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以分紅為目的,把所有財產買了4大行股票,靠分紅過日子,可行嗎
近些日子,一則“如果以分紅為目的,把所有財產買了4大行股票,靠分紅過日子,可行嗎?”的問題,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我來說下我的看法。我認為,在A股,想要依靠股票的分紅來過生活是完全不可行的。第一是因為A股的分紅充滿了不確定性。要想要分紅,前提是公司有盈利,分紅的多少還得看盈利情況。第二是股價的變動,股價的變動會遠遠的超過你分紅的收益。所以,依靠分紅過日子,我認為是完全不可行的,這樣的性價比實在是太低。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分紅充滿不確定性A股的分紅充滿了不確定性。要想要分紅,前提是公司有盈利,分紅的多少還得看盈利情況。就算是公司盈利了,那如果他不想給你分紅,他也可以不分紅,這個都是問題。你每年的收益都是得不到保障的。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2. 在中國,靠長期持有股票,拿分紅可行嗎
可以的,持有上汽集團、宇通客車、美的集團,這種股票業績好,分紅大方。
也可以持有銀行股,股息率較高。
3. 分紅養老險靠譜嗎
分紅保險的分紅其實是不保證的,並沒有代理人給大家演示的這么高收益率。這個分紅其實是保單紅利,就是所有買這份分紅保險的人的錢集中在一起,然後扣除保障的成本,剩下的錢就拿去投資理財。
保險公司里投資理財是受到很多的限制,都是一些長期穩健的投資,每年肯定會有收益,但收益很低。而且,拿到的收益我們還要和保險公司三七分,本來我們交的錢扣除保障成本,剩下就少了。
保險公司投資收益低,保險公司中間還抽成,那其實我們拿到手的幾乎沒有多少。
4. 股票光靠分紅有沒有賺,有人試過嗎
美國股市可行,中國股市只有極少數股票的分紅高過銀行存款利息
5. 股票能養老嗎
能,絕對能,你如果用這種心態小心謹慎地去挑選好公司,當你退休的時候絕對不僅僅是能養老,而且還可以讓你去做一些別人做不了的事.股市裡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人虧錢?就是因為很多人想的只是明天,下個月,明年賺多少錢,而不是想二十年,三十年後能賺多少錢,你的想法非常好,給你些建議.
中國經濟騰飛的春天已經到來,所以說牛市的春天也已到來,未來二十年,中國必將重新成為世界少數的幾個超級強國之一,只要你把眼光看得長遠些,不要只盯住目前那一點點的蠅頭小利,緊緊抓住能在這輪百年不遇的機遇中與中國經濟同步成長,甚至能跑贏中國經濟的企業,那你就最後的贏家,投資到最後,決定勝負的是個人的眼光.
從長期來看,中國的大金融板塊是可以出偉大公司的,銀行,保險,地產在未來20年裡從眾多行業中勝出的概率很大,招行-600036,平安-601318,萬科-000002,都是這些行業中的最出色的,而且現價也非常有吸引力,你可以考慮!
6. 版上有長期持有股票靠分紅盈利的么
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是指,買一個極度低估但未來發展前景很好的股票,等大家都發現它好而瘋狂買入的時候,你再拋。10年以內買賣A股只靠股息分紅你都得喝西北風。300027不好,盤子大利潤少。
7. 股票分紅可以養老嗎
中國的股市就是圈錢的。沒有多少上市公司會分紅。
做點價差可以。分紅別指望了。
8. 用一筆錢買一隻股票,留作退休後的養老錢,這種持股養老可行嗎
用一筆錢購買一隻股票,然後長期持有變成固定資產,留作退休後的養老錢,這種做法是可取的,但並不一定是可行。
真正想要按照這種方法來為自己的養老錢籌備,一定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持有的這只股票是優質股,成長股,潛力股,絕不能持有垃圾股。
2、有足夠的持股耐心,要知道持有到退休後,這是非常漫長的歲月,也是非常煎熬的時間。
3、購買股票的錢一定是閑錢,這筆錢就是鐵定用來養老的,雷打不動。不然一急錢用就賣出股票取現,等還沒退休,股票都賣完了。
所以按照這個持股養老的方案,其他持股耐心以及這筆錢是不是閑錢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持不持對股票。
如果能持對股票,類似茅台這樣的,養老生活會過的美滋滋的;反之如果持到暴風科技或者中石油這樣的,養老生活堪憂。
總之用一筆錢持有一隻股票,採取持股養老的方案,走的話這種方法可取,而且是非常好的方法,走不好就會為養老生活帶來困難。這種持股養老的做法可不可取,可不可行答案是否定的,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結果。
9. 股票一定要炒嗎每年都買入一定的數目,長期持有吃分紅,作為養老靠譜嗎
很靠譜
而且持有超過一年再賣只收你利潤一半德稅金,我一下忘記那個金融理論叫啥了大概意思就是你這種分筆持續性入股,總體上是拉低你的成本
增加你的利潤而且澳洲股票分紅確實不錯
10. 股票可以靠分紅盈利嗎
可以。中國股市也有很多分紅高的公司。尋找他們您就到那些成熟期的公司里找,有很多。隨便舉兩個:雙匯發展和宇通客車。分紅率相當的高,有個十萬、二十萬,靠分紅都能維持生活。
但是這種成熟的、對股東負責的公司往往缺乏做市值的意願。借殼、重組他們幾乎不搞,沒有概念、題材,所以想賺快錢的股民一般不炒他們,導致價格上漲緩慢,吃差價賺錢比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