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分紅少,股價卻很高
分紅多少和主力是否會炒作這個股票沒有必然聯系!
很多股票雖然分紅少,但由於題材、盤子小等原因,較為受主力喜愛,不斷被主力炒作!
企業的資產總額絕對不是決定股票價格的直接因素,從間接意義上來講,或許有一定影響。因為企業的資產如果很多,某種意義上代表企業的質地優良,而在目前人們推崇價值投資的背景下,這個企業的股票就容易受到追捧,因而上漲。但是這不會是決定股票價格的直接因素,因為股票價格的上漲最直接是受供求關系影響的,也就是說人們買一支股票,不會只看企業的資產,還要看企業的發展前景,成長能力等等多方面的,因而資產總額或許對股價有某些影響,但我認為影響不是很大。小企業但是如果成長性好,盈利可期,一樣會受到追捧。
至於股票的價格決定資產總額,我覺得就更有些離譜了,股票市場確實對企業有融資的功能,股價上漲,企業肯定會從中收益,但是企業畢竟不是靠股票賺錢的啊,資產總額應該是由企業的主業決定的吧,呵呵,但是如果企業主業做好了,盈利多了,股價也會相應上升。
總的來說,你說的這兩者之間有關系,相互促進,但並非決定因素。
至於為什麼股票的股息和分紅這么少,還有這么多人買這個問題
我想解釋下:股票價格不變動,僅僅有分紅還是有人買股票的。您想想如果分紅的比率比定期存款還高,您是儲蓄還是買股票啊?當然買股票了!
人類的第一個股市誕生的時候,第一批投資者肯定不是為了賺差價,而是為了對企業投資賺分紅。但是企業的分紅不可能永恆不變。有可能公司發展壯大,分紅逐年變多;有可能公司倒閉,分紅和本金都沒了。這種情況下,股票價格就可能追隨公司經營狀況不斷變動。這就給賺差價提供了機會。有的人在公司經營困難的時候買低價股票,到公司經營正常的時候高價賣掉,即賺分紅也賺差價。所以正是公司經營的波動性帶來股票價格的波動。但是這批人賺差價主要還依靠公司的經營成績的分析預測,還屬於基本面投資。這是第二批人。
緊接著第三批人登場了。我們知道,盡管公司經營成績的變動導致股價的變動,但是股價的變動主要依靠股市買賣力量的對比產生的。買的比賣的多,價格漲;買的比賣的少,價格跌。有批人發現股票價格上下波動依靠的就是買賣力量的對比,所以他們連公司基本面也不研究,僅僅依靠分析市場的波動來買賣股票。這批人就是在中國股市佔大多數的人,尤其是散戶。象跟庄理論、技術分析、波浪理論、趨勢分析都是這種操作手段的經驗總結。也可以說這批人基本上脫離了股市的真正實質——對企業進行投資的場所,把股市變成了賭場。他們確實是把股票變成了期貨,利用供求關系,單單賺取價差。
所以說,如果沒有差價,但是有分紅的話還有人買股票,但沒人炒股票。
股票升價與降價其實就是股票的漲跌,是股民盈利或虧損最直接的表現,一直牽動著股民的心。很多股民苦苦追尋股票漲跌原理,希望從本質上了解漲跌原因,以利於更好的操作。下面我就同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股票漲跌在股票專用名詞解釋和文章配股是什麼意思中也曾提到。股票漲跌原理通俗點解釋很容易理解,它就是買家與賣家的一場博弈,買家願買賣家願賣股票就成交了。買家以比原來的價格高的價錢成功買入一隻股票,股價就上漲。賣家以比原來買人的價錢低的價格賣出持有股票,股價就下跌了。股票漲跌也與資產重組預期的股票的形成有關系。
從宏觀的方面來解釋,股票漲跌原理中影響漲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國家的政策、大盤總體的環境、主力資金情況、個股基本面的變化、股票發行公司的情況等。國家的政策好,發行公司盈利機會比較多,股民信心得到增強。資金入場踴躍,股價容易上漲,反之股價易於下跌;大盤是由個股和版塊組成的,個股和板塊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同樣大盤的漲跌也會反過來作用於個股;主力資金對於個股的發展十分重要,它的進出總是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所以一定要關注;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一隻股票的價值,所以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發行公司的實力對於該公司的發行股票的影響不言而喻,一隻沒有實質的泡沫股是極其危險的,而且也不會是長遠的選擇。
有一種理論認為,股票漲跌原理為「股票上漲是因為跌到了支撐位,股票下跌是因為漲到了壓力位」而支撐位和壓力位均可以通過波浪理論來計算出來,並且准確性比較高,有興趣的股民朋友可以學習。
❷ 股票分紅送轉高,為什麼卻不漲
股價的漲跌不能只看分紅的多少,要看他現在的價格是不是很高.例如市盈率.等等指標綜合來看你還有看,市場趨勢環境,例如19年初到現在已經連續漲的很多了,是需要一定程度回調的,所以下跌的風險是大於上漲的.
❸ 為什麼一些好股票,分紅高,一直不漲,反而會跌。一些垃圾股票,反而會漲
你看的時間段你看哪個垃圾股能連續漲很久的都是一次啊比如樂視漲了不到一年就大跌,另外好公司不漲也有啊12-14年好公司就不漲但是15年到現在越長越高 買股票就需要忍耐不漲就等做不到那就別怨比人了
❹ 股票分紅是怎麼回事,分紅到底是虧還是賺了
7.今天在商場遇到一帥哥,帥的不要不要的,就連我一男的都忍不住盯著他看,他也看著我,我尋思交個朋友,厚著臉皮走了過去,哎喲,我去!居然是面鏡子。
8.如果有來生,我希望我別再那麼帥了,普通點好。
9.沒有我的帥氣,人類靠什麼活下去啊!
10.雖然我很帥, 但是我很低調!
11.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看著本帥哥的照片卻不知道本帥哥在哪。
12.不行,我要努力學習,不想被別人說我靠帥氣生存。
❺ 為什麼高紅利股票不漲
股票的走勢是對其預期的一種反應,而高紅利的股票,往往是被財團、私募基金長期操盤的目標。他們通過「潛伏吃進籌碼,放消息拉升、調整、再放量拉升、平台出貨、估價暴跌」來賺取高額利潤,因此散戶除非在前期或者放量拉升時進入,否則都不會賺錢,而樓主所說的目前不漲,要麼是處在調整期,要麼處在出貨平台期,要結合K線及大盤一起來判斷。
❻ 股票分紅是怎麼回事
呵呵,一個小菜。首先解釋什麼是「10股派發現金股利2.00元(含稅)」,這個是分紅的具體數額,意思就是「每持有10股該股票的投資者可獲得2元人民幣的紅利,是扣除了10%的個人所得稅的稅後值,以此類推,持有100股得20元,1000股200元!」,至於你是不是分紅對象,這個在股市裡面有個叫股權登記日的的概念,意思就是在其公司決定分紅方案後,選定某日作登記日,如果這一天截止收盤你仍持有該股,那麼你就被登記在案,享受分紅待遇,如果你在這天收盤之前賣出了,則無此權益。股權登記日都是在「除權」的頭一天。這里又引出了「除權」的概念,除權的意思就是在股票登記日的第二天,股票的價格會直接減去你獲得的每股的紅利數額,也就是會變低。這個步驟叫除權。所以,說來說去,其實在股票的二級市場,也就是股市中,單純講分紅送股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得到多少,股價就會減去多少。只有股票走出上揚的走勢,填補除權的價格缺口,也就是「填權」了,那才會有利可圖。
大致就是這樣,不過多說一句,作為新手的話,初期少突入資金為妙。等你有了1-2年的實際經驗再加碼吧。
❼ 股票分紅率是不是越高越好
股票的好不好取決於對未來的估值,而不取決於當下的分紅或股價。假設分紅越多越好,那麼為什麼分紅高的反而沒有多少人持有呢?特別是個人投資者,比如銀行。
進一步推下去,分紅越多越好,應當越多人願意持有,而越多人願意持有,那麼它的價格就會被推上去,每股分紅就會變少,又何來的越多越好呢?
比如10塊錢的股,每股分紅0.5元,那麼其股息率就是5%。遵循分紅越多越好,也就越多人願意買入並長期持有,價格就會被推高,假設被推高到20塊錢,那麼相較於同樣分紅的企業,股息率就會變成2.5%,它就會由好變成不好了。
分紅只是一時的,因為企業的盈利由經營決定,而分紅比例是由董事會決定,有些股票它的股息率波動非常大。比如今年股息率5%,明年可能就變成0,不分紅了,那麼又如何判斷分紅越多越好呢?
企業不分紅的留存現金進一步投資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可以帶來更大的企業效用,企業的資產規模也會隨之擴大,對應的市值也就會上漲。那麼請問,企業為什麼要分紅呢?而投資者為什麼要期盼分紅呢?
因此,以利益最大化(規避利息稅)和企業持續盈利為前提,反而是越不分紅的股票越好。但企業持續盈利是不可確保的,也就不存在怎樣的股票最好,不管市盈率還是市凈率它都是一時的,不能預示未來——投資者最價格的敏感性也表現在此,每個投資者對企業的未來估值不同,也只有這樣才能產生交易,有人買有人賣。
若判斷股票的好壞有唯一標准,那麼交易是不平衡的,會變成有人買沒人賣大幅推高股價,或變成有人賣沒人買大幅拉低股價。然而,股價的變化會進而影響「標准」,致使其所謂的標准存在悖論。
❽ 怎樣的股票才會高分紅
1、從沒送配過的。
2、股本較小的。
3、利潤高且公積金高的。
4、有再融資要求的。
5、莊家深陷其中的。
以上幾種都可能高送配,但此類股股價大多已經提前炒高。
❾ 長期持有高分紅股票,每年都有分紅,那為什麼還會虧錢呢
投資股票獲取收益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其一通過上市公司分紅;其二通過股票的溢價等,任何一種方式都可以讓投資獲取收益。
股票市場事實並非如此,投資股市唯一能獲取投資收益的只有吃差價,就是指股票的溢價。但股民投資者真正想要從股票溢價獲取收益,這種成功概率非常低。
原因就是很多股票根本就是不漲反而下跌,即使上漲的股票通過各種炒作和投機之後,股票走勢變味了,同樣可以讓股民投資者虧損累累,這就為什麼A股會有90%以上的股民都是虧錢的。
而張三持有這只股票是1萬股,持股三年實際虧損金額是1萬股*1.2元/股=12000元,而張三總分紅收益是3000元,持股三年總虧了(12000元-3000元=9000元),這是張三持有三年高分紅的實際虧損,三年虧損9000元。
綜合通過上面的案例分析答案非常明確,長期持有分紅收益,最終還虧損的真正原因是虧在股票不漲反跌,最終投資收益是虧錢的。
A股市場類似這樣的股票非常多,最典型的就是以中國石油為例,類似中國石油的股票也不少,這樣常年持續走跌的股票,不管怎麼分紅,最終長期持有都是脫離不了虧損的命。
永遠都要清楚A股是投機市場,並非是價值投資,往往越具有價值投資的股票越跌,越垃圾的股票漲得越好,這就是最現實的A股,這也是為什麼長期持有分紅股都是虧錢的主要因素之一,希望股民投資者一定要認清股市的風險,認清股市的真面目。
❿ 股票分紅為什麼如此重要
1、分紅為什麼重要
作為投資者,投錢辦企業,無非是為了賺錢,賺錢的途徑有兩種,一是找到好的退出機制,給自己的股權找個好買家,通過股權變現一次性收回投資收益;二是細水長流,通過企業經營獲取利潤,逐步取得投資收益。二級市場的股票投資也是同理,股價波動和股票分紅都能給投資者帶來收益。
曾多次碼文討論過股價波動無法預測,且不說跳大神預測股價短期波動有多不靠譜,即使股票已經足夠低估,比如6、7倍PE,1.5倍PB買入銀行股,我們很難會想像股價還會繼續下跌,跌倒4倍PE,0.8倍PB,但股市就是這樣,專治各種不服。
低估時買入股票,只要公司質地夠好,時間足夠長,大概率是會賺錢的,但等待時間有多長,只有天知道。通過市場波動賺錢存在著時間上的不確定性,而股票分紅是確定可以每年拿到手的真金白銀,當股票估值遲遲得不到修復,股票分紅提供了一層投資的保護墊,緩解投資期限的不確定性。
對投資者來說,股票分紅不僅能帶來客觀的投資收益,還能幫助投資者增強持股信心,帶來心理上的巨大優勢。一是,企業真金白銀地拿錢出來分紅,說明企業的確有盈利,而且盈利是真實的;二是,碰到股價長期不漲的局面,完全可以把股票分紅當做是理財產品收益,把股票當做是長期理財產品,耐心等待估值修復。進可攻,退可守,持股自然會更淡定。
2、上市公司的分紅方式
A股市場常見的分紅方式有現金股息、送紅股、轉增股三種。
現金股息是企業真金白銀拿出經營所得利潤給股東分紅,給股東帶來實實在在的被動現金流,尤其在熊市的時候,我個人更青睞現金分紅,因為熊市股票估值通常比較低,破凈股票一堆,PB
送紅股和轉增都是通過股票拆分送股的方式向股東分紅,最大的區別在於,送紅股分配的是公司當年經營的利潤,投資者需要繳納所得稅;而轉增分配的是企業的資本公積,不太受當期經營利潤多少的限制,只是將資產負債表中的資本公積變為股本,對投資者來說,股東權益並沒有變化,所以不需要交稅。
相對於現金分紅和送紅股,轉增有稅收方面的優勢,可以幫投資者節省相應的個人所得稅。送紅股和轉增都會增加股票整體數量,分割後股票每股市場價格也會相應下降。
送紅股和轉增並不會改變投資者的持股比例,但市場依舊熱衷於炒作高轉送的股票,其原因可能在於,對老股東來說,手裡的股票看起來多了好多,可以趁股票高估的時候賣出變現;對潛在股東來說,股票價格變得更低,買入的門檻降低,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3、股息率與分紅率
股息率和分紅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股息率=每股股息/股價,分紅率=每股股息/每股凈利潤。以興業銀行為例,2016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538億,現金分紅約126億,分紅率=126/538,約為23.5%,以2016.12.30收盤價16.14元計算,股息率為3.8%;同期招商銀行分紅率約30%,以2016.12.30收盤價17.6元計算,股息率為4.2%,單從股息率來看,招行要更勝一籌。
站在2016年底看,招行、興業的股息率超過了絕大多數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而這兩個龐然大物依然能夠保持百分之六七的凈利潤增長率,惡劣情況下,假使未來凈利潤增長率變成0,甚至是負增長,這兩家銀行的股東一定會要求提高分紅率,屆時依然能夠保持較好的股息收益。所以像招行、興業這種優質的銀行股2016年底的投資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我的投資風格相對保守,投資的股票以大而不倒的藍籌股為主,這些上市公司通常已經進入了成熟期,所以對股息率的要求比較高。對處於成長期的公司,應更看重凈利潤增長率,而不是一味追求高股息率,但隨著企業從快速增長期逐步走向成熟期,應當逐步提高分紅率,而不是將利潤留存在企業里低效運轉。
對於業績長期穩定,成長性差的股票,比如某些公用事業類公司的股票,股息率尤為重要,因為這些公司的股票更像是無限期的債券,拉長投資期限,投資回報率約等於股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