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進行股票宏觀經濟面分析
多了解一些國家經濟形勢、國家的經濟政策、國際金融環境
② 對公司或者股票東方明珠的宏觀經濟分析,求大神幫幫忙,救救孩子吧
好呀 這么幫
③ 股票宏觀經濟分析怎麼分析
宏觀分析:從國家的政策層面分析和預測未來的經濟形勢。。。行業分析:是指根據經濟學原理,綜合應用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分析工具對行業經濟的運行狀況、產品生產、銷售、消費、技術、行業競爭力、市場競爭格局、行業政策等行業要素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發現行業運行的內在經濟規律,進而進一步預測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行業分析是介於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分析之間的中觀層次的分析,是發現和掌握行業運行規律的必經之路,是行業內企業發展的大腦,對指導行業內企業的經營規劃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公司分析:主要包括公司行業地位分析、公司經濟區位分析、公司產品分析、公司經營能力分析、公司成長性分析、公司在上市公司調研中的實際運用六部分內容。
④ 股票宏觀經濟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股票的行業 國家相關政策,市場目前的階段 利率情況 貨幣供應面
⑤ 股票宏觀分析有哪些
1、經濟周期。
2、國家的財政狀況出現較大的通貨膨脹,股價就會下挫,而財政支出增加時,股價會上揚。
3、金融環境
4、國際收支發生順差。
5、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變更。
6、匯率變動。
7.物價因素。
8.經濟指標。
⑥ 試述在股票投資分析過程中進行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思路(論)
對於具體股票,確定經營實體的行業,分析經營實體的產業鏈,根據經營實體現金流模型,確定動態估值水平。宏觀上,主要考慮經濟杠桿:匯率,稅率,利率,貨幣供給,經濟指標:GDP,GNP,CPI。經濟周期,消費需求,商品供給,貿易順差,政府財政。
⑦ 推薦一隻股票,從政策分析,宏觀經濟分析,公司因素分析等分析,急!!!
買山東黃金或者中金黃金,或者直接買紙黃金。
當貨幣失去儲值手段的功能後,黃金將成為能夠維持積蓄購買力的通道。
⑧ 中集集團股票將來的走勢誰幫我分析一下
000039中集集團,從技術圖形來看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完全悲觀,因為今天的成交量並不大,並不能說明問題,大盤連續做空,已經讓空方傷了一些元氣,再加上大盤前兩天的跳水,可以說轉機就要來了,中集集團這支股票是一個六億多的盤,主營業務現代化交通運輸裝備製造和銷售業務,我的觀點是大盤連續下跌,而且是急跌,反彈必然會有力度,我還是比較看好的,這支股票也一樣,會有機會的。我的觀點就是這樣,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⑨ 中集集團股票前景如何
┌———————————┬————┬———————————┬————┐
|是否有潛在送轉股能力 |是 |是否有潛在派現能力 |是 |
├———————————┼————┼———————————┼————┤
|是否有潛在配股資格 |是 |已連續幾期未分紅 |1 |
├———————————┼————┼———————————┼————┤
|配股次數 |- |增發次數 |1 |
└———————————┴————┴———————————┴————┘
【分紅】
┌———————┬——————————————————┬——————┐
|分紅年度 | 分紅方案 |每股收益(元)|
├———————┼——————————————————┼——————┤
|2005-06-30 |是否分配: 不分配 |1.0200 |
| |進展說明: 實施 | |
├———————┼——————————————————┼——————┤
|2004-12-31 |進展說明: 實施 |2.3700 |
| |10轉10派5(含稅)(稅後派)4 | |
| |預案公布日: 2005-03-04 | |
| |股東大會審議日: 2005-04-08 | |
| |股權登記日: 2005-04-22 | |
| |B股最後交易日: 2005-04-22 | |
| |除權除息日: 2005-04-25 | |
| |B股派息日: 2005-04-27 | |
| |派息日: 2005-04-25 | |
| |送轉股上市日: 2005-04-25 | |
| |B股送轉股上市日: 2005-04-28 | |
| |B股派現比例: 10派4.7134港元 | |
├———————┼——————————————————┼——————┤
|2004-06-30 |是否分配: 不分配 |0.9261 |
| |進展說明: 實施 | |
├———————┼——————————————————┼——————┤
|2003-12-31 |進展說明: 實施 |1.0800 |
| |10轉6派3.8(含稅)(稅後派)3.04 | |
| |預案公布日: 2004-03-19 | |
| |股東大會審議日: 2004-04-22 | |
| |股權登記日: 2004-06-02 | |
| |B股最後交易日: 2004-06-02 | |
| |除權除息日: 2004-06-03 | |
| |B股派息日: 2004-06-07 | |
| |派息日: 2004-06-03 | |
| |送轉股上市日: 2004-06-03 | |
| |B股送轉股上市日: 2004-06-08 | |
| |B股派現比例: 10派3.5822港元 | |
├———————┼——————————————————┼——————┤
|2003-06-30 |是否分配: 不分配 |0.6600 |
| |進展說明: 實施 | |
| |預案公布日: 2003-08-16 | |
├———————┼——————————————————┼——————┤
|2002-12-31 |是否分配: 不分配 |0.9109 |
| |進展說明: 實施 | |
| |年度利潤不分配 | |
├———————┼——————————————————┼——————┤
|2001-12-31 |進展說明: 實施 |1.5961 |
| |10送5派5(含稅)(稅後派)3 | |
| |股權登記日: 2002-06-12 | |
| |B股最後交易日: 2002-06-12 | |
| |除權除息日: 2002-06-13 | |
| |B股派息日: 2002-06-18 | |
| |派息日: 2002-06-13 | |
| |送轉股上市日: 2002-06-13 | |
| |B股送轉股上市日: 2002-06-18 | |
| |B股派現比例: 10派4.7148港元 | |
├———————┼——————————————————┼——————┤
|2001-06-30 |是否分配: 不分配 |0.9956 |
| |進展說明: 實施 | |
| |中期利潤不分配 | |
├———————┼——————————————————┼——————┤
|2000-12-31 |進展說明: 實施 |1.3580 |
| |10派2(含稅)(稅後派)1.6 | |
| |股權登記日: 2001-07-18 | |
| |B股最後交易日: 2001-07-18 | |
| |除權除息日: 2001-07-19 | |
| |B股派息日: 2001-07-24 | |
| |派息日: 2001-07-20 | |
| |B股派現比例: 10派1.8861港元 | |
├———————┼——————————————————┼——————┤
|2000-06-30 |是否分配: 不分配 |0.6060 |
| |進展說明: 實施 | |
| |中期利潤不分配 | |
├———————┼——————————————————┼——————┤
|1999-12-31 |進展說明: 實施 |0.7570 |
| |10派2(含稅)(稅後派)1.6 | |
| |股權登記日: 2000-07-19 | |
| |B股最後交易日: 2000-07-19 | |
| |除權除息日: 2000-07-20 | |
| |B股派息日: 2000-07-25 | |
| |派息日: 2000-07-21 | |
| |B股派現比例: 10派1.8836港元 | |
├———————┼——————————————————┼——————┤
|1999-06-30 |是否分配: 不分配 |0.4140 |
| |進展說明: 實施 | |
| |中期利潤不分配 | |
├———————┼——————————————————┼——————┤
|1998-12-31 |進展說明: 實施 |0.6560 |
| |10派2(含稅)(稅後派)1.675 | |
| |股權登記日: 1999-07-29 | |
| |B股最後交易日: 1999-07-29 | |
| |除權除息日: 1999-07-30 | |
| |B股派息日: 1999-08-04 | |
| |派息日: 1999-08-05 | |
| |B股派現比例: 10派1.8728港元 | |
├———————┼——————————————————┼——————┤
|1997-12-31 |進展說明: 實施 |0.6300 |
| |10送1派3(含稅)(稅後派)2.313 | |
| |股權登記日: 1998-06-29 | |
| |B股最後交易日: 1998-06-29 | |
| |除權除息日: 1998-06-30 | |
| |B股派息日: 1998-07-06 | |
| |派息日: 1998-07-06 | |
| |送轉股上市日: 1998-07-02 | |
| |B股送轉股上市日: 1998-07-06 | |
| |B股派現比例: 10派2.8032港元 | |
├———————┼——————————————————┼——————┤
|1996-12-31 |進展說明: 實施 |0.9000 |
| |10送3派1(含稅)(稅後派)0.35 | |
| |股權登記日: 1997-06-18 | |
| |B股最後交易日: 1997-06-18 | |
| |除權除息日: 1997-06-19 | |
| |B股派息日: 1997-06-24 | |
| |派息日: 1997-06-25 | |
| |送轉股上市日: 1997-06-23 | |
| |B股送轉股上市日: 1997-06-24 | |
| |B股派現比例: 10派0.9331港元 | |
├———————┼——————————————————┼——————┤
|1995-12-31 |進展說明: 實施 | |
| |10送3派3(含稅) | |
| |股權登記日: 1996-06-10 | |
| |B股最後交易日: 1996-06-10 | |
| |除權除息日: 1996-06-11 | |
| |B股派息日: 1996-06-14 | |
| |派息日: 1996-06-17 | |
| |送轉股上市日: 1996-06-13 | |
| |B股送轉股上市日: 1996-06-13 | |
| |B股派現比例: 10派2.7878港元 | |
├———————┼——————————————————┼——————┤
|1994-12-31 |進展說明: 實施 | |
| |B股現金股息將以本公告宣布前一周深圳外匯交易中| |
| |心每一港元兌人民幣平均收盤價為折算匯率折成港幣| |
| |支付。 | |
| |10送4派4(含稅) | |
| |股權登記日: 1995-08-01 | |
| |B股最後交易日: 1995-08-01 | |
| |除權除息日: 1995-08-02 | |
| |B股派息日: 1995-08-08 | |
| |派息日: 1995-08-04 | |
| |送轉股上市日: 1995-08-04 | |
| |B股送轉股上市日: 1995-08-08 | |
| |B股派現比例: 10派4人民幣 | |
└———————┴——————————————————┴——————┘
【配股】
無
【增發】
┌———————┬—————————————————————————┐
|增發年度 | 增發方案 |
├———————┼—————————————————————————┤
|2003-12-31 |進展說明: 實施 |
| |增發簡稱: 中集增發 |
| |增發代碼: 070039 |
| |發行方式: 累計投標詢價方式 |
| |預計增發數量: 增發不超過12000萬A股 |
| |實際增發數量(萬股): 12000.00 |
| |增發價格(元/股): 15.00 |
| |預案公布日: 2003-05-24 |
| |股東大會審議日: 2003-06-07 |
| |申購價格公告日: 2003-11-25 |
| |申購日: 2003-11-20 |
| |繳款期: |
| |增發上市日: 2003-12-05 |
└———————┴—————————————————————————┘
⑩ 新和成股票的宏觀經濟分析
浙江醫葯和新和成各有各的優勢,不好說哪個是最好的,分析如下:第一,從成長性來看,新和成明顯優於浙江醫葯。新和成作為一個「草根民企」,從僅有10萬元借來的資金起家,一路披荊斬棘,成長為與國際巨頭分庭抗禮的行業領軍者,其孜孜以求的專業精神、持之以恆的創新動能、志存高遠的文化基因,是浙江醫葯所比不了的。第二,從股權結構來看,新和成的控股股東控股比例為60.46%,遠遠高於浙江醫葯控股股東的控股比例25.58%;而從最終控制人的掌控比例來看,新和成也遠遠高於浙江醫葯,浙江醫葯的股權過於分散,有強烈的國企色彩。如果不擔心控股股東一股獨大,掏空上市公司,我覺得股權相對集中的新和成在企業運作上,更順暢,更靈活、更具人格化,更有適應性和效率性,這一點我們從企業的發展歷程來看,也不難發現。第三,從股本大小和流通股比例來看,新和成總股本3,72億,活躍流通盤佔39.54%,僅有1.47億;而浙江醫葯總股本高達4.5億,活躍流通盤佔55.76%,高達2.5億,差不多是新和成的2倍,而且占浙江醫葯股權比例高達18.66%的二股東國投高科的「大非」隨時可能在高位減持,威脅坐莊者。這樣看來新和成比浙江醫葯更容易炒作。第四,從業績來看,新和成比浙江醫葯更優秀,新和成2010年的EPS差不多要高出浙江醫葯0.4元,按20倍市盈率計算,其股價至少應該比浙江醫葯高8元。第五,新和成的分配方案比浙江醫葯更慷慨,既送股又派現,在其他因素忽略的情況下,新和成股價至少應該比浙江醫葯高30%(2009年分配方案為10送3)。第六,從業績穩定性來看,新和成向產品結構多元化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准備用其中間產品生產香精香料,這將有效克服維生素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業績波動。第七,新和成正在進行擴張產能,異地上馬新的VE生產裝置,那麼毫無疑問,未來兩到三年,新和成的業績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而浙江醫葯還不具備這個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