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通過匯豐網銀買了股票,該股近期已經分紅,怎麼我在網銀上沒有看到分紅到賬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您好,您可以查看一下公司的分紅,公告,通常在除權除息日之後幾天分紅才會到賬的,這個不是即時的。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㈡ 多年來四大銀行股那隻分紅股息最高
四大行分紅比例都是一樣的,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把每年的利潤拿出50%給投資者分紅,所以歷年來,四大行分紅比例差不多,如果單純從數量來看,自然是純利潤最高的工商銀行了,我印象里,上市以來平均每股分了2塊多了
㈢ 關於分贓與分紅的差別
國務院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對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紅利所得按持股時間長短實行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這一政策的核心是,持股一年以上者,可享受稅收減免50%。
股息紅利稅差別化徵收,是培育市場價值投資的一環,也為日後養老金等入市的稅收優惠鋪平道路。著力培育長期投資者,著力培育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回報意識,
不能以市場短期漲跌看待這一政策,短期來看,這一政策不會對市場產生多大的作用;從長期來看,差別稅收政策作為培育價值投資者的基礎政策,應該出台。
A股市場尚未養成回報投資者文化,不計入配股增發等方式,現金分紅少得可憐,且分配極不均衡,厚此薄彼觸目皆是。有媒體測算,1990年至今,國內A股累計融資4.3萬億元,但個人投資者所分享的紅利最高不過0.54萬億元,現金分紅總額占融資總額的比率不足13%。另據Wind數據,近五年上市公司共從A股市場中獲得了3.22萬億元的融資(包括IPO和再融資)。這些資本金,與2005年時的A股上市公司總資產完全相當,可再造擁有1665家上市公司的A股。期間994家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與IPO融資額之比,超過銀行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6.31%的有500家,有5家上市公司的分紅融資比例低於1%,還有94家尚未進行現金分紅。現金分紅的公司沒有溢價,不分紅的中小公司藉助游資大炒特炒獲得差價,這樣的賭博文化可以休矣。
此次新政有助於抬高大公司的估值。根據網易財經去年11月的統計,10年來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被大型金融類公司和央企占據,工行2006年A股上市以來共現金分紅2258.85億元,分紅總額占幾年來凈利潤比例達到36%。各大銀行、兩桶油、寶鋼等企業位居分紅榜前列。
這些公司現金紅利有個最大的特點,不公平。
過於厚待大股東,這些股東持股成本低,紅利厚,小非解禁期結束還可享受稅收優惠。林義相先生尖銳指出,2010年度所有A股公司累計分紅中,70%以上分給了「大小非」、公司高管等大股東,分到散戶頭上的不到30%。為四大行撐腰的匯金公司是紅利的最大受益者,2011年年報顯示,四大行利潤分配相當闊綽:工商銀行每10股派2.03元,建設銀行每10股派2.365元,中國銀行每10股派1.55元,農業銀行是每10股派1.315元,依各大行一季報計算,匯金將累計獲得分紅約1053.07億元。
在上市之初急於求成,過於厚待境外投資者,兩桶油是最典型的案例,到今年年中,中石油在美國上市融資僅29億美元,但給境外投資者的分紅累計卻高達119億美元,約800億元人民幣,分紅超過融資額度的4倍。
最悲催的是境內普通投資者,相比大小非與境外股東,他們以最高的成本購入股票,其分紅遠遠覆蓋不了成本,如果高位上購買中石油,最樂觀的估計,靠分紅幾十年內無法解套,股票市場這樣定價扭曲的恐龍型超大上市公司越多,分紅式的價值投資也就越渺茫。A股市場因此進入精神分裂期,一方面股息紅利稅收優惠、估值與價值投資的橄欖枝都伸向大型公司,但這些公司過大、價格並不便宜。普通投資者該何去何從?
從收益看,如果投資者可以獲得相對安全又有穩定分紅公司的股票,是一大幸事,香港市民對於匯豐曾經情有獨衷理由就在於此。如果中小公司普遍通過炒作概念、股價異動獲得差價,其收益遠遠大於分紅,將會摧毀鼓勵分紅的理性投資文化,如果一個月內就可以獲得20%的收益,誰會為了5%的稅收優惠去長期投資?再說,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可以通過機構、公司交易,規避個人稅收,辦法層出不窮。說到底,打擊內幕交易、制止股價異動背後的黑幕、建立正確的定價體系,讓炒作者因為高風險得不償失,進而追求有信用的上市公司的長期回報率,才是鼓勵理性投資的根本。
股息紅利差別化徵收違反市場的指責不成立,即使在美國,養老金入市等也享受差別收稅,而我國香港地區剛剛通過的房地產新政就以持有時間來區別稅收,這是市場化的常態,沒什麼可以大聲叫嚷的。
必須指出,差異化稅收只是中國股市體制問題中的一個小變數,改,總比不改好,但在其他變數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的前提下,最好不要抱太大指望,以免失望。
㈣ 中國平安和匯豐銀行是什麼關系啊
2002年的時候,匯豐成功入股了平安,拿下了平安10%的股份,一躍成為平安最大的股東。而如今平安成功逆襲.
2018年底,中國平安斥資約3.5億元增持匯豐控股後,一躍成為匯豐控股第一大股東。現在匯豐的實際控制人第二大股東美國的貝萊德集團。匯豐的總部雖然是英國,但是它們是在香港上市,主要的營收也都是來自香港。
(4)香港匯豐股票分紅擴展閱讀:
據媒體2018年11月報道,香港證券交易所披露的資料顯示,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資管超越貝萊德成匯豐控股第一大股東,持約14.18億股股份,持股比例逾7%。
中國平安表示,「該等投資純屬保險資金的財務性投資,中國平安看好匯豐的發展前景,且匯豐的分紅率較高,符合保險資金的風險偏好和投資收益要求。」
㈤ 匯豐銀行的第一,第二,第三大股東都是誰
匯豐銀行是國際性銀行,第一大股東是中國平安,第二大股東是貝萊德集團,第三大股東是摩根大通。
中國平安持股14.19億股股權,持股比例為7.01%。
貝萊德集團持股13.35億股股權,持股比例為6.59%。
匯豐銀行各類股東權益總額為1932.32億美元。其中,股東權益總額為1853.51億美元;非控股股東權益為78.81億美元。
(5)香港匯豐股票分紅擴展閱讀:
伴隨中國平安股權由泰國正大集團正式接手,匯豐系股東也相繼離開平安董事會。
4日夜間,平安發布公告,平安第九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伍成業已提交書面辭職函。至此,匯豐系股東均已撤離平安董事會。
年底,匯豐宣布將所持有的全部平安股份約12.33億股,以每股59港元總對價727.36億港元(約合93.85億美元)轉讓給泰國正大集團。
交易完成後,正大集團將成為中國平安單一最大股東,持股15.57%。而匯豐與平安長達十年的聯姻,也為當初的投資帶來了超過4倍的盈利。
㈥ 港股的投資價值怎麼樣,他們的分紅啊什麼的有沒有做到位
港股現在的投資價值還是可以的,但短期內避免調整。很多行業股票的PE都在10倍左右,而且還是消費類股票,股息分紅都超過了銀行一年存款利率,仔細挖掘還是能找到不少好股票的。網龍上市後動作也開始頻繁起來了,先是和迪士尼合作,然後是2款游戲進軍台灣,現在又和百事合作樂事薯片,推出有獎活動,網游+薯片,就和少林功夫+足球一樣,應該還是有點搞頭。市場名稱 證券名稱 證券代碼證券余額 證券可用數 市價 市值 操作港股 招商局中國基金 00133 2,000 2,000 31.45062,900.00 港股 莎莎國際 00178 10,000 10,000 2.88028,800.00 港股 太平洋網路 00543 44,000 44,000 1.82080,080.00 港股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 01055 2,000 2,000 5.78011,560.00 港股 濰柴動力 02338 2,000 2,000 34.50069,000.00 港股 紫金礦業 02899 4,000 4,000 7.94031,760.00 港股 - 08288 13,000 13,000 10.500136,500.00 幣種 資金余額 資金可用數 證券市值資產總額港幣 1,646.4 1,646.4 420,600.000 422,246.400 歷史數據表明高股息回報和股利再投資是制勝基石 不分紅的"鐵公雞"融資會很難。 在國外的成熟資本市場,分紅比例一般為50%左右,這是對投資者權益的保障,也是優秀的股市文化形成的前提。 可是,從現金分紅比例來看,即使上市公司整體利潤增長逾4成的2007年度,上市公司並沒有顯得更為大方。數據顯示,2004年至2006年的3年平均現金分紅占當年凈利潤比例為40%左右,2007年現金分紅比例則不到25%。數據顯示,2007年度,滬市和深市主板公司公布現金分紅預案的公司分別為430家和189家,現金紅利總額佔全部公司凈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2%和25%左右。截至8月1日,共有217家滬深上市公司公布2008年中期報告,其中11家公司公布2008年中期分紅預案。 從海外股市發展的經驗來看,高股息回報和股利再投資,一直是市場長期投資理念制勝的基石。 資料顯示,過去50年中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的收益大約有50%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即使在低利率的經濟環境下,出於股票風險溢價必然高於債券市場的考慮,美國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股息率仍比貨幣市場基金利率高出0.5至1個百分點。據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西格爾在其《投資者的未來》一書中統計,從1871年至1980年,美國標普500指數樣本股的股利平均收益率約為5%,為同時期股票年實際收益率的76%。 據西格爾統計,從1802年至2001年,美國股票的名義回報率為8.3%,其中股息收益率達5.2%,股票差價收益僅為3.1%。如果扣除1.4%的通脹,實際回報仍然高達6.9%。其中最讓人關注的是,股利再投資導致收益率大幅提升。如果在1871年把1000美元投資在股票上,那麼,到2003年底,剔除通脹因素後,這些美元價值將增至近800萬美元。可是,如果沒有股利再投資,則積累的價值不足25萬美元。 為此,西格爾將股利再投資稱為"熊市保護傘"和"收益加速器",因為"股利不僅僅在熊市中保護投資者,而且當市場重新復甦時,極大地提高了收益率"。
㈦ 股票紅利8.67的匯豐控股可以買嗎
這個是可以的, 你要打算買多少呢啊
㈧ 分紅最多的港股是哪些
匯豐銀行
買高成長的也不錯
㈨ 在匯豐銀行開戶炒港股做長線投資,但不知道除了交易費還有那些其他費...
港股交易費用如何?
投資者參與股票交易需要支付傭金(0.25%)、交易所費用(0.012%)、政府費用(0.1%)、轉手過戶費等費用(每張2.5港元)。
1、傭金:交易雙方均須分別繳付傭金給受託證券公司(或銀行)。傭金水平由投資者與證券公司商定,但香港交易所(125.400,-0.21,-0.17%,股吧)設有經紀傭金的最低數額,每次成交證券公司所收取的傭金應不少於成交金額0.25%,每筆交易的最低收費50港元~150港元不等,視每個證券公司具體規定而定。
2、交易所費用:香港交易所交易費用單邊收費率是交易金額的0.005%,證監會所攤占的交易征費份額為0.005%。財政司司長於2001年3月宣布,交易征費增加0.002%,此部分的交易征費會撥入新的賠償基金,直至基金增至10億港元。
香港交易所向交易所參與者收取交易系統使用費,每宗交易買賣雙方須繳費0.50元。至於交易所參與者會否向客戶收取這項費用,由交易所參與者與客戶商定。
3、政府費用:2001年3月,每筆股份交易雙方都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稅率由交易金額的0.1125%減至0.1%。
4、轉手過戶費用
轉手紙印花稅:不論成交股份數目多少,每張新轉手紙均須繳納轉手紙印花稅5港元給政府,由注冊股東(即第一手賣方)負責繳付。
過戶費用:不論成交股份數目多少,上市公司都收取新發股票的過戶費用,每張股票收費2.5港元,由買方支付。
以上資料由港股視頻投資網站 分紅China 提供
㈩ 股票分紅
一般情況下是一年,也有每半年分一次紅,都是在股東大會召開後分紅。但是在成熟度股票市場也有每季度分紅的,比如在香港的上市的匯豐銀行。在中國的各個股票中其實分紅率是很小的!