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惠州德賽集團的情況
德賽集團創立於1983年,擁有各類合作、合資、全資公司近30家,在美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入圍國家製造業500強企業,躋身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前列,是廣東省重點扶持的50家大型工業龍頭企業之一,年銷售收入超百億。擁有四大專業工業園區,總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主營產品:汽車電子、新能源電池、數字視聽、移動通訊、LED光電、IC設計等。
德賽集團成立於1983年,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已是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大型電子信息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全資、控股、合資企業近30家,其中有1家上市公司(德賽電池000049)和8家高新技術企業,產業涉及汽車電子、新能源電池、移動通訊、數字視聽、LED光電、IC設計等多個領域。德賽集團是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合作夥伴和客戶中有20多家是世界500強企業。
德賽集團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一個中國馳名商標和三項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之一,德賽品牌產品是國家「重點支持和發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德賽連續八屆(2006-2013)榮獲「中國消費電子領先品牌TOP10」獎。
德賽集團技術實力雄厚,依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廣東省重點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以及新加坡、北京、深圳、南京等地的研發分支機構,建立起了先進高效的科技創新體系,在研發投入方面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基於GPS語音導航技術的車載音頻處理裝置」專利獲得國家專利金獎(2011年),使德賽成為中國汽車電子行業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科技創新實力和創新成果為德賽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每年新產品實現的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均達到75%以上,德賽在新能源電池、汽車電子、北斗導航技術、IC設計等多項技術領域有著顯著優勢,居行業領先地位。
集團建有佔地100多萬平方米的工業園區,形成了配套設施齊全、裝備先進、管理精益的現代化製造體系,是國內最重要的汽車電子產品、新能源電池產品以及移動通訊產品研發生產基地之一。
德賽汽車電子產業憑借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強大的自主研發實力,已擁有汽車多媒體導航、組合儀表、空調控制器、車載顯示屏等四條核心產品線,在國內市場占據了明顯的競爭優勢,多媒體導航產品在汽車原廠前裝中高端市場佔有率始終保持國內第一的領先地位,為大眾、通用、標致雪鐵龍、馬自達等全球60多家汽車製造商提供產品和服務。
德賽新能源電池產業以自主研發的移動電源管理系統和系統集成領域的卓越表現確立了較高的行業地位。其中,微型電源管理系統處於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的領先地位,客戶主要為電子信息產品國際知名品牌;大型電動汽車電源管理系統產品已成功批量應用於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天津達沃斯論壇綠色大巴,與廣汽、北汽、東風、長安、江淮等車企緊密合作,市場佔有率在全國排名第一;中型電源管理系統已經進入電動工具市場的全球供應體系,為行業頂尖品牌提供產品和服務。
多年來,德賽集團的國際化經營穩健推進,集團擁有層次較高的國際化人才團隊,在美國、德國、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地建立了市場服務機構,並在越南設立了製造加工基地,核心產業的國際化管理體系、品質保證能力、技術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在行業前沿技術及客戶服務方面的全球資源整合能力持續提升。
展望未來,德賽將繼續秉承「勤、誠、學、勇、和」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堅持與一流企業的戰略合作,繼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矢志成為「技術領先、服務一流的國際化電子信息產品和服務提供商」。
B. 德賽電池的股票怎麼樣
德賽集團創立於1983年,主營業務是研究、開發和銷售無汞鹼錳電池、一次鋰電池、鋅空氣電池、鎳氫電池、鋰聚合物電池、燃料電池及其他種類電池、電池材料、配件和設備。2014年3月入選中國夢50節能環保公司。
二十多年來,德賽集團先後與索尼、飛利浦、西門子、通用電氣、東芝、旭電等著名跨國公司合資合作,並與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聯合成立博士後工作站,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設立了研發機構,推出了光電、通訊終端、數碼視聽、新型電池、精密部件、稅控安防等領域的科技產品。
C. 哪些股是科創股
閃牛分析:科技創新股就是通常所講的創投股,即創業投資股,創業投資是指專業投資人員(創業投資家)為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新創公司提供融資的活動。所謂「創投」概念是指主板市場中涉足風險創業投資,有望在創業板上市中大獲其利的上市公司或者自身具有「分拆」上市概念的個股。
主要集中於高新技術產業,而高新技術產業又具體指向航天航空器製造業和光電技術製造業,其次是生物制葯業和電子信息業。中信建投研究所經過調研,鎖定了高新技術產業的10個細分領域,它們分別是:(1)高效能計算機和下一代網路技術與服務;(2)新一代信息功能器件和材料;(3)數字多媒體領域;(4)空間技術;(5)新能源;(6)高效運輸工具;(7)基礎製造業;(8)環保產業;(9)抗擊疾病的新手段;(10)食品安全。
一,科技股:
1,電子信息股:600680普天,600171貝嶺,600764中電廣通,
2,電子元件股:600363聯創光電,000676思達高科,600460士微蘭,
二,物聯網:000997新大陸,000701廈門信達,002017東信和平,002161遠望谷,600198大唐電信,600584長電科技,000977
浪潮信息,000503
三,新能源:
1,鋰電池類:包括杉杉股份600884、江蘇國泰002091、中信國安000839、中國寶安000009
2,鎳氫電池:科力遠600478、中炬高新600872.
其他電池股,替代能源
瀘天化000912,豐原生化000930,北海國發600538,、同濟科技600846、天茂集團000627
新能源汽車電池、零部件等概念股一覽:科力遠478、同濟科技846、風帆股份482、杉杉股份884、長城電工192、中信國安0839、江蘇國泰002091、寧波韻升366、佛塑股份0973、法拉電子563、包鋼稀土600111、中炬高新872、合肥三洋983、西藏礦業0762、貴研鉑業459、吉恩鎳業432、廈門鎢業549、橫電東磁002056、巨化股份160、中國寶安000009、TCL000100 集團、德賽電池000049、風華高科000636、凱恩股份002012、維科精華152
四,智能電網:國電南瑞600406、許繼電氣000400、平高電氣600312
五,關注4G概念股:精倫電子(600355),600764,002148,000063,600485,600198,000851,600680,002057,600640,
002194,002230
六,新材料概念股:煙台萬華600309.
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行業,具有明顯的「寡頭」壟斷性質。目前,世界上掌握MDI 核心技術的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而國內只有一家上市公司掌握了此項技術,未來投資機遇較大。
D. 半導體股票有哪些
1、明陽電路(300739)
明陽電路(300739)近日發布2018年財報,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1.31億元,同比增長7.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億元,同比增長3.76%;
基本每股收益為0.67元,同比下滑11.84%。截至2018年12月31日,明陽電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12.5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7.9%。
2、泰晶科技(603738)
據悉,泰晶科技主營業務為石英晶體諧振器的研發、生產、銷售。日前,泰晶科技發布了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6.11億元,同比增長13.21;實現凈利潤3635.87萬元,同比下滑43.66%。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4億元,環比增長3.58%;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8.44萬元。
3、順絡電子(002138)
順絡電子2019年一季度毛利率為34.78%,同比2018年一季度毛利率增長了1.47個百分點,環比2018年四季度毛利率增長了3.78個百分點,公司產品盈利能力平穩有升。
主要是高毛利產品的市場銷售比重提升。對比2018年一季度同期,順絡電子工資和研發支出均大幅度增長,合計超過人民幣2500萬元。
4、匯頂科技(603160)
匯頂科技日前發布了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7.21億元,同比增長1.08%;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2億元,同比減少16.29%。2019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25億元,同比增長114.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4億元,同比大增2039.95%。
5、長電科技(600584)
長電科技2003年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歷經四十餘年發展,公司已成為全球知名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
長電科技面向全球提供封裝設計、產品開發及認證。長電科技致力於可持續發展戰略,崇尚員工、企業、客戶、股東和社會和諧發展,合作共贏之理念,先後被評定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等。
6、國科微(300672)
公司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長沙,並在成都、上海、深圳、北京、常州、日本、美國等地設有分子公司及研發中心。
公司是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首家獲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注資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也是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
7、中環股份(002129)
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半導體節能產業和新能源產業,是一家集科研、生產、經營、創投於一體的國有控股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獨特的半導體材料-節能型半導體器件和新能源材料-高效光伏電站雙產業鏈。
公司主導產品電力電子器件用半導體區熔單晶-矽片綜合實力全球第三。
E. 深圳本地股有哪些
1、000006深振業A
深圳市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於1989年5月25日成立,領取深司字N23 093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2、000024招商地產
招商局地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央企招商局集團三大核心產業之房地產板塊的旗艦公司,是具備綜合開發能力、物業品類豐富、社區管理完善的大型房地產開發集團,招商地產倡導「社區綜合開發模式」、「綠色地產開發理念」,傳承百年使命,引領中國房地產業綠色發展。
3、000031中糧地產
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糧」、「中糧集團」,英文簡稱COFCO)是成立於1952年,是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在地產、酒店經營以及金融服務等領域也卓有成績,被《財富》雜志列為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是一家集貿易、實業、金融、信息、服務和科研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橫跨農產品、食品、酒店、地產等眾多領域。
4、000046泛海建設
泛海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為上市公眾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股票簡稱「G泛海」,股票代碼為「000046」。公司為房地產綜合開發企業,經營范圍為:承辦國內外投資開發項目,經營房地產業務及物業管理;投資興辦實業(具體項目另行申報);資產管理;建築設備、建築裝飾材料的購銷。
5、000029深深房A
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系於1993年7月經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深府辦復(1993)724號文批准,在原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總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發行的A股及B股分別於1993年9月15日及1994年1月10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1994年8月31日,公司發行的B股作為一級有保薦ADR在紐約櫃台市場掛牌交易。
F. 電池行業有哪些股票
風帆股份-600482,有研硅股-600206,澳柯瑪 (600336), 杉杉股份 (600884) ,TCL集團 (000100) ,維科精華 (600152) ,力元新材(600478),科力遠(600478),拓日新能(002218),它們都是主業或者子公司參與電池製造的,設計燃料電池,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
G. 動力電池股票有哪些
風帆股份(600482)杉杉股份(600884)中國寶安(000009)中信國安(000839)廈門鎢業(600549)西藏礦業(000762)佛塑股份(000973)尖峰集團(600668)思達高科(000676)橫店東磁(002056)TCL集團(000100)鹽湖鉀肥(000792)
H. 惠州有哪些a股上市公司
截止2018年,惠州共有12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為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100TCL集團)、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300014億緯鋰能)、惠州中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579中京電子)、惠州碩貝德無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322碩貝德)、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300476勝宏科技);
中潛股份有限公司(300526中潛股份)、廣東紅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809紅牆股份)、廣東駿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386廣東駿亞)、惠州市華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906華陽集團)、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002920德賽西威)、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35光弘科技)。

(8)德賽集團有什麼股票擴展閱讀:
從凈利潤表現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惠州的上市公司出現兩極分化。在12家上市惠企中,有9家企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增長。其中,增長超過三成的有6家,包括TCL集團、德賽電池、勝宏科技、碩貝德、中京電子和紅牆股份。中潛股份等3家企業則出現同比下滑。
具體來看,凈利潤增幅最大的是中京電子。前三季度,中京電子度營業收入12.24億元,增長 58.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59億元,大增627.52%。對此,該公司解釋稱,主要是由於全資子公司印製電路板業務產能有序提升,HDI項目工廠全面盈利,產品銷售毛利率較大幅度改善。
凈利潤增幅排名第二的是國內手機天線龍頭企業碩貝德。前三季度,碩貝德實現營業收入12.7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3%,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47萬元,增長83.44%。營業收入下滑,凈利潤卻實現飆升,業績「倒掛」背後有何緣故?碩貝德解釋稱,該公司聚焦主業,主營業務持續增長,但合並報表較上年同期減少了機殼業務虧損。
5G將加速惠州企業開拓產業新藍海,碩貝德正瞄準這樣的機遇。碩貝德稱,隨著5G時代到來,未來移動終端天線數量的需求將呈現大幅增長態勢,該公司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無人機、可穿戴產品等天線業務將從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際化「千億巨企」、上市惠企中的「一哥」,TCL集團掙得「盆滿缽滿」。前三季度,其凈利潤雖然同比下降5.13%,但仍然高達28.8億元。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4.9 億元,同比增長 30.6%。
引人關注的是,曾經一度「跌跌不休」的TCL手機業務也有所起色。TCL通訊前三季度產品銷量2286.4萬台,同比下降30.4%,但得益於組織架構調整、業務流程和產品結構優化,前三季度同比大幅減虧,並在三季度實現當季度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