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紅知識 » 中國玻璃集團股票
擴展閱讀
康年控股股票代碼 2025-07-23 02:46:38
和晶科技股票分成 2025-07-22 21:53:48

中國玻璃集團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8-20 08:11:09

A. 中國玻璃第一股是什麼

[1]、南玻A(股票代碼:000012):
公司主業為玻璃製造業,在行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公司通過全面啟動產業資源的整合,實現了玻璃深加工產業的全國戰略布局。公司在玻璃領域的龍頭地位,在太陽能領域日漸完善的製造技術和工藝,都將構成公司明顯的優勢。
[2]、金晶科技(股票代碼:600586):
公司是我國玻璃行業龍頭企業,主要從事玻璃製造和純鹼產品的生產銷售,公司具備投資少、成本低、科研投入大的優勢。是我國唯一能大規模生產超白玻璃的企業。
[3]、耀皮玻璃(股票代碼:600819):
公司是國內商用建築玻璃的優秀供應商。年產80萬套的汽車玻璃新廠已在康橋工業園區建成投產,成為上海通用、上海大眾、東風悅達起亞、南京依維柯、福建東南等國內諸多汽車廠家的合格供應商並批量供貨。

B. 屬於玻璃行業板塊的個股有哪些

玻璃板塊的股票有:福耀玻璃,耀皮玻璃,金晶科技,ST洛玻,ST耀華,新華光,南玻A,山東葯玻,粵富華,國棟建設,力諾太陽,棱光實業,耀皮B股,三峽新材,方興科技,中國玻纖

C. 玻璃屬於什麼版塊 在股票里

屬於玻璃板塊。
玻璃板塊的股票有:福耀玻璃,耀皮玻璃,金晶科技,ST洛玻,ST耀華,新華光,南玻A,山東葯玻,粵富華,國棟建設,力諾太陽,棱光實業,耀皮B股,三峽新材,方興科技,中國玻纖

D. 洛陽玻璃股份的股票碼號是多少

洛陽玻璃股份同時在香港和上海兩地上市,滬市股票代碼:600876,簡稱「洛陽玻璃」。H股股票代碼:01108,簡稱「洛陽玻璃股份」。

洛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獨家發起創立,1994年4月6日注冊成立。洛玻集團公司的前身是創建於1956年的洛陽玻璃廠,是我國「一五」期間興建的156個國家重點項目之一。中國第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於1971年在這里誕生,1981年該浮法工藝被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命名為「洛陽浮法玻璃」工藝,與英國的皮爾金頓浮法、美國皮茲堡浮法並稱世界三大浮法玻璃工藝。洛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同時在香港、上海發行股票的雙上市公司。

附:滬市上市基本資料

E. 生產玻璃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1]、南玻A(股票代碼:000012):

公司主業為玻璃製造業,在行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公司通過全面啟動產業資源的整合,實現了玻璃深加工產業的全國戰略布局。公司在玻璃領域的龍頭地位,在太陽能領域日漸完善的製造技術和工藝,都將構成公司明顯的優勢。

[2]、金晶科技(股票代碼:600586):

公司是我國玻璃行業龍頭企業,主要從事玻璃製造和純鹼產品的生產銷售,公司具備投資少、成本低、科研投入大的優勢。是我國唯一能大規模生產超白玻璃的企業。

[3]、耀皮玻璃(股票代碼:600819):

公司是國內商用建築玻璃的優秀供應商。年產80萬套的汽車玻璃新廠已在康橋工業園區建成投產,成為上海通用、上海大眾、東風悅達起亞、南京依維柯、福建東南等國內諸多汽車廠家的合格供應商並批量供貨。

[4]、新華光(股票代碼:600184):

公司生產的高品質光學玻璃材料及元器件產品,市場佔有率穩居國內同行業前列。在光學玻璃方面,公司在2007年成功開發出多種研發難度很大的高折射率玻璃,並成功轉入中試和批量化生產。

[5]、方興科技(股票代碼:600552):

主營業務為在線鍍膜玻璃、ITO導電膜玻璃、玻璃深加工製品及新型材料的開發、研究、生產、銷售和信息咨詢。公司具有清潔能源概念,其生產的ITO導電膜玻璃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品,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材料。

F. 弘毅資本獲取中國玻璃多少股權

中國玻璃是弘毅投資的經典手筆。聯想先掏650萬元收購宿遷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下稱宿遷國資)--從而控制了該公司旗下所有國有資產--然後將這些國有資產賣給聯想海外公司--再將這些國有資產在香港上市--該上市公司繼續收購其他國企將蛋糕做大--6年後聯想套現退出。
2003年4月。當時江蘇省國企產權轉讓推介會,蘇玻集團國有股權掛牌交易。不久,蘇玻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周誠接到了江蘇省原經貿委官員的電話:聯想來人了,對蘇玻有興趣。周誠驅車趕奔南京,接回一個叫徐敏生的人,徐時任聯想控股投資事業部(弘毅投資前身)投資經理。
據說,當時趙對蘇玻集團並沒太大興趣,而徐卻熱情百倍。2003年8月,徐敏生帶領的4人小組進駐蘇玻集團。當面目清晰的蘇玻集團架構呈現在趙令歡面前時,趙立即對蘇玻集團旗下的江蘇蘇華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蘇華達)產生了濃厚興趣。而且,蘇玻集團、蘇華達是債轉股企業,他們的第二、三大股東均是華融、信達兩家資產管理公司。兩家資產管理公司只回收資產,不進行實業投資的天性使趙意識到:好運來了!
目標是蘇華達,這是蘇玻集團的核心資產,潛質不錯,只要有資金保障,壯大規模,有希望成為內地有競爭力的行業龍頭。當然,這樣的企業拿到香港上市融資沒有問題。於是,他們開始詳細策劃收購路徑。
據了解,蘇華達2001年成立,目的也是上市融資。當時蘇玻集團以核心資產出資,控股51%,華融持37.96%、信達持4.04%,浙江大學佔2%,周誠等高管佔4.88%。2002年1月,蘇華達進入上市輔導期。蘇華達業績優良,2003年實現凈利潤3800多萬元,每股盈利超過0.6元。
為拿下這塊優質資產,弘毅投資設計了精巧路徑:先收購蘇華達的最終控制人,以達掌控蘇華達的目的(見圖1)。蘇華達的最終控制人是宿遷國資,該公司持有蘇玻集團63.5%股權,蘇玻集團又持有蘇華達51.12%股權、持有宿遷華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下稱華興,經營蘇華達第二條玻璃生產線,由蘇華達控股80%)20%權益。
按照這個結構,如果控制了宿遷國資,蘇華達便可輕松到手。
因為弘毅投資此番收購的終極目標是要實現蘇華達資產在香港上市,變身紅籌,自然需要有外資色彩。於是,2003年12月31日,注冊於英屬維爾京群島的Easylead Management Limited(下稱EML)和注冊於香港的南明有限公司(下稱南明)出場,和宿遷市長張新實簽訂協議,宿遷市政府以650萬元人民幣將宿遷國資60%、40%的股權分別委託給EML和南明。
英屬維爾京群島有世界避稅天堂之稱,不僅免交所有當地稅項,公司也無注冊資本最低限制,任何貨幣都可作為資本注冊,一元錢就可注冊一家公司,而且無需申報管理者資料,賬目和年報也不必公開。很多收購案中,收購者在該地區注冊離岸公司,作為收購工具。
據了解,EML和南明均是聯想背景的企業,前者由曹之江、張祖祥、劉金鐸各擁有總股權的1/3,曹現為聯想控股的副總裁,劉退休前是聯想控股副總裁,張則是南明的董事。後者由聯想控股全資所有。而EML和南明是弘毅投資的股東,分別持有弘毅投資60%、40%的股權。
EML和南明託管宿遷國資100%權益後,隨即拿到了當地政府的尚方寶劍:後續收購的主動權。按照託管協議的約定:EML和南明可參與及控制蘇玻集團其後重組所涉及的收購事項。因此,他們隨後名正言順地展開一系列收購,清退華融、信達,將宿遷國資的所有資產都收歸旗下。
第一步是先將華融、信達從蘇玻集團中清理出去(兩者分別持有33.13%、3.52%的蘇玻集團股權)。2004年10月、12月,宿遷國資分別和華融、信達簽訂協議,前者以2600萬元收購後兩者持有的蘇玻集團股權;幾乎同時,宿遷國資分別和華融、信達、浙江大學簽訂協議,以6212萬元全數收購後三者持有的蘇華達股權,將他們清理出蘇華達。
將其他股東清理出局,從宿遷國資到蘇玻集團,再到蘇華達、華興的資產已經全部處於弘毅投資掌握之中。因為宿遷國資、蘇玻集團實際上並無業務,加上蘇華達2004年8月已經收購華興另20%股權,因此,蘇玻系統的所有核心資產都已經集結於蘇華達一身。現在騙子很多的,要小心謹慎,投資還是要到一些正規的平台,像騰訊眾創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