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紅知識 » 基金分紅是不是意味著股票要大跌
擴展閱讀
富迪科技股票查詢 2025-07-05 13:12:27
大智慧如何搜股票代碼 2025-07-05 12:47:30
哪些屬於科技類股票 2025-07-05 12:08:17

基金分紅是不是意味著股票要大跌

發布時間: 2021-08-13 22:52:11

Ⅰ 是不是在基金分紅的時候凈值會大跌,而在此時買入最好

分紅前後買,對收益沒有任何關系!分紅後,凈值會減去每份分紅額,不是大跌!

Ⅱ 基金分紅是不是表示基金公司要賣出部分股票,資本流出市場

大部分是,但也不一定要看該基金的現金是否足夠分與選擇現金分紅的投資者,如果現金足夠,基金可以不賣股票

Ⅲ 基金分紅後為什麼凈值會暴跌

基金分紅分的是凈值,所以會到看基金凈值暴跌。

基金分紅分基金分紅跟股票的分紅不是同樣的概念,基金分紅是將基金凈值的一部分以現金或者基金份額方式在返還到你賬戶中的一種操作,相當於把你左口袋的錢放在右口袋了。基金分紅對你的投資收益基本是沒有影響的。

你如果想要在買一部分,可以根據你的投資打算,看一下這只基金的投資方向、投資策略、基金經理風格等跟你的預期一不一致。(基金的凈值不應當成為你是否要投一隻基金的決定性因素。)

(3)基金分紅是不是意味著股票要大跌擴展閱讀:

基金分紅:

基金分紅是指基金將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形式派發給投資人,這部分收益原來就是基金單位凈值的一部分。按照《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基金管理公司必須以現金形式分配至少90%的基金凈收益,並且每年至少一次。該暫行辦法已作廢,現如何分配以基金合同條款約定為准。

分紅並不是越多越好,投資者應該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分紅方式。基金分紅並不是衡量基金業績的最大標准,衡量基金業績的最大標準是基金凈值的增長,而分紅只不過是基金凈值增長的兌現而已。

資料來源:網路-基金分紅

Ⅳ 什麼是基金分紅

基金分紅是指基金將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方式派發給基金投資人,這部分收益原來就是基金單位凈值的一部分。因此,投資者實際上拿到的也是自己賬面上的資產,這也就是分紅當天(除權日)基金單位凈值下跌的原因。 分紅後凈值是回歸到一元左右, 並不一定是一元.現在有許多投資者對基金的分紅存在幾種誤解: 誤解之一:分紅能夠使基金持有人得到實惠。 其實分紅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實分紅的錢是投資者本人自己的錢,並不是誰的恩施。舉例來說,某人買了某基金10000份額,某一天該基金的凈值為1.5元,則該投資者在該基金上的資產總價值為15000元,假如基金公司決定分紅,每份額分紅0.5元,則該投資者得到分紅款5000元,分紅以後基金的凈值相應減少,扣除0.5元,凈值為1.0元,投資人在該基金的現有資產總價值降為10000元,加上得到的5000元分紅,總計仍然是15000元,投資者並沒有因為分紅而多得到1分錢。 所以,不管分紅和不分紅,投資者在該基金的總價值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變化,並沒有因為分紅而多得到1分錢利益。 誤解之二:趕在分紅之前申購,能夠坐享其成,不勞而獲。 我在得知某基金將要分紅的消息後,趕緊在分紅之前申購該基金,於是該基金在此之前所獲得的收益按理說沒有我的功勞,但是我趕在分紅之前成功申購了改基金,於是我參與了分紅,基金原來掙來的收益,我沒有功勞,卻參加分紅,白撿了一個大便宜,持這種想法的投資者不在少數,一些基金公司已經掌握了這種竅門,一預告分紅,馬上在分紅前迎來一大批申購資金,分紅之後又迎來一批喜歡低凈值的投資者,所以有的基金樂此不彼,居然有基金10天之內分紅兩次,還有基金趕緊修改基金合同,把每年最多分紅4次改成一年最多分紅12次。 產生這種誤解的原因仍然是投資人不懂分紅以後基金凈值降低,總價值降低的道理,分給新申購者分紅款其實是投資人申購基金的本錢,並不是別人預先掙來,等你去享受的,計算公式如下: 分紅得到的錢+現有基金份額達總價值+申購手續費=你用來申購的投資金額。 那末分紅會給投資人帶來負面影響嗎? 分紅需要現金,基金公司為了分紅需要賣出股票,在股市處於上升時期,賣出好的股票意味著無法享受該股票在未來上升中的獲利,今後想要該股票,基金公司將被迫用更高的價格把它買回來。 在股市下跌過程中,股票的價格已經大大滑落,基金管理人為了分紅,將股票賤價拋售,元氣大傷,一旦股市止跌回升,基金手中股票少了,當然基金凈值的上升也會明顯比別的基金慢,很可能開始走下坡路,原來好好的基金,大跌之後名落孫山,從此一蹶不振,幾個月翻不了身。假如想要配置原先的股票,必須以較高價格買回來,基金經理等於在做「低拋高吸」的笨拙操作。 例如「興業可轉債」,6月5日搞分紅,大家都知道,從5月30日股市開始下跌,6月4日是股票價格最低的日子,興業可轉債居然為了分紅而在低價拋出股票,所以當6月6日開始,股市回到上升狀態以後,興業可轉債一落千丈,漲得特別慢(有時下跌),直至今天,興業可轉債仍然沒有回到5月29日的收益,原來是收益率很好的基金,幾乎成了最差基金,原先不錯的業績迅速滑落,按照月增長率排名,興業可轉債6月19日排在第208位,在它之後的基金除了天治財富增長、德盛安心、長盛動態精選之外,寥寥無幾,原來長期運作得到的好名次付之東流水,什麼時候能夠翻身?這對該基金經理的能力將是嚴峻的考驗。 在股市下跌過程中,基金管理人為了分紅而拋出股票,還會促使股票價格的進一步下跌,對股市的止跌回升沒有任何好處。 那末什麼情況下搞分紅合適呢? 如果基金公司對股市的後勢不看好,於是賣出一些股票,降低股票的倉位,收回一些現金用來分紅,手中的股票少了,在下跌過程中能夠減小跌幅,等股市開始上升了,再買進股票,提高股票的倉位,增加以後的盈利能力。 但是,大家都知道,股市的漲跌是很難預測的,即使專家和投資大師同樣無法預測准,再說,大家有目共睹:股市的風浪來得突然,跌幅大,去得也快,升起來也快,基金公司很難預先對波動的幅度和時段預測出來(除非神仙)。 一旦基金經理判斷對趨勢判斷失誤,或者說,雖然趨勢正確,但是時間判斷失誤,例如有的基金在不同點位,在2700點,在3000點,在3400點,都有人判斷即將大調整,於是提前賣股票,搞分紅,結果,想像中的大調整遲遲不來,業績長期無起色,被迫再買進股票,等到大調整真正來了,投資人要贖回基金,基金經理手中未必有現金來應對,更沒有錢來買進股票,一步錯,步步錯。由此帶來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分紅對基金公司有說明好處呢? 好處之一是擴大規模。 基金公司的收入主要靠基金管理費,假如基金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收益高,業績好,基金的凈值升高,許多新投資者怕高凈值基金,以為高凈值等於風險高,不敢買該基金,而原先的持有人看到自己的賬面收益高了,想落袋為安,於是贖回基金,結果出現反常現象:基金的業績越來越好,但是規模反而越來越小,沒有規模的擴大,對基金公司來說,基金的業績無法帶來公司效益的提高。為了擴大規模只好迎合投資者喜歡低凈值的偏好,要麼搞拆分,要麼搞大比例分紅,進行持續營銷,以便擴大基金規模(這也是不得以而為之,是無可奈何的舉措)。 好處之二是汲引投資人申購。 因為有的投資人以為參與基金的分紅是白得好處,因而拿著錢關心哪家基金何時分紅,一旦有分紅消息,立即趕在分紅之前申購,以便參與分紅,所以只要宣布某月某日分紅,立即引來許多申購者,有些基金公司掌握了這種竅門,樂此不彼,頻繁地用分紅來擴大規模,業績搞不好,一次分紅只分每份額幾分錢(例如每份額分0.052元),這種頻繁而低價值得分紅除了有利於基金擴大規模以外,對基金持有人有什麼好處呢?難道投資者就等這5分2厘錢來補貼家用? 此外,有的基金公司在分紅時權益登記日、除息日為5月15日,紅利再投資計算成基金份額卻要按照5月17日的凈值來折算,結果5月17日大漲,投資人的份額少了許多,這是一種坑害投資者的做法,(如華夏公司。我在《華夏基金公司的分紅方案不公,嚴重損害持有人利益》一貼中有詳細敘說)有無知者辯解說:5月17日有可能跌,投資人豈不是可以佔到便宜了?這實在是歪理,投資人並不想占別人的便宜,但是也不願意被基金公司損害,公平的做法是:紅利再投資應該按照除息日的凈值來計算份額,因為除息日的凈值已經減去了分紅值,按照這延後兩天的做法,此時投資人的份額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際上,都是原來的份額,沒有增加,那末15日,16日兩天,投資人的理論和實際總價值大大縮水,這難道是合理現象? 基民常常期盼、呼籲基金分紅,這實在沒有必要,分紅還是不分紅由基金經理考慮,在牛市中,分紅對投資人來說弊多利少(或者說弊多無利)。 還常常有人打聽:某基金某月某日要分紅,你今天申購能趕上分紅嗎?這實在有些幼稚,買基金主要應當考察它的業績和經理的管理能力,僅僅為了趕上去參與分紅,實在是因為對分紅實質的誤解

Ⅳ 請教高手:基金分紅後單位凈值會降嗎

基金公司進行大比例分紅或分拆往往是出於營銷"戰略性"的考慮。因為分紅分拆之後,基金單位凈值降低了,對於許多有"恐高症"的投資者而言就充滿了吸引力,這可以說是基金公司抓住了市場心理。目標很簡單,就是藉此把老基金的規模做做大。
由於一個基金將來的回報取決於目前該基金所擁有股票的上漲能力,而分紅的實現則需要投資經理將持有的股票賣出,而賣出的這部分股票也就意味著放棄了將來股票繼續上漲帶來的收益。尤其在單邊牛市情況下,如果在這些股票的上漲過程中賣掉籌碼,等得到新資金後,還得在更高的價位上把這些股票再買回來,那不僅損害了基金的賺錢能力,還會增加該基金的成本,並加大風險。此外,在股票的大幅賣出和買入過程中,不但存在比較大的沖擊成本和交易成本,還需要較長時間完成建倉,有可能錯過市場機會,存在很大的機會成本損失。這無疑會損害原持有人的利益。而對於新申購者來說,估計也得花一段時間去等待這只基金恢復元氣。
對於分拆而言,就像股票投資中的送股,將一份凈值較高的基金分拆成凈值較低的基金(如1元面值),同時基金份額相應增加,老投資者的總資產規模不變,新投資者在基金分拆後可按較低凈值的價格繼續申購和贖回基金。基金的已實現收益,原有的股票等籌碼也沒有在分拆過程中改變。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當前一部分股票甚至已經出現了泡沫的跡象情況下,老基金通過分拆,吸取大量資金後,能否找到足夠多的好股票來投資已經成為一個問題。如果不能找到好的投資品種,那麼大量的現金沉澱,對於原基金持有人來說,也必然會遭到收益攤薄。
可見,不恰當的分紅、分拆往往造成基金錶現遠不如以前。當然,如果進行有控制、有目的的分紅、分拆也能取得較好效果。比如5.30大跌前,一些基金出於對後市可能發生大幅度震盪的考慮,也進行了分紅、分拆,由於它們沒有急於在5.30前建倉,持有現金較多,從而在暴跌中凈值下降較少,而且在大跌後低位吸納了一些籌碼,在後來大盤回升時上漲也較快。

Ⅵ 基金分紅是拿自己的錢分紅,那股票分紅

基金每次分紅以後,基金單位凈值降低,所以基民們持有的總的基金金額會減少。因此,可以理解為是拿自己的錢分紅。分紅不但讓部分人感覺可以有一點資金落袋為安,另外就是單位凈值降低以後看起來便宜了,吸引更多投資人來購買。股票其實也是同理的,終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分紅以後每股價值降低,但是股票分紅的有時候會向市場傳達一個比較好的信號,能引起股價上漲。

Ⅶ 基金要分紅了,他們是不是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去分紅股票是不是會因此而下跌

有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