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紅對股票持有者的收入沒有實際意義
你的沒有意義,只是停留在股價固定的情況
如果是短線交易的話,確實如你所說,分紅沒有意義,因為你的總資本是不會被改變的,而且要面臨納稅的虧損;
但如果是長線持有的話,他的總資本就不單單只是初始持有的價值,裡面還有時間價值在裡面,他的總資本變成了現在的股價+多次分紅+時間價值,一般情況對於一個好股票,你持有的時間越長,你獲得的價值越高,分紅是把其中的部分價值兌換成RMB給你
② 股票分紅的意義
一,股票分紅的意義:
1、股票分紅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
(1)可以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擴大生產建設規模,推動經濟的發展,並收到「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
(2)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3)可以為改革完善企業組織形式探索一條新路子,有利於不斷完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個人企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組織形式,更好地發揮股份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經濟的發展。
(4)可以促進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有利於理順產權關系,使政府和企業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用其權,各得其利。
(5)可以擴大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於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
2、股票分紅對股份制企業的作用:
(1)有利於股份制企業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管理機制。
2)有利於股份制企業籌集資金,滿足生產建設的資金需要,而且由於股票投資的無期性,股份制企業對所籌資金不需還本,因此可長期使用,有利於廣泛制企業的經營和擴大再生產。
3、股票分紅對股票投資者的作用:
(1)可以為投資者開拓投資渠道,擴大投資的選擇范圍,適應了投資者多樣性的投資動機,交易動機和利益的需求,一般來說能為投資者提供獲得較高收益的可能性。
(2)可以增強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有利於投資者股本的轉讓出售交易活動,使投資者隨時可以將股票出售變現,收回投資資金。股票市場的形成,完善和發展為股票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③ 股票分紅是否能真正的獲利
派現的0.5若不含稅你還要損失20%稅
④ 什麼是股票分紅股票是如何分紅的
股票分紅是指上市公司在年末或年年內按照結余金額分配利潤的福利行為。股票股票分紅的形式包括現金分配和股票分配。然而,股票股票分紅需要除權和除息。分紅後,股價會下跌,減少的部分會轉入您的股票賬戶,相當於從左口袋向右口袋轉賬,賣出時會扣除股息稅。因此,股票股票分紅不一定是絕對的好事。
該公司維持高股息水平。未分配利潤足以支持高股息預期。債務水平不高。當公司現金充裕,不需要更多資金補充和擴張時,以高分紅的形式分配資金是一種合理的選擇。從股東意願來看,大股東的高持股比例是高分紅的驅動力,而大股東實際上帶走了大部分分紅收益。與其他公司相比,這些公司願意為母公司提供資金,以推動國有企業改革,並打算與監管機構合作,鼓勵分紅,提高分紅比例,強化a股的價值投資導向。
⑤ 如何計算分紅後股票價值
計算分紅送轉贈股後的成本是多少,只需記住你當初投入的成本就可以了,你的成本減去你收到的稅後現金然後再除以你的送轉贈股後總股數,這就是你最新的成本價;
公式:
最新成本價=(成本價-每股可得的稅後現金)/(1+每股可得的送轉贈股數;
⑥ 股票分紅是怎麼算的是按照收益分配還是持倉
股票分紅是根據你在股權登記日持有的股票數量計算的。
⑦ 股票分紅為什麼分的是自己的錢
股票分紅是上市公司要拿出錢來的。但送股或轉增股。上市公司是不用拿出錢來的。
⑧ 請教,分紅是利好還是利空
按投資原則來說,分紅是你本應該得到的,同時,在你得到分紅後,你股票的價值會扣除相應的部分,因此分紅既不是利空也不是利好。
但我國市場內,公司是普遍懶於分紅的(長久以來不肯糾正的弊端——證監會不作為),分紅等價於返現,往往被宣傳為利好。
⑨ 股票分紅對股價的影響
股票分紅後其價格需要進行除權除息處理,因此分紅後股價會變動。舉例而言,比如,持有一公司股票10000股,股價為10元每股分紅1元:假設選擇現金分紅,那麼股價在分紅除息後,變為9元,股民可以得到10000元的現金紅利,但股票的價格除權降低了,股民的總市值加現金是不變的;假設選擇股票分紅,那麼,股民就可以分到1000元÷10元/股=100股,共持有10100股,總市值不變,股價除權降低為9.9元。
⑩ 股票分紅是好是壞
股票分紅不能單純的說是好還是壞,對於有中、長線投資打算的投資者來說,還可趁除息前夕的股價偏低時,買入股票過戶,以享受股息收入。出現有時在除息前夕價格偏弱的原因,主要在於此時短線投資者較多。因為短線投資者一般傾向於不過戶、不收息,故在除息前夕多半設法將股票脫手,甚至價位低一些也在所不惜。因此,有中、長線投資計劃的人,如果趁短線投資者回吐的時候入市,即可買到一些相對低廉的股票,又可獲取股息收入。至於在除息前夕的那一具體時點買入,則又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技巧問題。一般來講,在截止過戶時,當大市尚未明朗時,短線投資者較多,因而在截止過戶前,那些不想過戶的短線投資者就得將所有的股份賣出,越接近過戶期,賣出的短線投資者就越多,故原則上在截止過戶前的1至2天左右,有可能會買到相對適宜價位的股票,但切不可將這種情況絕對化。因為如果大家都看好某種股票,或者某種股票的股息十分誘人,也可能會出現相反的現象,即越接近過戶期,購買該股票的投資者就越多,因而,股價的漲升幅度也就越大,投資者必須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恰當地在分紅派息期掌握好買賣的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