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華為這么大的一個公司,為什麼不上市發行股票呢
Ⅱ 華為是不是沒上市,原因
一句話,上市對員工有利,對任不利。
為什麼對員工有利?
任在講話中一直強調的是員工都養肥了,華為不需要上市,但這恐怕是任一廂情願的想法。華為有6w員工持股,在持有資產上,散戶的不安全感是最強的,從人性角度來看,恐怕只有少數人願意把自己的利益長期捆綁在一個地方,如果能一把套現個10+年的收益,恐怕套現才是持股員工的第一選擇。
一旦出現套現,那華為有大把員工瞬間就獲得了財務自由,另一方面,由於沒了股票,失去了持續分紅的收入來源,華為的薪酬其實大大低於業界水準,大量員工必然出走,就會導致企業動搖。
為什麼對任不利?
任所持有的股票非常少,但是擁有絕對的控制權,雖然華為實施了輪值CEO的制度,但是關鍵時刻都是任站出來定戰略、安人心、辟謠言,任是華為的實際控制者。華為員工雖然持有90%以上股票,但持有的是虛擬受限股,每年的股票分紅到底怎麼算出來的,絕大多數持股員工一無所知。也就是持股人說只有收益權,沒有知情權、決策權,這意味著股東甚至不知道公司的財務情況,也無法參與公司的運作,如果出現了侵害股東權益的事情,股東可能就當炮灰了。這種虛擬持股的事情其實已經在劍南春出現過一次,最後的判決還是保護了股東利益。如果華為上市,資本市場肯定要爭取完整的權利,在資本的強烈干預下,任將會失去對華為的絕對控制。
Ⅲ 華為不上市為什麼有股票
公司大股東創業過程中凝聚隊伍、留住人才共同創業打拚、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激勵方式。前者為股權激勵,用公司股權為紐帶,將大家與大股東捆綁在一起,讓人才共同入股公司,共享發展成果,共擔經營風險,讓人才留下來發揮極積性創造性。後者是分紅權的激勵,讓分享的人才可以按一定股份比例,參與公司盈利的分享,同樣可以達到激勵員工的目的。區別是:前者是受公司法律制度保護的股東權利激勵,在工商管理局有股權相關備案,按《公司法》《公司章程》確立入股員工的權利義務責任,公司上市前股份可以轉讓,上市後你的股份可以變現。後者是一種模擬前者激勵員工的方式,僅僅是股東的一種承諾或者管理制度安排,按授予的一定股比去分享紅利,但由於不是真正的投資入股,這種安排不受公司法律制度保護,容易因大股東變更承諾或修訂制度而改變或撒銷,兌現具有一定的脆性,取決於大股東的信用。而且不具有轉讓處置權,缺乏持續性。
那麼華為為什麼不上市?
因為華為的股權結構非常特殊啊
任正非創建華為的時候沒錢,想給銀行借錢銀行不借,嫌他是私營業主,沒有資產,給了錢不定能不能還上。當時華為現金流緊張,任正非在融資上一籌莫展,就差跳樓了。為了維持公司的運營不得已連哄帶騙洗腦員工,讓大家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給公司用,公司給員工發虛擬股,將來盈利了再還給員工。華為就這么給撐下來了,才有了今天。
所以華為的股權結構巨復雜,所有的員工都持有公司的虛擬股份,同時任正非借用華為工會來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華為之所以成立,是任正非走投無路之下的孤注一擲。而華為復雜的股權結構又是當時時代不得已的特殊情況,所以華為不符合交易所的上市條件。更何況任正非不會允許華為被外來資本控制,影響公司決策。
華為的產生是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不能用一般意義上的上市公司來理解。
Ⅳ 華為不是沒上市嗎為什麼又說是員工持股
股份制公司不等於上市公司,持股只是佔有份額而已。
Ⅳ 剛剛看了篇文章說華為現在沒有上市。那什麼是上市公司 為什麼要上市
上市是為了向市場籌錢,華為是通過員工籌款的,所以沒必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