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分紅知識 » 股票分紅是否屬於欺騙
擴展閱讀
中新科技股票購買 2025-07-21 19:37:51
單支股票歷史交易 2025-07-21 19:10:39

股票分紅是否屬於欺騙

發布時間: 2022-02-05 10:26:48

㈠ 中國股市的股票分紅是騙人的嗎比如股價10元,分紅2元每股,然後你手中的股票就變成8元,你還得交稅

本來股市的分紅就是自己分自己的紅,根本沒有增加市值,除非填權了才有收益。

㈡ 中國股市:分紅是一場大騙局,大家看看是不是這個

分紅是企業回報股東的正常行為,可以是股東分享企業發展的紅利,實現資產保值,分紅有助於降低持股成本,至於除權,但是好的企業是可以再拉升回來的,國際股市都是有分紅的,分的比國內高,不分紅投資股票是就是擊鼓傳花的游戲,對股東沒有任何好處,再說不分紅的企業一般都是騙子公司,根本就沒錢分給股東的。

㈢ 股票分紅不是盈利的錢嗎那為什麼分紅之後股權會減小,這不是騙人嗎分了等於沒分

這是你的理解上的問題,對於想炒高股價為目的的人,好象分紅不劃算,但對於低價得到原始股的人,他的股份數量基本上是不會動的,這個分紅是超級劃算的。比如大股東股票數量不變分紅後得到大筆現金,別人會在乎股價的很小變化嗎。
另外分紅對於公司來說是資產的減少,分紅後股價當然是變動,這是財務的基本原則,不是騙人的。

㈣ 股票分紅是好是壞

股票分紅不能單純的說是好還是壞,對於有中、長線投資打算的投資者來說,還可趁除息前夕的股價偏低時,買入股票過戶,以享受股息收入。出現有時在除息前夕價格偏弱的原因,主要在於此時短線投資者較多。因為短線投資者一般傾向於不過戶、不收息,故在除息前夕多半設法將股票脫手,甚至價位低一些也在所不惜。因此,有中、長線投資計劃的人,如果趁短線投資者回吐的時候入市,即可買到一些相對低廉的股票,又可獲取股息收入。至於在除息前夕的那一具體時點買入,則又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技巧問題。一般來講,在截止過戶時,當大市尚未明朗時,短線投資者較多,因而在截止過戶前,那些不想過戶的短線投資者就得將所有的股份賣出,越接近過戶期,賣出的短線投資者就越多,故原則上在截止過戶前的1至2天左右,有可能會買到相對適宜價位的股票,但切不可將這種情況絕對化。因為如果大家都看好某種股票,或者某種股票的股息十分誘人,也可能會出現相反的現象,即越接近過戶期,購買該股票的投資者就越多,因而,股價的漲升幅度也就越大,投資者必須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恰當地在分紅派息期掌握好買賣的火候。

㈤ 股票分紅對股民有什麼利弊

分紅好處在於股民從股票中真正得到了收益,無論多少錢買的,高價買收益率低,低價買收益率高。但是這是實打實的收益,否者就是炒作游戲,炒差價玩
壞處,就是要交稅。如果不分紅不需要交稅

㈥ 誰知道股票分紅是不是吃虧

這人問題真的是太多人問了,我也回答了無數次,問題的內容都是差不多的,提問的人總是無法理解分紅的真正意義,真是很煩人呀.
樓主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假設你在銀行存了10000元(我把這個稱之為股票)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2.25%(這個稱之為分紅或送轉股),越靠近存期的期限(稱之為股權登記日),你帳戶中的價值就越高,越接近帳戶的最高價值:10225元,假設今天到期了,你去銀行取出利息,國家收取你的利息稅後,(這個原理跟股票的上稅原理一樣,存錢的利息在以前是要上稅的,只是從去年年末開始國家暫停徵收而已.)剩餘的利息歸你,你帳戶中的價值在你把利息取走後,由之前的10225元降至10000元(這個跟股價的除權原理是一樣的.).
如果你到期後沒去把利息取走,那銀行就會幫你把這10225元直接轉存為下一個年度的定期存款,這次的本金已不是10000元,而是10225元了,這個跟公司送轉贈股的原理相似.
現在再來個假設,你的定期存款還沒到一年的期限,在一年期限(股權登記日)的最後一天,你急著用用錢,你想在市場中把你的存摺轉讓給某人-A,對方肯定會計算你的存款離期限還有多久,你存摺的實際價值是多少,離你的期限越近,他的出價就越高,越接近它的最高值10225元.
然後再假設,到期後,A把利息取走,在到期後的第一天(除權除息日),你又想把存摺屬回來,那你認為你自已會用比10225元高或者之前的賣出價格再把存摺買回來嗎?肯定不會,因為你知道,存摺的利息已經歸別人了,你要再等上一年,存摺的價值才會重新到達10225元.
我相信絕大部份的人對銀行存錢這個說法的理解是完全沒問題的,但是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對股價分紅後股價除權不能理解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很多人在買進這個股票時就是沖著用某個價格買進,然後坐等分紅,而他卻的根本沒想過,市場中交易的價格本身就包含了未來的預期收益,當這個預期收益實現後,價值就必然回歸,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誰也不會(包括樓主)笨到用含有利息的價格(含權)去買沒有利息權利(除權的)存摺(股票).
至於為什麼有除權這一詞,只是證監會為了不誤導市場中的投資者,讓其知道在那一天它是沒有相關權利的說法而已.
分紅後,公司的凈資產減少了,到了投資者的帳戶中,而送轉贈股,則公司的凈資產沒有任何的減少,但股本卻增加了,對應每股的凈資產卻是相應減少的了.

㈦ 股本分紅簡直就是騙局

樓主別生氣,別跟119.39.104這個小孩子一般見識。給你提供下參考資料:
現在的股市分紅除權制度絕對是個錯誤!特別現金分紅要扣稅,造成分紅不但賺不了錢竟然還要虧錢荒誕現象!完全違背了公理!

分紅除權,是制訂者們想當然制訂出來的規則:認為分紅減少了股東權益,所以股價也要相應地減掉分紅額(即所謂的除權)。其實這完全是以偏概全、張冠李戴!因為股價漲跌是屬於虛擬市場的投資行為,而股東權益增減屬於實業市場的經營行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面。況且,股東權益增加並沒有直接把增加部分加到股價上。所以,目前的分紅除權就是把兩件不同層面的事情片面地、不平衡地亂扯在一起,邏輯上都是錯誤的。沒有加,也就沒有減。要麼就在業績公布之日根據盈虧額變動股價進行真正的含權處理,然後在分紅之日再把分紅額除權;要麼就都靠股票市場的投資行為來調節股價,由投資者根據股東權益增減來判斷買賣、調節股價。

另外,分紅除權把股票投資的本質給改變了——我們不是在投資,而是在借錢!而且是虧本借錢!分紅就是還錢。我們借錢要交稅、交手續費,收到別人還的錢也要交稅。這對投資者是極其不公平!

從理論上講,目前的分紅除權制度完全可能造成股價為零,甚至是負值。但為什麼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呢?那是因為不斷地有新增資金來補這個窟窿,而且這個窟窿相對整個市場來說是非常小的,小到被人忽視。窟窿雖小,但卻把整個市場的本質給變了。

所以,在分紅除權的制度下,股票投資實質上就是投機。大家就是靠投機、靠源源不斷的新增資金拉升股價來賺錢。所謂的價值投資,只不過是價值投機罷了。不靠新增資金抬轎,價值投資能賺錢?不低吸高拋,價值投資能賺錢?

所以,為什麼我們老說「零和博弈」、「賭場」,其實就是反映了這個問題。但管理層只是看到股票市場對實業發展帶來的積極面,卻忽視了股票市場本身的根本性缺陷。

這種分紅除權的制度缺陷,已造成了巨大人為損失!分多少紅就憑空蒸發了多少財富!每年都幾千億啊!不能再錯了!

請大家和我一起呼籲——分紅不能除權!

改革分紅制度,投資才有基礎。

㈧ 如果股票不分紅,那麼是否可以理解為股票就是一個騙局股票不可以通

不能完全說不分紅就是騙局。
如果公司不分紅,現金存留在公司中,管理層通過良好運作能獲取更大利潤,那麼不分紅,股東的股票價值也會上升的。雖然變現渠道只能是賣出,但如果賬面價值是實實在在的也是好的。
不過,人性都是有弱點的,尤其是手握大把現金時,有可能會造成管理層盲目自信,胡亂投資。所以強化股票分紅制度對小散來說算個好消息。
如果公司的管理層目的不純,只是通過做大市值來套現,長期不分紅或少分紅,那麼這些公司長期來看,對廣大投資者是不利的。
股票市場的意義就在於優勝劣汰,資金會去找到安全,可靠,能盈利的品種,從而對公司形成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