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試述投資銀行的基本發展趨勢。
創業投資+投資銀行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訪寶來證券中國市場部執行長黃齊元先生
以中國創業投資趨勢及並購和技術轉移機會為主題的Asiawired全球創業投
資峰會日前在北京舉辦。筆者在會議上遇見了從事投行工作多年的漢禹資本總裁
、寶來證券中國市場部執行長黃齊元先生,就創投與投行的問題采訪了他。
投資銀行簡單的來說,就是協助企業擴張,為企業發行國際股票、債券,取
得國際資金,或是購並其它企業,取得重要技術或知識。而創業投資則需要各種
各樣很多的資源。因此在國家政策之外,應該有一個平台能夠將包括資金、政府
關系、合作夥伴的關系等各種元素很好地結合起來。他認為中國在創業投資這個
行業里需要有像在投資銀行界的中金公司一樣的機構。
有著15年投行工作經驗的黃齊元先生認為如今是大整合的時代。首先是地域
的整合即跨地域的整合。其次是價值鏈的整合即如何把企業的內部資源相整合以
及企業內外資源之間的整合。整合不同資源很重要。創投應與證券公司配合起來
。像以往做證券的人與做創業投資的人是兩派,而現在則是很相似的,一個是側
重前段,一個是側重後段。創業投資不只是科技部的事情,應是跨部位、跨部門
的結合。
就基金問題黃齊元解釋說,現在亞洲有兩種基金,一種是直接投資基金,是
投資未上市的的股票;一種是風險投資基金。還有一種是並購基金,即把一個公
司的主權整個買斷。直接投資基金與一般的創業投資基金有3個不同。第一是投
資介入時間不同。創業投資基金一般是在公司的初創期,而直接投資基金一般在
公司的中期、成熟期。第二是產業不同,創業投資基金是圍繞高新技術,直接投
資基金則包括傳統行業。第三是投資金額,創業投資基金一般從50萬到300萬元
,直接投資基金是300萬到2000萬元,最高的甚至一個投資項目就5000萬元。直
接投資基金著重產業整合與購並。現在所說的創業投資基金一般是指風險投資基
金。
他特別提到創業投資加投資銀行這種全新模式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黃齊
元本人就有著創業投資和投資銀行的雙重經驗。1994年到1998年之間他曾任法國
里昂證券大中華區投資銀行部總經理。1998年到2000年任中經合集團亞洲區副主
席兼總經理。在這之前,他在英資投資銀行里工作多年。
B. 中國為何搞融資融劵對股市發展有什麼好處
我國在2009年引入融資融券交易。以前沒有,以前就叫單邊市。就是只可以做多,沒有做空的機制。在引入融資融券之後我們的A股有了做空的可能。
融資(做多):就是你想證券公司借出一部分資金購買自己認為有潛力的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標的股票,在6個月之內,賣掉你持有的這些股票,然後把你在證券公司借出的資金還給證券公司,同時繳納相應的利息;在這同時你要繳納保證金。
融券(做空):就是你想證券公司借出證券,然後賣出(你認為該證券未來行情不好,會下跌),在6個月之內,你再以較低的價格買回你在證券公司借出的證券,還給證券公司,這樣你就在較高的價格賣出,然後以較低的價格買回還給證券公司,從中賺取差價。假如你做空的證券在未來上漲,,你就會虧損。同時在這段時間,你要繳納保證金。
融資融券有價格發現功能;有投機功能;最重要的是他改變了我們曾經只可以做多的單邊市。
C. 中國投資銀行的前景
非常不錯,且有越來越集中的態勢,像中金公司、中信證券、銀河證券這樣的大券商越來越吃香
D. 中國著名的投行(投資銀行)及簡介
中國著名的投行是中國投資銀行。
中國投資銀行(China Investment Bank)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向國外籌集建設資金辦理投資信貸的國家專業銀行。中按照對國營企業的要求,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是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國營企業。中國投資銀行是獨立的企業法人。於1981年12月成立。總行設在北京。在上海、天津、江蘇、河北、湖南、福建、遼寧等省、直轄市設有分行。
自1980年中國恢復在世界銀行的席位以後,中國政府就開始考慮設立投資銀行,作為辦理世界銀行中小工業項目貸款的中間金融機構,並把它逐步辦成向國外籌集建設資金辦理投資信貸的專業銀行。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建以後,中國投資銀行於1981年12月23日正式成立。
中國投資銀行的最高權力機構是董事會,中國投資銀行董事會為全行最高權力機構,由名譽董事長、董事長各一人,副董事長一至三人,常務董事及董事若幹人組成,均由國務院任命。行長、副行長,由董事會提名,報國務院任命。
拓展資料:
在中國,投資銀行的產生與發展是與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密不可分的,中國資本市場十餘年的發展史表明,投資銀行已成為推動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重要主體。
投資銀行也就是實際意義上中國的投資銀行,中國的投資銀行業務在80年代就已開展,當時的中國國際信託公司、中國銀行在境外設立的商業銀行以及一些證券公司在一定層次和程度上扮演投資銀行角色。
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有九十多家投資銀行、2600多家營業部。粗略劃分,十年風雨的中國投資銀行發展到目前已經經歷了數量增長時期、蓄勢整理時期、大規模重組規范發展時期。
中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任務是:接受國際金融機構的貸款,並通過其它途徑和方式向國外籌集建設資金,對我國企業提供外匯及人民幣投資信貸,為加速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
參考資料:中國投資銀行_網路
E. 中國投資銀行的未來方向
在中國,廣義的投資銀行是指證券公司,狹義的投資銀行是指證券公司和商業銀行的投行部門。
對於中國的證券公司而言,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從目前凈利潤的極度依靠股票經紀業,升級為以財富管理為中心的投研業務來賺取利潤大頭。
對於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的投行部門,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證券公司的投行部做大做強股權和債權直接融資業務,並往上游的PE和下游的以REITS和CDS為創新產品的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發展壯大;商業銀行的投行部除了不能參與股權直接融資業務外,其發展方向與證券公司投行部類似。
F. 我國證券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2019年,受益於國內證券市場回暖、政策紅利等因素,我國證券行業經營業績有明顯的提升,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5.37%和84.77%。其中,自營業務凈收入排名第一,佔比超過三分之一。從增速上看,利息凈收入最高,增速超100%。
經營業績明顯提升
2019年,國內證券市場逐漸回暖,國家出台多項政策釋放紅利,如科創板的設立、CDR等業務的開閘,我國證券行業經營業績明顯提升。2019年,我國證券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604.83億元,同比增長35.37%;實現凈利潤1230.95億元,同比增長84.77%。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證券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G. 論述投資銀行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其原因 五分鍾內解答20分,簡要點的
投資銀行是一個靈活多變、發展迅速、最具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產業。80年代以來,隨著電子、信息處理技術的進步、金融監管的放鬆、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全球資本市場的一體化以及跨國資本的充分流動,投資銀行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這種日趨激烈的競爭又推動著金融創新的浪潮席捲全球,新功能、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和新力量的涌現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投資銀行的業務正在發生著比其他領域更為巨大的變化和突破,其活動呈現出多樣化與專業化相結合的特徵,其在金融資源分配機制中的作用和功能,甚至引導著世界現代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簡單的來說,就是協助企業擴張,為企業發行國際股票、債券,取得國際資金,或是購並其它企業,取得重要技術或知識。而創業投資則需要各種各樣很多的資源。因此在國家政策之外,應該有一個平台能夠將包括資金、政府關系、合作夥伴的關系等各種元素很好地結合起來。
1、投資銀行業務向多樣化發展
2、投資銀行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3、投資銀行向怎樣迅速有效的整合和創新業務的發展
4、創業投資加投資銀行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H. 根據我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式分析我國股票市場未來的走勢
股票市場是市場經濟的高級組織形態,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化大生產越發達,對社會資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場籌集資金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夠充分發揮,股票市場也就越發達。
(8)中國發展投資銀行集團股票走勢擴展閱讀:
2013年影響股市表現因素分析:
我國經濟將在2013年實現溫和復甦,各項經濟指標將逐步好轉。與2012年每個季度經濟增速均低於年初預期相比,2013年每個季度實際增速有望不斷超出年初預期,預計全年GDP增速將回升到8%以上。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出口仍不會有起色,但內需的增長可以抵消外需的下降。而高鐵、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有增無減,投資仍是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動力。
I. 高盛集團的中國發展
高盛長期以來視中國為重要市場,自20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就把中國作為全球業務發展的重點地區。 高盛1984年在香港設亞太地區總部,又於1994年分別在北京和上海開設代表處,正式進駐中國內地市場。此後,高盛在中國逐步建立起強大的國際投資銀行業務分支機構,向中國政府和國內占據行業領導地位的大型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高盛也是第一家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B股交易許可的外資投資銀行,及首批獲得QFII資格的外資機構之一。
高盛在中國的股票和債務資本市場中已經建立起非常強大的業務網路,並在中國進入國際資本市場以及參與國際資本市場交易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過去的十年中,高盛一直在幫助中資公司海外股票發售中占據領導地位,其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交易包括:中國移動通信於1997年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40億美元,成為亞洲地區(除日本外)規模最大的民營化項目之一;中國石油於2000年3月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9億美元;中國銀行(香港)於2002年7月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6.7億美元;平安保險於2004年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18.4億美元;中興通訊於同年進行的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4億美元,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中國交通銀行於2005年進行的海外上市項目,籌資22億美元,成為第一個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國有銀行;以及中國石油於同年進行的後續股票發售,籌資27億美元。2006年,高盛還成功完成了中海油價值19.8億美元快速建檔發行項目以及中國銀行111.9億美元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這是至發售日中國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開上市項目。在債務融資方面,高盛在中國牽頭經辦了40多項大型的債務發售交易。高盛多次在中國政府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分別於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月完成了1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為主承銷商全程參與中國政府每次主權美元債務海外發售項目的國際投行。
與在世界其他地區一樣,高盛在中國市場同樣擔當著首選金融顧問的角色,通過其全球網路向客戶提供策略顧問服務和廣泛的業務支持。近年來,高盛作為金融顧問多次參與在中國的重大並購案,如日產向東風汽車投資10億美元;戴姆勒-克萊斯勒向北汽投資11億美元;TCL與湯姆遜成立中國合資企業;匯豐銀行收購中國交通銀行20%股權;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部;中國石油收購哈薩克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購在尼日利亞的石油資產等等。
2004年12月,高盛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公司的成立是高盛在中國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高盛擁有合資公司33%股權,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擁有67%股權。合資公司的成立令高盛從此可以在中國開展本土A股上市業務,人民幣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和提供國內金融顧問以及其他相關服務。 1994年
高盛在北京和上海設立代表處。
高盛成為第一家獲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中國B股股票的外國投資銀行。
高盛對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及最大的產險公司中國平安保險公司進行了首次自營資金投資,投資金額為3500萬美元。高盛目前持有平安6.8%的股份。
1997年
高盛擔任中國移動40億美元首次公開上市的主承銷商,這是除日本外亞洲地區最大的民營化項目之一,也是中國電信行業第一個民營化項目。該項目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仍然實現了成功的定價。
高盛擔任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價值7.2億美元里程碑式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的主承銷商,這是中國航空業第一個大型民營化項目。
高盛擔任中國財政部價值5億美元全球債券發行的副主承銷商。
1998年
高盛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價值10億美元主權債券發行的主承銷商。
1999年
高盛開始擔任廣東省政府的財務重組顧問,對粵海企業有限公司
進行債務重組。
高盛擔任中國移動價值20億美元二次股票發行項目的主承銷商。
2000年
高盛前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亨利·鮑爾森成為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首任主席。
高盛擔任中國石油29億美元首次公開上市的主承銷商。該項目定價期間正值新經濟泡沫的頂峰及政治高度敏感的時期,但這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第一個成功的民營化項目。
在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倒閉觸發的潛在信貸危機期間,高盛完成了粵海企業有限公司50億美元的債務重組項目。這是中國國企歷史上第一個債務重組項目。隨後,高盛對粵海投資2000萬美元。
高盛擔任中國移動創紀錄的價值72億美元後續/可轉債發行項目的聯席全球協調人,這是除日本外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股票發行項目。
2001年
高盛在中國又投資了兩個項目,一個是收購了中國第三大綜合固線電信服務公司中國網路通信集團(中國網通)價值6000萬美元的股份,另一個是收購了中國第一個獨立8英寸半導體晶圓企業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價值5000萬美元的股份。高盛目前持有中國網通2.4%及中芯國際4.0%的股份。
高盛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債券發行的主承銷商,再次融資10億美元。
2002年
高盛擔任中國銀行(香港)26.7億美元首次公開上市的主承銷商,這是中國金融服務行業的第一個民營化項目。
高盛擔任日本日產汽車對東風汽車10億美元收購項目的財務顧問。
高盛擔任中國移動(香港)對中國八個省移動通信公司價值102億美元的收購及7.5億美元私募項目的財務顧問。
2003年
高盛與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並資助該合資公司收購了價值19億元人民幣的不良貸款及地產資產組合。該合資公司是第一個正式注冊並得到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資資產管理公司。
在中國剛剛擺脫非典影響並即將進行最新一次全球主權債券發行之前,作為中國政府的評級顧問,高盛幫助中國提升了信用評級:穆迪公司將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由A3提升至A2。
高盛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次主權債券發行美元部分的主承銷商,成為自1998年以來唯一一家三次均擔任中國政府主權債券發行主承銷商的國際銀行。
高盛成為第一批獲得中國政府發放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執照的金融機構,投資額度為5,000萬美元。
高盛擔任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對北汽控股11億美元投資項目的財務顧問,該項目將在中國生產賓士轎車和卡車。
高盛在諾基亞將四個合資企業整合為一個公司的項目中擔任財務顧問,該項目使新公司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
2004年
2004年,高盛成為領導中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市首屈一指的承銷商,具體項目包括:網路游戲公司盛大價值1.69億美元的首次公開上市;即時通訊公司騰訊價值1.8億美元的上市;平安保險價值18.4億美元的上市;中國網通價值13.1億美元的上市;中興通訊價值4.53億美元的上市;中國石油價值16.8億美元及中國石化價值7.42億美元的股份配售。
高盛成功完成中國進出口銀行7.5億美元,中國工商銀行(亞洲)4億美元,國家開發銀行10億美元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5億美元的全球債券配售。
高盛擔任湯姆遜與TCL成立中國合資企業項目的財務顧問。
高盛在中國第五大銀行交通銀行向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戰略性地出售20%的股份項目中擔任財務顧問。
高盛擔任聯想集團收購IBM全球個人電腦業務項目的財務顧問。
2004年12月,高盛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005年
高盛擔任交通銀行價值21.6億美元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的聯席全球協調人,這是第一個中國國有銀行在海外上市的項目。
高盛擔任中石化公司價值2.47億美元後門上市項目的主承銷商。此項目的結構分三個部分,所以極其復雜但又非常具有創意。
高盛擔任中國石油價值27.2億美元後續股票發售的主承銷商,該項目是至發售日除日本外亞洲地區最大的快速建檔發行案。
高盛再次成功完成國家開發銀行價值10億美元的全球債券配售。
高盛擔任中國網通收購電訊盈科20%股份項目的財務顧問。
高盛在淡馬錫控股以14億美元入股中國第三大國有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的項目中擔任財務顧問。
高盛在蘇格蘭皇家銀行以16億美元入股中國第二大國有銀行中國銀行的項目中擔任財務顧問。
高盛擔任凱雷投資集團收購中國第三大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24.9%股份項目的財務顧問。
高盛加入向中國銀行業自營投資的行列,同意以18億美元入股中國第一大國有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高盛因其資產管理業務成為第一個獲得兩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執照與投資額度的金融機構。
2006年
高盛簽訂協議以37.8億美元與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入股中國工商銀行(一月)。
高盛擔任中海油以22.7億美元收購在尼日利亞的石油資產項目的財務顧問(一月)。
高盛擔任分眾傳媒價值3.23億美元在納斯達克後續股票發售項目的全球協調人及聯席賬簿管理人(一月)。
高盛擔任上海先進半導體價值9,600萬美元在香港首次公開上市項目的聯席全球協調人及聯席賬簿管理人(四月)。
高盛擔任中海油價值19.8億美元快速建檔發行的聯席賬簿管理人(四月)。
高盛擔任中國銀行111.9億美元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的聯席全球協調人及聯席賬簿管理人,這是至發售日中國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開上市項目。
2006年
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10%的股份,收購價格1.16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已達9.3倍。
2006年3月3日,雙匯集團國有股轉項目以10億元的底價在北京市產權交易所掛牌。掛牌期間,包括淡馬錫、高盛集團、鼎暉投資、CCMP亞洲投資基金、花旗集團、中糧集團等10餘個意向投資人先後與北交所聯系,並對項目的進行查詢和洽談。最終,以高盛集團為實際控制人的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中標雙匯。
J. 股票:中國投資銀行里企業並購哪些公司做的規模大
他們應該與母公司上市的吧,例如中銀國際,應該是H股。其他的你可以查查。中金相對於做的IPO偏多,M&A的案例你需要具體到是什麼case,如果你想要確切的案例,可以查查四大對M&A的調查,可以從裡面拿數據。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