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看待騰訊給員工分發50億股票的做法
我覺得這樣的做法挺好的,騰訊現在在國內游戲,通訊和支付等方面都是龍頭老大,能有這樣的局面離不開騰訊員工的辛勞付出,所以給員工回饋福利也是應該的,畢竟這些也是為了員工更好的為公司付出,而且這些錢對於騰訊來說也算不上什麼大錢。
而且在經濟學上,這種給員工股份作為獎勵的行為,一方面可以促進公司的經濟發展更大程度激活員工的動力,因為員工拿到了公司股份,公司的利益就跟自己息息相關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努力工作,為公司帶來了收益,自己也可以拿到分紅,要是一般的合同制,員工可以對於公司的事情不那麼上心。再有就是可以留住部分的人才,在互聯網行業人才是很關鍵的,一個公司的興盛與否和人才密不可分,而且競爭對手隨時可能挖走你的人才,騰訊這種給員工分紅的行為,可以最大限度的留住人才。
而且這也是員工福利的一種,之前微軟或者谷歌公司的員工餐在網上可把中國網友羨慕死了,各種美味隨便吃。所以這種就是算是一種員工福利,騰訊這種給員工股份也是員工福利,是對員工付出的一種認可。之前新聞說范冰冰的公司給員工的年終獎是車子和房子,這和騰訊的相同,獎勵一部分員工,更多的激勵另外一些沒有得到獎勵的員工,讓他們在接下來的時間更加的努力,為了贏了這個獎勵。所以說是個非常好的做法,希望其他的公司也能夠給員工這樣的福利。
㈡ 馬化騰解讀入股特斯拉:與蘋果之爭是個誤會
騰訊控股日前在香港中環四季酒店召開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公司管理層就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多個重要業務,以及投資特斯拉等熱點問題回答了股東提問。與此同時,公司當天發布了靚麗的一季報,騰訊控股業績在巨大的高基數下,繼續同比增長58%,令人嘆為觀止。
馬化騰解讀入股特斯拉:與蘋果之爭是個誤會
關於派息與回購
在股東提問環節,有股東建議公司增加派息比例回報股東,同時有另外的股東希望公司把派息降到零。面對如此不同的分紅訴求,公司更傾向於尋求某種平衡,既著眼於長期的發展,也關照分紅的訴求。
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表示,高科技企業的經營面向未來,需要投資的領域很多。企業需要保有一定比例的現金(相應的保險系數)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大的技術變革。就騰訊而言,200多億的現金持有量與目前公司市值的比例並不是太高。
有股東提議公司展開一些回購。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認為,與回購自家股票相比,公司更傾向於多進行一些技術領域的對外投資。股東大會就回購事項做出授權,主要是為應對特殊時期的特殊狀況進行准備。比如當市場對上市公司有嚴重誤解時,或者類似於金融風暴那樣的特殊時期。
關於對外投資:特斯拉與Super Cell
有股東提問:公司為何投資特斯拉?馬化騰表示,特斯拉整合了非常多的高科技。計算機與實體的結合變得越來越緊密,機器人,AR,VR等等,「越往下走,這種整合可能越代表了包括互聯網在內的科技的發展方向。公司投資特斯拉,能夠緊貼科技潮流,對未來的發展非常關鍵」。
馬化騰指出,機械產品一旦連上互聯網,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硬體,數據上傳到雲端的話,就變成了一個數據終端(device)。與世界上最好的公司進行合作,有助於讓公司能始終緊貼科技的前沿。
有股東詢問騰訊在Super Cell上的投資獲得的回報率。公司管理層表示,對於該筆投資,目前仍處於「剛剛進去」的初期投入階段,談回報率還不是最合適的時候。就分紅而言,去年派了兩次息,共計8000多萬。
《投資快報》特約參會股東關注了雲計算以及人工智慧的發展。馬化騰回答提問時表示,人工智慧在全球范圍來看是一個新事物,是騰訊非常重視的一個方向。自從Alpha Go熱起來以後,深度學習被考慮到運用於各個領域。騰訊也有相關的工程實踐,有專門的團隊在進行相關的研發。未來,深度學習可能需要繼續加大投入,包括在醫療等方面,都會有更好的應用。
雲計算方面,傳統企業越來越多地願意把業務在雲端進行轉化,更多的傳統行業的垂直領域都希望運用互聯網工具提升效率。比如醫療領域,圖片處理等環節,包括未來的AI,也會放到雲端來進行服務。
與蘋果之爭:一場誤會,國際化是一個漫長過程
騰訊管理層認為,騰訊與蘋果之爭,實際是一場誤會。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只不過科技的發展使得一些業務邊界越來越模糊,互聯網企業與硬體廠商的關系其實是更加緊密,合作也在加深。
國際化方面,公司近年來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投資,還在游戲方面投入了韓國一家剛剛上市的最大的游戲公司。海外社交市場競爭格局不同,一些市場已經被別人占據了,國際化也需要不斷的人才積累,會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
㈢ 騰訊再發年終獎激勵:100股股票,價值多少
按照最新的股票價格,100股價值在六萬元左右。騰訊員工早前在網路平台爆料,騰訊給每個月都發放了100股騰訊股票作為獎勵。雖然騰訊官方隨後發文表示,該股票獎勵只限於部分有特殊貢獻的員工。但有騰訊員工表示,這次連入職不到一年的員工都授予了100股,還有12月份入職的員工表示自己也被授予了股票激勵,可想而知這次股票獎勵的范圍有多大。其實去年以來,由於受到疫情的沖擊,國內不少公司已經取消了年終獎,這次能夠保持發放年終獎的企業,也只是一些大型公司。
㈣ 騰訊誰占的股份最多
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拓展資料:
騰訊股權的變化過程:
1、騰訊創業初期,IDG和盈科數碼(李澤楷創立)共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各獲得20%的股份。
2、2001年6月,盈科數碼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20%的股權悉數出售給MIH,隨後MIH還從IDG手中收購了其擁有的騰訊12.8%的股份。
3、2002年6月,騰訊一些(不含馬化騰)主要創始人又將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讓給MIH,至此,騰訊的股權結構變為創業者佔46.3%、MIH佔46.5%、IDG佔7.2%。
4、2003年8月,出於上市方面的原因,騰訊進行股權結構調整,將IDG手中7.2%的股權悉數回收,最終控股結構變成騰訊與MIH各持50%的局面。
5、2004年,騰訊IPO發行4.2億股公眾股,此次IPO採取增加股本方式稀釋原有股東比例。12位自然人與MIH所佔騰訊控股比例各從50%減到37.5%。同年8月31日,ABSA Bank宣布持有1.85億騰訊股票,占已發行股份的10.43%,這時候,騰訊股權結構變為,創始人團隊37.5%(馬化騰個人持股約14.43%)、MIH集團37.5%、ABSA Bank10.43%。
6、目前,從騰訊2016年年報中可以看出其主要股權結構為:MIH33.25%,AdvanceDataServices Limited8.73%,JPMorgan Chase & Co.6.68%,馬化騰8.73%。
雖然MIH佔有騰訊33.25%的股份,是第一大單一股東,但是並沒有投票權,只有分紅的權益,所以騰訊的控制權在馬化騰及其管理團隊手中。
㈤ 如果擁有騰訊公司0.01%的股份,那麼你每年能分到多少錢
先給答案:以2019年為例,0.01%的騰訊股份,可以分到113萬多(稅前)。至於其它年份的,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與其列出,不如教會計算辦法。掌握辦法,以後想計算任何一個股票都可以。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其實,想知道0.01%騰訊公司的股份,每年能分多少錢,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只需要查閱它的年報,再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知道答案。由於騰訊每年賺錢金額以及分紅比例不同,這里以2019年為例,簡單的給大家計算一下。
不過,持有騰訊公司股份,是不應該從分紅的角度出發的。如果沖著分紅去的,更加應該考慮那些高股息的股票。持有騰訊股票,其實主要是看ROE(凈資產回報率)。騰訊近5年的平均ROE是28.35%,這是一個相當高的回報率。這也是騰訊公司分紅低的原因,因為騰訊把利潤投出去,可以為股東賺取更多的錢。
最後的特別強調:本文只是回答題主的提問而已,不構成任何的投資建議。股票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㈥ 為什麼說馬化騰的大眾Polo為騰訊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國的社交領域也被騰訊霸佔了。微信的用戶遍布在全球各地,超過10億人。所以作為騰訊創始人的,馬化騰,多次登頂中國首富。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雖然騰訊是馬化騰創立的,也是他一直在運營,但是騰訊的最大股東卻不是馬化騰。馬化騰持有騰訊10%左右的股權,而這個公司卻擁有騰訊30%多的股權。為什麼馬化騰創立了騰訊,卻不是最大股東。
可能會有人好奇,馬化騰現在這么有錢,為什麼不把南非MIH公司的股份買回來呢?第一個原因是騰訊現在的股份非常貴。騰訊已經成為了全球知名的互聯網企業,所以股份也非常貴。按照現在騰訊的股票價格去購買的話,馬化騰需要花費很大一筆資金。第二個原因是沒有買回來的必要。因為南非MIH公司持有騰訊的股份,只分紅而不實際操控。騰訊內部有什麼重大的決定,都是由內部人員自行決定的,不需要經過南非MIH公司的批准。
㈦ 馬化騰的股票換成現金存銀行,每年利息比分紅多,為什麼他不幹
因為農夫山泉的上市,讓鍾睒睒成了中國新的首富,馬化騰變成第二,但即便是第二,馬化騰當前的身價也高達571億美元,排在全球第19名。按照當前中國兌換美元的1:6.54匯率計算,571億美元的身價就相當於3734.34億人民幣。看到這個數字小編就在感慨,同樣是人,為什麼差距會那麼大,辛苦奮斗多年連小數點後面的0.34都還達不到。
其實這並不是馬化騰不幹,而是不能,雖然馬化騰的身價高達3734億,但想要全部套現出來並不現實,如果馬化騰這么做首先會引起監管層的注意,其次只要創始人全部套現股票就會引起股價大跌,到時候能不能套現一半出來都是個問題。
當然如果真的能把股票全部套現出來,馬化騰也不一定會這么做,畢竟他現在已經不缺錢了,錢對於他來講真的只是個數字,想想如果不投資,你認為馬化騰每天正常消費的話能超過50萬嗎?他如今的財富光讓他自己花,幾輩子都花不完,所以錢如今對他來講並不是最重要的,能夠建造一個世界性的商業帝國,讓自己的名字名留青史才是最重要的。你覺得呢?
㈧ 馬化騰個人財富值2545.5億,是什麼概念存銀行一年有多少利息
馬化騰作為國內互聯網的大佬之一,認識他的人很多,即使不認識他本人,也可能是騰訊公司的QQ或者微信用戶,馬化騰也是憑借著在社交領域的壟斷地位才能有今天這樣的財富,單單微信用戶的數量就近11億,也就是差不多每個中國人都有一個微信賬戶,照此下去微信賬戶都快能趕得上身份證用戶了。
其實主要是因為這2545.5億的財富,大部分都是騰訊股票,並不是真實的現金,騰訊的股價起起落落,可能今天有2545.5億財富,但是明天可能只有2000億左右。而且就是想全部套現出來也不可能,一旦馬化騰拋售掉手中8.6%的股份,那麼就會造成股價大跌,能套個1000億算是不錯了。所以2545.5億的個人財富,看起來很多,但是這些都是虛的,想要每年拿到143.8億的利息是不可能的,想想就好。
㈨ 為什麼馬化騰在騰訊公司的股份那麼少啊持股才百分之十幾啊
1.當年馬化騰創業突見成效的時候,急需資金購買伺服器和為員工開支,當時准備尋找國外風險投資,IDG和盈科數碼以各占騰訊20%股份的代價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正是這220萬美元的風險資金,為騰訊日後的迅速掘起奠定了基礎。那是1999-2000年左右。
2.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控股20%的股權悉數出售給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以110萬美元的投資,在不到一年中即獲得1000餘萬美元的回報已經堪稱奇跡,但事實證明盈科還是低估了騰訊的成長潛力。
3.起源於南非的MIH絕非等閑之輩,其在納斯達克和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同時上市,主營業務是互動電視和收費電視,年營業額約2.5億美元,市值40多億美元,是個實實在在的傳媒巨頭。其對中國即時通訊市場的關注與理解,更加彰顯了來者的不凡。
4.MIH從盈科手中購得20%騰訊股權的同時,還從IDG手中收購了騰訊控股13%的股份。但是顯然,一旦看清了騰訊的成長潛力,MIH不甘僅僅成為一個參股投資的角色。
5.此後的2002年6月,騰訊控股其他主要創始人又將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讓給MIH,騰訊的股權結構由此變為創業者佔46.3%、MIH佔46.5%、IDG佔7.2%。
6.但在持股比例和公司經營管理的界定上,MIH與騰訊創業團隊顯然經過一番良好的協商,在MIH短暫控股時期,騰訊控股的具體經營管理主要還是由馬化騰等主要創辦人負責,MIH方面派出的兩名非執行董事並不負責騰訊控股的具體事務。
7.直到2003年8月,騰訊創業團隊才將IDG所持剩餘股權悉數購回,並從MIH手中回購少量股權,經過股權結構的重新調整,最終完成了上市前MIH與創業團隊分別持股50%的股權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