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紅知識 » 股票分紅投資收益沖減成本
擴展閱讀
端午節後股票交易日 2025-07-28 21:07:08
湖北秀山股票代碼 2025-07-28 20:43:04

股票分紅投資收益沖減成本

發布時間: 2021-08-17 01:38:14

⑴ 收到被投資單位的分紅,應先沖長期股權投資,還是進當期投資收益

如果是成本法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如果是權益法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股票分紅成本會不會降低

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會經常碰到一些股票價格被壓著漲不上去的情況。其原因可能是:1、主力在吸籌。在上漲過程中,主力為了降低其持倉成本,則會在上方打壓股價,使股價下跌,方便其以較低的價格進行吸籌,擴大其收益。2、主力在洗盤。在上漲過程中,主力發現盤中的散戶較多,為了洗掉盤中的散戶,則會在上方賣出一部分籌碼,或者掛較多的委賣單壓著股票,引起市場上的散戶恐慌,拋出手中的籌碼,達到洗盤的目的,減輕個股後期繼續上漲的壓力。點掌財經上就有不少這樣的案例,你可以去看看。

⑶ 長期股權投資 沖減投資成本

投資者最初的投資成本中包含了應享有的被投資方實收資本及資本公積部分、盈餘公積及以前年度累計未分配利潤部分,有的還可能包含商譽。

投資單位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後的累積凈利潤的部分,顯然正是投資前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的利潤,包含在投資方的投資成本中,所以應當沖減。

多次沖減只能沖減以年累計未分配利潤部分,資本部分是不可能沖減的,除非被投資方解散,投資成本賬面價值為0絕不會出現。

⑷ 怎麼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發放股利計入投資收益或沖減成本呢

支付現金取得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直接相關的稅費
無論何種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作為應收項目處理,計入「應收股利」科目。
C公司宣告發放股利是2月1日,A公司3月17日支付的投資款中包含了已宣告發放的股利,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9 700
應收股利 400
貸:銀行存款 20 100(20 000+100)
初始成本19 700萬元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20 000萬元(50
000×40%),需調整已確認的初始投資成本。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300
貸:營業外收入 300

(1)根據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 ×持股比例確定權益損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 000
貸:投資收益 2 000(5 0000×40%)
(2)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2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0(500×40%)
(3)分錄見投資成本確認

2012年12月31日,該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19700+300+2000+200=22 200萬元,所以A不正確;B、C正確;
2012年2月1日,宣告發放的是A公司投資支付對價中包含的股利,所以不做投資收益。D選項不正確。

⑸ 長期股權投資中"沖減投資成本"通俗講是啥意思呀是投資成本減少了

投資是為了獲利,因此通俗的講,沖減投資成本是非正常的對投資成本進行調整減少,如進行股票投資時,入賬價值100萬元,投資後發現有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確認收益時就要沖減當時的投資成本;
投資成本收回是正常的對投資成本進行減少(即獲利),如在按成本法核算的情況下,被投資單位確認收益,投資方同時確認收益時,對投資成本的減少叫收回。

⑹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分紅

1、
不分紅與計不計提減值准備無直接關系。

2、
《企業會計准則-投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時投資收益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為投資年度分回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的處理;第二種為投資年度以後分回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處理。

第一種情況,投資年度分回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處理。通常情況下,投資企業投資當年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不作為當期投資收益,而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如果投資企業投資當年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有部分是來自投資後被投資單位的盈餘分配,則應作為投資企業投資年度的投資收益。具體計算時,如果能分清投資前和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應當分投資前和投資後計算確認屬於應當確認投資收益和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如果不能分清投資前和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可按投資准則指南規定的下列公式計算確認投資收益或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

①投資企業投資年度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投資當年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投資企業持股比例×當年投資持有月份/全年月份(12)

②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被投資單位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持股比例-投資企業投資年度應享有的投資收益

上述公式②計算復雜,實際上只要把握住「應收股利」和「投資收益」兩個賬戶即可。分派來的現金股利記入「應收股利」的借方,應享有的投資收益記入「投資收益」的貸方。如前者大於後者,說明分派來的現金股利大於投資方在投資期間應享有的投資收益,可認為是被投資方給投資方返還了投資成本,應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第二種情況,投資年度以後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的處理。投資准則指南中規定的計算公式為:

③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投資後至本年未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後至上年未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損益)×投資企業的持股比例-投資企業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

④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當年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

上述公式不利於理解也不便於記憶。筆者認為,在投資方得到被投資方分派來的現金股利時,記入「應收股利」的借方,投資方應享有的投資收益記入「投資收益」的貸方。如前者大於後者,說明分派來的現金股利大於投資方在投資期間應享有的投資收益,可認為是被投資方對投資方返還的投資成本,應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若前者小於後者,說明由被投資方分派來的現金股利小於投資企業在持有期間應享有的投資收益,可認為是投資方前期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又由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未分配凈利潤彌補,使得原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予以轉回,並將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同時,轉回數不能大於原沖減數。

[例]A企業2001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C公司10%的股份,並准備長期持有。初始投資成本110000 元。C公司於2001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0年度的現金股利100000元。假設C公司2001年1月1日股東權益合計為1200000元,其中股本為1000000元,末分配利潤為200000元;2001年實現凈利潤400000元;2002年5月1日分派現金股利300000元。

可以看出,2002年5月1日,由C公司分給A企業的現金股利為30000元,而A企業在同期應享有的投資收益為40000元(A企業應享有的投資收益=C 公司2001年實現的凈利潤×持股比例×持股時間=400000×10%×12/12=40000元),C公司給A企業少分派10000元現金股利。A企業這時把分派來的現金股利30000元全部確認為投資收益,少分給的現金股利10000元可認為是在2001年分派2000年實現的凈利潤(2001年5 月2日發放現金股利10000元,投資方應作為投資成本返還),在2002年又以2001年實現的凈利潤得以補償(即返還回來了)。補償數也確認為A企業的投資收益,記入「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的借方。這時,A企業的投資收益實際上由兩部分即分派來的現金股利30000元和補償數10000元組成。 2002年5月2日A公司賬務處理為:

借:應收股利 30000

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C公司)10000

貸:投資收益 40000

假設上述C公司於2002年5月1日分派現金股利為450000元,而A企業在同期應享有的投資收益為40000元,C公司為A企業多分派5000元現金股利。A企業這時只能把40000元確認為投資收益,其餘5000元應作為前期投資成本的返還,沖減投資成本。

⑺ 為什麼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跪求大家幫助。

別人欠你100塊錢,1年後由於利息(相當於盈利了),這時候,他欠你錢的賬面變成了105。但是1年3個月後,他給了你4塊(相當於分了股利),這時候,他欠你的錢賬面就是101塊了,跟這個一個道理。

⑻ 將收到的分紅做了沖減長期股權投資 現在要提出來 做投資收益 會計分錄怎麼做

(1)成本法下,無論被投資單位是虧損還是盈利都不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做調整。在宣布分派股利時,確認投資收益。借:應收股利貸:投資收益(2)權益法下,應該根據被投資單位凈資產的變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確定投資收益。比如:獲得長期股權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因為實現凈利潤,而導致凈資產增加,則做分錄: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借:投資收益分派股利會導致凈資產減少,因此做分錄:借:應收股利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⑼ 收到投資分紅怎麼做賬務處理是否還交企業所得稅

收到分紅時怎麼記賬要看你的這筆投資在賬面上是怎麼記的。
如果你是短期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或基金而取得的分紅,那麼收到的分紅要計入投資收益。即: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如果是對其他公司的參股長期投資,核算要分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成本法下,收到分紅確認投資收益;權益法下,收到分紅,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⑽ 我的股票為什麼分紅之後成本反倒高了

股票分紅之後成本反倒高了的原因是分紅後股票的價格會下跌,造成拉高股票的成本。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通常股東得到分紅後會繼續投資該企業達到復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