會給予獎勵,而且獎勵金靈活;員工表現如果遠超指標,他所獲得的獎勵金或花紅會更高。
港務集團這次的減薪是長久性的,未來幾年不可能恢復原來的薪金水平。不過,李慶言受訪時表示,雖然員工的底薪削減了,但在靈活工資下,如果將來集團恢復強勁的增長後,員工的年收入可能會比目前還好。隨著集團削減固定薪金之後,員工的起薪和最高薪金也會相應調低。
對於這次減薪只限於在新加坡的員工,李慶言解釋說,該集團進行重組後,個別區域市場必須自負盈虧,員工的薪金也與該市場的業績表現掛鉤。一些增長比較強勁的市場,例如在中國的業務增長迅速,當地的員工不但不受裁員和減薪影響,目前還不斷增聘人手。
他也透露,港務集團今年內肯定不會再裁員。至於明年,資方和工會都同意沒有裁員的需要。
港務集團沒有透露這次減薪可為集團節省多少薪金成本開支,只表示可為集團節省平均6%至7%的基本薪金成本開支。根據該集團的年報,公司去年的員工薪金及相關開支成本為31289萬元。目前,集團在新加坡的員工有5182名。
港務集團高級職員聯合會(POU)和新加坡海港工友聯合會(SPWU)一致表示,它們了解港務集團減薪是為了加強競爭力,而相信這樣的削減成本方式可以保住會員的飯碗。工會與資方是經過一個多月的多輪談判之後,達致這項減薪協議。
新加坡海港工友聯合會會長李文浩24日表示,工會將成立一個5萬元的援助基金協助受影響的低收入員工。一旦公司競爭力加強,工會將與管理層討論獎賞會員的事。
港務集團高級職員聯合會會長陳文江表示,工會了解這樣的決定對會員來說是痛苦的,但長遠來說則對會員有利,而會員也了解港務集團面對激烈的競爭下,不得不削減成本。
一位在港務集團服務25年的岌巴碼頭工友王某受訪時說:「減薪對工友來說,顯然不是很高興的事情,但是,看到公司不僅面對其他區域碼頭的激烈競爭,也受整個經濟不景所影響,身為工友的我們,應該幫助公司渡過難關。我相信未來兩年,公司業績有了進展,我們可以獲得很好的回報。」
看完這篇報道,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